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宋汝窑瓷器如何鉴别 > 导航 >

汝窑瓷器收藏价格及行情如何?

汝窑瓷器收藏价格及行情如何?

宋汝窑瓷器如何鉴别 古代瓷器收藏 汝窑瓷器鉴别

2020-11-16

宋汝窑瓷器如何鉴别。

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汝窑瓷器鉴定拍卖。汝官窑天青釉色为主。但在不同的光照下和不同的角度观察,颜色会有不同的变化。平常体会,在明媚的光照下,颜色会青中泛黄,恰似雨过天晴后,云开雾散时,澄清的蓝空上泛起的金色阳光。而在光线暗淡的地方,颜色又是青中偏蓝,犹如清彻的湖水。究其原因,是汝瓷玛瑙入釉而致使釉面产生的不同角度的斜开片和寥若晨星,大小不一的气泡对光照的不同反射而产生的不同效果。

面如玉

关键是半乳浊状的结晶釉,这种结晶釉对色与光极敏感,青绿釉却能从内反射出红晕。釉子稍厚处,如凝脂般将青翠固化,又如腊滴微趟,将玛瑙融化之后而又将其垂固。釉子稍薄处,如少女羞涩面现昏红,又如晨曦微露,将薄云微微染红。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汝瓷釉面的光泽,不如官、哥瓷晶莹,更逊于龙泉青瓷,与同为贡御性质并亦为出土的定瓷、龙泉瓷标本作比较,汝釉的光泽度,大抵只及后者三分之一略强。这说明,玛瑙入釉,致汝釉的玻化程度及釉质的抗腐蚀性均有所下降。反过来则说明,缺乏明显玻璃质感,是玛瑙为釉的一个重要特征; 釉质肥厚莹润若堆脂,釉面因施釉不匀、显高低不平、久平整,并有少量气泡和缩釉现象, 蝉翼纹: 用“蝉翼纹”来形容汝官釉面的开片最为形象。前人用“蟹爪纹”来形容,这里有二种说法。其一“汁中棕眼隐若蟹爪”,是说釉面上因气泡破裂而产生的棕眼犹如螃蟹走过沙滩而留下的蟹爪印。其二是形容瓷器表面开片的长短无序,呈不规则交错犹如蟹爪。笔者看法:所谓“蟹爪纹”是在瓷器开片的一条主纹上,另生出一条次纹,形成一个“Y”型(蟹爪),然后在次纹的一边又生出一条次次纹,形成又一个小一点的“y”型(蟹爪),。。。。。。就像一棵树主干生出大枝,大枝生出中枝,中枝生出小枝,小枝生出小小枝一样。其实中国画技法中创始于宋初的枯树画法的一种方法,就叫做蟹爪技法。用蟹爪技法来解释瓷器开片的主次、走向,最简单不过了。不过用蟹爪纹来形容汝官釉面开片却有不足,因为它只形容了开片的主次及走向,却无法形容汝官釉面中的斜开片。因而有人在考虑这方面时就用“鱼鳞纹”或者“冰裂纹”来形容。因此用“蟹爪纹”、“鱼鳞纹”、“冰裂纹”来解释汝官釉面的开片都是只抓住了一点而没有顾及其余。而蝉翼纹既包含了蟹爪纹又包含了鱼鳞纹或冰裂纹,是形容汝官釉面的最形象比喻。蟹爪纹,形容瓷器开片的主次、走向。

晨星稀

汝窑器釉厚,釉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汝窑瓷片的断面,肉眼可见一些稀疏的气泡嵌在釉层的中、下方。用放大镜于釉面上观察,中层的这些气泡,于釉层内呈稀疏的星辰状,大的如星斗。但是,蕴藏在釉层最底下的另一部分气泡,从釉面上则很难透见。汝瓷在其胎体的釉层间,有一排肉眼可见的大小气泡,这类同宋龙泉、南宋官窑等青瓷体系釉内气泡排列有异的景象,属玛瑙釉为釉的又一特征。同时表明,玛瑙的粘度很强,以致釉内与胎体中的空气,在烧制过程中无法正常溢出,较多的被封闭在釉的下层;芝麻支钉釉满足:。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针”。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汝窑是钉痕大部分如芝麻粒那么大,这是其它瓷窑所少有的。 棕眼:釉面的气泡在窑中焙烧时爆破后未经弥合而自然形成的小孔。

鱼子纹

鱼子纹是指在汝瓷釉面上有片状泛黄有异于汝瓷天青釉面的色块。 对鱼子纹的解析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釉面细小的开片细若鱼子。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写道:”汝窑在河南汝州,北宋时所创设也。土脉细润,如铜体,有厚薄,汁水莹润。有铜骨无纹者,有铜骨鱼子者……”。对汝瓷的开片有各种形容,如蟹爪纹,冰裂纹,蝉翼纹,鱼子纹等,但我觉得用蝉翼纹来形容是恰如其分。而汝瓷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曰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都是一些美丽的形象比喻,有点夸张。说到底就是釉面中泛起的红斑块显露在青色的釉面上,好像鱼子飘浮在水面上,仅此而已,我甚至觉得,这是汝瓷的缺陷。不过对汝瓷来说,又多了一个非典型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有铜骨无纹者。所以,鱼子纹是汝瓷的非典型特征。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宋代临汝窑瓷器图片及收藏价值


在瓷器收藏中,最有名气的当属宋朝瓷器,不仅历史久远,款式和制作也更加细腻,因而备受现代人的喜爱。不过,宋朝时期,因为手工艺发展繁盛,很多制作工艺更是达到了百花齐放的程度,因而在宋朝时期,瓷器的烧制非常多,且制作更加精美、品质更高。在宋瓷种类中,有一种非常珍贵的瓷器为汝窑,而与汝窑相对的是临汝窑瓷器。那么,什么是临汝窑瓷器?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临汝窑瓷器的收藏价值

据业内人士介绍,临汝窑瓷器是冯先铭先生在1964年调查宋代瓷窑遗址时,提出的名词,因为是在河南省临汝县,因而也被称为是临汝窑。临汝窑烧制的瓷器品质非常高,而且烧制工艺比北宋同期更为先进,因而在当代,临汝窑瓷器也是不错的藏品,收藏价值极高。

临汝窑瓷器的窑址有很多,像宝丰清凉寺、禹县钧台窑汝瓷烧造区、严和店、内乡大窑店窑、新安窑等包含在内。

临汝窑瓷器的特点如下

1、器型

据专业人士介绍,临汝窑瓷器的瓷器器型繁多,有碗、罐、瓶、盘、盖、尊、炉、器盖,甚至连化妆盒都有,可见临汝窑瓷器的烧制工艺有多先进。

2、题材

临汝窑瓷器的装饰题材丰富多彩,大部分都是以花卉、文字或者是人与动物进行修饰的,也有一些其他的。花卉类的纹饰包括菊花、缠枝莲菊花、缠枝莲花、竹叶纹、莲花牡丹、浪花海螺、海水游鱼等,其中牡丹、菊花、缠枝莲纹饰较多,受欢迎度也更高,这与中国人的喜好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牡丹国色天香,有富贵荣华之意,菊花高洁,有君子之雅,缠枝莲并蒂开放,有喜结连理的美好祝愿,因而这几种图案一直很受欢迎。

文字方面则以姓为主,常见的有张、同、吴、吉、贾、刘、雪等,印刻的位置有所不同,有的刻于碗底,有的在碗心。动物类则以鱼、鹿、海螺以及龙凤为主,人物以裸婴、莲生贵子、婴鱼戏莲为多,都寄托了世人的美好祝愿。

3、手法

临汝窑瓷器的装饰艺术感很强,不仅有唐宋时期的艺术特点,更有创新。据悉,临汝窑瓷器的立体感要比以往强很多,再加上有阳纹和阴纹两种模印方式,将瓷器上纹饰的立体感凸显的更加明显。这个时期的匠人工艺也十分高潮,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十分生动、栩栩如生。

总的来说,临汝窑瓷器既有汝窑的特点,又具有钧瓷的特征,再加上存世量很少的缘故,因而市场价值极高。

汝窑瓷器的收藏价格为何如此之高


汝窑是我国五大名窑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位居五大名窑之首的它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其造型古朴大方,一般以名贵的玛瑙为釉,其色泽是其他瓷器颜色所无法比拟的,随着光的变幻看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极其细润,其胚体犹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磐,明亮但不刺目,宋元明清以来,一直都是宫廷汝瓷用器,比我国商周时期鼎还名贵,人们常把它称为“家产万贯不如汝窑一片”由此可见汝窑瓷器的地位,高雅素净是它的代名词,千姿百态的造型,各类的样式都有涉及,再加上因为后期的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所以上等工艺的汝窑瓷器少之又少,大多都被毁坏或流亡海外,流传至今的汝窑上等瓷器很少,其收藏价值和价格很高。

汝窑瓷器的胎釉一般都为灰白色,深浅不一是因为其烧制的温度以及在原料使用上不同所造成的,和燃烧后的香灰差不多,俗称为“香灰胎”,淡淡的天青色,釉层的厚薄适中,纹饰上花鸟、山水、人物多种多样,呈现出主次、深浅的变化,层次感也非常强。其釉面还有开裂的纹片,多为错落有致的极细纹片,俗称为“蝉翼纹”,再加上汝窑瓷器的胎质细腻,胎土中还含有微量的铜元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微微的红色,而胎色灰中却略带黄色,这样的汝窑瓷器在当时的产量是非常多的,但是因为烧制工艺的复杂、烧制师水平的参差不齐所以制作出的瓷器也是参差不齐,上等的汝窑瓷器其数量非常的少,所以说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大多都是现代所仿制的,真正的汝窑瓷器在博物院和一些早期名家收藏,很多收藏爱好者都难以一见上等的汝窑瓷器真容。

北宋灭亡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二十年的时间使得现今的存世量较少,所以其价格千万的也有,传统手工制作陶瓷的方法高达十三道工序,每位烧制师都负责其专门的工项,做工精细、设计唯美是它的代名词。汝窑瓷器在器型上古朴典雅、光润有度,由于汝窑瓷器釉层非常的厚所以其外部的花纹也是非常独特的,开片状更是汝窑瓷器的象征。汝窑瓷器得烧制可以代表宋朝瓷器的发展,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位居高位、皇室专享的象征,更是现在的仿制技术所无法比拟的。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瓷器行业开始快速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汝窑的瓷器繁荣不仅仅是因为其烧制年代短,更是因为其烧制工艺的成熟以及做工的精艺,造型的多样,层次感的强烈所以造就了今天汝窑瓷器的地位。虽然汝窑瓷器价格的高昂使许多收藏爱好者望而却步,但是这才展现了汝窑瓷器的收藏价值。

明山水纹瓷器发展历程及收藏价格


将中国传统国画中的山水纹技法运用于瓷器上的山水纹瓷器是很有代表性的,特别是在明代青花瓷中,山水纹技法体现得尤为出色,将这两种艺术融合得非常完美。所以在明代瓷器中,以山水纹为主题的瓷器占了很大的比例。那么明代山水纹瓷器是如何发展的呢?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中国传统山水纹是非常强调“意境”的,所以最开始的山水纹瓷器还没有到达艺术品的高度。特别是明前期,此时山水纹技法的神韵还没有在瓷器上很好地展现出来,意境这一元素还远远没有被重视起来。所以明前期的山水纹瓷器还不能被称作真正以山水纹为主题的瓷器,因为次时代的山水仅仅是作为画面留白处的填充或者是人物的背景等,并没有形成一个单独的主题门类,并且从其技法上来说,也还停留在最基础的勾线、填色等阶段,没有进行艺术的纵深。

但是,到了崇祯年间,山水纹瓷器的发展突飞猛进。在这一时期的青花瓷中,出现了很多真正以山水为主题的瓷器,虽然这一时期的山水纹中仍然有人物的出现,但是山水往往是作为主角的。并且这一时期山水纹的技法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在环绕瓷器的群山、流云等景物的表现上,更加自如、随性,充满灵韵,而在点缀的松、竹、庙宇、亭台楼阁等景物细节上的表现也已经较为精细了,勾刻方式也更加多样化。

而在明代后期的山水纹瓷器中,开始展现出文人山水“意境”的气韵,在这一时期,对于山水的层次、布局、形态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描绘山的远、近,水的深、浅时,层次感非常分明,是明后期山水纹瓷器的一大特点,较之前整体画面的留白也增加了。同时其中还流露出了画师的个人艺术情趣与审美趋向,比如在山水的结构与线条上,更加随性、灵动,富于变化,山与云的组合也或多或少有个人艺术特色在其中,所以明晚期的山水纹瓷器已有了“意境”的出现。

同时,明山水纹瓷器的精品,多出自民窑。因为在民窑中山水纹的表达更生动、图案也更精美,在线条的勾勒上,重简不重繁,同时山水的组合也开始更新,有虚有实,生动自然。所以在鉴赏明山水纹瓷器时,要注意其发展过程,从前期的背景作用到崇祯朝形成山水纹主题瓷器再到后期臻于完善,山水纹技法运用得更为纯熟,而画面也愈发富有层次。

宋代汝窑青瓷拍卖成交价格及鉴赏


汝窑乃北宋官窑中的佼佼者,其所出青瓷也品质极佳,一句“天青色等烟雨”口耳相传,可见汝窑青瓷之美丽深入人心,并且由于开窑时间较短,自南宋始出品甚少,是当之无愧的收藏界珍品。

1.宋 汝窑兽面青釉五足洗,拍卖成交价格:95,344,200元,尺寸:高5.1cm;口径13.9cm。

就目前而言,世界上有记录在册的传世汝窑瓷器,仅存67件,其中还包括部分残品;这个数字可以说是官窑系统中最少的了,即使在珍宝林立的台北故宫里,也只有21件,实在是“一瓷难求”。

2.宋 汝窑青釉花口瓶,拍卖成交价格:77,832,000元,尺寸:高26.7cm;口径8cm。

在历代的墓葬出品中,至今都没有一件汝窑青瓷面世,这也给收藏鉴定带来了难度——没有足够的参考物。

3.宋 汝窑青釉长颈瓶,拍卖成交价格:77,832,000元,尺寸:高25cm;口径4.2cm。

因此我们在鉴赏汝窑青瓷时,不能妄下结论,特别是汝窑青釉器和汝窑青瓷是有部分相似的,常常有鱼龙混珠的藏品,但要注意汝窑青釉器的价值较低,只是民窑所产,这与汝窑青瓷的出身与价值完全不一样的。

4.宋 汝窑青釉B型盏托,拍卖成交价格:41,710,500元,尺寸:高6.3cm;长17.6cm。

不同于其他名窑,花色繁多,据历代文献与藏家分享,汝窑青瓷的釉色仅八种。对此《遵生八笺》中高濂已有较生动的刻画,说颜色就是“其色卵白”,并且其中“汁水莹厚”,莹润“如堆脂”,可见坯体本身的莹润,又不仅仅如此,“汁中棕眼隐若蟹爪”,但“底有蘑细小挣针”,除了莹润之外又还独具汝窑青瓷的特色。

5.宋 汝窑青釉水仙盆,拍卖成交价格:34,523,000元,尺寸:高6.3cm;长20.4cm;宽14.2cm。椭圆形盆,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边棱,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体满布天青釉,极匀润;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棱角釉薄处呈浅粉色。裹足支烧,底部有六个细支钉痕,略见米黄胎色。此种传世稀少、温润素雅的色泽,正是宋人所欲追求如雨过天青的宁静开朗的美感。

在汝窑古址里发掘出土的青瓷,釉色基本如文献记载所述,五彩纷呈,素净如月白、纯净如天蓝、莹润如天青、澄澈如粉青、温婉如豆青、质朴如卵白等等,但所有颜色,都是在一个基调上衍生出来的,那就是——天青。汝窑青瓷的天青色釉色是基础,也是一绝,是鉴赏时汝窑青瓷时不可忽略的一方面。

6.宋 汝窑青釉赏瓶,拍卖成交价格:29,187,000元,尺寸:高19.2cm;口径5.6cm。

在青瓷的装饰方面,早期汝窑青瓷很少有额外的装饰,除开花口盏托盘面、三足尊等器形有凸棱、弦纹外,其他汝窑青瓷基本是无多余装饰的,一般整体花纹都简单大气,如莲纹就很常见,还有龙纹、双鱼纹,还有构思精巧的铺首衔环。此外,近来出土的汝窑青瓷中开始出现较生动的装饰,如游龙、鸳鸯、野鸭、雄狮等等精巧入微的雕塑,或盘或蹲于炉盖上,非常抢眼,所以在鉴赏汝窑青瓷时,应当注意不能对其装饰的繁简一概而论。

7.宋 汝窑天青釉水仙盆,拍卖成交价格:32,000,000元,尺寸:高6.5cm;长22cm。

最后,汝窑青瓷的瓷胎也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青瓷胎骨虽然坚硬,但土质是极为细腻的。又因为汝窑青瓷胎土中有铜元素,所以胎色反而微微泛红。收藏大家马未都就早有言论:“汝窑青瓷实乃夹生胎。”

8.宋 汝窑青釉瓜棱瓶,拍卖成交价格:16,274,304元,尺寸:高18.8cm。

何出此言?皆是因为汝窑青瓷烧制过程中是绝不能熟的,否则釉色会不理想。谁能想到“天青色”之底竟会泛红呢?所以鉴赏汝窑青瓷,必看瓷胎。

9.宋 汝窑青釉三足洗,拍卖成交价格:16,192,000元,尺寸:18×6cm。

10.宋 汝窑青釉双耳盘口瓶,拍卖成交价格:13,960,800元,尺寸:直径8.2cm;高20cm。

11.宋 汝窑青釉多棱方口洗,拍卖成交价格:12,900,000元,尺寸:4.2×12.5cm。

12.宋 汝窑天青釉高足盘,拍卖成交价格:14,000,000元,尺寸:高15cm。此高足碗,造型优美,古朴大方,施天青釉,釉色漂亮,釉层匀净,胎体结实,底有支钉痕迹,保存完好,十分难得。

13.宋 汝窑青釉纸槌瓶,拍卖成交价格:8,505,400元,尺寸:高20.7cm;口径7.2cm。

14.宋 汝窑青釉小笔洗,拍卖成交价格:7,783,200元,尺寸:高3cm;口径8cm。

王步瓷器价格如何 哪种值得收藏


作为一个陶瓷艺人,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陶瓷艺术,长达六十年的瓷器创作,换来的是数万件精美的瓷器,几代人的倾仰以及不胜数的美名。但或许他老人家是不在乎这些的,他研究陶瓷艺术不是为名利,而是为了陶瓷美学的发展,为了大众能够欣赏、使用到这样精美的器物。这个老人,就是被誉为“青花大王”、“民国瓷器第一人”的我国陶瓷美术大师王步先生。

王步老人自九岁起就拜了景德镇青花艺人许友生先生为师,最初学的就是青花瓷的制作。后来历经波折,又受聘在陶瓷名家吴霭生门下,专攻仿古瓷,这段时间不断临摹古瓷画,也为他日后创新打下了基础。吴霭生先生逝世以后,王步老人开始独立门户。于是,他逐渐摆脱仿古瓷的制作,转而在青花绘制上采用水墨画技法,并创造性地运用了“铁线描”的笔法。这样创作出来的青花瓷大方、清新,摆脱了晚清瓷画的陈规陋习,开瓷画之新风。在此后的较长一段时间里,这种铁线水墨青花成为了王步老人的代名词。

抗战时期到新中国建国稳定以前,由于物料紧缺,王步老人的青花创作不得不暂停。这段时间他多以釉上粉彩进行创作,多作人物、山水、丛菊等瓷绘。幸而在解放后,景德镇瓷业也逐渐复苏,王步老人开始重拾旧艺,还继续进行技法上的创新。可以说,建国以后是王步老人青花瓷器创作的一个高峰。这个阶段,王步老人还发明了一种画上去会流动、也会顿住的色料,大大增加瓷画的鲜润、流畅与自然感。

王步老人的青花作品,清新淳雅,画面构造简洁但意境浑厚,笔法老辣、流畅,不论山水、人物还是花鸟,都能做到形神兼备。王步老人的瓷绘作品有三个很鲜明的特色。第一个是他使用的青料一定是自己配制的,调得青中微带蓝黑,因此可以营造出一种浑厚、庄重、宁静之感。第二个是他所用的釉,并不是普通的纯白釉,而是一种白里泛青、光亮度较弱的釉料,其与青花结合有非常和谐的温厚效果。最后,王步老人的笔法是极其独特的,至今无人能超过。他的笔墨,个人风格很浓重,主要是吸取了北碑的用笔方法,因此有涩笔,颤笔。一般的青花笔法都追求比较潇洒、飘逸、流动的效果,但是他却是涩重的,就显得比较深沉、厚重,与众不同。所以,王步老人的瓷器仿造很难,尤其是以这种笔法写出的款子、签字,可以说根本没办法仿写出来,真假差距很大。

2014年,景德镇华艺拍出了一件王步老人于上世纪50年代末所作的白菜-青花釉里红瓷板,瓷板尺寸不大,高16cm,宽30cm,最终成交价高达954.5万元。同年底,一件王步老人的青花-渊明採菊图-观音瓶经由北京匡时国际拍出,获价更高,达1127万元之巨。2017年,北京匡时国际又拍出一组三件王步民国时期所作的青花-文人垂钓会友图瓷板,成交价再进一步,达1150万元。目前,根据雅昌数据来源,王步老人作品中价格拍得最高的,是他民国时期所作的一组四件青花-人物故事瓷板,每件瓷板尺寸为24×37.5cm,成交价为2935.2万元。业内人士表示,王步老人的瓷器作品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在当前拍卖市场上其作品的表现也异常强劲,动不动就过千万是常用的事。同时,既然王步老人有“青花大王”的美誉,那么自然是他的青花瓷作品收藏价值最为珍贵,其一些传世稀少的青花粉彩、青花斗彩等也是非常值得收藏的。

明青花收藏行情如何 升值潜力多大


青花瓷,是我国瓷器中很有代表意义的一类作品,也是长久以来瓷器作品的主流之一。青花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但其真正意义上成熟的作品是在元代才经由景德镇窑口生产而大批出现的。此后的明、清两朝,青花瓷经历了走向鼎峰、降下神坛、二次融合、再衰落等波折的过程。其中,明朝的青花瓷作品可以说是青花作品的典范和技艺高地,尤其是永乐、宣德两朝的作品,尤为世人瞩目。

明青花的收藏,其实一直是收藏市场上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它的市场价格走势良好,未来的升值空间也比较可观。这两点在近几年明青花的拍卖记录上都多少有所体现。在20104年的秋拍会上,一只明代的青花缠枝莲纹高足碗,其尺寸为高11.5cm,口径16cm,最后成交价437万元。而在今年6月的2018台湾中正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也有一只明代青花龙纹高足碗,其高11cm,口径为16.5cm,最后成交价高达3311万元。当然,这个例子并不是用来表明明青花的涨幅有多大,毕竟这两件藏品除了形制均为高足碗以外,在纹饰、年款、工艺等方面还是有较大差异。这种价格的变化只能说明明青花的市场价值是比较好的,也不太会出现短短几年,一件相似度很高的藏品就会发生贬值的情况。

至于明青花的市场价格走势好这一点,更是毋庸置疑。这一两年的各拍卖会上,仅五百万级别及以上的明代青花瓷就拍出近百件之多,更不提还有大批几十万到百万级别的藏品。今年6月,荣盛国际的春拍会上,拍出了一件价值914.4万元的明代青花缠枝花卉纹罐,这只花卉纹罐的直径为10.3cm,高度为22cm,底径为11.5cm。三个月后,荣盛国际又拍出一只青花大罐,直径为14.4cm,高度为21.4cm,属于大明宣德年作品,最终以94.08万元的价格成交。

当然了,今年明青花的行情可观,也并非突如其来之事,而是早几年这种价格势头就有所显形,甚至在六七年前就已经天价藏品频出。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2012年春拍会上,一件从国外归来的明初期-九龙纹大缸引起了所有收藏者的注目。这只大缸高为36cm,直径87cm,底径59cm,本是明朝宫廷器物,且见证了明朝三代帝王更替,属于精品中的精品。最后的拍卖价格也是这些年来一直未被超越的记录,成交价达到了11.04亿元。同年年底,一件高58cm的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龙耳瓶也是拍出了7.82亿元的非凡成绩,令人称羡。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了,这些器物基本都是官窑作品,并且多来自皇庭,因此价格不菲,民窑作品还能有这么值钱吗?答案显而易见,民窑作品当然不会有官窑或宫廷作品值钱,但是收藏价值一样是很不错的。像笔者朋友就收藏了一件典型的明代青花花卉纹盖罐,此罐造型古朴典雅,胎质细腻,胎釉结合非常紧密,釉色晶莹艳丽,青花发色纯正,所绘纹饰多姿多彩,足见其制作精巧。这种罐从定义上来讲是清代将军罐的前身,是典型烧柴的方法烧制出来的,品相好,老中见新,保存完整,保守的拍卖标准价格为45万元。相对于百万级别的,这个价格算比较少的,但是它作为民窑作品,这个价格也已经很合理了;况且明朝瓷器传世的比较少,以后的升值空间不会有太多的藏品来瓜分,也就是说升值情况还是很可观的。

官窑、汝窑及哥窑瓷器的特征


这三个窑不属于一系,但它们是“名窑林立”阶段的重要品种,因为影响巨大,所以专门列出。

(1)官窑:“官窑”的基本含义是皇家、官方营建,主持烧造瓷器的窑场。不计工本,以最好的材料,最好的窑制,工艺最精良的工匠烧制。

产品不具有商品性质(在特殊情况下,也有宫廷选择之后出售、外销、赏赐等),仅供宫廷使用,严禁民间使用。官窑虽然只为满足最高统治者的糜费,但都促使中国制瓷业之精益求精。明洪武以后直到清代“官窑”,与早年“官窑”性质有一些区别。“官窑”的起源一般认为可追溯到唐、五代,如唐代“秘色瓷”之“秘”,如五代吴越钱氏宫廷垄断越窑精品生产,使之成为自己的官窑。据文献记载,北宋时,朝廷在汴京设置官窑,史称北宋官窑。近年来,有的学者认为其产品就是“汝窑”亦不无道理。南宋时,建立修内司和效坛下官窑。北宋官窑和南宋修内司官窑遗址至今尚未确认,一说近年发现的杭州老虎洞窑可能就是修内司窑。因为官窑产品民窑不得仿烧,所以有的专家认为官窑不会形成窑系,而且它的烧制技术密不外传,烧造过一批瓷器后,瓷窑要被毁弃。生产状况亦是严格守密,所以文献笔记中罕有详细记载。其实,官窑技术中明显受越窑“秘色瓷”,耀窑五代产品,钧窑、汝窑、龙泉窑工艺的影响,只是提纯,担高罢了。

官窑产品以生活用品和陈设用器为主。宋代官窑主要器物有碗、盘、碟、洗、瓶、炉、尊、及仿周、汉时期青铜壶等式样的瓷器。早期釉色有粉青、青灰,青黄等,晚期采用厚釉工艺,追求釉色的玉质感,在素烧过的坯胎上反复施釉,裹足支烧,在器底部留下细小支钉痕。有的周身布满冰裂纹,口足呈紫色。宋代官窑的贯耳瓶,直口,细长颈,鼓腹下足。一般认为,杭州乌龟山窑址即为郊坛下官窑,又有人认为杭州老虎洞窑为修内司官窑。

所谓“传世官窑器”的特点,胎质细腻坚致,器壁薄,胎色黑或紫褐;釉色有天青、粉青、月白、油灰、绿、米黄色,釉层肥腴莹润,玉质感很强,釉面有各种开片;器型有碗、盘、碟、洗、盏托、直颈瓶等,还有仿古铜、玉器样式的瓷器。

官窑器的仿伪,自宋元以龙泉产品的高档化,就搞得十分复杂化,有的已难以定夺。从明代的仿品看,一般胎色较白,即便是仿紫褐色胎也是在白色瓷胎外面深色使然。清代大量仿烧,雍正朝工艺之高,甚到连乾隆皇帝都不辨真伪。近现代有一种深色胎,但质地粗糙,是机器制作而非手工制品。仿品的釉层都不似原件那样肥厚滋润,变得较薄,有的还趋于透明,釉面的开片极不自然。官窑瓷器固有的支钉痕往往不见,仿品做成无包釉支烧者,支烧痕圆正而不自然。造型上往往出怪民品种,基本上失去了宋代特有的秀美,而显得粗笨。

仿伪官窑的地点主要在景德镇,近年也扩大到河南、陕西、浙江等地。

(2)汝窑:位于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又称青龙寺),烧造时间约是北宋神宗到徽宗(公元1068-1125年)时期,是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

汝窑器物胎较薄,但细腻、坚致,色如香灰,迎光可见微微红色,坯修得相当精细、规整。釉以天青色为主,还有天蓝、粉青、豆青、葱绿等色,釉面匀净较薄,开片可分牛毛纹、柳叶纹、鱼籽纹、蟹爪纹等。器型有盘、碟、洗、瓶、尊、碗、盏托、水仙盆等,盘、碟、洗、碗多为圈足外卷,多采用满釉裹足支烧,足底心有三至五个细小的支烧痕。盘和洗的数量最多,盘有花口、敞口、圆口、敛口等。汝窑盘敞口,斜壁,圈足,淡青色釉,釉面有细碎开片,采用满釉支烧(图1-54)。瓶有棒槌瓶、长颈瓶、长颈撇口瓶。尊有三足尊、出戟尊,还有六瓣花口的盏托和椭圆形的水仙盆。汝窑器以素面为主,个别有纹饰的有铭文“奉华”、“蔡”两种。

窑变釉瓷器价格如何 值得收藏吗


窑变釉瓷器,是一个定义相对很宽泛的瓷器品类,一般在瓷器烧造开窑以后,未能形成预期的形状或釉色,而是表现为某种特异的状态,都可以称之为“窑变釉”。按照这个定义去看,实际上最早的窑变釉在唐以前的青釉瓷上就有出现了。但是彼时的瓷器烧造贵在成品达到预期效果,窑变釉瓷器被视为残次品和不祥之兆,一律采用砸毁的处理办法。一直到宋代,作为被后世称作“五大官窑之一”的钧窑,在烧造青瓷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窑变釉瓷器,海棠红、玫瑰紫等即属其中。但是这部分窑变釉瓷器虽得到人们一定的重视,但是由于机理难以探明,仍旧将其算作次于纯净釉色的杂色釉瓷器。

同时,由于钧瓷的纯美,当代和后世的各个窑口都有仿烧,不论是按照原配方还是自行在加入某种元素,因此导致窑变釉出现的情况都不少见。可惜,哪怕是到明代,人们都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种窑变釉瓷器的美丽,也没有将其单独分类。清雍正时期,御窑场仿烧钧瓷,烧出了一批窑变釉瓷器,这勾起了窑工们的探索精神。在不断的试验之下,虽然窑工们并不能掌控烧出来的具体釉色和纹路情况,但是已经把握住了可产生窑变釉的釉料配方,并能较好地控制烧造时的火候。在此情况下,清朝烧出了大量绮丽华韵的窑变釉瓷器,并将其视作瑰宝,因此很多精美器件得以保存。

窑变釉的釉面效果,既包含了单色釉所具有的莹润、华泽的釉面质感,又具有丰富的色彩和纹路变化,窑变效果多样。从纹路上来说,大概可以归为以下几类。第一个是开片纹,主要有细长的牛毛纹、微缝隙密疏不一的冰裂纹、如昆虫翅膀上脉络的虫翅纹、叶脉纹、铁线纹、鱼鳞纹、蛛网纹等,均以其象形命名,生动易懂。第二类为釉面纹,最具代表的即为蚯蚓走泥纹,也有蟹爪纹、龟裂纹、龟背纹等。第三类称晶体纹,意思是釉料中的结晶体或金属元素的着色剂在釉面上聚积、形成的纹路,通常为金、银或铜斑纹,另也有玉石纹。最后一种是窑变纹,其形成机理在于由于釉层流动,其中的气泡翻搅后突出釉面、破裂、最后融合,即在表面形成纹路,主要有鱼籽纹、珍珠点、雨帘纹、凤尾纹、羽毛纹等多种。

不论是哪种纹路的窑变釉瓷器,如今在收藏市场上,热度都不低,很受藏家喜爱,价格走势良好。早在2009年,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秋拍会上,一件高21.3cm,底径14cm,口径26.5cm的北宋钧窑窑变釉大花盆,最后以5800万元成交,可谓冠盖全场。去年6月,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又拍出一件清雍正时期的窑变釉大鸠耳衔环尊,其高度仅为35cm,最终成交价高达1035万元。

由此可见,在拍卖市场上,品相、保存俱佳的窑变釉瓷器,价格是很高的。一般来讲,宋代钧窑窑变釉的价值还要略胜一筹,其次就是雍正、乾隆两朝的官窑窑变釉瓷器价格也很高,其他窑口或者年代的窑变釉瓷器则无法一概而论,要看具体的瓷器品相、时间或者是否有特殊意义等。如这里有一件清晚期窑变釉长颈洗口瓶,它就是属于清晚期民窑寄托乾隆款的窑变釉瓷器代表,造型是模仿清宫,但是线条转折变化非常完美,且保存完好、成双成对。因此在市场上它的成交价也应该在15~20万元之间。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汝窑瓷器收藏价格及行情如何?》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汝窑瓷器收藏价格及行情如何?》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宋汝窑瓷器如何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