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景德镇制瓷工艺行话俗语

景德镇制瓷工艺行话俗语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0-11-12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制瓷业分工细致,因此,各行业中使用的行话俗语十分丰富。清代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对景德镇特有的瓷业行话俗语的记载:“景德镇陶业,俗呼货料,操土音登写器物花式,字多俗者,其不见于字书,字如(石由)(土足)之类。……” 在千余年的制瓷生产实践中,景德镇瓷工们为了彼此交流和学习技艺的需要,为了对某种生疏事物进行语言表达从而达到群体性(至少是行业中)的共识,逐渐地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行业语言。这些制瓷过程中的行业语言十分丰富,包含了原料、燃料、颜料、工艺、工具、器型、计量等方方面面,并且渗透到瓷器生产各行各业中。

一、原料工艺类土坑:瓷石的采矿点。“试照子”:对瓷土进行测试,看其在窑火中的收缩率及耐温程度,是否符合制瓷的要求。“照子”即一小块经配制好的泥料。做土:即开白土矿。塘口:地表清净后所露出的采矿点。明矿:地表开采的矿区。暗矿:地下开采的矿洞。打地龙:在地下水平巷道中采石,俗称“打地龙”。采石方法有两种,或“石质原料则先用薪柴附石着火烧出裂痕,然后用铁凿凿下……”,或用打眼放炮法。打眠垄:是在山坡上开凿隧道采矿。

二、成型工艺类“三踩两响”:指琢器练泥,即用赤脚踩泥三次,用铁铲拍泥料两次,以排除泥中空气,使之融合并“熟透”。正所谓的“菊花芯,莲花瓣,三道脚板两道铲。”“扯喇叭”:指圆器拉坯工艺。拉坯工将碗坯拉成喇叭状,故名。“栽坯”:即将毛坯倾斜地栽在料板上。“拍死人头”:指印坯工拍打模利(即“死人头”)的工序,也是圆器内部的定型工序。“刹合坯”:即各种施釉工序。  剐坯:指挖圈足。“土狗子”:剐坯工的绰号。剐坯工是把坯底挖成圆洞状,如钻土的“土狗子” (一种昆虫),故名。 “螃蟹”:即拉坯工的绰号。拉坯工因长年盘膝在坯车干活,致使两腿膝关节变形,走起路来如螃蟹一样一摇一摆,故名。 “轿夫”:大器装坯工的绰号。大器装坯工常常两肩各扛着一块装有成坯的料板送入窑里,如抬轿一般,故名。打大槌:指跟着窑房管事的徒工。混水:用含水量大的桃形毛笔将青花料水分成浓淡不一的颜色,这道工序俗称“混水”。补水:指利坯后,坯面有灰尘或刀痕,用毛笔蘸水擦净、修平,此为“补水”工序。 栽砖:把干净的青砖插入泥料中,待青砖吸干泥料中水分后再拔出来。蘸釉:即将已荡好内釉的圆器成坯,用蘸釉钩把它放在装满釉的木桶里浸一下,待坯体外部吸釉均匀后便拿起来。特指器物外部施釉方法。荡釉:即将釉浆倒入坯内,然后端起坯来荡几下,使器内全面吸釉均匀,再把剩余的釉浆从坯中倒出来。特指器物内部施釉方法。浇釉:即在釉盆上放一块木板,将坯体放在木板上,双手各执一碗,取釉浆自两个方面淋浇到坯面上。特指大件器物外部施釉方法。吹釉:即在竹筒上蒙上细纱布,蘸釉而吹,以气息作用使釉浆雾化,附着于坯体表面。后改革成用铁皮做的圆筒来吹釉。  量比子:即量尺寸。打箍:一般指打青花箍。“前三脚”:指打杂、做坯和印坯。即成型过程中前面三道工序。“后三脚”:指利坯、刹合坯、剐坯。即成型过程中最后三道工序。“地上三脚”:即装坯、挑担、管事。因这三个工种均在地上(坯房或坯房老板家中),故名。“地下六脚”:指打杂、做坯、印坯、利坯、刹合坯、剐坯工种。因其作业点多在低于驳墈的正间,故名。碍坯:即地下六脚的工作。掺饼:饼子(即垫饼)晾至半干后再修削。“县官坐堂”:印坯工因套坯时木巴掌把坯底打得“啪啪”响,自诩为“县官坐堂”。批肩:利坯工在底和肩之间轻轻拖一刀,以除净积尘,俗称“批肩”。促釉:右手舀半筒釉倒人已挖空的底足内,左手立即旋转,数转后,将釉倒出,再用水笔擦去足坝上的积釉。坝子:即器物圈足。

三、烧窑工艺类满窑:把装有或坯的匣钵按其不同的窑火要求,排列在不同的窑位上。溜火:初烧时慢火,使窑内火力平衡。紧火:加大火力,转入高温。闭火:瓷器已烧熟,停止投柴。“赶余堂”:即紧火。开窑:窑烧完并经冷却后,从窑里取出瓷器。挛窑:建窑和补窑。拖坯:调配全窑装坯数量,上坯房拖坯到窑里去烧。架表:用高三脚马架设每根匣顶上最高一层匣钵。收兜脚:开窑后,把最下一层匣钵(兜脚)收出来。打杂:负责挖黄土,准备烧窑材料等工作。挛匣:一般由窑户老板的亲戚担任,可吃饭拿钱不干活,工人戏称之为“黄马褂”。窑爽:火力不够,瓷未烧熟。地烧火:指点火后,慢慢加柴,使窑内处于慢火状态。窑黄:柴不干,瓷眙吸烟后面带黄色。扒火仓:即把火仓中的炭扒出来,以免塞住火门。灰手:烧窑时专门负责挑水和运水的工种。观音灶:即烟囱背底部。倒窑:指窑里倒了匣钵。射火:匣钵没盖好,火射到瓷眙上,在某处出现黄色。卖窑位:窑户老板收取搭坯户预交的某个窑位定金。点落:管事先生核实入窑小器匣数量,以便结算烧炼费。坐拦板:管事先生清点与登记每次出窑的大器匣钵数量。叫驳:即窑工交班。赶泥塘:靠烟囱烧炼的匣坯,如灰渣碗、二白釉之类。拉前:窑门至装12排匣柱位置,叫拉前,这里火力最猛,是烧好瓷器的地方。窑弄:即窑室。 窑岭:窑篷的最高处。看火眼:在窑岭中间部位,是用来看窑火温度的。腰眼:在窑岭腰部左右有一个眼,即腰眼,是用来看窑火的正斜。顶肩:满窑后上面匣钵比下面匣钵大(很危险)。 大器匣:呈漏斗状,装烧时只能一匣一器。小器匣:呈圆桶状,可装一只坯,也可装数只坯。土匣:指未烧炼的匣钵。响匣:只烧过一次的匣钵。老匣:烧过三次以上的匣钵 四、彩绘类边脚:指器物上口和底下的边饰图案,如回纹边。斗方:即“起堂子”,指另作画面的扁形、圆形或方形的空白地。耳箍:在器物的口、脚、腰处,以金水画环形线条。填地坯:即用红、黄、玻璃白等单色打底。刮口色口:即用金水涂边。磕印子:在白眙瓷上印上图案花纹以待填色。打料:即用笔蘸颜料。勾图:在彩瓷画面上,用浓墨勾出图样,用纸拍印下来,为今后作资料用。染色:使画面浓淡深浅不一。合色:把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调配成一种颜色。填色:描线后在画面上填上各种颜料。作图:即创作图案花纹。车箍:在口、底或腹部用颜色或金水车箍。勾印子:指勾勒框内填色。搭笔:用手指弹画笔,使画笔上的颜料流入笔尖便于作画。踩色:用干笔把颜色勾开,使颜色有阴阳光。顺桥扁:对有缺陷的瓷器绘上花朵或图案,加以盖住。校图:粉彩瓷用锅灰在印画好的框架上涂抹一层,起颜色不外流作用。骰子景:指用点或线所组成的图案。

延伸阅读

景德镇制瓷技术的七十二道工序


伴随着机器化时代的盛行,现代都市愈益浮躁,专注坚持、追求极致完美的匠人精神,在产品和服务上也是越来越少能体现。流水线的机器作业,最终造就出呈现到我们面前的,恰也正是那冷冰冰的器物而已。

对于中国古代精湛手工艺的极致体现,景德镇的瓷艺技术就为后世提供了借鉴学习的范本,没有现代社会的高科技,仅借着一颗匠人对瓷器执着与坚持的心,七十二道制瓷工序层层渐进。俱匠心,也正籍着这一份匠人的精神,才有了传承于后世那一件件炽热煽动人心的作品。

景德镇制瓷先要勘察才去瓷土的山地。而蕴藏的瓷土都有矿脉。由于表层裸露的矿头比较坚硬,所以要用薪柴堆放在上面明火烧一阵,然后担水浇灭。石质由于热胀冷缩,矿石就会出现裂缝。用羊角镐、锄顺着石纹向里挖掘,就成了一座瓷石矿洞了。

由于瓷石矿大多在深山里,所以运输矿石都空人力担筐肩挑。一般要挑到临河建有水碓棚的地方。在那里有另外一些做勤杂工的人,把挑来的大块瓷石用铁锤砸成拳头大小的规格,以备碓石使用。

水碓棚都挖有一条引山溪的水渠,利用水的落差,冲动碓轮上下起落。而瓷石放在碓臼里,不一会儿就被击得粉碎了。然后把粉淘出来浸到棚内的淘洗池里。连续几天不断地用泥耙淘洗,弃去粗渣,待沉淀后放掉余水,就可以取到稠化浓缩的瓷浆泥了。

把澄清淘细的瓷石浆再阴凉几天,泥巴就可以成团了。取来放在装有铁丝划切的长方形模匣里,用隔泥线去掉多余的泥,提去模匣,就制成了像土砖一样的泥砖。景德镇的人把它称作“白不(dun)”或“不子”。这是制瓷原料的一种粗加工的传统工艺。

毗邻景德镇的安徽省祁门县,也出产瓷用的白不,色泽纯净,品质细腻,都是顺昌江水路用船装运到景德镇来卖。镇上有黟县人开设的“白土行”,专门储存白不,是原料的经销商,他们把瓷土或以现金交易,或者以先赊货给制瓷的作坊。这样的经营方式极大地便利了产供销各方。

陶瓷需要饰釉,而釉必须要有釉灰。乐平出产的釉灰石永一种青白石和凤尾草堆叠在一起烧炼,把灰用水淘细,就成了釉灰了。使用时加进白不加水调剂,按瓷器的不同品种和规格的需要,即配制成不同比例的釉汁。

景德镇烧造的瓷器,其胚胎都要装进匣钵里,这样能保证胎质的洁净和避免破损。制作匣钵的泥土可以不必细腻,只要在轱辘车上能拉成型就可以了。制好的匣钵略加晒干后,还要旋削光洁再放进柴窑里去空烧一次,这就叫“镀匣”。只有经过“镀匣”才结实耐用。

匣钵做好了,就有御窑厂派人前来验收。主管的人用一根尺子来测量匣钵的大小厚薄和深浅轻重,检查是否符合标准。合格的匣钵才能送到御窑厂去装烧贡瓷。

在做瓷器之前,必须先把“白不”敲碎放到大水缸里去浸泡,第二天用木耙把原料搅拌成浆,再用泥锅舀水,把沉淀中的粗渣去掉,用瓷石吸除铁质,然后把泥浆通过细目筛从粗桶过到细桶里去,如此反复二次,泥浆呈现出浓稠的样子,就可以用手揉起,堆放到泥房里陈腐了。

泥料放在泥房的大块青石板上经过一段时间陈腐后,用泥铲进行反复铲移,每铲一铲形成“口”字型的泥片,再用力撲打由“口”字打成“田”字踩泥。传统的踩泥有“菊花蕊,莲花瓣,三道脚板两道铲”的口诀。也就是铲泥踩泥的操作要领。

精炼的泥还要进行类似和面的揉搓,景德镇人俗称抐泥。这种揉搓就是要排挤出泥里的气泡,使泥中的水分均匀分布。抐好的泥由做坯的人放在轱辘车的转盘中心,陶车转时以手间距离的收放的微妙变化,即可以做成器皿造型的样式。

印坯模是圆器重用于器物内壁定型的专用模具。它是用山土制成的干燥后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吸水性。制模技术要求高,通常是“一尺之坯只得七八寸之器”,而修模工业要“熟谙窑火,泥性方能计算尺寸加减以诚模范”。印坯模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有损伤,可以再进行修削而重复使用,所以模具使用寿命比较长。

经过拉坯成的圆器器皿,待稍干后,还需套在尺寸相符的模具上用手拍打按实,这样就能做到胚胎的规整一致。要使器皿表面光洁和厚薄一致,还得经过在陶车上的旋削,而这种称为利坯的工艺,是成型种最关键的工序。

拉坯的时候圆器的夏布会留有一段长约二至三寸的泥足,这是方便取坯绘书青花时掌握用的,书完后,必须把泥足挖掉,这道工序俗称剐坯(或叫挖足)。再施底釉,稍干后修圈足,把圈足装匣时与垫饼相接触部分的釉层利去,以免器皿因施釉而熔融而与垫饼烧结在一起。这道工序叫取釉。

凡是杯子壶子,它们的把手或壶嘴,古人称“持手”或“流”,由于形状和安放位置等原因,所以要再另外的工序里镶接完成。做这道工序的人,景德镇人俗称“雕削(工人)”。它们不仅做有把嘴的日用瓷,连大件的镶有兽型螭耳的陈设瓷也少不了他们。

做好的瓷器坯胎,一定要使用它干透,特别是在冬天,但是烧火去烧,坯胎会干裂,而用炭火的话,会因为没有移动坯板而使坯胎去湿不均匀。最好是在有太阳的晴天,坯胎都可以搬捧出来晒。但是自夏天就不必如此了,坯胎足可以阴干。在春季、秋季也只要放在坯坊的晒架塘上,上可日晒,下可通风,有利均衡干燥。

瓷器内部要上釉,是采用“荡”的方法,先舀釉水到里面,再用手捧着轻轻地摇荡,让釉水均匀的覆盖整个内壁,然后倒出剩余的釉水,此时应轻轻转动坯体务使口沿布釉均匀。吹釉的方法使用一根六寸长的竹筒,一头蒙有细布,蘸满釉浆后在另一端用力吹气使釉汁成雾状附着在坯胎上,反复的次数要看所需要的釉层厚度面定,有的器物甚至达到十七八次之多。

对于小件瓷坯胎的外釉,一般采用蘸釉的方法,拿一根弯曲的木棍勾托器皿底部,把它在釉水里浸之,其体口沿与釉水平齐时,就马上提出来,一次可以完成施釉。而对于大件瓷的坯胎施釉,不能用蘸和荡的方法,而要用浇的方法。就是在装有釉水的木盆上放一块木板,把坯胎放在板上,施釉的人两手各拿一只碗,舀取釉水同时从左右方向中间坯胎浇淋,这样就可以了。

坯胎在上釉之前要进行一次补水,通过用水笔蘸清水在坯胎上刷抹,可以除抹利坯时的刀痕及晒坯时残留的粉尘,还可以发现坯胎内隐藏的气孔及混在坯泥中的硬泥团(俗称死泥)。并及时地修补,施完釉后还要检查,对坯胎没有施上釉或釉薄缺的地方,也要用相同的施釉方法进行修补。

颜色釉施于坯胎上,由于釉浆比较厚,只适宜用毛笔涂搨上去,这种施釉的放发酵涂釉或搨釉,但是颜色釉在高温窑火中,一种颜色釉常会因为窑温等各方面的因素而出现几种不同的色彩,这就要总结经验,完善配釉的良方,对那些釉薄而色相不好的都应该剔除。

仅用青花料勾描样的线条,呈色淡雅轻柔,很像中国画的白描,这种青花绘画称之为淡描;而混水(也叫分水)则是在青花勾线的轮廓里,用浓淡不同的青花料水进行渲染填色,很有中国水墨画的“墨分五色”的风味。

瓷雕中有一种捏雕,把少许的瓷泥放在手掌中用搓削剔压的技法,可以组合成各种花鸟,造型十分逼真;如果是在坯胎上涌刀按线图刻画的话,就可制出刻花瓷,这种刻画装饰的瓷器罩上透明釉就可以送窑烧成。

瓷器坯胎从作坊送到画坊或窑厂,有专门的工人运输。左右两肩各托抗一块坯板的叫驮坯工,挑一种竹制坯架挑子的挑坯工。坯架子上分五层,左右坯板上有一百多个,但挑者脚步轻盈稳健,坯不会晃荡,这是景德镇特有的一种景观。

匣钵经过多次高温的窑火,难免会出现皲裂的现象,景德镇人又一种好办法,就是用长长的竹篾薄片把匣钵破裂处紧紧地箍捆好,进窑烧时会经久不断,有助匣钵高温软化时接缝。装坯时要看坯胎大小高低选择合乎规格的匣钵,装的时候要洁净平稳不能有任何倾斜和摇晃。

瓷坯做好后,需装进匣钵内,送到专门烧窑的业主家去。烧窑工把匣钵根据瓷釉耐火的要求及成瓷标准用叠直竖放的排列顺序布立好,对放置最顶端的匣钵称作“加表”。整窑匣钵要分行排列,稳直不斜,中间还须留有焰火流通的空隙。这一系列工序叫做“满窑”。是决定烧窑成败优劣的关键一环。

烧窑的柴火主要是选用松树锯断劈成柴块的,这是因为松木油脂多,火焰长,耐久燃。但是烧一窑瓷窑烧掉八九十担柴。所以窑场上挑柴的人像蚂蚁一样穿梭着,烧窑的人像飞蛾扑火一样前赴后继,而在这时,大家都得听烧窑把椿师的号令了。

待等停火歇窑的时候,窑工们就进窑搬出一摞摞的匣钵,取出一件件烧好的瓷器,经过粗选后就放进瓷篮里挑走。大家都很关心烧制的数量和质量,因为都是以瓷业为生活,有着密切的经济利害关系的。

柴窑烧过多次,难免会有损伤,就应该请修窑的行家来修补。他们调的泥像糖浆一样粘稠,把砖排砌上去就很紧贴。过去有户姓魏的人家,就专门从事这种行业的,在景德镇很有名气。

从窑里开出来的瓷器,需要专人按品种、规格、质量好坏来分类检查和挑选,一般分为上色(优)、二色(良)、三色(一般)、脚货(差)四个等级,这道工序俗称看色,实质上就是鉴定产品质量。另外对需要釉上彩绘的瓷器,就要按规定该配对的配对(如花瓶)等,该配套的配套(如茶具、餐具)等。

釉上彩绘需要颜料,这有专人来做的。一般使用水乳研磨,研钵放在一张矮凳上,凳上一头上横着一块木板,木板上有一个圆孔,研槌就穿在孔里,人坐在凳上双手握着研槌就可以研料了。这种工序并不复杂,无论小孩老人甚至残疾人都可以干。料研细后需晒干,然后根据各种调色性按比例调合,这就是景德镇俗称的“挌色”。

彩画瓷器,必须按照传统工艺进行,无论是花鸟山水等图样,都讲究形神兼备。画师要先画好一张设计稿,这叫起稿。征得货主认同后,就用墨笔临摹在一种吸水性强的草边纸上,喷湿后覆盖在待画的瓷上涌手掌拍打,就会出现构图的轮廓线,那么绘画就不会出现大的误差了。

在白釉瓷上彩绘,先要将需要的各种颜色在料碟里揉搓和研细,这就是彩绘工的准备工作“搓料”。画画时要结合瓷皿造型来绘画,画的山水景致有关仝、荆浩的笔韵,画的花鸟图境有黄荃、徐熙的风格,真不可以笑看这些瓷画工匠们。

景德镇的彩绘分工很细,一般来说画画的人不填色,填色的人不绘画,而填色的技术比较复杂,并且细致,仅晕染法就有用油和用水的区别,所以妇女从事填色的比较多。彩绘完毕了,还要有人写上譬如纪年款,堂名款及诗句等。字体都是学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等书法名家了。

彩绘好的瓷器要经过烧炼才能固定颜色,这就是烤花。烤花炉使用土砖砌成圆桶形状,高三尺,口径二尺六七寸,周围是夹层,填炭火的,下面还有风眼,满炉就是把待烧的瓷器放进炉中,大件在下面,小件叠在上面,叫“过肩”。以不碰撞颜色为准,烧的时候要看火,必须扶持类似锅盖的圆板遮挡灼人的火气。面炉盖除火眼外,其他地方都用黄泥糊盖好,以免炭炉掉入,烤花一般只一个晚上就可以了。

彩绘好的瓷器,景德镇人称之为红花瓷,检验红花瓷质量的人叫汇色,也俗称看色。看色行的老板按约定的时间来提取瓷器。按四六八的计算单位装进瓷篮里,挑到瓷行按规定的要求核实质量和数量,然后开出写有验看结果的换票(即结算的凭证)就可以了。

瓷器发运前,要包装好。一般碗盘之类的。每十只为一筒,用纸垫包后再裹上稻草,然后装进特制的木桶内,就可运到很远的地方去了,但是也有不装桶的。碗杯盘碟以三四十只或五六十只为一组,茭草成长形圆柱状,再用竹篾横扎在腰间,这样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搬运,都很方便和安全了。

景德镇制瓷原料“麻仓土与高岭土”


麻仓土系元、明时期景德镇制瓷的一种优质粘土,元代称“御土”,明代称“官土”。

元·孔齐《静斋至正直记》卷二谓:饶州“御土”,其色如粉垩,每岁差官监造器皿以贡,谓之“御土窑”。烧罢即封,土不敢私也。文中仅描写了“御土”的外貌和所有者,未明其具体产地。据刘新园等《高岭土史考》考证,御土就是麻仓土,其使用年代不会早于“浮梁瓷局”设置之年——1278年,也不会晚于1322年。

王宗沐《江西省大志》卷七《陶书·砂土》条谓:“陶土出新正都麻仓山,曰千户坑、龙坑坞、高路坡、低路坡、为官土。”清朱琰《陶说》也有此记载。据考证,新正都的麻仓山即今景德镇市浮梁县鹅湖镇东埠以东至瑶里一带,始采年代缺乏记载,但记述麻仓土的文献(明嘉靖间)要比高岭山、李黄、大洲三矿早。乾隆七年《浮梁县志·陶政》记载了明万历间同知张化美已把麻仓矿洞称之为老坑,故知其开采年代必早于明,万历时资源渐近枯竭。《江西大志》载:旧用浮梁县麻仓等处白土,每百肋给价七分。万历十一年(1583)同知张化美见麻仓土膏已竭,掘挖甚难,每百肋加银三分。近用县境吴门托新土,有糖点者尤佳。至万历中期以后,文献已不再见麻仓土开采和使用的记载,代之而起的则是高岭村的高岭土(明砂高岭)。

《江西省大志》谓麻仓山“土埴垆匀,有青黑缝、糖点、白玉、金星色。……麻仓+官土一百斤值银七分,淘净泥五十斤,曝得干土四十斤”。又记“湖田石末时”,夹行小字批注谓:“和官土造龙缸取其坚”。王宗沐把麻仓土列为“砂土”,并未说需要粉碎,仅记淘洗而已,而淘洗出土率为50%,“夹注”再说加官土“取其坚”,王的记述与高岭土的形态功能吻合。刘新园就上述文献印证麻仓遗址,确定“麻仓土”就是高岭土。(详载刘新园、白馄《高岭土史考》1982年) 1984年7月,景德镇陶瓷学院刘桢等寻访麻仓土故址,通过访问当地老村民得知,现在的东埠至南泊之间的公路两旁一带即为麻仓山,不是梅村山,大体范围是:东面以南泊分水岭为界,西界约距东埠二公里处,北面以茅家山分水岭为界,南面以东河为界与高岭山隔河相望,凡是这个小盆地内的丘陵均为麻仓山。

麻仓山范围内岩层出露,绝大部分属花岗岩类岩石,花岗岩类岩石程度不同的都有高岭土化现象,未见到有长英岩脉(通称瓷石——蚀变长英岩)出露,麻仓范围之外则有瓷石出现,从古至今都采过制瓷胎釉的瓷石。范围内淘洗坑的尾砂堆积层,绝大部分是比较粗的砂粒,成分是石英及细小白云母片。

地质概况麻仓山在高岭山的东北面与高岭山隔东河相望,约2公里之遥。在地质构造上,它与高岭山的花岗岩体同属燕山期鹅湖花岗岩体。高岭山矿区出现的岩层在麻仓山范围内也都出现。

麻仓土与高岭土

景德镇熊寥著文提出麻仓土与高岭土是两种属性不同的制瓷原料,其理由:

1.麻仓的地理位置,根据兰浦《景德镇陶录》、康熙版《浮梁县志》以及《婺源县志》记载,明清时期的浮梁新正都麻仓,就是现在景德镇市瑶里公社的瑶里村(现今为浮梁县瑶里乡)。1962年“在瑶里村曹家坂发现清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初八召,由当时的钦加同知衔调署浮梁县郑为出示的“勒石永禁”的碑刻内称:“据民人李开广……等禀称,伊等世居东乡新正都,全赖瓷土营生,无瓷土则官窑无有烧,无山材则瓷土无有舂……”说明了浮梁新正都出产的,供官窑烧制瓷器的瓷土,其产地就在瑶里附近的山域。

2.麻仓土不属高岭土系,从朱琰《陶说》载“饶窑陶土初采于浮梁新正都麻仓山,万历时麻仓土竭,复采于县境吴门托至祁门,而三易其地矣。”“县境内吴门托新土有糖点者为麻仓尤佳”。由此可见,麻仓土与祁门瓷土一样,均属同类瓷石矿物。

3.从原矿淘洗率来看,高岭村的高岭土淘洗率为33%,而王宗沐《江西大志》载麻仓土淘洗率高达50%,两处相邻,如此迥异,显然是两种质地不同的原料。

4.经原料加工过程来看,高岭土是砂粉状矿物,无需粉碎,直接取矿淘洗制坯,而麻仓所在的新正都出产的瓷土,要经粉碎加工无疑属瓷石矿物(按前“勒石永禁”碑刻记载)。

麻仓土虽不属高岭土,但它质地颇好,它不仅在明代作“官土”成为景德镇御器厂制瓷重要原料之一,而且在清代复行开采时,仍是官窑制瓷的重要原料。

高岭土开采历史

明砂高岭产于景德镇市区东北45公里(北纬29°28~,东经117°31~,)浮梁县鹅湖镇东埠高岭村。“玉岭”是高岭村的另一重要称谓,也是较早的称谓,“高岭本邑东山名、其处取土作不,……”高岭土经山脚下东河东岸的一个小集镇——东埠集中下河装船运至镇,故此高岭土称“东埠高岭”或“东港高岭”(景市东河水系运来)。至于“明砂高岭”的称谓,有多种说法,据当地老土工说:高岭山之高岭土质量不一,统称为东埠高岭,其上等的称“明砂”(即头色)、次等的称“二色”。“明砂”原指清同治间高岭山复开以后,在明代的采掘遗址老矿一带重新发现的优质高岭土。而在1907年,(日·明治四十年)日本政府派遗农商务省技师北村弥一郎来中国考察窑业。归国后他写成了《清国窑业视察报告)书中称明砂高岭为浮梁县明砂所产之磁土,显然他把明砂当作地名。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陈开慧在他的《景德镇高岭村高岭土矿床及高岭土矿物的研究》一文中,以高岭土原矿所含的白云母晶莹明亮,又多是砂土形态,故曰“明砂”。以后人们一直把高岭山所产的高岭土称为“明砂高岭”以区别其他地区所产的高岭土,沿袭至今。

开采历史刘新园《高岭土史考》引证了大量古代文献认为:“高岭土一词出现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高岭矿区始开于万历中期,以万历中期至清乾隆为其青春期,乾隆以后虽有开采,但为数不多,应为该矿的衰落期。”

康熙二十一年(1682)《浮梁县志》卷四{陶政·陶土)条载:“万历三十二年,镇土牙戴良等赴内监,称高岭土为官业,欲渐以括他土也,檄采取。地方民衣食于土者甚恐。守道叶云仍、知县周起元争之,还其檄。”说明高岭土的开采时间早于明万历三十二年,当时尚是民间开采,朝廷准备列为“官土”。

明崇祯期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白瓷)记述景德镇瓷胎原料及其配制方法时谓:“土出婺源、祁门两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软。两土和合,瓷器方成。”文中所说出产糯米土的安徽省祁门县至今仍产瓷石,为景德镇瓷用原料来源之一。但婺源县则不出性硬的瓷用原料一粳米土,实质是浮梁县高岭山之高岭土。距《天工开物》刊出仅40余年的康熙二十一年(1682)《浮梁县志》卷一谓:高岭在县东七十里仁寿都,与婺源之石城山连界,险峻特甚。…今取山产磁土,取以为业。至于把高岭山写成高梁山,因受当地方言影响,至今景德镇陶工仍把高岭(1ing)念作高梁(Uang),惜作者未能校核当时的文献及风情。

还有一说,高岭土始掘于南宋。据近年发掘出来的高岭《何氏宗谱》中的记载。1.“玉岭何氏世系”盈字支四四世召一公条:“祁开高岭磁土”。2.玉岭“何氏支谱卷之首”第九代召一公条:公开创高岭故业磁土者庙祀之,这条记述说明召一公系首创开挖高岭土者,他的作为已带动了其他人从事高岭土的开采,并得到其他“业磁者”的尊敬,对他进行庙祀。3.高岭《何氏宗谱》中附有“玉岭基址图”(即村址图),图中标有“取土山”。按图中方位对照现在地形,所说取土山,正是目前考古专家勘查的高岭土古矿址,所取之土应是高岭土。按谱牒揭示,何叔信迁居高岭约在唐末,即公元900年左右。至于“初开高岭磁土”的如召一,是叔信之后的第九代,按习惯推算,应是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约在1140年前后。而自南宋以至明万历期,均为民间开采,数量不会很大,万历以后,因麻仓老土枯竭,始列为官土。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在国外流传,日本曾于1771年出版营生堂刊本;法国于1869年出版的《中华帝国古今工业》有节译;德国于1882年出版的《中国植物》也有节译,高岭之名于清早期传至海外。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法国传教士恩脱雷科利斯(d’Entreeolles),汉名殷弘绪,在景德镇逗留七年,最早向法国介绍高岭土。他在《中国陶瓷见闻录》中写道:“瓷用原料是由叫做白不子和高岭土的两种土合成的,后者(高岭)含有微微发光的微粒,而前者只成白色……”“高岭也是瓷器成份之一,其加工比白不子简单,一般直接使用自然土。”“精瓷之所以坚密,完全是因为含有高岭,高岭可比作瓷器的神经。”“一个豪商说:若干年前英国人,也许是荷兰人,把白不子带回本国试图烧造瓷器,但他没有使用高岭,因而事归失败……这个商人笑着对我说:他们不用骨骼而只想用肌肉造出结实的身体。”殷弘绪的《中国陶瓷见闻录》及《补遗》曾震动欧洲社会,使欧洲人士第一次谈到有关景德镇及其瓷器制作技法真实的第一手材料。特别是他于1715年,把高岭土的标本寄往法国,更为国外研究高岭土提供了实物。

1867年,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约翰逊(S·W·Johnson)和布莱克(卜M·Black)《论高岭石与细块高岭土》一文,文中把组成高岭土的粘土矿物称作高岭石(Koolinite),从此以后,高岭又由陶瓷界延伸到矿物学领域。

清同治八年(1869年)十月,德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Ferdinand)访问景德镇和安徽祁门,考察后著文介绍瓷石和高岭,还根据汉语高岭一词的读音译成今天通用的英文Kaolin一词,从此国际上把类似这样的粘土称为高岭,“Kaolin"成为国际通用名词。

高岭土的开采以清乾隆间为盛。据清《冯氏宗谱·冯光发传》载:“因土名麻石坳等处之山,被婺邑在山搭有蓬厂数百,人数千余,强取磁土。”冯光发殁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那时外县仅婺源就负人数千余,加上本地人数,其开采盛况可想而知。强取磁土引起纠纷“事延三载”,以后官方出示封禁。

经过200年的大量开采,矿源已日渐枯竭。“清同治、光绪间,高岭山的高岭矿又一度有小规模的复开”(黎浩亭《景德镇陶瓷概况》载),“清光绪时,因受星子影响,营业上便大衰落”。民国18年(1929)“采掘此项瓷土者,有汉洋、汉澄、四义、尔梅、同发、云贵、享林等镇市人民政府成立了浮东瓷石矿,下辖3个矿区,第一矿区即高岭。为方便开采,从高岭矿区至东埠码头修筑了一条简易登山公路。高岭土矿重新开采后,规模小,产量低,直至1968年,因品位不高再度停产,高岭山也就只剩下一些供人观赏和考察的采掘遗迹了。

高岭土是一种主要由高岭石(或埃洛石)组成并风化的粘土,它的矿物组成除高岭石外,还含有多量的石英和云母,是中国首先发现应用的制瓷原料,因为最先用于制瓷的这类粘土是产于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的高岭山,故而得名。以后国际上都称这种特殊的粘土为“高岭(Kaolin)”。高岭土多呈致密细粒状、疏松鳞片和土状集合体。晶质碎块常呈蚯蚓状,弯曲柱状和呈六片鳞片状或料状。用指甲可以划开,以舌舐则粘舌并有土味,在外观上纯者呈白色或灰白色,含杂质时呈浅褐、黄、浅红、浅绿等色。莫氏硬度近于1,比重2.58—2.60。有滑腻感,用手易捏成粉,具亲水性,渗水透易崩散,可塑性弱。煅烧后呈白色,耐火度可达1700't2以上,烧成温度在1400℃左右,烧后呈白色,可塑性和粘结力较瓷石差,不能单独成瓷。其矿物实验式为Ah03·Si02·2H20,由于高岭土含氧化铝量较高,故具有较高的耐火度;掺和瓷石制瓷使瓷胎中的玻璃相相应降低,扩大了瓷器的烧成范围,变形率大为减少;烧后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尤其是大件瓷器,高岭土在瓷胎中起骨架作用。

景德镇青花瓷窑变工艺


景德镇水土宜陶,有着上千年的制瓷历史,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创新也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其中,景德镇青花窑变便是其中之一。古人对窑变的定义,相对来说,更加宽泛,甚至将瓷器器型的变化也包括在内。例如,明代王圻在《稗史汇编》认为:“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而在《古物指南》、《陶成记事碑记》中,则进而将“人巧”所为的釉色变化,增加进了“窑变”之中。清代景德镇人蓝浦著有《景德镇陶录》,他在书中也认为:“窑变之器有三:二为天工,一为人巧。其由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则工故以釉作幻色物态,直名之曰窑变,殊数见不鲜耳。”对这种具体的“人巧”之法,《南窑笔记》记载道:“法用白釉为底,外加釉里红元子少许,罩以玻璃红宝石晶料为釉,涂于胎外,入火藉其流淌,颜色变幻,听其自然,而非有意预定为某色也。其复火数次成者,其色愈佳。”而这种“人巧”的窑变也往往不是一种特定的色彩。

青花陶瓷泡菜坛

1、景德镇青花瓷窑变工艺

窑变有着“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效果,近年来,景德镇陶瓷艺术创作者更是投入精力,默默耕耘、孜孜以求,创作出不少艺术珍品。窑变釉即器物在窑内烧成时,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出窑后呈现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于其出现出于偶然,形态特别,人们又不知其原理,只知于窑内煅烧过程变化而得,故称之为“窑变”,俗语有“窑变无双”,谓其变化莫测,独一无二,可遇而不可求,更是不可复制。一般经过窑变得到的非凡艺术效果,大致有以下几种工艺:

2、釉料的灵活运用

一个合理的釉料组成和搭配,是实现青花陶瓷窑变的基础。陶瓷釉料的化学成分经科学分析,基本有十几种,并含有40多种微量元素,十分有利于窑变现象的产生。

3、施釉工艺的改进

青花瓷在施釉时釉层厚度不同,烧成后釉面的窑变效果也就不同。一般情况下,釉层厚时,窑变效果好,釉的色彩丰富、乳浊度高、纹路容易形成。釉层稍薄时,则釉面变化少。另外,采用不同的上釉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窑变效果。

4、精湛的烧成工艺

在景德镇青花瓷制作过程中,形成一种共识“成败一把火”,就是说烧成是青花瓷生产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也是实现窑变效果的重要工序。该工序中每一个细小环节的微妙变化,都会影响到青花瓷的窑变效果。如:装窑时产品摆放的位置,装窑产品的稠密与稀少、烧窑时所用燃料的种类以及燃料质量、窑炉气氛、烧成温度、烧成时间、冷却速度、气候以及烧窑工技术水平等工艺,都会影响窑变效果。

西夏陶瓷的制瓷工艺


西夏瓷器生产是在中原北方诸窑系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技术上受中原瓷窑的影响,制瓷工艺与中原北方一些窑系大体相似。

(一)原料:西夏各窑所使用的制瓷原料均为就地取材。在磁窑堡附近和贺兰山沿线,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矿,地质矿物学告诉我们,凡是在煤层露头的地方或夹层中均共生有“高岭石质泥岩”和“高岭石泥岩夹矸”,它们都是优质的制瓷原料。今天,从磁窑堡至回民巷一带,在一些山水冲沟或断崖上常见有裸露在外面的“高岭石质泥岩”,把这种“高岭石质泥岩”粉碎,然后经淘洗、沉淀,便可制瓷。磁窑堡附近瓷土原料经测试,其主要矿物组成为高岭土、白云母、石英及长石等,属高岭石质泥岩。

(二)瓷胎:西夏瓷器经化学分析的仅有磁窑堡窑和回民巷窑出土瓷器,测试结果表明,磁窑堡窑和回民巷窑瓷胎的化学组成,基本与原料的化学组成接近,而个别元素相差较大。如回民巷窑瓷胎中三氧化二铁的平均含量较低,仅为2.08%,远远低于原料含量的5.6%。这表明制胎的瓷土经过了较严格的淘洗。磁窑堡窑和回民巷窑瓷胎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与当时北方诸窑相比,要高于宋代定窑白瓷胎,但较磁州、当阳峪、扒村、鹤壁等窑的含量低。这说明磁窑堡窑、回民巷窑瓷胎的白度比定窑低,而较北方其他窑高。另外,磁窑堡窑“瓷胎的瓷化程度虽不如定窑白瓷胎致密,但优于北方其他窑的瓷胎”。实验表明,以磁窑堡窑、回民巷窑为主体的西夏瓷器的质量,较宋代北方名窑定窑的产品低,但一般均不低于北方其他窑的产品。

(三)成型:当时中国瓷器成型不外乎三种,即轮制、模制和手制。磁窑堡窑址中出土有石轮基轴、挡箍、轴顶碗和轮盘等,它们都是瓷轮上的部件。轮制瓷器均为圆形器,如碗、盘、盆、钵以及瓶、罐等的腹部。模制主要指印花器,如印花碗、盘、滴水和瓦当等,磁窑堡窑和回民巷窑均出土印模,尤其回民巷窑仅在一个探方内就出土7件,可见印花器在回民巷窑的生产数量相当多。另外,模制还制作个别器物上的小部件。手制一方面是制作陶瓷雕塑品,如人物和动物等,另一方面是指将轮制、模制或手制好的部件粘接起来,如瓶颈、罐耳、壶嘴和壶把等。

(四)装饰:成型的器物晾干后,便可挂釉,进行装饰。西夏瓷土因略发灰或黄色,所以白釉瓷先施化妆土盖住灰黄的胎色,然后挂釉。尽管如此,西夏白釉瓷中纯白色的不多,仍多呈灰白色或牙黄色。其他釉色则直接挂釉。挂釉的情况也不同,碗、盘、钵内壁满釉,外壁半釉,盆为复合釉。

(五)装烧:西夏瓷窑装烧有两种,即匣钵装烧和直接人窑法。 

1.匣钵装烧:是宋代北方诸窑普遍采用的一种装烧方法。使用匣钵可保护坯体,避免与火刺和窑内粉尘接触;同时,匣钵可以摞烧,将装好坯的匣钵一个压一个叠起来,提高了装烧量。匣钵内的坯体主要是顶碗覆烧,黑、褐、青等釉色的碗、盘施釉后内底刮掉一圈釉,然后倒扣在顶碗上,依次倒扣数件乃至十几件。然后装入匣钵烧制。白釉碗、盘施釉后,碗内底粘一周沙粒,形成沙圈,同样依次倒扣于顶碗上,再人匣钵装烧。有的碗、钵等小型器,在施釉后将口部一圈釉刮掉,然后对口装入匣钵,形成芒口瓷,也有一大一小搭烧的,如碗和钵,碗和瓶,钵和砚等。 

2.直接入窑法:主要烧制大型器,如盆、缸等,装烧时不用匣钵,为了避免前后、左右倾倒粘连,在器物间放上支丁或垫条和垫圈等。

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珍品 瓷都景德镇湖田窑


·湖田窑

湖田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位于今景德镇市东南湖田村。是中国宋、元两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著名的古代窑场。遗址保存的遗物非常丰富,历代古窑遍地,有宋末的马蹄窑,明早中期的葫芦窑等。在该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湖田古窑址陈列馆,展示了在这里出土各种窑具和瓷器。1982年,湖田古瓷窑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田窑

影青瓷造型美,装饰技艺更是独步青云,特别是刻花、划花技法。娃娃纹、莲纹、水波纹等等,构图饱满,线条流畅,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粗线条先垂直刻一刀,再沿线斜刻一刀。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汉代玉雕之汉八刀工艺。匠师根据构图需要,刻痕深浅、斜线坡度、斜面宽窄等等都富于变化。每根线条都明显起顿,犹如中国书法之提、按、顿、捺。细线条则以深浅宽窄变化,表现花、叶、水波、娃娃等范围轮廓。流畅有力,有韵律美感。线条的起顿衔接,准确而自然。

·湖田窑

匠师们还就地取材,创制刻、划花的专用工具,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取得了超乎想像的艺术效果。一种竹制成用以划花水波纹的扁平斜口面竹笔,形似排笔,宽1-2厘米,笔端削成阶梯状排列的一根根细竹丝。通过手腕的提按顿捺,划出长短不一、粗细变化的同心水波纹。这些同心水波纹,自然而有序地排布在粗线条的轮廓内,与复刀主线、单刀轮廓线共同构成一幅完整图案。律动的线条变化,赋予莲花荷叶风中翩然,莲子荷包欲出:近看湖面水波涟漪,远眺江水激流翻滚,寥寥数刀轮廓线勾勒出的娃娃,头大体腴,生灵活泼,嬉戏于河塘水际……看似纷繁的画面,其实自然有趣。整个画面根本找不出一根可有可无的线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