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收藏 > 导航 >

鸡缸杯收藏投资

鸡缸杯收藏投资

古代瓷器收藏 古代瓷器缸 古代虎纹瓷器耳杯

2020-11-30

古代瓷器收藏。

在香港苏富比春拍季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被上海藏家刘益谦先生以2.8亿买下后,即成为刘先生除“功甫帖”又一个另收藏界大为热衷谈论的话题。

2.8亿港元成交的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

之后的国内春拍,更是家家公司都有与之相关的拍品。刹那间“鸡缸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由于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本身就很名贵,所以历史上历朝历代都不乏仿制之作。拍卖公司也看中了这个突入起来的“卖点”,纷纷征集到历史上的“摹古”鸡缸杯,以满足众君对于“鸡”的渴求。借助“天价”鸡缸杯真品,这些历史上的“仿品”也表现不俗。其中目前最为精细的清雍正官窑斗彩“鸡缸杯”也已经价值1500万元左右一只,而这次国内“鸡缸杯”拍卖盛宴中,即便残粘的清代民窑仿品也多在10万元上下成交!可见,今年古陶瓷艺术市场确为“鸡”的天下。

市场售价几十元的鸡缸杯仿品

与此同时,大量的鸡缸杯仿品也在网上迅速蹿红,卖家多号称“纯手工高仿鸡缸杯”,其售价从十几元到几千元不等。虽然很多店家都贴出了“香港苏富比春拍:成化斗彩鸡缸杯2.8亿”的媒体消息作为噱头。但仿制水平的确参差不一,搞得爱好者步履维艰,选购无措。

市场价位几千的某品牌精仿鸡缸杯

从显示的销量来看,几十元一只的鸡缸杯仿品最受欢迎,虽然制作的画面和造型已经与成化原作完全背离,所用的彩料也明显带有工业化学的味道,但短短几天内依然有几百件的销售业绩。而高价位的鸡缸杯大多是有品牌的,虽然价格有些也高达万元一只,但与原作在气势和韵味上还是更为接近的。有些仿古陶瓷领域的品牌更是专业到将成化斗彩文物资料与产品进行直接对比,足见其对其仿制产品的信心,以及残酷的市场竞争气息。。这些相似度很高的“纯手工”鸡缸杯,可以说已经超出了一般陶瓷产品的范畴,而应该作为收藏级别的艺术品来看待。

对于这股刚刚兴起的鸡缸杯风潮,笔者认为应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提醒更多喜欢“鸡缸杯”艺术品的爱好者少被卖家“忽悠”,买到称心如意的“天价鸡”。

1.“一分钱绝对一分货”。

低价格在手工世界里绝对做不出来“高品质”,即便打出的广告是手工制品,估计也要减少不少程序作为代价。可以说目前最贵的就要算“人工费”了,本来就是手工的制品,要是靠减少人工作为代价,再好能好到哪里?

借用【佰年集雅】“高仿”与“低仿”细节对比图1借用

2.“便宜少好货;好货不便宜”。

大家要弄明白便宜、省钱是失去了哪些换来的?工业用的彩料和胎釉比原生矿物的要价格低廉很多。淘洗、提纯、配比、制作上都要比天然矿土的省时省力。如果单纯为了摆着撑撑门面,无所谓。但是要用来喝茶的话,笔者认为尽量还是放弃,毕竟入口的东西,长期使用对身体有害!

借用【佰年集雅】“高仿”与“低仿”细节对比图2

3.“像不像三分样”。

鸡缸杯之所以贵,那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说白了,也就是成化皇帝和万贵妃享受宴饮乐趣用的酒具而已。无论“真品”和“仿品”既然都是要拿来实用,所以相似度是否能和原作一致笔者认为才是关键,买一个“差之千里”的鸡杯,估计体会不到“天价艺术”韵味,倒是容易成为笑柄而颜面顿失。成化皇帝生性懦弱、平庸。从书法和绘画作品上依然可以察觉到他稚气未脱,依赖,渴望被呵护的特点。所以鸡缸杯真品上的鸡看似童趣质朴,但也绝非跟幼稚园的孩子涂鸦一样荒诞可笑。而且鸡缸杯里蕴含的周易学理,是一般人所不能领会的。所以只有接近真品的仿品才能找到“天价”的奥秘。

借用【佰年集雅】“高仿”与“低仿”细节对比图3

4.“曲高和寡,要耐得住寂寞”。

能够欣赏艺术品的是少数人,能够理解“天价”艺术品的更是绝对的少数派。鸡缸杯的价格和实际体量是完全不对等的,直径8公分价值2.8亿,跟谁说都需要费番口舌。购买仿品也一样需要魄力和可能的被“品头论足”,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孤独求败似的“寂寞”。所以,好东西永远是需要慢慢品位的,艺术的领域切不能降低自己的标准去迎合大众的掌声。正所谓,“不可低首求同群”。

借用【佰年集雅】“高仿”与“低仿”细节对比图4

5.“精工细作才经得住时间考验”。

艺术品永远和工艺品有差距!工艺品永远和民俗品有差距!民俗是生活最基础的元素,并不是艺术品的代表!很多人认为民俗的文物就是古代艺术的代表是片面的。艺术投资就是如此,正确的区分艺术品与产品两者的不同,从而找到价值的可持续增长点。鸡缸杯从明代晚期开始就有仿品。嘉靖、万历、天启、崇祯到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同治、光绪可以说每个朝代都有做的精品和劣品。如今这些昔日的仿品已然成为了文物,而当年精细的仿品,依旧是今天主导市场价格的“宠儿”。

借用【佰年集雅】“高仿”与“低仿”细节对比图5

标准的鸡缸杯造型对比图标准的鸡缸杯造型对比图

taoci52.com延伸阅读

鸡缸杯还要红多久


近日,福建省警方破获了一起偷盗4只“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的案件,失窃者声称自己被盗的4只“鸡缸杯”价值6亿元,一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近两年“明成化鸡缸杯”接连见诸报端,似乎已经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了,为什么还会引起新闻轰动?

2014年4月8日,在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一件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124亿港元成交价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买家为上海收藏家刘益谦。他在取货时,甚至还用这件鸡缸杯喝了一口茶而引起社会上各种评论与非议,一时间天下无人不知鸡缸杯。

“鸡缸杯”因其品质超群、存世稀缺而受到明、清以及当代收藏家的追捧。如今世界上收藏中国艺术品的博物馆中,台北故宫博物院、伦敦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都收藏有“成化鸡缸杯”。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有1件鸡缸杯。据说,世界上目前在私人藏家手中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一共4件,除了刚拍卖的这件,其他2件在中国香港,1件在日本。而这件“鸡缸杯”曾被英国古董经纪人艾斯肯纳奇、日本坂本五郎等著名古董商收藏过。

当拍卖刚刚结束,内地处处出现了许多收藏的“鸡缸杯”。有人在微博上列出藏者的姓名与件数,甚至有说中央电视台某编导手里就有6件。听到这样的消息,外行人瞠目,业内人士往往只是一笑了之,认为都是些“国宝帮”的说辞。

鸡缸杯拍卖之后,各种“鸡缸杯”的仿制品也充满了市场。包括刘益谦所创办的上海龙美术馆也制作了数千件有限仿制的“鸡缸杯”,作为龙美术馆的艺术衍生品进行销售。据说,那一两个月中,淘宝网上就售出了数万只仿制“鸡缸杯”,景德镇的仿瓷产业因此而增加了很多的生意。“鸡缸杯”已遍天下!

当福建失窃4只“鸡缸杯”的消息一出,在没有看到照片的情况下,许多专业人士就已经断定一定都是假货!因为经过五六百年的风风雨雨,于清中期就已经十分珍贵的鸡缸杯存世数量屈指可数,民间没见著录的“鸡缸杯”怎么可能突然冒出来?而且在一个人手里就有4只呢?

据报载,这4只失窃的“鸡缸杯”,已被当地公安机关送到一家名为“厦门市文物鉴定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进行鉴定,警方透露,该公司已初步鉴定,4只失窃的“鸡缸杯”为仿品,但具体值多少钱,仍要等专业部门进行估算和确认。

通过这件案例,应该可以警醒那些自以为手里有着许多国宝瓷器的人:经过上百年的传承与磨损消耗,经过内地二十多年拍卖场上的大浪淘沙和价格高企,国宝级、上档次的古董瓷器很难会出现在普通人的手里!如果自己收藏的东西送到大拍卖行都被拒收的话,一定是假货无疑。

如今,社会上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古董瓷器假货市场。“国宝帮”们声称自己手里都是珍贵古董、“国宝”,其目的就是企图将假货推销给别人;并企图将水搅浑,降低真伪的区分门槛,以让更多的赝品滥竽充数,混迹于真精品古董之中。

笔者提醒各界收藏爱好者要提高警觉,尽量不在私人手里买不知来源的古董。文物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应该去买那些流传有序、来源证据确凿的文物古玩,而不能只靠听故事来判断瓷器古董的品质。如今,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十分成熟,大量事实表明,私下交易风险大、耗费时间、无法被监督和追讨,必然成为假货赝品横行的主要途径;越是“国宝”精品越适合在拍卖场上拍出天价,手中有古董精品的人是绝对不会离开拍卖这个赚钱最佳方式!

至于这位窃贼,偷盗前没有“鸡缸杯”的基本常识,误以为是真品而下手。而当最后被抓时,就又寄希望于4只“鸡缸杯”为假货,以期降低刑罚力度。实在是十分可笑与可悲!

假的就是假的,随着现代科技手段和鉴定能力的不断提高,辨别古董假货的水平将越来越容易。当收藏者们逐渐都擦亮眼睛、谨慎收藏时,那些假货可能就会“烂”在了“国宝帮”们的手里,而靠制作赝品牟利的人慢慢也会难以为继下去。

鸡缸杯的前世今生


鸡缸杯,是在直径约八厘米的撇口卧足碗外壁上,先用青花细线淡描出纹饰的轮廓线后,上釉入窑经1300度左右的高温烧成胎体,再用红、绿、黄等色填满预留的青花纹饰中二次入窑低温焙烧。外壁以牡丹湖石和兰草湖石将画面分成两组,一组绘雄鸡昂首傲视,一雌鸡与一小鸡在啄食一蜈蚣,另有两只小鸡玩逐。另一组绘一雄鸡引颈啼鸣,一雌鸡与三小鸡啄食一蜈蚣,画面形象生动,情趣盎然,后世多有仿制。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成化斗彩鸡缸杯为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烧造时因帝王之家的高要求,成品率不高,上品供奉宫廷,次品则被销毁,因而流传到民间的数量极少。在古代瓷器收藏家之中就已经流传这样一句话:“宁存成窑,不苟富贵。”另在《万历野获篇》中则有“成窑酒杯,没对至博银百金。”成化官窑瓷器受人追捧程度可见一斑。

有史书上说,成化皇帝热衷书画,有一次他欣赏宋代人画的《子母鸡图》,看到母鸡带着几只小鸡觅食的温馨场景,非常有感触,就在这幅画上题了一首七言诗,表达了母鸡对小鸡的呵护之情。也许正因为如此,成化皇帝萌发了要做成化斗彩鸡缸杯的心愿。另有学者分析说,画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成化元年是鸡年;再一个就是“鸡”和“吉祥”的“吉”谐音。

自明代以来,鸡缸杯便被视为千金难买。

最早载有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价值的明代万历《神宗实录》中写道:“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另据明代万历沈德符《野获编》中称:“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其中十万之值与白银百金相近,“值钱十万”应指鸡缸杯的价值等于当时流通用的铜制十万枚制钱,“十万”是形容多的虚数。

1999年4月在香港的苏富比举办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保存品相完好的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出了2917万元港币的天价,成为当时中国古代瓷器在拍卖市场上的成交最高记录。

2014年4月8日,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8日在香港苏富比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拍上,以2.8124亿港元成交价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买家为上海收藏家刘益谦。

走进御窑元华堂鸡缸杯制作车间 看鸡缸杯怎么诞生


“这是一只欲啄又止、大胆且个头最大的小鸡,想啄却又两腿不敢往前站的姿态……”

2014年7月末,距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得2.8个亿已过了三个多月,笔者因工作之便有幸来到景德镇,顺道朝圣了这只神奇斗彩杯的诞生之地。

没来景德镇之前,笔者就曾想过收几只现代复烧的成化斗彩鸡缸杯赏玩赠友。遗憾的是,虽然在“2.8亿鸡缸杯”热潮带动下的仿古瓷市场,呈现出“满城尽做鸡缸杯”的景象,不但罕有精品,倒是器形有误、画风无韵、借某大师之名胡乱定价的产品充斥其中。

实际上在信息科技手段高速发达的今天,人们获得古代精品陶瓷上诸如器形、画工韵味、色彩、款识风格等信息的难度已经大大降低,现代制作的一些仿古瓷器,有些也能逐渐接近于古代精品的韵味。但在市场经济利益的推动下,“慢工出细活儿”的传统陶瓷手工业里,有些人也开始过于追求“快速准确的市场投放”和“广告包装”等营销手段,而产品的品控则因为一个“快”字被迫牺牲。

笔者此行景德镇,先后在樊家井、国贸、古玩城、老厂等陶瓷商圈看到了不同价位及制作水平的鸡缸杯。便宜的拿货价十来块钱,贵的上万,臆造器型的也不少,有些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甚至有了圈足(本为卧足)。凑巧的是,坐落于景德镇御窑厂内的中国御窑工艺博物馆正在举办《皇帝的瓷器——景德镇珠山御窑出土瓷器精品集粹》特展,里面便展出有未进行釉上彩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真品。看过真品,再看市场中的现代仿制品,器型、画工差异明显。

同行的一位友人知道笔者喜欢鸡缸杯,便推荐去御窑元华堂走走。在朋友的引荐下,笔者有幸参观了御窑元华堂的各车间厂房,原料车间、烧制车间、拉坯利坯车间、上釉车间、粉彩车间、青花车间及研发车间等处,认真专注是笔者从这里几乎每个人眼中都能看到的东西。每个车间都对应有严格的质检部门,他们对器型、上釉的薄厚、青花发色、画工都有极为严苛的标准。明清御窑,严格的品控标准让很多整器成为了瓷片由此深埋土中,而今天御窑元华堂传承了这一标准。烧制车间内的朱师傅,对着刚“刚出炉”的一炉瓷器给笔者讲釉料薄厚、炉温对青花发色的影响、上釉不匀在烧制后可能产生的色差、釉厚导致的积釉等问题,虽然笔者对瓷器不甚了解,但可以感受到来自生产一线解答问题的专业。

鸡缸杯车间是此行的重点,其中在釉下青花组内,笔者发现每位画师的桌旁都有几页图文并茂类似说明书的东西,这让笔者大为不解……陪同参观的御窑元华堂江斌老师先让笔者看了一组图片,里面是御窑元华堂董事长向元华先生亲自指导鸡缸杯生产制作各环节的内容。据江老师讲,为了能让画师们感受到古人所绘鸡缸杯上图案的意境,向元华先生与公司研发团队反复研究,撰写出了一份详细的具体到每只鸡躯体语言的绘画说明,也就是本文首段的文字。釉下寥寥几笔,形似易,神似难。

小小一只鸡缸杯,对器形的制作,画工的意境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无论是胚体厚度、底足直径、补水工艺,还是整体绘画的讲解、釉下青花的绘制,向董都要亲自去测、去画、去讲”。江老师对笔者说道。实际上,御窑元华堂早在好几年前就开始研发成化斗彩鸡缸杯,这些年来不断的改良生产。“单就器形来说,今年就调整了好几个版本,还不能完全达到向董的标准”。

文化产品的价值来自它的文化沉淀,如果急功近利只是为了短期小利,这个产品必然是轻浮的、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御窑之所以为收藏上品,既有皇家血统、精琢技艺的原因,也来自于从千百万被砸瓷器中铸就而来的御窑品质。

鸡缸杯为什么那么贵?


鸡缸杯贵这件事,基本上是收藏界心照不宣的事实。因为在拍卖场上,鸡缸杯的表现都是非常出色的,价格也一路高升,是收藏老手不能错过的藏品。那么鸡缸杯为什么那么贵呢?

首先从艺术价值上来看,鸡缸杯上, 饰子母鸡图,或者绘制公鸡偕母鸡,领众多幼雏觅食,内容丰富,富有童趣,且画风天真自然,不拘泥于外形,爽朗率直,自成一派。当然,这只是画面内容,从艺术价值上讲更难得的是鸡缸杯的色彩一般都缤纷绚丽,明丽清亮,有古拙之气,又有煊丽之韵,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所以鸡缸杯一直被业内认为是瓷中“神品”。

当然,如果仅仅只有艺术审美的价值,不足以让鸡缸杯有如此的地位,历史价值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小觑的。鸡缸杯原本就是出自明代成化年间的官窑,且有明确的文献,鸡缸杯就是明宪宗为他的妃子万贵妃所作,有童趣,有深情,历史渊源的加持使得斗彩鸡缸杯有了别于其它瓷器的特征,所以鸡缸杯也一向为后世历代皇帝所喜爱,甚至在明清两朝都得到了多次仿制,斗彩鸡缸杯已然成为了明瓷的名片。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鸡缸杯非常稀少,尤其是流传下来的品相好的,更是千金难求。纵观鸡缸杯在拍卖场上的表现,都可以说是非常出色。比如明代成化鸡缸杯就曾于1980年及1999年拍卖,每一次都成功刷新了中国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巅峰。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明成化瓷作为明瓷的代表之一,本身就颇具风采,流传下来的更是少之又少,现今存世的鸡缸杯也仅有三件,且均为私人收藏,要一睹其风采都是极为不容易。

总的来说,鸡缸杯的昂贵首先与它自身的艺术价值是分不开的,斗彩明丽而画面丰美,作为官窑宫廷瓷器却颇具童真之气,十分难得,更兼斗彩既有青花之秀逸又有五彩之绚烂,争奇斗艳,“斗”得名副其实。其次就是它的历史渊源是十分动人的,有情之所系,帝王柔情,是真正的王室所出,古董背后的故事,也是它的价值。最后就是物以稀为贵,鸡缸杯存世量的稀少也使得它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鸡缸杯图片及价格:

1:清雍正鬪彩鸡缸杯,尺寸:8.2厘米,估价:HKD 7,000,000 ~ 9,000,000,成交价: HKD 12,100,000 ,成交时间: 2017-04-05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此雍正年制鸡缸杯,承袭明十五世纪成化器形,然绘风破旧立新,以意创造,甚为稀有。双方框内书六字款,与成化原型如出一辙:尾毛篷松,非如成化典型分成三簇。园中花叶秀石之布局也异于前,更接近雍正皇帝的品味。

2:清雍正斗彩鸡缸碗,尺寸:15.4厘米,估价:HKD 3,000,000 ~ 5,000,000,成交价: HKD 9,844,000 ,成交时间: 2012-10-09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秋季拍卖会。

3:清乾隆粉彩御题诗鸡缸杯(一对),尺寸:直径6.5厘米,估价:RMB 3,500,000 ~ 5,500,000,成交价: RMB 7,590,000 ,成交时间: 2014-06-04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春季拍卖会。

「大清乾隆仿古」款。整器画笔生动细腻,设色妍丽无匹,所绘人物神形俱佳,衣褶刻画细致入微,所置庭院美景,春意荡漾,妍花怒放,洞石玲珑,意趣盎然,所敷彩料,匀净亮丽,尤以蓝彩夺目,所绘山石质感逼真,更胜纸帛。以一器之微,融诗、书、画、印诸美于其中,画工、彩料至精至美,俱可窥见乾隆彩瓷诸般特色,实为难能可贵,不失为御瓷隽品。器身所书之御制诗《咏鸡缸杯》作于乾隆干丙申年,即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本品之制作应在其后,故本品据此可为乾隆后期之少有佳作。《饮流斋说瓷》评曰:“所题诗字体有两种:一种字较小,体近虞、王之间;一种字较大,楷法凝重,又颇似颜鲁公矣”,本件字体较小,笔划清劲,当为前者。存世乾隆御题诗鸡缸杯有大小两种尺寸,大者直径8cm(同成化大小),小者直径6.5cm,所见十之八九为尺寸较大者,而此对则为其中较小者,更显精巧可爱,并且成对保存,保存良好,流传有绪,尤为珍罕。

4:清雍正洋彩鸡缸杯(一对),尺寸:9.2厘米,估价:RMB 2,600,000 ~ 3,600,000,成交价: RMB 4,600,000 ,成交时间: 2017-06-06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春季拍卖会。

「大清雍正年制」款。 出版此雍正鸡缸杯,承袭明十五世纪成化器形,然绘风破旧立新,以意创造,甚为稀有。杯为一对,敞口,斜直壁,矮圈足。器心微凸,内外皆素白釉。杯外以粉彩绘子母鸡图。其中一杯画公鸡伫立张喙,其色斑斓鲜明,旁有一母率三雏,觅食于野地,幼鸡啄虫,牝鸡羽翅棕褐,回首凝视公鸡,背面另缀小虫。另外一杯,主题相近,其中公鸡为幼雏捕获小虫,母鸡羽翼雪白,伴随在侧。此对杯彩施色精绝,鸡羽之处等笔触细微,类有画珐琅之感,颇为传神。底落“大清雍正年制”青花三行六字楷书款。

5:清乾隆粉彩题诗鸡缸杯,尺寸:直径8.2厘米,估价:HKD 1,500,000 ~ 2,000,000,成交价: HKD 3,860,000 ,成交时间: 2010-05-31 ,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春季拍卖会。

《大清乾隆仿古》六字篆书款。杯敞口,深腹,卧足。外壁通体绘庭园鸡戏图。庭园中洞石嶙峋,牡丹争艳,雄鸡昂首前行与童子嬉戏,四只小鸡随母鸡觅食。留白处墨彩书“李唐越器人问无,赵宋官窑晨星看。殷周鼎彝世颇多,坚脆之质于焉辨。坚朴脆巧久暂分,立德践行义可玩。朱明去此弗甚遥,宣成雅具时犹见。寒芒秀采总称珍,就中鸡缸最为冠。牡丹丽日春风和,牝鸡逐对雄鸡绚。金尾铁距首昂藏,怒势如听贾昌唤。良工物态肖无遗,趋华风气随时变。我独警心在齐诗,不敢耽安兴以晏。乾隆丙申,御题”。诗尾落红彩“三”(干)圆印文、“隆”篆书方印文。底 书青花“大清乾隆仿古”篆书款。此杯为乾隆帝赏玩之物,他好古慕雅,有喜欢的便加以仿制。此器虽不似成化造器纤巧轻盈,然造型精巧,胎质莹润,釉色艳丽秀雅,绘图栩栩如生,弥足珍贵。此器制于丙申年,为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

6:清雍正斗彩鸡缸杯,尺寸:直径9.2厘米,估价:RMB 2,000,000 ~ 3,000,000,成交价: RMB 3,680,000 ,成交时间: 2012-12-05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秋季拍卖会。

“大明成化年制”款。本杯直壁,深腹,矮圈足,造型简约端庄。胎体轻薄,质地洁白细腻。杯外壁绘出雌、雄鸡各一,带领数只雏鸡悠然觅食,雏鸡各有盼顾,情态可爱传神。所置庭院美景,鸡冠花盛放于太湖石间,竹影绰约,一幅夏日景致跃然杯上。画笔生动细腻,双鸡翎毛细如发丝,勾勒清晰可见。整器模仿成化风格,用色颇为丰富,计有釉下青花及釉上鲜红、叶绿、鹅黄、黑等彩;但设色淡雅,繁而不妖,完全得成化斗彩敷色之妙。整个画面神采奕奕,尽写生之趣。底心青花双方栏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

7:清雍正斗彩鸡缸杯一对连座,尺寸:直径6.4厘米×2,估价:RMB 2,800,000 ~ 3,000,000,成交价: RMB 3,105,000 ,成交时间: 2011-12-05 ,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成化年制。敞口小杯,斜腹圈足,胎体轻薄,胎质洁白细腻,釉质光洁润泽。外壁以斗彩装饰,纹饰为仿自成化斗彩鸡缸杯的图案。画面生动活泼,设色典雅精细。除洞石用青花描绘以外,画面其它纹饰均以青花勾勒纹饰边沿,内填各彩。底部内书“成化年制”四字双行青花楷书款。

8:清雍正斗彩鸡缸杯,尺寸:8厘米,估价:HKD 2,400,000 ~ 2,800,000,成交价: HKD 3,032,000 ,成交时间: 2005-05-02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鸡缸杯的真实价值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屡创成化瓷器的拍卖天价,成交额达数千万港币之多。究其原因,是因为古代文献中曾记载,鸡缸杯在明代时即已“值钱十万”。但是我在仔细查阅了文献之后,却发现原来这是今人对此话的误解。

最早记载“值钱十万”的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第一部陶瓷史专著《陶说》一书,原文出自该书第三卷朱琰的一段按语:“成窑以五色为最,酒杯以鸡缸为最。神宗时,尚食御前,成杯一双值钱十万,当时已贵重如此。”“十万”到底是多少钱,今人有释为十万两白银的,也有释为十万两黄金的。这两种说法都不准确,也不符合朱琰的原意。朱琰做学问是相当严谨的,就在他所著的《陶说》一书中,曾引用《曝书亭集》的一段文献:“尝以月之朔望,观京师慈仁寺集。贵人入市,见陈瓷碗,争视之。万历窑器,索白金数两。宣德、成化款者,倍蓰。至鸡缸,非白金五镒市之不可,有力者不少惜”。“镒”是计量单位,学术界尚有争议,但多数人认为相当于20两(另有24两、12两两说)。如此算下来,五镒也就是100两白银。《曝书亭集》的作者为朱彝尊,生于崇祯二年,卒于康熙四十八年。其主要成就在古文诗词,《明诗综》、《词综》、《经义考》、《日下旧闻考》均为朱所著。以此推算,在1709年以前,鸡缸杯的价格也不过在100两白银左右。而著于康熙五十四年的刘廷玑的《在园杂志》卷四也记载:“鸡缸一对,价值百金,亦难轻购,本无多也。”由此可推断,朱琰谈到的“值钱十万”,应该不会超过100两白银,“十万”之说释为铜钱更为准确。明晚期盛赌,一只斗鹅也有“值钱五十万”的记载,当属同一比价。

归纳前人的记载,文献中评论的成化斗彩酒杯,其品种有:1、秋千仕女;2、婴戏;3、高士;4、龙舟;5、仕女;6、葡萄;7、各种花草;8、花鸟、花蝶;9、云龙。而前人对其评价最高的是绘葡萄纹的高足杯,认为其造型秀美,色彩淡雅,画工精细。“鸡缸为最”之说,是朱琰的一家之说,但因其书学术上颇有价值,且发行量较大,故而后人多沿其说。根据现在传世文物分析,秋千仕女、仕女、龙舟三种未见有完整的器物传世,已发表的成化御窑厂的发掘报告,也未见到相关的文物资料。婴戏、高士、鸡缸杯、葡萄纹及各种花草者,主要藏于北京和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中,其绘人物者,稚拙可爱,绘花草者,工整细腻。综合评其艺术价值,绘葡萄纹的高足杯确实造型秀美,超过前朝,且彩绘工整细腻,在成化斗彩酒杯中独领风骚。

但以个人的审美观分析,我更喜爱的是另一种绘葡萄纹的酒杯,直口,瘦底,圈足,外绘析枝葡萄纹,分填赭、绿、黄等色。胎质洁白,彩色柔润,色彩柔和淡雅,既突出了白瓷的天然之美,更以缤纷的淡雅色彩,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再加上画法娴熟,工艺秀美,将成化斗彩的内涵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每次拿在手中,我都有一种灵感迸发、爱不释手之感。

走进御窑元华堂鸡缸杯制作车间 看鸡缸杯怎么诞生_陶瓷知识


“这是一只欲啄又止、大胆且个头最大的小鸡,想啄却又两腿不敢往前站的姿态……”

2014年7月末,距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得2.8个亿已过了三个多月,笔者因工作之便有幸来到景德镇,顺道朝圣了这只神奇斗彩杯的诞生之地。

没来景德镇之前,笔者就曾想过收几只现代复烧的成化斗彩鸡缸杯赏玩赠友。遗憾的是,虽然在“2.8亿鸡缸杯”热潮带动下的仿古瓷市场,呈现出“满城尽做鸡缸杯”的景象,不但罕有精品,倒是器形有误、画风无韵、借某大师之名胡乱定价的产品充斥其中。

实际上在信息科技手段高速发达的今天,人们获得古代精品陶瓷上诸如器形、画工韵味、色彩、款识风格等信息的难度已经大大降低,现代制作的一些仿古瓷器,有些也能逐渐接近于古代精品的韵味。但在市场经济利益的推动下,“慢工出细活儿”的传统陶瓷手工业里,有些人也开始过于追求“快速准确的市场投放”和“广告包装”等营销手段,而产品的品控则因为一个“快”字被迫牺牲。

笔者此行景德镇,先后在樊家井、国贸、古玩城、老厂等陶瓷商圈看到了不同价位及制作水平的鸡缸杯。便宜的拿货价十来块钱,贵的上万,臆造器型的也不少,有些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甚至有了圈足(本为卧足)。凑巧的是,坐落于景德镇御窑厂内的中国御窑工艺博物馆正在举办《皇帝的瓷器——景德镇珠山御窑出土瓷器精品集粹》特展,里面便展出有未进行釉上彩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真品。看过真品,再看市场中的现代仿制品,器型、画工差异明显。

同行的一位友人知道笔者喜欢鸡缸杯,便推荐去御窑元华堂走走。在朋友的引荐下,笔者有幸参观了御窑元华堂的各车间厂房,原料车间、烧制车间、拉坯利坯车间、上釉车间、粉彩车间、青花车间及研发车间等处,认真专注是笔者从这里几乎每个人眼中都能看到的东西。每个车间都对应有严格的质检部门,他们对器型、上釉的薄厚、青花发色、画工都有极为严苛的标准。明清御窑,严格的品控标准让很多整器成为了瓷片由此深埋土中,而今天御窑元华堂传承了这一标准。烧制车间内的朱师傅,对着刚“刚出炉”的一炉瓷器给笔者讲釉料薄厚、炉温对青花发色的影响、上釉不匀在烧制后可能产生的色差、釉厚导致的积釉等问题,虽然笔者对瓷器不甚了解,但可以感受到来自生产一线解答问题的专业。

鸡缸杯车间是此行的重点,其中在釉下青花组内,笔者发现每位画师的桌旁都有几页图文并茂类似说明书的东西,这让笔者大为不解……陪同参观的御窑元华堂江斌老师先让笔者看了一组图片,里面是御窑元华堂董事长向元华先生亲自指导鸡缸杯生产制作各环节的内容。据江老师讲,为了能让画师们感受到古人所绘鸡缸杯上图案的意境,向元华先生与公司研发团队反复研究,撰写出了一份详细的具体到每只鸡躯体语言的绘画说明,也就是本文首段的文字。釉下寥寥几笔,形似易,神似难。

小小一只鸡缸杯,对器形的制作,画工的意境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无论是胚体厚度、底足直径、补水工艺,还是整体绘画的讲解、釉下青花的绘制,向董都要亲自去测、去画、去讲”。江老师对笔者说道。实际上,御窑元华堂早在好几年前就开始研发成化斗彩鸡缸杯,这些年来不断的改良生产。“单就器形来说,今年就调整了好几个版本,还不能完全达到向董的标准”。

文化产品的价值来自它的文化沉淀,如果急功近利只是为了短期小利,这个产品必然是轻浮的、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御窑之所以为收藏上品,既有皇家血统、精琢技艺的原因,也来自于从千百万被砸瓷器中铸就而来的御窑品质。

丁酉鸡年说鸡缸杯


(可点击购买)

鸡是人类最亲近的家禽。古人非常重视鸡,称其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时报晓,是信德。因此,人们过年时不但剪鸡窗花,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明清时代,鸡的形象大量出现在瓷器纹饰中,成为这一时期瓷器的主要纹饰之一。明永乐、宣德之后,随着彩料和彩绘技术的不断提高,昂贵的彩绘瓷更加流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成化斗彩。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成化时代,斗彩器的颜色不但品种多,而且能根据画面内容需要进行配色。这些因素使得羽毛色彩繁多的鸡,能够被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以最负盛名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为例,表面绘有五只子母鸡,轮廓线由青花勾勒,内填红、黄、绿、墨等颜色,整个纹饰新颖,描绘精湛,色彩逼真。

据悉,鸡缸杯在古代一直享有盛名。明万历《神宗实录》曾记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无论器型、工艺还是色彩、绘画,鸡缸杯都非常精致,足以代表明代的制瓷水平。

人们赋予鸡许多动听的名字,因鸡能报晓,《庄子·齐物》称鸡为“司晨”;因僧房寺院的和尚食素,讳言鸡,称鸡为“钻篱菜”;鸡鸣叫时声音清脆,隔窗也能听到,晋人称为“窗禽”;唐武宗爱鸡,绘《十玩图》,封鸡为“长鸣都尉”。

由于鸡与“吉”谐音,于是鸡与吉相联。此外,鸡又是家禽类中惟一纳入生肖属相的动物。鸡虽然平凡卑微,却对人类一直默默奉献着自己。

玫茵堂与鸡缸杯


“成化斗彩鸡缸杯”是在直径约八厘米的撇口卧足碗外壁上,先用青花细线淡描出纹饰的轮廓线后,上釉入窑经1300度左右的高温烧成胎体,再用红、绿、黄等色填满预留的青花纹饰中二次入窑低温焙烧。外壁以牡丹湖石和兰草湖石将画面分成两组,一组绘雄鸡昂首傲视,一雌鸡与一小鸡在啄食一蜈蚣,另有两只小鸡玩逐。另一组绘一雄鸡引颈啼鸣,一雌鸡与三小鸡啄食一蜈蚣,画面形象生动,情趣盎然,后世多有仿制。

2014年春季拍卖开锣之际,一件珍贵瓷器——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再次出现市场上。这并不是成化鸡缸杯第一次出现于拍卖市场,之前鸡缸杯曾于1980及1999年拍卖,均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存世的鸡缸杯仅见其他三例于私人收藏,这次即将上拍的鸡缸杯乃出自欧洲最重要的御瓷收藏──玫茵堂珍藏,并为LeopoldDreyfus夫人、坂本五郎、桂斯·艾斯肯纳奇(GiuseppeEskenazi)及(传)仇焱之旧藏,来源显赫。

此件鸡缸杯估价2亿至3亿港元,成为迄今为止估价最贵的瓷器。那么什么是鸡缸杯?什么又是玫茵堂?

先说鸡缸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酒器,其杯壁上画有母鸡公鸡,故称鸡缸杯。鸡缸杯采用的“斗彩”,创烧于明代成化时期,是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协调融合,在景德镇御窑烧制的雪白的瓷器胎体上,用成化时期特有的釉下淡雅的青花作轮廓线,再以艳丽的红、绿、黄、紫等诸色填在釉上,入窑经低温二次烧成,姹紫嫣红、交相辉映。

杯敞口微撇,口下渐敛,平底,卧足。杯体小巧,轮廓线柔韧,直中隐曲,曲中显直,呈现出端庄婉丽、清雅隽秀的风韵。杯外壁饰子母鸡两群,间以湖石、月季与幽兰,一派初春景象。足底边一周无釉。底心青花双方栏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此器作侈口,浅弧形壁,浅圈足,器表彩绘两组子母鸡图。图中公鸡、母鸡率领小鸡觅食于野地,母鸡低头欲啄虫,小鸡展翅雀跃,即使在细小如斯的画面中,依然令人感受到温馨可爱的情境。又,画中的牡丹、兰草与湖石恰如其分的隔开两组图案,杯内纯白无纹饰,底以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款,款识之外并加画双方圈。此足以传达天伦和乐的子母鸡图,或因帝王的喜爱而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故至晚明无不以为“成窑鸡缸杯,为酒器之最”。以及明神宗万历皇帝桌上之成化鸡杯“值钱十万”之说,遂不胫而走

此鸡缸杯以新颖的造型、清新可人的装饰、精致的工艺而历受赞赏,堪称明成化斗彩器之典型。其胎质洁白细腻,薄轻透体,白釉柔和莹润,表里如一。杯壁饰图与型体相配,疏朗而浑然有致。画面设色有釉下青花及釉上鲜红、叶绿、水绿、鹅黄、姜黄、黑等彩,运用了填彩、覆彩、染彩、点彩等技法,以青花勾线并平染湖石,以鲜红覆花朵,水绿覆叶片,鹅黄、姜黄填涂小鸡,又以红彩点鸡冠和羽翅,绿彩染坡地。施彩于浓淡之间,素雅、鲜丽兼而有之,收五代画师黄荃花鸟画的敷色之妙。整个画面神采奕奕,尽写生之趣。此杯是明成化朝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器,明清文献多有所载,颇为名贵。明万历年间《神宗实录》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由于鸡缸杯的名贵,引来仿制不息。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各代无不仿烧。康熙时仿品最佳,从造型到纹样都贴近原作,鉴别时须从造型、胎釉、色彩及款识上仔细品察。

成化瓷器的精美,与当朝的帝王有关。成化皇帝朱见深幼年就被卷在皇位之争的漩涡中,由于他的命运曲折,朱见深18岁即位以前由一个比他大十七岁的宫女一直服侍,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此人就是后来的万贵妃,这个女人影响到了成化皇帝的一生。成化一生迷恋比他年长十七岁的万贵妃,她是他的朋友、情人、母亲和保护者。成化皇帝为了讨万贵妃开心,交派景德镇的生产大量的瓷器,且要求极为严格。景德镇为此烧造了许多小巧的瓷器,可以在手中把玩的豆彩鸡缸杯,还有用于喝酒的豆彩小酒杯,都带有明显的女性柔美特质。要说这鸡缸杯有多贵重?在明《神宗实录》中就已经有这样一段记载,“神宗尚食。御前有成杯一双,值钱十万”。《万历野获篇》说“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在古代藏家眼中,已经是“宁存成窑,不苟富贵”。加之经历几朝几代,成化瓷器存世较少,除台北故宫500件上下,世界任何公私收藏都难望其项背。海内外藏家,为能购得一件成化名瓷,纷纷掷之千金。

再说玫茵堂,这个乍一听十分中国,细究起来却带有几分异国情调的名字,实际是西方私人收藏中国瓷器之巨擘。在欧洲不但比肩于阿尔弗雷德·克拉克(AlfredClark)及玻西瓦尔·大卫(PercivalDavid),其中一些珍稀上品足可与北京及台北两故宫之珍藏遥相辉映,难怪有媒体称这一收藏为“玫茵堂奇迹”。而多年以来,玫茵堂主人行事甚为低调,2000件藏品几乎没有公开展示过其全貌。直至1994年,德国学者康蕊君(ReginaKrahl)女士编纂的《玫茵堂藏中国瓷器》图录首两册出版,这批收藏才第一次进入公众的视野。与此同时,大英博物馆展出部分玫茵堂藏珍瓷。两年后,再有精选珍品在摩纳哥赌城蒙地卡罗公开展出。

玫茵堂由在菲律宾的瑞士藏家斯蒂芬和吉尔伯特·裕利在知名古董商仇炎之(仇国仕的祖父)和桂斯·艾斯肯纳奇的协助下历经50余年而成就。以其艺臻技绝的御制瓷器举世闻名,为史上最精炼的私人御制瓷器收藏之一。收藏囊括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历朝瓷器中最上乘珍品,被认为是仍在西方私人手中的最好的中国瓷器收藏。

Thehallamongrosebeds,为玫茵堂的英文译名,取意玫瑰如茵、花开遍地之意,同时也是上演于瑞士拉珀斯维尔城的Meienberg的一出戏剧的名字。现实中的玫茵堂坐落于瑞士苏黎世东南,裕利(Zuellig)兄弟的祖父于1912年购置了这处房产,现今这里长长的地下画廊用于陈列斯蒂芬·裕利(StephenZuellig)的珍藏。今年93岁的瑞士商人斯蒂芬·裕利出生在菲律宾,他的弟弟吉尔伯特已经于2009年去世。大约60年前,他们一起经营父亲留在马尼拉的一间小型贸易公司,如今裕利(Zuellig)集团是亚洲经营保健服务和医药用品首屈一指的供销商,还是这个地区最大的农业综合企业,年营业额约120亿美金。

即使是国内的收藏家,对于“玫茵堂”的普遍认知,也只限于“玫茵堂在业界向来以收藏等级高而著称,尤其收藏的中国瓷器,都是各年代的精品”。即便拍卖公司本身,也对玫茵堂主人的身份三缄其口,习惯称之为“玫茵堂主人”而非某某收藏家。

凭借其上乘的品质和迷雾层层的身世,虽然极富盛名,“玫茵堂主人”所收藏的2000件藏品几乎没有全部展出过,仅在私人场合露过面。少部分藏品曾与1994年在大英博物馆展出,2年后又在蒙特卡洛展出过。唯一一部公开的记录是德国学者Regina Krahl 编辑的纪念图录《玫茵堂中国瓷器珍藏》。这部图录共7卷,但对于将这些藏品汇聚在一起的人却只字未提。

斯蒂芬·欲利,现年93岁的瑞士商人,出生在菲律宾,与其弟(已于2009年离世)吉尔伯特·欲利苦心经营60载,将他们父亲在马尼拉创立的商行发扬光大。

他们将自己的收藏定名为“玫茵堂”,意为 “玫瑰花丛中的殿堂”,另外这也是他们在瑞士的家乡Meienberg的谐音。

欲利兄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通过 Helen Ling购买中国艺术品,Helen Ling是他们的新加坡合伙人,美籍人士,当时在上海经营中国瓷器。正是她将Edward Chow(即仇炎之)介绍给这对兄弟,仇炎之当时驻香港,不久后又转驻瑞士。

他是战后最显赫的中国艺术品藏家和经销者。早期,从古代青铜器到晚期的瓷器,这对兄弟对中国艺术品存有广泛兴趣。但他们按照年代将各自的兴趣进行了划分:吉尔伯特专注于新石器时代到宋代之间的早期陶器,斯蒂芬则将精力倾注于元明清三代的瓷器。

欲利兄弟总是寻求最专业的经销商,其中Priestley和 Ferraro精通早期艺术品,另一位Eskenazi先生则深谙晚期艺术品。在25年的时间里,他们为欲利兄弟购得(或以他们的名义购得)超过160件藏品。但是对欲利兄弟影响最为深远的还是仇炎之,这位收藏家在这对兄弟心中深植了对中国艺术品的热爱和某种程度的敬畏。

仇炎之的收藏主要以瓷器为主,他给“玫茵堂”主人的点拨,或多或少,延续了自己的路子。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裕利兄弟就开始把他们创造的财富用于购买中国的艺术品。他们总是寻求与最优秀的专业古董商合作,如早期的有普里斯特利与费拉罗(PriestleyandFerraro),后期主要与埃斯肯纳茨(Eskenazi)合作。在这些人中,对裕利影响最大的则是香港古董收藏家和交易商仇炎之先生。他们是通过上海古董商海伦(HelenLing)认识的。一开始,裕利兄弟几乎对所有历史范围的中国艺术品都很感兴趣,无论是锈迹斑斑的古老青铜器还是精致典雅的晚期御瓷。但是,逐渐哥俩的收藏各有偏好,弟弟吉尔伯特专注于从新石器时代到宋代的高古瓷收藏,而哥哥斯蒂芬则更偏重于时代较晚的元明清珍瓷。

当时,收藏中国古瓷被视为罕见而古怪的兴趣,也没有大量相关的文献和教材可供参考。仇炎之在卖古董给“玫茵堂”主人的同时,也教给他买古董的三大原则:珍奇稀有、品质上乘、品相完美。以清瓷为例,优先考虑大件瓶罐盒类,碗杯之属次之,而盘碟类则更后。当然,他们绝不是这些原则的唯一遵循者,却是最为严格的执行者。他们收藏的每一件作品不仅满足稀缺和重要的标准,而且体现出鲜明的个人色彩。

艺术品收藏本身也是一门艺术,私人藏家在个人爱好下精选喜爱和重视的藏品,并赋予其收藏以蕴藏无比的传承魅力。玫茵堂与鸡缸杯,收藏界传奇人物与传奇器物的结合,让这件宝物具有双重珍惜的历史与人文价值。

鸡缸杯器物功用

鸡缸杯是饮酒用具。器足和底心都有碎开片,整体精巧秀隽,从上到下以一定弧度缓慢内收,不争夸张而求内敛,线型宛转流畅,工匠制作时别具匠心使其更具实用性。口沿的设计为侈口,饮用甚为方便,浅腹,卧足。因杯身以斗彩描绘线鸡啄早哺雏,姿态栩栩如生,辅以牡丹、兰花、柱石纹,故名。据《成窑鸡缸歌注》:“成窑酒杯,种类甚多,皆描画精工,点色深浅,瓷质莹洁而坚。鸡缸、上画牡丹,下有子母鸡,跃跃欲动。”《陶说》载:“成窑以五彩为最,酒杯以鸡缸为最,神宗时尚食御前,成杯一双,值钱十万。”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各朝均有仿制品。

鸡缸杯如何辨伪

以斗彩鸡缸杯仿伪品最为常见。清康熙朝仿品比真品稍高,底径略小于真品,足边一周无釉处比真品宽;底部六字方框楷书款将底部占满,线粗色重,文饰比较板滞;青花山石图案上加有浓重的青花点,为真品所无。清乾隆时仿品有的是高柄卧足,器外带有乾隆御题诗,底足内有“大清乾隆仿古”印文。民国时仿品釉面泛青,青花色浮,色泽清淡,文饰呆滞。

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和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有成化款之仿作。仿品的色彩和款识与真品虽有相近之处,但仍有破绽可寻。嘉、隆、万时仿款显得笔画粗重,排列稀疏,圈栏过大,与成化款的笔法貌似而笔力不同,色彩也浓而不艳,只有云朦、气泡与成化窑相似,几可乱真。清三代仿品款较明代仿款为优,特别是在调配颜色和款识写法上,与真品甚似。不过,成化真款都显有一层云朦,有气泡如珠,字的青花色晦。而清代仿款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出云朦很淡,气泡不匀,字的青色亦显涣散,胎色微透黄或白色闪青,底足釉砂相连处少微黄色。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鸡缸杯收藏投资》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鸡缸杯收藏投资》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