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美家美瓷砖 > 导航 >

中国茶器之美,瓷器浅说

中国茶器之美,瓷器浅说

美家美瓷砖 美缝瓷砖 瓷砖美缝价格

2020-11-17

【www.taoci52.com - 美家美瓷砖】

青瓷——烟雨飘荡的美好

青瓷的鼎盛时期是宋代,当时作为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远销各地。而到明代时,青瓷茶具更加细腻、纹案秀丽端庄、造型典雅温柔。16世纪末,龙泉青瓷出口法兰西,轰动整个欧洲,被视为稀世珍品。

青瓷最适合冲泡绿茶,青绿交融,就像被灵气浸湿的江南般美好。

白瓷——纯净衬托的雅色 

唐代,白居易曾作诗盛赞四川大邑生产的白瓷茶碗,说明当时白瓷已经深受人们的喜爱。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装饰典雅,其外壁多绘有中国书画,励志抒情。

白瓷坯质透明细腻、色泽洁白、能很好的衬托茶汤色泽,所以白瓷茶具的使用率是最高的。

 

黑瓷——浓厚席卷的记忆

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这是因为自宋代流行斗茶,而至明朝后逐渐流行泡茶法,所以黑瓷“似不宜用”,仅作为“以备一种”而已。

宋代时期,黑瓷茶具的窑场中,建窑生产的“建盏”最为人称道。建盏在烧制过程中使釉面呈现兔毫条纹、鹧鸪斑点、日曜斑点,一旦茶汤入盏,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辉,美丽异常。

彩瓷——色彩勾勒的中国

彩瓷最出名的就是青花瓷。元代中后期,青花瓷开始成形发展;明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茶具,无论是器形、造型、纹饰等都冠绝全国。 

到了清代,青花瓷又进入了一个历史高峰,加上康熙帝时期研制成功的珐琅彩,茶具开始变得五光十色,受世界瞩目。不得不说,小小的彩瓷上勾勒出的是整个中国。

延伸阅读

中国茶具历史文化之竹木茶具


在历史上,广大农村,包括产茶区,很多使用竹或木碗泡荼,它价廉物美,经济实惠,但现代已很少采用。

至于用木罐、竹耀装茶,则仍然随处可见,特别是作为艺术品的黄阳木罐和二簧竹片茶罐,既是一种馈赠亲友的珍品,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中国历史上还有用玉石、水晶、玛瑙等材料制作茶具的,但总的来说,在茶具史上仅居很次要的地位,因为这些器具制作困难,价格高昂,并无多大实用价值,主要作为摆设,用来显示主人富有而已。

隋唐以前,我国饮茶虽渐次推广开来,但属粗放饮茶。当时的饮茶器具,除陶瓷器外,民间多用竹木制作而成。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开列的28种茶具,多数是用竹木制作的。这种茶具,来源广,制作方便,对茶无污染,对人体又无害,因此,自古至今,一直受到茶人的欢迎。但缺点是不能长时间使用,无法长久保存,失却文物价值。只是到了清代,在四川出现了一种竹编茶具,它既是一种工艺品,又富有实用价值,主要品种有茶杯、茶盅、茶托、茶壶、茶盘等,多为成套制作。

竹编茶具由内胎和外套组成,内胎多为陶瓷类饮茶器具,外套用精选慈竹,经劈、启、揉、匀等多道工序,制成粗细如发的柔软竹丝,经烤色、染色,再按茶具内胎形状、大小编织嵌合,使之成为整体如一的茶具。这种茶具,不但色调和谐,美观大方,而且能保护内胎,减少损坏;同时,泡茶后不易烫手,并富含艺术欣赏价值。因此,多数人购置竹编茶具,不在其用,而重在摆设和收藏。字串9

中国茶具历史文化之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 白银”等品种,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鲜丽夺目,逗人喜爱。

采割天然漆树液汁进行炼制,掺进所需色料,制成绚丽夺目的器件,这是我国先人的创造发明之一。我国的漆器起源久远,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中,就有可用来作为饮器的木胎漆碗,距今约4000—5000年的浙江余杭良渚文化中,也有可用作饮器的嵌玉朱漆杯。至夏商以后的漆制饮器就更多了。但尽管如此,作为供饮食用的漆器,包括漆器茶具在内,在很长的历史发展时期中,一直未曾形成规模生产。特别自秦汉以后,有关漆器的文字记载不多,存世之物更属难觅,这种局面,直到清代开始,才出现转机,由福建福州制作的脱胎漆器茶具日益引起了时人的注目。

脱胎漆茶具的制作精细复杂,先要按照茶具的设计要求,做成木胎或泥胎模型,其上用夏布或绸料以漆裱上,再连上几道漆灰料,然后脱去模型,再经填灰、上漆、打磨、装饰等多道工序,才最终成为古朴典雅的脱胎漆茶具。脱胎漆茶具通常是一把茶壶连同四只茶杯,存放在圆形或长方形的茶盘内,壶、杯、盘通常呈一色,多为黑色,也有黄棕、棕红、深绿等色,并融书画于一体,饱含文化意蕴;且轻巧美观,色泽光亮,明镜照人;又不怕水浸,能耐温、耐酸碱腐蚀。脱胎漆茶具除有实用价值外,还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常为鉴赏家所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