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鉴别瓷器 > 导航 >

商周瓷器概况

商周瓷器概况

鉴别瓷器 瓷器鉴别

2020-12-03

鉴别瓷器。

随着制陶工具的逐步改善、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制陶原料的深入了解,人们渐渐烧制出一些初步达到瓷器标准,但在一些方面又不够完善的器物,这就是原始青瓷。

商周时期是从陶器过度到瓷器的渐进阶段,也是原始青瓷的发生发展阶段。当时有一部分陶器用高岭土做胎体的原料,这一方面提高了烧成温度,使胎质坚致、不渗水;另一方面也使胎体的颜色由深变浅,提高了洁白度。器表施一层用草木灰和瓷石配合而成的高温釉,经过1200℃以上高温烧制后,台釉结合在一起,使器物具备了瓷器的条件。但当时制作工艺水平低下,胎中还是有一定量的铁成分,在略低的温度中烧结,颜色较深,透光性较差。因工艺不稳定,铁含量和烧成气氛不能自如控制,釉色也不好掌握,所以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商周到西汉这一时期的原始青瓷所涂的釉是用石灰加粘土配置而成的,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由于含铁元素,所以呈青绿、黄绿、灰绿、褐绿等颜色。器表多拍印米字纹、方格纹、麻布纹、圆圈纹、曲折纹、叶脉纹、篦纹、水波纹、云雷纹等纹饰。主要器型有:尊、豆、盂、罐、盖罐、提梁壶、鼎、瓮、簋、罍、杯、钵等,绝大部分器型仿当时的青铜器而制作。

小编推荐

唐代瓷器概况


瓷器的使用在唐代更为普及,唐代制瓷业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瓷器烧制技术迅速发展。制瓷的茶具、餐具、酒具、文具、玩具、乐器以及实用的瓶、壶、罐等各种器皿,几乎无所不备。在唐代不少地方形成了不同风格的瓷窑体系。《陶录》称“陶至唐而盛,始有窑名。”这时各地制瓷中心有了窑名,反映出唐代瓷业的兴盛和不同的艺术特色。

唐代青瓷以越窑和长沙窑最为著名。唐代早期越窑瓷器胎体呈淡灰色,紧密细致,釉汁很薄,均匀缜密,温润似玉,青绿色,有的略闪黄。器型还有隋代的风格,立型器多瘦高,碗都大口浅腹,口、腹垂直,下腹斜折内敛,平底。唐中晚期的越窑瓷,胎体比以前更致密,灰白色,釉面均匀光润,有鳝鱼黄、淡青和青绿等色,通体施满釉。这时的碗、盘多撇口,底足宽矮,像玉璧,中间小圆内凹中施釉。底足有三、五、七个不等的方形或条形支钉痕。晚唐时出现了荷叶式或花口式盘和碗,瓷器装饰以光素为主,也有划、刻、堆贴和镂空纹饰的,以划花为多,常见纹饰是花鸟、山水和人物等。

长沙窑主要生产一些生活及文房用品,此外还有玩具、瓷佣等,种类很多。长沙窑瓷胎细密坚致,磁化程度较高,胎色有灰白、灰黄、灰青、灰红及肉红;釉面润泽,以青色为主,也有蓝、绿、酱、褐、黄等颜色。装饰品种极为丰富,有釉下彩斑、釉下彩绘、印花、贴花、贴花彩斑、刻划、雕刻、镂空等。

中国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器概况


自从波普博士对大维德基金会那对至正十一年云龙纹象耳瓶的研究开始,元青花就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建国后窖藏和墓葬等考古出土资料也成为元青花研究不断深入的催化剂,可以说,元青花研究的每一步深入和进展都与考古发现息息相关。 

建国以来考古发掘出土的元青花资料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窖藏、墓葬、遗址和窑址。

从总体看窖藏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器不光数量相对多而且也相对比较精美。窖藏是由于同一批文物由于特殊原因,被埋在一个像窖穴一样的地方,而这个出土文物的土坑就叫窖藏,出土的文物就叫窖藏文物。

窖藏具有一些特点:窖藏是在埋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结构简单,建造方便,性能良好的贮藏方法之一。窖大多建在土层以下,充分利用土壤的弱导热性和干燥土壤的绝缘作用以达到比较适宜的稳定的温湿度。由于窖可以自由进出,便于通风调湿,贮藏效果好,风险性相对较小。窖的种类很多,根据地势和贮藏需要搭建不同类型的贮藏窖。一般有棚窖、井窖、窑窖等。 窖藏自建国至今,元代出土有元青花的窖藏大致有16处,共出土元青花84件。

(1)江苏丹徒:1962年9月,江苏省丹徒县大路公社发现一处窖藏瓷器。共出土瓷器26件,其中有元青花高足杯6件,5件绘梅月纹,1件绘松竹(镇江市博物馆刘兴:《江苏丹徒元代窖藏瓷》,《文物》1982年第2期)。

(2)河北保定:1964年5月,保定市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共出土瓷器11件,其中6件元青花,分别是青花釉里红开光镂花大罐2件、青花海水龙纹带盖八棱梅瓶2件、青花八棱玉壶春小瓶1件、青花八棱执壶1件(河北省博物馆:《保定市发现一批元代瓷器》,《文物》1965年第2期)。

(3)江苏金坛:1966年4月,江苏金坛县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出土一件青花云龙纹大罐,罐口盖一夹层大银碗,罐内藏各种银器50余件(镇江博物馆肖梦龙:《江苏金坛元代青花云龙罐窖藏》,《文物》1980年第1期)。

(4)北京旧鼓楼大街:1970年,元大都考古队在北京旧鼓楼大街豁口东发掘一处院落时,发现一处瓷器窖藏。出土青花10件,其中有1件凤头扁壶和缠枝石榴花盏托2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元大都考古队:《元大都的勘查和发掘》,《考古》1972年第1期)。

(5)河北定兴:1972年4月,河北定兴县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出土了1件青花凤纹高足碗和1件青花梅月纹高足碗(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定兴元代窖藏文物》,《文物》1986年第1期)。 

(6)内蒙古林西:1972年10月,内蒙古林西县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共出土瓷器12件,其中青花7件,包括青花缠枝莲纹扁壶1件、青花鸳鸯纹盘2件、青花龙纹盘1件、青花菊纹高足杯1件、青花龙纹高足杯1件、青花凤纹高足杯1件(林西县文物管理所:《内蒙古林西县元代瓷器窖藏》,《文物》2001年第8期)。

(7)新疆伊犁霍城:1976年春,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某团农场的农田中距地表30厘米之下发现一批瓷器,出土时多残破,大部分无法复原。瓷片中有龙泉、枢府、磁州窑、钧窑和景德镇的产品,其中有一件青花双凤纹高足碗(新疆博物馆:《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出土的元青花瓷等文物》,《文物》1979年第8期)。

(8)内蒙古赤峰:1978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县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出土青花龙纹高足杯5件(唐汉三、李福臣、张松柏:《内蒙古赤峰大营子元代瓷器窖藏》,《文物》1984年第5期)。

(9)内蒙古呼和浩特保合少:1980年呼和浩特东郊保合少乡发现一处元代瓷器窖藏,出土瓷器40余件。其中有一件青花梅草纹高足杯(李彩萍:《呼和浩特东郊保合少出土窖藏金元瓷器》,《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第1期)

(10)江西九江高安:1980年11月,九江发现一元代窖藏,共出土器物245件,其中瓷器239件,有19件元青花,计有高足杯10件,云龙纹盖罐1件,云龙纹荷叶盖罐2件,云龙纹带盖梅瓶3件,缠枝牡丹如意云肩纹梅瓶2件,蕉叶纹花觚1件(江西省高安县博物馆刘裕黑熊琳:《江西高安县发现元青花、釉里红等瓷器窖藏》,《文物》1982年第4期)。

(11)安徽歙县:1982年3月,人民银行歙县分行在基建施工中发现一处元代窖藏。窖藏出土54件瓷器,仅有1件青花云龙纹高足杯(歙县博物馆叶涵鋆、夏跃南、胡承恩:《歙县出土两批窖藏元瓷珍品》,《文物》1988年第5期)。

(12)江苏句容: 1985年5月,江苏句容县城东发现一处元代瓷器窖藏,出土青花云龙盖罐1件,青花云龙梅瓶2件(陈世华:《句容出土元代青花瓷器》,《东南文化》1991年第3期)。

(13)江西萍乡窖藏:1985年9月,江西萍乡市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出土瓷器29件,其中有青花瓷器10件,计有菊花纹双耳带座香炉1件、梅花纹带座香炉2件、奔兔纹匜1件、飞凤纹高足杯1件、花卉纹碗5件(萍乡市博物馆:《萍乡市发现元代青花瓷器等窖藏文物》,《江西历史文物》1986年第1期)。

(14)浙江杭州:1987年10月6日,浙江省杭州市发现一座瓷器窖藏。共出土瓷器54件,其中青花1件,为笔架水盂(桑坚信:《杭州市发现的元代瓷器窖藏》,《文物》1989年第11期)。

(15)四川三台:1992年1月18日,四川三台市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共出土瓷器11件,其中有青花折枝菊纹象耳瓶2件、青花缠枝牡丹纹双耳炉1件(景竹友:《三台出土元代窖藏》,《四川文物》1993年第6期)。

(16)内蒙古集宁路:2003年内蒙古集宁路古城遗址有三处窖藏(J19、J24、J39)出土了元青花。J19出土瓷器40件,其中有1件青花小盏。J24出土瓷器9件,其中有青花云龙纹高足杯2件,青花云凤纹高足杯3件,青花缠枝菊花纹高足杯1件。J39出土青花梨形壶1件(陈永志:《内蒙古集宁路元代古城出土的青花瓷器》,《文物天地》2004年第12期)。

另外,最近几十年我国十几个省市都先后出土的青花瓷器,有些是窖藏出土,有些是墓葬出土,还有些是元代遗址出土,至今发现铭文可考的元代青花瓷约有以下几件。

(1) 浙江省杭州市前至元丙子(1276年)墓志墓葬出土三件元青花观音像。

(2)江西省九江市“延佑戊午至已未年”(1318~1319年,延佑五年至六年)铭地券墓葬,出土元青花塔式盖瓶。

(3)江西丰城县墓葬出土一件“元后至元戊寅六月”(1338年)铭文的元青花红釉楼阁式瓷仓。

(4)景德镇陶瓷馆藏有一件“戊子年”(至正八年,1348年)铭的元青花缠枝灵芝罐。

(5)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藏一件至正十一年(1351年)墓出土的元青花双耳菊花纹三足连座炉。

(6)英国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藏一对“至正十一年”(1351年)铭元龙纹象耳瓶。

从世界范围看,对元代瓷器的研究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缺少一些十分有价值的考古研究和证明,缺少对标准器的选择和判断,还有就是文献记载的缺失,元青花在文献中没有记载这一点已是无法改变了,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以后考古资料的充实。现在的由于元青花市场价位在非理智的高度,许多收藏爱好者对元青花追逐和钟情已经达到痴迷的程度,这样正中一些投机造假者的下怀,所以现在市场上“满城尽是元青花”。所以对元青花的判断要慎之又慎,要多参考出土瓷器,多对流传有序的文物进行研究对比。值得提出的是千万不要把判断依据放在所谓的科技鉴定证明上,如热释光、X荧光光谱、拉曼光谱等的分析最多是做一个参考。现在社会上迷信科技鉴定的很多,不惜重金到伦敦,香港去测验,结果是只要是去的都是元青花,目前科技鉴定还有很多缺陷,一些参考数据本身就存在问题,拿存在问题的数据去证明,结果可想而知。

在元青花中,有十件出土于9处明代墓葬中,它们都是元代景德镇窑烧制的产品,是难得的标准器。

第1处,江苏省南京市中央门外明洪武4年(1371)汪兴祖墓出土的外青花龙纹内青花菊花纹印花龙纹高足碗,1970年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高足碗高11、口径12.9、足径4厘米

汪兴祖墓出土外青花龙纹内青花菊花印花龙纹高足碗

第2处,山东邹城市明洪武22年(1389)明鲁荒王朱檀的戈妃墓出土的元末明初青花云龙纹罐,1971年出土。

明鲁荒王朱檀的戈妃墓出土元末明初青花云龙纹罐

第3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观音山明洪武25年(1392)沐英墓出土的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1950年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这件梅瓶完整无缺,是国宝级文物。

沐英墓出土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

第4处,安徽省蚌埠市明洪武28年(1395)汤和墓出土的青花缠枝牡丹纹盖罐。

汤和墓出土的青花缠枝牡丹纹盖罐

第5处,湖北省钟祥市明永乐12年(1414)郢靖王墓出土的两件青花梅瓶,2006年出土,湖北省博物馆收藏。这是一座合葬墓,墓主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朱栋夫妇。朱栋生于明洪武24年(1391),卒于明永乐12年(1414)。

朱栋墓出土青花龙纹梅瓶

另1件是元代青花四爱图梅瓶,青花发色较云龙纹梅瓶稍微显得淡雅一些。

朱栋墓出土青花四爱图梅瓶

第6处,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乡尹西砂石厂明永乐14年(1416)王氏墓出土的元青花凤穿花纹梅瓶,1990年9月出土,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王氏是明孝陵卫指挥使萧氏的妻子,这是一座分室合葬墓,萧氏墓已经被盗,墓中有精美的青花残片出土。

第7处,南京市中华门外郎宅山明永乐十六年(1418)叶氏墓出土一件青花莲池鸳鸯纹碗,1960年出土,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碗 高13.4、口径30、底径9.3厘米

明永乐十六年叶氏墓出土青花莲池鸳鸯纹碗

第8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县应塘村明正统4年(1439)沐晟(沐英之子)墓出土一件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1959年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沐晟墓出土青花牡丹纹梅瓶

第9处,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季桥乡颜刘村凤凰墩明成化6年(1470)陶升夫妇合葬墓中出土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铺首耳盖罐,1980年出土,

陶升夫妇合葬墓中出土青花缠枝牡丹纹铺首耳盖罐

商周秦汉时期的陶瓷


商周时期

大约在距今四千多年之前,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断进步,私有制开始出现萌芽,原始氏族部落的社会形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当时长期定居在中原一带的夏部族,通过联合其他部族形成了由夏王朝统治的奴隶制国家。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地下考古发堀实物可以印证,在商代之前而存在的夏代是一个历史史实而非传说。加之后来的商代、西周和东周(包括春秋、战国),被统治为“夏、商、周时代”,其间约二千年左右。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由原始氏族部落发展为奴隶社会,也成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其时,各种手工业渐进渐繁,开始有分工制度,制陶业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而且是诸工种中最重要的一种。

夏、商、周三代的陶瓷品种,大致可分为灰陶、白陶、印纹陶、红陶、原始陶等。其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灰陶,有素面,也人施以简单的绳纹或篮纹,或者彩绘各种复杂图案的;还有在制作胎体过程中用拍、印、刻、堆、划等手法留取肌理效果。这一时期的器体造型功能依然以饮食器皿为主,有豆、鼎、釜、鬲、觚、斝等等。白陶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这一时期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白陶所使用的原材料为瓷土,质地较细密,烧成温度也比其他陶器品种要高。其造型与装饰直接受到同时期青铜礼器的影响,艺术价值不在青铜器之下。

通过长期烧造白陶和印纹硬陶的实践,不断改进才原材料的选择与加工,至少于商代中期出现了瓷器" target="_blank">原始瓷器,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兴盛起来。胎质烧结程度提高和器表施釉,使原始瓷器不吸水而且更加美观。原始瓷器一般都在施釉前在坯体上拍制几何图案,釉色多呈现青绿、青黄色。

夏代人们的活动区域主要在中原一带,据考古发现可断定在河南豫西与山西晋南地区。商代的统治范围有所扩大,因此,在陶瓷工艺上也大量融合了中原以外地区的特征,制陶业从其它农业分工中独立出来。西周在北至北京、南至广东、东抵海滨、西达陕、甘的广大地区,原始瓷器蓬勃发展起来。春秋战国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量公、私制陶作坊,其产品上多留有文字铭记,据推测可能与制造者或使用者有关,另外,这一时期的大量彩绘陶深受同时期漆器的影响。

夏、商、周时代的烧窑技术也有所改进,馒头窑的出现更加改善了窑内的烧成气氛,对提高陶器质量有利。窑炉容积增大,窑室底部可达1.8米;根据不同产品,烧成温度也有所提高。进入西周以后,窑炉顶部出现了烟囱,这对陶瓷烧造技术的改良有着重大意义。这个创举,使燃料的燃烧更加充分,热力更有效利用,还可调节空气和火焰的流速,使火焰性质得以控制,烧成温度可达1200oC。所以说,窑炉的改进,是这一时期出现原始瓷器的重要原因。

秦汉时期

秦赢政13岁继王位,后兼并六国,一统天下,始称皇帝。将以往各藩王制度废弃,分天下为郡县,但至二世胡亥,各处大乱,刘邦起事,破秦灭楚,立国为汉。

秦始皇于即位之初便倾天下之力大兴土木,建造大规模的阿旁宫和陵园。所以,砖、瓦等建材和宫殿内所需陶瓷器皿大量烧造。1974年在秦始皇陵东侧出土的大量与真人等大的陶制兵马俑,就是秦始皇陵墓陪葬品的一部分。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情况可以看出当时的烧陶水平,数量巨大,仅仅挖出一个角落,就有千万之巨;制作精湛,神态各异,造型生动;工艺成熟,如此巨大的作品,几乎没有变形、开裂的问题,原材料使用当地泥土,凝结性、可塑性强。这一时期的窑炉建设,为适应大量烧制建筑用陶和象兵马俑那样的大型物件,使窑室规模增大,普遍增加了一至三倍。窑炉所设烟囱多已移到后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窑床前高后底(约为7o坡度)的特殊设计,是一项创造性改革,使窑室内温度不均的问题得以改善。

汉代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所制器物的表面被广泛施釉,有学者认为是受罗马及欧洲人制造琉璃技术的影响,国为当时的人们与上述地区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汉代人重视墓葬,成为习俗,殉葬品力求丰富而精细,被称为“明器”,它与祭器之别在于它是专门供死者在阴间所用而非为生者用具。陪葬品中除少量石质品、金属制品、木质漆器以外,被大量使用的为陶制品,因为这种材质可历千年而不腐败。除饮食所用的器皿外,大量摹拟生活场景,加以缩微,如陶制的楼阁、仓房、灶台、兽圈、车马、井台、奴仆等等,营造虚幻环境供死者享用。明器当中的壶、尊、盆、罐之类器皿,一般都在素坯之外敷设一层粉彩,并不与胎体相融,稍摩擦便脱落;小型生活场景模型,外表都施加绿色低温铅釉,这种铅釉有毒性已被当时人们所知晓,所以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并不使用。对陵墓的重视,使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特殊建材 “圹砖”。“圹”就是指墓穴,圹砖体积较大,内部为空心,外表饰有图案,可连续排列,也可独立成为画面。砖面图案是模具拓印而成的,这是后世陶瓷器表面印花工艺的雏形。此外,在汉代陶器当中,瓦当的艺术成就也非常突出。

汉代的陶瓷器,造型浑厚而饱满,许多器形模仿铜器造型。器物表面施釉烧成温度约在950oC1000oC之间,为低温釉,所以今天所见到的汉器表面出现有细微碎纹。到汉代为止,我国北方使用的馒头窑已基本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在南方,此时已出现比较成熟的龙窑,增大窑室的同时也缩短了烧成时间。

古代瓷器:中国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器概况


自从波普博士对大维德基金会那对至正十一年云龙纹象耳瓶的研究开始,元青花就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建国后窖藏和墓葬等考古出土资料也成为元青花研究不断深入的催化剂,可以说,元青花研究的每一步深入和进展都与考古发现息息相关。

建国以来考古发掘出土的元青花资料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窖藏、墓葬、遗址和窑址。

从总体看窖藏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器不光数量相对多而且也相对比较精美。窖藏是由于同一批文物由于特殊原因,被埋在一个像窖穴一样的地方,而这个出土文物的土坑就叫窖藏,出土的文物就叫窖藏文物。

窖藏具有一些特点:窖藏是在埋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结构简单,建造方便,性能良好的贮藏方法之一。窖大多建在土层以下,充分利用土壤的弱导热性和干燥土壤的绝缘作用以达到比较适宜的稳定的温湿度。由于窖可以自由进出,便于通风调湿,贮藏效果好,风险性相对较小。窖的种类很多,根据地势和贮藏需要搭建不同类型的贮藏窖。一般有棚窖、井窖、窑窖等。窖藏自建国至今,元代出土有元青花的窖藏大致有16处,共出土元青花84件。

江苏丹徒:1962年9月,江苏省丹徒县大路公社发现一处窖藏瓷器。共出土瓷器26件,其中有元青花高足杯6件,5件绘梅月纹,1件绘松竹。

河北保定:1964年5月,保定市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共出土瓷器11件,其中6件元青花,分别是青花釉里红开光镂花大罐2件、青花海水龙纹带盖八棱梅瓶2件、青花八棱玉壶春小瓶1件、青花八棱执壶1件。

江苏金坛:1966年4月,江苏金坛县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出土一件青花云龙纹大罐,罐口盖一夹层大银碗,罐内藏各种银器50余件。

北京旧鼓楼大街:1970年,元大都考古队在北京旧鼓楼大街豁口东发掘一处院落时,发现一处瓷器窖藏。出土青花10件,其中有1件凤头扁壶和缠枝石榴花盏托2件。

河北定兴:1972年4月,河北定兴县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出土了1件青花凤纹高足碗和1件青花梅月纹高足碗。

内蒙古林西:1972年10月,内蒙古林西县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共出土瓷器12件,其中青花7件,包括青花缠枝莲纹扁壶1件、青花鸳鸯纹盘2件、青花龙纹盘1件、青花菊纹高足杯1件、青花龙纹高足杯1件、青花凤纹高足杯1件。

新疆伊犁霍城:1976年春,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某团农场的农田中距地表30厘米之下发现一批瓷器,出土时多残破,大部分无法复原。瓷片中有龙泉、枢府、磁州窑、钧窑和景德镇的产品,其中有一件青花双凤纹高足碗。

内蒙古赤峰:1978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县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出土青花龙纹高足杯5件。

内蒙古呼和浩特保合少:1980年呼和浩特东郊保合少乡发现一处元代瓷器窖藏,出土瓷器40余件。其中有一件青花梅草纹高足杯

江西九江高安:1980年11月,九江发现一元代窖藏,共出土器物245件,其中瓷器239件,有19件元青花,计有高足杯10件,云龙纹盖罐1件,云龙纹荷叶盖罐2件,云龙纹带盖梅瓶3件,缠枝牡丹如意云肩纹梅瓶2件,蕉叶纹花觚1件。

安徽歙县:1982年3月,人民银行歙县分行在基建施工中发现一处元代窖藏。窖藏出土54件瓷器,仅有1件青花云龙纹高足杯。

江苏句容:1985年5月,江苏句容县城东发现一处元代瓷器窖藏,出土青花云龙盖罐1件,青花云龙梅瓶2件。

江西萍乡窖藏:1985年9月,江西萍乡市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出土瓷器29件,其中有青花瓷器10件,计有菊花纹双耳带座香炉1件、梅花纹带座香炉2件、奔兔纹匜1件、飞凤纹高足杯1件、花卉纹碗5件。

浙江杭州:1987年10月6日,浙江省杭州市发现一座瓷器窖藏。共出土瓷器54件,其中青花1件,为笔架水盂。

四川三台:1992年1月18日,四川三台市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共出土瓷器11件,其中有青花折枝菊纹象耳瓶2件、青花缠枝牡丹纹双耳炉1件。

内蒙古集宁路:2003年内蒙古集宁路古城遗址有三处窖藏出土了元青花。J19出土瓷器40件,其中有1件青花小盏。J24出土瓷器9件,其中有青花云龙纹高足杯2件,青花云凤纹高足杯3件,青花缠枝菊花纹高足杯1件。J39出土青花梨形壶1件。

另外,最近几十年我国十几个省市都先后出土的青花瓷器,有些是窖藏出土,有些是墓葬出土,还有些是元代遗址出土,至今发现铭文可考的元代青花瓷约有以下几件。

浙江省杭州市前至元丙子墓志墓葬出土三件元青花观音像。

江西省九江市延佑戊午至已未年铭地券墓葬,出土元青花塔式盖瓶。

江西丰城县墓葬出土一件元后至元戊寅六月铭文的元青花红釉楼阁式瓷仓。

景德镇陶瓷馆藏有一件戊子年铭的元青花缠枝灵芝罐。

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藏一件至正十一年墓出土的元青花双耳菊花纹三足连座炉。

英国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藏一对至正十一年铭元龙纹象耳瓶。

从世界范围看,对元代瓷器的研究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缺少一些十分有价值的考古研究和证明,缺少对标准器的选择和判断,还有就是文献记载的缺失,元青花在文献中没有记载这一点已是无法改变了,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以后考古资料的充实。现在的由于元青花市场价位在非理智的高度,许多收藏爱好者对元青花追逐和钟情已经达到痴迷的程度,这样正中一些投机造假者的下怀,所以现在市场上满城尽是元青花。所以对元青花的判断要慎之又慎,要多参考出土瓷器,多对流传有序的文物进行研究对比。值得提出的是千万不要把判断依据放在所谓的科技鉴定证明上,如热释光、X荧光光谱、拉曼光谱等的分析最多是做一个参考。现在社会上迷信科技鉴定的很多,不惜重金到伦敦,香港去测验,结果是只要是去的都是元青花,目前科技鉴定还有很多缺陷,一些参考数据本身就存在问题,拿存在问题的数据去证明,结果可想而知。

在元青花中,有十件出土于9处明代墓葬中,它们都是元代景德镇窑烧制的产品,是难得的标准器。

第1处,江苏省南京市中央门外明洪武4年汪兴祖墓出土的外青花龙纹内青花菊花纹印花龙纹高足碗,1970年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高足碗高11、口径12.9、足径4厘米

汪兴祖墓出土外青花龙纹内青花菊花印花龙纹高足碗

第2处,山东邹城市明洪武22年明鲁荒王朱檀的戈妃墓出土的元末明初青花云龙纹罐,1971年出土。

明鲁荒王朱檀的戈妃墓出土元末明初青花云龙纹罐

第3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观音山明洪武25年沐英墓出土的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1950年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这件梅瓶完整无缺,是国宝级文物。

沐英墓出土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

第4处,安徽省蚌埠市明洪武28年汤和墓出土的青花缠枝牡丹纹盖罐。

汤和墓出土的青花缠枝牡丹纹盖罐

第5处,湖北省钟祥市明永乐12年郢靖王墓出土的两件青花梅瓶,2006年出土,湖北省博物馆收藏。这是一座合葬墓,墓主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朱栋夫妇。朱栋生于明洪武24年,卒于明永乐12年。

朱栋墓出土青花龙纹梅瓶

另1件是元代青花四爱图梅瓶,青花发色较云龙纹梅瓶稍微显得淡雅一些。

朱栋墓出土青花四爱图梅瓶

第6处,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乡尹西砂石厂明永乐14年王氏墓出土的元青花凤穿花纹梅瓶,1990年9月出土,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王氏是明孝陵卫指挥使萧氏的妻子,这是一座分室合葬墓,萧氏墓已经被盗,墓中有精美的青花残片出土。

第7处,南京市中华门外郎宅山明永乐十六年叶氏墓出土一件青花莲池鸳鸯纹碗,1960年出土,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碗高13.4、口径30、底径9.3厘米

明永乐十六年叶氏墓出土青花莲池鸳鸯纹碗

第8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县应塘村明正统4年沐晟墓出土一件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1959年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沐晟墓出土青花牡丹纹梅瓶

第9处,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季桥乡颜刘村凤凰墩明成化6年陶升夫妇合葬墓中出土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铺首耳盖罐,1980年出土,

陶升夫妇合葬墓中出土青花缠枝牡丹纹铺首耳盖罐

历代陶瓷茶具概况


现在人们直接用来饮茶的用具,主要是茶盏(饮杯)和茶壶。而在唐、宋时流行的煎茶、斗茶饮法中,只有盏没有壶,有之,则是用来煎水的煎水壶,不能叫做茶壶。到了明代,流行沦茶饮法,茶壶才跻身饮茶用具之中。

唐以前的饮茶用具和食器还没有完全分化开来,如我们现在进食时的碗,古代叫做盂,饮茶时有用盂。晋卢琳的《四五起事》记载晋代惠帝遇难逃亡,后又从许昌返回洛阳,当时有待以“持正盂承茶,夜暮上之,至尊饮的为佳。”这种瓦盂,是陶或瓷的。两晋南北朝时,食器、酒器等,一般都是陶或表面施淡青色的瓷器。从唐代开始,饮茶用器从酒、食器中逐渐分离出来,自成一个系统。

陆羽《茶经)中还沿袭过去的旧称把茶盏叫做“盞”,但在当时人的诗文中,更多的称“瓯”。陆羽列出当时制作茶盏的地方,有浙江的越州、婺州、湖南的岳州、鼎州,安徽的寿州,江西的洪州,河北的邢州等。这些地方瓷窑所出的茶盏,由于各地质地、烧造技术、工艺流程以及传统风俗的不同,包括白、黄、淡青、褐等色。陆羽认为,能够与茶色相焕发的以越州窑所出茶盏釉色似玉而又微泛淡青色的为最好,其次是岳州所出也呈淡青色。

陆羽译越州窑“类玉”、 “类冰”,绿色的茶汤注入其中, “半瓯青泛绿”,与本身的淡青色互相辉映,从而达到“益茶”的效果,使人衔盏爱玩不忍释手。在外观造型设计上,越瓷茶盏也特别适宜于饮茶用。陆羽记越州所产, “口唇不卷,底卷而浅”, “口唇不卷”,即盏沿不外翻,稍有内敛,这样能约来茶汤,不致外溢, “底卷而浅”,是底稍外翻,这样容易端持,而“浅”则指盏的深度。唐时饮末茶,连茶盏中的茶末、茶汤一块喝掉,底浅的茶盏就容易吸尽茶汤和茶末。茶圣(神)陆羽对茶盏提出了以实用角度和以欣赏角度译论的两个标准,以后历代人的对茶具的设计制作的要求,基本上不出这两个标准。

唐人不仅逐渐普及了饮茶末用的盏,而且发明了盏托,并一直沿袭下来,明代以后,又在盏上加盖,由此成为我们今天还常常使用的一盏、一盖、一碟式的三合一茶盏——盖碗。这和当时广泛流行的沦饮法分不开,加盖作用,一是增加茶盏的保温性能,更好地浸泡出茶叶的茶汁;二是增加茶盏的保洁性能,防止尘埃侵入。人们在品饮时,一手托盏、一手持盖,并用茶盖来拂动漂在茶汤面上的茶叶,更添情趣。 “技”高一筹者,则托盏、持盖只用一只手操作,颇有风度。

宋代的茶盏,以“斗茶”时所用的通体施黑釉的“建盏”最具特色。

我国传统瓷器,主要有两个瓷系,一为青花瓷系,一为黑釉瓷系。后者在日本叫做“天目”瓷,“天目”是指我国浙江省的天目山,宋代的黑釉瓷最早由在天目山佛学寺留学的日本僧人带进日本。

建盏的造型,底经和盏面口径的比例相差较大,盏壁外撇的角度大,有人把它比喻为翻转过来的斗笠形。盏口面积大,可以容纳更多的“斗茶”时出现的汤花,而盏壁斜直,容易吸尽茶汤和茶末,.这一点,吸收了唐代越窑盏的优点。同时盏壁四周的离沿口1.5—2公分外,稍向内折,称为“倒钩型圈痕”,这和陆羽所说越窑盏“口唇不卷”的优点也有相似之处。盏沿下内折的折线,还能起到“斗茶”注汤时的标准线的作用,因为“斗茶”注汤,只注到盏容量的十分之六,实测证明这一折线,正好是盏容易四比六时的临界线。

宋代“斗茶”的黑釉建盏为主,但也还有其他釉色的茶具,如杭州龙泉哥窑所制的茶盏,外观造型和建盏相似,也呈翻转斗笠形,但通体却施淡青色釉,色泽鲜明、幽雅洁净、亭亭玉立,同样是上等的茶具。其他各地名窑,如官、定、汝、钧等地烧造的大量青花、白瓷茶盏,造型各异,刻花印花,均体现出饮茶艺术对陶瓷茶具的设计制作穷极工巧的要求。

元代的茶具和宋朝基本相同,只是茶壶的外观有了些许变化,釉色以景德镇青花瓷而著称,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

明代出现了茶壶,从此茶盏和茶壶成为最基本的茶具,饮茶方式发生了变化,一些茶具被淘汰了,一些茶具则异军突起,更加丰富了人们品茶艺术的内容。

明、清的茶盏,主要仍是瓷质。由于人们不再“斗茶”,黑釉茶盏已很少使用,所用茶盏多为白瓷或青花釉。明代的白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胎白而致密,釉色光润,具有“薄如纸、白如玉、声如馨、明如镜”等特色,这种茶盏造型稳重、比例均匀,当时又称“坛盏”。

明、清茶具,最为后人称道的是江苏宜兴紫砂陶制茶壶的设计和普及。从品茶艺术的角度出发,明代及后人评价这种紫砂陶制茶壶,历来赞不绝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 “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清人记载,做工精细的紫砂壶,壶盖盖上之后,手提壶盖上的蒂, “能吸起全壶者,则尤佳矣。”瓷盏,紫砂壶的高度艺术化设计,使人们品茶时的趣味性、审美感更加浓厚了,人们在口啜清茗、细咂慢咽的同时,又可以把壶或盏作为艺术品来欣赏、玩味,从而得到更高的艺术享受。

商周时期 (公元前206年)


大约在距今四千多年之前,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断进步,私有制开始出现萌芽,原始氏族部落的社会形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当时长期定居在中原一带的夏部族,通过联合其他部族形成了由夏王朝统治的奴隶制国家。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地下考古发堀实物可以印证,在商代之前而存在的夏代是一个历史史实而非传说。加之后来的商代、西周和东周(包括春秋、战国),被统治为“夏、商、周时代”,其间约二千年左右。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由原始氏族部落发展为奴隶社会,也成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其时,各种手工业渐进渐繁,开始有分工制度,制陶业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而且是诸工种中最重要的一种。

夏、商、周三代的陶瓷品种,大致可分为灰陶、白陶、印纹陶、红陶、原始陶等。其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灰陶,有素面,也人施以简单的绳纹或篮纹,或者彩绘各种复杂图案的;还有在制作胎体过程中用拍、印、刻、堆、划等手法留取肌理效果。这一时期的器体造型功能依然以饮食器皿为主,有豆、鼎、釜、鬲、觚、斝等等。白陶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这一时期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白陶所使用的原材料为瓷土,质地较细密,烧成温度也比其他陶器品种要高。其造型与装饰直接受到同时期青铜礼器的影响,艺术价值不在青铜器之下。

通过长期烧造白陶和印纹硬陶的实践,不断改进才原材料的选择与加工,至少于商代中期出现了原始瓷器,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兴盛起来。胎质烧结程度提高和器表施釉,使原始瓷器不吸水而且更加美观。原始瓷器一般都在施釉前在坯体上拍制几何图案,釉色多呈现青绿、青黄色。

夏代人们的活动区域主要在中原一带,据考古发现可断定在河南豫西与山西晋南地区。商代的统治范围有所扩大,因此,在陶瓷工艺上也大量融合了中原以外地区的特征,制陶业从其它农业分工中独立出来。西周在北至北京、南至广东、东抵海滨、西达陕、甘的广大地区,原始瓷器蓬勃发展起来。春秋战国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量公、私制陶作坊,其产品上多留有文字铭记,据推测可能与制造者或使用者有关,另外,这一时期的大量彩绘陶深受同时期漆器的影响。

夏、商、周时代的烧窑技术也有所改进,馒头窑的出现更加改善了窑内的烧成气氛,对提高陶器质量有利。窑炉容积增大,窑室底部可达1.8米;根据不同产品,烧成温度也有所提高。进入西周以后,窑炉顶部出现了烟囱,这对陶瓷烧造技术的改良有着重大意义。这个创举,使燃料的燃烧更加充分,热力更有效利用,还可调节空气和火焰的流速,使火焰性质得以控制,烧成温度可达1200oC。所以说,窑炉的改进,是这一时期出现原始瓷器的重要原因。

安徽地区古代窑址概况


繁昌窑

今安徽繁昌县柯家冲。烧瓷于宋代,专烧青白瓷。

特征:

1、胎较薄,胎色白中闪青,釉面光润。

2、碗盘类器物施釉一般近底部,外壁旋削痕明显,底足可分三类: A、平底内凹。B、圈足平切。C、圈足壁斜切。

3、产品中以注子和注碗配套的温酒器最富特色。

4、器物大多无纹饰,碗内心饰团花纹较多见。

5、采用垫饼垫烧,器物足内无釉。

宣州窑(芜湖东门渡窑)

位于芜湖东门渡村小镇,西距县城湾沚镇 20公里。镇四周大都是圩田,仅西南方是属于敬亭山支脉的小丘陵,窑址就公布在这些小丘陵上,主要有小山、营盘山、康王山、蛤蟆地、窑头山和小竹园六处。烧瓷时间始于盛唐,盛于晚唐、五代,终于北宋。

特征:

1、器物有碗、钵、盏、灯、执壶、四系缸、双系小口瓶、缸、盆、各类俑、建筑饰件等。各窑所烧器物不尽相同,营盘山、康王山以烧注子、壶、罐为主;蛤蟆地则主要烧制碗、钵、碟等类器物;小竹园等专烧缸类器物。

2、因当地瓷土矿含铁量较高,同时又羼和大量赭红色粘土,所以产品胎质为灰黑、铁灰等色,露胎处呈铁红或褐色。釉色以青黄、酱黄、酱黑为基本色调,由于釉料中氧化亚铁含量不同,少数器物出现青灰、青绿、酱褐色。器物施釉前先上一层乳黄色石灰釉,似化妆土,然后施釉。

值得一提的是,在康王山发现一批印有“宣州官窑”款的宋代瓷罐残件,制作粗糙,似为酒器。古代文献有宣州窑的记载。至于东门渡窑与宣州窑的关系,目前意见不一,主要以下观点:一、从广义上讲古宣州境内有两个窑系;一是泾县窑头岭、窑峰以及繁昌柯家冲、骆冲窑的青白瓷系;二是东门渡窑与琴溪窑的青瓷系。从狭义上讲,宣州窑应是专指东门渡窑。因为宣州窑是为完成特殊任务而设立的窑场,是官办,而其他几处窑是民窑,以烧日用瓷为主。二、东门渡窑为民窑,钤“宣州官窑”款的器物为官府监烧的专用器皿。三、东门渡窑是早期宣州窑发源地之一,琴溪窑是宣州窑工艺水平突飞猛进的鼎盛期;繁昌柯家冲窑是宣州窑的晚期窑场。四、宣州官窑为地方官窑。究竟如何定论,有待于窑址的试掘及更多考古材料的发现。

歙县竦口窑

位于歙县桂林镇竦口村北100米处。皖南唐、宋民间瓷窑。烧瓷年代始于唐,盛于五代到北宋。

产品以青釉盘、碗、盏为主。少数釉色为青黄色或灰色。该窑烧制的青釉器物色调纯正,釉质细腻、滋润,光洁度较好,釉层薄厚均匀。釉面有细碎开片,胎釉烧结程度较好。器内外满釉,仅足圈无釉。五代碗多大口、大足,腹部弧度小,有瓜棱及五瓣葵口的造型,釉色与浙江越窑、江西黄泥头窑接近,烧法也与江西所烧器物相同,都采用支钉垫烧。

绩溪霞涧窑

位于绩溪县城(华阳镇)西北约2公里霞涧村(又名花根村)南面的山坡及高地上。1984年发现,烧瓷时间为五代至北宋的民间瓷窑。

主要品种有青釉、酱黑釉、酱黄釉及绿釉器。其中以青釉为主,器形有各式碗、壶、盘等,釉质细腻、滋润,釉层薄厚均匀,胎釉结合牢固,釉面光洁,有片纹。酱釉器质地粗厚,釉面光洁度较差。绿釉器有罐、盆等。在窑址上还采集到一些酱褐釉拍鼓标本,具有唐代风格。

此外,还有寿州窑(淮南窑)、界首窑…

古代瓷器:马家窑文化的发现和半山类型彩陶概况


马家窑文化属于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957年开始经甘肃省博物馆等机构对马家窑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说明马家窑文化和仰韶文化关系密切。虽然两者烧造工艺大相径庭,但在纹饰等方面有着颇多不同。考古界曾经对马家窑文化的命名以及马家窑文化是否包括半山、马厂类型,有过许多争议和主张。经考古发掘临洮寺洼山遗址,直至1961年考古界正式使用马家窑文化名称,并将半山、马厂类型归入马家窑文化;通过丰富的马家窑遗址文化内涵,藏界对马家窑文化及其分类认知度很快,公认该遗址包含有:庙底沟类型、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其中以马家窑类型最为丰富,半山类型最为精彩。

安特生晚年

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JohanGunnarAndersson)安特生,于1914年受北洋政府邀请来到中国,时任中国北洋政府地质矿产顾问,协助中国地质学家寻找铁矿、煤矿,主要负责调查北方煤矿的分布与储藏,并参与地质研究所的教学和陈列馆的筹建等工作。在得到北洋政府批准的前提下进行了一系列田野考古调查活动,成绩斐然。

安特生拉开了周口店遗址发现、发掘的序幕

1921年夏,安特生与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发现并试掘: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又称猿人洞、通俗的称为:北京人遗址。自此,拉开了中国史前考古学以及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序幕。

1921年10月安特生在黄河中游的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命名为仰韶文化。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第一个以遗址地名命名的考古遗址先例,并成为中国考古学文化命名的通则,沿用至今。继发现仰韶文化之后,为了寻找中国更早的古文化遗址,安特生考查队自河南出发,沿黄河逆流上行来到陕西和甘肃。

安特生在兰州购获的彩陶

1923年春天安特生考查队到达甘肃兰州,偶尔从地货摊上发现了一个装着烟叶的旧彩陶罐,并购买了一批出自洮河流域以半山、马厂类型为主的彩陶,并把这批彩陶相继写入了他的考古报告。1924年,终于在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首先发现史前文化遗址并试掘,命名为马家窑文化。

安特生著《甘肃考古记》六版配图

1924年安特生重返临洮县,6月26日在临洮县以西的广河县洮河西岸的半山发现文化遗址并试掘,命名为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安特生继续向西进入青海,在湟水流域发现文化遗址经试掘,命名为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安特生在广河边家沟发掘时绘制的发掘现场图

1924年安特生先生完成了他在甘肃、青海两地发掘考察工作,发掘的文物一共装了25辆马车。在此期间相继发现并系统发掘了:朱家寨遗址、卡约文化遗址、灰嘴遗址、辛店遗址、齐家遗址、寺洼文化遗址、沙井文化遗址、边家沟遗址一系列的发现和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24年发表《甘肃省的考古发现》,文中涉及中国文化起源假说在中国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受到考古界的驳议;

《甘肃考古记》左七版、右八版图选

1925年,即中华民国十四年六月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印行:安特生著《甘肃考古笔记》、乐森璕译。图文并茂的阐述了他在甘青考古发掘的情况,并在书中对之前的假说进行了修正。

安特生在瑞典陪同王储参观中国彩陶

安特生和中国北洋政府曾经签订过一个协议,先将器物全部运往瑞典初步研究,然后将一半退还给中国,据瑞典东方博物馆记载,截止1936年共计七次退还文物;安特生以中国文物为依托,于1926年创建了瑞典东方博物馆。目前馆藏文物约10万件,各类中国文物占到80%以上。馆藏中国文物总数在西方博物馆当中排名第二位,仅次于大英博物馆。其中,中文图书收藏量为北欧第一,仰韶陶器大概400件以上。不少藏品在中国博物馆也稀见。

到1943年安特生将长期研究的中国史前史工作做出了最终总结,出版了《中国史前史研究》,并作出结论:仰韶彩陶与近东无关。

安特生先生是中国史前考古学以及近代田野考古学拓荒者,对中国考古学和马家窑文化的发现起到了先导作用。使马家窑文化在上世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载入世界远古文化史册,是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做出的贡献!

尽管从发现马家窑文化遗址到现在还不足百年,但在考古发掘和学术整理研究等方面成绩斐然!

距今5000年左右,中原和沿海地区的彩陶文化逐渐衰落。马家窑彩陶依然延续发展了一千三百多年,并且将史前彩陶艺术推向了前未有的鼎盛阶段,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相对世界同期彩陶更显出类拔萃。

从考古发掘报告地层叠压情况和分布范围来判断,马家窑半山类型文化基本与马家窑类型相同,半山类型属于马家窑类型的演变,马厂类型又是半山的延续,呈逐渐西移趋势

彩陶上记载着几千年来大地和泥土最原始信息。一件成功的彩陶,在完成造型成型工艺后,先用卵石等磨制工具对器表进行反复打磨、磨光,使器物表面达到一定的光洁度;在陶坯尚未完全干透时进行彩绘,所需的颜料来自天然矿物,要经过筛选、研磨和稀释才能用于彩陶绘画;最后经高温烧制出器表光亮、色泽鲜亮、颜色牢固、经久耐用的器物。

其中,半山时期年代约为公元前2900~前2350年,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经济生活与马家窑类型时期基本相同。常见的器物仍以:罐、瓮、钵、瓶、盆等饮食器和贮藏器为主,总体彩陶数量增多、体量变大。这反映了农业定居生活的进一步稳定和成熟,促使制陶业更佳发达。

从陶器彩绘颜色来看,早期以石岭下为例,多以黑彩单色较多;中期以半山为代表,多以黑、红彩相间居多,以黑彩锯齿纹为骨架构成的各种图案最为常见;晚期以马厂为代表,黑彩锯齿纹已很少见到,多见运用红、黑彩在红色陶衣之上描绘先民对大自然和生活所见、所思的题材。

从绘制题材来看,半山纹饰以继承马家窑类型几何图案为主,运用点、线、面平涂技法勾画出多姿多彩的纹饰。巧妙的将几何图形与抽象而夸张的纹饰进行有机的组合,传递着先民对生活的赞美、追求美感的炽热情感;常见纹饰主要有漩涡纹、葫芦纹、锯齿纹、菱形纹、弦纹、水波纹、网纹等纹饰。

最具代表性并且贯穿马家窑文化各个时期的典型纹饰为:水波漩涡纹和锯齿纹。它们在继承和演进过程中形态各异、变幻莫测。无论是旋转起伏、动感极强的漩涡纹,还是象锯齿一样排列有序、大气恢宏的锯齿纹,还是整体欣赏充满远古神秘色彩组合图案,总是给观者带来史前文化的视觉享受和心灵感受。

整体看半山时期彩陶,造型丰富美观、形体饱满、纹饰精美、器表打磨更为光滑。古朴恢弘的器物比较集中的反映出半山类型成熟完美的品质。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漩涡纹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漩涡纹彩陶罐,罐高:43厘米,腹部周长:120厘米、泥质红陶。平视该器物,筒状直颈略向外撇,上部膨圆丰满的鼓腹近似于半圆型,下腹部逐渐收敛,小平底便于放置在地上,腹中下部两侧C型扁耳一对。

直颈绘带状弦纹和三角纹,颈与肩交接处带状弦纹;在肩、腹主题区域先用红彩绘制四个漩涡纹旋心,作为定位点,然后以红彩S小弧线相连四个旋心;

再绘多道黑彩锯齿纹与红彩相间带状弧形线条,利用转折点递进的变化,表述黄河波澜翻卷、奔流不息的动感美。

漩涡纹彩陶罐俯视图

俯视运动不息的黄河水,与腹部漩涡纹共同构成旋转急流、磅礴之势。这是先民们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大自然的产物;在C型扁耳跟部黑彩绘带状弦纹,空白处填充网纹,似在讲述先民不畏大自然,描述撒网捕鱼虾的生活场景,令人遐想万千;最后延黑彩弦纹底边绘常见的连弧垂幛纹。

该器物器表通体打磨光亮、手感光滑、柔润,属于彩绘后有二次磨光的工序。作为半山类型代表作品,整体构图熟练、纹饰设计动感强烈、线条流畅生动、彩饰浓重强烈,充分展示出了先民高超的制陶和绘画技巧,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及研究价值。

河北地区古窑址概况


邢窑

邢窑在唐代以生产白瓷而闻名于世,窑址在河北省内丘县城关、临城县祁村一带。邢窑遗址出土有精、细两种白瓷,精者胎釉洁白如雪,印证了文献有关“邢瓷类银”、“邢瓷类雪”的记载。窑址还出土了碗底刻划“盈”字铭文的标本20多件以及黑釉、黄釉、褐黄釉瓷及三彩釉陶,印证了唐李肇《国史补》有关“内丘白瓷瓯,端西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记载属实。邢窑作为一代名窑,其产品流通范围极其广范,国内外出土的大量邢窑瓷器及标本可以印证。

定窑

定窑是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窑址在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东西燕川村及北镇村一带。该窑创烧于晚唐,北宋时期有较大发展。所烧器物以白釉瓷为主,此外,还烧造少量的黑釉、酱釉瓷及罕见的绿釉瓷。唐代器物多光素无纹饰,北宋瓷器多以刻划、印花做装饰,其中印花装饰最为精美,居宋代各窑之冠。北宋中期以后,为提高产量,定窑采用覆烧方法,致使器口无釉,文献称之为“芒口”,成为定窑瓷器的特征之一。

典型工艺 白釉印花 白釉刻花

磁州窑

磁州窑为宋代北方民间著名的瓷窑之一,窑址位于河北省磁县的观台镇、东艾口、冶子村及彭城镇等地,窑址范围大,遗物丰富,烧造品种繁多,装饰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以白底黑花瓷最具代表性。磁州窑瓷器的装饰题材均来自民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其白地划花填黑彩及白地划花填酱釉彩瓷不仅色彩对比强烈,纹饰也新颖活拨,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格。

典型工艺 白地黑花

井陉窑

井陉窑窑址在河北省井陉县。调查表明,其窑址范围较大其窑址范围较大,烧瓷时间始于唐,终于元,宋、金时期是其兴盛期。井陉窑烧制品种以白釉瓷为主,有如定窑白瓷印花器其中盘、碗里心刮釉,采用叠烧法烧造,具有典型的金代风格。从总体上看,井陉窑瓷器的质量略逊于曲阳定窑瓷器,但其中的一部分精品与定窑器难分伯仲。

隆化窑

隆化窑窑址在河北省隆化县,是元代的瓷窑。已发现该窑烧造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钧窑系的均釉器物等。白地黑花器物以大件缸、罐为主,胎体厚重,胎质较粗,,白釉泛黄,彩呈褐色。所烧均釉瓷器以碗为主,胎质粗,釉色为灰蓝色,较暗淡。

临城窑

临城要窑址在河北省临城县,是唐至元的瓷窑,以金、元时期遗存最为丰富。该窑主要烧白釉、黄釉、黑釉、白釉印花、白釉划花、白地印花瓷等。碗、盘多采用刮釉叠烧工艺。

贾壁窑

贾壁窑窑址在河北省磁县北贾壁村,是隋代的瓷窑。主要烧制青瓷,器物胎体厚重,施釉厚而透明,垂釉现象比较普遍,在器皿外壁下部聚集成黑绿色玻璃体滴珠是其特征。装饰图案仅发现划刻波浪纹一种。遗物有高足盘、碗等标本。碗有大小之别,多敞口深腹,小平底,中心为内凹。安阳卜仁墓出土的青瓷可能就是该窑所烧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