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壶 > 导航 >

鸡首壶发展历史及其特点

鸡首壶发展历史及其特点

古代瓷器壶 古代瓷器发展 古代瓷器历史价值

2020-11-18

古代瓷器壶。

西晋时期的越窑工匠们创制了鸡首壶,此壶因鸡首形装饰在壶口而得名。

在东晋时期,鸡首的实用性渐渐大于原本的装饰性。鸡首变成了出水口,和壶腹相连接。直到唐朝时期,工匠们创制的执壶更加方便,鸡首壶渐渐被其取代,慢慢走向衰亡。

在中国“鸡”是“吉”的谐音字。说起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家禽,大多数人应该会不约而同地想到鸡,最早开始养鸡的国家正是中国,因此鸡在很久以前就和炎黄子孙的生活紧密相连。新石器时代遗址上就曾经发现家鸡的祖先原鸡的骨头,汉代文人也将鸡称作“德禽”,考古专家们在西晋和东晋时期的墓葬中发现了很多陶瓷鸡和鸡窝,由此可见,鸡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的印迹并不少。

魏晋南北朝时期,鸡首壶最受人们的喜爱,在那个年代里,制瓷产业正在大力发展,与此同时战争祸乱也接连不断,原本居住在中原地区的老百姓们络绎不绝地逃往南方避难,南方地区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南方地区制瓷行业的兴盛,带动了北方制瓷行业的发展,预示中国的制瓷业出现了两大系统——南方瓷系和北方瓷系,它们彼此相辅相成。这件壶之所以能被人们延用几百年时间,主要是因为老百姓们在那个社会时局动荡的岁月里,对安详生活有着深深的期盼和向往。

鸡首壶大多都出自于越窑和瓯窑,鸡首壶的器型和盘口壶比较接近,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鸡尾壶肩处一边设鸡首,而另外一边装饰鸡尾,前后相互呼应。鸡首的样式具体可以分为空心和失信,空心的鸡首一般具有很大的实用性,而实心的鸡首仅仅只具有装饰性,三国末期的时候,制瓷业比较衰落,因此在这个时期生产的器皿非常少。而到了西晋时期,制瓷行业发展很快,鸡首壶的壶身和壶颈非常短,鸡首大多都是没有脖颈的,鸡尾非常小。东晋时期的鸡首壶的壶体就要高一些,鸡首也有所变化,添上颈部,去掉鸡尾。

青釉瓷器是我国瓷器的鼻祖,而白釉瓷器正是在青釉瓷器发展的基础上创制出来的。根据专家对范粹墓考证,我国白瓷雏形最早出现在北朝后期,但是真正烧制成功的白瓷出现在隋朝,李静训墓就出土了十七件瓷器,其中有六件瓷器都是白瓷。因此,制瓷工匠们在有些隋朝时期的鸡首壶上施以白釉。总而言之,鸡首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紧跟时代的潮流,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进行创新的。

taoci52.com小编推荐

青州博物馆藏鸡首壶


1. 东晋德清窑黑釉盘口鸡首壶及其底部 1985年9月青州市五里镇涝埠村出土

鸡首壶又称“鸡头壶”“天鸡壶”,是指雕塑鸡头为装饰或以鸡头作为壶嘴的瓷壶。为酒具,又作盛水器。烧于三国时期,盛行于两晋。其前身乃盘口双系壶,为南方越窑所首创。在南北朝时期有进一步发展,形体趋向高大,流行龙形执柄。隋代的鸡首壶以壶体修长、鸡头雕塑逼真著称。入唐以后,鸡首壶逐渐被酒注子(执壶)所取代。

青州市博物馆收藏有多件鸡首壶,介绍于下,供大家共赏。

东晋德清窑黑釉盘口鸡首壶(图1) 1985年9月青州市五里镇涝埠村出土。口径10厘米,高28.6厘米,底径13厘米。盘口,圆唇,束颈,广肩,鼓腹,平底。肩饰对称桥形系,肩一侧贴塑直颈高冠的鸡头为流,似在引吭而歌。另一侧贴塑引颈俯首口衔盘口的龙柄。通体施黑釉不及底,底部露胎,胎体厚重,釉色漆黑。为国家一级文物。此壶虽鸡头神形毕肖,但不通壶腹,不能倾注,为闭口者,纯为装饰,是用于陪葬的明器。

该黑釉盘口鸡首壶,圆阔的形体,配以鸡首流与龙柄,整个造型匀称、自然,器身弧线与折线的有机结合,更增添挺拔中见柔和的韵律美。用黑釉遮体,更显得高雅,是东晋德清窑鸡首壶中的一件珍品。黑釉瓷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瓷业生产中的新品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是在青瓷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颜色釉瓷。它的烧制成功,突破了单一的青釉传统,丰富了瓷釉装饰。魏晋南北朝瓷器中,黑釉者较少,以烧造黑釉瓷器著称的是东晋德清窑。

2. 南朝越窑青釉盘口鸡首壶及其底部 青州市益都中心医院出土

南朝越窑青釉盘口鸡首壶(图2) 青州市益都中心医院出土。口径9厘米,高25厘米,底径10厘米。盘口,细颈,肩部一侧有一对并列鸡头作流,鸡头的刻划惟妙惟肖,作昂首状。另一侧用双股泥条塑龙头把手,龙头仅具轮廓,龙口衔盘。流与把之间的肩部装饰对称的桥形方系。腹部略显瘦长,下腹部微内敛,平底。通体施豆青釉,釉色温润。此壶的鸡头流为闭口者,亦为明器。从这件壶的造型、釉色来看,应为南方越窑的产品。为国家二级文物。

“鸡”与“吉”谐音,鸡首壶在社会大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和发展,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吉祥安宁生活的期望。鸡首壶器形演变大致为:器形由小到大,由矮到高;盘口由小变大,颈由短变长;鸡首由实心到空心,鸡尾由装饰变为实用把手。鸡首壶的流有张口、闭口的分别,张口者数量较少,可以实用。

3. 唐长沙窑青釉斑彩鸡壶及其底部 从青州古董商李徵山手中征集入馆

唐长沙窑青釉斑彩鸡壶(图3) 1965年从青州古董商李徵山手中征集入馆。壶嘴作仰头张口鸡头状。壶身对称贴塑绿彩鸡翅,肩部挂釉下绿、褐斑彩,壶把捏塑成外卷的尾巴,壶腹分割成瓜棱形,整体施青釉未及底部。造型像一只引颈高叫的雄鸡,比较罕见。

从整体上看,此壶在鸡头、鸡尾的处理上极富想象力。肩部挂10多条釉下绿、褐斑彩,为唐代长沙窑的典型装饰手法。肩部的系消失,由两翼写实贴塑的绿彩鸡翅替代,竹刀刻划的鸡翅栩栩如生。长沙窑是唐代湖南长沙地区的一个重要窑场,其窑址位于长沙市郊铜官镇瓦渣坪,始烧于中唐,盛于晚唐,终于五代,为南方的一处青瓷窑场。经考证此壶是唐代饮茶用壶,弥足珍贵,为国家一级文物。

东晋德清窑褐釉鸡首壶


镇江处于长江与大运河两条水道的交汇处,自古以来是长江下游重要的交通枢纽。六朝时期,已开凿了京口河道,使原有的丹徒水道东通吴会,北接大江,东入海。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使其发展为重要的商品集散中转之地。

德清窑位于杭嘉湖平原的西端,以生产黑瓷为主,兼烧青瓷。黑瓷的胎多呈砖红、紫色或浅褐色。据已有的考古资料表明,德清的火烧山、亭址桥等发现了西周到战国的大量的原始瓷窑,证明这一带是中国原始瓷主要发源地和制瓷中心。

东晋时期出土的德清窑瓷器不多,常见器物有壶、罐、盘等。镇江市阳彭山东晋墓出土的1件褐釉鸡首壶(图1),高17、口径7、底径11厘米。浅盘口,口微侈,细颈,溜肩,鼓腹,平底(图2)。肩部设对称的桥形系,一端塑鸡首,引颈高冠,对称处为把手,上端衔接盘口,下端贴于上腹。全器施褐釉,釉层光亮。德清窑的褐釉瓷打破了以往青釉单调的格局,以黑色如漆,釉光闪亮,受到人们的青睐。鸡首壶于三国吴晚期出现,鸡头为实心,无颈,在对称处堆贴鸡尾;东晋时壶身变高,鸡头为空心,无颈变有颈,且细颈高冠,对称处饰一把手。

鸡首壶一名是现代人的叫法,东晋时这种器物不叫鸡首壶。1972年在南京化纤厂东晋墓出土1件鸡首壶,器底部刻有“罂主姓黄名齐之”,得知此器东晋时称“罂”。罂在汉时已有,王充《论衡·遣告》:“酿酒于罂,烹肉于鼎。”说明鸡首壶为酒器。

浅谈六朝青釉瓷鸡首壶


鸡首壶是指以雕塑鸡头为装饰成壶嘴的瓷壶,创制于三国时期,盛行于两晋、南朝,进入隋代鸡首壶更加修长俏丽,鸡头以雕塑精美逼真而著称,唐以后,鸡首壶便被酒注子(执壶)所取代。

考古资料显示鸡首壶是三国中晚期越窑、瓯窑烧制的一种新产品。起初,鸡首壶多数是在小小的盘口壶的肩部,一面贴鸡头,另一面贴鸡尾,头尾对称,鸡头为实心,完全是一种装饰。东晋时期鸡首壶,盘口较小,细颈,壶腹圆鼓,肩部雕塑鸡头,鸡头上有冠,下有颈,鸡头呈空心状,通壶腹而成流嘴,鸡尾变成弯曲的把手,有的把手上端饰龙头,成为一种器型优美的酒壶。南朝时期,鸡首壶器身修长,口颈加高,造型更加适合于实用。鸡首壶是现在人的叫法,这种器物在六朝时并不叫鸡首壶。1972年南京化纤厂东晋墓出土一件鸡首壶,其底部铭刻“罂主姓黄名齐之”,鸡首壶在东晋时称作“罂”。汉·王充《论衡·谴告》说:“酿酒于罂,烹肉于鼎”,刘伶《酒德颂》有:“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双手捧罂在酒床的流槽下接酒,说明鸡首壶是盛酒器。

镇江扬中永鑫堂收藏有几件六朝时期鸡首壶。今选出两件介绍如下:

东晋越窑青釉点彩鸡首壶,高19厘米,口径8.1厘米,腹径15厘米,底径9厘米。盘口,长颈,鼓腹,平底,肩部饰鸡首,对称处饰一柄,柄高于壶口,两侧设环形系。口沿、柄部、鸡冠上均点有褐彩,褐彩相间交错,和谐自然,疏密得体,打破了青釉单调的格局。胎浅灰色,全器施釉,底部无釉,器型优美。

越窑主要产地在浙江上虞、余姚、绍兴等地。东汉中晚期,成功烧制出成熟的青釉瓷,领青釉瓷创烧风气之先。

南朝洪州窑青釉莲瓣纹鸡首壶,高21厘米,口径7.5厘米,腹径17厘米,底径10厘米。高盘口,长颈,溜肩,鼓腹,平底。肩部饰鸡首,鸡首双目圆瞪,高冠,流嘴呈管状,与壶身相通,对称处为龙首柄,柄高于口沿,两侧设桥形系。腹部刻划覆莲纹,莲瓣较短,刻划线条流畅,简洁明快。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教文化的影响也已渗透到陶瓷手工业领域。就像这件青釉莲瓣纹鸡首壶,极好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的题材特征。这是因为莲花为“佛门圣花”,莲花在佛教中地位很高,莲瓣的形象几乎无器不有。胎灰色,较疏松,施釉不到底,釉色青中泛黄。

洪州窑位于江西省丰城市,1992年—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丰城市赣江与赣江相通的清丰山溪、药湖岸畔的山坡和岗阜地带发现洪州窑遗址31处,始烧年代于东汉晚期,东晋、南朝进入兴盛期,唐代中期达到鼎盛,至晚唐、五代逐渐衰落。

西晋越窑提梁人物鸡首壶鉴赏


西晋越窑提梁人物鸡首壶

■浙江杭州 涂师平

中国古代瓷器有一种很典型的器物——鸡首壶,又名鸡头壶、天鸡壶、罂,这种壶是一种将壶的流(嘴)捏塑成鸡头状的盘口壶,它创烧于三国末年,经魏晋南北朝以至隋代的发展、演变,盛极一时,隋以后逐渐消失。鸡首壶为何在历史上突然兴起又突然消亡?鸡首象征什么意义?鸡首壶留给我们的未解之谜实在太多。

宁波博物馆[微博]收藏的西晋越窑提梁人物鸡首壶(见图),是鸡首壶中的一件十分“稀罕”之物,整体造型独特,为西晋同类鸡首壶中所罕见,目前国内仅见此一件。此壶1995年出土于浙江余姚市肖东五星墩,通高24厘米,口径11.8厘米,腹围18.2厘米,盘口,矮颈,溜肩,鼓腹,平底,青釉泛黄。肩部四周由联珠纹、凹弦纹、斜细网格纹组成带式,其上分别印贴铺首衔环、仙人骑麒麟,肩腹部塑有雕刻精细的正在啼鸣的鸡首及鸡尾,鸡颈粗壮,鸡喙尖,鸡冠高,羽毛丰,形象逼真。宽敞的盘口上,以黄鼬躯身为提梁。黄鼬前足作伏状,竖耳弓身,张口吐舌,对准鸡冠作欲噬状,后两足则夹住长尾停于口沿。在盘口之下与鸡头、尾处,各置扶膝光头似佛像人物。根据此壶身上的纹饰特征,如铺首、联珠纹、斜网纹等,与西晋出土的同类有确切纪年的瓷器相同,此壶为西晋之物。西晋为鸡首壶发展初期,鸡首大多只是象征性贴塑的图案,鸡首实心不能倒水,鸡首无颈。而此壶却是鸡首为空心可倒水,鸡颈粗高,为西晋鸡首壶所罕见;同时,该壶还堆塑有人物、动物提梁,更为鸡首壶中罕见。

越窑堆塑罐上有胡人乐队以及佛像人物,也有仙人骑麒麟道教神话图案,常见佛、道混同的现象,显示出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的多元化杂糅。那些僧人,很像是在作佛寺的超度法会。因此,这件提梁人物鸡首壶带有西晋越窑堆塑罐(随葬魂瓶)的文化、艺术表现特征,其佛像人物反映的是人们的佛教信仰,其黄鼬张口对准鸡冠作欲噬状,是农耕生活的现实写照。

鸡首壶的器型演变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鸡首壶的造型与盘口壶相似,不同的是肩部一侧安鸡首,另一侧安鸡尾,前后对称。鸡首有实心、空心之分,前者是随葬冥器,后者是生活实用器。三国末年的器皿较为少见。西晋时期的鸡首壶特点是壶身、壶颈比较矮,鸡首多无颈,鸡尾甚小。东晋壶体略高,鸡首有了颈部,鸡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略高于壶口的圆股形曲柄。东晋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饰龙首和熊纹,器型优美,已有审美和吉祥之意。南北朝时期壶体修长,鸡首的冠部较大,颈部细长,盘口增高。隋代的壶鸡首趋于写实,作昂首曲颈打鸣状,壶柄贴塑龙形饰。此外,还派生出羊首、鹰首或虎首壶。隋代以后,鸡首壶几乎匿迹。

从鸡首壶的演变史来看,它最初是一种在盘口壶上加上鸡首、鸡尾形的装饰,鸡首实心不通,是一种殉葬的冥器;后来演变成鸡头可通水、鸡尾变成龙形柄的实用之器;再到后来,因实用性强,大批量生产,或许就去繁就简,而使壶上捏塑鸡首等动物的现象消失了。

神态各异的婺州窑青瓷鸡首壶


柴福有鸡首壶,又称天鸡壶,因壶嘴作鸡首状而得名,造型与盘口壶极为相似,鸡首壶如同是在盘口壶的肩部附一鸡首和把手。衢州地区所产的鸡首壶大多为婺州窑青瓷,少数酱褐釉瓷。最早出现于西晋,流行于东晋、南朝,到隋唐逐渐减少。纵观鸡首壶从出现到消亡的过程,鸡首壶在每个时代都有其鲜明的发展特征。

西晋时鸡首壶器形较小。一般为浅盘口内敛,短颈,圆肩,扁鼓腹下内收,平底微凹。肩腹部施凹弦纹和斜方格纹,肩一侧附一无颈鸡首,鸡咀下端镂一圆孔为流,另一侧贴一小鸡尾,另两侧附一对称半球形直系。这时期的鸡首壶为创始阶段,由盘口壶演变而来,并不实用,流设在鸡咀下端,如液体流出,势必会沿腹部而下。把也尚未出现,只有一个小鸡尾,从而出现操作不便等弊端。

到了东晋,鸡首壶在实用功能方面发展成熟,其造型装饰也更加完美。鸡冠加高,鸡颈明显,且加长,鸡咀由尖变圆内空作流,避免了像前者液体流出会沿腹壁而下的弊端。同时鸡尾也发展为把手,把上端高于口沿,肩部多饰桥型方系。这一时期的鸡首壶装饰方面出现了点彩,常见在盘口上加四点褐彩和鸡冠、鸡眼上点褐彩,尤其是在眼球上点褐彩的装饰,可谓是恰到好处,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使鸡眼立体感更强,且更加圆润有神。

南朝时期的鸡首壶变化主要体现在腹部,从晋代的球腹变为鼓腹下收。其总体器形亦比前者缩小,鸡咀作流的功能逐渐消失,多数鸡咀变为实心,鸡首仅作装饰,把仍保留其功能,且小数装饰变为更为复杂,在把的顶端装饰龙首。这类鸡首壶本地区常见为盘口微敞,细束颈,圆肩或溜肩,圆肩为弧腹下收,溜肩为鼓腹下收,平底或平底稍内凹。肩两侧均附一对称桥形系,系间一侧附一长颈鸡首,咀实心不作流。对称另一侧附一圆柱形提把连接口沿,少数在把顶端加饰龙首口衔盘口。其中笔者于1979年4月,在江山市清湖镇和睦村龙底山一南朝墓中清理出土一件鸡首壶,其肩部系、咀、把之间分别刻划三复线莲瓣各一片,莲瓣下端饰二周弦纹,腹部刻划三复线莲瓣七面,并在每片间又错位迭划莲瓣一片。虽鸡首已残,但造型优美。从一个侧面看它的装饰工艺,虽这时点彩已基本消失,但另一种装饰工艺又开始流行,即在器身上刻划莲瓣,这种刻划莲瓣还在其他器物上被广泛使用。如南朝的碗壁也普遍刻划莲瓣,这种莲瓣装饰已成为南朝时期的一种风格。

到了隋代,鸡首壶的鸡首作流功能完全消失,仅起装饰作用。鸡首壶的明显特征就是出现与同时期盘口壶一样的竹节形长颈,因器物高近60厘米,为求摆放稳实,故在下腹近底向外撇,且采用饼底,这样一来,饼底的接触面较阔一些,摆放就更加稳实。这类鸡首壶一般盘口不明显,呈敞口状,圆唇,竹节形粗长颈,溜肩,腰鼓腹或球腹,饼底。颈上细下粗,中部附二竹节凸棱。肩两侧附一对称半球形双复系,两双复系间附一昂首鸡头,鸡冠高耸后倾,极为生动。对称另一侧附一圆柱把,把上端饰双龙首,龙嘴衔于壶口,且龙首高出口沿。肩饰一周凹弦纹,其上部印半圆圈纹一周,缺口朝上方;弦纹下端腹部印葵边花朵一周。内口施釉至颈部,外施半釉,釉色青泛黄。胎釉结合不够好,肩、腹部剥釉严重,且见胎釉结合处有乳白色化妆土。胎质相对较细,胎灰白色,露胎处呈灰色。其器形规整,造型优美,施化妆土工艺十分明显,当为婺州窑青瓷的代表。

同时,隋代鸡首壶还有另一种器形,一种小鸡首壶。体型上明显缩小,高在15~20厘米左右,此类鸡首壶可能仅作随葬冥器。鸡首造型也明显变化,为捏塑装饰性鸡首,鸡首小而平,贴饰在壶的肩部,不再似前者那样生动形象。

鸡首壶发展至唐代,已进入减少消亡的阶段。唐代鸡首壶与唐代小盘口壶器形十分接近,与这时审美观有关,比较矮胖。其腹部明显增胖,其鸡首更小,仅为象征性点缀装饰。一般为小盘口,短束颈,圆肩,鼓腹,饼底。肩两侧附一对称横系,一侧捏贴一泥丁,作象征性鸡首,对称一侧附一圆柱体弯钩形把衔接在小盘口内,把下端捏塑象征性鸡尾。

鸡首壶在本地区最早出现于西晋,鸡舍也出现在西晋,从一个侧面表明,衢州在西晋时把鸡作为家禽来圈养已十分普遍。其流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社会大动乱时期,人们常在陶瓷器上加入鸡、羊、虎等动物装饰,以祈求吉祥和辟邪,其中鸡首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形。人们喜欢鸡首壶,还因为“鸡”、“吉”谐音,寓意吉祥安宁,反映了人们对于安定生活的渴望。至今当地人死后,入殓的棺材其棺盖内天板仍流行彩绘金童玉女、太阳、月亮及公鸡,其意金童玉女为侍候死者,日、月为白天黑夜之分,公鸡为打鸣报晓,为墓主人司晨。在出殡时,还流行在灵柩头部背上捆绑一只活的大公鸡,一路抬去一路鸣叫,直至墓地,棺木下葬时,公鸡带回家中饲养,不得宰杀,一直让它自己老死。其意是当死者入殓时,盖棺钉棺钉时用斧头敲打,死者魂魄误认已天黑,出殡时让公鸡叫醒死者,并一路由公鸡指引至墓地,即到另一世界。同时墓地常有白蚂蚁蛀棺木,所以亦有公鸡鸣叫起到震慑白蚂蚁之说。另外道士为死者做超渡、做法事都用公鸡割破鸡冠,洒血辟邪;新房上梁竖柱木匠师傅所谓的请“鲁班”、“出煞”也用公鸡洒血,以求吉祥和辟邪。从出土物来看,西晋至唐墓葬中常见鸡首壶是否与某种葬俗有关尚待进一步考证,极有可能为辟邪之义。

1、西晋青瓷鸡首壶

高7.8厘米,口径5厘米,腹径9.7厘米,底径4.8厘米。浅盘口内敛,短颈,圆肩,扁鼓腹下内收,平底微凹。肩、腹部饰凹弦纹三周,肩饰斜方格纹带一周,肩一侧附一无颈鸡首,鸡咀下端镂一圆孔为流。对称另一侧贴一小鸡尾。另两侧附一对称半球形直系。内施釉至颈部,外施釉不及底,釉色青泛黄,釉面开片。胎青灰色。70年代初龙游上圩头街路出土,现藏于衢州市博物馆。

2、东晋青瓷褐彩鸡首壶

高24.6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12厘米。盘口,细短颈,圆肩,球腹,平底。肩饰弦纹一周,肩两侧附一对称横系,系间一侧附鸡首流,另一侧置一圆柱形提把连接口沿,且把高出口沿。内施釉至颈,外施釉近底。釉青绿色,鸡冠及双眼点褐彩装饰,口沿四处点褐彩,釉面桔皮纹。胎青白色,露胎处呈紫红色。1978年4月,衢江区汪村沙土山出土,现藏于衢州市博物馆。

3、南朝青瓷莲花瓣双桥系鸡首壶

高13.6,口径6.4,腹径10.6,底径7.4厘米

盘口微敞,盘壁略内弧,细束颈,溜肩,鼓腹下收,平底。肩两侧附一对称桥形系,一侧口沿至肩附一圆柱形提把,把顶端高于口沿,对称另一侧附一鸡首咀。肩部系、咀、把之间分别划三复线莲瓣各一片,莲瓣下端饰二周凹弦纹。腹划有三复线莲瓣七片,每片间又错位叠划莲瓣一片。内口施釉,外施釉不及底,釉面冰裂纹,釉豆青色,釉层较厚,釉色光亮。胎灰白色。1979年4月江山市清湖镇和睦龙底山出土,现藏于江山市博物馆。

4、隋青瓷竹节颈鸡首壶

高59.7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13.3厘米。敞口,圆唇,竹节形粗长颈,溜肩,腰鼓腹,饼底。颈上细下粗,饰二竹节凸棱。肩两侧附一对称半球形双复系,系面饰一凹槽,双复系间一侧附一昂首鸡头,对称另一侧附一圆柱体执手,执手上端饰双龙首嘴衔壶口,且龙首高出口沿。肩饰一周凹弦纹,弦纹上部印半圆圈纹一周,半圆朝下;弦纹下端腹部印葵边花朵一周。内口施釉至颈部,外施半釉,釉色青泛黄。肩、腹剥釉,且见胎釉结合处有化妆土。胎灰白色,露胎处呈灰色。现藏于衢州市博物馆。

5、隋青瓷饼足鸡首壶

高15.4厘米,口径6厘米,腹径9.4厘米,底径6.2厘米。

盘口,束颈,圆肩,球腹下收,饼足,饼底平坦。盘口底沿内折,肩两侧附一拱形系,两系之间近颈部捏贴一象征性鸡首,对称另一侧附一圆柱形把,把将口沿与腹相连,把高出口沿。腹饰有凹弦纹8周,下腹近底内束,饼底外凸。内口沿至颈施釉,外施满釉,釉呈豆青色。胎质较细腻,呈灰白色。江山市长台镇双塘沿出土,现藏于江山市博物馆。

6、唐青瓷点褐彩鸡头壶

通高16.5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6.8厘米。小盘口,短束颈,圆肩,鼓腹,饼底。肩两侧附一对称横系,另一侧捏塑一象征性鸡首,鸡首对称处附一圆柱体弯钩形把衔接在小盘口内,把下端捏塑象征性鸡尾。内施釉至颈部,外施釉至下腹部,肩腹部饰十二条块青褐色彩斑,釉青绿色。胎灰白色。1984年,衢州市西郊花园岗棉纺织厂基建工地唐墓出土,现藏于衢州市博物馆。

古陶瓷鉴赏:西晋越窑提梁人物鸡首壶


中国古代瓷器有一种很典型的器物——鸡首壶,又名鸡头壶、天鸡壶、罂,这种壶是一种将壶的流(嘴)捏塑成鸡头状的盘口壶,它创烧于三国末年,经魏晋南北朝以至隋代的发展、演变,盛极一时,隋以后逐渐消失。鸡首壶为何在历史上突然兴起又突然消亡?鸡首象征什么意义?鸡首壶留给我们的未解之谜实在太多。宁波博物馆收藏的西晋越窑提梁人物鸡首壶(见图),是鸡首壶中的一件十分“稀罕”之物,整体造型独特,为西晋同类鸡首壶中所罕见,目前国内仅见此一件。此壶1995年出土于浙江余姚市肖东五星墩,通高24厘米,口径11.8厘米,腹围18.2厘米,盘口,矮颈,溜肩,鼓腹,平底,青釉泛黄。肩部四周由联珠纹、凹弦纹、斜细网格纹组成带式,其上分别印贴铺首衔环、仙人骑麒麟,肩腹部塑有雕刻精细的正在啼鸣的鸡首及鸡尾,鸡颈粗壮,鸡喙尖,鸡冠高,羽毛丰,形象逼真。宽敞的盘口上,以黄鼬躯身为提梁。黄鼬前足作伏状,竖耳弓身,张口吐舌,对准鸡冠作欲噬状,后两足则夹住长尾停于口沿。在盘口之下与鸡头、尾处,各置扶膝光头似佛像人物。根据此壶身上的纹饰特征,如铺首、联珠纹、斜网纹等,与西晋出土的同类有确切纪年的瓷器相同,此壶为西晋之物。西晋为鸡首壶发展初期,鸡首大多只是象征性贴塑的图案,鸡首实心不能倒水,鸡首无颈。而此壶却是鸡首为空心可倒水,鸡颈粗高,为西晋鸡首壶所罕见;同时,该壶还堆塑有人物、动物提梁,更为鸡首壶中罕见。越窑堆塑罐上有胡人乐队以及佛像人物,也有仙人骑麒麟道教神话图案,常见佛、道混同的现象,显示出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的多元化杂糅。那些僧人,很像是在作佛寺的超度法会。因此,这件提梁人物鸡首壶带有西晋越窑堆塑罐(随葬魂瓶)的文化、艺术表现特征,其佛像人物反映的是人们的佛教信仰,其黄鼬张口对准鸡冠作欲噬状,是农耕生活的现实写照。鸡首壶的器型演变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鸡首壶的造型与盘口壶相似,不同的是肩部一侧安鸡首,另一侧安鸡尾,前后对称。鸡首有实心、空心之分,前者是随葬冥器,后者是生活实用器。三国末年的器皿较为少见。西晋时期的鸡首壶特点是壶身、壶颈比较矮,鸡首多无颈,鸡尾甚小。东晋壶体略高,鸡首有了颈部,鸡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略高于壶口的圆股形曲柄。东晋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饰龙首和熊纹,器型优美,已有审美和吉祥之意。南北朝时期壶体修长,鸡首的冠部较大,颈部细长,盘口增高。隋代的壶鸡首趋于写实,作昂首曲颈打鸣状,壶柄贴塑龙形饰。此外,还派生出羊首、鹰首或虎首壶。隋代以后,鸡首壶几乎匿迹。从鸡首壶的演变史来看,它最初是一种在盘口壶上加上鸡首、鸡尾形的装饰,鸡首实心不通,是一种殉葬的冥器;后来演变成鸡头可通水、鸡尾变成龙形柄的实用之器;再到后来,因实用性强,大批量生产,或许就去繁就简,而使壶上捏塑鸡首等动物的现象消失了。

鸡首壶是三国中晚期越窑烧制的新产品


图1东晋越窑青釉点彩鸡首壶图2东晋越窑青釉点彩鸡首壶底部图3南朝洪州窑青釉莲瓣纹鸡首壶图4南朝洪州窑青釉莲瓣纹鸡首壶底部

(原标题:六朝青釉瓷鸡首壶)

鸡首壶是指以雕塑鸡头为装饰成壶嘴的瓷壶,创制于三国时期,盛行于两晋、南朝,进入隋代鸡首壶更加修长俏丽,鸡头以雕塑精美逼真而著称,唐以后,鸡首壶便被酒注子(执壶)所取代。

考古资料显示鸡首壶是三国中晚期越窑、瓯窑烧制的一种新产品。起初,鸡首壶多数是在小小的盘口壶的肩部,一面贴鸡头,另一面贴鸡尾,头尾对称,鸡头为实心,完全是一种装饰。东晋时期鸡首壶,盘口较小,细颈,壶腹圆鼓,肩部雕塑鸡头,鸡头上有冠,下有颈,鸡头呈空心状,通壶腹而成流嘴,鸡尾变成弯曲的把手,有的把手上端饰龙头,成为一种器型优美的酒壶。南朝时期,鸡首壶器身修长,口颈加高,造型更加适合于实用。鸡首壶是现在人的叫法,这种器物在六朝时并不叫鸡首壶。1972年南京化纤厂东晋墓出土一件鸡首壶,其底部铭刻“罂主姓黄名齐之”,鸡首壶在东晋时称作“罂”。汉·王充《论衡·谴告》说:“酿酒于罂,烹肉于鼎”,刘伶《酒德颂》有:“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双手捧罂在酒床的流槽下接酒,说明鸡首壶是盛酒器。

镇江扬中永鑫堂收藏有几件六朝时期鸡首壶。今选出两件介绍如下:

东晋越窑青釉点彩鸡首壶(图1),高19厘米,口径8.1厘米,腹径15厘米,底径9厘米。盘口,长颈,鼓腹,平底,肩部饰鸡首,对称处饰一柄,柄高于壶口,两侧设环形系。口沿、柄部、鸡冠上均点有褐彩,褐彩相间交错,和谐自然,疏密得体,打破了青釉单调的格局。胎浅灰色,全器施釉,底部无釉,器型优美。

越窑主要产地在浙江上虞、余姚、绍兴等地。东汉中晚期,成功烧制出成熟的青釉瓷,领青釉瓷创烧风气之先。

南朝洪州窑青釉莲瓣纹鸡首壶(图2),高21厘米,口径7.5厘米,腹径17厘米,底径10厘米。高盘口,长颈,溜肩,鼓腹,平底。肩部饰鸡首,鸡首双目圆瞪,高冠,流嘴呈管状,与壶身相通,对称处为龙首柄,柄高于口沿,两侧设桥形系。腹部刻划覆莲纹,莲瓣较短,刻划线条流畅,简洁明快。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教文化的影响也已渗透到陶瓷手工业领域。就像这件青釉莲瓣纹鸡首壶,极好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的题材特征。这是因为莲花为“佛门圣花”,莲花在佛教中地位很高,莲瓣的形象几乎无器不有。胎灰色,较疏松,施釉不到底,釉色青中泛黄。

洪州窑位于江西省丰城市,1992年—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丰城市赣江与赣江相通的清丰山溪、药湖岸畔的山坡和岗阜地带发现洪州窑遗址31处,始烧年代于东汉晚期,东晋、南朝进入兴盛期,唐代中期达到鼎盛,至晚唐、五代逐渐衰落。

炉钧釉铺首耳壶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23.5cm,口径9.5cm,足10cm

生产时代: 雍正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颜色釉

陶瓷造型: 壶

说 明: 清雍正

壶仿青铜器造型。撇口,束颈,丰肩,腹下渐收敛,高圈足外撇。肩部置对称象耳衔环,俗称“铺首”。口、肩、腹、胫部凸起弦纹。通体施炉钧釉,釉质凝厚,釉色以深蓝与浅蓝为主色融熔于一体,流动自然,形成长短不一的垂流条纹,色彩斑驳。外底阴刻篆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此壶造型古朴,釉色素雅,其肩部以象耳装饰,寓意太平吉祥。

炉钧釉是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一种瓷器颜色釉,盛行于乾隆时期。因史籍中有“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的记载,故称“炉钧釉”。其工艺是先以高温烧成瓷胎,挂釉后于低温彩炉中二次焙烧成器,釉面呈现紫红、月白、葱绿等色,因釉面流动,多种釉色融熔于一体,有的蓝中带红色斑点,有的青蓝色中闪现点点蓝斑,颇显华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