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明代官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明代龙泉官窑龙纹碗

明代龙泉官窑龙纹碗

明代官窑瓷器鉴别 古代瓷器碗 古代瓷器青花碗

2020-11-28

明代官窑瓷器鉴别。

至元二年(1336)元廷下令“禁服麒麟、鸾凤、白兔、灵芝、双角五爪龙、八龙、九龙、万寿、福寿字、赭黄等服。”(《元史·舆服》)自此,特定龙纹成为元明清帝王的专用纹饰,龙纹器被奉为最高等级的御用品。

2005年,笔者在发现并认定大窑枫洞岩窑址为明初龙泉官窑遗址的过程中,双角五爪龙纹盘残片即是一条线索和依据。后来大窑枫洞岩窑址经文物部门正式挖掘后也出土了少量龙纹残片,除了龙纹盘外,还有龙纹高足杯。在数以吨计的官器残片中,龙纹残片却是屈指可数,其特殊珍贵不言而喻。时至今日,笔者又接触到一件大明龙泉官窑龙纹碗,特对相关问题作一些思考和总结。

该龙纹碗(图1)直径为18厘米,敞口圆唇,弧腹,圈足,外底环形一圈涩胎垫烧,内壁光素,碗心饰印花龙纹,外壁刻饰双龙,龙呈行龙姿,首尾相逐,环绕器壁,隙地点缀云纹。通体施青釉,釉汁肥腴滋润。此碗造型规整,釉色翠润,纹饰布局严谨,刻工深邃灵动,其胎釉工艺特征均为明初龙泉官器之典型。

类似龙纹碗还见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的龙纹碗(图2),不同之处是台北故宫所藏的明初官窑龙纹碗外壁光素,内壁刻双龙,内底还饰有十字宝杵纹。与本品龙纹碗装饰风格高度相似的还有龙纹匜式盂、龙纹高足杯。龙纹匜式盂见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图3),龙纹高足杯除枫洞岩窑址所出外,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也有珍藏(图4)。此两种均内外刻花,外壁刻饰行龙。

此外,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明龙泉窑海水龙纹梅瓶(图5)”,亦作环壁的行龙式样,该梅瓶式样不见于大窑枫洞岩窑址所出的官窑梅瓶,尺寸亦较小,高度只有21.6厘米,整个造型风格与同时期的景德镇官窑梅瓶相一致。高足杯、匜式盂和梅瓶无疑为酒器,龙纹碗亦有可能用作酒盏。

龙纹式样差别稍大的是龙纹盘。龙纹盘造型有折沿口和敞口两种,前者罕见,可资参照的器物如伦敦苏富比2009年春节拍卖会0063号拍品(直径40.5厘米,图6)。敞口盘(图7)传世数量稍多,直径有30多厘米、40多厘米等不同规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等均有珍藏,国际大拍上亦有数例。两类盘造型虽不同,纹样布局大致相同,均为内壁刻缠枝莲,内底刻龙纹,龙呈倒挂回升姿势,隙地缀饰云纹,龙的形象气质稍有差异,折沿盘龙纹面目较温和,而敞口盘龙纹多呈凶猛凌厉之态。从处州青瓷博物馆征集到的盘类瓷片来看,折沿盘数量(不包括菱口折沿)也是远少于敞口盘,两类纹饰风格存在一定差异,折沿盘或为洪武或永乐早期之物,烧制时间上很可能早于敞口盘。另,2005年处州青瓷博物馆在整理征集到的明初龙泉官窑瓷片过程中,还曾发现一批“次官窑”残片,五爪龙纹盘数量较多且集中。说其“次”,主要表现为与“正品”相比,胎壁相对较薄,尺寸相对较小,外底涩圈的处理也较随意,刻功相对草率,釉不佳多泛黄泛灰,有喑哑之色,但其造型纹样和龙纹的处理手法和“正品”龙纹盘无异,所以笔者认为此类“次品”或系主要针对龙纹盘的试烧品,龙纹器在制作要求上或高于一般的官窑器。

比对各例明初龙泉官窑龙纹器可发现,不同器型种类,器物上的龙纹式样虽存小异,却有大同,大部分应制作于同一时代。而其具体烧制时间,笔者认为以永乐朝为主,首先,根据《大明会典》、《明实录》等文献的记载,明初龙泉官窑的始烧时间至迟在洪武二十六年,停烧时间最早在成化元年,永乐一朝无疑为鼎盛期。而更关键的还是与同时期景德镇官窑龙纹器的比较。

明初景德镇官窑龙纹器,自洪武朝即有烧造,但洪武年间的龙纹器传世较少,最有代表性的是1964年南京明故宫玉带河疏浚工程中出土的白釉红彩龙纹盘残片(图8)。至永乐朝,龙纹器大量涌现,青花器、釉里红器,碗、盘、高足杯、梅瓶、盖罐等均有龙纹的出现,龙纹式样也较丰富,以行龙最为常见。就龙纹特征而言,洪武龙纹基本承自元代,头小,颈细,身细长,周身披鳞片,衬火焰纹,头部和肘部的毛发要比元代少,永乐龙纹总体上形体壮硕,趾爪有力,毛发浓密,形象凶猛威武,颈腹部有横条纹区别于覆盖鳞甲的背部,张口伸舌者上颚比下颚长而突起,头发上竖,有怒发冲冠之势。

明代景德镇官窑烧制时间长,序列完整,各朝龙纹器特征之异同可考诸于大量实物。通过比对发现,上述几种龙泉窑龙纹器之龙纹与景德镇永乐官器龙纹最为接近,如行龙躯体和四肢的姿势角度大体一致,龙身颈腹部也装饰横条纹,这类横条纹基本未见于元代及洪武龙纹。火焰纹、飘带云也能找出极相似的例子。龙泉器的龙纹头发也呈上竖状,但发较稀疏,向额前倾斜,龙鼻的两侧有对称的长曲须,上颚长,下颚饰疏须,其格局是一致的。不过明初龙泉官窑的烧制时间偏短,综合诸多龙纹器来看,龙纹特征并无大的分歧或变化,其龙纹式样相对单一,如口部均作微闭状,没有景德镇那种张口伸舌的龙,毛发样式上,只有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龙纹碗内壁上的龙纹和伦敦苏富比2009春拍折沿盘龙纹较为特殊。而两者最明显的区别莫过于龙爪的处理,景德镇官器龙纹除五爪之外,还见有三爪、四爪者,趾爪排列多呈风车状,明龙泉官窑龙纹器目前所见者均为五爪,趾爪刻划如鹰爪,有锋利刚劲之感,较景德镇龙爪更为雄健有力。

上述龙纹器种类,除大盘、高足杯之外,均未见于大窑枫洞岩窑址,所以,明初龙泉官窑的规模应不止枫洞岩一处窑址,肯定还存在其他的烧造工场,而明代龙泉官窑龙纹器或还存在更多的品种。参照同时期的景德镇官窑来看,龙泉官窑与之一致在永乐朝出现诸多龙纹器,此或与朱棣有意彰显皇权,展示开国之蓬勃豪阔气象有关,而此时的龙纹形象自然也是一派威武神气,昂然向上的神态。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元朝龙泉刻龙纹碗价值到底高在哪里?


我国的瓷制品,在文化历史发展中一直都承担了重要的作用。它们既是文化的实物载体,也是寻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既是高官贵族的地位象征,也是凡夫俗子的生活依托。而在这些瓷器中,有一类瓷器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元朝龙泉刻龙纹碗。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拨开这种瓷器的神秘面纱。

元朝龙泉刻龙纹碗的介绍,我们将着重介绍“龙泉”、“龙纹”两个关键词,以此来感受这种瓷器的珍贵之处。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所谓“龙泉”二字为何意。原来,“龙泉”二字意为此瓷器生产于龙泉窑。龙泉窑是我国历史上的名窑之一,因坐落在浙江龙泉而得名,属于宋代六大窑系。它以烧制青瓷而闻名,生产的瓷器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是当时难以多得的佳品,并在南宋时期发展至巅峰。

然而神奇的地方在于,龙泉窑在当时是民窑之一。大家知道,古代的民窑是无权为官窑生产瓷器的。但是在临安京城皇宫遗址和绍兴市攒宫宋六陵墓地中,却出土了大量产自龙泉窑的青瓷,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或许是该窑生产的瓷器,品质风格独树一帜风流一时,并被皇室所肯定,因而破格采用他们的瓷器?又或是有其他的神秘故事?总之,因为这段背景,龙泉窑成为了我国瓷窑中相当独特的一个窑,产自龙泉窑的瓷器,在今天也因为这样独特的历史背景而价值更高。

而“龙纹”两字又为何意呢?依据史书《元史·舆服》记载,元朝至元二年,即公元纪年法的1336年,朝廷下令“禁服麒麟、鸾凤、白兔、灵芝、双角五爪龙、八龙、九龙、万寿、福寿字、赭黄等服”。从此开始,特定的龙纹图案成为了元明清帝王的专用纹饰,是至高无上的艺术符号。而雕刻有龙纹的器物,则被奉为最高等级的御用品。

那么我们今天所说的“刻龙纹碗”,则是装饰有龙纹图案的瓷碗。它们在元清两朝是唯有皇帝才能用的碗,其做工之精良是其他众多瓷器都无法相比拟的。又因为本身生产的数目就极度稀少,再在流传历史中有损毁,如今元朝龙泉刻龙纹碗已经极度稀缺,能幸运存世的刻龙纹碗价格更是非常之高。

综上看来,产自龙泉窑的装饰有龙纹图案的瓷碗,是元朝时期皇帝的尊贵身份的重要符号。而在今天,元朝龙泉刻龙纹碗也因为它的生产地、历史价值、独特风格、稀缺度,在众多古瓷器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最具有特色的、最吸引人的瓷器品类之一。

如今,元朝龙泉刻龙纹碗很多都存在大规模的博物馆中供人瞻仰,比如台北故宫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不过也有些龙泉刻龙纹碗留存在私人手中,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交易收藏。

元朝龙泉窑瓷器精品赏析及价格参考:

1:元龙泉青釉菱口折沿大盘,尺寸:61.7厘米,估价:HKD 1,800,000 ~ 2,500,000,成交价: HKD 6,040,000 ,成交时间: 2014-04-08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年春季拍卖会 。

2:元末明初龙泉窑菱花口折沿盘,尺寸:直径48厘米,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1,380,000 ,成交时间: 2018-01-08 ,拍卖公司:保利(厦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厦门2017秋季拍卖会。

盘呈盛开的菱花形,唇口凸起,花瓣形板沿口,沿面再刻画双线纹随形勾边,白筋外出,弧腹下敛,腹部亦作瓜棱形,圈足裹釉,内有环形无釉垫烧涩圈,露火石红胎。盘通体施青釉,釉质厚重坚致,色泽细腻温润,淡雅匀净,质感甚佳。整器体量巨硕,线条流畅,装饰简洁而不简单,沈稳大气而不失秀雅,其形其色,均散发出玉石般温润内敛的气质,将沈静而深远的美学理念表达得淋漓尽致,为明代龙泉窑传世之精粹。

3:元龙泉窑青釉印花龙纹盘,尺寸:直径41厘米,估价:HKD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HKD 980,000 ,成交时间: 2001-04-30 ,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1春季拍卖会。

4:元龙泉窑刻缠枝莲鹤纹贴花折沿盘,尺寸:直径41.3厘米,估价:HKD 800,000 ~ 1,000,000,成交价: HKD 840,000 ,成交时间: 2006-11-28 ,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6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5:元/明初龙泉青瓷内划缠枝牡丹外「云龙图」盌,尺寸:21.6厘米,估价:HKD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HKD 750,000 ,成交时间: 2013-10-08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秋季拍卖会。

6:元龙泉窑青釉贴塑四鱼盘,尺寸:直径34厘米,估价:HKD 600,000 ~ 700,000,成交价: HKD 690,000 ,成交时间: 2012-11-25 ,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2首届拍卖会。

敞口,平沿,弧腹。通体施青釉,釉较厚。圈足呈朱红色。圈足裹釉,底部垫烧处一圈无釉,有刮削痕,呈火石红色,支垫痕纤细清晰。盘心贴有首尾相向四条鱼纹,形象生动。光素无纹,满富青釉,简洁素雅。双鱼乃汉代器物常见的装饰,龙泉窑结合自身特点加以运用,烧制了大量模印双鱼纹器皿,其中尤以双鱼盘最多,因“鱼”与“余”谐音,故将鱼赋予“年年有余”的吉祥含义。

7:元龙泉窑青釉刻宝相花纹大碗,尺寸:直径17.2厘米,估价:RMB 600,000 ~ 800,000,成交价: RMB 690,000 ,成交时间: 2018-06-17 ,拍卖公司:北京东正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碗敞口,深腹,圈足,碗壁圆厚,体型硕大。碗内外均施青釉,碗心、内壁、外壁满刻宝相花纹,圈足饰回纹一周。元明时期出现了很多新的装饰技法和装饰纹样,这种现象在龙泉窑非常常见。并且此时为龙泉窑内、外销的繁荣时期,用流行纹样装饰瓷器,也是为迎合当时人们的审美品味,其中富丽华美的宝相花纹即为此例。此碗体量较大,显得浑圆敦厚,花纹布局显然经过了精心地设计,刻划既熟练率性,又有向富贵华丽转变的趋势,反映了元至明时期龙泉窑的制瓷风貌。

8:元龙泉窑刻缠枝花莲瓣纹大碗,尺寸:直径20.9厘米,估价:RMB 550,000 ~ 650,000,成交价: RMB 632,500 ,成交时间: 2018-06-17 ,拍卖公司:北京东正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碗敞口,深腹,圈足,碗壁圆厚。碗内外均施青釉,圈足内无釉而露出火石红色,内壁饰缠枝莲纹、外壁满刻莲瓣纹。元代瓷器普遍器型高大,胎体厚重,胎色为白中带灰,釉色为粉青带黄绿,光泽较强,釉层透明感强。莲瓣纹是元代常见纹饰,元代初年莲瓣宽矮,其后变得狭长,形似菊瓣,是南宋时期龙泉窑的出筋莲瓣纹的演化,故有一脉相承之感。

9:元龙泉青釉刻八思巴文盘,尺寸:直径35.5厘米,估价:HKD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HKD 437,500 ,成交时间: 2015-06-03 ,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年春季拍卖会。

明代宣德青花海水龙纹高足碗观赏


明代青花瓷器是其时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洪武时期 既有元代风格,又开辟新样,出现出过渡时期的独特风格。玉壶春瓶及执壶由元代的瘦长器体而演变为粗硕丰圆,大尊、双耳瓶、墩碗、军持、盏托及折沿、菱花口大盘类,均古朴庄严,也有更加秀气圆润的盘、碗。其装饰工艺,器内阳文印花,外壁以青花装饰,是为元代枢府窑及元青花武艺的继承。南京明故宫御带河和北京的元、明宫殿遗址,于1964年、1984年出土了大批残瓷,表明此时有青花云龙盘,外壁青花,里壁模印云龙纹饰,盘心画有长脚形快意云纹 3朵。厥后的永乐、宣德以致正德、嘉靖时均相沿这一装饰,但洪武时快意形云的云尾较长,显得飘洒流通。

宣德青花瓷较多新样,如石榴式尊、兽耳四方折角八棱瓶、贯耳瓶、盒、匜、豆、盂、爵、花盆、文具、笔管、龙柄凤首流壶、天球、梅瓶、龙缸、罐、出戟盖罐、炉、钵、花瓶、厚胎大碗与骰盔等。此时所制的大盘比永乐时多。有一种86厘米之特大盘,绘以九龙海水,为此中之最。景德镇御器厂遗址也曾出土了各式瓶、盆、缸、盘,大器许多,补充了传世品之缺。中型器以收口、折沿与菱花口为常见,在今故宫博物院所藏的 750件宣德青花器中就占50%以上,只有2件书款。

青花海水龙纹高足碗

样图

明 宣德 青花海水龙纹高足碗

摆设品

高18厘米、口径15.7厘米、足径7.8厘米

碗撇口,深腹,丰底,高足中空外撇。通体青斑纹饰,内口沿绘海水纹,碗心为团龙纹,外口沿下青花横书“宣德年制”四字楷书款,外壁绘波浪涛天的海水之上飞奔的行龙,模样形状威猛强健,有翻江倒海之势,气魄磅礴,足柄为江芽海水纹。

成化斗彩应龙纹碗


成化时期的官瓷甚美,需要我们静心去细细品味,会让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们的文化底蕴有多少,观赏时所带来的感悟就有多深。此时的官瓷釉色温润超玉,绘画中的线条则像一幅画一样美,线条挥洒自如,这需要何等的功力才能成就如此?

一个朝代的东西可能价值并不同,成化早期的官瓷总有不足的地方,中期烧制的官瓷则最完美,不论工艺积累,还是技术水平远比早期成熟,到了成化晚期由于政局混乱,从而导致制瓷工艺衰退,呈现出来的韵味也不同,所以成化中期的官窑瓷器乃巅峰之作。

款识则都是楷书款,没有篆书款。款识比如“大明成化年制”,并没有“成化年制”四字款。而其书法书写也是笔酣墨饱,入木三分让人大呼过瘾。

成化斗彩应龙纹碗,则是鼎盛中期的代表作。器型端庄秀美,胎体轻薄,质坚而均密,通体施透明釉,釉面腴润莹泽,釉色白晰明净。其外壁涂绿彩两只应龙,龙体盘曲威武,神采飞扬,栩栩如生,空隙则饰青花祥云,颈部一圈仰莲纹,碗心绘团装勾莲。整器装饰充实,笔划精丽,花纹工细,自然奔放。

成化 斗彩应龙纹碗 尺寸:

口径:14cm

高:7.3cm

足径:6cm

明宣德官窑青花海水云龙纹高足碗瓷器特点


宣德时期青花瓷以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著称于世,其烧造技术达到了中国青花瓷的巅峰。而宣德青花海水云龙高足碗就是其代表的器形之一,明初朝廷曾下令景德镇御窑厂烧造带有龙凤纹样的瓷器,并禁止民窑烧制。此器形制别致,秀美典雅,青花色泽浓重艳丽,绘制精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明宣德官窑的典型器,除绘海水龙纹,尚有缠枝花卉作装饰。今天样子收藏介绍一下宣德青花海水云龙纹高足碗。

宣德青花极其精雅古朴,用料有浓淡,墨势浑然而庄重明,《景德镇陶录》评价宣窑瓷器有“诸料悉精,青花最贵”之说,其艺术成就被称为“开一代未有之奇”。

宣德青花海水云龙高足碗胎质洁白细腻,白釉泛青,碗壁呈半透明状。高足碗又称“靶碗”,用作供器,也称作“佛碗”。高足碗烧制始于元代,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大量烧制,在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流行,浓、淡青花相互辉映,衬托主题纹样,耀眼醒目,图案产生立体感和真实感,使青花瓷更具有艺术风韵,具有中国画的水墨韵味,同时反映出景德镇窑娴熟地运用青料来烧造不同色调的青花瓷,使青花瓷的制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明宣德青花海水云龙高足碗

明宣德青花海水云龙高足碗通高10.5厘米、口径15.8厘米。撇口,弧腹,高足中空。内壁印两条暗龙纹。外壁以浅淡的海水纹衬托色泽浓重的游龙,足柄绘浅淡的海水烘托浓艳的寿山,对比强烈。碗心书青花“大明宣德年制”双圈楷书款。工艺精湛,标志着宣德时期对青花料的控制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

明宣德青花海水云龙高足碗

明宣德青花海水云龙高足碗高10.7厘米 口径15.5厘米 足径4.7厘米。碗撇口,弧腹,下置中空高足。器饰青花纹样,主题纹饰以淡笔描绘海水,重笔绘行龙纹,海水汹涌澎湃,双龙腾越于海面,形象矫健威猛,生动活泼。器内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

明宣德青花海水龙纹高足碗

明宣德青花海水龙纹高足碗高18厘米、口径15.7厘米、足径7.8厘米。碗撇口,深腹,丰底,高足中空外撇。通体青花纹饰,内口沿绘海水纹,碗心为团龙纹,外口沿下青花横书“宣德年制”四字楷书款,外壁绘波浪涛天的海水之上飞奔的行龙,神态威猛矫健,有翻江倒海之势,气势磅礴,足柄为江芽海水纹。

龙纹是明清官窑瓷器典型装饰纹样之一,形态多样,有云龙纹、穿花龙、赶珠龙、莲池龙、海水龙纹等。

丽水龙泉也有价值连城的明代官窑瓷器


今年4月,两位民间收藏家在杭州的一处古玩市场偶然看到些碎瓷片,这些碎片体形庞大、胎质釉色和图案等都与一般青瓷大不一样。顺藤摸瓜,他们找到了碎片的来源———龙泉大窑村的村民在耕田时发现的。

让人惊奇的是,11月7日,国内20多位考古专家碰头研讨发现,这些看似普通的碎片很有可能是明代官窑的出品。

这就意味着,它们的出现将打破全国只有景德镇有明代官窑的说法,龙泉很有可能曾出产价值连城的官窑产品。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沈岳明透露,“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经向国家文物主管部门提交龙泉窑大窑遗址的考古发掘计划书,并有望在明年得到批准和实施。”

这个消息迅速在国内流传,不少海内外收藏人士都闻风而动,纷纷赶往龙泉探个究竟。

官窑作为专为皇宫生产的“瓷器工厂”,产品价值非常高

发现这些瓷器碎片的是叶英挺和华雨农,叶英挺的真实身份是丽水处州青瓷博物馆馆长。而华雨农则是浙江省收藏协会的副会长,被叶英挺聘请为顾问。多年来,两人一直在寻找明代在龙泉设有官窑的证据和遗址。

叶英挺说,古代一些文献里有少部分关于明朝在龙泉设过官窑的记录,但因为考古界没有在实地发现当年的官窑遗址,而且在民间也没有正式发现一件完整的龙泉官窑藏品,龙泉一直被认为是民窑的杰出代表。

而随着碎片的发现,龙泉有官窑的可能性越来越高:“那价值肯定是成倍地上升的,非一般民窑藏品能比的。”他说。

在我国古代,官窑作为专为皇宫生产的“瓷器工厂”,为了达到皇族的要求,生产都是不计成本,比如瓷器上的图案都是当时全国顶尖的宫廷画家的作品,有些瓷器直径长达50多厘米,一般的民窑是不大可能做得出来的。

按照官窑的生产惯例,除了少量成品解送宫廷,其余全部打碎,严禁流落民间。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明代官窑只有景德镇。所以其成品价值不菲,而且数量极少。

两年前在香港举行的几次拍卖会上,也曾经出现过龙泉青瓷的身影,一个玉壶春瓶被美国一位买家最终以430多万港币买走。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价格怎么会这么高,平常的龙泉青瓷在国内卖个20万算不错的了,“现在看来,如果这是官窑藏品,他的价值再翻上十倍都不止。”

许多身份各异的人开始到龙泉探个究竟

随着龙泉可能有官窑的消息传出,许多身份各异的身影陆续出现在龙泉的山间田头。

叶英挺告诉记者,“来我这里探听的人加起来起码有上百拨了,我每天都要忙到很晚。”这其中不乏一些收藏界的大鳄,11月15日,香港知名人士吴继武也带着一批人找上了门,五十多岁的吴继武对龙泉青瓷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我知道他是做企业的,做得也蛮大。”叶英挺说。

连一些英国和日本的专家学者也来电表示,要组团来龙泉进行实地考察。

浙江省收藏协会贺秘书长也表示:“龙泉如果真的有官窑,毫无疑问,作为投资商会很感兴趣。”

几天前,曾有人想盗挖,当地已经加派人手加强保护

与收藏界人士一起闻风而动的,还有一些文物盗贼,上星期六的凌晨五点多,当地派出所就在大窑内连续抓获了四名可疑人员,当时他们正在盗掘龙泉大窑村古窑址,目前他们已被刑事拘留。(他们虽然没有挖到被认为是官窑的窑址,但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据龙泉市博物馆吴馆长介绍,龙泉有着一千多年的产瓷历史,境内的古代窑址有126处之多,分散各地,而被认为是官窑的这个窑址正在中心点上,旁边就是稻田,“要保护起来确实有难度。”她说,“我们总不能不让他们种田吧。”

龙泉市政府近日也专门就遗址保护工作召开会议,要求加派人手,日夜巡逻,做好保护工作,发现碎片的洞口也被暂时填埋。

考古专家:是否算官窑,挖了才知道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沈岳明也曾亲往龙泉鉴赏那批碎片,“它们看上去与民窑的产品的确大不一样,但严格地讲,与宫廷有关不一定就是官窑作品。”沈岳明说,传统上,学术界将龙泉窑定性为民窑,是否有官窑,没有挖之前,我们不能肯定。

据介绍,这几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也多次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开挖,但一直没有得到批准,“其实不管最后能不能确定是官窑,挖出来肯定会产生轰动效应的。”他说。

明代官窑瓷器鉴赏


明代早期

洪武、永乐、宣德(1368—1435)

据文献记载,明代自洪武二年(1369)起,朝廷即在景德镇设立窑场(初名“陶厂”,建文四年更名为“御器厂”)烧造皇家用瓷。

洪武时期景德镇烧造的瓷器不仅有日用器、祭礼器以及专门用来赏赐的器物,同时还烧造各种釉色的大瓷瓦供南京及凤阳(明中都)修建皇家建筑用。官窑瓷器的品种、造型、纹饰等大体沿袭元代,以青花、釉里红瓷器最具代表,器物造型浑厚、纹饰繁密、画风古朴,由于技术原因,不少呈色暗淡,时代特征鲜明。

永乐、宣德是明代御器厂的辉煌时期,不仅青花瓷器被后人誉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鲜红、祭蓝、甜白等颜色釉瓷器也备受后世称道。典型的永乐青花瓷器使用进口料描绘,呈色浓艳,常有氧化铁结晶、洇散现象,有如中国传统水墨画。

永乐官窑产品中能看到较多外来文化的因素,如花浇、无当尊、八方烛台等器形都是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产物。宣德时期还大量烧造蟋蟀罐、鸟食罐、花盆、花瓶等器物,并成功仿烧汝釉、哥釉等瓷器。

明代中期

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1436—1521)

正统、景泰、天顺时期,天灾人祸不断,致使景德镇的制瓷业受到严重影响,但并未停止烧造。由于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署有这三个朝代年号款的官窑产品,因此,长期以来,对这一阶段瓷器的认识模糊不清,于是曾有“空白期”的提法。

后来,随着实物资料的不断出土和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发现其前期继承宣德瓷器风格,后期则与成化、弘治瓷器接近。

成化官窑瓷器胎质洁白细腻、釉面光滑莹润、构图疏密有致、设色清丽典雅、绘画技艺精湛,以造型小巧的器物较为多见。在众多瓷器品种中,以斗彩声誉最高,其中鸡缸杯、高士杯、三秋杯、折枝葡萄纹高足杯、海马图天字罐等,均为脍炙人口的名品。

弘治官窑瓷器风貌与成化时期大体相同,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又有不少时代特色鲜明的品种,如素负盛名的浇黄釉瓷器,其色泽淡雅娇嫩(故亦被称作“娇黄釉”),超越宣德、成化产品,技术已臻炉火纯青,堪称明代浇黄釉瓷器的典范。

正德官窑青花瓷器基本保持了成化、弘治时期的淡雅风格,但已开始逐步向嘉靖、隆庆、万历青花瓷器浓重的色调过度,大型器物也日渐增多。瓷器上常以阿拉伯文装饰,有的还用八思巴文书写年款。此时的孔雀绿釉、素三彩等品种,成就卓越,成为显赫一时的名贵品种。

明代晚期

嘉靖、隆庆、万历(1522—1620)

嘉靖、隆庆、万历出现了“官搭民烧”制度,官窑瓷器与以前大不相同。

表现在器形上,小件器物虽仍精工细作,但大型器物如大缸、大罐、大瓶、大盘等明显增多,且一般都工艺较粗糙在。

色彩上,画风朴拙、色彩浓艳的五彩瓷器制作达到鼎盛,尤其是万历五彩瓷器,数量之多,堪称空前绝。

在装饰上,盛行具有道教色彩的吉祥图案,常见将吉祥文字变形为纹饰。嘉万时期推崇瓷器仿古,所仿成化青花和斗彩瓷器颇具形神,为明代仿古瓷器的佳作。

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

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双龙耳玉壶春赏瓶

明宣德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合盌

明永乐青花缠枝牡丹纹净水瓶

青花缠枝牡丹纹净水瓶,高足造形独特繁丽,耀眼夺目,为永乐一朝之稀珍,数世纪后,其祥瑞寓意,更得乾隆帝敬仰赏爱。净水瓶非日常使用之器,于宫廷中亦仅作礼器之用,惟可见于少数重大祭典场合,其造形大异于当朝茶酒执壶,独树一格,历代瓷器中罕有能与其聘美者。塑造如此独特器形,窄颈宽腹,细流纤长笔挺,需瓷人巧心熟技,反映永乐朝景德镇御窑造瓷水平之精妙高超,然烧造成功者,为数鲜少,包含此瓶仅三例存世,均为永乐青花御瓷。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

罐唇口,短颈、丰肩,圆腹,腹下渐收,圈足内凹。通体以青花、红、黄、绿等色绘传统鱼藻纹。肩饰覆叶纹;近足处青花绘蕉叶纹;腹部以黄彩加矾红绘八尾鲤鱼,辅以各式水草荷花。圈足内青花书「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盖周边一圈绘鱼藻纹,盖面饰缨络杂宝纹,上置火焰纹宝珠钮。

明宣德青花矾红彩「海兽图」高足杯

明洪武 釉里红开光式「寿鞠图」棱口折沿大盘

此盘所现三种装饰元素,菊花、莲花以及波涛纹为洪武时期瓷器典型纹样,但迄今罕见此纹饰组合绘于同一大盘之上。

明永乐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此类梅瓶形饰俱佳,瑞果饱满,花叶柔美,极为雅致。然如同其类例,皆不落款,在缺乏出土证据的情况下,有学者把个别例子定为宣窑之物。所制梅瓶,尺寸不一,但丰唇束口,器肩浑圆,比例恰到好处,绘饰多种纹样,然皆清新脱俗。

明永乐甜白釉暗花榴开百子玉壶春瓶

清浥秀绝—永乐白釉玉壶春瓶苏玫瑰亚洲艺术部资深学术顾问永乐玉壶春瓶一向是无数鉴藏家追求的珍品,获誉为最优美的玉壶春瓶造型。元瓷玉壶春瓶器形虽优雅,却欠精细,封泥痕太明显。洪武窑玉壶春瓶体形宽大,外形有欠和谐,封泥痕的问题仍然存在。直至永乐窑玉壶春瓶才臻至完美的平衡,瓶腹最宽处为下半部,与颈及口部的宽度达成悦目的比例,加上器形修整细致,不见封泥痕;这些特征既能烘衬青花纹饰,配合本瓶所施的甜白釉更显得无与伦比。

明代宫碗上的青花


碗亦作“(左土右宛)”、“(左木右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饮食器。新石器时代裴李岗、磁山、河姆渡、仰韶、龙山等文化遗址,以及商周战国的遗址墓葬中均有出土;泥制陶制,器型基本上和现代的碗相似,大口深腹、平底、圈足。商至战国有原始青瓷制品,汉以后均为瓷制。有饭碗、汤碗、菜碗、茶碗、酒碗等不同用途的碗。碗的底足时代特征很强,汉至隋代以平底、假圈足为典型,唐代多平底及壁形、环条形底足,五代以后多圈足。器型有海棠式、斗笠式、墩子式、鸡心式、草帽式等。明朝宣德年间出现一种口沿外撇,腹部宽深,外观端重而又实用的碗称“宫碗”,这种优美的形制几乎贯穿整个大明朝,真是异常精美。

青花瓷器经过唐、宋缓慢的发展,到元朝时蒙古军队在征服西亚各国的征战中,同时缴获了大量的当地青花陶器。这些外来统治者们被西亚陶器上的斑斓花纹所倾倒。其后,他们又在灭亡宋朝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多中国瓷器,再一次被中国瓷器的坚硬质地和如玉的釉色所折服。于是,统治者们突发奇想,将西亚青花和中国瓷器结合在一起,岂不妙哉!相传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了。有史料记载,元代统治者派往景德镇监督瓷器生产的最高官员就是色目人(伊朗人)。在蒙古帝国对外扩张的初期,色目人是蒙古的敌人,遭到无情屠杀和镇压,当他们被征服后又反过来一起攻打宋朝。南宋灭亡后有大批色目人涌入内地,或当官,或经商。他们不远万里把波斯的优质青花原料苏麻离青和工匠带到景德镇,制造出了举世瞩目的元青花。

青花瓷器的烧制成功,是我国制瓷史上浓墨重彩划时代的重大成就,它结束了瓷器以单色釉为主的局面,刻画、印模的装饰技法退居次要地位,从此瓷器生产跨入彩绘装饰为主的新时代,成为元代以后瓷器生产的主流产品,成为我国当时重要的手工业的支柱产业。

明代以后,“天下窑器所聚(《二酉委谭》),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浮梁县境内的麻仓山以及附近星子、乐平、婺源、余江和波阳等县尽是丘陵地带,蕴藏着大量的高岭土,瓷石、釉果和耐火土一类矿物。这些制瓷原料不但杂质含量少,工艺性能好,适宜于制造高级瓷器,而且蕴藏量极为丰富。景德镇及其四乡山区,盛产松木和其他杂木。松木火焰长,烧瓷最为合适,为烧窑提供丰富的燃料。很多瓷窑设于昌江及其支流沿岸,河水可供淘洗瓷土,设置水碓,利用水力粉碎瓷土。同时昌江水运畅通,大批瓷器可顺流而下到鄱阳湖,转由当时重要的通商口岸九江、南京、扬州、泉州等地,运销国内外市场。

景德镇具有悠久的制瓷历史和传统,从五代已经开始烧制瓷器,到明代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这400多年间,中国历史上的名窑一个个地兴起,名噪一时,风行一世,但大多时间不长,又一个个地衰落、淘汰。入明以后,钧窑、龙泉窑、磁州窑等系的瓷器,已无法和景德镇的青花、彩瓷、颜色釉瓷相匹敌,它们或停止生产,或走向衰落。而景德镇的瓷工们在自己世世代代的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历代各地名窑之所长,加以发展和提高,由原来和各地名窑并驾齐驱的地位,逐渐发展到独占鳌头的局面,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这里的官窑民窑数百个烟囱昼夜红焰蔽空,烟火相望,“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二酉委谭》),可见盛况空前。

明代青花瓷器空前绝后,不同年代不同青花钴料都能很好适应中国绘画的各种题材。青花瓷绘用传统的毛笔,以各种线条和点染渲染来完成画图。这样,线条的精细变化,运笔的疾缓交替,点染的轻重区别和渲染的浓淡有致,使单一青料构成的画面或淡雅平和或浓艳雄浑,将器型、纹饰与笔法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中国青花瓷的特有韵味,醉倒世界上无数人的目光。

这件成化缠枝菊花纹青花瓷,修胎讲究,胎体很薄,造型精巧规整。它采用国产平等青钴料,显得淡雅清丽。细看此碗胎质细腻洁白,迎光透视可见肉红色泽,目前收藏品市场这类遗存已经大海捞针,难上加难。

宋吉州窑剪纸贴花龙纹碗


作为扬州人,很为扬州剪纸高超的民间艺术而自豪。近现代的剪纸纹饰大家看得应该很多,可谁又看过宋代的剪纸是什么样子呢?别说,还真有。江西吉州窑有一种剪纸纹样的瓷器,承载了千年剪纸的使命,把当时吉州一带盛行的剪纸,搬到瓷器上了。

这是一只宋代吉州窑剪纸贴花龙纹碗(图一),口径12.4厘米、高6.1厘米。呈斗笠形,胎质疏松,釉色黑里透红。用放大镜看,有细小开片。最特别的地方是碗的内壁由当时工匠用剪纸剪出两条不同的龙纹贴在生坯碗上,经过工艺处理,进窑烧出成品。这种破天荒的创造性,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把民间剪纸艺术与陶瓷制作相结合,增强了吉州窑瓷器的艺术效果。

这里与藏友先聊一下有关龙的纹饰。根据已有的考古发现,最早的是距今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一只玉雕龙,反映了早期先民极为单纯质朴的造型思维和能力。秦汉时期,龙的纹饰已经明显地被赋予了统治者的意志。龙代表皇帝,代表至高无上。皇帝坐的椅子叫“龙椅”,穿的衣服叫“龙袍”,躯体叫“龙体”这一思想贯穿于秦汉及以后的整个封建时代。但这并不能割裂百姓大众对龙的崇拜和喜爱,民间崇拜的龙则更具人性和灵性,是自然与人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如民间比喻夫妻和美为“龙凤呈祥”;生育男女双胞胎为“龙凤胎”,可见龙纹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

两条剪纸龙纹占据碗面,一大一小,作腾飞状(图二)。碗心剪有一目,图案寓意让人一看就明白:“望子成龙”或“教子成龙”,纹饰生动有趣。可以想象,这种图案在当时应该很受百姓欢迎的。吉州窑的剪纸贴花艺术,保留着剪纸方圆的纹理印痕,利用两种深浅不同釉色经过高温烧成,使得剪纸纹理印痕平面肌理丰富而简洁,这是其他窑产品难以比拟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聪明智慧,烧制出如此既实用又精美的剪纸纹样的瓷器,为我们今天留下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明代龙泉官窑龙纹碗》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明代龙泉官窑龙纹碗》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明代官窑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