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唐山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唐山陶瓷的历史

唐山陶瓷的历史

唐山瓷器的鉴别 古代瓷器历史价值 陶瓷艺术

2020-12-03

唐山瓷器的鉴别。

历史:唐山陶瓷业始于明代,据清代撰写的《滦州志》风俗篇中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惟唐山多缸窑能制陶器罂瓮盆盎之属”。当时只有粗陶,清末始有粗瓷,后来略产细瓷。

中国河北省唐山地区生产的陶瓷器。唐山地区煤藏丰富,作为陶瓷器原料的耐火矾土,硬质、软质(可塑)粘土以及石英、长石等无机非金属矿产资源充裕,是理想陶瓷产区。

精美唐山骨瓷玉树琼花咖啡具

明代永乐年间,山西省介休和山东省枣庄等地居民先后移居唐山,带来制缸技术,群集于市区东北的两个地段,利用就地原料和燃料生产缸类产品。两地分别取名为东缸窑和西缸窑。清代光绪年间,开始生产棕釉粗碗,并有施化妆土的灰胎白瓷和少量仿古瓷应市。以后在近代工业影响下,启新瓷厂、德盛瓷厂及东西缸窑各陶瓷厂先后采用机械设备和新技术。20年代,启新瓷厂开始生产不施化妆土的白瓷,并有各色地砖、瓷砖出口。1935年,卫生瓷开始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40年代唐山陶瓷业衰落,50年代得到恢复,并形成综合性的陶瓷生产体系,进入全国陶瓷大型生产基地行列。日用陶瓷于1956年开始出口。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陶瓷工业全部被摧毁。但在国家和各地支援下,不久生产便得到迅速恢复。1979年唐山瓷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唐山瓷属于K2O-Al2O3-SiO2系列,所使用的原料除本地产的高铝矾土、硬质粘土、软质粘土(紫木节等)、石英、长石外,还有本省及外省出产的高岭土、瓷石等原料,如章村土、宽城土、徐水土、衡水土、大同砂石和镁质原料及海城滑石等。唐山研制成功两次烧成的唐山骨瓷、白玉瓷。50年代以后生产大型陶瓷产品,如浴盆、电镀槽等。80年代采用了塑性挤压陶瓷器成型方法,试制成功隧道窑微机自控烧成新技术。

唐山陶瓷器装饰技术和风格对北方陶瓷产生较大影响,首创了氢氟酸腐蚀出花纹再填描金色的雕金装饰和用喷枪或喷笔作画的喷彩装饰等。

延伸阅读

紫砂的历史


紫砂的起源一直颇受争议。根据文献记载以及传世实物,考古界一般认为紫砂始于明代。1976年,宜兴红旗陶瓷厂在丁蜀镇羊角山施工时,发现了一座古窑址,根据窑址堆积层中发现的北宋时期的乱砖以及众多早期紫砂残片,考古人员推断紫砂应始于北宋。但这一论断在学术界颇有争议。杭涛认为,仅凭北宋时期的乱砖就推断紫砂始于北宋不太科学,而且在宋元时期的墓葬中没有发现过与羊角山窑址发现的紫砂器相近的陶器。

紫砂是陶的一个特殊种类,盛产于宜兴丁蜀镇一带。在丁蜀镇蜀山西南片300米左右范围内,考古人员重点发掘了一个废弃物堆积层和一座清朝中期停烧的古窑址,从中采集到了大量从明末清初到民国等不同时期的紫砂残片。这次发掘新发现了许多紫砂款识,款识类型多样,有堂斋款、人名款、店号款、诗联款、年号款、花款、器名款、伪托款等。早期地层中的款识以刻款为主,晚期地层中的款识多为印章款。

紫砂是一种炻器,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其特点是结构致密,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宜与紫砂器胎质具有这种特性,而且,于器表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颗粒状的变化,表现出一种砂质效果。

精品南瓜紫砂茶壶-紫砂壶

紫砂器以器型,泥色和儒雅风采取胜。

其器型方非一式,圆无一相,千变万状。

紫砂器的泥色有多种,除去主要的朱泥、紫砂泥外,尚有白泥、乌泥、黄泥、松花泥等各种色泽,紫砂器不挂釉,而是充分利用泥本色,烧成后色泽温润,古雅可爱,紫砂器面还具有亚光效果,既可减弱光能的反射,又能清晰地表现器物形态、装饰与自身天然色泽的生动效果。紫砂陶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似,以至文人深爱笃好、以坯当纸,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刻以花卉,刻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见巧思。据不完全统计,依据实物可考,从明正德(公元1506年)开始,至清宣统(公元1911年)止,以各种形式参与紫砂陶瓷设计、创作的著名学者、诗人、艺术家不下九十余人。这种情况,各代相延,因此,紫砂陶从形、质、色、神、气方面都显示出一种儒雅风韵。

紫砂器是极其珍贵的,有“价埒黄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土一丸”之说。在宜兴紫砂器中,最受称颂的是紫砂茶壶,而紫砂茶壶的兴盛与饮茶风尚的盛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前人总结出紫砂壶的七大优点:

其一,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使“茶叶越发醇郁芳沁”;其二,壶经久耐用,即使空壶以沸水注入也有茶味;其三,茶叶不易霉馊变质,“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文震亨《长物志》);其四,耐热性能好,冬天沸水注入,无冷炸之虞,又文火炖烧;其五,砂壶传热缓慢,使用提携不烫手;其六,壶经久用反而光泽美观,“壶经久用,涤拭日加,自发暗然之光,入手可鉴”(《阳羡茗壶系》);其七,紫砂泥色多变,耐人寻味。明代中期以后,紫砂制作,名家迭起。风格多变。明之供春、时大彬、徐友泉,清之陈鸣远、陈汉文等,都是一代巨匠。干隆时期的陈鸿寿与陶艺家杨彭平等合作制作的曼生壶,融紫砂与书画,镌刻于一炉,把紫砂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受到人们的称道。

紫砂的出名得益于明代一位叫供春的制壶艺人,现在国家博物馆里还珍藏着一把当年供春制作的紫砂壶,算起来这把壶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供春以后名人辈出,清代康熙时期的陈鸣远承袭父业,把紫砂陶器的制作推向了更高的水平。陈鸣远的父亲叫陈子畦(葵),明末清初的时候很有名气。受父亲的熏陶,陈鸣远也很快成为了制壶高手。他的作品,刻意模拟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鸟兽鱼虫的形态。

陶瓷纹饰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辉煌灿烂,陶瓷纹饰作为陶瓷艺术价值的显现也是历史悠久,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特征与魅力。

新石器时代的各种彩陶,属彩装饰。这种低温彩的装饰功用,类似于后来的釉。各种灰陶、黑陶、红陶、褐陶等上的刻、划、堆贴、锥刺的云雷纹、绳纹、平等线纹等等,属胎装饰。可以认为新石器时代陶器以胎装饰为主。

殷商奴隶制时期:出现了以印花、堆贴为主要装饰手法的原始青瓷。

至东汉到三国,是我国陶瓷完成从无釉到有釉,釉层由薄增厚,实行通体施釉。釉层光润似玉的重要阶段。装饰特色质朴、有厚重的装饰味,简淡空疏。釉装饰已经萌芽,三国至西晋晚期出现的褐色点彩,到东晋已经成熟并流行起来;这个时期的釉装饰,无论点彩、釉下彩绘,均为高温釉料作成,与胎体一次烧成, 即为高温彩釉。

隋、唐是我国陶瓷各种纹饰、装饰手法大发展的时期,以唐三彩、长沙窑彩绘、巩县青花为代表的釉装饰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我国陶瓷装饰呈现出崭新的气象。有胎装饰:在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及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的各大名窑,“重釉不重纹饰”,故纹饰很少。这不多的纹饰几乎全是刻、划的莲瓣纹之类的胎装饰。釉装饰:点彩、条彩、斑彩,这是高温彩釉。彩绘:这是该时期大量兴起的陶瓷装饰工艺,继承六朝传统,以长沙窑最为丰富,越窑巩县窑有少许。常见有褐、绿、兰、红等色。彩绘无论釉上釉下,均是高温彩绘,一次烧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二次烧成的釉彩。这是我国陶瓷釉装饰最为引人注目的成就,有承前启后的巨大贡献。

宋代,是中国瓷业蓬勃发展的时代。纹片釉与雕花影青与釉上加彩等技法的运用,大大丰富了瓷器的装饰。胎装饰,以印花、划花、刻花为主,雕、塑、堆、贴、镂等技法用的较少。以定窑系白瓷印花,耀州窑系青瓷刻花划花,青白瓷系列划花最有代表性。釉装饰,有进一步发展。宋代出现了磁州窑系的釉上彩或釉下彩装饰工艺与釉结合的新型装饰工艺,白釉釉下黑花,釉上红绿彩就是典型。主要形式是绘画、诗文。青花瓷这种釉下装饰工艺,继承唐代传统,有少量生产。宋代青花数量虽少,意义却比较重要,它使唐代开创的这种釉下装饰工艺没有中断,得以延续,就为宋以后青花的大发展提供了工艺技艺传统。

元代,德镇就已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釉里红和卵白釉的烧成,使景德镇的陶瓷装饰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元代陶瓷以其“丰满华丽,层次分明”。元代以青花、釉里红成就最大。元青花上承唐以来釉装饰工艺技术而大加发展,下启明清青花的黄金时代。

明代釉装饰进入绘画时代,以青花为主流,发明,发展了五彩、斗彩、素三彩等。

清代的釉装饰更发展到极致,以各种彩瓷为主,青花次之,大量使用色釉。彩瓷中以粉彩为代表,到中晚期占主导地位。

我国卫生陶瓷发展历史


当前的卫生陶瓷市场竞争已更加白热化,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里,卫生陶瓷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1925年,唐山启新厂生产出中国第一个陶瓷洗脸盆,揭开了中国现代卫生陶瓷的发展历史。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卫生陶瓷基本上是处于根据国外样品进行简单仿制的时期。改革开放以后,以唐陶、唐建陶为首的国有卫生陶瓷企业,承担起民族卫生陶瓷振兴和发展的大旗,开始进行自主创新和实施体制改革,开创中国卫生陶瓷全新的发展思路,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归纳四大阶段:

从简单仿制到自主创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紧密结合与多年经营发展的技术积累,使中国卫生陶瓷逐渐摆脱了仿制时代,一部分国有卫生陶瓷企业,开始大胆进行自主创新,不仅涵盖了外型结构的创新设计,更是在原料配方上进行大胆突出,提出许多优良的新配方,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这个时期,牢牢占据了整个国内市场,并形成北唐陶,南佛陶的发展局面,并且卫生陶瓷产品也开始少量出口,这个时期,基本上是国有卫生陶瓷独步天下,起到了行业标兵的作用,带动了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是国有卫生陶瓷企业发展起步期,并在消费者心里中形成了绝地影响的。

境外卫生陶瓷品牌进入阶段

随着1989年以美标为代表的外资卫浴陶资企业在中国的进入,外资卫生陶瓷企业在品牌上的多次成功操作,加之当时国人浓厚的崇洋风气,而此时的国内卫生陶瓷品牌主要还是集中在中低端,从而使得外资卫生陶瓷品牌未遇多大抵抗,就轻易占据国内高端卫生陶瓷市场,成为众多星级酒店卫生陶瓷的选择。国有卫生陶瓷企业从此丧失了进入高端卫生陶瓷市场的绝好机会。不过,这段时期,国内卫生陶瓷需求巨大,加之外资品牌集中在高端发展,对国有卫生陶瓷品牌中低端市场尚未形成实质的冲击,形成了一段外资和国有卫生陶瓷企业共存共荣,互不侵犯的局面,同时,此时的中国卫生陶瓷企业,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都开始批量出口国外,并成为发达国家最主要的供货来源,形成卫生陶瓷发展的井喷黄金期。但正是由于这些良好的市场机会,使得许多国有卫浴陶瓷企业放松了品牌成长的动力,最终为未来的成长危机埋下了隐患。

卫生陶瓷"国退民进"的阶段

进入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加之国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以佛山、唐山地区为代表的卫生陶瓷产业集群开始出现,然而由于国有卫生陶瓷体制的束缚,在产品创新和售后服务上没有跟上时代需求变化。而在此时,佛山、唐山,许多民营卫生陶瓷企业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展现其灵活性,逐步在当地形成了专业化分工的生产模式,产能急剧放大,成本也大大降低,设计创新的元素增加,同时也建立起严谨的产品质量作业,整个产业集群竞争力大大增加。但外资品牌却同时也在向中端市场前进,在双重夹击之下,国有卫生陶瓷企业市场大幅度萎缩,经营出现困难,加之这个时期全国兴起的合资潮,国有卫生陶瓷纷纷与国际卫浴企业合资、合作,寻求企业体制成功转型之道,四维与杜拉维特、美林与成霖、北陶与TOTO等等。许多曾经辉煌的国有卫生陶瓷企业,逐渐淡出普罗大众的视野。据原四维陶瓷董事长,现美林卫浴总经理和成霖高宝总经理陈宗云说道,如果没有90年代中国卫生陶瓷新旧企业顺利交班,就没有中国卫生陶瓷今天在世界的地位,卫生陶瓷的成功过渡,老一辈企业的创导者起到重要的传承作用。

国内卫生陶瓷品牌兴起阶段

进入21世纪以后,民营卫生陶瓷企业已经过十余年的成长历炼,在市场无情的洗礼中,逐渐意识到品牌对于卫生陶瓷企业健康成长的无可替代性作用,逐渐强化品牌力的成长,注重市场渠道的建设,大力发展经销体系,同时,强化产品的创新和质量控制。这个时段,各项企业和产品认证风起云涌,为民营卫生陶瓷品牌发展奠定了基础。整个民众也开始摆脱了盲目祟洋的风气,并更加关注产品的性价比,这给民营卫生陶瓷企业提供了市场成长的机会,许多卫生陶瓷企业开始进行产能扩充,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许多台资卫生陶瓷企业如成霖、和成也把其先进管理模式带进中国卫生陶瓷行业,从而为整个国家卫生陶瓷企业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时卫生陶瓷企业管理水平出现质的飞跃,并且由于民营卫生陶瓷企业在销售上的灵活性和网点服务的完备性,逐渐开始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并因此出现一大批优秀的民营卫生陶瓷企业,掀开了中国卫生陶瓷发展史上新的篇章。

龙泉青瓷的历史


青瓷以龙泉所产尤为著名。龙泉青瓷是中国陶瓷史上著名的瓷器,产于浙江省南部的龙泉、庆元、逐昌、云和县等地,其碧玉般的釉色,优美的线条,博得人们的喜爱。早在数百年前它就已远销海外,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它是宋元时期销量最大的外销瓷。从南朝鲜新安海底沉船打捞发现数以万计元瓷中,龙泉青瓷占大部份就足以论证。

南宋时期,龙泉青瓷的制作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釉色追求一种青碧玉般的情调和效果。后来这种青瓷传入朝鲜,影响到高丽青瓷。日本人称之为砧青瓷,并大量仿造成。在欧注入龙泉青瓷叫做“雪拉同”(Seladon)。这个名字有着一段富浪漫色彩的传说。十七世纪初,法国作家雨费写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是当时法国最爱欢迎的读物之一。后来这个小说被改为戏剧,搬上舞台,上演后轰动一时。演出时,剧中的牧童雪拉同穿着一件像海水样碧绿,像青天一样美丽的青色外衣,逗人喜爱。而来自遥远东方充满神秘感的中国龙泉青瓷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的艺术品,许多贵族对它的喜爱几乎达到着迷的程度,人们很想给它起个最能表达那种狂热感情的名称。恰好龙泉青瓷的色调和牧童所穿的衣裳相似,因而人们就把“雪拉同”赠给龙泉青瓷,直到现在,欧洲人还是把龙泉青瓷叫成“雪拉同”。

龙泉青瓷创烧于五代—北宋,停烧历史长达七、八年。釉色主要有成为青瓷釉色美之顶峰的粉青、梅子青等釉色。釉层大都很匀净,富有玉质感,色调柔和。八五年,笔者在杨州“全国古陶瓷鉴定班”学习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张浦生先生还拿来一种龙泉大窑仿官窑品瓷片标本给大家鉴赏,断面上可清晰地看到胎中紫金土,釉层比胎骨厚,形成有趣的“夹心饼干”现象。这也是龙泉青瓷中一种珍稀品种。

由于时代 的变迁,烧造工艺的变化,龙泉青瓷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都存在着不同的时代风格。

五代、北宋时期的产品在数量上和制瓷技术上都有一定的发展,不过从整个发展进程来看,五代和北宋早期龙泉青瓷属于初创阶段。烧制工艺未成熟,胎厚粗,釉层较薄,釉色不纯,青绿中泛黄色,釉面透明,器物普遍使用刻花。辅以璃点或璃划纹,此外还有波浪,云纹、蕉叶、团花、鹦鹉纹饰,跟越窑、温州窑、婺窑类似。

南宋中期是龙泉青瓷形成自己典型时代风格的时期,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达到顶峰,胎薄釉层厚,釉色青翠温润,柔和似美玉。圈足小且薄,器底施满釉,它好似巧夺天工的人工制造的青玉。产品以炉、瓶、碗、碟等为主。宋代龙泉青瓷的每一片粹片,都令人为它的美感所倾倒。

元代龙泉青瓷产量多,早期有南宋遗风,中后期器形增大,胎骨较厚重,釉色多青灰、泛黄、俗称黄龙泉,圈足厚,足底内多不施釉,有的带鸡心点。装饰艺术多样化,露胎二次氧化花纹装饰,阴文刻印、花果、双鱼等都是元代龙泉的特色。

南宋至元、龙泉青瓷中,较有突破性的作品,就是“飞青瓷”,它与鲜朝时代越窑制造的青瓷斑有些相似,越窑时代的青瓷釉下铁斑釉色不鲜明,效果不佳。但到龙泉窑已变幻出浮现美丽青瓷铁斑釉。

明代龙泉青瓷胎色较白,釉的透明度高,光泽较强,无沉着的色调,釉色多见青绿或灰黄色,俗称菜玉色,釉色肥厚已无玉质感,色泽很不悦明,明中期后逐渐走向衰落,至清初便销声匿迹了。

龙泉青瓷鼎盛于南宋、元、明开始衰落,这与明代景德镇彩瓷的兴盛有关。这些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的彩瓷出现,使单一色调的龙泉相形见拙。此外,龙泉青瓷生产工艺复杂,成品率低,也是它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龙泉青瓷虽然停产了二百多年,但它的声望却越来越高。近年来,国际文物市场对东方古代艺术珍品渴求甚殷,宋代青瓷更是国外著名博物馆和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物以稀为贵,宋官窑青瓷洗更创拍卖二千一百万港元纪录。

龙泉窑自五十年代恢复生产,同时也开始传统造型釉色配方研究。到了八十年代,仿古产品日趋精美,造型釉色惟妙惟肖,足可乱真。东南亚印尼、泰国、越南亦有仿制,尤其是印尼仿制也很成功。另一种将旧胎残釉去掉,再施釉重烧,收藏家见此类器物要多与真品对照,以免吃亏后悔莫及。

广东陶瓷的历史——元明两代的瓷器


元代由于贵族的残酷统治,民间手工业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广东瓷业相对衰落。这一时期的窑址仅在潮安、遂溪、汀迈发现十三处,其中有十处分布在海南岛汀迈偏僻的山区。从调查材料和文献记载来看,当时主要采用龙窑烧瓷,但也有采用馒头窑的。潮安窑规模不大,产品不多,主要系仿制浙江龙泉窑青瓷,胎质较厚,火候极高,釉色晶莹,开片和不开片的均有。器形仅见碗、碟、洗、杯、壶、罐等类。其中出土的一件《荷叶盖罐》(图37)和一件青釉双鱼大洗,完整无缺,制作精致,与龙泉窑作品极为相似,是它的代表作。遂溪窑出土一件碗模,外壁刻有元代“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款,系烧窑的绝对年代。但遂溪窑和汀迈窑烧制的瓷器一般都很粗糙,远比不上宋代的精美,常见的器形有碗、碟、壶、杯、罐、瓶、盆、沙钵等。釉色大致可以分为青釉、灰釉、天蓝釉和黑釉四种。这四种釉色以青釉为最多,灰釉和黑釉次之,天蓝釉最少。碗有青釉、黑釉、灰釉三种。器内中央和器底足露胎,青釉碗与黑釉碗施釉较厚,下端往往凝聚成“泪痕”,素面无纹。灰釉碗外壁绘有简单的青花,深浅不一。碟类一般均素面,但也有少量碟内底模印简单花卉。碗、碟大部分均采用叠烧法,器内没有避粘的介质,烧成器后有很多相叠粘连在一起,变成废品,由于没有采用匣钵装烧,有很多器物外表被烟尘所污染,可见这些窑址,在制瓷工艺方面,还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康元代墓中出土的一批彩绘瓷器,其中有一件《褐釉荷叶盖罐》(图38)造型精美,构图严谨,与吉州窑绘瓷风格有相似之处,但其器形和胎质则与吉州窑有所不同。从对比材料看来,它可能是广东海康窑的产品。

37.荷叶盖罐 元通高12.0cm 口径9.5cm 广东省潮州窑出土 广东省博物馆

38.褐釉荷叶盖罐(海康窑) 元 通高31.0cm 口径8.0cm 广东省海康城郊上坡出土 广东省博物馆

明代广东瓷业又有了空前的发展,瓷窑分布在潮州、汀海、揭西、饶平、平远、梅州、梅县、大埔、龙川、河源、惠州、惠东、惠阳、博罗、佛山、遂溪、廉江等县。当时主要采用龙窑,也采用馒头窑烧瓷。从其规模产品等观察,可知明代是广东历史上第四次处于陶瓷飞跃发展的阶段。产品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以梅县、廉江、遂溪为代表,大量烧制粗糙的民用青釉素面瓷器。第二种是以惠阳白马山和惠东新庵窑为代表,大规模仿烧釉色晶莹如玉的龙泉窑瓷器。釉色以青釉为主,也有灰釉和黄釉,同时还有极少数的白釉。青、灰、黄釉碗、碟、杯外壁均刻有水波纹、花瓣纹或直线条纹环壁一周,均敞口圈足。碗,碟内中心有些刻印有文字和符号,如“福”、“寿”、“宁”、“仰”、“青”、“卍”等,字体有正草两类,均为阴文。第三种是以揭西河婆窑、博罗角洞窑和饶平九村窑为代表,大规模烧造青花瓷器。碗、碟、杯等多侈口平唇,深腹,圈足。青花蓝中带灰,白地,器外壁分别描绘梅、兰、菊、竹、荷、莲、蕉叶、麒麟、龙凤、人物、山水、游鱼或题诗。有些碗、碟内底写有“福”、“禄”、“寿”、“雨香斋”和“大明成化年制”等文字。此外,东莞县明墓出土大量各种类型的青花瓷罐,直口,圆腹,圈足,器外壁彩绘花卉,有不少罐是在器坯未干时,将二个大碗仰覆倒置捏合而成,然后将一方碗底挖去,变成罐口,胎质很厚,火候极高。这些青花罐未见其它省区也未见本省各县市出土,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可能就是东莞的产品,但其窑口至今尚未发现。第四种是以佛山石湾窑为代表,大规模仿烧南北各地名窑瓷器和商周铜器,其中仿钧器最多,器形和釉色都很逼真,极为成功。同时还大量烧造装火化骨灰的黑釉陶坛。

明代烧制瓷器的馒头窑,以惠阳新庵窑为代表。该窑平面为半椭圆形,通长5.23米,只有一个窑门,门顶收缩成弧形状。分火膛,窑室和烟道三部分。火膛低于窑室,后壁垂直,正视为半圆形,高1.75米,下端有十二个横排小烟门。整座窑均系用耐火土夯筑而成。这类窑主要系烧制仿龙泉窑青瓷的窑灶,在广东惠州、河源、惠东、惠阳等地均有发现。但窑后壁烟门数量有所不同,有五至二十五个不等。明代龙窑尚未正式发掘,但石湾“正德”年间改建的龙窑则从原来30米增长至40米,增加了产品的容量。

镇纸的历史与收藏


近期,“明代镇纸以高于原价2355倍在英国拍出”的一则新闻在收藏圈引起不小的震动。无人料到,一件小小的文房用品竟蕴藏着如此强大的收藏潜力。据相关报道,拍出天价的是一件明代玉马镇纸,该藏品是一位名叫莱斯布里奇(H.J.Lethbridge)的英国学者于1962年在香港大学任教期间,以900港元的价格在云咸街的一家古董店购入。他的遗孀后将其在英国公开拍卖,结果以远超估价的17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167万元)成交,接近原价的2355倍。

与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相类,镇纸可称为古代文人文房中的“小五”。古代文人在书房中,常将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欣赏,同时用来压纸或者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而现今常见的镇纸以长方条形为主,因故又称作镇尺或者压尺。

镇纸:

镇纸收藏:可赏可用亦可玩

镇纸:大潜力的小收藏

镇纸出现迄今1500多年

“镇纸正式进入书房不晚于南北朝时。”镇纸的收藏爱好者伍先生说,在《南史·垣荣祖传》中对镇纸早有记载:“帝(齐高帝肖道成427-482)尝以书案下安鼻为楯,以铁为书镇如意,甚壮大,以备不虞,欲以代杖。”由此可见,镇纸至今已逾1500多年。

铜鎏金珐琅镇纸

镇纸的繁荣与所处时代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文化繁荣的北宋,镇纸的门类也是五花八门。宋元书籍文献中对镇纸也多有论及。

例如,宋岳珂的《愧郯录·镇小殿子》中有云:“御前列金器,如砚匣、压尺、笔格、糊板、水漏之属,计金二百两。”宋代张镃的诗中也有“三山放翁宝赠我,镇纸恰称金犀牛”。宋周密的《武林旧事·车驾幸学》中说“……内宫进牙界方”。可见历史上镇纸的材质有铜、象牙、金等,形状各异。

镇纸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蔚为壮观。就目前所见明代镇纸来看,其形多为尺状,上有兽钮,与文献记载相符,如铜虎钮镇纸,长方尺形底座,上有蹲虎一头,虎头雕工细腻写实,虎尾写意粗犷。

清代铜镇纸在沿袭明代风格的同时有所创新,特别是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装饰味道十分浓郁的镇纸开始出现,可谓集观赏性与实用性于一器。如铜鎏金珐琅镇纸,为清代中期制品,铜胎鎏金,然后用珐琅直接涂画在金属胎上,纹饰细腻真实,颇似瓷器中的粉彩,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为文房珍玩中的精细之作。

玉镇纸

文房收藏门槛高,潜力大

虽然文房用品的收藏前景好,潜力大,但并不是每个收藏家都可以把控的。陈先生表示,文房用品的收藏不光要求藏家有收藏能力,更要有品鉴能力。文房是文玩,被冠之为雅玩之名,正如明人沈春泽说的,文玩“非有真韵,真才与真情以胜之,其调弗同也”,因此好读书的文人,常有雅好文玩的情调。

历史上,像镇纸等文房用品的收藏在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北京、上海等地比较盛行,而在一般收藏界却没能蔚然成风。资深藏家宋文辉表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镇纸的收藏“门槛高”,“镇纸收藏跟收藏家本人的文学修养有很大关系,镇纸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元素,一般收藏者如果没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很难涉猎到这个领域。”宋文辉告诉记者。

铜镇纸

文物鉴定专家张健平也提出古代镇纸收藏的难度,“镇纸往往是成对出现,年份久远的镇纸,很难留存到今天还保持其完整性,大部分都是缺失另一半,对于收藏家来说存在遗憾。”

虽然镇纸收藏难度大,门槛高,但是却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某人于两年前花几千元从郑州淘到四件汉朝锡铜合金兽纹镇纸,从镇纸表面凹凸感强烈的浮雕,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可以看出两汉时期,人们对动物的尊崇和当时合金工艺的发展水平。

那文房藏品的价值该如何评估呢?衡量文房藏品是否有价值,首先要看其人文价值,即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何,如果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用过的文房用品价值更高;二要看其工艺价值,雕工是否细腻、设计是否独特;三要看材料价值。“材质珍稀、雕工精良、设计巧妙、年代久远的文房藏品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掐丝珐琅花卉纹纸镇

马桶上的那些趣味历史


2015年春节期间,在中国游客的集体“热炒”之下,一种具有除臭、冲洗、烘干、抗菌甚至臀部按摩功能的日本马桶盖一下子火了起来。仔细一想其实这也挺正常,虽然人们平时一般都耻于谈论有关排泄的话题,但是毕竟“人有三急”确实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作为现代人生活中的一件必需品了,国人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去国外旅游时顺便购买那些能提供更多便捷功能的马桶盖回家,想来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不过,在没有那么多高科技的古代,人们又是如何解决排泄问题的呢?中国古代的马桶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就为您娓娓道来那些历史上与马桶有关的奇闻趣事。

收藏:收藏故事

青瓷虎子(西晋)

马桶诞生,侮辱轻蔑的表达

话说,中国最早的马桶,也许是受了汉高祖刘邦的启发。据《史记》记载“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当年刘邦为了侮辱儒家的知识分子,曾经把自己的尿撒在他们的帽子里。这一颇为流氓的行为激发了汉朝后世皇帝们的惰性,他们从此也都懒得亲自上厕所了,就开始想办法将自己的燃眉之急化解到一个特殊的容器之中。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朝宫廷曾经用玉制成一种容器,然后由皇帝的侍从拿着,以备皇上随时方便之用。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容器拥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做“虎子”。之所以被称为虎子,相传是在西汉时期“飞将军”李广曾射死卧虎,然后让人铸成虎形的铜质容器并朝里面撒尿,以此来表示对猛虎的蔑视,所以后世也就管这类容器叫做“虎子”了。由此可见,作为一种承接秽物的容器,与马桶、尿盆相伴相生的往往是一侮辱轻蔑之意。于是,到了唐朝时,问题就出现了,因为唐高祖李渊他们家的先人中有一位名叫“李虎”的,所以为了避讳,从唐朝开始,“虎子”就改称为“兽子”或着“马子”,再往后的俗称也就是沿用到今天的“马桶”和“尿盆”了。

故宮收藏的清代马桶

皇室专享,穷尽极奢的产物

马桶发展到清朝,皇帝、后妃们使用的马桶被称为“官房”,分为长方形和椭圆形两种,采用木、锡或瓷制成。木质的官房为长方形,外边安有木框,框上开有椭圆形口,周围再衬上软垫,口上有盖,像抽屉一样可以抽拉。一般木质官房也都装有锡质内里,以防止渗漏。锡质官房为椭圆形,盆上有木盖,正中有钮。从资料看这种便盆要与便凳配合使用,便凳比较矮,前端开出椭圆形口,便盆放在下面对准圆口。便凳有靠背,包有软衬,犹如现在没扶手的沙发一般,坐在上面如厕,舒适度一点儿也不比现在的马桶差,只不过不能冲水罢了。

而要说到最为奢华的古代马桶,那还等算是慈禧老佛爷的“太后官房”。这种官房是用檀香木制成的,外表雕成一只大壁虎,壁虎的四条腿就是官房的四条腿,壁虎的鼓肚是官房盆屉,尾巴是后把手,下颌是前把手,嘴微微张开,手纸就放在其中。壁虎的脊背正中有盖子,打开后就可以坐在上面“出恭”了,同时官房的底部还放有干松香木细末。当太后需要“出恭”时,太监要把用绣云龙黄布套裹着的官房顶在头上送到太后的寝宫门外,请安以后,打开黄布套,取出官房,由宫女捧着送进净房。净房一般设在卧室床的右侧,明面上装一扇或两扇小门,里面是不足一米宽的死夹道,专门为便溺用。宫女把油布铺在净房地上,把官房放在油布上,再把手纸放进壁虎嘴里。太后如厕之后,再由宫女将官房捧出去,交给太监,太监仍然用布套包好,举到头上顶出去,清除完脏物后,擦洗干净,放入新的干松香木细末,恭等老佛爷的下一次使用。

手纸出现之前 古人使用的“厕筹”

不用冲洗,如厕之后的清洁

之前大热的日本马桶盖的一大功能,就是可以免去使用手纸的麻烦。在中国古代估计不会有这样的马桶,那么古人又是如何解决如厕后的清洁问题呢?虽然造纸术是中国的一大发明,但是直到元朝,手纸才被真正运用于到人们的厕后清洁之中。据后人揣测,元朝是蒙古人在马背上建立起来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敬惜字纸”的意识也没有汉民族那么强烈,所以厕纸才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元史》列传第三后妃二记载“裕宗徽仁裕圣皇后”伯蓝也怯赤当太子妃的时候对婆婆“昭睿顺圣皇后”非常孝顺,她要在婆婆拭秽之前用自己的脸试试手纸的柔软度,“后性孝谨,善事中宫,世祖每称之为贤德媳妇。侍昭睿顺圣皇后,不离左右,至溷厕所。”贤良孝顺的伯蓝也怯赤精通婆媳相处之道,连婆婆用的手纸都要先用自己的脸试试软硬度,不过从中我们也得知那时候的手纸可能没有现在这么柔软吧。

而在此之前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古人又是用什么作为如厕的主要卫生用品呢?答案是:竹片。而且即使是皇室一族也不例外。在唐宋以前,人们用的是一种叫做“厕筹”的竹片。与手纸相比,其最大的问题就是毛刺甚多,万一竹片不够光滑,伤了使用者的臀部,那想来也是让人心塞不已的事情。据《南唐书•浮屠传》记载,南唐后主李煜就曾亲自动手削竹片以供僧徒如厕时使用,并用面颊检验品质。这也可以算是礼佛帝王中最值得称道事例之一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