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珐琅彩瓷器鉴别 > 导航 >

极品珐琅彩开光鱼藻纹盘口瓶

极品珐琅彩开光鱼藻纹盘口瓶

珐琅彩瓷器鉴别 古代陶瓷器上的的鱼纹 古代瓷器窑口

2020-11-26

【www.taoci52.com - 珐琅彩瓷器鉴别】

好的艺术品是经过时间的推移依然炫彩夺目,珐琅彩是经过景泰蓝演变而来的,创烧于康熙后期。珐琅彩是专供宫廷皇室赏玩的,不允许向外流失,所以数量稀少;制作难度系数高,基本都是名师手绘制图案,成本昂贵,单做一件小的珐琅彩作品都要耗费三到四个月的时间。珐琅彩也被称为“古月轩”瓷,代表了高贵身份的象征,收藏价值极高。

珐琅彩开光鱼藻纹盘口瓶

盛轩国际有幸征得一件珐琅彩开光鱼藻纹盘口瓶,高为40.8厘米,口径为13厘米,底径为12.5c厘米。乾隆时期的珐琅彩采用雍正时期的技法,绘画多以花鸟、山水、人物和西洋女人为主,并且会御题诗词。

珐琅彩开光鱼藻纹盘口瓶

构图精致灵活,华丽而不庸俗,是辉煌盛世里一朵璀璨的明珠。

珐琅彩开光鱼藻纹盘口瓶

乾隆帝对珐琅彩很钟爱,对其技艺有所了解。一般选用皇宫里顶尖的画师,所以这一时期的珐琅彩的艺术水平和工艺有了最高的成就水准。胎壁较薄,均匀规整,釉色细腻,胎质光泽。taoCI52.CoM

珐琅彩开光鱼藻纹盘口瓶

瓷器在拍卖会上成交率是一直是收藏爱好者关注的焦点,流入民间数量少,所以收藏价值高。由于当时清宫珐琅彩瓷是用于皇室贵族赏用,是中国瓷器中的经典之作,彰显乾隆时期的工艺精美,被喻为“官窑中的官窑”,现在收藏市场上也炙手可热,是不可多得罕见之宝备受世界收藏界推崇。

taoci52.com精选阅读

釉里红​鱼藻纹梅瓶


釉里红又名釉下红,起源于宋代均窑的紫红斑釉。它可单独装饰,也可把青、红色料结合使用(此装饰叫青花釉里红),釉里红呈色稳定敦厚,在我国传统习惯上,常以这种色彩象征吉祥康乐和繁荣昌盛,是别有特色的传统艺术 釉里红瓷和青花瓷一样,是景德镇元代陶工的杰出创造。

由于釉里红瓷器具有色彩华丽、纹饰优美、气氛热烈等特点,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釉里红的烧制成功,不仅是我国陶瓷装饰技巧上一次历史性的转变,也成为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而享誉世界。

釉里红的存量少、身价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烧制的复杂。釉里红创烧于元代,与青花几乎是同一个时期,由于对烧制温度和窑中气氛要求严格,烧成难度大,大多数元代釉里红偏黑灰,红艳欲滴者很少,这样就限制了釉里红的发展。

釉里红的真正成熟,是在明初洪武年间。在五行学中,朱是代表南方的颜色,所谓‘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分别指的就是南北东西。因为朱元璋在南方发迹,所以红色对他来说很吉利,自己又姓朱,所以他对釉里红非常重视,釉里红的生产在当时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在明代初期,釉里红曾被大量烧造,用作皇家御用瓷,只有王公贵族才能拥有,一般百姓家里是不能使用的。明初将红色也定为皇室专用色之一,釉里红也只限于官窑生产。此时铜红料的使用及釉里红瓷器的烧制技术都已经成熟,从原料萃取、制作成型、绘画装饰到烧制工艺都有了突破。而后釉里红工艺在明宣德年间达到巅峰后逐渐衰落,直到清三代年间才又重新面世。

近日深圳永乐有幸征集到一件红瓷精品----釉里红鱼藻纹梅瓶,小口,短颈,丰肩,腹以下渐收敛,圈足。通体以釉里红装饰,腹上绘鱼藻纹,整个画面构图精巧,布局疏密有致,绘画采用写意技法,运笔流畅。游鱼和水草、莲花相互配合,相得益彰。鱼与"余"谐音, 鱼纹被移植于陶瓷装饰始于三国时期,此后几乎涵盖了各个历史阶段,作为富含吉祥寓意的一种民俗文化题材。

釉里红瓷器如今存世的很少,但每一件从历史迷雾中走过来的器具,都代表着釉里红独特的魅力。就像今日展示的这件精品釉里红鱼藻纹梅瓶,它一直静静地伫立在深圳永乐精品展厅里,讲述着关于釉里红瓷器独特的故事。

成化斗彩鱼藻纹盖罐


斗彩又称“青花加彩,青花填彩,青花点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所结合的一个彩瓷品种。又称“逗彩”。成化斗彩先用青花在瓷胎上勾出纹饰轮廓线,有的则直接将青花作为局部渲染的底色,罩上透明釉烧制,然后在釉面上勾描青花线,根据纹饰需要填以多种彩料,再二次入窑低温烘烧而成。

成化斗彩有浓艳与淡雅之分,设色较多,但不用黑彩。红彩鲜艳夺目,黄彩色多变化多端,绿彩大多透亮闪黄,紫色均匀醒目,只有姹紫一色无光,为世人至今难仿。

成化斗彩胎体轻薄,胎质细腻,釉脂莹润如玉,色彩艳丽,其品种以小件居多,大器较少,著名的鸡缸杯,葡纹杯,高士杯,三秋杯,鸟纹杯,“天”字罐等品种都是成化斗彩中的不朽传世之作。

此罐胎体轻薄,胎质坚密,釉面莹润细腻。透光度强,从内壁可窥见外壁的纹饰。外壁绘红鲤游于荇藻间,水草生长茂盛,似随水波摇曳,数条红鲤肥美鲜活,形象惟妙惟肖,画面清新淡雅,生活气息浓厚,颇富意趣。

造型端庄秀丽,天地式盖,宝珠形钮,短颈、丰肩,圆腹,腹下渐收,内圈足。鱼儿游于水藻之中,显得怡然自得。线条流畅细腻,填彩准确到位,青花发色清新淡雅,斗彩颜色鲜艳,与青花相呼应。罐底内双圈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款。

成化斗彩鱼藻纹盖罐运笔流畅,线条纤细圆润,上色用平涂法,然现代仿品,线条宽粗,笔法生硬,色彩呆板无光彩,画面用点染画法,虽然有的也有浓淡之分,但没有真品色彩和谐,仔细观察便知。

鱼藻纹瓷器欣赏


《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科悉精,青花最贵”。此斗笠碗口呈花瓣状,深腹,至底渐收,小圈足,外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胎质细密精致、雪白坚固,釉面肥厚润泽,光泽柔和不耀眼。碗外壁青花饰鱼藻纹,游鱼四尾,两两相对,嬉泳水藻池莲之间,寄明净耿介之德。碗心双圈内亦绘鱼藻纹,与之呼应。内壁近口沿处饰折枝花草纹,线条流通,勾勒天然。鱼藻纹使整个器物既生动又不失庄严典雅,而青花料的纯熟运用,亦使纹饰浓淡适宜,虚实恰当,极具艺术观赏性。

鱼藻纹是一种典范的瓷器纹饰。鱼纹多是顺向追逐游动。“鱼”与“余”同音,是“”的意思。鱼纹险些是每个朝代都利用的重要装饰图案。鱼纹种类繁多,如莲池游鱼,水波游鱼,水藻游鱼,或单或双,或三、五追逐,鱼水相融。双数鱼的构图,在器壁用对称法,两两相对;若在器心,则两鱼并排而游。三五尾单数鱼的构图,空间饰以浮萍、水草、莲花之类花卉。

宣德朝代,只历近十年(1426——1435年),固然较短暂,其瓷器造型极为丰富。它的青花瓷在明代各朝代的青花器中,给鉴藏者的评价最高。宣德青花器上画人物、庭院,民窑多用国产青花钴料。人物、庭院线条清楚;官窑器画人物、庭院,多数用入口苏麻离青钴料,画面及人物面部眉、目、嘴、鼻线条较含糊不清楚,纹饰晕散。宣德中后期入口苏麻离青料与国产钴料共享,互为烘托,此时器物上的青斑纹饰图案线条清楚。

“鱼藻”一词劈头于《诗经》,但鱼纹与藻纹这种组合式图案作为陶瓷画片初次出现却是到了宋代才有的事。宋代磁州窑对鱼藻纹的解释极为精准,水藻飘动恰似水的活动,鱼儿浮游使人感到鱼逆流而上;再加上青花料添釉烧制后有浓淡烟散的结果,如水墨画一样平常,以是鱼藻纹在瓷器上宛在目前、惟妙惟肖。自此,鱼藻纹的创意便传播开来,直至本日。

瓷中极品珐琅彩


珐琅彩瓷器在胎质的制作方面是非常讲究的。胎壁极薄,均匀规整,结合紧密。在如此的胎质上又施釉极细,釉色极白,釉表光泽没有桔皮釉、浪荡釉,更没有棕眼的现象,确可用“白璧无瑕”来赞誉。

景德镇瓷器珐琅彩红色福寿赏瓶工艺品摆设

繁花似锦之美

中国最早的珐琅彩器是明代景泰年间烧成的铜胎珐琅器,即著名的国产“景泰蓝”。

清早期从国外进口有与景泰蓝相类似的金珐琅、铜珐琅等工艺品,国内流行在铜、玻璃、瓷等质地胎子上,用进口的珐琅彩料描绘器物形成珐琅彩器,并被称为“铜胎珐琅彩器”、“瓷胎珐琅彩器”等。“瓷胎珐琅彩器”就是著名的“珐琅彩瓷器”。

其先在景德镇烧成涩胎瓷或白釉瓷,然后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彩绘而成。所用彩料在雍正六年(AD1728年)以前,均为进口的珐琅料。清雍正《广东通志》 卷58中有:“西洋国——雍正四年五月复谴使进贡——各色珐琅彩料十四块”,“雍正六年——奉怡亲王谕,着试烧炼珐琅料。”

清康熙中期,这一技术被移到瓷胎上,料为进口。现在“珐琅彩”即指“珐琅彩瓷”,即用珐琅质彩料描绘装饰的瓷器。“珐琅彩”是釉上装饰彩绘瓷器,二次烧成。始见康熙中期,盛行雍正、乾隆两朝,其后衰落。清末、民国出现过仿康、雍、乾珐琅彩瓷器。珐琅彩料色料凝厚,色釉晶莹润泽,绘瓷后画面微凸,频增立体感。其纹饰风格富贵、华丽,与当时景德镇官窑器纹饰风格相类似。

烧珐琅料有专职工匠,造办处提及的有“吹釉炼珐琅人胡大有”等。 珐琅彩是用珐琅质调制的一种彩料,其化学组成与我国传统的彩料有着明显的不同。珐琅彩的突出特点是:绘画时用什么颜色,烧出后还是什么颜色,施彩较薄,看起来有凹凸感,手摸是平的感觉。颜色发色稳定,便于绘制精细的纹饰,画面立体感强,色彩瑰丽。雍正、乾隆珐琅彩瓷各种画面,常配以书法极精的题诗,成为制瓷工艺和书、诗、画结合的艺术精品。

珐琅彩瓷器创始于康熙年间,大多是盘、瓶、碗等,专供宫廷帝皇、嫔妃把玩与宗教祭祀的供器之用。康熙珐琅器除了部分用在紫砂外,都在素烧过的瓷胎上,用黄、红、蓝、豆绿彩色作地,彩绘缠枝牡丹等花卉图案,有的有“万”、“寿”等祝辞,系为康熙而制。因康熙彩料为进口,彩料较厚,堆料较凸起,立体感强,烧后还有细小冰裂纹。康晚期始创,雍正盛行的粉彩瓷就是受珐琅彩影响发展而来。

康乾盛世的流光溢彩

康熙时期珐琅彩瓷器,由于是从铜胎移植而来,尚处初创阶段,彩料掌控尚未成熟,彩料与瓷胎粘合也不佳,故器型小。白胎瓷内壁施釉而外壁素面,在外壁上施珐琅彩后,留下白而不完美,通体复施不同颜色成为色地珐琅彩瓷。色地有透明与不透明的,注重了色调的烘托效果。纹饰部局遍满通体,在器物面、盖、底部,均有装饰。常在画好的图样上补上较深的颜色表示阴影。运笔工谨,图案部局强调趣味而疏于记实。画面注重西方绘画笔法、技法,如时空、透视、明暗关系等。 雍正后,珐琅彩瓷器制作更为精进,部分和康熙时色地一样外,绝大多是在精致的白瓷上彩绘。白瓷器从景德镇烧好后送到京城,也有用旧脱胎填白瓷器。

雍正珐琅彩瓷器改变了康熙时期只绘花枝、有花无鸟的单调图案,在白瓷上用珐琅彩料绘花鸟、竹石、山水、等各种不同的画面,并配以书法题诗,成为制瓷工艺和书、诗、画。雍正本人提倡水墨、青绿山水,故此两品种皆有精品。雍正时期珐琅彩瓷器,发展到成熟时期,脱离了铜胎珐琅画法的模式。画面装饰更为中国化,制作技术达到顶盛。瓷质如白玉,胎骨如蛋壳,且具画苑画风,题句优雅,款识工整。雍正时期珐琅彩瓷器表现追求瓷本色清纯,色地珐琅彩较少,较多以白瓷釉面上施彩绘制。景德镇盛产如玉白瓷,加之宫中所藏白瓷皆为所用。雍正早承康熙装饰之风,后在图案化装饰、写生式基础上,增加了彩色地开光、翎毛类、山水类题材,有花有鸟,画配题诗、写意画面、朱红印章、书诗画为一体,瓷画与纸画渐近,形成雍正时独特艺术风貌。

乾隆帝对珐琅彩瓷十分重视,多次诣旨督烧督藏。乾隆初期珐琅彩瓷器的数量已超过康、雍时期,形制极为丰富,造型品种增多,有瓶类、茶壶盖碗、碟、酒盅方盒等,纹饰绘画承袭前朝的图案式、写生的山水花鸟,增加了婴戏、母子情等题材。色地常见有轧道色地、锦文色地、百花色地、色地开光,专家画彩。乾隆珐琅彩形成“题材多样、装饰华丽”艺术特色,其珐琅有“五彩珐琅”之称。其传承发扬着清代宫廷富丽繁缛,却端庄华美的装饰艺术风格。《饮流斋说瓷》有“清康熙专以名工制瓷,名手绘画,殆纯入美术范围,而高穆浑雅之气,独未尽掩入雍正则专以佚丽胜矣;至乾隆则华极矣,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而古朴浑厚之致,荡然无存。故乾隆一朝为有清极盛时代,亦为一代盛衰之枢纽也。”

珐琅彩瓷的鉴定与收藏

今天行内所说的真珐琅器是指明清至民国这个时期制作的珐琅器,目前市场中多见的珐琅器多为清末、民国时期民间私家作坊制作的珐琅器。明清时期宫廷御制珐琅器是极为珍贵的,皇家专用,很少流向民间。宫廷御制与民间作坊的做工是有区别的,即便是同为内廷制作,不同时期的制作工艺也不相同,器物造型、图案式样、施釉色彩、款识等,在各个时期都有着微妙的变化。

第一步 特征

珐琅器的辨识首先看特征。众所周知,我国的珐琅器具有薄、平、光、艳、雅五个优点。制作工艺是在元末明初由阿拉伯国家传入的,按不同的加工与施釉方法处理的,有錾胎珐琅、掐丝珐琅、浅浮雕珐琅和画珐琅之分。而掐丝珐琅和画珐琅的区别,是按制作时釉面图案有线与无线之分,前者是掐丝显现花纹,然后填以珐琅料,后者是涂以珐琅后,再在上面画出花纹。

第二步 铜胎

珐琅器的铜胎主要有两种,其中最主要的一种铜胎是锻打铜胎。其工艺是先用陶泥塑出其型,分体翻制出各部位陶范(如瓶体是分两半,壶体另分盖、嘴、把等部分),以陶范再翻铸成低熔点合金铅锡凹凸套模。古人是将熟铜,锤打成相应厚的铜叶子,再将分体的冲压件烧焊为一体,打磨焊缝成胎形。故称为锻打铜胎。另一种铜胎是錾胎,铜胎由铸造烧焊成型的,而后胎内烫松香胶固定,减地起线法錾刻图案花纹,再点蓝、烧蓝、磨光、镀金。

第三步 包浆

珐琅器在制作完成后,釉面有强烈的釉光感,镀金处呈黄亮色。但是珐琅器经过了百年的岁月,受到空气的氧化、辐射、灰尘等污染以及人为擦洗,加之终日爱不释手地把玩,珐琅器釉面光泽会逐渐变旧失亮,日积月累形成的皮壳,我们称之为包浆。有年头的珐琅器都历经数百年沧桑,民国至今的珐琅器也有近百年的时间,釉面的旧色是由空气中的微尘和腐蚀物侵蚀及氧化作用,逐渐自然形成的。特别是鎏金地子的老器旧金色是熟黄色。所以,区别老珐琅器与高仿器的皮壳的新老要一看老光是否自然;二看包浆是否一体;三看手感有无生涩之感。

第四步 款识

珐琅器的款不是随意而题的,都有一定的格式和规定。目前明代仅见到的官方纪年款识只有宣德、景泰、嘉靖、万历四朝,如遇到有其他纪年如成化、弘治年制的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此外,还可以从根据珐琅器的总体意境去辨别真伪珐琅器,老器的丝工细腻流畅,造型稳重古朴,色彩华丽,可谓金碧辉煌。

鱼藻纹​龙泉​青瓷碗


龙泉窑是我国制瓷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窑系,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龙泉而得名。开创于三国两晋,衰落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年。龙泉之质,温如玉、清如冰、色葱翠。龙泉青瓷契合了中国文人对美的追求:含蓄、内敛、优雅、深沉。静默成景,却又意境深远。

明代龙泉窑的生产仍很兴旺,成为景德镇以外较大的窑场。明初的龙泉窑瓷器在制作工艺上与元代基本一致,装饰技法以刻、划花为主。明代龙泉窑瓷器一般胎体厚重,造型雄浑粗犷,在明代瓷器中别具风格。其釉层肥厚,色调虽不如宋代粉青和梅子青那样青翠,却也保持了龙泉窑釉色淡青泛灰、明艳沉着的特色。

明代早期的龙泉窑,花纹装饰仍旧是美化瓷器的主要手段,纹饰有弦纹、回纹、S纹、竹节、鼓钉、瓜棱、花卉纹、蕉叶纹、缠枝花、八宝、八卦、云纹、十字杵纹等;龙、凤、鱼、以及吉祥动物纹罕见。装饰方式主要有刻划、模印、镂雕等,元代常用的贴花和露胎贴花的装饰方法已不多见。

明早期的龙泉窑继承前代的制瓷工艺,胎釉特征变化不大,胎呈灰白或灰色,釉色较深,多数呈青绿或豆青色,黄釉少见,说明烧窑时,窑内气氛的控制比较好,烧窑技术高。多数产品施一次釉,釉层较薄;少数产品釉层较厚,多次施釉,有玉质感。常见的器物有碗、盘、杯、执壶、盒、罐、瓶、炉、砚、砚屏、烛台、凳和雕塑等。

近日深圳永乐有幸征集到一对明早期的鱼藻纹龙泉青瓷碗,口径:15cm 高:7cm 底径:6cm,广口,深腹,圈足。此对鱼藻纹龙泉青瓷碗,以鲜活灵动的鱼藻纹饰于外壁,意趣盎然,青釉厚腴温润,碧翠怡人,极得素雅匀净之美。明代初年龙泉窑深得宫廷的赏识,成为与景德镇御器厂并立的贡御窑场,从而获得空前发展,成就其历史上最后的辉煌。此对鱼藻纹龙泉青瓷碗与早期宫廷御藏龙泉瓷一致,民间收藏十分少见,且出自名门贵族书香门第之家,完美无损保存至今,十分珍贵,值得收藏!

龙泉窑早在800年前就在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畅销,影响十分深远。如今国内外也形成了一个龙泉窑收藏体系,使得龙泉青窑始终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从市场的角度来看,2006年开始龙泉青瓷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2010年以来,龙泉窑瓷器一路平稳,在成交量、成交额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亮点频出。例如,2016年北京保利秋拍,“龙泉梅子青摩羯耳盘口瓶”最终以1265万元高价易手。201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一只“元龙泉青釉铁斑蒜头瓶”估价1500万-2500万港元,备受藏家的关注。

雍正粉彩描开光折枝花草纹撇口瓶


绿釉以其风格素雅深得帝心所爱,此式工艺更多突出松石绿釉之匀净质感和堆白如雪之平静纯美。松石绿釉为低温色釉,然调配亦颇费功夫,调配恰当,方可在施彩时间得匀称结果。

烧成之后才现匀净厚润之美,有简约淡雅而韵味无穷之感。如本品大面积敷施,更须讲求彩料的提纯与调配,经反复调试方可,云云繁复的工艺必将制约烧造的数目,故检视当今资料,与本品相似之例寥寥。

此粉彩描金开光折枝花草纹撇口瓶通体施绿地,装饰快意宝相花,瓶身四周圆形黄底开光,分别绘四序花草;春有三色牡丹,夏有绿叶红花,秋有金菊数盏,冬则梅花朵朵。

瓶口一周描金,沿下绘回纹,颈部绘缠枝莲宝相花草纹。而下绘一圈蕉叶纹。肩部饰一周回纹、花草纹以及贯套纹。腹部主题纹饰大面积绘折枝花,配以精密翻卷的枝蔓和缠枝花草,此器周身纹样均渗出福寿吉庆之盛情。靠近圈足处绘莲瓣纹。底以蓝料双框书“大清雍正年制”四字两行楷书款。

此瓶有“万寿延年,报喜呈祥”之寓意,全器雍容华贵,端庄中表露喜庆,为雍正朝之珍品也。

雍正粉彩描金开光折枝花卉纹撇口瓶


清代官窑品格之美,唯有雍正一代之冠,其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器类与釉色之丰富,为此前所未经见,从而铸就清代陶瓷史上最辉煌的十三年,其中粉彩一门独步天下、极负盛名。

雍正帝对瓷器的爱好和重视程度,不是其他皇帝能比拟的,这也促使工艺有长足进展。不仅派有督窑官,甚至连皇帝本人都亲自参与器物的造型、花纹图案、色彩等等。

此时期瓷器的釉色质感与色调、轮廓线条和造型比例等,都经过十分微妙而精细的设计,并且画工极佳,人物面目清秀,花卉细腻妩媚,釉色品质佳且达到57种之多,可见盛况空前。

雍正七年,郎中海望奉旨:“将折枝花卉撇口瓶做几件,外壁周围绘花卉,再传给年希尧亦照此样式,口径三寸至八寸的每样造几件,里外釉色画样任其酌量配合,尔等做样呈览过再交烧造。钦此。”

此瓶造型撇口,束颈,鼓腹,高圈足,微撇,圈足涂金,内施松绿釉蓝料双框书“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全器呈现出色彩斑驳、精巧玲珑之态。纵使其器形、色调、折枝花卉均常见于雍正御瓷,但此造型与画工相媲美者寥寥无几,足见此瓶之珍。

瓶身通体施绿地,装饰如意宝相花,瓶身四面圆形黄底开光,分别绘四季花卉;春有三色牡丹,夏有绿叶红花,秋有金菊数盏,冬则梅花朵朵。此瓶有“万寿延年,报喜呈祥”之寓意,全器雍容华贵,端庄中流露喜庆,为雍正朝之珍品也。

元代瓷器鱼藻纹工艺特征.


我想喜欢收藏的朋友们都应该知道,一件古董玩物的价值是取决于这件古玩的历史背景及其它所在世的数量,有些古玩会往往因为在制作时受到某种历史因素或者一些不可逆的特定原因所制约着,使它所传世流通的数量往往是屈指可数的,但是就其来说这类古玩的收藏价值一般来说是相对较大的,下面我们就以元代瓷器鱼藻纹瓷器来说,来讲讲它在现世的价值及其它的特点等。

我们就先以由上海金堂拍卖有限公司展出了一件精美的元代瓷器:“青花鱼藻纹大盘”来说,这件藏品盘子的正中央条游动的大鱼,这条鱼被绘画的栩栩如生,游荡在水藻之间,盘子的内壁还装饰的有缠枝莲花,盘子的底部所绘画的装饰花纹与内部的一样,这是一件在近几年拍卖市场中难得一见的传世珍品,是我国古代瓷器作品中的最具中国特色的代表作品之一。

在这件藏品中我们可以看元代瓷器的文化特点。根据相关资料及专家的统计,在目前全世界上所仅存的元代青花瓷器只有四百多件,由此可见这件“青花鱼藻纹大盘”的珍贵。鱼藻纹是元代瓷器中最为重要装饰纹之一,但是所世存于世的却是少之又少,这就使得它极为罕见,青花鱼藻纹大盘大多数是以四条鱼或两条鱼的花样为主,绘制成一条鱼的极为罕见。

由“上海金堂拍卖有限公司”所呈现的鱼藻纹大盘,它的制作工艺精美,一条鳜鱼悠闲自得的在水中游动,四周的水草随水漂流,形态逼真,周边又有莲花环绕,既生动又不失庄重典雅之风,使得它古朴还显得高端大气,是元代青花鱼藻纹大盘中真正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

在近年来的古玩拍卖交易市场上元代瓷器一直都这高价成交的记录,在民间更是流传这这样一句话“家有万贯,不及藏元瓷一片”。这是因为元代瓷器不仅的制作工艺精美,更是因为由于元朝统治中国的时间较短,只有着短暂的九十七年,但是却在这九十七年中,元代的瓷器工匠们却将瓷器烧制却能发展到了极致,使得元代的瓷器真正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但也由于元代统治中国的时间太过短暂,使得所烧制的瓷器相对来讲较少,所以元代的瓷器都是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收藏意义。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极品珐琅彩开光鱼藻纹盘口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极品珐琅彩开光鱼藻纹盘口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珐琅彩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