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古代的瓷器的名字 > 导航 >

疯狂的紫砂

疯狂的紫砂

古代的瓷器的名字 厨房的瓷砖 瓷砖的背景

2020-03-17

古代的瓷器的名字。

由于长期处于乱开采的状态,黄龙山矿区遭到较大破坏,目前已被封存。

疯狂的紫砂

在目前大背景下,从普通百姓角度而言,手中多余的资金要找到一个投资方向,与传统的存银行、投资股市相比,投资紫砂随着紫砂热已成为一个选择途径。

来,不得不在乡下租房子存放矿料。

直到2010年下半年,宜兴人开始意识到紫砂原矿的价值所在,此时,章逸华已经拥有了1000多吨的黄龙山紫砂矿料,她多年来储存泥料、矿料的故事被人所知,成为当地人业务交流的一个共同话题。

章逸华介绍,“紫砂矿料停止采掘,存留的矿料与日递减,紫砂市场也面临着新的考验。”章逸华说,市场上出现的紫砂替代品,进一步混淆了紫砂的概念。随着人们对宜兴紫砂认知度的提高,其材质的探究也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据新金融记者了解,宜兴地区陶土储量占江苏省的95%以上,其中,黄龙山矿区是紫砂矿料最重要的出产地,迄今为止仅产于丁蜀镇黄龙山山丘之中与丘陵地带。据当地相关资料记载,黄龙山面积2.5平方公里,但已今非昔比,仅保存部分小山体。

2004年,鉴于对当地紫砂矿山的环境保护,当地政府下了“限采令”,2005年再次下达了“禁采令”,如今已无法在矿山上找原料,只能在当地制壶人家寻找早期储存下来的原料。

“我现在(储存的原料)100年也用不完。”章逸华说,随着紫砂原矿的递减,目前黄龙山原料已经不能用价钱去衡量,毕竟它不可再生,其中如朱泥、本山绿等在市场上已经少见,成为珍藏版。

赌砂者

“紫砂就是个一火坑,找不到对的人,拿不到好的矿料,就是烧钱。”安文对此感叹,没有好的矿料就没有好的泥料,而好泥料代表了一个好产品。

10月15日,晚上8点,安文背着旅行包从北京赶到宜兴,脸上难掩疲倦。

“这次带了几十万现金,主要是找好泥料。”安文直言,他在北京是专门玩紫砂壶的,并在业界小有名气,曾因投资不慎,在一次赌壶过程中几乎倾家荡产。

2009年,安文带着170万元现金来到宜兴,此时正值紫砂壶热遍全国,经当地几名紫砂“大师”推荐,购买了一批紫砂壶,带往北京。他一直认为,自己所投资的紫砂壶是宜兴当地黄龙山原矿的泥料,加上“大师”的工艺,升值前景可观。安文凭此底气十足地参加了一次赌壶。

让安文意想不到的是,在赌壶中,他的几把紫砂壶泥料被认定并非黄龙山原矿。他对此并不服输,再次赶往宜兴,被证实上述事实,170万元随之打了水漂,还搭上一套价值200万元的房子,妻子也因此与他离婚,至今独身一人。

实际上,安文的遭遇并不是个例。就连“老江湖”章逸华,在投资紫砂的初期,都有过失手的经历。

1991年,章逸华高价购买了一批紫砂原料,首先做成一件成品雕塑后,发现其与本应显现的效果相差巨大,这意味着,所买的紫砂原料并不是卖家所承诺的。“几十万元就这样没有了。”章逸华说,在那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她为此开始研究紫砂原料并成立了紫砂研究所。

2011年年初,一个外地人来到宜兴,同样从专门做泥料的人士手中,花100万元买了一把号称地道黄龙山原矿的紫砂壶。最终,鉴定泥料与事实不符,这名外地投资人直接追到宜兴,但对方并不认可,双方因此打起拉锯战。

据安文回忆,2007年,一位宜兴紫砂大师来到天津,参加一个捐赠仪式,他捐的一把紫砂壶,标价36万元,当问起其价格的定价标准时,该大师回答是“市场价值”。而实际上这一“市场价值”源自台湾一位收藏家给出的价格。安文向新金融记者坦言,紫砂市场的水很深,投资者投入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打了水漂的不在少数。而据一份权威资料显示,目前,宜兴拥有技术职称的从业人员2000余人,其中,大师10多人,高级工艺师100多人,技术员1000多人。

“紫砂就是个一火坑,找不到对的人,拿不到好的矿料,就是烧钱。”安文对此感叹,没有好的矿料就没有好的泥料,而好泥料代表了一个好产品。

乱市场

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绍,在宜兴“家家户户做陶”,却不是“家家户户有原矿料”,也不是“家家户户有黄龙山紫砂泥”。

2010年5月,宜兴紫砂被曝光“原料门”,那时,整个宜兴紫砂行业经历着全面停产,绝大部分门店关门,包括大师级的店面也无一幸免。而几位宜兴紫砂界商家甚至断言“日子没法过了”。

张维光分析认为,如今紫砂产品受到了文人的追捧,并扩大到一般大众,而国人喝茶的传统习惯让其拥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目前大背景下,从普通百姓角度而言,手中多余的资金要找到一个投资方向,与传统的存银行、投资股市相比,投资紫砂随着紫砂热已成为一个选择途径。企业家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新的投资途径在哪里?紫砂首先是个使用品,同样更是一个艺术品,具有收藏价值,对更多企业来说,又是一个陌生却有着前景的投资领域。

“投资热已经显现。”张维光坦言,随着投资者越来越理性,不再迷恋“大师”称号,开始转而关注资源越发稀少的紫砂矿、紫砂泥,与此同时,港、澳、台等地区的投资者开始关注紫砂泥料的现状,进一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随后的紫砂壶如何变成现金,也是目前必须面对、亟待解决的问题。

宜兴陶瓷行业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宜兴对紫砂矿料的开采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开采阶段在1955年7月之前,属于个体人工开采,1955年7月成立宜兴采矿公司,接收当地所有陶土开采的个体矿井及宕口,由政府统一管理。而这期间的开采仍旧处于乱开采状态,虽然属于工业生产,另一个则是农民靠山吃山,其开采的中、小宕口一直持续到2000年。

2004年元旦之后,黄龙山矿区的开采基本停止,但是矿区附近一些个人擅自开采行为时常发生,宜兴市于2005年4月出台“禁采令”,对乱采滥挖现象加大了打击力度。

史俊堂则认为,现在很多原料都在枯竭,紫砂泥也是,每年的产量在下降,但从2009年开始,对紫砂矿进行了保护性开发,目前探明的紫砂泥储量在270万吨左右,宜兴有5万余人从事紫砂产业,保守估计可用100年至200年。

然而,当地多名业界人士对此表达了与官方不同的观点。“现在市场上仅有10%是黄龙山的原矿做壶。”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绍,在宜兴“家家户户做陶”,却不是“家家户户有原矿料”,也不是“家家户户有黄龙山紫砂泥”,黄龙山原址方圆5公里范围内的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宜兴紫砂矿料,市场上流通的更加稀少。

“首先要把紫砂壶看做一种茶具,其次才是艺术品、收藏品。”史俊堂说到此,有些意味深长。

而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将投资重心由传统产业转向文化产业,宜兴作为高端紫砂市场也在经历着“后原料门”时期的考验——制假泛滥是否会重演,这是所有投资客、藏料人、赌砂者都将面对,而又无法被彻底解决的问题。

精选阅读

紫砂文化:砂器——紫砂的真相


一我们找到金沙寺时雨停了,几缕阳光从很斑斓的云层中漏了出来。那其实就是一座被菜地和桑园包围着的场院,肥大的桑叶让我们忽略了地面饱含的水分,一脚下去,已是一脚的泥泞,所以当我们穿过桑园走到场院前的那片水泥地时,立刻忙不迭地磕打自己沉重无比的鞋,这一动静招来两只狗杀将出来,却并不撕咬,只是一味地冲我们狂吠。一位妇人闻声出来,告诉我们这里就是金沙寺。应该说曾经是,因为这里现在实际是这位薛姓妇女的家,她说常有人来这找金沙寺,所以对类似我们这样的不速之客已经见怪不怪。薛大姐跺跺脚下的水泥地:这是山门,那是大殿……大殿不过是一矮矮的库房,据说现在还堆着村里的一些杂物。我说:只能遥想当年了。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民间传说,宜兴紫砂都是源起于“金沙寺僧”,目前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那把“供春壶”,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有作者签名的紫砂作品,其制作者供春是明朝嘉靖年间随主人客居金沙寺的一书童,业界因此奉不知名的“金沙寺僧”和供春为紫砂鼻祖。其实,金沙寺与紫砂的渊源还可上溯。宜兴的14个镇里只有丁蜀镇产紫砂,所谓“陶都”,原来全靠丁山、蜀山一小片弹丸撑起。尽管两地合并共称丁蜀已有54年的历史,但当地人还是习惯问那些奔着紫砂而来的外来客:可要去丁山?完全弃蜀山于不顾。但纸上宜兴,蜀山之名却远盛于丁山。当年苏东坡登临蜀山——当时那山还名叫“独山”——说了句“此山似蜀”,硬说这地方的山水很像四川的风光,当地人仰慕苏轼的锦绣文章,不以为杵,甚至谦恭地将“独”去“犬”,改独山为蜀山,并从此视之为文脉所在。东坡遗韵,汩汩千年,自然天成地润泽一把紫砂壶,由是发轫。元丰七年,49岁的苏轼卸了黄州任,赴汝州任而来,途经蜀山。这时苏轼不仅有旅途之苦,更有丧子之痛,于是上书朝廷,“乞居常州”,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宋神宗善解文人情怀,准了苏轼的上表,东坡先生得以“买田筑室于蜀山南麓”。东坡的雅事不少,喝一杯茶也弄了个风月无边,宜兴当地至今有“苏轼三绝”一说:阳羡茶、紫砂壶和金沙泉。这金沙泉就是当时金沙寺旁的一口井。我们在蜀山和金沙寺之间走了个来回,15分钟的车程,真要步行也算是一次远足。想当年苏轼遣其使童,取金沙泉烹茶,每日这样的来来回回,还真是一种不计成本的风雅。某日,使童途中滑了一跤,水洒了一地,那小厮见路边的溪水也很清澈,于是弄了桶溪水来东坡处交差,东坡一喝便知被“山寨”了,为了杜绝使童再犯,苏轼剖竹为符,与金沙寺僧联手整了出至今为茶道津津乐道的“竹符调水”。现在,阳羡茶还有,却已是寻常方物;金沙泉早成乌有,即便掘地泉涌,怕也不是从前的甘甜模样……惟有紫砂,成就万千气象,雍容兀立。

123456789下一页

紫砂文化:明代紫砂的发展


紫砂陶又称紫砂器或紫砂陶器,是我国独特的陶器工艺品,以造型多样,色泽古雅,质坚耐用,技术精湛而著称于世。最明显的特征,是用较粗的紫砂泥烧制,多呈紫红色,一般不施釉故称紫砂陶器。在紫砂制品中,最为突出的是紫砂茶壶,无论地下出土、世间流传,大部分是茶具。因为紫砂茶壶式样多种,各有特色,不仅富于民族风格,而且具有:用开水沏茶,冬不易冷,夏不灸手和泡不走味,贮不变色,盛夏不易发馊等特殊功能。所以博得人们一壶在手,爱不忍释,高士名儒更视为拱璧。特别推崇,极力提倡,因而茶壶成了盛行的上品,数量多,流传广。

早期的紫砂壶是供煮水之用,做工粗糙,变化很少,形制仅有高颈、矮颈、提梁和六方长颈等,一九六六年,在南京市郊江宁县马家山油坊桥挖掘的明嘉靖十二年(一五三三年)司礼太监吴经墓曾土一件紫砂提梁壶,从它的形制与装饰纹样推测,它被用作案几陈设品的可能性极大。这时的紫砂壶、把、嘴、身采用铆接法,与明中叶后流行泡茶用的紫砂壶差别较大。

明代是紫砂正式形成较完整的工艺体系的时期,尤其在嘉靖至万历年间,紫砂从日用品陶器中独立出来,讲究规正精巧,名家名壶深受文人仕宦的赏识,入宫廷、出海外,奠定了宜兴作为紫砂之都的基础。紫砂陶品种繁多,紫砂茶壶尤以其独有的实用性与艺术鉴赏性相统一的特性,成为传世精品。

据明朝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创始》创始一节及《宜兴宗旧志》的艺术一章记载:金沙寺(宜兴湖父镇西南,为唐相陆希声山房)僧久而逸其名矣,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金沙寺僧的确切年代,已经难以查考。据推测大概在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年间。其后在明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据《阳羡茗壶系》的《正始》云:供春于给役之暇,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抟胚,茶匙内中,指掠内外,指螺纹隐起可按,故腹半尚现节腠,视以辨真。,供春所制紫砂茶具,新颖精巧,温雅天然,质薄而坚,负有盛名,张岱《陶庵梦忆》中言道供春壶栗色暗暗,如古金石,敦庞周正,允称神明。其所作树瘿壶(亦称供春壶)为世间珍宝,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他也是第一位有文献记载的壶艺大师。金沙寺和供春所生活的明代弘治、正德年间(公元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由此也被看作为宜兴紫砂产品真正形成工艺体系的时间。

在嘉靖到隆庆年间(公元1522-1572年),继供春而起的紫砂名艺人有董翰、赵梁、时朋、和元畅四人,并称为名壶四大家。其中董翰以制作菱花式壶最著称,赵梁所制壶多为提梁壶。这些名家均以造型的艺术化取胜。嘉靖后,出现了一大批制壶名家。创作出了多款壶型,流传至今。由于迎合了当时士人浅尝低吟、自斟自饮的茶风,紫砂陶壶逐渐被精于茶理的文人所关注和喜爱,众多文人雅士参与设计制作,赋予紫砂壶以文人艺术品的特质。紫砂壶艺术已具备高度的艺术品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这也促使紫砂壶的造型趋向小型化,如南京嘉靖十二年墓中所出紫砂提梁壶的容量就只有450毫升,较之宋代窑址所出的容量达2000毫升的大壶,只及四分之一。所以,紫砂壶体的小型精巧化是当时总的趋势。冯可宾所著《茶笺》中说:茶壶以窑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阳羡茗壶系》也说: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翕啜,以尽色香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这种饮茶方式,具有色、香、味三者兼顾的要求,就为紫砂壶的小型精巧化定下了基调。同是紫砂壶也开始胜过了银、锡或铜制的茶壶,成为文人士大夫品茶时必备之物。所以,《阳羡名壶系》中又说: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明代文人李渔也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

紫砂文化:紫砂的审美漫谈


秦权汉铎

博浪锥

紫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支,所以紫砂的审美可以归属于传统文化的审美。宣德炉对紫砂的造型有着深远影响。

据史料记载,明宣德三年三月,因见郊坛、太庙、内庭所陈设的鼎式样鄙陋,就用暹罗所贡(现在的泰国)的风磨铜仿造古代款式大量铸造香炉,宣德炉的器型对历代的各种器皿造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它是依照博古、考古、诸书,及内库所藏官、汝、哥、均、定的名窑名器,并从中挑选式样绘

1、最高境界,随心所欲——得天趣

清中期的陈曼生曾经说过:书、画不必十分精到,得天趣就行了。这句话只能对高手而言,字都不会写能写出得天趣的书法作品吗?当然不能。必须是达到一定的境界后偶有灵感而创作出来的作品,紫砂艺术也一样。清末有个名家黄玉麟,善做供春壶,一次做好几把(有次四五把),因天气不爽就放在屋外晾晒,没想到鸡被狗吓得乱飞乱踏,就把那几把壶踩坏了,但黄玉麟看后大喜,太好了,我都做不到这么好。据记载,这是黄玉麟一生最好的壶。这个故事传达了一个信息:“天趣不是想追求就能达到的。”

2、有灵魂的作品——得情趣

工艺师和一般做壶人的最大区别在于作品有没有思想。艺人通过自己的双手把自己的(也可以说是别人的)思想融入作品,赋予它灵魂,那这件作品就是艺术品,否则就是普通的商品。而有思想的壶还要看它的思想有没有情趣,是不是高雅。现代的作品中顾景舟的“鹧鸪提梁壶”就是代表,他自刻“癸亥春,为治老妻痼疾就医沪上,寄寓淮海中学,百无聊中抟作数壶,以寄命途坎坷也,景洲记,时年六十有九”。字里行间,充满了情感,有情趣的作品在紫砂史上最典型的就是清末的玉成窑,代表作博浪锥、汉铎、柱础、秦权,上面的刻款把把有情趣。

玉成窑有何心舟、王东石那样的高手在做壶,有梅调鼎那样被称为百年来第一的书画家及胡公寿、任伯年等海派画家亲自动刀,但我对那些作品的评价是以情趣为美。为什么?那是时代造成的,太平天国时期,江南百废待兴,民生极苦。梅调鼎又是个有性格的读书人,虽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无米下锅的日子还是很难有极品出来的,而且玉成窑还有个天生的缺陷——那条小窑烧不到高温,大部分的作品半生不熟,现在黑皮红骨已成为真假玉成窑鉴定依据之一。玉成窑还有个特点那就是书卷气。前面讲到那是士大夫文化中冒出的一股清流,玉成窑的书卷气也是有时代背景的——同治中兴。

3、有书卷气的作品——得意趣

那什么叫书卷气呢?它是一种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是良好素质的外在表现,书卷气采自书卷得益于孜孜不倦的读书。如

1、灵气,以徐汉棠为代表;2、巧,以吕尧臣为代表;3、功,以何道洪为代表的精功;4、静,以周桂珍为代表的作品显示了自身的定力、静气;5、气质,最让人惊叹的是鲍旭琦的大气,那是真正的皇家文化、贵族气质。

生活中,大自然中处处都有美,但真正的美是在人的心中。(刘政)

紫砂文化:明清紫砂的发展


宋人梅尧臣、欧阳修等都写过歌咏“紫瓯”的诗词,或就此认定紫砂茶具在北宋已经诞生,而且受到上层社会的欢迎。1976年7月,在宜兴丁蜀镇的羊角山,发现古窑址的废片堆积,其中有早期的紫砂残片,泥质粗糙,泥色紫红,手工技术不高,成品有明显的火疵,复原所得大部份为壶。羊角山窑,据判断年代上限不早于北宋中期,盛于南宋,下限延至明代中期。这一发现,被认为印证了紫砂始于北宋的看法。

文献中确切记载的紫砂历史,是从明代正德年间供春学金沙寺僧制作茗壶开始的。供春所制,据第一部紫砂艺术的专著--周高起在天启年间写成的《阳羡茗壶系》中所说,当时已经极难经见。现存传世的供春壶,见于著录而且很著名的有两件:一件是“树瘿壶”,传说曾为吴大澄收藏,后为储南强所得,把下刻“供春”两字,裴石民配制壶盖,黄宾虹为之定名,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件是原罗桂祥先生收藏,后藏香港茶具文物馆,壶底有“大明正德八年供春”两行楷书铭款的“六瓣圆囊壶”。据顾景舟先生谈,曾见过树瘿状壶有12件之多,不合文献所载供春壶的特点,似难以定为真品。不过,传世供春壶作为明代中后期紫砂器的标志,时代赋予的地位还是不可忽视的。

考古发掘所见有明确纪年可考的紫砂实物,现在首推南京市博物馆的一件藏品。这是一件提梁壶,通高17.7厘米,1965年出土于南京市中华门外马家山的明司礼大监吴经墓,同出的有嘉靖12年砖刻墓志。这件壶的制法、质地,可与羊角山出土标木相比照,它的胎体近似缸胎而质地较细,壶面黏附着"缸坛釉泪",证明当时烧制紫砂还没有另装匣钵,是与一般缸器同窑烧成的。吴经墓出土的这件壶,对于鉴定供春生活时代制作的紫砂器,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时鹏、赵梁、董翰、元畅是嘉靖、万历时期的著名陶工,号称“四大家”。清乾隆年间吴骞所著《阳羡名陶录》说:董翰始创菱花式壶,赵梁多制作提梁式壶。他们的作品都有传世,当然不多,收藏家和鉴赏家很注意鉴别考证。时鹏之子时大彬是供春以后最著名的陶艺大师。他生活在万历年间,所用陶土杂有炮砂,制壶不务妍媚,朴雅坚致。最初仿供春作大壶,后识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等人,接受品茶、试茶理论的启发,一反旧制,专做小壶。这是紫砂壶艺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茶论里说:“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伦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与时大彬同时代或稍晚的李茂林、李仲芳、惠盂臣都迎合时代的风尚制作小壶。

紫砂文化:紫砂的起源与发展


紫砂创始在何时,在我国陶瓷史上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明、清时代的史籍中明确地说,紫陶器创始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金沙寺的和尚和书僮是创始人。如明周高起在《阳羡名壶系·创始篇》中说:“金沙寺僧,逸其名,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兴陶缸翁者处,搏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传口柄盖的,附陶家穴烧成,人遂传用”。周容《宜兴瓷壶记》说:“今吴中较茶者,必言宜兴瓷,始万历,大朝山寺僧(即金沙寺僧)传供春者,吴氏小吏也”。

供春和吴氏是何许人呢?《宜兴县志》记载说:供春是明正德年间(公元1504-1521)提学副使吴颐山随带的书僮,吴读书于金沙寺中(此寺今仍尚存遗址)。吴梅鼎的[阳羡茗壶赋]说:“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之功。信陶壶之鼻,亦天下之良工”。这些记载清楚地说明紫砂创制于明代中晚期,绝对不提宋代已有紫砂的事实。

1976年宜兴红旗陶瓷厂在施工中发现了紫砂古窑遗址,才得到证实宜兴陶瓷生产的始于新石器时代。宜兴是个古老的县,始设县于秦,远在新石器时代,勤劳的人民就在这里开创了原始陶瓷生产活动。先后多次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古文化遗址七处,其中就有新石器时代遗址五处。古窑址近百处,其中有汉代窑址三处,六朝窑址三处,隋、唐、五代窑址九处,宋、元窑址二十处,明、清窑址六十多处。因此民间传说,把越国的范蠡奉为“宜兴陶瓷创业的祖师”或“陶朱公”是不真实的。

古紫砂窑址位于宜兴蠡墅村羊角山,是丁蜀镇黄龙山的支脉系统,这里是盛产紫砂泥矿的地方,所以古人把窑建在原料的产地。古紫砂窑址是埋在长约十公尺的土堆下面,经破土清理,共分三层,上层厚二公尺余,为近代废窑陶瓷碎片堆积,以缸、翁碎片为主。第二层为混合堆积,从元代以迄清代初年,延续时间较长,堆积层较厚,约二至三公尺,多为瓯窑缸、缶、翁和肩部饰有菱花的陶罐、玉壶式的釉陶壶等残片,尤其后两种具有元、明代陶瓷造型风格;其次还发现“宜均器”残片,与瓯窑制品极为相似。

另外在附近偏北方向,发现有瓯窑遗迹,说明所堆积是元未明初瓯窑的堆积物。第三层为早期紫砂堆积层,厚1.5公尺,断面呈灰紫色,主要是紫砂壶残片,有壶身、壶嘴、壶盖等。在此堆积的附近,发现了一座长约十公尺、宽约一公尺余的龙窑一座,其中亦有紫砂片。窑的下层,是黄土,是建窑时用黄土人工填成的。南端用小砖砌成倾斜的砖垛两排,这一种小砖与江南地区常见宋墓砖极为相似。根据发掘出土的大量紫砂器残片分析研究,可以分辨出主要造型有:壶、罐两个大类,其中以壶为大部,均呈紫红色,器物里外无釉,从残片复原的器型分有高颈壶、矮颈壶、提梁壶等三类。紫砂泥质较粗糙,器身表面细密度亦差。由于没有用匣装,而是直接入窑烧成,因而常有火疵现象,在成型方法上已脱离用陶轮拉坯的做法,根据紫砂泥不同于其他陶土性能,而采用泥片镶接法,壶嘴、壶把、壶的子(俗称壶盖、壶顶)的粘接,则采用穿洞捏塞法。为后世紫砂器成型开创了新的工艺,奠定了紫砂器造型的基础。例如:龙头壶的壶嘴,捏成龙头型。六方形壶,壶的颈部起线,壶嘴根部附加菱花形纹饰,以及壶把上带有小孔的处理等,都相当成熟。从复原的三件造型、装饰来看,线条流畅,饰纹恰到好处,绝非免强而为之的处女之作。

此外,镇江博物馆近年来在一座南宋古井里发现了两件紫砂壶。壶身、壶嘴、壶底用泥片捏成,壶颈部留有刀削痕,壶身留有很明显的手捏痕,并且上半截还施了釉。据考证,认为是宋代酒壶。从用泥粗糙,制型朴素,比较古老看,在时代上可能早于南宋。不过今后还得作进一步研究,才能得出更正确的结论。

1234下一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