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古代瓷器历史价值 > 导航 >

紫砂的历史

紫砂的历史

古代瓷器历史价值 古代的瓷器的名字 厨房的瓷砖

2020-12-03

古代瓷器历史价值。

紫砂的起源一直颇受争议。根据文献记载以及传世实物,考古界一般认为紫砂始于明代。1976年,宜兴红旗陶瓷厂在丁蜀镇羊角山施工时,发现了一座古窑址,根据窑址堆积层中发现的北宋时期的乱砖以及众多早期紫砂残片,考古人员推断紫砂应始于北宋。但这一论断在学术界颇有争议。杭涛认为,仅凭北宋时期的乱砖就推断紫砂始于北宋不太科学,而且在宋元时期的墓葬中没有发现过与羊角山窑址发现的紫砂器相近的陶器。

紫砂是陶的一个特殊种类,盛产于宜兴丁蜀镇一带。在丁蜀镇蜀山西南片300米左右范围内,考古人员重点发掘了一个废弃物堆积层和一座清朝中期停烧的古窑址,从中采集到了大量从明末清初到民国等不同时期的紫砂残片。这次发掘新发现了许多紫砂款识,款识类型多样,有堂斋款、人名款、店号款、诗联款、年号款、花款、器名款、伪托款等。早期地层中的款识以刻款为主,晚期地层中的款识多为印章款。

紫砂是一种炻器,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其特点是结构致密,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宜与紫砂器胎质具有这种特性,而且,于器表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颗粒状的变化,表现出一种砂质效果。

精品南瓜紫砂茶壶-紫砂壶

紫砂器以器型,泥色和儒雅风采取胜。

其器型方非一式,圆无一相,千变万状。

紫砂器的泥色有多种,除去主要的朱泥、紫砂泥外,尚有白泥、乌泥、黄泥、松花泥等各种色泽,紫砂器不挂釉,而是充分利用泥本色,烧成后色泽温润,古雅可爱,紫砂器面还具有亚光效果,既可减弱光能的反射,又能清晰地表现器物形态、装饰与自身天然色泽的生动效果。紫砂陶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似,以至文人深爱笃好、以坯当纸,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刻以花卉,刻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见巧思。据不完全统计,依据实物可考,从明正德(公元1506年)开始,至清宣统(公元1911年)止,以各种形式参与紫砂陶瓷设计、创作的著名学者、诗人、艺术家不下九十余人。这种情况,各代相延,因此,紫砂陶从形、质、色、神、气方面都显示出一种儒雅风韵。

紫砂器是极其珍贵的,有“价埒黄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土一丸”之说。在宜兴紫砂器中,最受称颂的是紫砂茶壶,而紫砂茶壶的兴盛与饮茶风尚的盛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前人总结出紫砂壶的七大优点:

其一,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使“茶叶越发醇郁芳沁”;其二,壶经久耐用,即使空壶以沸水注入也有茶味;其三,茶叶不易霉馊变质,“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文震亨《长物志》);其四,耐热性能好,冬天沸水注入,无冷炸之虞,又文火炖烧;其五,砂壶传热缓慢,使用提携不烫手;其六,壶经久用反而光泽美观,“壶经久用,涤拭日加,自发暗然之光,入手可鉴”(《阳羡茗壶系》);其七,紫砂泥色多变,耐人寻味。明代中期以后,紫砂制作,名家迭起。风格多变。明之供春、时大彬、徐友泉,清之陈鸣远、陈汉文等,都是一代巨匠。干隆时期的陈鸿寿与陶艺家杨彭平等合作制作的曼生壶,融紫砂与书画,镌刻于一炉,把紫砂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受到人们的称道。

紫砂的出名得益于明代一位叫供春的制壶艺人,现在国家博物馆里还珍藏着一把当年供春制作的紫砂壶,算起来这把壶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供春以后名人辈出,清代康熙时期的陈鸣远承袭父业,把紫砂陶器的制作推向了更高的水平。陈鸣远的父亲叫陈子畦(葵),明末清初的时候很有名气。受父亲的熏陶,陈鸣远也很快成为了制壶高手。他的作品,刻意模拟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鸟兽鱼虫的形态。

扩展阅读

陶土器具及紫砂壶的历史


陶土器具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发明。最初是粗糙的土陶,然后逐步演变为比较坚实的硬陶,再发展为表面敷釉的釉陶。宜兴古代制陶颇为发达,在商周 时期,就出现了几何印纹硬陶。秦汉时期,已有釉陶 的烧制。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早在北宋 初期就已经崛起,成为别树一帜的优秀茶具,明代大 为流行。紫砂壶和一般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 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由于 成陶火温较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 茶味;且传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也不会破裂;如有必要,甚至还问直接放在炉灶上煨炖。紫砂茶具还具有造型简练大 方,色调淳朴古雅的特点,外形有似竹节、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形状的。《桃溪客语》说"阳羡(即宜 兴)瓷壶自明季始盛,上者与金玉等价。"可见其名贵。明文震享《长物志》记载:"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 夺香,又无熟汤气。"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先后山现了两位卓越的紫 砂工艺大师--龚春(供春)和他的徒弟时大彬。龚 寺幼年曾为进士吴颐山的书僮,他天资聪慧,虚心好 学,随主人陪读于宜兴金沙寺,闲时常帮寺里老和尚 抟坯制壶。传说寺院里有银杏参天,盘根错节,树瘤 多姿。他朝夕观赏。乃摹拟树瘤,捏制树瘤壶,造型独 特,生动异常。老和尚见了拍案叫绝,便把平生制壶 技艺倾囊相授,使他最终成为着名制壶大师。供春的 制品被称为"供春壶",造型新颖精巧,质地薄而坚 实,被誉为"供春之壶,胜如金玉"."栗色暗暗,如古 金石;敦庞用心,怎称神明".时大彬的作品,突破了 师傅传授的格局而多作小壶,点缀在精舍几案之上, 更加符合饮茶品茗的趣味。因此当时就有十分推崇 的诗句:"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清 代紫砂茶具,在前人的基础上更有发展。其中以清初 陈鸣远和嘉庆年间杨彭年制作的茶壶尤其驰名于 世。陈鸣远制作的茶壶,线条清晰,轮廓明显,壶盖有 行书"鸣远"印章,至今被视为珍藏。杨彭年的制品, 雅致玲珑,不用模子,随手捏成,天衣无缝,被人推为 "当世杰作".当时江苏溧阳知县陈曼生,癖好茶壶, 工于诗文、书画、篆刻,特意到宜兴和杨彭年配合制 壶。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作,再由陈氏镌刻书画。其 作品世称"曼生壶".一直为鉴赏家们所珍藏。清代宜 兴紫砂壶壶形和装饰变化多端,千姿百态,在国内外 均受欢迎,当时我国闽南、潮州一带煮泡工夫茶使用的小茶壶,几乎全为宜兴紫砂器具,17世纪,中国的 茶叶和紫砂壶同时由海船传到西方,西方人称之为 "红色瓷器".早在15世纪,日本人来到中国学会了 制壶技术,他们所仿制的壶,至今仍为日本人民视为珍品。

名手所作紫砂壶造型精美,色泽古朴,光彩夺目,成为美术作品。过去有人说,一两重的紫砂茶具, 价值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明代张岱《陶庵 梦忆》中说:宜兴罐以龚春为上,一砂罐,直跻商彝周 鼎之列而毫无愧色。名贵可想而知。

近年来,紫砂茶具有了更大发展,新品种不断涌现,如专为日本消费者设计的艺术茶具,称为"横把壶",按照日本人的爱好,在壶面上到写精美书法的 佛经文字,成为日本消费者的品茗佳具。 目前紫砂茶具品种已由原来的四五十种增加到 六百多种。例如,紫砂双层保温杯,就是深受群众欢 迎的新产品。由于紫砂泥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强, 渗透性好,所以烧成的双层保温杯,用以泡茶,具有 色香味皆蕴,夏天不易变馊的特性。这种杯容量为 250毫升,因是双层结构,开水入杯不烫手,传热慢, 保温时间长。造型多种多样,有瓜轮型的、蝶纹型的, 还有梅花型、鹅蛋型、流线型等。艺人们采用传统的 篆刻手法,把绘画和正、草、隶、笼、篆各种装饰手法施用 在紫砂陶器上,使之成为观赏和实用巧妙结合的产品。

紫砂壶的创作者,相传是明代宜兴金砂寺一个不着名的寺僧,他选紫砂细泥捏成圆形坯胎,加上嘴、柄、盖,放在窑中烧成。有一把失盖的树瘿壶,造 型精辟,现存北京历史博物馆,足供春唯一的传品, 但也有人疑为赝品。自明代供春(龚春)模仿老银杏 树瘿制成"供春壶"而闻名后,相继出现的制壶大师 有明万历的董翰、赵梁、文畅、时朋"四大名家",后有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妙手",清代有陈鸣远、 杨彭年、杨风年兄妹和邵大亨、黄玉麟、程寿珍、俞国良等。近代有顾景舟、朱可心、蒋蓉等人,顾景舟近作 提璧壶和汉云壶,系出国礼品。青年艺人也是人材辈 出。

紫砂茶具式样繁多,所谓"方非-式,圆不一相".在紫砂壶上雕刻花鸟、山水和各体书法,始自晚 明而盛于清嘉庆以后,并逐渐成为紫砂工艺中所独 具的艺术装饰。不少着名的诗人、艺术家曾在紫砂壶 上亲笔题诗刻字。《砂壶图考》曾记郑板桥自制一壶, 亲笔刻诗云:"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 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

评价一套茶具,首先应考虑它的实用价值。一套茶具只有具备了容积和重量的比例恰当,壶把的提用方便,壶盖的周围合缝,壶嘴的出水流畅,色地和图案的脱俗和谐,整套茶具的美观和实用得到融洽 的结合,才能算做一套完美的茶具。宜兴茶具使有这些特点。

紫砂茶具不仅为我国人民所喜爱,而且也为海 外一些国家的人民所珍重。早在15世纪,日本、葡萄 牙、荷兰、德国、英国的陶瓷工人就先后把中国的紫 砂壶作为标本加以仿造。18世纪初,德国人约·佛 ·包特格尔,不仅制成了紫砂陶,而且 在1908年还写了一篇题为《朱砂瓷》的论文。本世纪初,紫砂陶曾在巴拿马、伦敦、巴黎的博览会上展出, 并在1932年的芝加哥博览会上获奖,为中国陶瓷史 增添了光彩。

紫砂壶与供春壶的历史


紫砂壶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茶具,其主产地在江苏省宜兴市,故又常被称为宜兴紫砂壶。关于它的起源问题,目前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传统的明代起源说,另一则是新兴的宋代起源说。

明代起源说者所引用的文献资料,主要是传统的有关紫砂壶方面的记载,如明末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清中期吴骞的《阳羡名陶录》等书籍。这些书籍都记载了一个故事:在明代正德年间,宜兴人吴仕为准备考进士而住在金沙寺内,其家僮供春跟金沙寺的僧人学做壶获得成功,后来成为宜兴紫砂壶的鼻祖。吴仕是在明正德九年(1514)考中进士的,因此供春学做壶的时间大致也应该是在此期间。另外持明代起源说观点的人还经常引用考古资料,这些资料来自全国各地古墓葬和古遗址出土的紫砂壶材料以及对传世古代紫砂壶真品的研究材料。这些紫砂壶均没有超过明代中期年限者。

紫砂壶宋代起源说是近二三十年才兴起的新说法。其代表人物是宜兴已故当代着名紫砂壶大师顾景舟及其一批同事和弟子们,此外还有宜兴一些从事新闻、文化工作的同志们。由于他们的宣传力度很大,在国内和境外也有很多赞同者。他们引用的文献资料,是在宋代的诗词中发现了被称为"紫泥"、"紫瓯"的茶具,认为这应该就是紫砂器。另外他们引用的考古材料是宜兴羊角山古窑址的材料,只此一条。根据顾景舟的记述:那是1976年红旗陶瓷厂兴建隧道窑时,在移山整基中发现的:"羊角山窑址为一小型龙窑,长十余米,宽一米多。当人们发现它具有考古价值而加以重视时,其墩阜已被发掘去大半,尚有小部分埋在地基之下。窑址旁边的废品堆,上层为近代的缸瓮残器;中层为元至清初的废品,下层则是早期紫砂器的废品。"羊角山古窑址并未经过考古人员的正式科学发掘,只是顾老等人在基建中发现的一条被破坏的古代紫砂壶窑址,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了调查简报。顾老他们是当代的制壶大师,但不是考古学家,不具备陶瓷窑址考古的专业知识,因此所记述的材料并不是科学的考古发掘材料。特别是那所谓的废品堆"地层"材料,只是他们自己划出来的,非常不靠谱,是不能当考古证据引用的。

在判断宜兴紫砂壶到底是起源于明代还是起源于宋代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紫砂壶的基本概念,即:什么是紫砂壶?我以为至少应该有两点:1、宜兴紫砂壶是用宜兴特产的紫砂泥制成;2、它必须是专门用来冲泡茶叶的饮茶用具。根据这两条标准,我们再来具体分析两个起源说谁更合理。

首先分析紫砂壶明代起源说。此说所列举的文献资料,都是历史上公认的专门记述紫砂壶的典籍,其中所记载的很多制壶名人,至今都有出土的或传世的紫砂壶作品可以印证。目前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紫砂壶,是在南京市中华门外马家山出土的一把紫砂提梁壶,其出土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下葬的司礼太监吴经墓中。而到了明万历年以后,出土的紫砂壶就越来越多了。如文献记载的明代着名紫砂壶大师时大彬,就有多处明代墓葬出土了他的作品。其中在福建省漳浦县出土一把,是出自明万历年间户、工二部侍郎卢维祯墓,墓志纪年万历四十年(1612).出土时壶中还装有满满的茶叶。这里应该指出的是:在宋元时期,国人饮茶所用的是制成饼状的茶。其饮法是碾碎后放在碗盏内冲入开水调饮。入明代以后才出现条索状、片状或颗粒状的茶叶,又被称为散茶。饼茶是无法装入小紫砂壶中冲泡饮用的,而只有当散茶出现后,茶叶才有可能直接装入紫砂壶中冲泡。综上所述,紫砂壶起源于明代是合理和可能的。

我们再来看一看紫砂壶宋代起源说。持此论者所引用的文献资料多为宋代诗词中含"紫泥"、"紫瓯"等茶具名称的诗句,他们认为那就是宋代已出现紫砂壶的证明。实际上这些诗句都是歌咏宋代茶风的。如前所述,宋人饮茶,是将茶饼碾碎成粉后放入碗中冲泡的。当时社会上广泛流行"斗茶"的活动,就是斗冲入开水后碗中泛起的白色茶沫和沾染碗壁的水痕。为此,斗茶的茶碗一般用黑釉产品,其中最着名的就是闽北建阳所产的兔毫盏,又称建盏。建盏因胎釉中含铁量高,以还原焰烧成后呈酱褐色或紫黑色,故被诗人描写为"紫泥"、"紫瓯".瓯者,小碗也,并不是壶。建盏形如敛口钵,器壁越往下越厚,茶汤散热慢,利于白色茶沫久久不散,加上釉面常有"玉毫条达"的兔毫纹,成为宋代斗茶中最受人欢迎的茶具。宋代着名书法家、诗人又是宰相的蔡襄是福建人,其将家乡的这种茶具推荐给朝廷,而使得建盏成为"供御"之物,这样更使其天下闻名。总之,宋代诗词中所歌咏的"紫泥"、"紫瓯"等茶具是以建盏为代表的黑釉瓷碗,与紫砂壶没有关系。同时,全国各地考古工作者发掘过成千上万座宋代墓葬,从未出土过一把用宜兴紫砂泥烧成的紫砂壶,反倒是出土过大量建盏类黑釉茶碗。至于顾景舟及弟子们津津乐道的羊角山古窑址有宋代紫砂壶遗物的"考古"材料,前文已有所述,那是完全经不起科学推敲的。实际上我看过这些标本材料,都是典型的晚明遗物。羊角山古代紫砂壶窑址的上限只在明代后期而已。

因此,紫砂壶宋代起源说是不能成立的。

宜兴紫砂壶起源于明代,文献记载其鼻祖为供春。关于供春其人,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记载和说法。有称其为龚春的,也有记载其姓龚,名龚供春的。甚至其性别也有不同记载,一般认为其是吴仕的家童,也有称其为吴氏的"青衣"--即婢女。但供春在吴仕于正德九年考进士之前,陪他在金沙寺温习功课,在侍候主人的余暇时间里,其向金沙寺的老僧学习用紫砂泥制壶并取得成功的记载则是一致的。我认为在男女授受不亲的明代,一个婢女单独接触僧人学壶艺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供春的身份只能是男性的家童,并且是一个对世事充满好奇又聪明好学的青少年。他的成功一方面是自己的刻苦努力,另一方面也应与其主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有关系。关于供春所制的壶是什么样子?这是历来爱好宜兴紫砂壶的人们都非常感兴趣的事情。迄今为止,在古墓葬和古遗址中并没有供春壶出土。在传世品中,有两把供春壶大名鼎鼎:其一是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树瘿壶,另一把是收藏在香港茶具馆的六瓣圆囊壶。这两把壶基本上都是所在馆的镇馆之宝,馆藏级别非常高。但我们仔细研究它们后,却会感到有些问题。收藏在国博的供春款树瘿壶,是建国初从江苏省选调上来的。该壶最早是宜兴乡贤储南强于1928年在苏州地摊上购买的。当时壶身做成松树瘿瘤状,壶把做成树枝分叉状。把下有篆书款"供春"二字。壶盖做成南瓜蒂状,盖内有篆书"玉麟"印款。储先生是有文化教养的人,购得此壶后反复考证,并走访此壶的传承经历,得知曾收藏在清末大收藏家吴大澂家。他认为此壶是供春壶真品,盖是清末制壶名家黄玉麟后配的,于是听取大画家黄宾虹的建议,找当时的制壶名家裴石民重新配盖。建国后,储先生将壶捐献给国家,此后经逐级上调,最后入藏国家博物馆。观察该壶,我们感到其是否为供春壶真品有诸多疑点。其一是该壶造型独特,制壶者应具备较高的雕塑艺术能力和造型艺术修养。这是家童出身且又初创紫砂壶的供春所不可能具备的。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所有明代紫砂壶造型都比较粗犷简单,达不到这个水平。黄宾虹是文人、画家,他们有素养但不是文物鉴定家,出现错认的事是不足为奇的。大约20年前,我接待时任中国历史博物馆(今国博前身)馆长的俞伟超,就将这些想法告诉他,俞先生认为很有道理,应该是这样的。

我们再来看香港茶具馆珍藏的那把供春款六瓣圆囊壶,同样感到其问题很多,也应是一把"假虎丘".首先在这把壶的壶底刻有"大明正德八年供春"隶书款。款字周正老辣非常见功底。作伪者很熟悉供春的故事,吴仕是正德九年考的进士,他就将供春陪侍吴仕住在金沙寺学做紫砂壶的时间提前一年。即便历史真的是这样,当时供春也不过是一个向金沙寺老僧初学制壶的青少年。他没有什么文化,制壶刚刚起步,如何能在壶底刻出如此老辣流畅的隶书款来?同样该壶造型圆熟,泥料细腻,各方面的技术水平都已远远超过明代的制壶水平,因此绝无可能出自紫砂壶诞生初期一个刚刚学习制作紫砂壶的青少年之手。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和分析,这把壶的制造时间应该比国博的那把树瘿壶还晚。树瘿壶是清末制壶大师黄玉麟所做,而这把六瓣圆囊壶则可能是民国时期生产的。此时古玩市场火爆,宜兴紫砂壶仿古高手蒋燕亭组织人在上海仿冒了一大批古代名人壶,我们常见到的有仿时鹏(时大彬之父)、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惠孟臣、陈鸣远、王南林等人的。所以其仿冒供春是毫不奇怪的。在建国初期,这类仿古壶流入香港,当时的罗桂祥对紫砂壶并不内行,据他自己讲:是见到有刻款的、造型好的就买下来。因此这把六瓣圆囊壶就被他收集起来而流传至今。

行文至此,也许有人会问:历史上到底有没有供春其人和供春壶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历史上的许多紫砂壶典籍乃至明代文人笔记中都有记载,这些记载者是严肃的、内行的。只是我们要找供春壶必须换思路,那就是不能因为供春壶名气大就专找做工美、技术水平高的带"供春"款壶,那恰恰会落入作伪者的圈套。相反的是,供春对紫砂壶的最大贡献是开创者,其作品应具有很大的原始性,可能是手工捏制后用简单的工具修整,胎土较粗糙,与缸瓮同烧,壶身上还有可能会溅有釉泪,并且极有可能不带款识。因此,即使有真的供春壶逃过历史的劫难而流传至今,我们也非常难以辨别它。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更多地寄希望于考古工作者。期望他们注意明代中后期墓葬,特别是正德、嘉靖年间的墓葬材料,万一有一天能出土真正的供春壶,就会将我们的紫砂壶研究和鉴定工作推向新的层面。

紫砂茶具发展演变之历史变迁


紫砂茶具起始于宋,到了明代中叶,逐渐形成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紫砂艺术。与其他泡茶的工具最大的不同在于,经过长时期水的滋养,紫砂壶能形成“外类紫玉,内如碧云”的状态,于是就有了 “紫玉金砂”的名头,这也是紫砂壶让众多收藏者爱不释手的独特魅力所在。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历史遗传, 再加上当地人民的勤劳淳朴, 宜兴作为陶都的地位越来越稳固。拥有着七千多年的制壶历史,宜兴紫砂产业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亲历了紫砂发展的不同 阶段,也因此在厚重之中多了一种阅尽沧桑的大气。 宜兴紫砂壶的制作技艺列入了首批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宜兴得以继续保护和发展传统工艺的新的契机。

据现存最早的紫砂典籍记载,紫砂壶创始于明代正德年间,是金沙寺中的一名僧人总结了当地陶工的经验并加进自己的巧思而创作出来的,这也正是他的功劳与过人之处。人们更为熟悉的是金沙寺僧的壶艺传承者——供春,并把他奉为紫砂壶艺的开山鼻祖。当然,有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 了紫砂壶的出现与繁荣,使紫砂泥从日用陶土中分离出来并逐渐称为一种文化的象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饮茶的国家,这为日后茶文化的蓬勃兴起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又由于茶具与茶的相互依存的性质,这种时间上的先决条件促成了最初的饮茶工具的出现。 瓷器和茶叶同属东方古国的文明象征之一,应不是偶然的巧合,这二者多半是一对相互寻找已久的伴侣。茶文化对于茶具的过于挑剔和选择更是催生了紫砂壶的繁荣,与瓷器相比,紫砂壶有很多优点:紫砂壶的造型丰富,千姿百态;敲击壶身时能发出悦耳的声音,而且音质各有不同;紫砂壶的触感很好,摸上去很细腻,能感受到人肌肤的亲切温暖。简而言之,紫砂壶与瓷器相比更能满足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需求。但瓷器在泡茶时的外观上还是略胜一筹的,芽茶的的淡绿与瓷器茶盏的纯白配合,给人宁静淡雅的感觉,不过紫砂壶在性能上的优越大大地弥补了这点欠缺。紫砂壶不夺茶香,隔热透气,泡过的茶叶放在里面一个星期也不会变酸,使用时间长了 就算不放茶叶也会有茶香;形态优雅卓越,与古朴的茶文化相得益彰。正是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紫砂壶的出现与繁荣,并称为一种文化代表。

从明末开始,紫砂壶就不再是单纯的泡茶工具了,慢慢的被文人雅士作为玩赏品收藏起来。而紫 砂壶对文人的引力在于紫砂与士大夫的情趣追求有机结合, 与中国积淀最深的儒家文化的有机融 合。文人们都想从一壶一器、一品一饮中寻找单纯、自然、神逸、崇定的境界,从而体现自己的 “心”,在紫砂壶的气定神闲之中寻找自己的隐逸。逐渐地,文人开始在壶身上大显身手,题字、 作画,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似乎在小小的壶身上寄托自己的壮志,满泄不得志之苦闷,就这样, 紫砂壶与文化挂上了钩并一发不可收拾,渐渐与文化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紫砂壶作为民间传统工艺,饮誉国内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它蕴含了厚重的传统文化, 具备了令人难以抗拒的文化魅力, 而因之产生的文化效应是不可估量的。 宜兴紫砂作为紫砂中的王者,一直充当着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使者,让炎黄子孙不忘祖先璀璨文化的功臣。

唐山陶瓷的历史


历史:唐山陶瓷业始于明代,据清代撰写的《滦州志》风俗篇中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惟唐山多缸窑能制陶器罂瓮盆盎之属”。当时只有粗陶,清末始有粗瓷,后来略产细瓷。

中国河北省唐山地区生产的陶瓷器。唐山地区煤藏丰富,作为陶瓷器原料的耐火矾土,硬质、软质(可塑)粘土以及石英、长石等无机非金属矿产资源充裕,是理想陶瓷产区。

精美唐山骨瓷玉树琼花咖啡具

明代永乐年间,山西省介休和山东省枣庄等地居民先后移居唐山,带来制缸技术,群集于市区东北的两个地段,利用就地原料和燃料生产缸类产品。两地分别取名为东缸窑和西缸窑。清代光绪年间,开始生产棕釉粗碗,并有施化妆土的灰胎白瓷和少量仿古瓷应市。以后在近代工业影响下,启新瓷厂、德盛瓷厂及东西缸窑各陶瓷厂先后采用机械设备和新技术。20年代,启新瓷厂开始生产不施化妆土的白瓷,并有各色地砖、瓷砖出口。1935年,卫生瓷开始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40年代唐山陶瓷业衰落,50年代得到恢复,并形成综合性的陶瓷生产体系,进入全国陶瓷大型生产基地行列。日用陶瓷于1956年开始出口。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陶瓷工业全部被摧毁。但在国家和各地支援下,不久生产便得到迅速恢复。1979年唐山瓷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唐山瓷属于K2O-Al2O3-SiO2系列,所使用的原料除本地产的高铝矾土、硬质粘土、软质粘土(紫木节等)、石英、长石外,还有本省及外省出产的高岭土、瓷石等原料,如章村土、宽城土、徐水土、衡水土、大同砂石和镁质原料及海城滑石等。唐山研制成功两次烧成的唐山骨瓷、白玉瓷。50年代以后生产大型陶瓷产品,如浴盆、电镀槽等。80年代采用了塑性挤压陶瓷器成型方法,试制成功隧道窑微机自控烧成新技术。

唐山陶瓷器装饰技术和风格对北方陶瓷产生较大影响,首创了氢氟酸腐蚀出花纹再填描金色的雕金装饰和用喷枪或喷笔作画的喷彩装饰等。

龙泉青瓷的历史


青瓷以龙泉所产尤为著名。龙泉青瓷是中国陶瓷史上著名的瓷器,产于浙江省南部的龙泉、庆元、逐昌、云和县等地,其碧玉般的釉色,优美的线条,博得人们的喜爱。早在数百年前它就已远销海外,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它是宋元时期销量最大的外销瓷。从南朝鲜新安海底沉船打捞发现数以万计元瓷中,龙泉青瓷占大部份就足以论证。

南宋时期,龙泉青瓷的制作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釉色追求一种青碧玉般的情调和效果。后来这种青瓷传入朝鲜,影响到高丽青瓷。日本人称之为砧青瓷,并大量仿造成。在欧注入龙泉青瓷叫做“雪拉同”(Seladon)。这个名字有着一段富浪漫色彩的传说。十七世纪初,法国作家雨费写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是当时法国最爱欢迎的读物之一。后来这个小说被改为戏剧,搬上舞台,上演后轰动一时。演出时,剧中的牧童雪拉同穿着一件像海水样碧绿,像青天一样美丽的青色外衣,逗人喜爱。而来自遥远东方充满神秘感的中国龙泉青瓷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的艺术品,许多贵族对它的喜爱几乎达到着迷的程度,人们很想给它起个最能表达那种狂热感情的名称。恰好龙泉青瓷的色调和牧童所穿的衣裳相似,因而人们就把“雪拉同”赠给龙泉青瓷,直到现在,欧洲人还是把龙泉青瓷叫成“雪拉同”。

龙泉青瓷创烧于五代—北宋,停烧历史长达七、八年。釉色主要有成为青瓷釉色美之顶峰的粉青、梅子青等釉色。釉层大都很匀净,富有玉质感,色调柔和。八五年,笔者在杨州“全国古陶瓷鉴定班”学习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张浦生先生还拿来一种龙泉大窑仿官窑品瓷片标本给大家鉴赏,断面上可清晰地看到胎中紫金土,釉层比胎骨厚,形成有趣的“夹心饼干”现象。这也是龙泉青瓷中一种珍稀品种。

由于时代 的变迁,烧造工艺的变化,龙泉青瓷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都存在着不同的时代风格。

五代、北宋时期的产品在数量上和制瓷技术上都有一定的发展,不过从整个发展进程来看,五代和北宋早期龙泉青瓷属于初创阶段。烧制工艺未成熟,胎厚粗,釉层较薄,釉色不纯,青绿中泛黄色,釉面透明,器物普遍使用刻花。辅以璃点或璃划纹,此外还有波浪,云纹、蕉叶、团花、鹦鹉纹饰,跟越窑、温州窑、婺窑类似。

南宋中期是龙泉青瓷形成自己典型时代风格的时期,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达到顶峰,胎薄釉层厚,釉色青翠温润,柔和似美玉。圈足小且薄,器底施满釉,它好似巧夺天工的人工制造的青玉。产品以炉、瓶、碗、碟等为主。宋代龙泉青瓷的每一片粹片,都令人为它的美感所倾倒。

元代龙泉青瓷产量多,早期有南宋遗风,中后期器形增大,胎骨较厚重,釉色多青灰、泛黄、俗称黄龙泉,圈足厚,足底内多不施釉,有的带鸡心点。装饰艺术多样化,露胎二次氧化花纹装饰,阴文刻印、花果、双鱼等都是元代龙泉的特色。

南宋至元、龙泉青瓷中,较有突破性的作品,就是“飞青瓷”,它与鲜朝时代越窑制造的青瓷斑有些相似,越窑时代的青瓷釉下铁斑釉色不鲜明,效果不佳。但到龙泉窑已变幻出浮现美丽青瓷铁斑釉。

明代龙泉青瓷胎色较白,釉的透明度高,光泽较强,无沉着的色调,釉色多见青绿或灰黄色,俗称菜玉色,釉色肥厚已无玉质感,色泽很不悦明,明中期后逐渐走向衰落,至清初便销声匿迹了。

龙泉青瓷鼎盛于南宋、元、明开始衰落,这与明代景德镇彩瓷的兴盛有关。这些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的彩瓷出现,使单一色调的龙泉相形见拙。此外,龙泉青瓷生产工艺复杂,成品率低,也是它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龙泉青瓷虽然停产了二百多年,但它的声望却越来越高。近年来,国际文物市场对东方古代艺术珍品渴求甚殷,宋代青瓷更是国外著名博物馆和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物以稀为贵,宋官窑青瓷洗更创拍卖二千一百万港元纪录。

龙泉窑自五十年代恢复生产,同时也开始传统造型釉色配方研究。到了八十年代,仿古产品日趋精美,造型釉色惟妙惟肖,足可乱真。东南亚印尼、泰国、越南亦有仿制,尤其是印尼仿制也很成功。另一种将旧胎残釉去掉,再施釉重烧,收藏家见此类器物要多与真品对照,以免吃亏后悔莫及。

镇纸的历史与收藏


近期,“明代镇纸以高于原价2355倍在英国拍出”的一则新闻在收藏圈引起不小的震动。无人料到,一件小小的文房用品竟蕴藏着如此强大的收藏潜力。据相关报道,拍出天价的是一件明代玉马镇纸,该藏品是一位名叫莱斯布里奇(H.J.Lethbridge)的英国学者于1962年在香港大学任教期间,以900港元的价格在云咸街的一家古董店购入。他的遗孀后将其在英国公开拍卖,结果以远超估价的17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167万元)成交,接近原价的2355倍。

与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相类,镇纸可称为古代文人文房中的“小五”。古代文人在书房中,常将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欣赏,同时用来压纸或者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而现今常见的镇纸以长方条形为主,因故又称作镇尺或者压尺。

镇纸:

镇纸收藏:可赏可用亦可玩

镇纸:大潜力的小收藏

镇纸出现迄今1500多年

“镇纸正式进入书房不晚于南北朝时。”镇纸的收藏爱好者伍先生说,在《南史·垣荣祖传》中对镇纸早有记载:“帝(齐高帝肖道成427-482)尝以书案下安鼻为楯,以铁为书镇如意,甚壮大,以备不虞,欲以代杖。”由此可见,镇纸至今已逾1500多年。

铜鎏金珐琅镇纸

镇纸的繁荣与所处时代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文化繁荣的北宋,镇纸的门类也是五花八门。宋元书籍文献中对镇纸也多有论及。

例如,宋岳珂的《愧郯录·镇小殿子》中有云:“御前列金器,如砚匣、压尺、笔格、糊板、水漏之属,计金二百两。”宋代张镃的诗中也有“三山放翁宝赠我,镇纸恰称金犀牛”。宋周密的《武林旧事·车驾幸学》中说“……内宫进牙界方”。可见历史上镇纸的材质有铜、象牙、金等,形状各异。

镇纸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蔚为壮观。就目前所见明代镇纸来看,其形多为尺状,上有兽钮,与文献记载相符,如铜虎钮镇纸,长方尺形底座,上有蹲虎一头,虎头雕工细腻写实,虎尾写意粗犷。

清代铜镇纸在沿袭明代风格的同时有所创新,特别是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装饰味道十分浓郁的镇纸开始出现,可谓集观赏性与实用性于一器。如铜鎏金珐琅镇纸,为清代中期制品,铜胎鎏金,然后用珐琅直接涂画在金属胎上,纹饰细腻真实,颇似瓷器中的粉彩,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为文房珍玩中的精细之作。

玉镇纸

文房收藏门槛高,潜力大

虽然文房用品的收藏前景好,潜力大,但并不是每个收藏家都可以把控的。陈先生表示,文房用品的收藏不光要求藏家有收藏能力,更要有品鉴能力。文房是文玩,被冠之为雅玩之名,正如明人沈春泽说的,文玩“非有真韵,真才与真情以胜之,其调弗同也”,因此好读书的文人,常有雅好文玩的情调。

历史上,像镇纸等文房用品的收藏在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北京、上海等地比较盛行,而在一般收藏界却没能蔚然成风。资深藏家宋文辉表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镇纸的收藏“门槛高”,“镇纸收藏跟收藏家本人的文学修养有很大关系,镇纸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元素,一般收藏者如果没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很难涉猎到这个领域。”宋文辉告诉记者。

铜镇纸

文物鉴定专家张健平也提出古代镇纸收藏的难度,“镇纸往往是成对出现,年份久远的镇纸,很难留存到今天还保持其完整性,大部分都是缺失另一半,对于收藏家来说存在遗憾。”

虽然镇纸收藏难度大,门槛高,但是却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某人于两年前花几千元从郑州淘到四件汉朝锡铜合金兽纹镇纸,从镇纸表面凹凸感强烈的浮雕,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可以看出两汉时期,人们对动物的尊崇和当时合金工艺的发展水平。

那文房藏品的价值该如何评估呢?衡量文房藏品是否有价值,首先要看其人文价值,即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何,如果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用过的文房用品价值更高;二要看其工艺价值,雕工是否细腻、设计是否独特;三要看材料价值。“材质珍稀、雕工精良、设计巧妙、年代久远的文房藏品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掐丝珐琅花卉纹纸镇

马桶上的那些趣味历史


2015年春节期间,在中国游客的集体“热炒”之下,一种具有除臭、冲洗、烘干、抗菌甚至臀部按摩功能的日本马桶盖一下子火了起来。仔细一想其实这也挺正常,虽然人们平时一般都耻于谈论有关排泄的话题,但是毕竟“人有三急”确实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作为现代人生活中的一件必需品了,国人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去国外旅游时顺便购买那些能提供更多便捷功能的马桶盖回家,想来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不过,在没有那么多高科技的古代,人们又是如何解决排泄问题的呢?中国古代的马桶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就为您娓娓道来那些历史上与马桶有关的奇闻趣事。

收藏:收藏故事

青瓷虎子(西晋)

马桶诞生,侮辱轻蔑的表达

话说,中国最早的马桶,也许是受了汉高祖刘邦的启发。据《史记》记载“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当年刘邦为了侮辱儒家的知识分子,曾经把自己的尿撒在他们的帽子里。这一颇为流氓的行为激发了汉朝后世皇帝们的惰性,他们从此也都懒得亲自上厕所了,就开始想办法将自己的燃眉之急化解到一个特殊的容器之中。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朝宫廷曾经用玉制成一种容器,然后由皇帝的侍从拿着,以备皇上随时方便之用。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容器拥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做“虎子”。之所以被称为虎子,相传是在西汉时期“飞将军”李广曾射死卧虎,然后让人铸成虎形的铜质容器并朝里面撒尿,以此来表示对猛虎的蔑视,所以后世也就管这类容器叫做“虎子”了。由此可见,作为一种承接秽物的容器,与马桶、尿盆相伴相生的往往是一侮辱轻蔑之意。于是,到了唐朝时,问题就出现了,因为唐高祖李渊他们家的先人中有一位名叫“李虎”的,所以为了避讳,从唐朝开始,“虎子”就改称为“兽子”或着“马子”,再往后的俗称也就是沿用到今天的“马桶”和“尿盆”了。

故宮收藏的清代马桶

皇室专享,穷尽极奢的产物

马桶发展到清朝,皇帝、后妃们使用的马桶被称为“官房”,分为长方形和椭圆形两种,采用木、锡或瓷制成。木质的官房为长方形,外边安有木框,框上开有椭圆形口,周围再衬上软垫,口上有盖,像抽屉一样可以抽拉。一般木质官房也都装有锡质内里,以防止渗漏。锡质官房为椭圆形,盆上有木盖,正中有钮。从资料看这种便盆要与便凳配合使用,便凳比较矮,前端开出椭圆形口,便盆放在下面对准圆口。便凳有靠背,包有软衬,犹如现在没扶手的沙发一般,坐在上面如厕,舒适度一点儿也不比现在的马桶差,只不过不能冲水罢了。

而要说到最为奢华的古代马桶,那还等算是慈禧老佛爷的“太后官房”。这种官房是用檀香木制成的,外表雕成一只大壁虎,壁虎的四条腿就是官房的四条腿,壁虎的鼓肚是官房盆屉,尾巴是后把手,下颌是前把手,嘴微微张开,手纸就放在其中。壁虎的脊背正中有盖子,打开后就可以坐在上面“出恭”了,同时官房的底部还放有干松香木细末。当太后需要“出恭”时,太监要把用绣云龙黄布套裹着的官房顶在头上送到太后的寝宫门外,请安以后,打开黄布套,取出官房,由宫女捧着送进净房。净房一般设在卧室床的右侧,明面上装一扇或两扇小门,里面是不足一米宽的死夹道,专门为便溺用。宫女把油布铺在净房地上,把官房放在油布上,再把手纸放进壁虎嘴里。太后如厕之后,再由宫女将官房捧出去,交给太监,太监仍然用布套包好,举到头上顶出去,清除完脏物后,擦洗干净,放入新的干松香木细末,恭等老佛爷的下一次使用。

手纸出现之前 古人使用的“厕筹”

不用冲洗,如厕之后的清洁

之前大热的日本马桶盖的一大功能,就是可以免去使用手纸的麻烦。在中国古代估计不会有这样的马桶,那么古人又是如何解决如厕后的清洁问题呢?虽然造纸术是中国的一大发明,但是直到元朝,手纸才被真正运用于到人们的厕后清洁之中。据后人揣测,元朝是蒙古人在马背上建立起来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敬惜字纸”的意识也没有汉民族那么强烈,所以厕纸才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元史》列传第三后妃二记载“裕宗徽仁裕圣皇后”伯蓝也怯赤当太子妃的时候对婆婆“昭睿顺圣皇后”非常孝顺,她要在婆婆拭秽之前用自己的脸试试手纸的柔软度,“后性孝谨,善事中宫,世祖每称之为贤德媳妇。侍昭睿顺圣皇后,不离左右,至溷厕所。”贤良孝顺的伯蓝也怯赤精通婆媳相处之道,连婆婆用的手纸都要先用自己的脸试试软硬度,不过从中我们也得知那时候的手纸可能没有现在这么柔软吧。

而在此之前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古人又是用什么作为如厕的主要卫生用品呢?答案是:竹片。而且即使是皇室一族也不例外。在唐宋以前,人们用的是一种叫做“厕筹”的竹片。与手纸相比,其最大的问题就是毛刺甚多,万一竹片不够光滑,伤了使用者的臀部,那想来也是让人心塞不已的事情。据《南唐书•浮屠传》记载,南唐后主李煜就曾亲自动手削竹片以供僧徒如厕时使用,并用面颊检验品质。这也可以算是礼佛帝王中最值得称道事例之一了。

广东陶瓷的历史——清代的陶瓷


清代广东主要采用龙窑烧瓷,瓷窑分布在潮州、揭西、大埔、惠东、梅县、佛山、高州、饶平、陵水、汀迈等地。其中佛山石湾窑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的陶瓷生产基地,规模很大,全镇分上、中、下三个窑区,共有陶窑一百多座。产品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日用陶瓷、手工业陶瓷、建筑陶瓷、美术陶瓷和丧葬陶瓷五大类。制作一般都很精致,产品远销两广和东南亚各国。揭西,饶平、高州窑口烧制的日用青花瓷和大埔等地烧制的青釉瓷,也各有特色。大埔清初总兵官吴六奇墓出土的二百多件陶俑等,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陶俑分为三组,第一组是阴森恐怖的官府俑(44),一个个神气十足的衙差,在堂前两旁站立着;第二组是前呼后拥坐轿巡行的情形(图45);第三组是内庭生活的一瞥,周围站立的都是他的妻妾和女仆。把吴六奇生前的威武和豪华淫逸的生活情景,塑造得淋漓尽致。

44.官府俑 清平均高20.0cm 广东省大埔县吴六奇墓出土 广东省博物馆

45.巡行俑 清平均高21.0cm 广东省大埔县吴六奇墓出土 广东省博物馆

清代出土的一种专供外销的“广彩”也很有名。所谓“广彩”,即碗、碟、盘、罐、瓶、壶等素白瓷,从景德镇贩运而来,在广州加彩后开炉烘焙而成,故曰“广彩”。“广彩”的颜色有青、红、绿、黄、白、黑和描金等种。“广彩”创作题材十分广泛,不拘一格,花鸟虫鱼、人物故事、山水风景等图案,无所不有。艺人根据不同器形,不同布局来装饰,主题内容安置在器物中心,主次分明,这是“广彩”设计的主要特征之一。为了满足外销的需要,也根据外商要求,所谓“投其所好”,如仿照西方的艺术形式给外商订绘一些外国标志及纪念性纹样,或绘制西方人物、故事、风景,这又是“广彩”的另一特色。据考证,“广彩”起源于康熙,成熟于乾隆。初期的彩料,基本上是红与绿的基调,金彩一般较少,到了嘉庆、道光以后彩色增多,黄色彩料大量出现,金彩倍增,表现出金碧辉煌、绚彩华丽的艺术特色。

上述情况揭示了广东古陶瓷发展的顺序及其不同时期的陶瓷制作技术与历代陶瓷外销的一些情况,并校正了历史文献中对“广窑”等问题的一些偏见和缺略。同时通过材料的分析,有如下几点收获:1.掌握了广东局部地区古陶瓷窑址分布的一般规律。2.认识到广东古代烧窑技术和制瓷工艺方面善于吸取南北等地名窑的优点,并善于模仿和创新,使产品不断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3.这批窑址(特别是唐宋窑址和明代仿龙泉青瓷窑址)的发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解决了广东部分传世陶瓷的窑口问题。

广东古陶瓷窑址分布范围很广,还未作全面普查,发掘工作也做得很少,我们手中掌握的材料还不足于说明广东省古陶瓷工业发展的真实情况,有待今后的努力。至于广窑的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特色问题,与南北各地名窑的关系问题,历代陶瓷业的兴衰问题等,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专题研究。

世界早期的制陶历史


陶瓷的发明并不是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部落古代先民的专利品,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任何一个古代农业部落和人群,都能各自独立创造出来。古代埃及、西南亚、印度、波斯及希腊的劳动人民,也和中国古人一样,在辛勤的劳动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制陶工艺也都在新石器时代的一开始就出现了,后又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前进而发展。

生活在尼罗河两岸肥沃土地上的古埃及人民,很早就熟悉陶器的制造,最初他们生产的也是红陶和黑陶,质地较疏松,吸水率很高;后来曾出现一种方法,即用某种物质,例如石墨等,在陶罐外面摩擦,把它涂上一层,使陶罐能发现黑亮的光泽,随后以逐渐学会在陶器上描绘各种图案。他们还曾采用过一种制造彩陶的工艺,即用某种含氧化铁的泥土掺入坯料,这样烧出来的陶器具有瑰丽的红砖色。这种红陶曾普遍地流传在近东一带,当埃及进入奴隶制国家时,制陶工艺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古埃及人民很早掌握了制造玻璃的技术。

人们曾从公元前千余年的墓葬中和干尸上发现许多玻璃器皿。古代的玻璃几乎全都带色,也不很透明,因为那时制造玻璃的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为什么埃及能这么早地发明制造玻璃的技术呢?这是因为在埃及的一些湖岸上,存在着天然碱(碳酸纳),就在制陶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将天然碱与砂石混合,在高温中熔化后,得到一种美丽透明的物块,这就是玻璃,最初用玻璃制造珍贵的装饰品、酒杯、花瓶、香水瓶等,后来玻璃器皿才逐渐成为日用品。制造玻璃的技术也慢慢地由埃及传到邻近的西南亚各国,在纪元前又传到希腊、罗马。

罗马人对制玻璃技术进行了改革,以玻璃炉代替了烧锅,提高了熔烧温度,使其熔化成清稀的液态。进而又发明了吹管,生产出美观明亮的各种用具,他们还逐步掌握了借添加铁、铜、铅等金属的方法,制成彩色玻璃。这种夹层玻璃制品充分反映了当时玻璃制品的工艺水平。玻璃制品的运用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还对中古时代欧洲炼金术、制药化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玻璃仪器及器皿也为近代化学实验所必需,是个有力的工具。古代的西南亚地区,主要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以及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这一地区也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在公元前八千年左右,这里已处于新石器时代,到公元前四千年左右也进入金石并用的奴隶社会。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制陶业是主要的手工业之一。他们生产的陶器有黄色、红色和褐色,大多数具有单柄或双柄,这是该地区陶器的特色之一。在该地区公元前三千多年的古代遗址中,曾发掘出红色和灰色的陶器,另外还有一种黄色雕花的陶器,最引人注目。同时人们还发掘出了有轴的陶轮。这说明制陶术又有了很大进步。后来陶轮传到了埃及、印度及古希腊。在埃及古城底比斯,从一个古墓中曾出土一张公元前1800年的壁画,上面绘着一个陶工跪在地上,在一个回旋着的陶轮上塑造一件器皿。这壁画形象地描述了当时陶轮使用的情况,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一个侧面,公元前四千年,这地区的几座大都城,象古代世界有名的巴比伦,都采用了大量的砖来筑城,砖瓦是制陶业在建筑上的运用,普遍地烧造砖瓦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进步和繁荣。

印度是世界的文明古国之一。近五十年来,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很多古代城市文化遗址,这些城市文化遗址通称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遗址的材料表明,当时的生产力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制陶工艺也是这样,当时已普遍采用陶轮了。陶器上常饰有优美的图案和动植物的花纹,烧造得相当好,同时还发现一些坚硬的陶管和陶质的玩具,这表明陶器的应用已很广泛。

景泰蓝工艺的历史


景泰蓝是我国金属工艺品中的重要品种。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根据所画的图案粘出相应的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景泰蓝的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溶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这种铜的珐琅彩瓷器创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因初创时只有蓝色,故名景泰蓝。现代景泰蓝已变成了一种工艺品名称,而不是颜色了。

景泰蓝作为一种美术工艺品,其制法即于铜器器表面上以各色珐琅质涂成花纹,花纹的四周嵌以铜丝或金银丝,再用高火度烧即成。这项工艺始于明代景泰,而且初创时只有蓝色,所以叫景泰蓝。现在虽然各色具备,然而仍然使用以前的名字。因为景泰蓝已变为一种工艺的名称,而不是颜色的名称,据说景泰为宣德之子,宣德重视铜器以及铸冶铜质,景泰在幼年期间耳濡目染,认识极详,且嗜之极深,只是对于铸炼方面,宣德已到达绝顶,没有能力再求突破,就在颜色方面另别辟蹊径,以图出奇制胜。终于有景泰蓝的创制。因为事先对颜色的筹谋极费苦心,所以在成功之后,也极端钟爱,所有御用陈饰无不用景泰蓝制作,种类之多不可屈数,凡瓷料所能制器无不尽有,成化时期继承遗业,未改遗风,仍努力烧制,所以景泰蓝的器物在景泰和成化两朝最为常见。其后经历弘治、正德、嘉靖、隆庆四朝,虽仍然烧制,可是都因循成规,虚应故事,在质量上都不能与景泰和成化年间媲美。万历以后,虽然偶然有烧制,并非象以前设官置厂视为例务,所以以后出品极少。终明代一世,都没能复兴。到清朝乾隆时期,又开始烧制,且品类多,成绩好,虽然不能和景泰、成化时期相比,但是比起弘正以后出品物绝不逊色。现今虽有康雍的器物出现,然而细细考究竟与乾隆所制器物没有什么不同,实际上是乾隆所制,刻康雍年款,却不是康雍制作的。

大体上说,明代的景泰蓝胎的铜质较好,多为紫铜胎,体略显厚重,故造型仿古的多,主要仿青铜所用的彩釉均为天然矿物质料,色彩深沉而逼真,红像宝石红,绿像松石绿。此时的丝掐得较粗,镀金部分金水厚。彩釉上大多有砂眼。款有“大明景泰年制”或“景泰年制”,底款,边款均有。  

清代的景泰蓝工艺比明代有提高,胎薄,掐丝细,彩釉也比明代要鲜艳,并且无砂眼,花纹图案繁复多样,但不及明代的文饰生动,镀金部分金水较薄,但金色很漂亮。

民国时期景泰蓝总体水平不及前代,胎体薄,色彩鲜艳有浮感,做工较粗。这时只有“老天利”,“德兴成”,制作的景泰蓝工细,质量好。造型多仿古铜器,或仿乾隆时的精品,款,已都是刻款了。现在景泰蓝的陈设品多,不做实用品。  

现在的景泰蓝工艺大有提高,造型多样,纹饰品种繁多,价格上也让人比较容易接受,世博会礼品中景泰蓝作品也比较多,已成为我们与国际友人和亲朋好友互相往来的最佳礼品了,但当代人对景泰蓝工艺画的认识还停留在书本,真正欣赏过景泰蓝作品的为数不多,感兴趣的读者不妨到世博会礼品网订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