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陶瓷器 > 导航 >

历代陶瓷器龙纹演变大揭秘

历代陶瓷器龙纹演变大揭秘

古代陶瓷器 古代陶瓷器具 古代陶瓷器皿

2020-11-13

古代陶瓷器。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传说它能登天入渊,行云降水而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形象。将它虚拟并甲乙神话,是极具神话色彩的一种动物。同时,龙也是古代封建帝王权威的象征,皇帝以真龙天子自居,帝王的住所、皇宫及日常使用、穿着都充满了龙纹。

龙的形象很早就出现在陶瓷器上了,是判断时代的重要依据。龙纹在不同时期受国体盛衰影响略有差异,但各个的时代特征又是分明的,主要表现在发、睫毛、须和爪。

唐代及唐代以前

早在新时期时代,龙纹就出现在了陶器上。仰韶文化的陶瓷上出现过龙纹装饰;商代二里头晚期遗址中发现在灰陶上有浅刻夔龙纹的陶器;汉代在瓦当上也出现四神龙纹图案;南北朝至随带,龙的形象已被广泛用于装饰陶瓷器物。

汉 青龙纹瓦当

唐代,以龙作为器物的装饰更为普遍。唐代的龙多为一般动物样,龙首有角,无双鬓,没有神圣、威严意味。

唐 青白釉双龙耳尊

盛器,圆口,长颈,颈上饰三道凸弦纹。圆肩,鼓腹,由肩向下内收,平底。肩部两侧向上伸出龙形耳,龙头长角,两侧双耳,圆眼,吻较长,张口衔沿作饮水状,体施青釉不到底,下部露胎,表面有小冰裂纹。

唐 白釉双龙耳瓶

瓶盘口,细长颈,溜肩,腹部丰满,至胫处渐收。颈上突起5道弦纹。口沿与肩之间有两个对称的龙形柄高耸直立,龙头探进瓶口衔住口沿。胎极白。施半截白釉。

宋代

宋代是我国瓷器蓬勃发展的时期。已经出现专为皇室烧造瓷器的瓷窑。龙到了宋代开始成为帝王象征,为皇帝所专用,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这时期的龙纹,头小脚大身躯壮,发后冲,有须,三、四趾及飘逸的腿毛,有威武感。

宋 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敝口,弧腹,圈足。釉色白中泛黄,略带粉质感,圈足满釉,为覆烧器,芒口包银边。盘内印云龙纹,云气缭绕,龙身屈曲腾越于云雾之中,龙鳞宛然,神韵飘逸。

宋 定窑印花螭龙纹盘

宋 定窑印花螭龙纹盘 局部一

宋 定窑印花螭龙纹盘 局部二

元代

元代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烧瓷品种增多。以龙纹作装饰的器物数量增多,在青白釉、卵白釉、青花、釉里红蓝釉、红釉、孔雀绿釉器物上都有龙纹装饰。

元代的龙头小、身细长,有背鳍(脊),光头无发或脑脖处飘一至三绺长发,眼睫毛现象不明显,右下腭有须,但上颌部通常不见有双须;明洪武起,上颌带须,且双须粗、伸展有力、形如鱼叉,部分龙纹的双须在局部处呈螺旋形曲折,但须尖皆前冲、直、不弯曲。

元 青花云龙纹梅瓶

元 青花云龙纹梅瓶 局部一

元 青花云龙纹梅瓶 局部二

爪以三趾、四趾居多,少量五趾,趾的形态无定规,形式有云龙、赶珠龙、龙凤。工艺上刻、印、画都有。

元 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

此器形制浑厚饱满,纹饰繁密而有气势,所绘龙纹头小,颈细,身体细长,三爪动感较强,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龙纹式样。

元 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 局部一

元 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 局部二

明代

明清两代是景德镇窑瓷器蓬勃发展时期。以龙纹为饰的瓷器数量显著增多,龙纹成为官窑瓷器最具代表性的纹样。而且朝廷三令五申禁止民间烧造官器,因而龙纹仅用于宫廷及祭祀活动,民间不得滥用。直到明中后期,民窑瓷器也出现龙纹装饰。

明代龙总体上看是龙张牙舞,凶猛威武,胸前大多饰有曲折的绶带,身披火焰纹,怒发冲冠,咆哮于海涛祥云之间。

洪武、永乐:大体承袭元代的风格。

明永乐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整个腹部绘云龙纹,龙体较大,张口怒目,鬃发上冲,作回首状,四肢前伸,三爪矫健有力。龙身间隙处饰各种形状的云纹,衬托出巨龙行空之势。

宣德:龙身开始变得粗一些。此时又有一种飞翼龙出现,这种形式的龙,此后明代各朝的清代康熙、雍正都还有。还有所谓香草龙--龙尾呈多枝卷草形,为此时前后特有。

明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

一条矫健威猛的白龙在苍茫无际的大海中遨游,白龙回首曲体,须发飘扬,四肢伸张,呼之欲出。青白相间的波涛上下翻滚,汹涌澎湃,又见点点黑斑,大有铺天盖地、水珠激溅、迎面而来之感。尤其是以青花点白龙双睛,愈显神采。

明宣德 青花夔龙纹罐

宣德青花图案以线条流畅、纹饰豪放生动著称。夔龙纹样用于青花瓷始于宣德朝,至成化时已成为瓷器上的典型图案,后世亦多延用。

明宣德 青花夔龙纹罐 局部

弘治:龙的两眼平视。多为五爪。

明弘治 青花荷塘游龙纹碗

碗心绘莲池游龙纹。外壁绘两条龙在莲池中穿行,随着龙的游动,莲花、水草亦呈翻舞状。

明弘治 青花荷塘游龙纹碗 局部一

明弘治 青花荷塘游龙纹碗 局部二

嘉靖时期,龙的形体多样。

一是常见的行龙,穿云破雾。

二是出现正面龙:龙体不作横三曲状,而作竖立状:龙头在上,尾在下,四足分列左右,头面正对观赏者,故名。三是螭虎龙,描画极其简单草率,状似壁虎,有行走状,有团状。正面龙、螭虎龙皆为前所未有者。

明嘉靖 五彩龙穿莲池纹绣墩

此墩内素胎,外青花五彩装饰。墩面绘一正面龙腾跃于莲花水池之上。外壁中间主题纹饰为二龙穿行于莲花水池中,上下各凸起鼓钉纹一周,鼓钉与墩面之间和底足之间均绘回纹。

明嘉靖 五彩龙穿莲池纹绣墩 顶面

明末时,龙画得更为草率,线条凌乱,色彩浅淡,填涂粗糙。

明万历 青花龙穿花纹梅瓶

瓶唇口外撇,短颈溜肩,肩下渐收至底。通体青花纹饰。肩部绘变形灵芝及莲花瓣纹一周。瓶身绘二龙穿缠枝花纹,近底处亦绘变形灵芝、莲瓣纹一周,瓶肩部有青花楷书“大明万历年制”横行六字款。

明万历 青花龙穿花纹梅瓶 局部一

明万历 青花龙穿花纹梅瓶 局部二

崇祯时的正面龙,形似老人,毫无生气与威严,反映出明王朝的统治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微残了。

清代

清代的龙,相较明代龙,身躯较粗,下颚较短,形象比较和善。

顺治、康熙时期,龙的形体、形象有明代中期的风格,比较威严。有一种过墙龙,表现为形体由碗、盘里面延伸至外壁,此朝始见。

清康熙 釉里红云龙纹钵缸

以釉里红描绘海水江崖双龙戏珠图案,龙睛以青花点饰,双龙从海水中腾起,威武矫健,作戏珠状。近口沿处绘青花弦线两道。

清康熙 釉里红云龙纹钵缸 局部一

清康熙 釉里红云龙纹钵缸 局部二

乾隆,龙的神态由威严开始变得和善,不再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至尊无上的神貌。多见龙与凤合画,意为龙凤呈祥,象征男女爱情。又多二龙戏珠。凡此说明龙的纹饰寓意已大为世俗化。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天球瓶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天球瓶 局部一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天球瓶 局部二

清雍正 青花龙穿花纹撇口尊

清雍正 青花龙穿花纹撇口尊 局部一

清雍正 青花龙穿花纹撇口尊 局部二

嘉庆以后的龙纹,更大量出现于陶瓷器上,更加世俗化,形式有划龙舟、婴戏舞龙、龙穿花等,成为玩物,龙已大大失去神圣威严,至尊至上的权威形象。

清嘉庆 青花云龙纹螭耳瓶

瓶上的蛟龙体态矫健,穿行在海水上面的火云之中,给人以凶猛剽悍的视觉感受。

清嘉庆 青花云龙纹螭耳瓶 局部一

清嘉庆 青花云龙纹螭耳瓶局部二

清同治 青花云龙纹赏瓶

龙纹,作为贯穿历代陶瓷器的常见纹饰,弄清其演变规律,则是瓷器断代和辨伪的有力依据。但单凭纹饰特征即断定真伪,仍显片面,鉴定还需综合釉色、胎质、做工等多方面加以分析。

taoci52.com精选阅读

陶瓷知识:清朝历代皇帝推崇——陶瓷上“龙纹”形象


在中国文化中,龙文化博大精深,龙纹传承到现在,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形象更是广泛出现在玉器、石器、铜器、漆器、瓷器等几乎是所有的器物之上。尤其是瓷器上龙的形象一直到现在,都未曾断绝。并且,瓷器上的龙纹也因时代不同,朝代相异,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仅拿清朝来说,由于皇帝的偏好,瓷器工艺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应运而生了各种彩绘瓷器,另一方面,龙纹装饰也成为陶瓷上大为流行的元素,不断演绎出各种各样龙的形象。

要分析有清一代的龙纹特征,有必要回顾一下晚明时期的龙纹。正所谓盛世有余音,乱世都哀嚎。晚明器物上的龙纹,正如当时衰退的政治经济形势一样,表现出一副苍老无力之状。

我们从上面这件崇祯五彩龙纹盘中可以看出,龙纹脸瘦尖,长胡须,蓬头散发,爪似蟹爪,显肚凹腰,恰似一条垂死的老龙。这也正是晚明内忧外患,飘摇不定的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以至于到了清初年间,这种龙纹形象都没有离开明末的遗风。

例如,上面这件顺治云龙纹瓶,龙张牙舞爪,头细圆,上下颚长,上颚突起,鼻翼两侧对称的长须向前起舞,头毛成蓬上向竖。龙的食趾和拇趾不像明代龙爪紧紧相靠,而是距离较大,向鸡爪形状发展。故人们又把有清一代的龙爪称鸡爪。

清乾隆龙纹瓶

而到了康、雍、乾这个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时期,龙纹又开始发生大的变化:首先,龙首较之前的猪咀明显缩小,胡须也有变;而龙眼,康熙时略显长形,到雍乾这又显得圆了;龙爪趾间的距变也更大了,鸡爪更是失却了锋利感,完全一副有形无力之态。总体来说,龙的造型比前朝差矣。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其龙纹也带有了封建社会后期的没落感。

下面,我们就大清一朝各时期的龙纹特征作一一分解:

康熙龙纹

这个时期龙的形体、形象回到明中期的风格,威严中露出一丝凶猛。形体拉长,龙鳞细密齐整,整体造型上呈现出汉字的一个弓字。龙腿上粗下细,未区分出大、小腿,脚趾甲成尖状,朝前的居多。有的龙以浅色表现出蛇一样的有鳞片的腹部。并且,这个时期,既有雄浑劲健的大型龙,又有细瘦干瘪的小龙。下面这两个盘子就是最好的说明:

清康熙五彩龙纹大盘

此盘口沿外撇,浅腹,矮圈足。盘内外均以青花五彩为饰,盘心绿彩绘一龙戏珠,腾空而起,腾翔於云海之中;盘内壁又饰四龙,两两相对,游走戏珠之状。所绘龙纹,嘴细长开张,龙发上扬。盘外壁还绘四组翔龙赶珠,红、绿彩色龙纹矫健勇猛,四周围绕蓝彩祥云,矾红火焰星星点点,漂浮其中,无限动感!

清康熙青花矾红斗彩龙纹盘

此青花矾红斗彩龙纹盘盘型周正,胎质上乘。盘内青花双圈内所饰海水龙纹,龙首狰狞,鳞片清晰,圆眼,鼓鼻,张嘴露牙,龙须飘逸,利爪前伸,在碧涛中翻滚腾游,分外矫健。

从下面的侧面龙嘴上额上翘,外翻,脚趾有结节状,海水中有多个漩涡,整个龙身为鱼鳞片覆盖,并且龙背上有留白锯齿。下面这个青花云龙盘就是很好的例证。

清雍正青花矾红云龙纹盘

再来看一款雍正时期的螭龙纹。关于螭龙的说法有两种。一说它是一种叫水精的瑞兽,可以防火。二说它是龙九子中的老二,形体似兽,习性好张望或好险,因此多成今日庙宇殿顶、堂塔楼阁等高处的兽顶。

还有的龙前腿的4趾甲作逆时针排列,另一趾甲作顺时针排列,后腿的4趾甲作顺时针排列,另一趾甲作逆时针排列。有的全部为逆时针排列,另一趾甲作顺时针排列。你能看出来下面这件瓷器大作里的龙爪呈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排?

清乾隆青花云龙纹折腰碗

清乾隆青花龙纹盘

此盘盘心壁绘游龙赶珠纹,须髮飘扬,双目炯炯,身体翻转灵动。盘外壁亦绘云龙戏珠,龙身线条舒展劲健,须发、鳞片均描绘得一丝不苟,龙爪有力,神态逼真。为清宫御制佳器。

嘉庆龙纹

当嘉庆爷从他父皇手中接过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清帝国时,悲剧注定无法避免,而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反映在匠人手里,就再也不会出现盛大华美、祥和安宁的大作。

这个时期的龙纹装饰更多的是粗劣的继承前朝,龙爪仿效康乾,龙趾更粗糙。并且大量出现在陶瓷器上龙的形象,更加世俗化。比如划龙舟、比如婴戏舞龙、龙穿花等,成为玩物,龙已大大失去神圣威严,至尊至上的皇权形象也逐渐式微。

清嘉庆绿釉团龙纹水盂

清嘉庆黄地绿彩龙纹盘

道光及以后

如果说嘉庆时期的龙纹在仿效前朝的基础上,还有世俗化的演进。那么,道光皇帝以后,龙纹从艺术审美上来看,基本已经失却了往昔的光彩。再加上道光本人是一位比较崇尚节俭的皇帝,国事衰微的背景下,朝堂内外,上至达官贵族,下至清雅文人,基本已没有雅兴玩赏瓷器之美。除偶有少量的官窑精品外,就连有瓷器之都的景德镇也没有了华丽丽的作品问世。

下面,我们来简单看看各朝代的龙纹特饰:

道光龙纹:为带鱼龙,带鱼龙也很形象,它是透头的,鳍是像带鱼的鳍,四肢与躯干粗壮,但爪细如线。

清道光白釉绿彩云龙纹盘

真是皇帝行节约,龙也要减肥,瘦成这样还叫龙么!

再来看同治时期的龙纹特征表现:细颈、粗腿、尾上翘,反差冥想,状如走兽。是这样么?盘子杯子大缸作证:

清同治粉彩龙纹盘

清同治矾红龙纹杯

清同治青花海水云龙纹缸

最后,我们来看看光绪一朝的龙纹,话说这个皇帝虽然生前连饭都吃不饱,娶个媳妇儿也相当郁闷,但是个人在欣赏水平上倒是变化多端,比如光绪朝时期瓷器上的点睛龙,就有的躯干无背鳍;有的背鳍呈短柱状;有的为猴头作直立行走状;有的细颈粗躯,腿壮胫瘦。变化多得很。

清光绪粉彩龙纹笔筒

清光绪素三彩龙纹水盂

清光绪黄地赭绿彩龙纹盘

清光绪粉彩龙纹四截盒

总体说来,龙作纹饰运用在瓷器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在明清达到鼎盛。盘踞在陶瓷上的龙纹文化,值得我们去细细思量和品位。

清代瓷器上的龙纹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古代封建社会皇帝自称“真龙天子”,龙是我国最古老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华文化数千年的精神根基之一。自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开始进行器物装饰的创作,以龙形象或龙文化为纹样的历史就正式开启。龙纹最早出现的对象是石器,随着发展又蔓延到陶器和青铜器上,紧接着玉器上也出现了龙纹装饰。

陶器发展到后来出现瓷器,瓷器也就成为了龙纹出现的主要器物之一。尤其是制瓷业发展到清代已经进入最高峰,瓷器上的龙纹运用也就达到最兴盛的阶段。清代瓷器上的龙纹装饰虽说已经是两汉以后基本定型的龙纹式样,但是由于社会风貌的不同,清代瓷器上的龙纹在每一朝代几乎都有一定变化。

在封建社会的观念中,龙的形象属于皇家权威,早期民间器物是不能未得允许而私自装饰龙纹的,但是在清代瓷器上装饰龙纹已经得到允许。这是因为发展到后来,龙纹所代表的不仅是一种皇权,更多的是一种吉祥寓意或者说对于统治者的崇拜。只要不逾矩,不论官窑瓷还是民窑瓷,龙纹都可以装饰。

清代初期的顺治年间,清军入关不久,社会处在一种改朝换代的迷惘和恐慌之中,尤其是“嘉定三屠”、“ 扬州十日”给人们带来了莫大阴影。因此,顺治朝瓷器上的龙纹是半遮半掩的,龙身在雨雾中隐现,最典型的是一身三现,也有五或七甚至九现,惟独不见双数。这种一身三现的龙纹画法只在顺治年间的民窑瓷器中出现过,时间非常短。

到了康熙时期,康熙皇帝政权铁锻,社会局面相对稳定。这个时期的龙纹普遍反映出龙生猛的一面,尤其是官窑瓷,凸显一种具有狂放意味的生劲。这时瓷器上的龙纹一般刻画成额头高起、长须短鬣、身曲而四肢伸展有力的状态,多三四爪而少五爪。民窑瓷器则另有一种吉祥龙纹题材装饰,龙纹形态虽然强悍,但更多着重展现一种忠诚、吉祥。

雍正时期,瓷器上的龙纹多偏向体态肥硕,中规中矩,鬣毛整齐上飘,龙角光滑,颚平齐有力,四肢粗壮灵动,五爪精美。到了乾隆,瓷器上的龙纹在官、民界限上没有严苛的界限,因此龙纹形态甚众。官窑瓷最典型的龙纹是在雍正龙纹的基础上更加神完气足,皇家气度更加高贵。

嘉庆以后,瓷器上的龙纹开始逐步丧失政治权威性,大多沿用前朝的龙纹式样,但是在神态上多少都缺乏神灵之气,显得呆板,而清晚期瓷器龙纹则流行一种以空间美感均衡著称的“过墙龙”纹样。

陶瓷器如何修复


古陶瓷修复这门工艺,在过去常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行业内历来是以口手相传的方式,不光是工艺,连原材料都是保密的。不过,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古陶瓷修复工作添上了翅膀。大道至简,老子妙用无穷的“道”,使古陶瓷器的修复方法不再复杂。

古陶瓷修复分考古要求和艺术要求。考古性修复对修补过的地方,要求原貌是原貌,而修补过的地方一目了然,追求清清白白。艺术性修复则不然,它追求的是尽可能地不让人看出任何缺残破绽,并且要给观者感受到修复如旧,有完整器的那份无穷美感。民间修复一般是采用后一种艺术性修复方法。

艺术性修复方法首推专家修复方法。但古陶瓷修复这活计如果请专家,价格可不菲。一个裂缝冲口,就得要上个千儿八百的。如再需修补个官窑器,或修复后的陶瓷器价格能喊上万元的话,专家的要价就不会是小数目了。所以,修补前好好端量一下,否则就不必去花这么多钱,自己动手修补一下就得了。

修复古陶瓷方法,主要步骤无外乎先将所有的碎片与器物的关系用纸头描好,再剪下拼接成图,看各碎片之间的关系做好记号。再找出碎片接口哪有斜面,必须属于先粘接的第一块。有些部位异物沉积而产生黑斑线,需特别清洗。可用双氧水或者“84消毒液”先将主器物上的裂纹缺口清净。尽可能地将缝里的色差减弱,这样粘接后的吻合面就没有痕迹。再对碎片处用棉花条吸双氧水或者“84消毒液”敷在黑斑线上,将黑色物质“钓”出来,一般半小时即可。如遇黑色深沉,多换上几次棉花条,反复进行清洗,直至黑色彻底洗尽为止。注意每块残片及残片的几个接合面,都要用双氧水清洗擦净。粘接前,要等待残片的几个接合面都干燥了,再用适合于陶瓷器的环氧树脂或者502胶粘接。瓷片间的结合处尽量少涂胶,以防空隙过大,合拢时走形错位。

如果遇上有缺口需补缺的。可用瓷粉、石膏粉或者家用祛污粉等矿物长石材料研磨出的石粉,加白色环氧树脂拌合成软泥片。再按缺口的图形压制缺片供补缺用。或者用牛角刮刀随型补缺。固化后的多余坚硬部分,用软轴雕刻机轻松自如地就能将其修补平整。补缺后用木砂纸打磨平整,缝隙处用瓷器腻子填平,最后用细质水磨砂纸磨平作色。过去使用的粘接剂多为天然植物胶,修复后的瓷器接缝有易变色缺憾,一眼就能辨出做过“手脚”。现在粘接时,多使用无色透明的环氧树脂和高分子合成材料,不容易变色,手感,观感均跟原来的器物没什么两样。而且后补的材料敲击时,也有瓷化很好的金属声。

对修补过的地方上釉,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首先得配制好瓷釉,一般是将硝基漆与三倍乙酸乙酯调匀,如果原物件釉子泛青或者泛土黄,就需要加点丙烯漆颜料,在小玻璃杯中调匀。色要准,上釉动作要干净。一般用精制不掉毛的毛笔剪掉笔尖,舔成平锋。运笔要快要匀称,一笔到位,尽可能不重笔。要补青花的,先上一层薄釉,在釉上画青花。接着再上—遍釉子。上釉需根据原瓷釉面的厚薄,反复进行,直到与原器一样。对瓷化程度高、收藏价值好的青花白釉瓷,最好用补牙的光敏固化复合树脂和牙粉,其色泽稳定,粘结性强、瓷化效果好。用这种树脂材料,可不能采用马弗炉加温复烧固化,因为胎和釉容易受热炸裂。所以只能采取牙医用局部冷光固化的方法。

修补瓷器的行活“瓷配瓷、陶配陶”。这样的补缺方法一般用在价值较高的精品上。即烧制一块和原器相同的瓷片,选好花纹色泽基本是一致的,切割打磨成型后补缺上去。不过,自古“瓷配瓷”补缺的方法都是一竿子到底。从清洗、拼接,到补缺、打底、做旧,烧制都由一个人揽下。因此,求人难不如求自己。论补缺方法的效果简洁方便、成本低廉的话,还是用石膏补缺的好。尽管强度不够,釉面缺乏瓷质感,但经济实惠是一大特点。所以民间对低档陶瓷的修复补缺,不妨自己动手修补一试。

陶瓷器型——耳杯


耳杯:杯的一种式样,亦称“羽觞”,饮具。系仿汉代漆制羽觞,器身呈椭圆形,两侧有对称的小耳,故名。流行于东汉至两晋、南北朝,品种有绿釉陶、青瓷等。 羽觞出现于战国时期,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名称逐渐通俗化为“耳杯”,到唐代的时候绝迹,至明清又有出现,不过这时形制已有改变,用途也已不作为实用器,只作为礼器或摆件。

陶瓷器具清洗保养——瓷器篇


瓷器是以瓷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挂釉、干燥、焙烧等工艺制成的器物。瓷器经1300摄氏度以上高温烧成后,胎体呈白色或灰白色,致密坚硬,胎釉结合紧密,釉层不易剥落,几乎不吸水。瓷器源于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生产出原始青瓷,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宋元时呈现窑口林立、品种繁多的局面,而明清时釉彩高度成熟,使我国制瓷业达到顶峰。瓷器是古玩收藏中不争的龙头老大,这不仅仅是其收藏队伍之广,历史遗存器物之多,市场价格之高,更有其历史及艺术价值的因素为收藏者所重,瓷器收藏品价格动辄上亿。因此也就有众多收藏爱好者在收不到喜爱的古瓷器时,选择礼品瓷器定制,让陶企仿制古瓷器制作出喜欢的瓷器。

瓷器的质地较陶器致密坚硬,且光滑不易吸水,气孔壁较小,在纤维结构上含有较多的玻璃态和一定量的莫来石晶体,这些组合成瓷器的特征,即光线、有害气体、虫害等都不会对它产生作用。但在制造过程中的某些缺点及本身材质所限,瓷器脆而易碎,所以,瓷器保护的重中之重是防震、防挤压、防碰撞。小件瓷器必须入锦盒收藏,而且要一器一盒,以防相互之间的摩擦碰撞。裸放的大件器物要放稳,周围环境中不能有易倒的硬物。虽然瓷器不怕有害气体,但某些物质的溶液对瓷器是有害的,如碱对釉有腐蚀作用,强酸可以改变瓷器表面光泽,使彩绘变色。所以,瓷器的收藏必须远离污染源。一旦瓷器染上污垢,可以用清水洗涤,但不要用较强的化学试剂,以防伤及釉面。

瓷器如果在收藏时不慎损坏,切勿自己动手修复。但对那些小毛病可以进行尝试,如炸底、窑裂、冲口。炸底是在瓷器收藏时因外力的打击使器底产生裂纹,通常在三条以上,呈放射线状,多透过胎体。虽在正常保护下裂纹不会加重,但稍有外力会加重,直至器物完全损坏。对于这种现象可先行清洗,用棉花条蘸水固定两端,覆在炸底上,然后用浓硫酸滴到棉条上,饱浸度为80-90%,再用塑料封底,隔日开封,反复几次之后,用无色透明、固化速度快的环氧树脂粘合剂进行封闭。窑裂是器物在烧造过程中出现的缝隙,或在器物腹部,或在底部,由于是器物本身所致,比人为的损伤程度要轻。但也要进行处理,否则在潮湿的保存条件下,会造成胎体的膨胀和收缩不匀,影响其寿命。冲口是器物因外力撞击出现的长短不等的穿透器壁的细纹,此现象多发生在盘、碗类器物上。这种损伤往往是逐渐发展的,即裂纹会自然延长,在外力的震动或冷热骤变的情况下也会继续开裂。由于这种开裂多在器表,在清洗时可用“84消毒液”浸泡,把冲内的黄渍浸出,然后加以固定,方法同于炸底。为了保证美观,器表不要涂太多的胶。除上述损伤之外,余者皆不可自己动手。

陶瓷器型——花口瓶


汝窑瓷器《荷花口瓶》 作者:朱文立 绿宝石艺术陶瓷馆藏

花口瓶:细颈微撇,圆腹,撇足,因瓶口犹如开放的花瓣,故名。宋代景德镇、磁州窑、耀州窑均有烧造,明清亦仿制。

规范陶瓷器颜色的表述


这是一个很浅显却又经常接触的问题。我们认为,到目前为止,这个经常碰到而又带普遍性的问题,在一些教科书和实际操作中还不太规范,不易掌握。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谈谈。

文博界目前对陶瓷器颜色的表述,归纳一下,不外乎中国画颜料系列,更多的则是自然色。所谓自然色,是指自然界动植物、生物等等所具有的颜色。运用这些颜色描述瓷器,有的准确地表达了陶瓷器的颜色,有的则由于地域的差别或某些动植物本身色调的差别,使学习者不着边际而难于把握。因此,从事很多年文博工作,由于没有见到过某种植物而概念模糊,无法表述,实际工作中就不能对号入座。这种情况,一是有些教科书本身应很好地规范一下,怎样下定义才易于普及和学习;二是教科书与教科书、专家与专家之间互有差异,对同一种植物或颜色称谓不同、叫法不一。

前者暂以《文物博物馆专业基础课纲要》有关单色釉的表述为例:“黄,有蛋黄、娇黄、瓦(琉璃瓦)黄、鸡油黄、姜汁黄等。”我们知道,姜汁黄近于柠檬黄,是一种淡淡的黄;而鸡油黄呢?则稍比姜汁黄浓重一些(其实也差不多),而娇黄尤其使人难以把握;那么“蛋黄”,是指生蛋黄中泛红那种色调,还是熟蛋中近乎土黄的那种“蛋黄”,这很容易产生歧义。“琉璃瓦黄”又由于地域、土质、施釉技术、火候的不同而呈现的黄色也是不同的。所以,琉璃黄也使人难以把握。又如“霁红”、“霁蓝”,但又有“祭红”之谓,也应该统一一下才好。“洒蓝”又是一种什么颜色?再如分类上,青色的“天青、蟹青、豆青、冬青”是指一种动物、植物或物体,较好把握;但又与表示程度的“翠青、灰青、碧青”放在一块,也不科学。以上表述法,多半是沿袭以前的叫法,习惯了,没有人总结归纳,约定俗成吧。

有些颜色,又由于专家的习惯不同而有不同的叫法。以景德镇窑口为代表的青白瓷是一个较为丰富的概念,它应包括枢府釉在内的白中泛青的一系列瓷器颜色,但枢府釉又有其自己的特点和内涵,与其它青白釉不同。但往往人们把它们对立起来叫,把枢府釉以外的青白瓷叫青白瓷,好像并不包括枢府釉,这是不妥的。枢府釉从釉色上讲仍属青白瓷系列。

综上所述,瓷器的颜色表述一定要遵循简单明了的原则。就是说,我们借以类比的动植物或其它物体,最好是常见的、易见的。有些已渐被历史淘汰,如“胭脂水”,是否可以用现代常见的颜色来代替,有的植物在某些地区则很难见到,要选一些易见的东西作类比,容易捕捉其特点。用什么样的方法呢?特殊的颜色,不用某些动植物则难以准确描述的,仍可沿用。如孔雀蓝、蟹青、瓜皮绿等。这里面似乎有一个规律:太凡用动植物颜色作类比的多是单色釉。

那么,介于两者之间或有两种颜色,一主一次、一多一少这样的色调应该如何表述呢?是否可以采取主色调先表述,放在措述词的前边,次要的较少的颜色放在措述词的后边。如以黄为主但微微泛黑的叫黄褐色,以红为主微微泛黑的叫红褐色,以此类推。总之,这种主色调在前,少的、次要的放在后边是一个原则性的提法,特别是介于两者之间,或者两种颜色兼而有之瓷器表述方法,往往在实践中会出现一些特例,这要靠大家共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较为规范的表述方法,以期为陶瓷器颜色表述的规范化做一点推进和改进工作。

陶瓷器型细分 (一)


琢器——景德镇制瓷专用术语。指不能在轮车上一次拉坯成型的器物,如瓶、尊、罐等。

圆器——景德镇制瓷专用术语。指能在轮车上一次拉坯成型的瓷器,如碗、盘、碟等。

博山炉——炉的一种式样。盛行于汉、晋,系仿铜熏炉烧制。因其炉盖高耸,象征海上蓬莱三山,故名。使用时,燃香料于炉中,香烟从盖上镂孔冒出,有如云雾缭绕。汉代一般为陶质,南北朝时有青瓷博山炉。

谷仓——一种陪葬物。下部为罐形,上部堆塑楼阁、人物、家畜、粮仓等,故名。三国至东晋时期浙江地区烧制,多为青釉。

耳杯——杯的一种式样。亦称“羽觞”。酒具。系仿汉代漆制羽觞,器身呈椭圆形,两侧有对称的小耳,故名。流行于东汉至两晋、南北朝,品种有绿釉陶、青瓷等。

压手杯——杯的一种式样。口平外撇,腹壁较直,自腹壁处内收,腹壁渐厚,圈足。握于手中有凝重之感,稳妥合手,故称压手杯。以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最为著名。

鸡缸杯——一种洒具。敞口,浅腹,卧足。杯上以斗彩绘画雌、雄鸡及雏鸡,间以山石、兰草、牡丹,故名鸡缸杯。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曾名噪一时,清代各朝都有仿造,尤以康熙、雍正时所仿最佳,几可乱真。

爵杯——杯的一种式样。酒具。仿青铜器造型,口沿外撇,圆腹略深,前尖后翘,下承三高足,口沿两侧有对称的立柱。明、清两代均有烧造,有青花、白釉、蓝釉及粉彩等品种。

高足杯——杯的一种式样。酒具。因杯身之下有高足,故名。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下承高足,高足有竹节形,圆柱形、四方形等。明、清两代均有烧造,品种有青花、斗彩等。

高足碗——碗的一种式样。造型与高足杯相同,略大。元代龙泉窑、景德镇窑盛烧,明清继续烧造,品种有青釉、卵白釉、青花、釉里红等。

宫碗——碗的一种式样。口沿外撇,腹部宽深丰圆,造型端正,多为皇宫用器,故名。明正德时烧制最为著名,有“正德碗”之称。

净水碗——碗的一种式样。佛前供器。侈口,下腹宽圆,圈足,有的饼形足或高足。明末清初流行,碗身上往往题有信士弟子名称,乞求内容、施舍时间等。品种多为青花。

孔明碗——碗的一种式样。由两只碗粘合而成,两碗间中空,外碗底心有一孔,故称孔明碗,亦称诸葛碗。始于北宋龙泉窑,明代景德镇有烧制。

斗笠碗——碗的一种式样。广口,斜腹壁呈45角,小圈足。因倒置过来形似斗笠,故名。宋代始烧,此后历代均有烧制。

折腰碗——碗的一种式样。敞口,圈足,碗下腹部硬折,故称折腰碗。最早见于五代,元代销行最广。

鸡心碗——碗的一种式样。深腹,小圈足,碗底心有鸡心状突起,故名。明永乐、宣德两朝烧制较多,以青花瓷器为多。

卧足碗——碗的一种式样。浅腹,碗底心内凹,以碗壁充当圈足,故称卧足碗。多见于明清两代。

注碗——碗的一种式样。温酒具,与注子配套使用。一般碗壁直而深,有的通体呈莲花形,使用时碗内放适量热水,注子内盛酒置于碗中。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南方居多。

玉壁底碗——碗的一种式样。流行于唐代中后期,明清亦有少量烧制。圈足宽大,中有脐,似玉壁,故名。

圹碗——指明代墓葬出土的民窑青花小碗。明末多见,工艺粗率,绘画豪放潇洒,多绘山水、花鸟、梅竹、蔬果等。

蟠龙瓶——瓶的一种式样。明器。因瓶的颈、肩处堆塑一条蟠龙,故名。亦称“扳依瓶”或“招魂瓶”长颈,有盖,盖顶钮塑成虎、凤、鹤等各种形式,圆腹、圈足。常见于宋、元明各代。

多管瓶——瓶的一种式样。因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故名。直口,上有花形钮盖,瓶身有圆筒式和多节葫芦式。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龙泉窑制品较多,一般为五管。北方磁州窑系也烧制,瓶体短而浑圆,肩部有直立六管,管粗短。

梅瓶——瓶的一种式样。小口、短颈、丰肩,至足胫部稍狭,因口径之小只能插梅枝,故名。宋代创制,元、明、清各代均有烧造,但梅瓶之名始于清代。

花口瓶——瓶的一种式样。细颈微撇,圆腹,撇足,因瓶口有如开放的花瓣,故名,宋代景德镇、磁州窑、耀州窑均有烧造,明清亦仿制。

琮式瓶——瓶的一种式样。仿周代礼器玉琮烧制。圆口、方身、圈足,器形四面以凸起的线纹为饰,口与足大小相若。宋代创制,以龙泉窑、官窑多见,元、明清仍有烧制。

玉壶春瓶——瓶的一种式样。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撇口、细颈、圆腹、圈足,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的瓶体。宋代创制,定窑、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均有烧造。元、明、清景德镇仍烧造,品种有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是中国瓷器造型的典型器物。

器 型 类

宝月瓶——瓶的一种式样。亦称“抱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清代雍正、乾隆仿制,多为青花。

天球瓶——瓶的一种式样。直口、长颈,腹浑圆,似圆球,故名。明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创制,多为青花。清代雍正、乾隆又烧制青花釉里红、粉彩等品种。

象腿瓶——瓶的一种式样。广口外撇,短颈,身如直筒状,平底,造型如粗壮的象腿,故名。多见于清初顺治、康熙两朝,品种有青花和五彩。

胆式瓶——瓶的一种式样。直口,长颈,削肩,腹下部丰满,器形似胆,故名。宋代哥窑、钧窑烧造此式,清代景德镇窑多见,大多为单色釉。葫芦,故名。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景德镇窑多见,并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及扁腹等式。品种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等,有的书“大吉”二字。

橄榄瓶——瓶的一种式样。撇口,短颈,肩、颈部内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体似橄榄,故名。宋代河南登封窑创制,清代仍有烧造,造型略有变化,颈部稍长,匀称秀美。

凤尾瓶——瓶的一种式样。喇叭状口,长颈,鼓腹,下敛,至底又广,形状略似凤尾,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产品多为民窑,品种有青花、五彩等。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历代陶瓷器龙纹演变大揭秘》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历代陶瓷器龙纹演变大揭秘》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陶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