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缸 > 导航 >

“贵瓷器”鸡缸杯正式交接归国

“贵瓷器”鸡缸杯正式交接归国

古代瓷器缸 古代虎纹瓷器耳杯 鸡油黄瓷器鉴别

2020-12-04

古代瓷器缸。

本报讯(记者杨丽娟)以2.81亿港元刷新中国瓷器拍卖记录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上周正式在香港完成交接。日前,漂泊海外数百年的鸡缸杯入库上海西岸艺术品保税仓库。

鸡缸杯,即饰有子母鸡图的盛酒小杯,环绘公鸡偕母鸡领幼雏觅食。子母鸡图,最早兴于宋朝,然而画于瓷上,则始于明朝成化年间。此次归国的鸡缸杯,由上海龙美术馆馆长刘益谦今年4月在香港苏富比拍下,是欧洲最重要的瓷器收藏机构玫茵堂收藏的珍品。拍下鸡缸杯后,为保证其顺利归国,上海海关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为文物的前期备案、落地、进境、运输和进库做足了准备。上周末,鸡缸杯终于顺利抵达上海,并入库上海西岸艺术品保税仓库。

刘益谦表示,重金拍下这件藏品,是因为龙美术馆收藏了明清各个朝代的瓷器,独缺明代成化的瓷器藏品,鸡缸杯将使美术馆的收藏链条更加完整。他还补充说:“计划将鸡缸杯作为镇馆藏品展出,暂时不会考虑出手。”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明成化斗彩瓷器鸡缸杯的传说


明代成化鸡缸杯以2.8124亿港元的拍卖价格成交的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创造了中国古代瓷器的最高世界拍卖纪录。斗彩鸡缸杯其实有一个传说故事。成化是明朝第八个皇帝,成化皇帝叫朱见深。早年,朱见深从太子到民间流亡,对一名万姓丫鬟特别依恋。此后朱见深继任王位,封万丫鬟为万贵妃。万贵妃40岁的时,生了一个儿子,不幸夭折,从那一天开始,万贵妃就变了,宫里一旦有小孩,万贵妃就害一个,整个后宫白色恐怖一片,没有一个小孩能存活下来。

有一天,朱见深看到一幅画,一只母鸡带着一只小鸡在觅食,就联想到他的童年和后宫不稳定,便在这张《子母图》上写了一首诗,工匠们就按照《子母图》的意境把这个图案烧出来了,做出了鸡缸杯。万贵妃知道皇帝的用意后网开一面,有一个小孩存活下来了并继承了王位。万贵妃59岁的时候过世,半年不到,成化皇帝也就死了。

明成化鸡缸杯为御用酒器,成化尚饮,陈于御案,且成为后世皇家之风。明万历《神宗实录》载:“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成化鸡缸杯直径仅8厘米,胎薄透明,青花勾描,内填五彩,绘母鸡携雏鸡觅食,故命。经二次入窑烧制,工艺繁复艰难,可供御用之品不及三成。

成化鸡缸杯是中国陶瓷史的奇迹,烧成之日,至臻至美。此后二百年间,历代追访,终不及。将中国陶瓷艺术推向巅峰的清乾隆皇帝,曾命御窑厂仿制,然不无遗憾地赋诗叹道:垂范后世的朱明珍品,“鸡缸最为瓷器斗彩之冠”。

斗彩鸡缸杯:一位中国皇帝的杯具


斗彩鸡缸杯

自从刘益谦花2.8亿港元在香港苏富比拍下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之后,市场上便掀起了一股对于斗彩瓷器的热潮。这件口径8厘米的酒杯缘何具有如此高昂的价值?

明代成化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期,古玩界有句话叫“明看成化,清看雍正”。“斗彩”瓷器,创烧于明代成化时期,在景德镇御窑烧制的雪白的瓷器胎体上,用成化时期特有的釉下淡雅的青花作轮廓线,再以艳丽的红、绿、黄、紫等诸色填在釉上,入窑经低温二次烧成,姹紫嫣红、交相辉映。

成化瓷器的精美,与明代成化皇帝朱见深有关。在明代276年的历史上,明宪宗朱见深往往被认为是一个“不合格的皇帝”。但也有史学家指出,在他所统治的成化年间,明朝社会处于“从前期严肃冷酷到后期自由奔放的转型”。

这一时期诞生了著名的成化青花和成化斗彩。或许正是由于朱见深性格懦弱,导致那个时代的官窑瓷器有一种独特的淡雅之感,这种特殊的美学品位已经逐步被后世所认同。因而在成化斗彩鸡缸杯特展上,也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名称——“朱见深的世界,一位中国皇帝的一生及其时代”。

比2.8亿鸡缸杯等级更高的“小怪兽儿”来了!


人民网北京8月18日电(记者 董子龙)近日,美国斯纳金拍卖公司在其网站上宣布,将在秋拍上拍卖来源明确传承有序的“乾隆御窑各色釉大瓶”。此件藏品高87.31公分,口沿直径27.30公分,有5处小修,原为美国运通公司旧藏。

人民网北京8月18日电(记者 董子龙)近日,美国斯纳金拍卖公司在其网站上宣布,将在秋拍上拍卖来源明确传承有序的“乾隆御窑各色釉大瓶”。此件藏品高87.31公分,口沿直径27.30公分,有5处小修,原为美国运通公司旧藏。

凡古代瓷器都有一科学的命名,包括年代品种器型等信息。唯独有一件例外——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北冠为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学者们至今还没给它取一个准确又响亮的名字,一些权威图录上称其为各色釉大瓶,还不如约定俗成的瓷母好听。

乾隆一朝官窑瓷器普遍精美,瓷母一是因为乾隆本人提倡,二是因为唐英的管理。唐英以内务府员外郎职到景德镇督办官窑30年,至1756年去世,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的篇章。瓷母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瓷母”整个器物从上到下依次运用了色地珐琅彩、松石地粉彩、仿哥釉、金釉(耳饰)、青花、松石釉、、窑变釉、斗彩、冬青釉暗刻、祭兰描金、开光绘粉彩、仿官釉、绿釉、珊瑚红釉、仿汝釉、紫金釉等15种施釉方法,16层纹饰,颈部对称夔耳,腹绘12扇开光图案,包括“三羊开泰”、“太平有象”等画面。此瓶集高温低温色釉和釉下彩釉上彩于一体,其烧造工艺繁复至极,至今无法复制。

从斯纳金拍卖公司所提供的图片看来,此次拍卖的这件“瓷母”大瓶,纹饰与故宫博物院所藏大瓶有些许不同,但并不是用料工艺的区别,相反其纹饰仿佛有相互呼应之意,很有可能是一对。此消息一出,已经引起了拍卖行业以及行业内古董商的强烈关注。乾隆一朝的瓷器烧造技术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中国陶瓷史的顶峰,而“瓷母”大瓶,更是乾隆御窑瓷器不计成本的“炫技”之作。有行业内人士认为,此件藏品的拍卖价格很有可能超越2.8亿元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创造新的中国古陶瓷拍卖成交记录。

台北故宫的稀世珍宝: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成化瓷品,胎薄釉润,娇巧玲珑,青花色淡平实,用笔柔和,与前期相较,前强劲,后柔丽,各具风韵。而以青花描绘轮廓,和谐套配各种釉上色彩,即所谓“斗彩”。以前均认为斗彩始于成化,1984年在西藏日喀则萨迦寺发现宣德斗彩莲塘碗一对,其后又于珠山遗址发掘同类瓷盘破片,宣德斗彩终获认定。

杯口微侈,壁矮,以鸡为主题纹饰,故名鸡杯,又其状似缸,又称鸡缸杯。纹饰彩绘于外壁,有鸡纹二组,以奇石花卉间隔。一组公鸡在前,昂首护卫,母鸡在后低头觅食,三仔鸡围绕在旁,张口展翅,似为妈咪觅得食物而欢呼。另一组亦采二老三少组合,母鸡振翅低头,正奋力与猎物搏斗,前立一小鸡为母加油,并作充分准备,随时可加入战阵,也许母鸡振翅奋战,惊动了在前护卫的公鸡,蓦然回首,关爱之情不言可喻,另二仔鸡则嬉戏于花丛下,怡然自得。釉上色彩有红、黄、褐、绿等,浅染深描,或是二色重迭,搭配巧妙,架构了一幅活泼生动,祥和乐利的天伦图。

卧足内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加双框。成化写款前后一致,为鉴定真伪主要参考。

2.8亿买个鸡缸杯,别嫌贵 你想花3亿也买不来


笔者也是爱瓷之人,对瓷器略知一二。中国瓷器史,不乏制瓷技术高峰,但真正称得上瓷器的艺术高峰,为宋朝和成化瓷器为最。成化瓷器胎薄釉润,握于手中轻盈润滑,再加上图案绘画妙趣横生,在瓷器上综合了艺术品位和生活情趣。对于瓷器爱好者来说,别说是拥有一件成化斗彩鸡缸杯,就是能够摸一摸,又或是有幸看到实物,那也是三生有幸的事情。

皇家专属一般人就别想了

成化斗彩鸡缸杯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给普通人玩的。而且它与其他名品瓷器不同,在民国之前,根本就没有流出宫廷的可能。成化斗彩鸡缸杯仅限皇帝与为数不多的妃子御用,所以几乎没有存世量。而且因为皇帝对质量要求非常高,稍有瑕疵就要砸碎并掩埋,所以几乎烧制100只杯子才能有一只被送进宫廷。也因如此,鸡缸杯历来深受历代皇帝钟爱,且宝惜珍存。还有一个原因使鸡缸杯之所以价值连城,一是成化鸡缸杯小而薄,易碎,五百多年来,稍有不慎即成千古恨,故至今世界上存世者寥寥。全球存世的鸡缸杯仅16件,这之中只有四件藏于民间。而这四件中,只有三件是无瑕的,物以稀为贵自是颠扑不破的法则。二是这小杯在明朝一出生就是皇家血统,从未沦落百姓家,更有甚者,哪个老百姓家中藏匿成化斗彩鸡缸杯,那绝对是要掉脑袋的。成化鸡缸杯在中国瓷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图腾性”的品种,据文献记载,早在明末万历皇帝就希望拥有一个成化斗彩鸡缸杯,当时此杯已经达到十两黄金的价格,还不是有钱就能买到。

2.8亿别嫌贵这只是抄底价格

收藏是讲门槛的。最有钱的人不可能是最大的收藏家,最懂的人也不可能是最有钱的。所以如果世界排名前50名的富豪都来争夺这只成化斗彩鸡缸杯,那么恐怕50亿也无法将它买到。所以,刘益谦花2.8亿买到成化斗彩鸡缸杯真品,大家还都不要喊贵。可以预料,这只杯子再次流通的时候,价格至少翻番。这只成化斗彩鸡缸杯的珍贵之处还在于它的流传有序,该鸡缸杯曾于1980年及1999年上拍,分别获得528万港元和2917万港元的佳绩,均刷新了当时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这也让它2014年再次拍卖,引来水泄不通地围观。

笔者认为,这只鸡缸杯,其实际价格应该远远不止2.8亿。因金融危机影响,大收藏家们普遍资金不足,现金为王的时代,只有持有大把的cash,你才可以拥有更多更顶级的藏品。加上鸡缸杯因为其特殊性,其价位已然脱离了市场的一般规律,2.8亿也是它,如果再加入两三人同场竞争,十亿八亿也是它。

成化瓷:从宫碗芳华到鸡缸传奇


刚刚结束的香港苏富比春拍,来自玫茵堂旧藏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亿港币的成交价刷新中国瓷器价格记录。与此同时,另一件仿成化的雍正斗彩鸡缸杯(一对)也以2850万港币成交。因此有业内人士称2014年为“鸡缸杯元年”。成化斗彩在明代晚期就已难得一见,如今见诸拍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成化瓷器向来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海内外藏家垂慕,是瓷器市场上量少价高的传奇贵族。

成化青金蓝地孔雀绿釉刻花鱼藻纹大罐4,480,000RMB北京诚轩

成化价高不跌

百万以上拍品支撑市场

明朝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以景德镇为主的官窑器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论是建筑陶瓷还是其他类型的陶瓷制造都大大地超过了以前历代,“官搭民烧”的制度客观上对手工业工人的积极性起到了促进作用,烧成了许多可以与官窑相媲美的高质量瓷器。明代陶瓷以青花、五彩、斗彩瓷器为主流。明代瓷器炙手可热,精品大多已经沉淀,换手率大大降低;并且相对存世量大的清代瓷器来说,明瓷存世量略少,对比藏家对明代瓷器的热度,其价格未来仍是看涨不跌。

成化瓷器胎质细润晶莹,色调柔和宁静,绘画雅致恬淡,以其轻盈秀雅的风格独步一时,历来为世人称道与仿慕,然而传世器无多,品相完美者更少,这注定了其市场流通的数量之少。成化历经正统、景泰、天顺的动荡后,社会稳定,经济日趋繁荣,官窑恢复生产,皇帝对景德镇瓷器制造相当执著,自身又具有相当深厚的艺术修养,鉴赏水准颇高,成化青花与斗彩独树一帜。

成化白釉深腹碗7,998,480RMB纽约佳士得

成化斗彩屈指可数

颜色釉罕有难露面

如果说成化瓷量少质精,那么成化斗彩便是精品中的精品,堪称明瓷第一,斗彩鸡缸杯就是其中之一,几乎历代都有仿制,可以说宣德帝虽然创制了斗彩,但真正使斗彩瓷臻以极致的却是成化皇帝。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样本统计,2005年至2013年成化斗彩仅上拍7件,成交5件,3件超过百万,均为酒杯类器物,最高价为2011年在香港佳士得拍出的“明成化斗彩团莲纹高足杯”,以1,930万元成交,另两件价格较低是因为这两件拍品一件为瓷片贴补而成,一件为普品且有伤,但即便如此也以几万、十几万的价格被藏家收入囊中。成化斗彩价高一方面源于存世量稀少,另一方面则是它的工艺难度系数高。瓷器向来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而斗彩更甚。斗彩经釉下青花和釉上彩斗合而成,需要先用青花钴料在瓷坯上双勾画出图案纹样,然后入窑,用1200℃-1300℃的高温进行第一次烧制,烧成取出后在釉上填入彩料,再入窑用900℃的低温进行第二次烧制而成。就当时的社会生产水平来讲,其工艺难度极大。

成化斗彩瓷器没有永乐宣德瓷器的大气派,而是追求中小作品,赏心悦目,讲究线条美,成化的瓷器带有女性的阴柔美,不似永乐、宣德那般豪放、粗犷,除了成化帝的敏感性格以外,成化瓷无大器与酿酒业的发展也有关系,明成化时,蒸馏酒已经出现并且成熟,饮酒从米酒的低度、大碗,转向用小杯、度数高的蒸馏酒。这种社会需要也是促成成化斗彩小杯诞生的原因之一。

与斗彩瓷器一样,成化瓷颜色釉瓷也属于明瓷中的珍品,且存世量极少,市场上难得一见。如成化斗彩和青花瓷的高声誉度,一定程度上归功于成化白瓷的精细。三件高价颜色釉均在2010年登场,纽约佳士得拍出的成化白釉深腹碗,传承有序,胎釉俱佳,以近800万元高价易主;同一专场释出的成化黄釉盘,逾600万元成交。北京诚轩一件成化青金蓝地孔雀绿釉刻花鱼藻纹大罐,传世绝罕,同为难得的大器,以448万元成交。

成化斗彩鸡缸杯HKD281,240,000香港苏富比

帝王多青睐成化器

清朝旧仿潜力亦佳

成化斗彩因其特殊性,价位已然脱离了市场的一般规律,对整体瓷器市场也不具备一般的参考性,藏家对其的追逐更多的是一种身份上的象征。其精美、稀少、名气大已非等闲人可拥有。对于一些藏家来说,如果无法拥有成化之鸡缸杯,退而求其次,雍正的仿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后世竞相仿制,明朝万历年间就有成化瓷器仿品出现,而尤以清朝康熙、雍正时期模仿得水平最高,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有的仿品甚至比成化瓷器本身更为精美。清康熙许谨斋有诗云:“新来陶器仿前朝,混入成宣价更高”。据雅昌艺术网监测中心的不完全统计,2008年至2013年清仿成化斗彩均价已达69.89万元,2013年的均价较2008年翻了5倍之多。2009年5月香港佳士得“清雍正斗彩鸡缸杯”以213万元成交,2012年12月北京保利“清雍正斗彩鸡缸杯”以368万元成交,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春拍香港苏富比“清雍正斗彩鸡缸杯一对”以2,654万元成交,显然,成化斗彩的高价位对清朝斗彩亦有提振效果,未来升值空间不可小觑。

成化黄釉盘6,125,268RMB纽约佳士得

成化瓷并非件件贵

流传有序价更高

瓷器拍品高价的缔造一方面取决于器物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则更看重其传承著录。香港地区瓷器拍卖历来具有优良传统,高精尖的成化瓷器很多经由香港拍出。2013年秋拍的成化青花宫碗,还有今春轰动业界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均闪耀香江,也让普通藏家难以望其项背。不难发现,除了“珍奇稀有、品质上乘”以外,这两件瓷器都系名家收藏,有着清晰的流传记录。这只宫碗为Cunliffe勋爵旧藏三件成化宫碗之一。此碗于1971年Bluett古董展售会时估价25,000英镑。十年后于香港苏富比以4000万港币售出;成化斗彩鸡缸杯为欧洲玫茵堂珍藏,并为LeopoldDreyfus夫人、坂本五郎、桂斯•艾斯肯纳奇(GiuseppeEskenazi)及(传)仇焱之旧藏,来源显赫。符合这诸多因素的完美瓷器仅为凤毛麟角,拍出天价也不足为奇。

天价拍品仅是市场中极小的一部分,而拍卖行要努力满足不同层级买家的需求。内地市场,北京东正拍卖将在春拍推出一件“明成化官窑青花矾红五龙宫碗”,为日本京都百年旧藏,是成化斗彩之前身,品相完美,估价待询。北京中汉犹珍17期拍卖会,包括三件明成化青花瓷器,一件成化官窑海水云纹罐,因品相问题以12万元起拍;婴戏图碗与婴戏图水仙花盆均属民窑细路,工艺精细,尤以水仙盆造型为少见,数万元的起拍价格十分接地气,值得入门级藏家竞购收藏。北京保利也将在26期精品拍卖会上推出一件明成化青花龙纹盘,作为成化瓷器这种可遇难求的低数量品种,只要定价合理,无论品相与官民窑,都会引起藏家关注,如果再加上品种少见,预计会有十分理想的成交价格。

瓷器收藏以人物画贵


在传统的古董陶瓷纹饰中,通常都是由制瓷艺人在器皿身上用颜料绘画出精美的图案而进行烧制的。为此,古董陶瓷绘有纹饰的器物,其欣赏价值通常是要比没有绘画的古陶瓷的艺术性要强。古陶瓷鉴藏界资深人士岑世英先生表示,古董陶瓷的绘画纹饰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个奇葩,而人物纹饰则最为珍贵。

由于在陶瓷上绘画图案对制造陶瓷的工匠艺人们要求甚高,为此能够画出精美纹饰的陶瓷作品是非常难得的。而在收藏界对于瓷器绘画精美的人物纹饰古陶瓷器物的追求,也是十分受到收藏家和投资者们的青睐。岑世英解释到,因为人物图案是最难以绘画的,为此它的价值往往高于其他绘画纹饰的同类型瓷器。

岑世英认为,玩古陶瓷若是手上有一些人物绘画的瓷器,即便是晚清民国时期的,在当今的古玩市场也算是不容易见得到一件开门货了。正是因为被行家们炒得越来越高,加上玩的人也多了,所以一些清末民初时期的人物纹饰瓷器花瓶也是属于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品种了。

弘治鸡油黄瓷器鉴赏


弘治黄釉青花折枝花卉纹盘

弘治黄釉盘(底)

公元1488年,宪宗的第三个儿子朱佑樘18岁时继位,年号弘治,在位18年。

弘治朝瓷器在造型、纹饰风格与成化比较接近,素有“成弘”不分之说,稍有变化的是弘治的琢器器型种类比成化较为丰富,出现兽耳瓶、葫芦瓶等新器,造型敦厚,不及成化器精巧。像成化那样薄胎小件器物已大为减少,工艺也不如成化讲究。但弘治官窑的杰出代表——黄釉和黄釉青花器,堪称明代瓷器中最著名的颜色釉品种。

我国传统低温黄釉是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以氧化铅为助熔剂的颜色釉。从汉代开始历代多有烧造,但明代以前的低温黄釉均施于陶胎上,且色调多为黄褐色或深黄色。明代景德镇生产的低温黄釉瓷器则为瓷胎上挂釉,明代最早烧造的黄釉瓷器是宣德朝,宣德黄釉施釉厚,因而有橘皮纹状,到弘治时低温黄釉的生产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黄釉颜色较宣德、成化时鲜亮、娇嫩,如鸡油色。故又有“鸡油黄”、“娇黄”之称。因制作工艺是用浇釉法烧成,又名“浇黄”。弘治黄釉多施于盘、碗上,圈足较宣德、成化矮,并且向底器收,胎釉交汇处往往有一丝较为浅淡的火石红,另外盘、碗底心多呈不规则的凹陷状,据冯先铭先生考证,弘治黄釉与后世仿品还有一个明显区别,那就是弘治黄釉六字款“治”字的三点水旁明显低于“台”字。

瓷器发展到了明中期,可以说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单色釉的各种难关已被攻克,预示着瓷器生产最辉煌阶段的来临,特别是永乐甜白和弘治黄釉的烧造成功,极大丰富了瓷器的美学语言,拓展了多层次的审美途径,当身心疲惫之时,能捧起永乐白、弘治黄,视觉上定会突地着了魔一般,久久凝视,赏心悦目,俗念顿收,令人“忘乎所以、美若神仙、不忍释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