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古代瓷器碗 > 导航 >

南宋影青莲瓣纹折沿碗

南宋影青莲瓣纹折沿碗

古代瓷器碗 古代瓷器青花碗 古代莲瓣花纹瓷器

2020-12-03

古代瓷器碗。

这件南宋影青莲瓣纹折沿碗是沪上著名收藏家胡平先生的藏品。整器高8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5厘米。器表施青白釉,釉层较厚,釉层间气泡较多。胎白坚致,扣之声音清越。器表有莲瓣刻花装饰,刀法自然灵动,质朴大气。内底简笔刻划两水禽,类鸳鸯,作悠闲戏水状。口沿斜折,使造型变化富韵味。值得一提的是这件碗的釉色是真正典型的青白色(也称影青),而且器表施釉均匀,青白釉呈色稳定,具有温润如玉的艺术效果,而这正是确定它制造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因为南宋景德镇窑的突出成就就是熟练掌握了强还原焰技术,这也是烧制出典型青白釉瓷器的关键条件。据了解,此碗业经国内著名文物鉴赏家李知宴、维莲和唐恺上手鉴定,他们也确认为是南宋至元初的景德镇产品,并依据此碗的工艺水平认为它是并不多见的典型的青白釉瓷器。

笔者细观此碗的造型、纹饰和施釉,结合过去欣赏过的林林总总的南宋青白釉同类瓷器,感到此碗在工艺上确有独特性,在审美上也和一般的制品有较大差异。首先,斜折的口沿在当时同类器物中并不多见,我们从传世品和地下出土的瓷片中可以看到大量直口、斜壁口沿和各种唇口造型的南宋至元初的瓷碗,但如此碗口沿斜折的却很少遇见。其次,此碗的外壁装饰双层莲瓣纹,但仔细观察这些剔刻的纹饰却并不严谨,刀法有点率意,这与此碗造型的规整和施釉的讲究似乎并不协调,但正是刀法的“散逸”与纹饰布列的“整齐”这一装饰特点给欣赏者以清新自然的美感和灵动的体验。最后,从釉层较厚的特点来分析,此碗在施釉时可能采用了多层施釉的技法,而这正是当时南宋官窑瓷器的铁证。因而导致在烧制过程中易形成大量细微气泡,这使我们上手欣赏时既能感受到它的厚重和丰富的层次,又增大了我们审美的空间想象力。需要指出的是,此碗内底之鸳鸯戏水图多见于南宋及元代瓷器装饰纹样,就青白瓷这一品种来说,此类纹样在北宋的同类产品中是很罕见的。因此结合纹饰和造型、胎骨、釉层进行综合判断,把这件青白瓷碗的烧制年代定于南宋无疑是比较妥当的。

小编推荐

古代瓷器:宋影青莲瓣香薰赏析


影青莲瓣镂空香薰

江苏省姜堰市博物馆藏有一件影青莲瓣镂空香薰。该香薰为北宋景德镇窑制品,施青白色釉,薰盒盖为镂空缠枝花卉纹,盒身设子母口,上下两体,下体印莲瓣纹;通高9.4厘米,最大径9.3厘米,重247克,胎质细腻,造型端庄,镂空纹饰工整,釉色莹润纯正,为北宋影青镂雕瓷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香薰为汉晋时焚香用的器皿,用以薰香,净化空气。它是由古代祭祀焚香用的器具香炉演变而来,后渐以其功能区分,凡用于祭祀无盖者谓之香炉,而用于香化净化空气有盖者则称香薰或叫薰炉。汉晋时,有竹节形长柄薰炉,有短柄龙座薰炉,最常见的是所谓博山炉。博山炉一般炉体为半球形,上有盖,盖镂空雕成山形,以便香烟泄出缭绕。

姜堰市博物馆藏的这件香薰,下件为压印莲瓣纹。显得清雅端庄,上件(盖)为镂空透雕缠枝花卉纹,更显巧妙自然。其透雕技法娴熟、刀工老辣,镂空与花卉纹布局合理,章法井然,上下体纹饰协调和谐,浑然天成。上下件以子母口盖合,十分规整;上下口端留有小孔可用线绳相联,以减少滑落破损几率,可见古人考虑是十分缜密的。

该香薰1980年于姜堰市腰庄一纪年墓出土。墓主陈钦止,名天若,泰州海陵人,为一介书生,卒于北宋政和六年(1116)。墓为土坑竖穴木棺墓,发现时棺木已朽,尸骨尚存。墓志称姜堰为蒲津乡,墓主之父陈护六世同堂,百口无间,曾获徽宗旌表。可见,陈钦止生前对这件香薰也是爱不释手的,死后还不弃不离。(据姜堰市博物馆官方网站)

清雍正斗彩龙凤纹折沿盘


清雍正斗彩龙凤纹折沿盘

斗彩别名“青花填彩”、“青花点彩”、“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品种。此番“紫禁城·扬州·大运河文物展”展出的故宫博物院所藏“清雍正斗彩龙凤纹折沿盘”可谓斗彩中的精品、典范。 斗彩始于明宣德,成熟于成化,其时斗彩是作为宫廷御用的精美细瓷专门烧制的,产量非常小,因此遗留至今的也就更少了。据明代《唐氏肆考》记载:“神宗尚器,御前有成杯一双,值钱十万”,弥足珍贵。清康、雍、乾官窑都有仿烧成化斗彩,特别是雍正时期几可乱真。绘画精工,改变了成化时期“叶无反侧”、“四季单衣”的缺点,图案性更强,但也失去了成彩清秀飘逸的风采。至今绝大部分都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内。 烧制斗彩瓷器,需要先用青料在瓷胎上勾勒出纹饰的轮廓线,罩上透明釉,成为釉下青花,入炉焙烧,烧到一定程度取出,成为淡描青花器,冷却后再在青花勾线内填以色彩,成为釉上彩色,低温烘烧而成。因青花焙烧时间长,而粉彩焙烧时间短,斗彩是故意将青花焙烧时间一分为二,这样画面不仅轮廓鲜明,而且粉彩是后来堆加上去,画面自然突起,有了立体感。釉上釉下,给人以丰富、热烈而又不失清新之感。由于两次焙烧,火候很难把握,稍有不慎,器皿就变形报废,所以斗彩比粉彩少,尺寸大的就更少。 这件“清雍正斗彩龙凤纹折沿盘”盘体硕大,口径44.5cm、足径22.5cm、高9.5cm,在斗彩瓷器中,近半米的大盘十分难得,且此盘可贵在于盘内画。由此可见,其应为案头观赏器,而非实用品。如此大件烧后丝毫未变形,中规中矩,且历经兵燹战乱能保存完好,无任何微小的裂痕,可谓罕见。 该斗彩盘的图案性强,具有斗彩画面繁复细腻的特点,色阶多、色彩柔和且过度效果明显,立体感强。画面分三圈,圈圈之间用双蓝线隔开。外圈折沿为圆环,平整,宽3.12cm,其中7组为黄、橙、紫、粉红、淡绿五色祥云图案,但每组色彩位置却不断变化,无一雷同。两组之间则填充9组三色祥云,颠倒排列,每组也富变化,或为黄、紫、粉红,或为淡绿、黄、橙,或为橙、紫、粉红,倒是不拘泥,率性而为。 外圈是以图案的整饬取胜,那么中圈则以文字寄语吉祥为特色。中圈的圆环呈弧形,宽为9.1cm,以如意卷叶草为底,烘托8组并连的橙红菊与淡青菊,有趣的是花心是团寿字,一蓝一红,直接挑明象征寓意。 内圈23.4cm,是整圆,这是核心图案—龙凤图案。龙是青龙,凤是彩凤,较之以往龙凤图案,特别浪漫:一是将龙画成飞龙,青色为身,红色为翅,再以红色勾廓,真正是龙飞凤舞;二是龙、凤本是皇帝与帝后的象征,传统画法,应为龙凤头对应,表现君临宇内,且龙主凤辅,但此盘却是龙凤首尾衔接,形成追逐状,且龙凤顾盼,又脉脉含情,这种照应打破了一般龙凤呈祥的规整严肃,增加了动感,有了世俗的活泼;三是龙凤之间均为祥云,中为火珠,使冷色调与暖色调有机调和。图案美、装饰美、象征美相辅相成。

古代瓷器:清雍正斗彩龙凤纹折沿盘


清雍正斗彩龙凤纹折沿盘

斗彩别名青花填彩、青花点彩、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品种。此番紫禁城扬州大运河文物展展出的故宫博物院所藏清雍正斗彩龙凤纹折沿盘可谓斗彩中的精品、典范。斗彩始于明宣德,成熟于成化,其时斗彩是作为宫廷御用的精美细瓷专门烧制的,产量非常小,因此遗留至今的也就更少了。据明代《唐氏肆考》记载:神宗尚器,御前有成杯一双,值钱十万,弥足珍贵。清康、雍、乾官窑都有仿烧成化斗彩,特别是雍正时期几可乱真。绘画精工,改变了成化时期叶无反侧、四季单衣的缺点,一是将龙画成飞龙,青色为身,红色为翅,再以红色勾廓,真正是龙飞凤舞;二是龙、凤本是皇帝与帝后的象征,传统画法,应为龙凤头对应,表现君临宇内,且龙主凤辅,但此盘却是龙凤首尾衔接,形成追逐状,且龙凤顾盼,又脉脉含情,这种照应打破了一般龙凤呈祥的规整严肃,增加了动感,有了世俗的活泼;三是龙凤之间均为祥云,中为火珠,使冷色调与暖色调有机调和。装饰美、象征美相辅相成。

清代影青玲珑碗


清 乾隆影青玲珑碗

玲珑,俗称“芝麻漏”。其做法是先在较薄的胎体上透雕出花纹,通体上釉,花纹处填满透明釉,具有对光透影、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

玲珑瓷是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以釉烧成后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因为“玲珑”的本义就是灵巧,明彻、剔透,所以以玲珑称这种瓷器是非常确切的。

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载:‘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色者谓之影青镂花,而两面洞透者谓之玲珑瓷。’其制作方法是,先在生坯上按图案设计的花形,镂刻一个个小米孔,使之两壁洞透,有如扇扇小窗;然后糊上特制的透明釉,就像窗户糊纸一样;再通体施釉。经过焙烧,镂花处明彻透亮,但不洞不漏。这种透光的米粒状孔眼,叫做‘米花’;在日本则叫‘米通’‘萤手’。有些陈设品如龙舟、花瓶之类,镂空处不糊釉浆,也叫玲珑。唐代洪州窑巳生产玲珑瓷;明永乐时,景德镇窑巳有玲珑产品。隆庆、万历其间,玲珑瓷风行一时。清乾隆时期,御窑厂也曾仿烧。主要器物有玲珑炉、玲珑盖碗、玲珑笔架和玲珑香奁等。

玲珑瓷有很悠久的历史,所以也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