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如何鉴别瓷器的真假 > 导航 >

清末民初瓷板画的真假鉴别

清末民初瓷板画的真假鉴别

如何鉴别瓷器的真假 全瓷的瓷砖 真假鉴别瓷器

2020-11-13

如何鉴别瓷器的真假。

瓷板画具有优越的保存、收藏性能,首先是它特殊的陶瓷材质,决定了它具有很高的材料和物化稳定性,可以较好地抗潮湿、抗霉变、抗撕扯,非强烈撞击而不损毁。其次是它的颜料色彩鲜艳持久,虽经日晒雨淋但不易败色,便于收藏,观赏性很强。从明中叶开始,瓷板画就初现其作为居家装饰物品的优势,到清末民初,它作为陶瓷艺术品的新风貌也开始一览无余。一直到现在,瓷板画的交易与收藏市场都还是非常热门,从日常可见的装饰品到早期大家名作的藏品,它的分布均十分广泛。

正是由于瓷板画到今天仍然大有格局,所以在投资市场上有不少人借机仿做大师名品并以此牟利,因此如果是要收藏老一点的名家瓷板画,一定要慎重鉴别、购入。

一般来说,瓷板画的鉴别主要从以下几个要点入手。第一,看瓷板材质。清末民初的瓷板画,尤其是景德镇大匠出产或者各名家作品,所用瓷板都一定经过非常严格的挑选,瓷板的制造要求瓷胎细腻、工艺规整、厚薄均匀,没有任何材质上的瑕疵,所以如果某幅瓷板画的瓷体胎质粗松,或者烧制形态不规整、有变形,或者厚薄不均甚至出现斑点、表面缩釉等,那么一定是后人伪作。第二,看品相。真正好的瓷板画作品,一定具备陶瓷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双重精髓,不仅瓷的品相经得起考究,瓷画的品相也一定很好,这就包括瓷画的设色、构图、笔触、线条、虚实及颜料色彩等多个方面,最好能够有同类真作进行比较,否则很容易被高仿品打眼。第三,看款识。清末民初的大家作品,都有作者相应的题款,所以这就成为了一个鉴别的要点。首先看款识的纪年是否与作者生平相符,包括作者的生卒、作者在不同创作时期的作品风格是否与该作品相符等。其次是看款识的书写风格与作者的书写习惯是否一致,比如一位好写行书款的大家,却在作品上出现了楷书款,或者一位惯用文字布局紧凑的款的大家,却在作品上出现了倾斜、疏松的文字款,这类情况都要多加注意甄别。

另外,大家的款识虽然各有风格,但是都具有飘然风骨,那种歪斜忸怩之辈,定然是仿作之流。最后,还有一个应用不太广的小技巧,那就是看款的字体,这里指的是看字体的形式。一般来说,清末民初,大家题款还更惯于使用当时流行的字体,比如清代仕途出身的人写的字,多少难以脱离馆阁体的大痕迹,并且也不会大面积运用简化字。所以如果在一幅瓷板画题款上,偶见一两个简体字还能解释,但几率很小,更不用说通篇简化字了,造假无疑。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两幅瓷板画分析一下。第一幅是民国山水人物瓷板,这幅瓷板画胜在画工精细,构图合理,景物、人物的远近错落有致,并且瓷板保存完好,还有原装框架,颇具古香古色。它的市场流通价为2万元,原因在于民国时期流传到现在的这类瓷板画非常多,它没有落款,考证下来也不是名家作品,甚至都不一定是景德镇彩绘艺人画的,所以这对它的价格攀升有一定限制。第二幅是一件仿品,是仿制晚清御窑厂画师任焕章的清末浅绛彩瓷板画,这幅瓷板画的人物造型虽然看起来灵动自然,人物与景物之间也有营造远近、虚实的意识,但是任焕章作为文人派瓷画先驱,其人物仙风道骨,山水意境悠远,这幅画明显功力不符合。并且可能为了模仿这种神逸的风采,瓷画的线条特别不清晰,整个画面非常缺乏立体感。像这种作假的,一般需要藏家找确实可靠的原作来对比,重点看字和画风,仅靠经验难免增加打眼的风险。因此在必要的时候,藏家最好还可以寻求一些专业人士的意见,以防投资失策。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清末民初红泥南瓜壶


在陶瓷生产中,自轮制成型工艺发明后,圆形器便成了器型的主流,这是因为圆器使用方便,易于生产。但轮制成型的器物受到同心圆的制约,形体只能上下有变化,使造型局限在一定范围内。而紫砂壶则有打身筒和镶身筒两种基本手工成型,这使宜兴陶工不单可制作圆形等类的对称形体,亦可做出许多非对称和有雕塑感的壶类。紫砂茶具比较直接模拟自然界固有物或人造物,来作为造型的基本形态,行话称为“花货”。在这一类作品中模拟客观形象时,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将某一对象的典型物,演变成壶的形状,如南瓜壶、柿扁壶、梅段壶;另一种是几何类,在壶筒上,选择恰当的部位,用装饰手法的雕刻或透雕的方法把某种典型的形象附贴上,如常青壶、报春壶、梅形壶、竹节壶等。这种有机造型的形体,具有上下、前后、左右三度空间。造型领域的扩大,使壶体的设计样式更丰富多变,通过环视效果来表现其整体统一感,其设计是多层次的结构变化,设计者把造型最富变化的线、面、体表现在壶体的主观面,通过视觉的流动,使各部分造型在连续变化中取得有机的融合。

如图的红泥南瓜壶,高9.5厘米,口径6.5厘米。壶身扁圆,像个南瓜。以视觉上的回环转向来表达自然的变化和造型上的整体感。嘴、把、钮为象形条枝。圆盖嵌入壶体平齐,上浮雕瓜蒂(钮残,后补),盖内印款不清晰。壶身一面镌刻山水茅舍,一面刻行草铭文“何如玉川翁,松风煮秋水”,落款“石生”。民国紫砂陶刻名家范泽林,号石生,是与任淦庭同时代的人。能书画,精陶刻,刀法苍劲有力,曾在紫砂工艺厂从事紫砂陶刻。当代陶刻名师沈汉生,曾跟范泽林学过陶刻。

王大凡瓷板画价格


王大凡,是中国美术大师,生于1888年,在战乱之后,在景德镇学习绘瓷,得遇恩师汪晓棠的指点,在汪晓棠的带领之下,王小凡渐渐的学习里很多的技巧,他的瓷板画还在巴拿马博览会上得到了金牌。

王大凡喜爱读书绘画,生活节俭,但是却愿意在读书和绘画中花上大笔钱财,而正是这些知识,使得他有了更深的造诣,作为人物画家,他很是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结合,而不是单一的去注重它的观赏性而淡去了它的内涵。

他对于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研究,让他很清楚的明白,一位画家,他应该做些什么,要怎样做才能够成功,才能够教育后世的才人。王大凡的瓷板画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艺术的,有工笔也有写意,将两者毫不违和的联系在一起,是艺术形式与内容的融合,是雅俗共赏的艺术追求。

他一生致力于陶瓷文人画,还发明了“落地粉彩”的技法,使得陶瓷艺术的发展有利更广阔的的空间,他构思严谨,线条流畅优美,画作中的人物形态逼真,将国画中的诗书画都运用到了陶瓷的装饰上,诗与画的结合,蕴含着深切的艺术背景,他用他的画笔,在为人民讲解着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故事。

从他的画作中,可以看出用笔敲到好处,笔力遒劲,章法别致,又有圆润的特点。人物脸部的绘画是很细腻的,光阴表情他都能够把握得很好,晕染的手法是很独特的,画中的人物立体感很强,有特点,有韵味。

而画作的背景当中,多采用了林木花草,一些自然的景观,作为点缀,放在后面,能够衬托出人物的生动,颜色层次分明,一般来说,他的人物画作上的场面是比较大的,颜色众多但是有条理,色彩的填充很到位,很厚实,多种层次的色调之下,能够渲染出作品的冷暖明暗变化。

2019年1月在精品艺品拍卖会(新加坡站)杂项精品珍藏专场上,由新加坡金沙皇朝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RMB 6,967,620拍卖了一件长99cm,宽56cm的王大凡瓷板画。

可见,王大凡瓷板画是很具有收藏价值的,价格高达几百万,他的瓷板画是一件观赏品,更是一件艺术品。

《秋山红树图》瓷板画


藏品来历:两年前我去乡下朋友那看到这东西,很喜欢,就用自己收藏的一幅画与他交换得来的。

藏品特征:这块瓷板长35厘米,宽25厘米,主体内容为青山绿水,落款为“秋山红树、己卯年仲秋月、野亭汪平写于珠山之平山草堂”。落款下有方印章,印文为“汪平”。

相关背景资料:“珠山八友”在艺坛活跃了近百年,他们在陶瓷绘画领域开辟了纯艺术的崭新天地。汪野亭爱好中国书画,并运用文人画的高雅格调装饰陶瓷,使山水画走出了以往过于工整刻板的程式,得到了新的发展。汪野亭的作品色彩丰富、柔美,层次变化万千、光泽艳丽,清雅脱俗,他的这一风格被誉为“汪派山水”,一直为中外收藏家所青睐。

鉴定专家:王春城,首都博物馆副研究员,从事瓷器、杂项等研究鉴定工作35年。

专家评述:汪野亭先生是近代著名画家,他主要的画是在瓷器上画,是珠山八友之一,珠山八友的作品是代表(二十世纪初)时期景德镇烧瓷最高水平的一个档次。这件作品是汪野亭先生1939年所做。远山近景,秋江待渡,整个人物故事交代得非常清晰,层次感非常强,另外瓷板画的胎质、釉色、用彩都是非常到位。在市场价位上来讲,珠山八友的(作品)价位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外市场,价位都是比较高的。所以根据这个情况,参考到市场的目前的价位,专家团经过商量以后,给出20000元的参考价格。

专家鉴定团估价:20000元人民币。

浸透“罗浮香影”的瓷板画


近日喜得民国时期浮梁陶职学校吴万怡所作“罗浮香影”粉彩瓷板一块,画板高32厘米,宽22厘米,外镶樟木原框。上半部只见一株苍老的玉兰向上斜出,枝干虬劲,叶片稀少,几簇淡黄色的玉兰或含苞,或半开,或盛开,形态各异,极富变化。树上站立一只喜鹊,它尾巴上翘,翅膀微张,浑身羽毛丝丝毕现,刻画入微,眼睛向下张望,似乎全神贯注于刚落下的树叶上。下半部左右各绘有平坦及陡峭的山崖,山石上竹枝摇曳,竹叶点点。整个画面老干新枝,喜鹊欢跃,淡雅精致,颇具动感和层次,“花之蓬勃向上精神,鸟之安逸闲暇情态”都跃然画上,生动传神。左上题款工整精致,题为“罗浮香影”、“丁丑春月吴万怡绘于浮梁陶职学校”,下有“印”字篆体红款。

罗浮山在广东省博罗县东江之滨,与西樵山、丹霞山、鼎湖山共为广东“四大名山”,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有“第七洞天”、“第三十二泉源福地”之美称。山中悬崖怪壑,乱石丛林,构成了其变幻无穷,气象万千,景色优美的奇特景观,是文人画家笔下常见的艺术创作题材,“罗浮香影”更是艺术家向往的精神境界。

“丁丑”即公元1937年,吴万怡其人不可考,亦不知其字号与生平事略,估计为浮梁陶职学校的老师。

关于浮梁陶职学校,它是民国时期一个重要的以培育陶瓷艺术人才的教育机构,在景德镇陶瓷教育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一般都认为“浮梁陶职”款,为方形竖式两行黑字篆书,存在于1931年至1935年间。而“浮梁县陶校制”款,为方形竖式3行红字篆书,存在于1935年至1944年间。多见于圆琢器器底,少见于瓷板画上。

有资料表明,景德镇第二、第三代著名新粉彩画师如程意亭、张志汤、方云峰等早年都曾任教于浮梁陶瓷职业学校。吴万怡能与他们一道执教其中,想必也不是等闲之辈。

新粉彩是继浅绛彩之后出现的一种新技艺,而且新粉彩画于瓷板上的居多,取其画面较大而易于发挥,便于欣赏的优点,“罗浮香影”瓷板画亦正符合以上结论。

浮梁陶职学校的瓷器,无论是圆琢器还是瓷板画,精品较多,但传世品却不多,并已经成为艺术家、收藏家们的共识和争相追逐的目标。尽管浮梁陶职学校存在于国家与民族正处在内忧外患的艰难时刻,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也正跌到历史发展的最低谷,但是陶艺家们为民族艺术孜孜不倦地探索精神仍然是值得后人敬佩与赞赏的。吴万怡所作“罗浮香影”粉彩瓷板画就是最好的例证。

清末民初余元昌珊瑚红釉描金瓶


最近去拜访了一玩瓷器的藏友,此藏友有件清末民初余元昌珊瑚红釉描金瓶。此清末民初于元昌珊瑚红柚描金瓶以珊瑚红釉为地,通体描金,画有苍松白鹤图,色彩艳丽,底部署“余元昌造”楷书书法。余元昌是清末民初时期瓷绘名家,他的作品设色和谐、绘画用笔娴熟,作品存世不多。当问这位藏友此瓶他估价多少?他直接就说四五万元。

观的大部分藏友认为此珊瑚红柚描金瓶是开门的,余元昌是制瓷名家,这个图案是他典型的极为擅长的松鹤延年图,认为非常开门。但也有个别藏友认为这个不开门,主要是认为瓶子上的字写得不好看,与其制瓷名家的身份不符!而且瓶子看上去非常亮,这种贼亮的瓶子开门的不多,主要是没有年代感!对于这位认为此瓶不开门的藏友的言论,立马有人反对,他也说这字不好看,但这种丑陋的字看上去给人一种童心未眠的感觉,正好体现了瓷器大家的那种洒脱!用专业术语来说,这叫拙字,有种拙中见精的感觉,所以开门无疑!

这位藏友说完,反对说这件清末民初余元昌珊瑚红釉描金瓶不开门的那位藏友也不说话了!既然这件瓷器开门的,那么他到底值多少钱呢?能值四五万元吗?针对这个问题,藏友们又讨论开了!

于宝主提出的能值四五万元这个结论,当大家问他确定时,他也有些疑惑了,说只是他一个感觉,他也只是业余玩玩!其实在现场围观的藏友也有认为此瓶能值四五万元,因为珊瑚红釉非常难烧,这件瓶子也非常漂亮,又出自名家之手!这件也可以是余元昌先生的代表之作。当然也有两个藏友觉得毕竟是民国的,年代不算太长,也就值个两三万元。总的来说,大部分藏友都认为此余元昌珊瑚红釉描金瓶价值都在两万元以上!在古玩收藏交易市场的实际价格是这样的吗?

实这件清末民初余元昌珊瑚红釉描金瓶的价位应该在一万元左右。为什么就值一万来元吗?这么多藏友估价不准确,这又是为什么呢?余元昌虽然说是清末民初的制瓷名家,大家都觉得价格高是理所当然了!其实余元昌的瓷器在市场上价格不是太高,名家的东西市场价格不高,有这回事吗?我们来看看余元昌为什么在清末民初出名,首先是余元昌有他自己的字号,就是小型的瓷器加工厂。此件描金瓶下面的款都不是余元昌自己写上去的,用一个橡皮搓,往瓷器底部圈足内一摁,款就出来了,带有工业生产的性质,不是纯手工的,其艺术价值大打折扣!带工业性质的生产也导致其产量巨大,所以存世量也大。十年前,这种东西在古玩收藏市场或旧货市场很常见,价格也就三五百元!就这件瓷器来说,画工一般,书法写的也不是很好,瓶上的字没有什么书法艺术感!此瓶应该是余元昌手下的工人、学徒主要完成制作,也是在初级的流水线上生产制造出来的产品,收藏价格当然不高了!当然在未来此件余元昌珊瑚红釉描金瓶还是有一定的升值空间!

此件余元昌珊瑚红釉描金瓶来看,一件物件的价值不仅仅是否跟其制作者的名气有关,还与是否是其精心制作的有关!敷衍了解、漫不经心与精雕细琢还是有很大的价格差别!

瓷板画大师有哪些


瓷板画是江西景德镇的一大特色,所以这里也有很多瓷板画的大师,那么最为出名的瓷板画大师有哪些,他们有怎么样的作品,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最为著名的“珠山八友”,相信喜爱瓷板画的人都知道。

1928年,有一位商人想要定瓷板画,王琦、王大凡就叫上邓碧珊、汪野亭、何许人、程意亭、毕伯涛、刘雨岑,这些人每个人都出了一个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出来之后,大家都非常的喜欢,他们的名气也随之而来,很多人都来找他们,他们也互为好友,最后相聚一起成立了一个瓷板画社,每年都会相聚珠山这个地方,大家都叫他们“珠山八友”。

1、王琦

王琦安徽人,1884-1934年,他的画法中有黄慎的味道,因为他还捏过雕塑,所以还有西洋风,他也是第一个在瓷板画上展现西洋风格的人,同时他的作品体现将狂放不羁与自热典雅的风格融入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

2、王大凡

王大凡安徽人,1888-1961年,他的瓷板画中有自己独特的技法“落地粉彩”,他学习的师傅比较多,所以吸收了大家的优点,其代表作《布袋罗汉》形神具备,广为大家赞颂。

3、汪野亭

汪野亭江西人,1884-1942年,他的瓷板画比较有清新的特点,擅长做青山绿水的画作,可以说达到了十分逼真的境界。

4、邓碧珊

邓碧珊江西人,1874-1930年,这位先生是专门话花鸟鱼虫的,他的画风集合了东阳画法和宋画的两种特点,可以看出他是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先生。

5、毕伯涛

毕伯涛安徽人,1886-1962年,作品表现出来的大多是鸟禽的动作神态,并给与花草树木赋予鲜明的颜色,使瓷板画栩栩如生。

6、何许人

何许人安徽人,1882-1940年,擅长临摹仿古,自己开了“红店”,而且著名瓷画师邓肖禹、余文襄也是他的徒弟,在北京也与皇室贵胄来往,所以临摹了众多宋代作品,可以说集众家之所长的先生。

7、程甫(程意亭)

程甫江西乐平人,他的老师是张晓耕、潘陶宇,后来又跟了程瑶生,擅长画花鸟,将其表现的淋漓尽致。

8、刘雨岑

刘雨岑,1904-1969年,他是潘陶宇的徒弟,擅长粉彩花鸟的瓷板画,造就了十分清新雅丽的绘画艺术。

以上的这些就是非常出名的瓷板画大师,每一位都十分的知名,但是留下的作品不是很多,所以他们的一直以来都是陶瓷收藏家梦寐以求的。

陶瓷知识:瓷板画的发展史


张松茂作品『仙女湖』百年馆藏品

以板面形式出现的瓷品是陶瓷生产工艺不断完美的结果,瓷板的出现使瓷板画有了物质条件,具有平整而光洁的瓷板形状,又有绘画艺术形式的瓷板画是从明代中期开始出现的。瓷板画既是瓷、又是画,它是陶瓷艺术摆脱纯工艺装饰、融入文人绘画而形成的陶瓷新门类。

王琦作品『渔翁』百年馆藏品

几百年来,瓷板画在陶瓷艺术与绘画艺术的边缘获得了发展空间,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并将陶瓷艺术推向了更高的境界,使他们具备更纯的文化品格。瓷板画艺术的发展,是整个景德镇陶瓷发展的一个部分,它既具有不同的时代性,又具有个性艺术的独特性。

刘雨岑作品『英雄独立』百年馆藏品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囿于制作工艺水平,瓷板画面积较小,虽有青花、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粉彩几种,但作品远没有器皿类陶瓷多。晚清时期,一种与粉彩工艺风格相近的浅绛彩悄然出现。浅绛彩艺术摒弃了当时粉彩分工细、工艺强,以发样照描的工艺过程,从咸丰年间兴盛以来,一度成为景德镇釉上彩的主要品种,它是由较高素养的文人亲力亲为,以绘画形式表现的陶瓷艺术新门类。早期浅绛彩瓷画名家都是善在纸绢上挥毫泼墨的画家,以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为代表的新安派画家加入景德镇瓷艺界。他们把文人画的艺术特色、表现技法及审美旨趣带进瓷上彩绘,作品也多以瓷板画形式出现。因此,浅绛彩瓷板画一度成为景德镇瓷板画发展中的一个高潮。

王云泉作品『湖光山色』百年馆藏品

民国初年

然而,浅绛彩瓷画乃文人画家初入瓷苑之阶段,由于他们对陶瓷工艺的浅尝辄止,瓷艺与画艺的结合尚有不足。民国初年,浅绛彩已渐衰微,随之而起的民国粉彩承接了浅绛彩艺术所创的先河,将中国画韵致与粉彩工艺的结合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早期名家潘宇、汪晓棠等人融画理笔墨于工艺技巧之中,用笔灵活而工谨,设色雅致而俊秀,瓷画结合,别具怀抱。

徐仲南作品『山寺钟声』百年馆藏品

继之而起的珠山八友结社方云峰、余翰青等,他们对粉彩工艺能驾驭自如,作品写人物之品貌,邓碧珊作品『鱼』百年馆藏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景德镇制作瓷板的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为瓷板画创作提供了物质条件。五六十年代景德镇瓷画家在新时代的感召下,走入现实生活,以造化为师,融合古今,用饱满的激情,创作了一批主题明确、寓意深刻、讴歌新社会的瓷板画作品。如汪以俊的瓷板画《六鹤迎春勃勃生机的精神面貌。

徐亚凤作品『屏开富贵』百年馆藏品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艺术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变化,概念化、媒质与风格的变化。瓷画家们情真意切,热血沸腾,为花鸟写照,为人物传神,写高山气质,展丽水风情。如王锡良的瓷板画《黄山西》,张松茂的瓷板画《三顾茅庐》、《紫归牡怀图》等就是瓷画家用彩笔构筑的精神家园。而今日,瓷板画形式多样,博采众长,不断出新,各种艺术观念与风格并存,乃时代之新面貌。

瓷器知识:清末民初最漂亮的一种瓷器


民国瓷——清朝覆灭的1911年至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之间制作的瓷器。当时社会动荡,内忧外患,战乱不断,中国瓷业一度萧条衰落。后来,一批为官制瓷的匠人流入民间,点燃了之后的民瓷复兴之火。

清末民初最漂亮的一种瓷器

民国瓷??清朝覆灭的1911年至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之间制作的瓷器。当时社会动荡,内忧外患,战乱不断,中国瓷业一度萧条衰落。后来,一批为官制瓷的匠人流入民间,点燃了之后的民瓷复兴之火。

近些年,由于民国瓷器具备较高的品质和时代特色,无论从烧造技术上,还是图案设计、绘画技法上,它都不亚于晚清官窑瓷器,所以很多收藏人士渐渐收藏起民国瓷来。

那么民国瓷到底怎么样,有何特点能够吸引人呢?

特点一:采用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加工程序,从采料、练泥、制坯、晾晒、成型等各个环节基本上采取流水作业,因此制作出来的坯体整齐划一,厚薄均匀,旋削切割精准,干净利索,胎土细润,少有铁星。

特点二:窑炉通常采用名种类型的隧道窑,燃料多用煤、气、油,因此窑温提高、温差小、窑内器物受火均匀。这样烧成的瓷器一般胎土完全瓷化,不易变形,釉面光润,胎体坚致,以手弹之其声音清脆而有余韵。

特点三:釉料均机械处理,故釉面均匀明净,细若凝脂,光亮柔和不刺眼,在放大镜下观察下可见汽泡排列非常均匀,且大小也相一至。

特点四:科学配置的彩料取代矿物颜料。彩料纯度提高,少有杂质,颜色鲜嫩有光泽。又由于二次入窑烧彩时多用小窑炉,温度、时间及火向都能很好地控制,故少有烧坏的彩面。

民国陶瓷可分为四个大类

第一类,民国宫廷瓷

袁世凯复辟帝制在景德镇烧制的御用瓷。据载最早烧制的是带有“居仁堂制”款瓷。居仁堂制的瓷器以雍乾两朝最优秀的粉彩和珐琅彩为蓝本,型制多属纯艺术性的陈设瓷。其风格颇具现代制瓷工艺,彩料讲究,纹饰精美,造型生动,其胎质白润,绘画细腻,色彩清淡,玲珑轻巧

第二类,民国仿古瓷

清末民初官窑瓦解,官窑良工在中国第三次(清末至民初)收藏高潮中,制作了大量的仿古瓷。仿古瓷不仅数量多,而且范围广,从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青瓷,隋、唐、五代的白瓷,到宋代汝、官、哥、定、钧窑瓷,以及元、明、清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及单色釉瓷等等,其中清雍正、乾隆两朝的彩绘瓷器是最为热门的仿制对象。

仿清康熙美人醉盘螭瓶

第三类,民国粉彩新艺瓷

民国期间以文人潘宇、汪晓棠以及珠山八友等为代表的绘瓷名家创造了新兴的粉彩工艺。新粉彩瓷是民国瓷中的一大亮点,它在传统的基础上,把书、画、诗、文发挥到了极致,与传统粉彩相比,在造型、线条、色彩、光彩、意境等方面,吸收了近代画的技法,实现了“瓷”与“画”的完美结合。

“珠山八友”及其新粉彩为民国瓷的代表

第四类,民国生活瓷

民国期间为抵制洋货,瓷业公司纷纷成立,它们生产的是日常生活用瓷。

粉彩团龙团凤纹茶盏

此四类瓷器,前三者都颇具收藏价值。 近些年,民国瓷器日渐升温,尤其是浅绛彩瓷和民国新粉彩瓷,都是业内外众多投资者关注的对象。拍卖市场上,民国瓷也是热度不减,屡创新高。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清末民初瓷板画的真假鉴别》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清末民初瓷板画的真假鉴别》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如何鉴别瓷器的真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