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明代官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明代官窑瓷器资料汇集

明代官窑瓷器资料汇集

明代官窑瓷器鉴别 古代瓷器资料 古代瓷器的资料

2020-11-16

明代官窑瓷器鉴别。

洪武、永乐、宣德(1368—1435)

据文献记载,明代自洪武二年(1369)起,朝廷即在景德镇设立窑场(初名“陶厂”,建文四年更名为“御器厂”)烧造皇家用瓷。

洪武时期景德镇烧造的瓷器不仅有日用器、祭礼器以及专门用来赏赐的器物,同时还烧造各种釉色的大瓷瓦供南京及凤阳(明中都)修建皇家建筑用。官窑瓷器的品种、造型、纹饰等大体沿袭元代,以青花、釉里红瓷器最具代表,器物造型浑厚、纹饰繁密、画风古朴,由于技术原因,不少呈色暗淡,时代特征鲜明。

永乐、宣德是明代御器厂的辉煌时期,不仅青花瓷器被后人誉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鲜红、祭蓝、甜白等颜色釉瓷器也备受后世称道。典型的永乐青花瓷器使用进口料描绘,呈色浓艳,常有氧化铁结晶、洇散现象,有如中国传统水墨画。

永乐官窑产品中能看到较多外来文化的因素,如花浇、无当尊、八方烛台等器形都是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产物。宣德时期还大量烧造蟋蟀罐、鸟食罐、花盆、花瓶等器物,并成功仿烧汝釉、哥釉等瓷器。

明代中期

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1436—1521)

正统、景泰、天顺时期,天灾人祸不断,致使景德镇的制瓷业受到严重影响,但并未停止烧造。由于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署有这三个朝代年号款的官窑产品,因此,长期以来,对这一阶段瓷器的认识模糊不清,于是曾有“空白期”的提法。

后来,随着实物资料的不断出土和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发现其前期继承宣德瓷器风格,后期则与成化、弘治瓷器接近。

成化官窑瓷器胎质洁白细腻、釉面光滑莹润、构图疏密有致、设色清丽典雅、绘画技艺精湛,以造型小巧的器物较为多见。在众多瓷器品种中,以斗彩声誉最高,其中鸡缸杯、高士杯、三秋杯、折枝葡萄纹高足杯、海马图天字罐等,均为脍炙人口的名品。

弘治官窑瓷器风貌与成化时期大体相同,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又有不少时代特色鲜明的品种,如素负盛名的浇黄釉瓷器,其色泽淡雅娇嫩(故亦被称作“娇黄釉”),超越宣德、成化产品,技术已臻炉火纯青,堪称明代浇黄釉瓷器的典范。

正德官窑青花瓷器基本保持了成化、弘治时期的淡雅风格,但已开始逐步向嘉靖、隆庆、万历青花瓷器浓重的色调过度,大型器物也日渐增多。瓷器上常以阿拉伯文装饰,有的还用八思巴文书写年款。此时的孔雀绿釉、素三彩等品种,成就卓越,成为显赫一时的名贵品种。

明代晚期

嘉靖、隆庆、万历(1522—1620)

嘉靖、隆庆、万历出现了“官搭民烧”制度,官窑瓷器与以前大不相同。

表现在器形上,小件器物虽仍精工细作,但大型器物如大缸、大罐、大瓶、大盘等明显增多,且一般都工艺较粗糙在。

色彩上,画风朴拙、色彩浓艳的五彩瓷器制作达到鼎盛,尤其是万历五彩瓷器,数量之多,堪称空前绝。

在装饰上,盛行具有道教色彩的吉祥图案,常见将吉祥文字变形为纹饰。嘉万时期推崇瓷器仿古,所仿成化青花和斗彩瓷器颇具形神,为明代仿古瓷器的佳作。

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

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双龙耳玉壶春赏瓶

明宣德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合盌

明永乐青花缠枝牡丹纹净水瓶

青花缠枝牡丹纹净水瓶,高足造形独特繁丽,耀眼夺目,为永乐一朝之稀珍,数世纪后,其祥瑞寓意,更得乾隆帝敬仰赏爱。净水瓶非日常使用之器,于宫廷中亦仅作礼器之用,惟可见于少数重大祭典场合,其造形大异于当朝茶酒执壶,独树一格,历代瓷器中罕有能与其聘美者。塑造如此独特器形,窄颈宽腹,细流纤长笔挺,需瓷人巧心熟技,反映永乐朝景德镇御窑造瓷水平之精妙高超,然烧造成功者,为数鲜少,包含此瓶仅三例存世,均为永乐青花御瓷。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

罐唇口,短颈、丰肩,圆腹,腹下渐收,圈足内凹。通体以青花、红、黄、绿等色绘传统鱼藻纹。肩饰覆叶纹;近足处青花绘蕉叶纹;腹部以黄彩加矾红绘八尾鲤鱼,辅以各式水草荷花。圈足内青花书「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盖周边一圈绘鱼藻纹,盖面饰缨络杂宝纹,上置火焰纹宝珠钮。

明宣德青花矾红彩「海兽图」高足杯

明洪武 釉里红开光式「寿鞠图」棱口折沿大盘

此盘所现三种装饰元素,菊花、莲花以及波涛纹为洪武时期瓷器典型纹样,但迄今罕见此纹饰组合绘于同一大盘之上。

明永乐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此类梅瓶形饰俱佳,瑞果饱满,花叶柔美,极为雅致。然如同其类例,皆不落款,在缺乏出土证据的情况下,有学者把个别例子定为宣窑之物。所制梅瓶,尺寸不一,但丰唇束口,器肩浑圆,比例恰到好处,绘饰多种纹样,然皆清新脱俗。

明永乐甜白釉暗花榴开百子玉壶春瓶

清浥秀绝—永乐白釉玉壶春瓶苏玫瑰亚洲艺术部资深学术顾问永乐玉壶春瓶一向是无数鉴藏家追求的珍品,获誉为最优美的玉壶春瓶造型。元瓷玉壶春瓶器形虽优雅,却欠精细,封泥痕太明显。洪武窑玉壶春瓶体形宽大,外形有欠和谐,封泥痕的问题仍然存在。直至永乐窑玉壶春瓶才臻至完美的平衡,瓶腹最宽处为下半部,与颈及口部的宽度达成悦目的比例,加上器形修整细致,不见封泥痕;这些特征既能烘衬青花纹饰,配合本瓶所施的甜白釉更显得无与伦比。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明代官窑瓷器鉴赏


明代早期

洪武、永乐、宣德(1368—1435)

据文献记载,明代自洪武二年(1369)起,朝廷即在景德镇设立窑场(初名“陶厂”,建文四年更名为“御器厂”)烧造皇家用瓷。

洪武时期景德镇烧造的瓷器不仅有日用器、祭礼器以及专门用来赏赐的器物,同时还烧造各种釉色的大瓷瓦供南京及凤阳(明中都)修建皇家建筑用。官窑瓷器的品种、造型、纹饰等大体沿袭元代,以青花、釉里红瓷器最具代表,器物造型浑厚、纹饰繁密、画风古朴,由于技术原因,不少呈色暗淡,时代特征鲜明。

永乐、宣德是明代御器厂的辉煌时期,不仅青花瓷器被后人誉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鲜红、祭蓝、甜白等颜色釉瓷器也备受后世称道。典型的永乐青花瓷器使用进口料描绘,呈色浓艳,常有氧化铁结晶、洇散现象,有如中国传统水墨画。

永乐官窑产品中能看到较多外来文化的因素,如花浇、无当尊、八方烛台等器形都是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产物。宣德时期还大量烧造蟋蟀罐、鸟食罐、花盆、花瓶等器物,并成功仿烧汝釉、哥釉等瓷器。

明代中期

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1436—1521)

正统、景泰、天顺时期,天灾人祸不断,致使景德镇的制瓷业受到严重影响,但并未停止烧造。由于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署有这三个朝代年号款的官窑产品,因此,长期以来,对这一阶段瓷器的认识模糊不清,于是曾有“空白期”的提法。

后来,随着实物资料的不断出土和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发现其前期继承宣德瓷器风格,后期则与成化、弘治瓷器接近。

成化官窑瓷器胎质洁白细腻、釉面光滑莹润、构图疏密有致、设色清丽典雅、绘画技艺精湛,以造型小巧的器物较为多见。在众多瓷器品种中,以斗彩声誉最高,其中鸡缸杯、高士杯、三秋杯、折枝葡萄纹高足杯、海马图天字罐等,均为脍炙人口的名品。

弘治官窑瓷器风貌与成化时期大体相同,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又有不少时代特色鲜明的品种,如素负盛名的浇黄釉瓷器,其色泽淡雅娇嫩(故亦被称作“娇黄釉”),超越宣德、成化产品,技术已臻炉火纯青,堪称明代浇黄釉瓷器的典范。

正德官窑青花瓷器基本保持了成化、弘治时期的淡雅风格,但已开始逐步向嘉靖、隆庆、万历青花瓷器浓重的色调过度,大型器物也日渐增多。瓷器上常以阿拉伯文装饰,有的还用八思巴文书写年款。此时的孔雀绿釉、素三彩等品种,成就卓越,成为显赫一时的名贵品种。

明代晚期

嘉靖、隆庆、万历(1522—1620)

嘉靖、隆庆、万历出现了“官搭民烧”制度,官窑瓷器与以前大不相同。

表现在器形上,小件器物虽仍精工细作,但大型器物如大缸、大罐、大瓶、大盘等明显增多,且一般都工艺较粗糙在。

色彩上,画风朴拙、色彩浓艳的五彩瓷器制作达到鼎盛,尤其是万历五彩瓷器,数量之多,堪称空前绝。

在装饰上,盛行具有道教色彩的吉祥图案,常见将吉祥文字变形为纹饰。嘉万时期推崇瓷器仿古,所仿成化青花和斗彩瓷器颇具形神,为明代仿古瓷器的佳作。

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

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双龙耳玉壶春赏瓶

明宣德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合盌

明永乐青花缠枝牡丹纹净水瓶

青花缠枝牡丹纹净水瓶,高足造形独特繁丽,耀眼夺目,为永乐一朝之稀珍,数世纪后,其祥瑞寓意,更得乾隆帝敬仰赏爱。净水瓶非日常使用之器,于宫廷中亦仅作礼器之用,惟可见于少数重大祭典场合,其造形大异于当朝茶酒执壶,独树一格,历代瓷器中罕有能与其聘美者。塑造如此独特器形,窄颈宽腹,细流纤长笔挺,需瓷人巧心熟技,反映永乐朝景德镇御窑造瓷水平之精妙高超,然烧造成功者,为数鲜少,包含此瓶仅三例存世,均为永乐青花御瓷。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

罐唇口,短颈、丰肩,圆腹,腹下渐收,圈足内凹。通体以青花、红、黄、绿等色绘传统鱼藻纹。肩饰覆叶纹;近足处青花绘蕉叶纹;腹部以黄彩加矾红绘八尾鲤鱼,辅以各式水草荷花。圈足内青花书「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盖周边一圈绘鱼藻纹,盖面饰缨络杂宝纹,上置火焰纹宝珠钮。

明宣德青花矾红彩「海兽图」高足杯

明洪武 釉里红开光式「寿鞠图」棱口折沿大盘

此盘所现三种装饰元素,菊花、莲花以及波涛纹为洪武时期瓷器典型纹样,但迄今罕见此纹饰组合绘于同一大盘之上。

明永乐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此类梅瓶形饰俱佳,瑞果饱满,花叶柔美,极为雅致。然如同其类例,皆不落款,在缺乏出土证据的情况下,有学者把个别例子定为宣窑之物。所制梅瓶,尺寸不一,但丰唇束口,器肩浑圆,比例恰到好处,绘饰多种纹样,然皆清新脱俗。

明永乐甜白釉暗花榴开百子玉壶春瓶

清浥秀绝—永乐白釉玉壶春瓶苏玫瑰亚洲艺术部资深学术顾问永乐玉壶春瓶一向是无数鉴藏家追求的珍品,获誉为最优美的玉壶春瓶造型。元瓷玉壶春瓶器形虽优雅,却欠精细,封泥痕太明显。洪武窑玉壶春瓶体形宽大,外形有欠和谐,封泥痕的问题仍然存在。直至永乐窑玉壶春瓶才臻至完美的平衡,瓶腹最宽处为下半部,与颈及口部的宽度达成悦目的比例,加上器形修整细致,不见封泥痕;这些特征既能烘衬青花纹饰,配合本瓶所施的甜白釉更显得无与伦比。

陶瓷知识:元、明代景德镇官窑制作的历史资料


宋:

扬州芍药为天下冠......,近者,余安道献策榷饶州陶器,自监榷得提举,死焉。

元:

“凡朝廷烧制瓷器,必由内府定夺样制。”

“饶州御土,其色白如粉垩,每岁差官监造器皿以贡,谓之御土窑。烧罢即封土不敢私也,或有贡余土作盘、盂、碗、壶、碟、注、杯、盏之类,白而莹色可爱,底色未着油药处犹如白粉,甚雅薄难爱护,世亦难得佳者。今货者皆别土也,虽白而垩*耳”

“尝议旧定器官窑皆不足为珍玩,盖予真有所见也。在家时表兄沈子成自余干州归,携至旧御土窑器径尺肉碟二个,云是三十年前所造者,其质与色绝类定器之中等者,博古者往往不能辩。”据此可知,元代御土窑既烧贡御器皿,又仿烧定窑大盘。

至元:

至元十五年,“浮梁磁局,秩正九品,至元十五年立,掌烧造磁器,并漆造马尾棕藤笠帽等事,大使、副使各一员。”

明:洪武(31年):

“明承元制,凡朝廷烧制瓷器,必由内府定夺样制。”

“凡江西烧造金黄并青绿双龙凤花,素,圆,扁,瓶,罐,爵,盏等器送内承运库交收,光禄寺领用。”

洪武二年:洪武二年,设厂于镇之珠山麓,制陶供上方,称官窑,以别民窑。设大龙缸窑、青窑、色窑、风火窑、匣窑、大小横窑六种共二十座。”“明洪武二年就镇之珠山设御窑厂,置官监督,烧造解京。”

洪武三年:洪武三年,礼部言:“《礼记·郊特牲》曰,‘郊之祭也’,‘器用陶匏’,尚质也。《周礼·笾人》,‘凡祭祀供簠簋之实’,《疏》曰,‘外祀用瓦簠’。今祭祀用瓷,合古意。惟盘盂之属,与古簠璺簋登铏异制。今拟凡祭器皆用瓷,其式皆仿古簠簋登豆,惟笾以竹。”诏从之。》)。

洪武二十年,瓷器有“青色及五色花者”。

洪武二十四年,窑冶课钞二千二百四十一贯。

洪武二十四年:“器用之禁:洪武二十六年定,公侯、一品、二品,酒注、酒盞金,餘用銀。三品至五品,酒注銀,酒盞金,六品至九品,酒注、酒盞銀,餘皆磁、漆。木器不許用硃紅及抹金、描金、雕琢龍鳳文。庶民,酒注錫,酒盞銀,餘用磁、漆。百官,床面、屏風、隔子,雜色漆飾,不許雕刻龍文,並金飾硃漆。”。

“我朝洪武之末,始建御器厂,督以中官。”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制样,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匠人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

建文(4年):

洪武三十五年六月-十二月,改陶厂为御厂。

“明惠宗建文四年,壬午,始开窑烧造,解京供用。”

永乐(22年):

永乐四年十月丁未:“回回结牙思进玉碗,上不受,命礼部赐钞谴还。谓尚书郑赐曰:‘朕朝夕所用中国磁器,洁素莹然,甚适于心,不必此也。’况此物今府库亦有之,但朕自不用。”

永乐七年,“天妃,永乐七年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以正月十五日,三月二十三日,南京太常寺官祭。”

永乐十年敕工部重建六月-十二月,改陶厂为御厂。

永乐十年敕工部重建梵宇,皆准大内式,中造九级琉璃塔,赐额“大报恩寺”。

“永乐十七年御制佛曲成,并刊佛经。至大报恩寺,当日夜本寺塔现舍利光如宝珠”。

“......抄造纸,烧造瓷器,采办梨木板及诸品海味果子等项,悉皆停罢。......。”

洪熙(1年):

洪熙元年四:“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皆停止。如已在福建太仓等处安泊者,俱回南京,将带去货物,仍于所在官司入库。”五:“往迤西撒马儿罕.失剌思等处买马等项及哈密取马者,悉皆停止,将给赐缎匹,瓷器等件,就于所在官司入库。十一:各处营造采办木植,如已起运者,随到所在堆垛,其未采办者悉皆停止。

洪熙元年:正月十五日,“......并江西饶州烧造瓷器官窑,仍前禁止外,其各处山场,......。”

洪熙元年:五月,仁宗朱高炽崩逝。

洪熙元年:九月己酉条:“命行在工部江西饶州造奉先殿太宗皇帝几筵,仁宗皇帝几筵白磁祭器。”

宣德(10年):

宣德元年:赐杨荣:“......赐公端砚,御用笔墨及白磁酒器,茶钟,瓶罐,香炉之类。”

宣德元年:五月庚子谓:“命行在工部,凡用工,军民人匠,每月人与米五斗,钞四锭,盐一斤,如洪熙制。”

宣德二年:十二月葵亥条:“内官张善伏诛。善往饶州监造磁器,贪酷虐,下人不堪。所造御用器多以分馈同列。事闻,上命斩于市,枭首以殉。”《明实录》)

宣德三年:三月:“朕惟工部掌百工山泽之政令,度民力因地利顺天时以成国家之务......,今天下工匠数背祖宗之世,而畏避亡逸者多,当思抚绥爱民之道。”

宣德三年:三月十一日赉太监郑和等诏谓:“南京大报恩寺自永乐十年十月十三日兴工,至今十六年之上,尚未完备,......今特赉而等即将未完处,用心提督,俱限今年八月以里都要完成。”

宣德三年:七月,“己巳,使臣昌盛,尹凤,李相至,赉赐白素磁器十桌,白瓷青花大盘五个,小盘五个。”宪大王实录》)

宣德四年:三月:“官府但知役之,而不知养之,岂政理哉,凡工匠役内府者悉月给食米三斗。”

宣德四年:九月甲辰朔,赐杨荣:“......赐白金,珍珠,钞币,白磁器苏合香丸等物。”

宣德四年:十一月甲辰,“使臣金满来,赉曰:‘......兹谴内官金满来敕谕王,特赐白磁器十五桌。’”宪大王实录》)

宣德五年:二月丁亥:“上闻中官督江西泰和县采寒水石者,虐民特甚,命急召还,岁令民自采纳”

宣德五年:九月丁卯:“罢饶州烧造磁器。于行在工部奏谴官烧造白磁龙风纹器皿毕,又请增烧,上以劳民费物,遂命罢之。”

宣德六年春正月甲午条:“赐撒马而罕使臣卜颜耷法儿等钞,彩币表里有差。初行在礼部奏:‘卜颜耷法儿等进‘速来蛮‘石一万斤,多不堪用,今还,请薄其赏。’上曰:‘厚往薄来,怀远之道。撒马而罕去中国最远,毋屑屑与较,可加厚谴之。’故有是赐。”

宣德八年:尚膳监题准烧造龙凤瓷器,差本部官一员,送出该监式样,往饶州烧造各样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

宣德十年正月壬午条:“各处罢办诸色丝,纱罗段匹及一应物件并续造段匹,抄造纸札,铸造铜钱,烧造饶器,煽炼铜铁,采办梨木板及各处烧造器皿,买办物料等件,悉皆停罢。其差去官内外官员人等,即便回京,违者罪之。”

宣德中以营膳所丞专督工匠。

宣庙崩,太后即命将宫中一切玩好之物,不急之务悉皆罢去,革中官不差。

正统(14年):宣德十年即位

正统初:曾一度减免征役、造作。御器厂亦曾停烧。

正统三年:十二月丙寅“命都查院出榜,禁江西瓷器窑场烧造官样青花白地瓷器于各处货卖,及馈送官员之家。違者正犯处死,全家谪戌口外。

正统六年:五月己亥“行在光祿寺奏……其金龍金鳳白瓷罐等件,令江西饒州府造”。

正统六年:宮殿告成,命造九龍九鳳膳案諸器,既又造青龍白地龙缸。王振以為有璺,遣錦衣指揮杖提督官,敕中官往督更造。”

正统十二年:十二月甲戌“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命督察院榜谕其处,有敢仍冒前禁者,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资,丁男充军边卫,知而不告者,连坐。”

附:“正統元年,浮梁民進瓷器五萬餘,償以鈔。禁私造黃、紫、紅、綠、青、藍、白地青花諸瓷器,違者罪死。宮殿告成,命造九龍九鳳膳案諸器,既又造青龍白地龙缸。王振以為有璺,遣錦衣指揮杖提督官,敕中官往督更造。”;景泰(7年):

景泰五年:减饶州岁造瓷器三之一。

天顺(8年):天顺元年:“仍委中官烧造”;

天顺三年:十一月乙未“光禄寺奏请于江西饶州府烧造瓷器共十三万三千有余,工部以饶州民艰难,奏减八万,从之”;

天顺八年:正月“江西饶州府,浙江处州府,见官差内官在彼烧造瓷器,诏书到日,除已烧完者照数起解,未完者悉皆停止,差去官员即便回家”;

成化(23年):

本朝督陶中官:朱元佐......。

成化间,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费不赀。

成化元年即位诏书“江西饶州府,浙江处州府见差内官在彼烧造磁器,诏书到日,除已烧完者照数起解,未完者悉皆停止,差委官员即便回京,违者罪之。.....光禄寺器皿及喂养牲口桶....等件,自天顺五年以前拖欠未完者悉与免。”

至三年,实录与其他书籍没有提烧造活动。

成化四年:成化四年奏准,光禄寺瓷器仍依四分例减造。

成化十六年三月:“以岁欠,减光禄寺供用物。”

成化十八年:闰八月壬申条记武臣后卫仓副使应时用建言六事谓:“饶州烧造御器,必命内臣监督,自后宜止降式,委诸有司,以免供给之费。”即成化十八年闰八月:“仓副使应时用请罢饶州烧造御器。”

成化二十年:正月“诏减贡献。”

成化二十三年:八月崩,九月壬寅其子孝宗即位,发出停止“一切不急之务”诏书,命令“江西烧造瓷器内官回京”。

弘治(18年):

“孝宗初,撤回中官,尋復遣,弘治十五年復撤。”;

“弘治三年:冬十一月甲辰,停工役,罢内官烧造瓷器。”;

弘治三年:十一月“甲寅,内阁大学士刘吉等言:……近来工役繁兴与军民困苦,如沙河桥自成化十四年被水冲坏……又如江西磁器,内府所收计亦足用,今又无故差内官烧造、未免扰人……乞将沙河桥南海子做工军士尽放回营休息,烧造磁器内官停止不差……。上曰:灾变叠见,朕深忧惧,思三月“辛未初八日,以皇太子礼成诏告天下”:“……各处额办派办物料除军需供应器皿外,其余朱漆,油麻、铜丝、铜青、铜铁等,……白墡、矾红、烧造缸釉等土……等项自弘治二年十二月以前拖欠未征者悉与蠲免,已征在官者仍解本部并本处收贮以备别用”。

弘治十一年:十一月“癸卯,礼科给事中涂旦等言……近者差内官往苏杭等处织造缎匹,陕西等处织造羊绒,织金彩、妆曳撒秃袖、江西烧造各样瓷器,俱极淫巧,又取福建丝布追督甚急,况各处连年灾伤,边方多事,重以骚扰,百姓何以堪命?伏望一遵旧制,非常额一切停止,不宜停止者,责其进纳,所遣内官通行取回,庶可以宽民力……。上曰:讷忠言联当自处,王铖既用之边族,置勿论,其余令所司斟酌以闻”。

弘治十三年:四月癸丑,“礼科都给事中宁举等以灾异言十事”,其中一节财用谓:“近者屡差内臣往陕西苏杭织造驼绒缎匹,饶州烧造瓷器,凡诸工作动费不赀,况所差者假公营私,用一造百,……乞取回各处督造内臣,减光禄寺无名供应,以安民心……。上纳之”。

弘治十五年:三月“罢饶州督造瓷器中官。”;

弘治十五年:三月癸未,孝宗“命取回饶州府督烧瓷器内官”

“弘治十五年奏准,光禄寺岁用瓶坛自本年为止,已造完者解运,未完者量减三分之一”。

十六年:七月江西按察司佥事任汉上地方事宜,其中有:“一谓江西地狭产薄而科赋比常加倍,景德镇烧造瓷器所费不赀,卫所军士有半年不得支粮者,乞暂将解京折量银两并起解运,兑军粮未减半坐派多剩留以济军士,其军需颜料并瓷器之类亦暂停免二三年”。

弘治十六年:十一月,“罢营造器物。”;

同年十二月“已未,吏部尚书马文升奏……乞将弘治元年以来所派一应物料量为停免……工部复奏弘治十年以前及十三、十四年分派所宜蠲免停止者十七事疏上俱从之”。

正德(16年):“正德初,置御器厂,专管御器。陶有匠,官匠凡三百余,而复募;盖工致之匠少,而绘事尤难也;画役募人,日给工食。”;“正德初,置御器厂,专管御器者,复用中官。”;

正德六年:“御器厂,即旧少监厅,在月波门外,宣德间创。每岁贡瓷,太监驻此检封以进。”

正德十五年:十二月己酉命太监尹辅往饶州烧造瓷器。

“正德末復遣。自弘治以來,燒造未完者三十餘萬器。”;

嘉靖(45年):

“嘉靖初,遣中官督之。給事中陳皋謨言其大為民害,請罷之。帝不聽。十六年新作七陵祭器。三十七年遣官之江西,造內殿醮壇瓷器三萬,後添設饒州通判,專管御器廠燒造。”;

嘉靖二年:嘉靖二年,令江西烧造瓷器,内鲜红改为深矾红。

嘉靖八年:烧造瓷器2570件。

嘉靖九年:嘉靖九年,诏革中官,以饶州府佐二官一员,专督钱粮。

嘉靖九年:烧造青色瓷砖405块。

嘉靖九年:嘉靖九年,定四郊各陵瓷器:圆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行江西饶州府如式烧解。

嘉靖十年:烧造瓷器12300件。

嘉靖十一年:春二月乙巳,逮饶州知府祁勒下狱,以稽圆丘瓷也。

嘉靖十三年:烧造瓷器6160件。

嘉靖十五年:降发瓷器样10件。

嘉靖十六年:烧造瓷器948件。

嘉靖十六年:十六年,新作七陵祭器。

嘉靖十七年:春正月壬午谪江西巡按御史陈褒为韶州推官,以烧造瓷器违限也。

嘉靖十七年:饶州府解到烧完长陵等陵白瓷盘、爵共1510件。

嘉靖十八年:降发瓷器二样,43件。

嘉靖二十年:烧造瓷器27300件。

嘉靖二十一年:烧造瓷器2830件。

嘉靖二十二年:烧造瓷器16410件。

嘉靖二十三年:烧造瓷器70950件。

嘉靖二十四年:烧造瓷器1920件。

嘉靖二十五年:二十五年二月戊子,停今年烧造,从光禄卿孙桧奏也。瓷器27300件。

嘉靖二十五年:烧造瓷器103200件。

嘉靖二十六年:烧造瓷器120260件。

嘉靖二十七年:烧造瓷器9200件。

嘉靖二十九年:烧造瓷器1000件。

嘉靖三十年:烧造瓷器10830件。

嘉靖三十一年:烧造瓷器44780件。

嘉靖三十三年:烧造瓷器100030件。

嘉靖三十三年:“嘉靖三十三年進貢回回青三百一十斤八兩”

嘉靖三十三年:陶有料价,明时初系布政司公币支给,嘉靖二十五年,烧造数倍,十百加派合省随粮带征银一十二万两,专备烧造,节年支尽。三十三年又加派银二万两亦烧造支尽。

嘉靖三十四年:烧造瓷器1470件。

嘉靖三十四年:三十四年己丑,下饶州府同知杨锡文、通判陈炼子抚臣逮问,以瓷器不堪也。

嘉靖三十五年:烧造瓷器34891件。

嘉靖三十六年:烧造瓷器31580件。

嘉靖三十七年:三十七年遣官之江西,造內殿醮壇瓷器三萬,後添設饒州通判,專管御器廠燒造。”;

嘉靖三十八年:烧造瓷器29260件。

嘉靖四十三年:南康通判陈学乾议一年一代。

嘉靖四十四年:添设本府通判,驻本厂烧造,后因停止取回,赴京别选。隆庆(6年):

“隆慶時,詔江西燒造瓷器十餘萬。”;

隆庆五年:都御史徐栻疏,题称该内丞运库太监崔敏题,为缺少上用,各样瓷器单开要烧造,里面鲜红碗、锺、瓯、瓶、大小龙缸、方盒,各项共十万五千七百七十桌、个、对......。

隆庆六年:隆庆六年,复起烧造。仍于各府轮选。万历(48年):

万历十年:万历十年,传江西烧造各样瓷器九万六千六百二十四个、副、对、枝、口、把。

万历十年:万历十年会议。本府督捕通判驻厂。

万历十二年:三月己亥“工科都给事中王敬民极言瓷器烧造之苦与玲珑奇巧之难。得旨,棋盘、屏风减半烧造。

万历十三年:四月乙卯“使持御史疏至阁传烧造瓷器内有屏风、烛台、棋盘、花瓶已造成者采进,未造者可停止。阁臣附奏云,臣等又闻烧造数内新式大龙缸亦属难成,请并停之、票入,上欣然从焉。”万历十四年:八月庚午“江西巡抚陈有年题减瓷器,上传谕票拟照旧烧,金辅臣奏言......鲜红等项器皿,从来烧无一成......”九月壬寅“巡按江西监督御史孙旬等题称,瓷器烧造难成者乞行减免,上命足敬者暂时停止,其余照旧烧解。”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壬午“江西巡抚陈有年请将难成瓷器尽行免造......从之。”万历十九年:“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復增八萬,至三十八年未畢工。”;

万历十九年:正月甲子“工科杨其休等题请停减烧造瓷器,不允。工部复疏称,午楼瓷器见贮甚多,供用未乏,烧造即不准停,亦当量减。大学士申时行亦以为言,不报。”

万历十九年:四月辛酉“请停江西数年烧造,以苏民困,依议行。”万历二十二年:二月辛酉“工部以江西土瘠民贫,连年灾侵,请停减烧造瓷器,不从。”万历三十年:二月甲申“江西税监潘相、舍人王四等于饶州横恣激变,致毁器厂。相诬奏通判陈奇可不能捕救,得旨系逮......”万历三十年:十二月甲申“大学士沈一贯等言......相又请添解送瓷器船只每府各造一只,每只当费万金,江西十三府当费十三万。”万历三十四年:三月己亥“江西矿税太监潘相以矿撤缺,望移住景德,上疏请专理窑务......从之。”万历三十五年:六月乙卯“工部右侍郎刘元震......言......查江西烧造自万历十九年,内丞运库止派瓷器十五万九千余件,已经运完,所有续派八万余件,分为八运,除完七运外,只一万余件,所当不多,宜行停止,或令有司如数造完......。”

泰昌(0年):

天启(7年):

崇祯(17年):

附录:

《明史.食货六.烧造》

烧造之事,在外临清砖厂,京师琉璃、黑窑沧厂,皆造砖瓦,以供营缮。宣宗始遣中官张善之饶州,造奉先殿几筵龙凤文白瓷祭器,磁州造赵府祭器。逾年,善以罪诛,罢其役。正统元年,浮梁民进瓷器五万馀,偿以钞。禁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诸瓷器,违者罪死。宫殿告成,命造九龙九凤膳案诸器,既又造青龙白地花缸。王振以为有璺,遣锦衣指挥杖提督官,敕中官往督更造。成化间,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费不赀。孝宗初,撤回中官,寻复遣,弘治十五年复撤。正德末复遣。古

自弘自弘治以来,烧造未完者三十馀万器。嘉靖初,遣中官督之。给事中陈皋谟言其大为民害,请罢之。帝不听。十六年新作七陵祭器。三十七年遣官之江西,造内殿醮坛瓷器三万,后添设饶州通判,专管御器厂烧造。是时营建最繁,近京及苏州皆有砖厂。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馀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自后役亦渐寝。

明代官窑瓷器收藏价值


很多人对瓷器的价值都深有体会,尤其是接触过、收藏过的人,更是知道古瓷的价值。不过,相对于其他时期的古瓷,明代御窑瓷器价值更高,也成为很多藏家追捧的对象。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探讨一下明代御窑瓷器的收藏价值,看看这个明代的瓷器到底有什么魅力,能让人如此折服。

明代御窑瓷器收藏价值

明朝时期最有名的御窑瓷器厂有三个,分别是明代景德镇御窑厂、永乐御窑瓷器厂以及宣德御用瓷器厂。这三个不同的御窑厂烧制的瓷器都是专为宫廷供给,制作非常精细。

1、明代景德镇御窑厂

明代景德镇御窑厂创建实践是洪武二年,也就是1369年,在永乐和宣德年间都有很大的发展,它的出现不仅推动了中国瓷器技术的发展,也对整个制瓷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2、永乐御窑瓷器厂

永乐御窑瓷厂开创了新篇章,它以瓷器器物大小适中、胎质厚度合适、装饰纹理疏朗、充满文人气息等特点而成为当时备受喜爱的一种瓷器烧制厂。它对后来景德镇瓷器的发展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它开创了首次在官窑瓷器上打上烙印的方式,也开创了明清两代官窑瓷器上标识帝王年号的先河。

3、宣德御用瓷器厂

宣德御窑瓷器厂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开始在瓷器底部大量署年号,这在之前是很少有的。以往不受众人关注的地方也成为展现皇家标志以及书法优美的重要地方。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明代御窑瓷器进入到精致完美的阶段,无论是造型、胎釉还是纹饰、款识等都非常完善,成为后代借鉴的标本。

市场价值最高的三种瓷器

明代御窑瓷器中最受关注,在现代市场价值最高的就是三种瓷器,分别是甜白釉、鲜红釉、青花,这三种瓷器堪称明代御窑瓷器中的珍品,在现代收藏价值极高,难度也极大。

1、鲜红釉

鲜红釉瓷器多为明清时期的祭祀用器,由于呈色对炉温、气氛要求非常严格,因此烧制这种瓷器难度非常高,得到的数量也极少。

2、甜白釉

甜白釉是永乐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品种,这是景德镇首创品种,其特点是白如凝脂,非常漂亮。

3、青花瓷

青花瓷的盛行改变以往青瓷的局面,也是中华民族多元化文化融合的一种表现。据了解,在元代时期御用瓷窑就已经开始烧制青花瓷,只不过当时的技艺尚未达到成熟,因而不及明代御窑青花瓷器。

总的来说,无论是哪种都是明代御窑瓷器中非常珍贵的存在,其市场价值极高,很多只能在博物馆、私人收藏家那里看到,因此,明代御窑瓷器的收藏价值非常高。

明代官窑青花瓷器


明清是中国瓷器发展的彩瓷时代,在这一时期,景德镇窑一支独秀,已完全成为中国及世界的瓷业中心,供应着国内与国外、宫廷与民间大部分瓷器的需要。

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故宫博物院藏

明永乐青花龙纹扁壶 天津博物馆

明代官窑青花瓷有两个高峰,一个是永乐、宣德时期,一个是成化时期。

明永乐青花山茶纹扁壶 上海博物馆

永宣官窑青花的青花钴料大多为从波斯进口的低锰高铁型青料,即文献上所说的“苏麻离青”,料色浓艳而晕散,并有明显的结晶铁斑。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花浇,故宫博物院藏

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双系扁平大壶,故宫博物院藏

宣德青花云龙纹钵,天津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藏

明宣德青花仕女纹高足碗,故宫博物院藏

明宣德青花五彩鸳鸯莲池纹碗底部,西藏萨迦寺藏

明成化 景德镇窑青花夔龙纹碗,故宫博物院藏

明成化青花缠枝花卉纹碗

台北故宫收藏的成化斗彩鸡缸杯

明嘉靖青花松竹梅纹禄字盘,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明代官窑瓷器的特征赏析


明代时期的官窑是很多藏家争相追求收藏的对象,它不仅艺术价值高,且收藏和投资价值也很大,因此深受喜爱。那么,明代官窑瓷器有什么特点呢?一起来看看吧。

明代官窑瓷器的发展

洪武二年,朝廷在景德镇设立了御窑厂,专门用来烧制宫廷使用的瓷器,也被称之为官窑瓷器,从这时开始,历朝都延续这种制度,并将景德镇作为重点发展的官窑窑厂。也正是因为政府的重视,让景德镇在之后的发展中如虎添翼,成为中国最大、知名度最高的瓷器厂。

景德镇瓷器在元代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到了明代更是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因此经过洪武时期的过度,到后来的永乐、宣德、成化等朝代,明代瓷器也发展到了鼎盛,成为众藏家讨论的焦点。明代官窑瓷器有着独特的特征,再加上数量少,制作精美,因此市场价格非常高,受到广大藏家的追捧。

明代官窑瓷器的特点

据专业藏家介绍,在洪武时期,明代官窑瓷器的品种、造型以及纹饰等各个方面都延续了元代的风格特点,以青花、釉里红为代表,这时候的瓷器造型浑厚,纹饰繁琐,风格古朴。不过,此时因为社会并未完全稳定下来,景德镇的工匠人才不济,导致一些工艺没有完全传承下来。所以,此时的明代官窑瓷器色泽暗淡,基本上很少有优质瓷器出现,时代感很强。

到了永乐、宣德年间,明代官窑瓷器发展到了新的高峰期。无论是青花还是祭蓝、甜白、鲜红等,都被后世称赞,其中青花更是被誉为明代官窑瓷器之冠。此时,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仅扩大了对外贸易,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与外国的联系。其中郑和带回来的钴土矿更是成为瓷器中非常重要的存在,给后世留下很多精品存在。

正统、景泰以及天顺时期,明朝处于天灾人祸不断,风雨飘摇的时期。这时候的景德镇受到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出现很多问题,但并未停止烧制瓷器。不过,这时候的瓷器并未署这三个朝代的年号,所以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与这三个朝代有关的年号款瓷器。时间长了,众人对这一段时间的瓷器也产生了模糊、空白记忆。

到了成化年间,官窑瓷器有了很大的进步,无论是造型还是设色,亦或者是釉面、胎质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此时最有名的瓷器品种就是斗彩,其中以鸡缸杯、高士杯以及三秋杯等为主,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品。弘治时期则在继承前代艺术基础上,又有了创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浇黄釉瓷器,堪称明代浇黄釉瓷器的典范。

明代官窑精品鉴赏及价格参考:

1:明十五世纪青花里鱼藻外缠枝花卉八宝纹花棱盌,尺寸:25.2厘米,估价:HKD 1,800,000 ~ 2,500,000,成交价: HKD 2,136,000 ,成交时间:2006.04.10,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6春季拍卖会。

2:明成化青花百合花孔明盌,尺寸:16.3厘米,估价:HKD 600,000 ~ 800,000,成交价: HKD 2,080,000 ,成交时间:2014.04.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年春季拍卖会 。

3:明15世纪青花狮戏球纹蒜头瓶,尺寸:高17.8厘米,估价:HKD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HKD 810,000 ,成交时间:2013.05.29,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春季拍卖会(二)。

瓶蒜头口,长颈,垂腹,束胫,圈足外撇。通体青花纹饰,腹部绘双狮戏彩球纹,颈底环饰垂瓣纹,上托回纹,细长颈绘梅枝映月。蒜头口外饰覆瓣纹。仇焱之旧藏一件较大同款例子,1981年5月19日于香港苏富比拍卖,拍品413号。

4:明万历青花莲池鱼藻纹大缸,尺寸:直径56.5厘米,估价:HKD 1,500,000 ~ 2,000,000,成交价: HKD 2,660,000 ,成交时间:2011.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5:明黄地青花龙纹碗,尺寸:直径15厘米,估价:RMB 150,000 ~ 250,000,成交价: RMB 598,000 ,成交时间:2014.06.06,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明弘治年制”款。

碗敞口,弧腹,圈足内敛。内壁及圈足底心施白釉,外壁腹部饰黄釉,釉色娇润匀净;黄地上又以青花绘双龙赶珠纹,龙首上扬,须髪飘逸,五爪矫健,身姿蜿蜒曼妙,周身云气缭绕,如游云海,不怒自威。青花深蓝,发色完美,色泽浓艳夺目,苍翠欲滴。绘制笔法潇洒自如,技艺十分高超。底书青花双圈“大明弘治年制”六字楷款。全器体态端庄,设色高贵,纹饰布局搭配合理,满而不乱,极富和谐宁静之美。且据《国朝宫史》“经费”条记载推论,此碗应为皇贵妃所使用,等级显赫,至为名贵。

6:明青花荷塘纹蟋蟀罐,尺寸:直径16.5厘米,估价:RMB 150,000 ~ 180,000,成交价: RMB 356,500 ,成交时间:2016.12.06,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十周年秋季拍卖会。

拍品圆筒状,深弧腹,口、底相若,平底。器内施白釉,细沙平底。外器外青花装饰,罐壁用青花料绘荷塘景色,荷花、荷叶姿态各异,既有盛开的娇美芙蓉,也有“小荷初露尖尖角”的花苞,一幅盛夏荷塘之景。由青花勾勒外轮廓,线条粗犷硬朗,大气潇洒,内填青花五色,浓淡有秩,似水墨画般。生机盎然,绮韵盈然。展开纹饰如同绘画中的横披或长卷中的若干段落,极富情致,营造出水天一色的意境与平和宁静的氛围。整器胎体厚重缜密,坚硬纯净;青花发色明快,浓淡参差;绘饰细腻生动,疏密有致,属明代青花之上品,极具文人情趣。此品为蟋蟀罐,明代自宣德斗蟋蟀风靡朝野,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言:“今宣德蟋蟀罐最珍重,其价不减宣和盆也”。近人徐珂辑《清稗类抄.鉴赏》王丹思条:“(宣德)宫中贮养蟋蟀之具,精细绝伦,故后人得宣德蟋蟀盆者,视若奇珍”。故明代时期所制蟋蟀罐皆用料上乘、制作精美,为官家子弟娱乐的必备品,越为富贵之家所用的蟋蟀罐越是精美,按照本品上的纹饰绘制、所用胎料来判断当为明代富贵人家之物,流传至今实属难得。

7:明青花高士图梅瓶,尺寸:高27厘米,估价:RMB 120,000 ~ 150,000,成交价: RMB 138,000 ,成交时间:2017.12.03,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秋季拍卖会。

本品器形恢弘雄健,胎体厚重敦实,体现了明代古朴、粗犷的风格。圆唇小口,颈部略束,丰肩,长腹下收,胫部微微向外撇,浅宽圈足,沙底泛黄,呈米糊状。通体以青花为饰,肩部及近足处分别绘锦地开光折枝花卉和莲瓣纹,腹部主体绘高士图。所绘人物衣衫飘拂,神情安逸,有文人画的笔情墨意;所绘云纹,粗重豪放,呈灵芝状,时代特征鲜明。绘画多以中锋,一笔点划、勾勒,画风豪放潇洒。纹饰布局简练清朗,高古超逸,仙气飘然,正如徐之衡《饮流斋说瓷》有评:“明代绘事,人物虽不甚精细,而古趣横溢,俨有武梁画像遗意。”梅瓶作为一种具有实用、装饰、盛酒器具等多种用途的器物,在唐代就已出现,宋时逐渐流行,并以其修长的体态备受世人青睐,时称“经瓶”,明中期以后,梅瓶成为文人墨客几案之上的陈设用器,到了晚清因其小口与梅枝之瘦小形态相似,仅能容一枝梅花,改称“梅瓶”。 本品釉层肥厚滋润,釉面匀净,为明代中期釉面的普遍特征。其青花所绘人物飘逸,云纹卷曲,特征突出,底为细砂底,并有火石红现象,存世于今,弥足珍贵。

8:明青花兽耳龙纹瓶,尺寸:高20.5厘米,估价:RMB 150,000 ,成交价: RMB 1,253,500 ,成交时间:2019.10.12,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翰海四季(第100期)拍卖会。

明代官窑瓷器精品欣赏——一部明代瓷器简史


明代早期

洪武、永乐、宣德(1368—1435)

据文献记载,明代自洪武二年(1369)起,朝廷即在景德镇设立窑场(初名“陶厂”,建文四年更名为“御器厂”)烧造皇家用瓷。

洪武时期景德镇烧造的瓷器不仅有日用器、祭礼器以及专门用来赏赐的器物,同时还烧造各种釉色的大瓷瓦供南京及凤阳(明中都)修建皇家建筑用。官窑瓷器的品种、造型、纹饰等大体沿袭元代,以青花、釉里红瓷器最具代表,器物造型浑厚、纹饰繁密、画风古朴,由于技术原因,不少呈色暗淡,时代特征鲜明。

永乐、宣德是明代御器厂的辉煌时期,不仅青花瓷器被后人誉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鲜红、祭蓝、甜白等颜色釉瓷器也备受后世称道。典型的永乐青花瓷器使用进口料描绘,呈色浓艳,常有氧化铁结晶、洇散现象,有如中国传统水墨画。

永乐官窑产品中能看到较多外来文化的因素,如花浇、无当尊、八方烛台等器形都是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产物。宣德时期还大量烧造蟋蟀罐、鸟食罐、花盆、花瓶等器物,并成功仿烧汝釉、哥釉等瓷器。

明宣德洒蓝刻金龙纹钵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洒蓝是以钴为着色剂的低温铅袖,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将蓝釉汁吹于器表,形成深浅不同斑点,分布自然,如团团雪花,故得名“雪花蓝”,创烧于宣德官窑。此物器形独特因倒扣时形如头盔又名盔碗或骰子碗,给人一种稳重之感。器物通体采用锥拱工艺,制作考究,这种器形传世品极少。

明宣德 款青花缠枝花纹花浇 故宫博物院藏

明宣德 青花束莲大盘 山东博物馆藏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莲纹大碗 山东博物馆藏

明永乐 折角白瓷塔砖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洪武 青花折枝花卉纹盖罐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永乐 鲜红釉盘 故宫博物院藏

▲鲜红釉又称祭红釉、宝石红釉,为祭祀时使用。将含有氧化铜的釉料涂抹在瓷器生坯上,入窑经1200多度高温一次烧制而成。因铜红釉对炉温要求严格,温度略高颜色会挥发,温度略低颜色发暗,所以成品率极低。从传世品和出土文物看,以永乐和宣德时期的鲜红釉最为常见,评价最高。

明永乐 甜白釉罐 故宫博物院藏

▲白釉瓷器在北朝时烧制成功,为后世彩瓷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唐、宋、元代的发展,明代永乐时期白釉的烧制达到了历史上最高水平,白釉瓷器胎体薄如卵壳,白釉甜润具有白糖的色泽,前人对这种白釉较形象地称为“甜白”,为一代绝品。

明永乐 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 故宫博物院藏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军持 故宫博物院藏

▲明初洪武时,景德镇窑烧造釉里红瓷器已很盛行,这件釉里红牡丹纹军持为佛教僧侣用以饮水或净手的器皿。其造型独特,纹饰色彩纯正,堪称洪武釉里红瓷器中的珍品。

军持是一种盛水器,又名军墀、君迟、群持、捃稚迦、净瓶等,为云游僧人、伊斯兰教徒盛水洗手用具。这种外国器形大约在隋唐时期传入我国,在我国却长盛不衰,从唐代至清代的南方北方窑口均有持续生产,大量出口。品种丰富,时代特征鲜明。

明代中期

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

(1436—1521)

正统、景泰、天顺时期,天灾人祸不断,致使景德镇的制瓷业受到严重影响,但并未停止烧造。由于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署有这三个朝代年号款的官窑产品,因此,长期以来,对这一阶段瓷器的认识模糊不清,于是曾有“空白期”的提法。

后来,随着实物资料的不断出土和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发现其前期继承宣德瓷器风格,后期则与成化、弘治瓷器接近。

成化官窑瓷器胎质洁白细腻、釉面光滑莹润、构图疏密有致、设色清丽典雅、绘画技艺精湛,以造型小巧的器物较为多见。在众多瓷器品种中,以斗彩声誉最高,其中鸡缸杯、高士杯、三秋杯、折枝葡萄纹高足杯、海马图天字罐等,均为脍炙人口的名品。

弘治官窑瓷器风貌与成化时期大体相同,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又有不少时代特色鲜明的品种,如素负盛名的浇黄釉瓷器,其色泽淡雅娇嫩(故亦被称作“娇黄釉”),超越宣德、成化产品,技术已臻炉火纯青,堪称明代浇黄釉瓷器的典范。

正德官窑青花瓷器基本保持了成化、弘治时期的淡雅风格,但已开始逐步向嘉靖、隆庆、万历青花瓷器浓重的色调过度,大型器物也日渐增多。瓷器上常以阿拉伯文装饰,有的还用八思巴文书写年款。此时的孔雀绿釉、素三彩等品种,成就卓越,成为显赫一时的名贵品种。

明正统 青花海水纹碗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成化 青花海水异兽图碗-1 故宫博物院藏

▲海水异兽纹是成化时期特有的装饰纹样。青花则是永乐、宣德时期向成化时期转变的特点,青花色泽浓艳。

明成化 青花海水异兽图碗-2 故宫博物院藏

明成化 祭红地白龙纹碗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成化 斗彩鸡缸杯(半成品)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正德款 青花龙穿花纹渣斗 故宫博物院藏

明正统 青花龙纹大缸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代晚期

嘉靖、隆庆、万历

(1522—1620)

嘉靖、隆庆、万历出现了“官搭民烧”制度,官窑瓷器与以前大不相同。

表现在器形上,小件器物虽仍精工细作,但大型器物如大缸、大罐、大瓶、大盘等明显增多,且一般都工艺较粗糙在。

色彩上,画风朴拙、色彩浓艳的五彩瓷器制作达到鼎盛,尤其是万历五彩瓷器,数量之多,堪称空前绝。

在装饰上,盛行具有道教色彩的吉祥图案,常见将吉祥文字变形为纹饰。嘉万时期推崇瓷器仿古,所仿成化青花和斗彩瓷器颇具形神,为明代仿古瓷器的佳作。

嘉靖款 青花璎珞海马纹罐 故宫博物院藏

嘉靖款仿龙泉釉暗划花纹瓶 故宫博物院藏

嘉靖款红绿彩云龙纹盖罐 故宫博物院藏

嘉靖款绿釉碗 故宫博物院藏

隆庆款黄釉暗划龙纹碗 故宫博物院藏

▲黄釉,是皇家控制最严格的一种釉色,因“黄”和“皇”同音,故黄色作为皇家的象征。明代黄釉瓷器以弘治朝烧造最好,色泽均匀娇艳,有“鸡油黄”、“娇黄”或“浇黄”之称,后世多有仿品。

弘治官窑瓷器风貌与成化时期大体相同,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又有不少时代特色鲜明的品种,如负盛名的浇黄釉瓷器,因其烧造品质超越宣德、成化产品,技术已臻炉火纯青,色泽淡雅娇嫩,得名“娇黄釉”,堪称明代浇黄釉瓷器的典范。

万历款 青花梵文莲花式洗-1 故宫博物院藏

万历款 青花梵文莲花式洗-2 故宫博物院藏

▲明万历时期,朝廷与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教主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往来密切,黄教文化传至宫廷当中,此梵文洗的制作应与此有关。

万历款 五彩镂空花卉龙纹长方盖盒 故宫博物院藏

▲万历一朝,五彩瓷器极负盛名。万历五彩有胎体厚重、釉面乳白莹润、彩色对比强烈、较多采用开光及镂空工艺等特征。此盖盒即是较为典型的万历五彩瓷。

(文章来自:古董收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代成化斗彩官窑瓷器


故宫博物院藏明成化斗彩开光折枝莲纹罐

明代时,景德镇成为全国瓷业中心并实行官民窑二元结构的生产体制。因官窑集中了最优秀的工匠,采用最优质的原料, 使产品超越前朝并达到新的高峰。

明代《格古要论》

对明代官窑瓷古人评价“首成(化),次宣(德),次永(乐),次嘉(靖)”。而成化瓷中又以“五彩为上”,这里所指五彩即今人所称的斗彩,由此成化斗彩为明瓷之冠已是古今玩家的共识。

故宫博物院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一、成化斗彩的工艺和方法

斗彩又称逗彩、豆彩、图案由釉下青花和釉上彩拼逗而成。

在工艺流程上,斗彩分两次烧成,第一次在生坯上用青料绘画纹饰局部,施透明釉经高温烧成青花瓷;第二次是在青花瓷釉面预留的位置用釉彩绘画,完成全部纹饰,经低温复烧而成。这种方法因纹饰以釉下彩和釉上彩结合组成,称复合彩。

珠山御窑厂出土明成化斗彩漏彩鸳鸯莲池碗

复合彩工艺初见于宋金北方磁州窑,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景德镇至明初少量出现,成化时达到成熟。

成化斗彩绘画的基础方法是用细柔均匀的青花线条在釉下双勾纹饰轮廊线,再用釉上彩在轮廊线内填色,也有部分纹饰是用釉下青花和釉上彩分画纹饰的不同部位组成画面,另见釉上点彩、染彩、复彩等方法。

故宫博物院藏明成化斗彩海水异兽纹罐

为了适应各种釉上彩的技法,成化官窑匠人制造了分别用香油(香油便于渲染)、胶水(胶水便于涂刷)和清水(清水便于堆填)来调和釉彩,使画面增加表现力。

成化斗彩的釉上彩色泽非常丰富,娇艳而鲜丽,有鲜红、油红、鹅黄、杏黄、蜜蜡黄、姜黄、水绿、叶绿、山绿、松石绿、孔雀绿、孔雀蓝、姹紫、赭紫、葡萄紫等十多种,每件器物用3—6种,也有些仅用1—2种,不论用几种,只要符合釉下青花双勾、釉上彩填色工艺的都可称为斗彩。

明成化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盖罐

二、成化斗彩的造型和纹饰

成化斗彩是明官窑产品,具有纯正的皇家血统,造型和纹饰集中体现了成化瓷的轻巧精致和淡雅隽永。

成化斗彩均为小件器物,以杯盏碗碟为主,另有少量的瓶罐。最大的罐仅高20厘米,最小的杯仅高3厘米左右。胎体都轻薄如纸,呈半脱胎状。

各类器物中,造型最丰富的是小型杯盏,是成化斗彩的代表作品,如:

敛口深壁杯;敛口,深壁、浅圈足,口径5.6厘米到8.2厘米,画鸡群的称鸡缸杯。

侈口窄唇杯,侈口窄唇,深壁,矮圈足,口径5 . 8厘米到8.2厘米。

侈口矮壁杯,侈口,矮壁,平底,口径7.6厘米到8.2厘米 。

高足杯,侈口,深壁,高圈足,足中空或平,高5.9厘米到7.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明成化斗彩高士杯

状如甜瓜的小罐,仅可盈握的小杯,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装饰风格和装饰纹样。因此成化斗彩的装饰具有轻歌曼舞式的柔美,题材都是花蝶、葡萄、婴戏、高士、花鸟、鸡群等内容, 又往往以组合方式出现,如小鸟配花果,蝴蝶配山石等。画面充溢着明代士人的儒雅澹泊,充满诗情画意。

成化斗彩的纹饰和造型间又是相互协调并固化的,每种纹饰都用于特定的造型,而每种造型会有几种题材来装饰。如团莲纹用于盖罐上,梅蝶纹用于葵瓣口碗上,人物纹用于敛口深壁杯上,团花鸟纹用于侈口窄唇杯上,梅花纹用于侈口碟上等。

有些纹饰构图还作不同处理,最有代表性的是鸡缸杯上的鸡戏纹。

鸡缸杯有大中小三式:大的口径8.2厘米,外壁彩画大鸡二对各率三雏,饰以牡丹、兰花两丛;中的口径7.6厘米,外壁彩画大鸡一对率小雏六只,饰以牡丹、红花两丛;小的口径5.6厘米,外壁彩画大鸡一对率小雏五只,饰以坡陀、花卉。

因当时均工匠手绘,即使造型和纹饰相同,画面细节也略见区别,找不出两件完全一样的作品,对每件成化斗彩作品都可以据此方便地识别其来源、流传和身份。

故宫博物院藏明成化斗彩缠枝莲纹罐

三、成化斗彩的存世和出土

我们目前所见的成化斗彩由两部分组成,一为传世品,二为出土物。

成化斗彩作为御用器,除少数因战乱等原因流入民间以外,主体仍由明清皇室相继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保存着清宫旧藏历代珍宝的主要部分,也是成化斗彩庋藏最多的。

据1961年出版的《故宫瓷器录》统计,台北故宫藏成化官窑器共587件,斗彩有194件,计有:

罐类:斗彩莲花盖罐十件,斗彩花蝶盖罐八件;

洗类:斗彩十字杵洗三件;

盏类:斗彩鸳鸯卧莲盏五件,半脱胎斗彩梅蝶纹葵瓣口盏二十五件,斗彩凌云盏二件,斗彩团花盏一件,斗彩海兽小盏二件;

杯类:斗彩人物杯二件,斗彩婴戏图杯二件,斗彩夔龙纹杯十一件,斗彩团龙纹杯二件、斗彩鸡纹杯(习称鸡缸杯) 二十八件(其中大十二件,中二件、小十四件),斗彩团花鸟杯四件、斗彩花蝶杯四件、斗彩葡萄杯十七件、斗彩花果杯二件、斗彩莲花杯十五件、斗彩番莲梵文杯三件、斗彩花卉杯二件、斗彩花卉梵文杯六件、斗彩凌云杯八件。

高足杯类:斗彩葡萄高足杯三件、斗彩番莲高足杯四件;

碟类:斗彩灵芝碟三件、斗彩梅花碟九件、斗彩葡萄碟六件。

海内外公私藏家也有一定数量的成化斗彩器物。

珠山御窑厂出土明成化斗彩鸳鸯莲池碗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于1987—1988冬在明官窑遗址珠山东麓,发现埋藏成化官窑落选贡品的场所,出土成化瓷残件极为丰富,复原遗物万件以上。

这些残器按地层关系可分为成化早期、成化中期和成化晚期三类。斗彩器出现于成化晚期,有盖罐、鸡缸杯、葡萄扁盏、高士杯等,另外还发现了数量不少的尚未画釉上彩的青花半成品。这些出土的成化斗彩从造型、纹饰、款识都能和传世品相互印证。

珠山御窑厂出土明成化斗彩漏彩鸡缸杯

四、成化斗彩的评介和影响

明代官窑瓷至成化达顶峰,斗彩为其代表。

从胎釉看,成化官窑瓷胎的氧化铝成份在明官窑瓷中是最高的,因而胎体洁净坚致,胎薄如纸;釉中含钙量和含钾量也是明代官窑瓷中最多的,因而釉面厚而滋润。

从青料看,成化使用的陂塘青料呈色纯净,无丝毫结晶斑疤,又称平等青,因而使青花线条细而圆柔,填色匀而洁净。

从釉上彩看,不仅釉色多样,而且极为娇艳鲜嫩,成化斗彩上的姹紫嫣红、杏黄水绿都堪称绝唱。

在这些优质原料基础上,精心的制作和高超的绘画,使成化斗彩达到艺术上的非凡境界。

对成化斗彩赞誉有加,古今众口一词,其中又以鸡缸杯为最。明清人的评价似更应令人信服,明代谷应泰说:“古瓷画彩,成窑为最,画手高,画料精,其点染生动,有出于丹青家之上者”(《博物要览》)

万历皇帝对鸡缸杯更宠爱有加:“神宗(万历帝)时尚食, 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明实录》神宗实录)

在明清文人直至皇室推崇下,成化斗彩身价益增,以后仿制斗彩,特别是仿鸡缸杯延绵不断历朝都有。

故宫博物院藏明嘉靖仿成化斗彩杯

明后期官窑斗彩有两类,一类是仿成化产品,另一类则另行设计,但从胎釉品质、青料呈色、釉上彩色泽乃至制作水平都远不及成化。

清乾隆时,官窑也设计了一种鸡缸杯,杯身较高,上画婴戏、山石并鸡群,带长篇御制诗,底有“大清乾隆仿古” 青花篆款,非常精美,但已无成化斗彩鸡缸杯的那种田园诗式的神韵了。

首都博物馆藏清乾隆鸡缸杯

釉色资料


施釉厚度(大概)

单色釉:0.4-1

裂纹釉:0.7-2 厚,裂纹大

无光釉:0.2-0.3

铁黑花釉面釉:0.5-1.8 底釉同单色釉

结晶釉:0.5-1.8 厚 结晶大

施釉技法(面釉)

撒点 绘 剪纸等,吉州窑天目系列图片可参考

金属呈色(景德镇一般石灰釉、钾钠量近似、还原烧)

红色氧化铁 1-2 青瓷 添加微量氧化铬偏绿

碳酸铜 0.5-3 铜红 高温易挥发,添加少量骨灰有益

青花呈色

氧化铝、氧化锰、氧化铁、海碧可改变青花色调

裂纹釉着色

用青花等高温彩料填入再高温烧成

用西赤等低温彩料填入再低温烧成

用茶汁或墨汁填入。

烧窑

一般调节分压阀控制升温,调节喷火嘴空气进量控制气氛

100-200、500-700升温宜慢些

900左右转还原,一般先强还原后弱还原

可将火机放在观火孔,火苗内窜为氧化,火焰闪烁;反之还原,火焰稳定蓝色

(保温二三十分钟有益于窑内温度均匀)

冷却时一般要将窑密封防二次氧化。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明代官窑瓷器资料汇集》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明代官窑瓷器资料汇集》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明代官窑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