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器描金蓝釉鉴别 > 导航 >

乾隆蓝釉描金福寿纹细颈瓶

乾隆蓝釉描金福寿纹细颈瓶

瓷器描金蓝釉鉴别 瓷器描金鉴别 古代瓷器瓶

2020-11-23

瓷器描金蓝釉鉴别。

雍乾两朝时值盛世,且皇室盛行摹古,御窑厂承命竭力摹制,所出之品几类古物,尤以雍正中期至乾隆最甚。其中蓝釉作为经典的永宣器类得到广泛的摹制和创新,达到了“师古而不泥古,仿古而不忘新意”的境地。

乾隆御窑厂对宣德霁蓝釉的摹仿曾有明确记载,唐英《陶成纪事碑记》记录五十七种釉色当中就有“仿宣窑霁青,色泽浓红,有橘皮、棕眼”。乾隆朝国力强盛,弘历又极爱珍瓷雅器,文献上亦见多处档案记载,如《造办处各活记清文件》记录乾隆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奉旨烧制一批摹古瓷器其中一件便是“蓝釉描金福寿纹细颈瓶”。

本品造通体施饰霁蓝釉,匀净明亮,苍妍夺目,一如宣窑之宝石蓝,其出色之妍丽独步有清一代,为乾隆同类御瓷之冠。此釉色烧成极难,毁掉之器较成品为多,或可解释此类釉色烧制时期极短,工艺之繁缛复杂为缘由。

此瓶鼓腹细颈,精巧秀气,器型标准,制作极为精工细琢,胎体厚薄适度,轻重适宜;通体施宝石蓝釉色。口沿涂金,沿下绘如意头,颈细如笔,满绘折枝桃实及团寿。腹亦满绘描金桃实团寿纹,数只蝙蝠穿飞其中。

腹下通周绘卷草纹。足素蓝釉,底满施涂金,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该器实为案头陈设之雅器,为乾隆色地瓷器中的标准御窑精品。

乾隆 蓝釉描金福寿纹细颈瓶 尺寸:

口径:2cm

高:19.7cmtAoCi52.cOm

足径:6cm

taoci52.com精选阅读

乾隆青花粉彩描金开光花鸟福寿纹方瓶


乾隆盛世,文治武功显赫,大清基业稳定。乾隆帝学养深厚,文武技艺,样样精通,表现出文才横溢的创作力量;在他指导与赞助下的宫廷艺术,更展现出盛世帝王高尚的品味与格调。

这些丰富的创作与极致的艺术爱好,除了来自乾隆皇帝本身勤奋的求学态度外,其童年获得皇祖康熙、皇父雍正两帝的用心栽培、帝师名儒的启迪诱导,以及皇族长辈兄友间的切磋砥砺,均为他的学养扎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此对瓶瓶型呈四方体型,由颈部至腹部逐渐鼓起,瓶腹下部渐收,给人以雍容典雅,奇绝俊秀之观感。胎质洁白无瑕,顺滑如丝,整体呈通透水润质感。

此瓶彩料乃青花粉彩混搭而成,青料乃“平等青”,亦称“陂塘青”,是国产青花料的一种。其发色淡雅,清丽而透彻,颇具水墨画风格。粉彩则是色泽浓郁,颜色丰富;两种料搭配在一起,浑然天成,视觉冲击力十足,使人神清气爽,顿足不前。

颈部青花绘祥龙卷草纹,瓶身四周绘拐子龙;瓶腹开光处粉彩绘四幅花鸟福寿纹。纹饰绘的写意而富有神韵,花鸟福寿纹绘的写实而寓意吉祥;底部波涛纹碧波翻滚,显得气势十足。

整器绘画颇见功力,开光处有各种奇瑞花鸟,如:孔雀、仙鹤、红蝠、寿桃、牡丹等;细节的描绘丝丝入扣,传神至极,如同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人叹服!

而它所表达的吉祥寓意,祈盼与述求,妙趣横生的展现于画面之中,给人留下了美好的无限遐想。

乾隆蓝釉描金镂空云松纹转心瓶


转心瓶是清代创制的一种瓶式,即在一个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外瓶与内瓶均有画面,外瓶一般镂空,转动内瓶时,通过外瓶的镂孔,可以看见里面不同的画面,犹如走马灯。

而它分为转心瓶和转体瓶两种形式,内瓶可以转动的叫转心瓶,外瓶可以转动的,就叫转体瓶。

此瓶从乾隆八年开始,至乾隆二十一年共耗时13年方才完成。是为纪念乾隆皇帝“东巡狩猎”,由御窑场特意制作而成,再现了乾隆帝盛年时期出巡骑马射猎时的场景。

它由盖、颈、外瓶、内胆、夹层和底盘,组合装配而成,装饰分蓝釉金彩外观装饰与立体主题绘画“乾隆木兰围场狩猎图”两部分。“木兰围场”乃清代皇家猎苑,由康熙皇帝设立,先后举行的大型围猎活动多达一百多次。

此瓶造型墩厚稳重,大气尊贵。胎质紧实细腻,观胎体修足渗透出悠久的时代感。釉面光莹肥厚,罄润自然;蓝釉颜色纯正深沉,呈现出强烈的厚重感,如同一颗巨大的蓝宝石一样闪耀夺目。装饰均以大量描金点缀,纯正的金黄色与深邃的宝蓝色搭配,视觉冲击力十足,但也相得益彰。

乾隆木兰围场狩猎图中人物、景致都按透视比例绘制而成。透过外瓶的漏孔望去,可见迎着匍伏的臣下,乾隆持缰策马而来,仪仗、侍卫相拥,远处山峦隐约可见。前景、中景、背景之间各有一定空间,更增添了画面深邃旷阔的意境。像走马灯一般,极富艺术观赏效果。

此瓶的制作难度很大,尤其是要考虑外瓶和内瓶的干燥率,以及掌握好烧成后的收缩比。稍稍不注意,便会造成不吻合,或者是旋转不顺畅,即使前面做再多的工也是白费。所以此瓶的制作代价很大,往往是“百里挑一”。不过,“上之所好,下必甚焉”,供给宫廷的器具,取悦乾隆之用,自然是不计成本的。

与此瓶相似的“乾隆行围图转旋瓶”,现藏于南京博物院里的特展馆,为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雍正洋彩矾红描金福寿云纹连座葫芦瓶


在雍正审美思想引导下,御瓷绽放出斑斓夺目的新姿采,形成种类丰富釉彩缤纷的局面。同时,由本品造型与釉彩之组合可折射雍正皇帝对摹古的态度。在追求全面摹古之际,雍正皇帝绝不仅停留于此,而善于汲取前朝艺术精粹,移为己用,注重在传统构成因素中创新,借鉴原来的工艺造型和纹饰进行抽绎,组合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样式,寄予新意。

自唐代以来,因其器形吉祥如意故为民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至明代嘉靖时期,因皇帝好黄老之道,此器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葫芦瓶乃南宋后期龙泉窑创制的陶瓷瓶式,瓶体似葫芦,并由两截粘合而成。名与 “福禄”谐音,且器形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

此器造型端庄雅致,唯美隽秀。两段瓶腹大小比例恰到好处,视觉协调并且自然和谐。胎质紧实细腻,釉面光莹肥厚,手感温润,罄润自然;胎底部施松绿釉,书“雍正御制”双框四字双行楷书蓝料款。从字形上解析,字形平整秀雅、亦方正有力,起笔及落笔极具功力,应为雍正专门代笔人所书写。

葫芦底足连座,大大增加了烧制难度,并施黑釉描金绘吉祥纹饰,亦与顶部瓶口类似,此种装饰显得瓶体相得益彰,温文尔雅,造型独特,饶有新意。

瓶体白釉,描金彩绘祥云、红蝠、寿字纹饰,画工精细,祥云错落有致,红蝠洋洋洒洒的均铺于祥云中,布局合理;其寓意则为“福寿双全”之象征。葫芦瓶谐音“福禄”,纹饰有“寿”字在其中,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又可称为“福禄寿”三星高照,有“如意吉祥”之寓意。置于案头,且金碧辉煌,使人为之赏心悦目。

乾隆粉彩黄釉描金福凤纹兽衔环辅耳赏瓶


赏瓶因其外形俊秀、线条柔美、比例协调,深得清朝历代君王的喜爱。其器形为雍正督窑官唐英“参古今之式,动以新意,备储巧妙”而奉旨审定的款式。

赏瓶的形式最早出现于雍正朝,专为赏赐之用,器型来源于“玉壶春瓶”。乾隆朝则为发扬光大呈经典品种,乾隆后一直延续,烧造至宣统,从未间断,逐渐演变为观赏器型。

赏瓶创烧以后,很快就成为了清代瓷器生产中的一个传统器型。其中,尤以乾隆时期赏瓶的生产与使用最为盛行。有专家认为,赏瓶是清中期以后,陶瓷造型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型。赏瓶的器型优美,适合于在器上绘制纹饰,赏瓶赐于功臣之后,此器将被放置于较为明显的地方,便于臣子观赏,感受皇恩。

一般赏瓶多以青花配缠枝莲纹为主体,因“青莲”与“清廉”谐音,故赏赐给臣下则希望能为政清廉。而乾隆时期创新了以粉彩描金的品种。

此赏瓶因其外形俊秀、线条柔美、比例协调,精美的纹饰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而一直未将此瓶赏赐于他人,足见其喜爱程度。

此瓶通身绘缠枝莲宝相花纹,寓意吉祥完美。瓶腹绘凤凰三只,则是五彩缭绕,霞光万道,普天祥瑞之征兆。昭示天下“鸾鸣凤奏,天下太平,吉星高照”。

乾隆蓝釉粉彩描金开光龙凤纹大瓶


历朝历代的官窑瓷器中,什么纹饰应用得最多?非龙凤纹莫属。明洪武二年,朱元璋设立了官窑制度以来,这类纹饰在官窑瓷器中就从未间断过。

至于“龙凤呈祥”这句成语,究竟是先出现于传统文化中,还是先出现在青铜器上?这绝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类的伪命题,而是有实物为证。

历史发展脉络证实,龙凤是人们对权力崇拜臆念产生的图腾,自然界皆不存在。龙代表皇帝,凤代表皇后,但并非同时出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就开始有凤纹、及龙纹各自出现在不同的器型上,到了汉唐,龙凤纹则同时出现在金银器和玉器上。到了明永乐朝,在瓷器上同时形成龙凤居中的安排格局,才形成定制沿袭下来。

此瓶硕大无朋,气势非凡,造型则墩实凝重,釉面温润顺滑细腻,通体施蓝釉绘吉祥纹饰,开光处绘描金龙凤祥云。蓝,代表沉静、幽远;黄,象征尊贵、权力,两种色彩搭配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瓶腹开光分别绘龙、凤纹饰。龙凤虽然都是祥瑞之物,但两者形象及内涵则截然不同。龙给人威严而神秘,不可亲近只可敬畏;凤则象征着美丽仁爱和富贵,龙凤结合则是太平盛世,高贵吉祥的征兆,准确的表达了“龙凤呈祥”之含义。

龙凤纹描绘的传神至极,而寓意更为深邃,龙凤穿梭于祥云里,龙纹出现时必然四海扬波、恩泽百姓;凤凰则是霞光万道、普天祥瑞之兆。昭示天下,“龙飞凤舞”国家兴旺,天下太平。

乾隆蓝釉描金镂空内粉彩转心瓶


乾隆朝国力强盛,弘历又极爱珍瓷雅器,文献上亦见多处档案记载,如《造办处各活记清文件》记录乾隆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奉旨烧制一批摹古瓷器其中一件便是“蓝釉描金镂空内粉彩转心瓶”。作为乾隆贺寿之礼,由御窑场历经重重困难特意烧作而成,代表了御窑场巧夺天工的工艺,以及对一代明君的敬仰之意。

此瓶造型秀丽隽永,大气尊贵。胎质紧实细腻,观胎体修足渗透出悠久的时代感。釉面光莹肥厚,罄润自然;蓝釉颜色纯正深沉,呈现出强烈的厚重感,如同蓝宝石一样闪耀夺目。装饰均以大量描金点缀,纯正的金黄色与深邃的宝蓝色搭配,视觉冲击力十足,但也相得益彰。

清代瓷器具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时代特征。本品通体描金绘卷草宝相花纹饰,线条婉转流畅,寓意吉祥如意。连为一体的内瓶别具一格,上部分施蓝釉精绘卷草宝相花卉纹,下部施白釉绘数条五彩缤纷的金鱼及水草纹,图案采用乾隆时期特有的“墨彩淡描”工艺。其构图简洁大部留白,但却洋溢着潇洒典雅的笔墨趣味,颇具新意。

腹部四面开光,转动内胆时可以看见不同的画面,犹如走马灯。内胆白釉上的五彩金鱼,造型灵动,逼真,色彩鲜丽,宛如游戈于荡漾的水波中。在配色上,五彩金鱼和幽绿的水草相得益彰,与晶莹滋润的白釉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清丽幽雅、生趣盎然之感。

乾隆 蓝釉描金镂空内粉彩转心瓶 尺寸:

口径:9cm

高:40cm

足径:13.7cm

清乾隆粉彩涂金福寿图天球小瓶


自古伊始,桃乃吉祥长寿之征,桃枝且能避邪。孔子的《诗经·国风》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等句,以繁盛桃花赞誉美满幸福。《桃花源》序中述,武陵渔人溯溪前行,入桃花林,通山中小洞,达世外仙境。西王母种有仙桃,「三千阳春始一花」,果实要待三千年才成熟,仅用以宴请众仙。

此类典故颇得帝王心意,故桃实的美好寓意为历代帝王所推崇,更把这种吉祥符号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雍正、乾隆朝以桃实为主题的瓷器,当属中国历代最秀雅瓷器之一。其纹饰喜庆吉祥,釉上粉彩色调柔美,珍稀非凡,代表着中国宫廷艺术中,美感及技术之巅峰。

此粉彩涂金福寿图天球小瓶造型虽不硕大,但瓶身通体鎏金覆盖,虽经数百年,但依然光芒灿然,显得富丽堂皇。观其釉面,釉质莹润,施彩精到,画面秀丽,色泽柔和艳丽,为乾隆粉彩器之上品。

腹部绘桃树一株,躯干茁壮有擎天之姿,丫杈伸展虬劲有力。绿叶浓淡深浅,相背阴阳,完全来自画师写生得来,无一荒疏草率之笔。桃花含苞欲放或全然盛开,皆具冰清玉润之质。桃树之上,以矾红彩绘数只红蝠盘旋翻飞,寓意“洪福齐天”,“福寿双全”。桃枝下长出五色灵芝,寓有灵芝祝寿之意。

乾隆延续先帝雍正对桃纹之喜爱,此器为乾隆时期宫内寿庆时之定烧器物,其珍贵程度不必多言。桃枝成双,瑞果硕结,共生九桃,用意隽永,可寄寓丰实长寿。

乾隆粉彩描金开光花鸟纹六方瓶


乾隆帝对艺术的品鉴与创新,乃是基于对文化艺术的深切爱好,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出对艺术活动与文化事业的投入,以及游历怡情乐志,并付之于艺术创作的诸多轨迹。

身为一国之君,乾隆的生活几乎等同于政治,然而在内心深处却充满着对文人世界的憧憬。盘山的静寄山庄是他所向往的恬静居所,他幻想过取代古画中的人物。

或者化身文人雅士,游弋于理想的山水之中,或化身普贤,浸润于宗教空无的境界中,透过种种乾隆御制器物,可以窥见乾隆帝个人深层而多面的人生哲学。

六方瓶又称为“六棱瓶”,于明中晚期开始流行的瓶式之一,因瓶体作六棱柱形而得名。此瓶乃乾隆年间的创新之作,缤纷繁缛的纹饰,使人眼花缭乱标新立异,造型沉稳又不失韵味。

通体由五彩斑斓的精美纹饰所覆盖,除瓶腹开光处以外,整瓶均不漏地。细腻独特的纹饰也极为罕见,可以说御窑厂的工匠将此瓶的粉彩工艺运用到了极致,让人眼前一亮之感。

此器成型工艺复杂,烧制难度颇大。开光处留白可见胎质洁白细腻如玉,与整器的纹饰相比有强烈的视觉差,更加体现了开光处精美的花鸟绘画,彰显了皇家气派与风范。

此瓶乃御窑厂的陶工与宫廷画师的完美合作,反映出乾隆官瓷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纹饰设计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堪为乾隆皇帝思想开明,能够及时吸收新鲜事物的很好例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乾隆蓝釉描金福寿纹细颈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乾隆蓝釉描金福寿纹细颈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器描金蓝釉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