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 导航 >

三国故事与瓷器的融合

三国故事与瓷器的融合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陈国治瓷器的落款鉴别 古代瓷器三角

2020-11-18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三国演义》虽然成书于明代初年,三国故事在民间却流传甚早。早在宋元时期,三国故事就被大量搬上舞台,演出的三国剧目至少有三十多种。而元代到民国的陶瓷制品上,三国故事也是最常见的题材。今天,一起来看看瓷器上的“三国故事”吧。

以人物的形象在陶瓷器上作装饰,大致可分为传说神话人物、历史人物、文学故事人物、生活场景人物、佛教人物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都曾经在瓷器上出现。陶瓷上的三国故事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刘备、诸葛亮、曹操、周瑜、关羽、赵云、乱世佳人二乔等。

清晚期 青花三国演义之辕门射戟人物故事图瓶

高 43.7cm

清康熙 青花三国演义人物故事图罐

高 20.2cm

还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故事,也是陶瓷艺术中常见的题材,从桃园三结义到三家归晋都有涉及。其中以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刺杀董卓、三顾茅庐、大宴铜雀台、凤仪亭、空城计、火烧赤壁、大闹长坂桥、七擒孟获等为多。这些题材大多描绘了一些历史上的故事场景,记载了重要的人物活动和重大的战争场面,寄托了普通人民群众对英勇奋战、仗义豪爽的精神品质的推崇和敬重,表达了人们惩恶除奸、扶弱扬善的愿望。

清康熙 五彩三国演义之凤仪亭人物故事图盘

直径 27.5cm

吕布和貂蝉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施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讲述在王允的安排下,貂蝉巧妙周旋在董卓和吕布之间,终于令两人反目成仇的故事。这只明崇祯青花筒瓶描绘的正是凤仪亭的故事。画面中貂蝉亭亭而立,吕布站立左侧,头戴小冠,身穿铠甲,显得威风凛凛。最右侧为董卓,面部皱纹堆积,一手扶须,神色震怒。吕董两人的矛盾由此激化。

清道光 粉彩三国演义之空城计人物故事图花口盘

直径 24.8cm

三国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刘备的宽厚仁德、曹操的奸诈多变、孙权的雄才伟略、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关羽的忠肝义胆……更是耳熟能详,妇孺皆知。

《三国演义》虽然成书于明代初年,三国故事在民间却流传甚早。早在宋元时期,三国故事就被大量搬上舞台,演出的三国剧目至少有三十多种。而元代到民国的陶瓷制品上,三国故事也是最常见的题材。今天,一起来看看瓷器上的“三国故事”吧。

以人物的形象在陶瓷器上作装饰,大致可分为传说神话人物、历史人物、文学故事人物、生活场景人物、佛教人物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都曾经在瓷器上出现。陶瓷上的三国故事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刘备、诸葛亮、曹操、周瑜、关羽、赵云、乱世佳人二乔等。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人马乱纷纷。”空城计出自《三国演义》的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讲的是诸葛亮巧设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大军的故事。这只花口盘,画面是城门大开,诸葛亮在城头镇定自若地抚琴,城下司马懿策马迟疑不前,惟恐中了诸葛亮的埋伏。

清康熙 五彩三国演义之孟德献刀人物故事图盘

直径 23.5cm

三国中的诗词名句、人物话语也会出现在瓷器上,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曹操《短歌行》中的名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龟虽寿》中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这些诗词表达了对道义、亲情、友情、爱情等的认识,引起了人们情感上的共鸣。

人物故事,花鸟鱼虫与瓷器的结合使瓷器更加的生动,演绎出更精彩的故事。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民国作三国人物故事图瓷板画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书中的许多故事生动活泼,脍炙人口。该书从明代刊行以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通过善书、评书、皮影、戏曲、影视等多种形式的传播,尤其是1949年后出版过多套连环画和书籍,更使三国故事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从古至今,三国故事作为一种被大众广泛认同的素材,被匠人和艺术家多次塑造,如屋檐画、陶瓷器、鼻烟壶、竹木器上,三国故事无处不在,生动感人。

瓷板画作为一种特殊的绘画艺术瓷器,是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颜料手工绘画、上釉,再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平面陶瓷工艺品,兼容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陶瓷烧制工艺的特点。图案题材广泛,内容涉及人物、山水、花鸟、神话、传说及吉祥图案等,形制多样,主要有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多方形、扇面形、鸡心形、叶形等,不怕潮湿、霉变,色彩鲜艳持久,可装裱或嵌入柜门、床架及围屏、插屏、挂屏等各种屏风用于观赏,美观大方,有绘画的艺术效果。其工艺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到了明中期才正式成型,清中期成为重要的商品瓷。民国时期,江西景德镇汇集了一批瓷板画艺人,以“珠山八友”最负盛名,创烧了一大批瓷板画,民间将其用于家居装饰,极富美观实用的效果。

这组三国人物故事瓷板画为二次烧制,先暗刻花作地质高温烧成,然后在瓷板上施以墨彩,再低温烧制而成。瓷板画以组合的形式出现,在民国时期较为多见,有的可形成一组完整的故事。这组人物故事选取三国时期的几个主要人物事件,设色清新活泼,人物神态刻画写实生动,厮杀场面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周围高山、崖壁、林木、花草等辅助景物自然和谐,烘托了战场气氛。这组瓷板画平整光洁,虽历经近百年历史,画面依然色彩鲜艳,动感十足,看上去就像在翻阅一本三国故事连环画,画面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具有瓷板画所具备的装饰意味浓厚的艺术效果。

收藏与艺术的融合:雕塑瓷摆件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作品之一,同时也是刻画人物最多的小说之一,小说里面塑造出来的一百单八将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这一百零八人性格各异,各有所长,结局不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群像。

关于一百单八将的艺术作品之多,可谓不胜枚举,有影视作品,有书画艺术,有邮票信封等等,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心里和脑海中,而上海君道艺术展览有限公司的一组藏品——雕塑瓷一百单八将摆件则用一种另类的方式纪念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将文学艺术与收藏完美结合在一起,成为最有价值和纪念意义的藏品之一。

这一组雕塑瓷一百单八将摆件通高41.5cm,选用瓷器作为载体,将一百零八位英雄的特点和神情展露无余,深受广大藏友和文学爱好者的喜爱和欢迎。该组摆件外表都施有优质玻璃质釉,并进行彩绘,经严格考证瓷器表面的釉色温度变化而烧制出最能凸显人物性格特点的釉色,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可谓是我国文明艺术展示的一块瑰宝。

在人物刻画上,该组作品更侧重于人物特点的展示、细节体现和心理的描述,通过雕塑艺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宋江的沉稳、吴用的睿智、林冲的英武、武松的果敢、李逵的鲁莽、燕青的洒脱等等都被雕塑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每一个熟悉《水浒传》的读者、每一个了解一百单八将特点的观众一眼就能从一百零八个摆件中认出每一个都是谁,单单看人物的面部表情,也能将他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猜测得八九不离十。整组作品大气简约,流畅淳朴,彰显了雕塑者的深厚功力,无论是收藏还是展示都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而该藏品的收藏单位——上海君道艺术展览有限公司是我国艺术收藏展览公司中的龙头企业,它经常性地举办全国性的鉴宝活动,每年定期与优质拍卖机构进行联合,举办大型艺术品拍卖会等活动,受到许多藏友的认可和肯定。上海君道艺术展览有限公司推出的许多陶瓷、玉器、近现代书画、古籍善本、珠宝翡翠、印章、邮品钱币、文房四宝、竹木牙雕、金铜佛像等藏品都在各类拍卖会上拍出了不菲的价格,满足了藏友们的不同需求。而上海君道艺术展览有限公司也因此成为了众多藏友心目中最权威、最专业的艺术收藏展览机构,公司推出的各类展品也深受藏友们的热烈追捧。

公司专家介绍,此组雕塑瓷一百单八将摆件极富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因此具有极高的收藏、观赏、投资价值,值得众藏友珍藏。

明清瓷器的故事:喜庆与神话占多数


与陶器相比,细腻的瓷器更容易让制瓷艺人产生各种美好的联想,富贵吉祥、妻贤子孝、欢庆锣鼓各色喜庆故事都是瓷器制作钟爱的题材。发展到明清时期,瓷器上又出现了一大主题,那就是历史故事。

有的历史故事因为篇幅比较长,还会出现类似“连载”的情况,就是一个故事必须用一套瓷器来叙述,每件器物只是故事中的一出或一个场景;而篇幅短的故事,在同一件器物上就能运用它的几个侧面来一次说清。

早在数百年前,画工就知道出现在瓷器上的故事必须家喻户晓,这样才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如果都是陌生面孔谁还会买呢?因此世俗的主题应运而生,明亡以后,宫窑匠人流落在民间,于是更精良的工艺和世俗主题同时出现在清朝前期。

还有一个条件就是,突出这些故事的情节,越曲折越好,哪些场景冲突多就描绘哪些。于是,一些神话和传说出现在瓷器上:伍子胥举鼎、周处斩蛟、西游记等。而民间故事和话本也为瓷器提供了另一个故事来源,比如空城计、《西厢记》等。因为《西厢记》这份古典的浪漫更有人情味,也被描绘得更多,所以瓷器发展到清初又成为文人雅士眷顾才子佳人戏的一个艺术载体。

神话故事也是民间对美好事物遍布人间的寄托。八仙、麻姑、《封神榜》都是瓷器钟爱的题材。麻姑做为道教女仙,“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关于麻姑的传说很多,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麻姑原是亲见“东海三为桑田”的仙人,是长寿的象征,所以后世不同艺术载体都将麻姑献寿当做吉祥的作品献给尊长。

清康熙素三彩瓷器的欣赏与鉴定


素三彩海兽纹碗 清康熙

康熙时期釉上彩瓷器中有一种艺术上文静典雅、生产数量不是很多的瓷器,叫素三彩。大家熟知康熙五彩绚丽多姿,驰名中外,而素三彩作为康熙的彩瓷之一,虽然用彩方面没有五彩那么丰富,但它在清朝宫廷用瓷中地位很高,非同凡响,这主要是由于素三彩高雅的艺术品位和精细的工艺。什么叫素三彩?明清两代景德镇生产的一种釉上低温彩瓷器,绘瓷的彩料以绿、黄、紫彩为主,还有白彩和墨彩。底色釉有白釉,即“白地三彩”;黑釉,即“黑地三彩”;黄釉,即“黄地三彩”;紫色釉,即“紫地三彩”等等。素三彩瓷要二次烧成,第一次烧素瓷,已成型好的各类器形要用1250℃以上的高温烧成,画成彩画以后再以850℃~950℃的高温烧彩。素三彩以康熙御窑厂和景德镇民窑中部分高级作坊生产的作品最佳。在用彩上,素三彩不用红彩,故和五彩区别开来。

素三彩镂空锦地梅花寿字纹香薰 清康熙

素三彩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一个“细”字。胎体细,制胎原料配制和锤炼的各道工序特别严格。器物做得比较薄,又精巧,但没有任何厚薄不匀或变形的现象,胎体各部分厚薄的处理很和谐完美。为了保证绘瓷艺术的效果,保证胎体表面的细润,坯体晾干以后要施釉,器物里外壁均施,而在要作画的部位(大多数在外壁),将釉层细细地刮掉,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坯体泥料细微颗粒之间多少都有些孔隙,釉的微粒更细,可以将这些孔隙填实,使坯体更加细润。素三彩的釉属于SiO2-PbO系为基础的釉,品质也很良好。白釉是和瓷器一道烧成的高温釉。黄地、紫地、墨地等釉色属于低温釉,是画彩画时在花纹周围铺上的。素三彩的精细还表现在绘画上,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素三彩山石花卉纹盘,洁白的盘体中央以遒劲的笔力、精细的线条画出苍古的山石,墨彩皴点石头层层披露的斑斑表层,清淡如水的浅绿和略深的翠绿渲染出石头饱经岁月沧桑而又坚韧的质感。山石背后的牡丹花、翠竹、野草、小花,画得很细。牡丹的主干和旁枝,双钩填绘,填以紫色,笔力如拗铁。牡丹花和叶画得都很细,有的线条细如发丝。有的素三彩瓷器为了绘画形象和用彩准确,保证花纹内容布局和设色的严谨,在釉下胎体上还用针一样的工具线刻花纹的轮廓。烧成后在釉上沿轮廓线用色料作画。彩料的配制上,原料研磨精细。素三彩釉上彩画的各种色彩都在一个平面上,没有粉彩那样凸起凹下的层次之分,用手抚摩画面细滑。这就是釉细、胎细、绘画细、彩料细,工艺的精细提高了瓷器的品质。

康熙素三彩用彩的种类比同时期的五彩少一些,最突出的是不用红彩。如前面举的康熙素三彩山石牡丹纹盘,牡丹叶用的是深沉透明的老绿色,大小不同的朵朵牡丹有的繁盛开放,有的刚刚绽开,有的含苞欲放,用墨彩勾画、点蕊,淡黄、淡绿描绘花瓣,酱紫色描绘粗干细枝和硕大山石的背沿部分,全幅画没有红彩。在整体洁净的白盘上黄绿紫色画出的花纹豪纵爽朗,花蕊纷披,感官上清韵幽逸,苍凉多致。

黑地素三彩花卉纹方瓶 清康熙

康熙素三彩镂空锦地梅花寿字纹香熏,在体现素三彩瓷器的细、素特点之外,还体现出淡的特点。这件香熏高16.3厘米,直径为18.8厘米,六方形。每一面在正中长方形壁面上镂空出由弧线组成的图案,顶面中央是一个钱纹图案,外侧有菱形、半圆弧形图案。在洁白胎体上每一面以较深的绿色铺地,用墨彩画锦缎纹,上下左右中心是白色圆形,用很细的双线勾画篆书寿字。镂空的部位图案形实体上,淡绿铺地,墨彩点色,画出数朵梅花,梅花有淡黄色、淡紫色。香熏的每一面交接处为白色。花纹中无论是梅花还是锦纹都很细腻,用彩不多,只有白、黄、绿、紫等种,各种颜色都很浅淡,让人在“淡”中品味到康熙釉上彩的新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收藏一件黄地素三彩攒盘,由17个小盘拼成,外圈各种形状的小盘12个,第二圈为4个规规矩矩六边形盘围成,中心一个六方形小盘。每个形制特异小盘可以独立作碟子使用,拼对起来是一个十二边形的攒盘。今天酒席宴会上的大拼盘的情趣和它一样,这是清朝宫廷、达官显贵和富有之家招待客人的实用器具。每个小盘,有规整的平折沿。沿面敷紫釉,与其他盘相接处,棱角分明,以白彩画1/3朵梅花,拼对完全时这些地方就是盛开的一朵白梅花。每个小盘的腹壁绘黄褐色釉。盘底以淡绿铺地,墨彩勾画梅花的苍老枯干的瘦枝,涂绘淡紫色,白彩绘梅花朵朵,绽开枝头。整个攒盘画面精细,彩素,色淡。素三彩瓷器这个品种和色彩浓烈,用彩多样的五彩和层次分明、妩媚娇艳的粉彩相比真是淡淡的妆,纯纯的情,展现出素静高雅的风姿,所以在瓷器釉上彩的品种中独树一帜。

清朝开国的几个皇帝及其统治集团很注意学习汉人的传统文化,以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网罗大批有学问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从皇帝皇后嫔妃到王公大臣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如顺治、康熙及其以后的雍正、乾隆都能用汉文写字吟诗作画。他们的文化素养影响到人们在生活上喜爱高雅的素三彩瓷器,能够品味到素三彩的平和气氛,享受到它典雅的艺术情趣。一件瓷器花纹太多,太拥挤,用彩太浓太艳太刺激反而降低了艺术的格调。所以康熙素三彩瓷器能取得比较高的艺术成就,不是偶然的,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到清朝中晚期走上腐败没落道路以后,素三彩的艺术水平也逐渐败落了。

康熙素三彩瓷器后世有赝品出现。有的仿得很精细,猛一看很像,但仔细推敲,有以下几方面易露出破绽:

一、彩绘不够细,表现在画面施彩的部位高起;

二、似是而非,赝品细不到康熙素三彩的程度,尤其用手抚摸彩绘画面会有不细腻的感觉,底足露胎部位刺手,就像摸到细砂纸上一样;

三、素三彩的彩色相当多,但比不上五彩和粉彩,强调一个雅字,赝品配不出,或把握不好其中的分寸,色彩不正不纯不雅。这是真品和赝品的主要区别,也是鉴定真伪的要点;

四、线条没有真品流畅,敷彩也比较死板,尤其有釉下线刻花纹的部分施彩很拘谨。真品虽然有釉下线刻花纹轮廓线,但施彩比较随意,有的彩色往往越出轮廊线,显得很自然,花草树木都很生动。

清三代瓷器的种类与工艺特点


“清三代”瓷器指的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生产的瓷器。这三朝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瓷器的生产也是空前繁荣,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清三代瓷器的种类及工艺特点。

清三代的斗彩相当部分是追仿明成化等时期的官窑器。康熙仿成化斗彩比其他二朝少,因而更显珍贵。雍正斗彩以两部分为主,一部分仿成化斗彩,有鸡缸杯、天字罐;另一部分则是当时流行的造型。雍正斗彩在彩绘上创造了一种新方法:在青花内填彩,起到特殊的渲染作用。乾隆斗彩与雍正斗彩基本相似,不同的是,有不少器物是为宫廷寿庆典礼特别烧制的,常常加饰金彩、粉彩、洋红等。

造型有盘、碟、杯、碗、鸡缸杯、天字罐等,品种十分丰富,雍正突出的图案有“八蛮进宝”、蝠鹿等。雍正斗彩代表了清代斗彩最高成就。清三代斗彩有相当部分很难区分各自的特点,有些只得从款式、造型上加以区分。

清三代粉彩绘画原料是在含铅粉的玻璃白(含砷元素)中加呈色金属而制成。在工艺上受了珐琅彩的影响,用粉彩绘画原料在素胎上作画,再低温烧成康熙粉彩属初创阶段,工艺不够精致。雍正时技艺精熟,胎薄,瓷质洁白。用纯净的透明釉在烧成的白瓷上彩绘,用没骨法绘出物体的浓淡相间,明暗阴阳,达到了淡雅柔丽的极致美感。乾隆粉彩品种多于雍正时期,风格承袭了雍正时期,又大胆吸收了油画技法和题材,显得更加富丽而又不失雅致。

造型以杯、碟、罐、花觚、笔筒、六角瓶、提梁壶,及文房用具笔洗、印盒等。纹饰以花蝶、蝠鹿、过枝花卉多见。康熙粉彩的产生给彩绘艺术带来了新领域。雍正粉彩代表了清代粉彩的最高水平。

康熙珐琅彩彩料为进口料,有一种玫瑰红或胭脂红料,发色剂是黄金,称为“金红”,很名贵。康熙珐琅彩改变了以往彩瓷用胶水或清水施彩的做法,而是用油施彩。雍正珐琅彩以白地彩绘为主,图案远比康熙丰富得多,以画配诗最为名贵。乾隆珐琅彩品种更为丰富,除了沿袭雍正朝的风格外,还风行色地开光图案,以及圣经等西洋人物故事题材。

造型以碗、盘、花瓶、茶壶等多见。纹饰有一些特别的品种,即诗配画,还有西洋人物,花卉等。康熙珐琅彩的创造把彩绘瓷的制作技术推向了顶端。

清三代的青釉以微量铁为呈色剂,是中国最古老、最传统曾占主导地位的色釉瓷,之后其地位逐渐被其他瓷器所替代。一直到康熙朝的仿青釉瓷器,重新提升了青釉的地位。雍正青釉已能达到相同器物色泽一致的高成品率,实属难能可贵。雍正青釉品种丰富:有粉青、冬青、豆青等。乾隆青釉在工艺上追随前朝,但造型更为丰富。

造型有盘、碗、瓶、炉、笔筒、盖罐、扁瓶、花盆、渣斗、洗、双耳壶,以及仿青铜器。康熙有豆青地青花、豆青地青花釉里红。雍正有印花装饰。乾隆防瓷器在圈足上涂抹一层黑色釉酱。其中雍正青釉的烧造技术达到了历史上最高水平。

收藏与艺术的完美融合——雕塑瓷一百单八将摆件


华夏收藏网讯《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作品之一,同时也是刻画人物最多的小说之一,小说里面塑造出来的一百单八将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这一百零八人性格各异,各有所长,结局不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群像。

关于一百单八将的艺术作品之多,可谓不胜枚举,有影视作品,有书画艺术,有邮票信封等等,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心里和脑海中,而上海君道艺术展览有限公司的一组藏品——雕塑瓷一百单八将摆件则用一种另类的方式纪念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将文学艺术与收藏完美结合在一起,成为最有价值和纪念意义的藏品之一。

这一组雕塑瓷一百单八将摆件通高41.5cm,选用瓷器作为载体,将一百零八位英雄的特点和神情展露无余,深受广大藏友和文学爱好者的喜爱和欢迎。该组摆件外表都施有优质玻璃质釉,并进行彩绘,经严格考证瓷器表面的釉色温度变化而烧制出最能凸显人物性格特点的釉色,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可谓是我国文明艺术展示的一块瑰宝。

在人物刻画上,该组作品更侧重于人物特点的展示、细节体现和心理的描述,通过雕塑艺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宋江的沉稳、吴用的睿智、林冲的英武、武松的果敢、李逵的鲁莽、燕青的洒脱等等都被雕塑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每一个熟悉《水浒传》的读者、每一个了解一百单八将特点的观众一眼就能从一百零八个摆件中认出每一个都是谁,单单看人物的面部表情,也能将他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猜测得八九不离十。整组作品大气简约,流畅淳朴,彰显了雕塑者的深厚功力,无论是收藏还是展示都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而该藏品的收藏单位——上海君道艺术展览有限公司是我国艺术收藏展览公司中的龙头企业,它经常性地举办全国性的鉴宝活动,每年定期与优质拍卖机构进行联合,举办大型艺术品拍卖会等活动,受到许多藏友的认可和肯定。上海君道艺术展览有限公司推出的许多陶瓷、玉器、近现代书画、古籍善本、珠宝翡翠、印章、邮品钱币、文房四宝、竹木牙雕、金铜佛像等藏品都在各类拍卖会上拍出了不菲的价格,满足了藏友们的不同需求。而上海君道艺术展览有限公司也因此成为了众多藏友心目中最权威、最专业的艺术收藏展览机构,公司推出的各类展品也深受藏友们的热烈追捧。

公司专家介绍,此组雕塑瓷一百单八将摆件极富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因此具有极高的收藏、观赏、投资价值,值得众藏友珍藏。

鸡首壶是三国中晚期越窑烧制的新产品


图1东晋越窑青釉点彩鸡首壶图2东晋越窑青釉点彩鸡首壶底部图3南朝洪州窑青釉莲瓣纹鸡首壶图4南朝洪州窑青釉莲瓣纹鸡首壶底部

(原标题:六朝青釉瓷鸡首壶)

鸡首壶是指以雕塑鸡头为装饰成壶嘴的瓷壶,创制于三国时期,盛行于两晋、南朝,进入隋代鸡首壶更加修长俏丽,鸡头以雕塑精美逼真而著称,唐以后,鸡首壶便被酒注子(执壶)所取代。

考古资料显示鸡首壶是三国中晚期越窑、瓯窑烧制的一种新产品。起初,鸡首壶多数是在小小的盘口壶的肩部,一面贴鸡头,另一面贴鸡尾,头尾对称,鸡头为实心,完全是一种装饰。东晋时期鸡首壶,盘口较小,细颈,壶腹圆鼓,肩部雕塑鸡头,鸡头上有冠,下有颈,鸡头呈空心状,通壶腹而成流嘴,鸡尾变成弯曲的把手,有的把手上端饰龙头,成为一种器型优美的酒壶。南朝时期,鸡首壶器身修长,口颈加高,造型更加适合于实用。鸡首壶是现在人的叫法,这种器物在六朝时并不叫鸡首壶。1972年南京化纤厂东晋墓出土一件鸡首壶,其底部铭刻“罂主姓黄名齐之”,鸡首壶在东晋时称作“罂”。汉·王充《论衡·谴告》说:“酿酒于罂,烹肉于鼎”,刘伶《酒德颂》有:“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双手捧罂在酒床的流槽下接酒,说明鸡首壶是盛酒器。

镇江扬中永鑫堂收藏有几件六朝时期鸡首壶。今选出两件介绍如下:

东晋越窑青釉点彩鸡首壶(图1),高19厘米,口径8.1厘米,腹径15厘米,底径9厘米。盘口,长颈,鼓腹,平底,肩部饰鸡首,对称处饰一柄,柄高于壶口,两侧设环形系。口沿、柄部、鸡冠上均点有褐彩,褐彩相间交错,和谐自然,疏密得体,打破了青釉单调的格局。胎浅灰色,全器施釉,底部无釉,器型优美。

越窑主要产地在浙江上虞、余姚、绍兴等地。东汉中晚期,成功烧制出成熟的青釉瓷,领青釉瓷创烧风气之先。

南朝洪州窑青釉莲瓣纹鸡首壶(图2),高21厘米,口径7.5厘米,腹径17厘米,底径10厘米。高盘口,长颈,溜肩,鼓腹,平底。肩部饰鸡首,鸡首双目圆瞪,高冠,流嘴呈管状,与壶身相通,对称处为龙首柄,柄高于口沿,两侧设桥形系。腹部刻划覆莲纹,莲瓣较短,刻划线条流畅,简洁明快。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教文化的影响也已渗透到陶瓷手工业领域。就像这件青釉莲瓣纹鸡首壶,极好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的题材特征。这是因为莲花为“佛门圣花”,莲花在佛教中地位很高,莲瓣的形象几乎无器不有。胎灰色,较疏松,施釉不到底,釉色青中泛黄。

洪州窑位于江西省丰城市,1992年—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丰城市赣江与赣江相通的清丰山溪、药湖岸畔的山坡和岗阜地带发现洪州窑遗址31处,始烧年代于东汉晚期,东晋、南朝进入兴盛期,唐代中期达到鼎盛,至晚唐、五代逐渐衰落。

三阳开泰纹瓷器的发展与价格变动


三阳开泰是国人耳熟能详的名词,其本身指的是《易经》中的一种卦象,但是随着其具象化,往往也被“三羊开泰”代为表现。顾名思义,“三羊”即是三头羊的形象,往往佐之以多种吉祥图案,这样的纹饰就被称之为“三阳开泰纹”,并专门形成了三阳开泰纹瓷器。那三阳开泰纹瓷器是怎么发展的,价值又如何呢?

首先,要鉴赏三阳开泰纹瓷器,就要弄明白其“三阳”的寓意。前文已提到其源出《易经》,为卦象名,既如瓷器,可知三卦皆是寓意吉祥的。那么“三阳开泰”的“三阳”各自代表的都是什么呢?第一个是代表“动”,古人通医理,知道运动可强身健体,即能“升阳”;第二个则代表着“善”,因古人讲究心善延年,所以也可“升阳”;第三个代表的是“喜”,人常喜乐,身心舒畅,自然亦可“升阳”,此为“三阳开泰”,也就是瓷器纹饰中三羊各自的寓意。

因为象征着吉祥如意,所以三阳开泰纹瓷器常常被用在祝福、歌颂年节的时候。

三阳开泰纹瓷器在宋汝窑中已有精品,而宋瓷中三阳开泰纹饰的表达也是较为直白的,往往是瓷器三面各绘一个羊头,器型大多秀气端丽。又因为汝窑三阳开泰纹瓷器往往较为圆润,山羊头也就绘制得比较饱满,羊角卷曲、羊脸丰润,这是第一个特征;另一个特征则是汝窑三阳开泰纹瓷器常见裂纹釉,所以在莹润的釉面上会有错落有致的纹路,在羊头边缘体现得最为明显,整体呈现出细致、婉丽、秀逸的效果。

至于清朝,三阳开泰纹瓷器得到了更充分的发展。这一时期以粉彩瓷中的三阳开泰纹为上,较之前朝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独立三阳开泰纹的基础上加入了其他纹饰,如卷草纹、花卉纹等等,以多种纹饰来衬托三阳开泰纹。并且清瓷的色泽绚丽,粉彩、描金、珐琅彩等多种技法的运用为三阳开泰纹瓷器增色不少,所以清三阳开泰纹瓷器是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应注意鉴别其釉面与落款。

总而言之,三阳开泰纹瓷器源起于《易经》卦象,寓意着吉祥如意,三阳分别对应的是“动”、“善”、“喜”。宋时已有三阳开泰纹瓷器的出现,以汝窑所出为佳;到了清朝,粉彩三阳开泰纹瓷器富丽精美,也是较具有收藏价值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