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瓷砖工艺 > 导航 >

软陶工艺简介

软陶工艺简介

瓷砖工艺 古代瓷器简介 陶意瓷砖

2020-11-12

瓷砖工艺。

软陶泥是一种无毒,无味,无刺激的聚合性陶土。该材料色彩丰富,柔韧性好,是一种集陶土,纸粘土,雕塑油泥,橡皮泥优点为一身的最新的手工艺创作材料。该材料受众面广,经手工者自由捏,揉创意制作,用普通家用电烤箱烘烤后,即可成型为各种色彩亮丽,图案千变万化,坚硬如陶的精美饰品和艺术品。软陶泥是家庭个人及各类娱乐场所陶吧,自娱自乐的好材料。另外,软陶泥也是学校,幼儿园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美育,手工教学的极好材料。

目前已开发出30种颜色,上市的有红、黄、银光黄、蓝、绿、棕、紫、橙、粉、黑、白、肉色等(30种),还将继续开发一些特殊颜色。

烘烤时可根据制作作品的坯体薄厚大小烤制,烘烤时间10分钟至15分钟,烘烤温度100度至130度。

软陶是一种新聚合性陶土,90年代初风行于欧美以及台湾。近几年,清华科贸中心在国内首创开发研制出的乐陶陶软陶泥,使得这类产品较进口材料达到了便于普及推广的价位。它的质地柔软,无毒无味无刺激,颜色可在原有色调的基础上象颜料般揉捏调和。软陶泥集陶土、纸粘土、雕塑油泥、橡皮泥的优点于一身,对于手工教学和专业创作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软陶,于1933年被一位洋娃娃制造商的女儿所发现,在当时,软陶只是一种化学副产品,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没有适当的材料做娃娃头,所以就用此化学副产品做实验,她发现这项产品不但可以捏塑形状,还可以经烘烤后,使之硬化永不变形。于是她便陆续研究,开发了许多颜色,渐渐风行至今。 

软陶是一种很有趣,很神奇的手工艺材料。它和传统的陶土不同,本身有漂亮的色彩,即使将不同颜色的软陶一层一层叠起来,颜色也不会混在一起,但若要把两块土混成新的颜色,则很容易混合均匀。软陶是一种不含水份的材料,所以在空气中不会干掉,可以长久保存。而软陶之所以能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不需高温或长时间的烘烤。只要有家庭烤箱,将温度调到130度,烤个20分钟,就完成一个美好的作品。你可曾想像,只要运用我们的双手及一些小技巧,就能创造出各式各样的软陶成品。包卷,组合,磨光也可运用传统条纹法或雕刻法,做出不同的效果;更奇妙的是,软陶甚至可以做出玉及象牙的感觉。

在闲暇之余,几块小小的软陶泥,或捏、或压、或卷、或叠,无限的创意伴随着对色彩的感悟。寓个性以充分的展示。在创意制作的过程中,色调的揉和,图案的变化,总会让你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份惊喜与快乐。收尾的工作便是将完成定型的作品放进家用电烤箱或带有烧烤功能的微波炉。最后出炉的一刻,看着自己或是粗犷抽象,或是精致细腻的作品,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延伸阅读

《中国白德化白瓷鉴赏》——简介


德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瓷业生产区和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陶瓷制造历史悠久,唐代即已开始生产青瓷,宋元以来,德化所产的各类瓷器,如青瓷、青白瓷、白瓷等,远销海内外,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曾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工艺独特的名窑之一。

明代白釉瓷器,是德化窑白瓷生产的一个高峰期。明代中晚期,德化白瓷进入成熟繁荣时期,德化窑烧制的白瓷,色泽光润明亮,纯净而高雅,瓷质如脂似玉,美不胜收,代表了当时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德化白瓷驰名海内外,被誉为“中国白”、“国际瓷坛上的明珠”,“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明代又是德化窑瓷塑艺术最为繁盛的时期,以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林希宗、林孝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瓷塑艺术大师,采用“中国白”这一优异瓷质,创作出大量造型别致,形神兼备的艺术珍品,把德化窑瓷塑艺术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境界,他们的瓷塑作品,被视为天下独特的艺术瑰宝,以至于当时的“日本富人,不惜以万金争购之”,有“天下共宝之”的美誉。进入清代以后,青花瓷成为德化窑陶瓷生产的主流,但白瓷的生产仍然从未间断过,仍然有许多精美的白瓷问世。德化白瓷大量销往全国各地以及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东南亚以及欧洲、非洲各国。

德化白瓷以其质地洁白坚硬、色泽莹润、工艺精良、造型雅致、种类繁多等独特的艺术魅力,备受国内外的青睐,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德化白瓷集实用、装饰、观赏于一体,散发出民间陶瓷艺术的芬芳。德化窑白瓷作为我国陶瓷艺术的精品,宛如一枝充满生机的奇葩,绽放出闪亮的异彩。

收藏古玩,既是收藏历史,也是收藏文化和艺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德化窑瓷认识的深入,独具特色的德化窑瓷逐渐成为收藏爱好者的新宠。明清时代的德化白瓷,是德化窑瓷的瑰宝,以其温润、雅致、精巧、细腻等特点,代表了当时中国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素有“中国白”之美誉,被誉为“中国瓷器之上品也”,备受收藏界的青睐。尤其是以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瓷塑艺术大师,把德化窑瓷塑艺术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境界,为德化白瓷在中国瓷坛上奠定了翘楚的地位。为比较全面地介绍德化白瓷的发展情况,展示其独有的艺术魅力,也方便收藏爱好者的鉴赏,特采集出版《“中国白”——德化白瓷鉴赏》一书,图文并茂地介绍德化白瓷。

德化白瓷胎体滑润致密,釉面晶莹光亮,乳白似象牙,如凝脂冻玉,无论是器型,还是装饰艺术,都十分丰富精湛。本书以大量的精美的实物图录为主,附有实物尺寸,同时有意识地收集了大量的款识、商号窑号,并有选择地对部分精美的瓷器作简略的鉴赏,图文并茂,弥补了德化窑古瓷研究鉴赏中实物资料不足的缺陷。同时在德化白瓷的发展史略中,简要介绍了独树一帜的德化白瓷的特点及艺术价值,并附有各个时期的标准器,力求为古瓷研究者研究、鉴赏德化白瓷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资料。在实物图录的编排方面,主要以器型为经,以时间先后为纬,便于比较、研究和鉴赏。由于德化窑瓷属民窑性质,其生产工艺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烧制、装饰等风格变化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年代特征,要准确地为瓷器断代有诸多的困难。因此,许多实物只能根据胎釉、装饰、器型等方面的特征,较为笼统地归于“早期”、“中期”、“晚期”。

此书的编辑出版,大大丰富了德化陶瓷文化的内涵,对进一步推进德化瓷的研究,弘扬瓷都德化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促进瓷都陶瓷文化的全面提升,将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黄春淮,1957年出生,福建省南安市人,198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从事宣传文化工作20年。主编出版《青青戴云山》(诗文集)、《瓷都风采》(新闻集)、《德化陶瓷研究论文集》、《德化风光》(大型画册)。其中《德化风光》荣获福建省第二届“金帆奖”。长期从事德化瓷研究,著有《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合著)。

郑金勤,1974年生,福建省德化县人,199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泉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有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作品发表在《人民文学》(增刊)、《短篇小说》、《阅读与写作》、《福建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其中小说《欲望街的一天》获《人民文学》当代新作评奖讨论会一等奖。长期从事德化瓷研究,著有《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合著)。

《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简介


“盛世多收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德化窑瓷认识的深入,独具特色的德化窑瓷逐渐成为收藏爱好者的新宠,尤其是青花瓷和五彩瓷,以其清新明快、富丽典雅的特点,倍受收藏界的青睐。为比较全面地介绍德化窑青花瓷及五彩瓷的发展情况,展示其独有的艺术魅力,也方便收藏爱好者的鉴赏,特编辑出版《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一书,图文并茂地介绍德化的青花瓷和五彩瓷。

青花瓷亦称白地蓝花,清新明快,是独具高雅审美品位的艺术瓷品种。清代,德化窑大量烧制青花瓷,青花瓷取代白釉瓷器而成为产品主流,出现种类琳琅满目,风格多姿多彩的局而。德化青花瓷具有典雅的艺术魅力,其画风自由洒脱,笔触粗犷率真,富有蓬勃的生活气息,充满着乡土味和人情味。德化青花瓷以其浓郁风格与地方特色,在中国民窑瓷坛一枝独秀。

五彩瓷,是在已烧成的瓷器上,用黄、绿、红、蓝、紫等多种彩料绘画图案花纹,再经彩炉以低温第二次烧成。德化窑从明代中晚期起,就开始烧制五彩瓷,其装饰题材大多源于生活,构图简洁明快,画风朴实活泼,色彩鲜艳雅静,自然情趣与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本书以大量的实物图录为主,附有实物尺寸,并有选择地对部分精美的瓷器作简略的鉴赏,图文并茂,弥补了德化窑古陶瓷研究鉴赏中实物资料不足的缺陷。同时在德化青花瓷和五彩瓷的发展史略中,简要介绍了独树一帜的德化青花瓷及精美雅致的德化五彩瓷的特点及艺术价值,并附有各个时期的标准器,力求为古陶瓷研究者研究、鉴赏德化青花瓷及五彩瓷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资料。在实物图录的编排方面,主要以装饰纹样为经,以时间先后为纬,便于比较、研究和鉴赏。由于德化窑瓷属民窑性质,其生产工艺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烧制、装饰等风格变化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年代特征,要准确地为瓷器断代有诸多的困难,因此,许多实物只能根据纹饰、胎釉、器型等方面的特征,较为笼统地归于“早期”、“中期”、“晚期”。

德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瓷业生产区和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陶瓷制造历史悠久,曾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工艺独特的名窑之一。

明代白釉瓷器,是德化窑陶瓷生产的一个高峰期,德化窑烧制的白瓷,胎体滑润致密,釉面晶莹光亮,乳白似象牙,如凝脂冻玉,代表了当时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有“象牙白”、“猪油白”之美称,西方则称之为“中国白” (Blanc de chine),被誉为“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以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陈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瓷塑艺术大师,把德化窑瓷塑艺术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境界。而青花瓷的烧制生产,是德化窑陶瓷生产的又一高峰期。在明代中晚期,德化窑开始烧制青花瓷,进入清代以后,青花瓷成为德化窑生产的主流,窑址遍布全县各地,青花窑址多达177处。德化青花瓷大量销往全国各地以及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东南亚以及非洲各国。德化窑青花瓷以其装饰图案丰富多彩、构图简洁舒展、笔法洒脱豪放、画风朴实大方等独特的艺术魅力,倍受国内外的青睐,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生产青花瓷的同时,德化窑也开始烧制五彩瓷,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德化窑五彩瓷装饰纹样简约,画风自由洒脱,笔触粗犷,返璞归真,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富有浪漫的情趣,集实用、装饰,观赏于一体,散发出民间陶瓷艺术的芬芳。德化窑青花五彩瓷作为我国陶瓷艺术的精品,宛如一枝充满生机的奇葩,绽放出闪亮的异彩。

近年来,收藏界对德化瓷喜爱有加,精美的古瓷层出不穷。《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最大的特点是,从德化青花瓷发展史略,德化青花瓷的特点及艺术价值,德化五彩瓷发展史略,德化五彩瓷的特点及艺术价值等方面入手,精选了青花五彩瓷六百多件,以大量翔实的实物图录,为古陶瓷研究者研究、鉴赏德化青花瓷及五彩瓷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资料。尤其难得的是,《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收集的德化五彩瓷,不仅种类多,而且时间跨度长,涵盖面广,为德化窑曾大量生产五彩瓷的历史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填补了德化窑五彩瓷研究的空白。

《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还收集有大量的圈足或底款,对德化古瓷的鉴赏和研究具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在采编体例上可谓是独具匠心,改变了以往古陶瓷鉴赏书籍以时间为顺序的编辑体例,而是采用了以装饰纹样为经,以时间先后为纬,同时对部分精美的青花五彩瓷进行鉴赏评析,便于人们研究、认识德化青花五彩瓷的发展变化过程。

此书的编辑出版,大大丰富了德化陶瓷文化的内涵,对进一步推进德化瓷的研究,弘扬瓷都德化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促进瓷都陶瓷文化的全面提升,将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基于软实力培育的陶瓷区域产业品牌建设


现阶段,中国陶瓷产业已经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品牌,本文结合湖南省醴陵市陶瓷产业的实际情况及规划数据进行分析,对该区域陶瓷产业品牌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从软实力培育的角度出发对醴陵陶瓷区域产业品牌建设的对策进行探讨。

区域品牌的概念是指在某一个区域中某一产品的品牌,不仅仅是被某一特定企业所专用的,而是被一群企业所共同使用的。中国陶瓷产业也已形成显著的区域品牌,比较有影响力的有景德镇陶瓷、德化陶瓷、醴陵陶瓷等,本文从陶瓷的软实力范畴对陶瓷区域产业品牌建设进行研究,并结合醴陵陶瓷区域产业品牌建设现状,提出陶瓷区域产业品牌建设的对策,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1、醴陵市陶瓷区域产业品牌建设现状

距今为止,醴陵陶瓷已经有1700多年的生产史,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陶瓷产业是支撑醴陵区域经济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展示和宣传醴陵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提高醴陵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载体。自2003年以来,湖南省政府正式将醴陵陶瓷确定为湖南省的标志性产业。数据调查显示,2012年醴陵市共有陶瓷生产企业503家,其中规模企业183家,占全国陶瓷规模企业数比重约5.82%;实现工业总产值401.6亿元,占全国比重约为6.85%;上缴税收6.1亿元,占全国比重约为4.36%;行业从业人员12.8万余人。

“天下名瓷出醴陵”。醴陵是全国著名的三大瓷都之一,素有“瓷城”的美誉,具有深厚的陶瓷产业底蕴;2012年全年,醴陵市陶瓷产业实现工业生产总产值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40%,具有相当明显的产业集群优势;醴陵陶瓷产业发展经历了诸多过程:由陶到瓷、由粗瓷到细瓷、由普通日用陶瓷到包括日用瓷、电瓷、工艺瓷、建筑瓷、新型陶瓷五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的门类不断齐全及品种多样化的过程,初步形成了以日用陶瓷、电瓷、釉下五彩艺术瓷生产为核心,集装备制造、新材料研发、陶瓷物流等配套产业于一体的较完整的陶瓷产业链条,基本具备了有利于区域产业集群的宏观政策环境,以及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与交通条件。

2、醴陵市陶瓷区域产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区域品牌责任混乱

现阶段,信息传输速度和以往相比有着较大的提升,市场中竞争激烈程度也随之变得剧烈,企业偏向于使用低价策略占有市场。然而,产业区域品牌中最重要的资源反而是其无形资产,这是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企业以此来增加超额收益。同时,为了确保企业获得足够多的利润,促使企业成本外部化,会导致滥用区域品牌竞争性。除此之外,集体利益与个体理性之间发生矛盾产生冲突,从而造成企业对于区域品牌的责任发生混乱的状况,将直接对区域品牌软实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对该区域中每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生影响。

2.2 集群优势不明显

在醴陵众多陶瓷企业没有聚集在一起,从而无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也无法做到从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有机衔接。比如说,各个陶瓷企业比较分散,所需瓷土需分散于运输,从而加大了物流成本。除此之外,许多企业没有形成集群优势,或者说是集群优势不明显,企业小而全现象普遍存在,并且每一个企业都是单打独斗,而不是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群体,所以在面对能够威胁到整个行业的危机时无法有效应对。

2.3 品牌意识薄弱

醴陵陶瓷虽然多次荣获国际大奖,但目前仍处于“有奖牌、无名牌,名气大、产值小”的尴尬状况。截止到2012年,醴陵全市共有503家陶瓷企业,这些企业是经过工商注册的,还有一部分是未经过登记注册的,甚至许多家庭作坊式企业没有品牌意识,仅仅是依靠外部接单,并贴牌生产,缺少销售和品牌维护的环节。这种OEM模式,也就是“订单—生产”的模式,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对于醴陵陶瓷产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2.4 管理水平低

实际上,管理水平也是企业生产力一种重要体现,较高水平的管理能够对企业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确保企业利润最大化。醴陵陶瓷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运作方式多为手工作坊,其中多数企业为家族管理模式,在前期存在交易成本低、团队意识强以及经营灵活的优点,但是随着企业逐渐扩大规模,家族管理模式的弊端也逐渐凸显出来,主要集中在进行决策、执行以及利益分配等问题上。

3、基于软实力培育的陶瓷区域产业品牌建设的对策分析

3.1 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

基于软实力培育的陶瓷区域产业品牌建设,要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区域品牌是指某一区域的企业品牌,是以集体的形式得以体现,并且塑造了该区域这一行业的知名度,该产业中每一个企业对区域品牌有很强的依赖性,无法独立于区域品牌之外而存在。实际上,这些企业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合作关系,但是这种竞争属于区域品牌内部的良性竞争,能够促进协作、共享以及新技术等可以在整个产业链上进行推广,一方面促使产品功能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加快了产品升级的速度。

3.2 建立相关的互信机制

基于软实力培育的陶瓷区域产业品牌建设,要建立相关的互信机制。详细的讲,主要是区域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机制,这种互信机制和传统的商业活动中的诚实理念是有所区别的,诚实理念主要是向顾客讲诉,互信机制主要是以客户的利益为出发点,根据客户的真正利益需求,将其当做是创造企业价值的向导。

3.3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基于软实力培育的陶瓷区域产业品牌建设,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讲,区域品牌对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有义务提供公共服务,对醴陵陶瓷区域产业品牌进行科学合理的进行塑造。首先,要发挥整个区域品牌的资源优势,离不开政府和行业网站、会展中心等途径对醴陵陶瓷产业品牌的建设,以此作为区域品牌推广的重要方法;其次,区域品牌的制定和发展,都需要建立一系列的配套设施,比如说相关标准的制定、质量检测、融资担保、中介服务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醴陵市市政府应当对配套服务建设情况予以关注,确保醴陵陶瓷区域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4 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基于软实力培育的陶瓷区域产业品牌建设,要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这是促进醴陵陶瓷区域品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注重技工人才培训,醴陵应进一步加强陶瓷学校和陶瓷研究机构的建立,在提高办学层次的同时注重多层次、多内容以及多形式职业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加大对醴陵陶瓷企业家的培训力度,让企业和高校相互合作,建立企业家培训基地。

4、结语

近些年来,国内对于陶瓷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当地政府对陶瓷产业品牌予以足够的重视,醴陵陶瓷产业得以迅速发展。然而,由于区域品牌责任混乱、管理水平低下等诸多问题,致使醴陵陶瓷产业的品牌建设方面存在很大误区。如何对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陶瓷产业进行转型,并塑造较大的区域品牌影响力,这是现阶段众多陶瓷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对基于软实力培育的陶瓷区域产业品牌建设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对于陶瓷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