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玉壶春瓶 > 导航 >

宋代玉壶春瓶赏析

宋代玉壶春瓶赏析

古代瓷器玉壶春瓶 古代瓷器瓶 鉴别宋代瓷器

2020-11-13

古代瓷器玉壶春瓶。

玉壶春瓶又被人们称作玉壶赏瓶,是中国传统名瓷。玉壶春瓶的流行范围非常广泛,沿用时间比较长久,自宋朝以后各朝各代的窑场均有生产这个瓷器品种。

玉壶春瓶的器型是从唐朝佛寺中使用的净水瓶演化而成的,器型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基本定型了,后又历经了元朝、明朝、清朝、民国直至当代。玉壶春瓶的主要外形特征有:瓶口向外撇出,瓶颈细长,瓶颈中部稍收,中部以下渐渐加宽,直至瓶腹呈下垂状,线条流畅且圆润,圈足比较大,或稍稍向内收敛或微微向外撇出。

在唐朝时期,老百姓们多将酒称之为“春”,后世延用。瓷器专家们推测玉壶春瓶得名于一种叫作“玉壶春”的酒。在北宋时期,玉壶春瓶主要被当作储存酒水的器皿,后在不断发展变迁中,被老百姓们赋予欣赏陈设功能,成为了一种典型的中国瓷器品种。

在元朝时期,玉壶春瓶承袭以往器型的基本特点,圈足外撇,瓶身修长,形制除了有圆形以外,还出现了八方形,釉色和纹饰相对以往来说更加丰富华美,逐渐由宋代的实用酒器演变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室内陈设物品。

到了明朝时期,玉壶春瓶的器型不似元朝时期玉壶春瓶那般消瘦修长,逐渐变得粗壮起来,瓶腹愈发地饱满,瓶颈愈来愈长。明朝洪武时期的玉壶春瓶的轮廓曲线转折较为明显,不似元代玉壶春瓶那般明朗隽秀,却带有元末明初瓷器那种粗犷笨重的感觉。明朝中期以后,玉壶春瓶的器型愈来愈流畅舒润,明朝时期的青花玉壶春瓶最为多见,瓶身上的纹饰以云龙、梅花、兰花、缠枝莲等为主。

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玉壶春瓶精品,下面请各位藏友一起来欣赏吧!

以上瓷器名为白釉玉壶春瓶,目前被收藏于河南博物院。此件瓷器规格:口径是七厘米,腹围是四十点五厘米,高是二十五点七厘米。口沿往外撇出,瓶颈细长,瓶腹下垂,圈足露胎,整个瓶身施以白釉。虽然瓶壁上并无任何纹饰,但是造型素雅含蓄、简约大气,线条转折流畅舒朗,备受历朝历代老百姓们的喜爱。在宋朝时期,多个窑厂大量烧制玉壶春窑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件白釉玉壶春瓶便是其中一件精品。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宋代磁州窑玉壶春瓶怎么样


说起我国瓷器的发展历史,我们不得不说的一个朝代就是古代的宋朝,我国宋朝时期瓷器的发展,无疑是将我国的瓷器发展到了一个顶峰的阶段,不仅在这一时期中诞生了官窑、汝窑、哥窑、钧窑、定窑这极其著名的五大瓷窑,除此之外也诞生出了需要品质极高的民窑瓷器,为我们后人留下了数不清的传世精品,而今天小编想要给广大收藏者们介绍的这个瓷器,就是出自于我国宋朝时期由民窑所烧制出的玉壶春瓶瓷器。

说起这宋朝的民窑瓷器,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有北方地区所烧制出的磁州窑玉壶春瓶瓷器,磁州窑因使用粗胎细做、拉胚、盘条、雕塑等独特的烧制工艺,使得所烧制出了瓷器在内部都会留有支烧的痕迹,使其形成一种所特有的风格,自古以来就十分受人们的喜爱。

宋朝时期的玉壶春瓶——是目前所出土的所有宋瓷中最具有时代特征的器物,虽然说在宋以后的不同朝代都有烧制玉壶春瓶的瓷窑,但仅从其工艺水平和艺术欣赏价值的角度来看,都比不过宋瓷所烧制的玉壶春瓶,其瓷器的造型最早是由唐朝寺院里所使用的净水瓶发展而来,经过唐、宋、元、明、清的发展,玉壶春瓶成为了我国瓷器造型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器物。

玉壶春瓶的造型以收颈散口为主,两侧的弧线收放有序,从而构成了既活泼又显俏皮、温柔的瓶身,在它出现的最早时期主要的用途是酒器,因而命名为玉壶,但是随着时代和审美的变化,其用途也从酒器逐渐转变为了现如今收藏者们所知道的陈设瓷,有宋朝磁州窑所烧制出的玉壶春瓶不仅在其外观上端庄挺拔,而且还给各位观赏者们一种亭亭玉立的美感。

了解完什么宋朝的玉壶春瓶,小编在来带领广大收藏者们来了解一下玉壶春瓶的市场价值。作为收藏者的我们,都知道古玩市场中一条最为基本的收藏原则是物以稀为贵,所谓的物以稀为贵就是存世量约稀有,其市场价值就会越高。早在2001年时,在贞佑文化拍卖公司所组织的秋季拍卖会上,一件名为《青花釉里红穿花龙玉壶春瓶》就以八百八十万人民币的高价所成交,在我国目前的拍卖记录中玉壶春瓶的最高价为2617.5万元,虽然说这件藏品不是宋朝时期所烧制出的瓷器,但是我们依旧可以在其身上看到巨大的市场收藏价值,以及在未来的古玩市场中的升值潜力。

最后,小编想要说的是,玉壶春瓶的出现,可谓是我国瓷器艺术中一个独特的存在,它不仅在其造型上富有古朴端庄的气质,而且还在其神韵上充满了大气婉约之感,这两种神行兼备的风格是我国其他瓷器所无法具有的。尤其是在其瓷器弧线的造型上,不仅突出了我国瓷器艺术的精华,而且还为收藏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磁州窑精品图片及价格参考:

1:磁州窑白地黑花菊纹带盖梅瓶,尺寸:高49厘米,估价:RMB 5,500,000 ~ 8,500,000,成交价: RMB 10,235,000 ,成交时间:2016-12-05,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6秋季拍卖会。

本品造型盘口,带有原盖,盖为平口,折肩,壁外撇,盖外壁白地黑花饰以粗细搭配绘制弦纹6道,盖内以瓷胎塑一锥形,以固梅瓶之口;瓶溜肩,下渐收敛,线条修长挺拔,极为优美;肩部施黑彩绘莲叶纹一周,下饰菊花纹饰,腹部通体亦绘菊花纹,各纹饰间以三道弦纹作为分割;纹饰黑白相间,枝叶舒展,色调对比强烈,生动自然,隽秀雅致。本品硕美,列传世磁州窑之大器,白地黑彩互为映衬,对比鲜明,令人印象深刻。相若器形绘黑彩菊花纹饰,并带有原盖者甚罕,仅于少数世界知名收藏个例可见,然其尺寸、造型、纹饰各异。故此例梅瓶可谓独一无二之孤品。磁州窑系器物质朴清新,其各类装饰工艺丰富多彩,争丽斗艳,尤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而著称。

2:宋磁州窑风花雪月酒色财气梅瓶(一对),尺寸:高39.5厘米,估价:HKD 5,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HKD 5,750,000 ,成交时间:2013-10-07,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3年秋季拍卖会。

此件金代磁州窑梅瓶,器型硕大,线条极为优美,磁州窑制品中有极少数与中国传统书法相结合的例子,这件雅致、珍罕的梅瓶一对便是其中一例。

以其造型曲线之优雅典美,实用之外更富有艺术观赏之价值,至明清渐成为奢华的陈设器。或有漫插梅枝花条,添增雅趣,更以桌几配之,益发相宜。此款梅瓶梅瓶造型,小口,溜肩,下渐收敛,器底下凹成圈足,器形饱满,周正挺拔。通体满施釉,止于器足,器底露胎,质地缜密。口沿较厚,颈部窄短,肩腹曲线过度圆润自然,瓶身修长挺拔。如果说花团锦簇的明清梅瓶犹如意气风发的锦衣阔少,则朴实大方的宋辽梅瓶恰如含蓄自若的清雅文士,更显高古的气息。肩部施黑彩卷草纹,刻画卷草纹表现出黑白相间的流畅与自然,色调对比强烈;腹部以白釉剔花工艺刻画出锦地“风花雪月”、“酒色财气”,线条粗放遒劲;卷草纹枝叶舒展,枝叶硕大,一气呵成,生动自然,豪无刻意造作气象。实为较为稀有的品种。此梅瓶身姿挺拔,线条流畅,制作精美,诗文画艺并重,让人陶醉于其精湛的技艺与高洁的寓意中。此梅瓶高逾四十公分,是所知同类器物中的最大件。磁州窑系器物质朴清新,刻花、印花等各类装饰工艺丰富多彩,争丽斗艳,其中尤其以画花类作品独树一帜。在磁州窑系之中,以河南扒村窑的黑画花最为知名,画意流畅,纹饰以花卉为主,生动娴熟,颇有宋元水墨画韵味。宋代,磁州窑开始步入兴盛时期。磁州窑是宋代北方民间瓷器的典范,汲取题材广泛,形成多样,寓意丰富,并将陶瓷技艺和美术融合在一起,将陶瓷器物提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开创了陶瓷艺术的新纪元。

3:宋至金磁州窑白地黑花缠枝花绘纹梅瓶,尺寸:43.5厘米,估价:HKD 300,000 ~ 400,000,成交价: HKD 2,000,000 ,成交时间:2016-06-02,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6月拍卖会 。

本品硕美,列传世磁州窑之大器,白地黑彩互为映衬,对比鲜明,令人印象深刻。相若器形绘黑彩纹饰者甚罕,仅于少数世界知名收藏个例可见,然其尺寸、造型;纹饰各异。故此例梅瓶可谓独一无二。

4:北宋/金磁州窑黑釉堆线纹嘟噜瓶,尺寸:高14.3厘米,估价:HKD 300,000 ~ 500,000,成交价: HKD 1,980,000 ,成交时间:2016-11-30,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秋季拍卖会。

5:北宋磁州窑剔花牡丹梅瓶,尺寸:高27厘米,估价:HKD 1,200,000 ~ 2,200,000,成交价: HKD 1,380,000 ,成交时间:2013-04-07,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3年春季拍卖会。

梅瓶原系储酒之实用器物,兴于契丹之辽,至北宋中晚期,已遍及辽宋广大区域。以其造型曲线之优雅典美,实用之外更富有艺术观赏之价值,至明清渐成为奢华的陈设器。或有漫插梅枝花条,添增雅趣,更以桌几配之,益发相宜。此款梅瓶,长腹大口式样,磁州窑系。口沿较厚,颈部窄短,肩腹曲线过度圆润自然,瓶身修长挺拔。如果说花团锦簇的明清梅瓶犹如意气风发的锦衣阔少,则朴实大方的宋辽梅瓶恰如含蓄自若的清雅文士,更显高古的气息。其腹部以白釉剔花工艺刻画出白色牡丹纹,线条粗放遒劲,枝叶舒展,花朵硕大,一气呵成,生动自然,豪无刻意造作气象。

6:北宋(960-1127)磁州窑黑地划花牡丹纹瓶,尺寸:口径6.5厘米;底径17厘米;高23.5厘米,估价:HKD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HKD 1,357,000 ,成交时间:2016-11-29,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6年秋季拍卖会。

此品造型端庄秀美,俗称吐露瓶、嘟噜瓶,也见有考古报告称为「矮梅瓶」、「半截梅瓶」,为宋金时期北方瓷窑流行。圆唇外翻,小口,短束颈,圆肩,腹圆,腹壁较直,稍内收,隐圈足。细米黄陶胎,施釉不及底。颈部素白无纹,其下黑地划花装饰纹样。肩、胫部分别装饰覆仰莲瓣纹,上下呼应。腹部装饰四朵缠枝牡丹为主题纹饰,花叶舒卷,花朵婀娜,笔意潇洒,一气呵成。此种纹饰组合方式为磁州窑经典造型,于白釉黑彩剔刻花器中常见。纹饰空白处皆划出篦纹。

整器的装饰效果较常见的磁州窑白地黑剔花略显不同,但工艺流程大致相同。先于素胎上施白色化妆土,其上又施铁颜料,然后在铁颜料上浅浅地划出纹样线条,划过的地方便露出下层的白色化妆土,从而形成白色双勾纹饰轮廓线、黑色图案的艺术效果,最后罩一层透明釉入窑烧成。

此瓶形制典雅,气质内敛。纹饰繁而不乱,黑白对比醒目,具强烈的装饰意味。釉面滋润,半木光。唇口白釉处有细开片。底部可见两处直径4毫米的检测取样孔。

7:金磁州窑白地铁绘草叶纹梅瓶,尺寸:高42.5厘米,估价:HKD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HKD 1,062,500 ,成交时间:2017-05-3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如此硕大修长的磁州窑梅瓶非常稀罕,同类例子寥寥可数,暂只知一件纹饰与尺寸几乎相同的梅瓶,2016年6月2-3日于香港苏富比拍卖,此品665号(封面)。本瓶上的草叶纹线条流畅写意,笔触迅疾快势,有学者提出是河南禹县窑瓷器的典型风格。

8:元磁州窑白地黑花花卉梅瓶,尺寸:高48厘米,估价:RMB 600,000 ~ 800,000,成交价: RMB 782,000 ,成交时间:2017-12-19,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

本品造型高耸挺拔,瓶溜肩,下渐收敛,线条修长挺拔,极为优美;肩部施黑彩绘莲叶纹一周,下饰菊花纹饰,腹部通体亦绘菊花纹,各纹饰间以三道弦纹作为分割;纹饰黑白相间,枝叶舒展,色调对比强烈,生动自然,隽秀雅致。整器硕美,列传世磁州窑之大器,白地黑彩互为映衬,对比鲜明,令人印象深刻。相若器形绘黑彩菊花纹饰。磁州窑系器物质朴清新,其各类装饰工艺丰富多彩,争丽斗艳,尤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而著称。

9:金/元磁州窑黑剔花大罐,尺寸:宽29.2厘米,估价:HKD 300,000 ~ 500,000,成交价: HKD 775,000 ,成交时间:2015-12-02,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年秋季拍卖会。

天青釉玉壶春瓶


藏品名称:天青釉玉壶春瓶

收藏者:贺涛

收藏经过:这件瓷器是我父亲1933年做丝绸生意时,花重金从一个外国人的手中买下来的,后来就传给了我,起先见过的人都认为它是一件青瓷。70年代,随着汝窑的发现,我到河南的汝窑遗址去看过,进一步发现这应该是一件汝窑瓷器。

藏品特征:器物的尺寸是高13.4厘米,腹径7.3厘米。这件器物是玉壶春瓶的造型,但是它的瓶颈口向外撇得很厉害;它的釉面虽然显得很润泽,但是仔细观察上面有不少鬃眼;瓶的底部有许多蟹爪纹开片;胎薄的地方由里向外泛着微微的红色。

相关背景资料: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烧制时间前后大约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相对较短,所以传世器物非常稀少,市场价值也相对较高。

鉴定专家: 毛晓沪 北京华夏物证古陶瓷鉴宝技术研究所所长、从事古陶瓷研究三十年

专家评述见:我先纠正一下,刚才收藏人的一个错误,他讲是1992年在美国拍的,应该是我记得是1972年,而不是1992年,在美国拍过一只小盘,直径8厘米,那么卖了是154万美元,那么为什么我们给的价格,跟那个价格差得这么多呢,这么悬殊呢?我认为吧,流传有序的(艺术品)与不被人们知道的(艺术品),价格是差得比较远的,这件东西应该是宋代汝窑的真品,但是呢它应该是早期的产品,尽管这样它还是比较稀少的。

杨静荣:鉴赏汝窑大家一定要注意,宋代五大名窑里面,基本上全是以釉色取胜,汝窑关键是它的成色,刚才这件汝窑瓷器,成色还是非常漂亮的,但是它在烧造工艺上,跟后来尤其是传世下来的,汝宫窑的精品有差距,所以定在这个价位。

专家鉴定团估价:1280000元人民币

清代陶瓷制品青花玉壶春瓶的赏析


清代陶瓷制品青花玉壶春瓶的赏析​。

清代康、雍、乾时期,经济繁荣,工商业兴盛,制瓷业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空前的繁荣,不仅官窑成就显著,民窑也兴旺发达。清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形容“至乾隆,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乾隆青花仍是当时瓷器生产的主要品种,承袭康熙、雍正青花的特点,并在其基础上继续发展创新、提高,体现在制作技巧上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从工艺制作上看,其胎体的成型、青料的绘制等等,都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清中期之后到清晚期,随着经济、文化的衰落,瓷业生产受到影响,制瓷水平明显呈下降趋势。

镇江博物馆藏乾隆官窑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图1),高29.1厘米,口径8.2厘米,足径11.5厘米。瓶撇口,长颈,溜肩,圆腹,圆腹下垂,圈足较高微外撇。足内有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图2)。乾隆时期的官窑款大多为六字篆书款,极少见四字篆书款和楷书款。口沿上绘蕉叶纹,下绘缠枝纹;腹部绘翠竹、芭蕉、洞石、花草和栏杆。此瓶造型优美,是清代玉壶春瓶的标准式样,青花发色浓艳,纹饰富有层次感。

咸丰民窑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图3),高32厘米,口径8.5厘米,圈足11厘米。瓶撇口,细长颈,溜肩,圆腹,圆腹下垂,圈足较高微外撇。口沿上绘蕉叶纹,下绘缠枝纹;腹部绘翠竹、芭蕉、洞石、花草和栏杆。青花色淡雅,构图、用笔不及乾隆器,但还算比较精工,是咸丰民窑青花的代表作。

玉壶春瓶名称的来源,认为是因宋人诗句“玉壶先春”而得名。一般为撇口、细颈、垂腹、圆足。其特点是颈部较细,中部束腰,这种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品种有青釉、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成为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物。玉壶春瓶在宋代时作为斟酒之器,在酒器中为单独的一件使用,注碗与盘盏为一组合。元代时期与宋代流行的酒器组合稍有不同,元代酒器组合是盘盏与玉壶春瓶,玉壶春瓶取代了注碗,在元代壁画中有相应的情景,元代墓中出土的酒器往往是盘盏与玉壶春瓶同出。

玉壶春瓶发展到明清时期,已作为陈设器的面目而出现,陈设、观赏的功用成为其制造的主要目的。乾隆以后玉壶春瓶烧造逐见减少,多数为仿前朝作品,如镇江博物馆藏咸丰民窑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造型与纹饰都与乾隆官窑玉壶春瓶相同,但相比下,显得笨拙,比例失调,不及乾隆官窑器造型的精美秀丽。

清代青花玉壶春瓶图片


玉壶春瓶是中国瓷器的一种典型器型,在宋代以后各个朝代和地区的产窑地区都有烧制。瓶身轮廓流畅,柔和,颈部较细,中间微微收住,渐渐的腹部垂下,变得宽大,曲线从西昌变成圆润,圈足较大,内敛或者外撇,瓶形成型于宋代,然后一直延续至今。

玉壶春瓶这个名称是因为唐代的玉壶春酒,明代的玉壶春瓶开始采用青花的装饰,还有梅兰、花鸟等装饰,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瓷器的生产更是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名窑瓷器的声誉已经响遍海内外。

从元代流传下来的青花工艺,和一直存在的玉壶春瓶,当两者结合为一的时候,形成了青花玉壶春瓶。景德镇瓷器的巅峰,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烧出的瓷器是很精美的,无论实在什么工艺上,都是超越了之前,清代的青花种类很丰富,色彩明亮,绘画工艺精湛,画面图案多样,除开传统的青花手艺之外,在乾隆后,还产生了许多新的品种。

清代青花生产时大批量的,工艺的制作上,胎体成型或者是青花的绘制,每一步都是惊喜的做工,没有懈怠。乾隆时期的青花玉壶春瓶有继承之前的款式,在仿造的过程当中,也有创新,整体上讲究对称美,规规矩矩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炼出来的核心成分,创新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做出最瓶身大的改变,只是青花的程度显得更加的古朴实在,以前的娇艳色彩渐渐淡了下去。做工上依旧追求精神气,精巧,奇特。

清代的青花玉壶春瓶积累了岁月的痕迹,但是有的保存至今,依旧风采犹在,釉面的透明度很高,胎土白色,内外都有施釉,釉色温和,胎体是浑厚凝重的,瓶身的青花绘制的,是花纹,山水或者生活中的场景,是非常丰富有趣的,并且具备着一定的特色,底部还会有落款。

直到今天,瓷器的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清代的青花玉壶春瓶更是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繁盛,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历史文化的价值,还有工艺的价值,存世量很少的清代青花玉壶春瓶中,凝聚着中国智慧的作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不同寻常的玉壶春瓶


霁红釉早在明初洪武年间已烧制成熟,但至明中期即失传,以低温矾红代替。清初康熙年间又恢复了生产,这种铜红釉瓷在清朝以康熙质量最佳,但数量极少,晚清生产更少,只见光绪仿康熙红釉器,制作粗率。

据记载,霁红釉的配方由红铜条、紫英石合成,兼配碎器、宝石、玛瑙等组成。永乐鲜红、宣德红釉,康、雍、乾三期有别于郎窑红、豇豆红的红釉均属霁红之列。康熙霁红器既不像郎窑红那样浓艳透亮,也非豇豆红之淡雅柔润,而是一种失透深沉的红釉,是以铜为着色剂,在1300℃左右高温还原焰中烧成,其特点是釉汁凝厚,釉面有橘皮纹,色调深红,呈失透明状。总之,釉如橘皮、失透深沉、白底青花款这三者是康熙霁红区别于郎窑红器的显著特点。康熙霁红器物有玉壶春瓶、盘、碗之类,其中有“大清康熙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和康熙早期的“大清丁未年制”的青花竖两行六字双圈楷款的康熙霁红器极为珍贵,显然都是官窑祭器。

康熙朝瓷器的款识问题,据许多专家考证,康熙早期并未见官窑款识,而是大量使用花押、图记、斋堂款,官窑器也有不署年款的,家藏款、私家款,传世品中罐瓶之类很少是有本朝款。据笔者粗考,清康熙朝早期瓷器只见有“大清丙午(康熙五年)、丁未(康熙六年)、戊申(康熙七年)、辛亥(康熙十年)年制”的青花楷书干支款,主要书于碗、杯的圈足内。而只见“大清丁未年制”的青花竖两行六字双圈楷书款书于康熙霁红玉壶春瓶的白底圈足内,青花着色沉着,楷书字体宽大。直至康熙二十年以后书写本朝年款才成为制度。因此,清康熙早期的瓷器,即使是官窑器,没有署本朝官款,而署干支款、图记款等应属正常。

闽北私人收藏有一件清康熙“大清丁未年制”款霁红釉玉壶春瓶,该瓶高13厘米,口径4.8厘米,足径4.2厘米,最大腹径8厘米。该瓶胎质细密,瓷化程度好,胎体分量较重,系分三截拼接而制成,瓶口脱釉呈灯草边,整器施满霁红釉,釉如橘皮,有釉水流淌至圈足边之痕迹,圈足内施青白釉,釉层肥厚细润,见青花双圈中书写竖两行六字楷书干支款“大清丁未年制”,字体顿捺明显,线条挺拔。据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的《明清瓷器堂名(年号干支)款一览》载,“大清丁未年制”系康熙六年的干支款,见于青花梅树亭月碗。因此,该瓶应为清康熙早期所制的霁红玉壶春瓶。

清凉寺的玉壶春瓶


前不久,我受邀参加奉贤区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中的上海四海陶艺馆、上海四海汝窑艺术馆、上海四海恐龙博物馆开馆活动。在汝窑艺术馆中,我见到了镇馆之宝——汝官窑玉壶春瓶。

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宋代汝官窑有着不可逾越的地位,汝、钧、官、定、哥,“汝窑为魁,瓷器王冠,国之瑰宝”。在历代审美谱系与鉴赏取向上,宋代是个非常讲究情趣体验与韵致感悟的时代,汝官窑作为皇家御窑,其创制更是典型地体现了这种时代特征。汝官窑造型端庄朴茂而典雅大气,突出整个视觉效果而讲究细部精湛。其釉面的开片形式更是璀璨多姿、美轮美奂,有蝉翼纹、蝇翅纹、鱼鳞纹、蟹爪纹、冰裂纹等。而此玉壶春瓶,就具有汝官窑上述的特征:虽为小件,但造型雅致秀美,侈口元颈,鼓腹下收,平底圈足,线条流畅而气息畅达,有窈窕之姿与丰丽之韵。瓶身全施满釉,光亮华蕴,用手触摸,犹如婴儿肌肤,细嫩滑爽,如脂似玉。全瓶开片密布,系为精致的蝉翼纹,蔚为奇观。再看底部有五个小芝麻支钉痕,以满釉支烧。

据四海汝窑艺术馆馆长李凌云介绍,此只玉壶春瓶系宝丰县清凉寺出土之物。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李先生从海南调回平顶山市文联任职,凭着对汝瓷的喜爱,便与河南省汝瓷大师,被河南省政府命名为“汝瓷艺术传承人”的王君子一起研究试烧汝官瓷。王君子系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人,家传三代喜欢收藏研究汝官瓷碎片,连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叶喆民、叶佩兰二先生出版《汝窑聚珍》中的实物图录,大都由王君子提供。就在李、王二先生烧制汝官瓷的过程中,发现了村中人藏有这只稀世珍品汝官窑玉壶春瓶。李先生多次登门求购均遭拒绝,后经王君子从中斡旋,李先生才以高价收藏。李馆长说,这是他和清凉寺汝官窑的瓷缘,自从得到了这只汝官窑玉壶春瓶,便开始在王君子的帮助下收藏、研究汝官瓷,以后又和另一位汝瓷艺术传人李廷怀大师一起,与沪上紫砂大师许四海合作,建成了现在的四海汝窑艺术馆。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宜兴鼎蜀村的紫砂窑亦与汝官窑有着艺术上的渊源关系。据紫砂大师许四海考证,兴起于南宋末的紫砂陶窑,就是吸收、借鉴了汝官窑的结构与烧制法。而在1976年,宜兴在羊角山附近曾发现一座南宋的小龙窑址,出土了以玉壶春瓶式作为壶身的釉陶法壶等,从而为此说法提供了实物佐证。

瓷器器型之玉壶春瓶


玉壶春瓶又称玉壶赏瓶,是汉族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流行地区广,沿用时间长,宋以后历代各地窑场均有烧制。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它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为轮廓线的瓶类。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

玉壶春瓶是一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成为中国瓷器造型的一种典型器物。

玉壶春瓶的造型定型于北宋时期,在当时是一种装酒的实用器具,后来逐渐演变为观赏性的陈设瓷,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玉壶春瓶的基本造型是由左右两个对称的“S”形构成,线条优美柔和。元代玉壶春瓶承袭了宋代的形制,圈足外撇,体形瘦长。造型除圆形外,还有八方形。釉色、纹饰华丽丰富,已从宋代的实用酒器转变为陈设器。明代的玉壶春瓶和元代清秀瘦长的器形相比,器身有粗壮的趋势,圆腹渐趋丰硕,瓶颈加长,重心下移。

早期洪武时期的玉壶春瓶,还具有元末明初瓷器厚重粗笨的风格,外廓曲线与下腹曲线的转折比较明显,有些憨笨的感觉,比不上元代玉壶春瓶造型的优美与舒朗。发展到明代中期以后,玉壶春瓶的造型趋于细腻圆润,优美流畅。明代的玉壶春瓶以青花品种最为常见。主题纹饰常常以云龙、梅、兰、花鸟、缠枝莲等为主要装饰图案。

一、 “玉壶春瓶”之名因酒而来

关于“玉壶春瓶”名字的来源,一般的书籍都说是因宋人的诗句“玉壶先春”而得名,也有说是因“玉壶买春”而得名,但前者仅是四个字,完整的诗名是什么,什么人作的,题目是什么,都不得而知。进一步说,即便知道了这首诗的全部,但一句诗是如何与这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器物联系起来的呢?也很难说清楚。“玉壶买春”四字倒是可以查得到出处。唐代司空图《诗品·典雅》中有“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的句子;“玉壶买春”四字在这里的意思是用玉壶去买“春”(“春”指酒),玉壶指玉制的壶或是指如玉一般的青瓷壶;至于这种壶的形状是否就是现在所见的“玉壶春瓶”,二者是否能够直接联系起来,均难考实;也有某种可能是后人用“玉壶买春”(或“玉壶先春”)来附会现在的玉壶春瓶,也未可知。

“玉壶”二字出现要早于宋。或实指玉制的壶,或指如玉一般的青瓷壶,或以玉壶比喻高洁,或比喻月亮,意义随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具有实际意义的玉壶用途也有所不同,或是一种陈设品,或装水用作报时的滴漏,或盛酒用作酒瓶,或作为照明的灯具。那么,“玉壶”与“春”联在一起为什么就指这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瓶类呢?玉壶春三字连在一起使用至迟在元代就出现了。《水浒传》第三十七回(有的版本为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讲:“酒保取过两樽玉壶春酒,此是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可见,玉壶春是一种酒的名字。同样的例子也不少见。唐代时人们多称酒为“春”,后代沿用。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诗云:“唐人名酒多带春字”。又李肇《国史补》(卷下)上说:“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武林市肆记》上也记载有海岳春、蓬莱春、锦波春、浮玉春、秦淮春、丰和春、谷溪春等酒的名字。明代高启《客舍雨中听江卿吹萧》诗云:“恨无百斛金陵春,同上凤凰如上醉”,此处,“金陵春”也是酒名。直至现在,许多酒的名字仍然叫某某春,如景阳春、五娘春等。这样,我们可以有如下推侧:“玉壶春”是一种酒的名字,而这种酒在当时(宋代)是“江州(或邻近地区)有名的上色好酒”,必有一定的知名度,那么盛装这种酒的瓶子可能会是某种固定的造型),(可能会是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造型),因为这种酒长期盛行不衰,酒瓶的形状也为人们所熟悉,久而久之,人们便把这种造型的瓶子因酒而叫做“玉壶春瓶”。因缺乏直接的材料暂时还无法证明。

因此,笔者认为,“玉壶春瓶”的名称是因“玉壶春”酒而来。

二、宋代以前是玉壶春瓶形成的准备阶段

一般都把玉壶春瓶的创烧年代定于宋代,但实际是玉壶春瓶定型于宋代。大约从宋代开始出现了玉壶春瓶的名称,在此之前它也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因此,这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形状是逐步发展、演变而定型的,从出土实物可以看到这一点。江西、福建、湖北地区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类似的瓷瓶的造型,而这些瓶又与汉、晋时期某些瓷壶的形状很相似,其间或许有某种联系。此种瓶类的造型经隋、唐不断发展、演变而逐步定型。隋代类似的瓶类颈、腹、足都与玉壶春瓶接近,只是口仍为南北朝以来的盘口,但已颇有后世玉壶春瓶的模样了。

三、宋辽金时期是玉壶春瓶的定型阶段

玉壶春瓶在宋代定型并大量出现,定窑、钧窑、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均有烧制。与宋基本同时的辽金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宋朝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陶瓷烧造学习汉地风范,玉壶春瓶也有烧制。宋、辽、金时期玉壶春瓶的釉彩品种包括了白釉、青釉、黑釉、白地黑花、三彩等不同种类,装饰以素面为主,并有暗花、彩绘等手法。器型大致可分为五种:第一种是口微撇,颈细长,杏圆腹,颈与腹转折明显,颈与腹的比例约为1:1,圈足外撇,这一式造型特色较为鲜明,在数量上也较其它型式为少,是玉壶春瓶的初期型式之一;第二种是颈部与腹部衔接弧度缓和,颈较粗,胙较圆浑;第三种颈较瘦,与腹部衔接处起伏明显,腹呈椭圆形,第四种口外撇加大,颈很细,腹鼓圆,圈足较高,从上到下起伏明显;第五种已经与后世的玉壶春瓶极为接近了。这一时期的玉壶春瓶绝大部分是用作酒器,另有少量用作陈设器。

四 元代是玉壶春瓶大发展的阶段

元代的玉壶春烧造数量大,以青花、釉里红、影青、青釉(龙泉窑)等釉彩品种最为丰富,品种最多,可以分为两大类八种类型,一类为轮廓线生硬挺直的,一类为轮廓线柔和顺畅的。第一种口撇出较大,下收急促,颈细而稍短,腹较圆,最大腹径处靠底足,转折明显,口径与足径相仿,圈足微内敛。第二种口撇出大,下收急促,颈细而稍短,腹较圆,最大腹径靠上,转折明显,圈足内敛。第三种口撇出大,颈较粗,下收圆缓,腹部浑圆而稍有棱角,圈足微外撇。第四种口撇出大,下收急促,颈部有明显转折,向下斜出至腹部,最大腹径明显,圈足较高,微外撇。第五种口部较小,细颈,大腹,圈足外撇,上下对比鲜明,颈、腹处转折明显。第六种口小微撇,细颈,腹部瘦长,圈足内敛,整体曲线缓和,瘦而不硬,比例匀称。第七种口大微撇,颈与腹比例适中,圈足微外撇。第八种口大微撇,粗颈,细长腹,圈足微外撇;整体曲线柔和,比例适中。

此外,还有一种八棱形玉壶春瓶,这种形式较为少见,为元代所特有,国内和国外都有流传。在造型上与同时期产品无异,只是制作工艺不同而已。

元代的玉壶春瓶造型丰富,对后世玉壶春瓶的制作影响很大,以后明、清各期的玉壶春造型几乎都能在元代造型中找到原型。这一时期的玉壶春瓶在用途上是一个过渡时期,即从宋代的实用酒器逐渐向明清时期的陈设转变,这一点,仅从它本身的器身装饰上就可体察一二。早期器身的装饰较为朴素,或白釉,或白地黑花,或影青釉,基本为光素无纹,偶有图案或文字。器物本身制作也较粗糙,不甚讲究,线条未见优美,接胎痕迹明显,显然不是专为人用来欣赏品评的,更多的是出于实用的目的。元代的玉壶春瓶装饰逐渐增多,釉色品种丰富起来,青花、釉里红等新的釉彩品种使这一器物在装饰上更加多姿多彩。器身装饰繁复、细腻,层次分明,体现出元代器物装饰的整体特点,而且图案更具有欣赏意味。主题纹饰或为行龙,或为莲池水禽,或为寓意吉祥的文字,即让人们陈设,赏鉴的内容丰富了起来,显然这些内容与原本作为酒器的用途实无多少直接联系。

五 明代是玉壶春瓶调整完善的阶段

明代的玉壶春瓶大致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以永乐、宣德为代表,中期以成化为代表,晚期以嘉靖为代表。

洪武时期的玉壶春瓶还处于元末明初瓷器厚重粗笨的风格之中,外廓曲线与下腹曲线转折明显,远不及元代玉壶春瓶造型的优美与舒朗,给人以憨笨的感觉。永乐、宣德时期的玉壶春瓶处于从粗放向细腻转变的阶段。明代中期的玉壶春瓶整体造型秀丽圆润,大小适中,可以成化时期的两种类型作为代表。明晚期玉壶春瓶制作越来越少,一般都为撇口,细短颈,长腹下丰、圈足微内敛,外廓曲线尚算圆润。

明代玉壶春瓶早期多见白釉光素器、白釉暗花器以及青花器,中期、晚期以青花品种最为常见。在图案纹饰上,主题纹饰常常以云龙、梅、兰、花鸟、缠枝莲等为内容。龙的题材是宫廷御用的品种,一般人是无法享用的,它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是一种具有鲜明等级性的装饰内容,因而以此种图案为饰的玉壶春瓶制作规整,绘画精细,装饰繁复,极尽豪华。梅、兰、莲等题材颇能引起文人士大夫们的共鸣,而花鸟、树木能适合一般殷实人家的口味与追求。

六 清代是玉壶春瓶由盛而衰的阶段

玉壶春瓶发展至清代,造型上并未有多大的变化,工艺上较前代更为成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玉壶春瓶在造型上区别并不显著。乾隆时期中国制瓷业达到了历史最高峰,玉壶春瓶也大量烧造,但造型种类却并不多,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大撇口,粗短颈,垂腹,圈足;第二种与第一种较接近,仅腹部不同,为圆鼓腹;第三种是小撇口,短颈,腹部浑圆,圈足外撇。乾隆以后玉壶春瓶的烧造逐渐减少,多数为仿前代的作品,特别在纹饰上表现尤为明显;造型变化不大,较前代显得笨拙,往往比例失调,特别在晚期呈现出短颈丰腹的矮粗形式,看上去很不舒服。工艺水平下降了,远不及以前造型的精美秀丽。

作为一件陈设品,玉壶春瓶在清代的赏鉴意义进一步浓郁,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器物的釉彩品种不断增多,远较明代丰富。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祭红、斗彩、珐琅彩、粉彩、各色釉地五彩等等。从纹饰内容看,除继续沿用明代的图案外,人物故事、吉祥文字也多了起来,特别是以竹石芭蕉为主题纹饰的青花玉壶春瓶十分流行,从乾隆时期到清末都有烧造,成为一个具有时代风格的系列品种。

七 玉壶春瓶是一种自成体系的器型

明清两代及至以后的玉壶春瓶,完全是以陈设品的面目出现的,使人们陈设、鉴赏的功用成为了其制造的主要目的。从皇室至官僚士夫以至殷实人家都把玉壶春瓶作为了一种陈设品,这不仅因为其造型的优美,更重要的是其装饰工艺受人青睐。

玉壶春是中国古代瓶类中特有的一种器型,自成体系。以上讨论仅限于瓷器一类,此外尚有玉器、金银器,也有铜胎珐琅器等等不同的质地。玉壶春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被其他器物所借鉴使用,如许多瓶类、壶类都用玉壶春瓶的造型作为主体,加上其他附饰(如耳、铺首、柄、流、盖等)而冠以新的名称,象明清时期的许多执壶就是这样,只是比玉壶春瓶多了流、柄与盖,因而也被称作玉壶春执壶。这些从玉壶春瓶派生出来的新器物,虽然名称各异,但仍属于玉壶春瓶范围内的系列类型。

乾隆粉彩开光花鸟纹玉壶春瓶


玉壶春瓶是宋代创制的一种瓶式,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

玉壶春瓶富有诗意,愈增声华。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宋苏轼《宝山新开径》「回观佛国青螺髻,踏遍仙人碧玉壶」等。

宋代北方定窑、汝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以及南方景德镇窑、龙泉窑等窑普遍烧造制作,品种有白釉、黑釉、白地黑花、青釉瓷等,而且各具特色。玉壶春瓶,自元代以后多配有盖,元代景德镇窑有青花、青白瓷品种。因烧造的年代不同造型有别。宋元时期壶颈部细长,腹部较小。明清时期壶颈部较粗,腹部硕大。玉壶春瓶初期为酒器使用,后因器形秀美,线条匀称,受人喜爱,逐渐作为陈设之用,历代相沿,盛行不衰。

此瓶巧作纤颈撇口,垂肩丰腹,下承矮足。双曲优雅流丽,姿态婀娜,却又比例恰宜,不失端庄。通体蓝釉,满布缠枝宝相花,颈部绘葡萄蕉叶纹,腹部开光绘花鸟。此器底部沉厚,体型硕大,有一番额外稳重之味道。

乾隆 粉彩开光花鸟纹玉壶春瓶 尺寸:

口径:10.4cm

高:31.8cm

足径:13.7cm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宋代玉壶春瓶赏析》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宋代玉壶春瓶赏析》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玉壶春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