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瓷器中国古代五大名瓷 > 导航 >

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瓷器

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瓷器

瓷器中国古代五大名瓷 中国古代四大瓷器 中国古代瓷器

2020-12-09

瓷器中国古代五大名瓷。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历史四大发明为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不仅推动了中国文明的发展,也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四大发明

但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蕴含的智慧确实无法估量的,除了四大发明以外,还有不计其数的智慧的象征,如张衡的地动仪、太阳历、周易八卦等都是智慧的结晶。

如果说从为人类服务的发明上来说影响力的话,那么瓷器可以算得上是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了,瓷器是中国地地道道的智慧结晶,早在3500年之前的16世纪商代中期,中国就发明出了瓷器。

当时的瓷器虽然做工粗糙,但是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是巨大的,从此以后人们吃饭的器皿不用发愁了。而这个时候,世界上很多国家吃饭都还没有合适的工具呢。比欧洲瓷器的出现整整早了1700多年!

钧瓷双龙尊

宋代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发展的高峰时期,出现了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和定窑,并称“宋代五大名窑”,其中钧瓷打破了其他瓷恒定不变的单一釉色,出现了彩色釉,可以烧成绚丽多彩的器物而深受皇室喜爱,因此成为五大名窑之首。

中国的英文单词“China”就是“中国”和“瓷器”的英文翻译名,瓷器早早就成了中国的代表产物。在中国古代,瓷器是最大的奢侈品之一,甚至在欧洲的皇室,都将拥有中国精品瓷器做为身份的象征。

钧瓷

如今,瓷器的发展更加炉火纯青,畅销海内外,并且也是礼仪邦交首选的高端礼品。瓷器也因此被成为是中华民族艺术的象征。

瓷器这项伟大的创举,从对人类的贡献来说,不亚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所以,有关专家学者指出,瓷器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小编推荐

中国古代泥塑手工制作全过程


中国遗存着大量古代建筑,尤以宗教建筑居多。在佛寺、道观内散落着众多精美的历代泥塑,其时间跨度上迄盛唐,下至明清,连绵不断,各代均有佳品,另观者惊叹! 中国古代泥塑的制作过程。 细腻、黏性强的泥土即可,一般在冲积平原以及河流故道两侧的积土地带都能找到,只是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黏土的细腻度和色泽有所区别而已。 颗粒匀称,干净无杂质的细沙即可。 田间地头已干燥的草梗、麦秸或已加工好的草垫均可。 用做棉被的已弹好的棉花。将干稻草和到澄好的泥浆中。 分成小团的粗泥团。 澄好的泥浆。加入筛好的细纱。双手均匀的慢慢揉搓。 拍成方砖,仔细包好,备用。 搅拌好的泥浆。加入棉絮。双手均匀的揉搓,并加入少量细沙。 揉至棉花与泥、沙成分均匀,撕扯泥时有均匀棉絮。 分成小袋,密封好,防止风干,备用。 传统泥塑的工具通常都是由工匠们根据不同的造型需要来制作的,以求达到完美的造型效果和更高的效率,一般分塑形工具和压光工具两种,以竹、木制成的最为适用。 制作细节压光的小工具。钉制木架 传统工匠从称之为“立骨”,大型彩塑的骨架通常使用整根的木材深插入地下,再夯实周围泥土固定,悬塑、壁塑则要把骨架固定在房架和墙面上,小型彩塑则直接固定在底座上即可。 按照粉本搭构泥塑骨架,架子的搭建过程就已经是造型的开始。除力求结实并能很好的负重外,对体量的大小和姿态的把握就已经开始考虑了。 第一层“糙泥”:根据粉本样式确定各部位体量的比例关系、形体的姿态以及衣纹的疏密排列。 传统泥塑的堆泥塑型要经过层层附着积累而成,在制作过程中,每上一遍泥都不能太厚,都要为下道工序留有位置,并且要用工具压紧泥层。 每次上新的一层时,还要注意上一层泥的干湿状况,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要让新旧泥层很好的衔接,以免出现离层、脱壳现象,导致前功尽弃。所以,每一层的塑造都有着明确的要求和目的。 侧面与正面同样重要,掌握侧面头、胸、腿的节奏能把握住佛祖的气度。 第二层“中泥”:完善各部位的型体塑造。 快速的塑造出衣纹的大致形态。 除了参考粉本,同时代的佛像对侧面的处理也很重要。第三层“细泥”:做细致入微的刻划和塑造,并通过反复的压光处理使泥胎质密坚硬,从而达到工艺要求。 用前面提到的小工具一边加泥一边压光。 这个步骤是最费时费事的,师傅说他学徒时曾经压一个佛脸压了一个月。 但这个步骤又是必须的,压光的表面呈现出一种各个角度的饱满,是泥塑后翻制石膏所无法比拟的。 补缝封漆:泥胎在完全干燥后,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裂缝,需用细泥进行填补,直至干后再无裂痕,并罩漆加以密封,一般都使用大漆,均匀刷涂即可。 所有的细节都不能放过,大漆能增加泥的强度。 为了防止塑像表面在日后的气候干湿变化过程中不出现裂纹,要在其表面贴一层皮棉纸或细纱布。 一般方法是先将纸或布根据需要剪成大小不等的方块。 水胶。用排刷蘸上预先调好的水胶刷在素胎上,随后将纸或布附着其上,再用排刷反复涂刷,以保证纸或布与素胎紧密粘合,这道工序需从局部开始,逐步完成。 纸或布贴完以后,由于在接缝处会形成起伏,需打腻子做表面平整处理,另外,这样做还有助于颜色的附着。腻子要尽量打得均匀,薄厚适度。 腻子的成分为:乳胶、滑石粉、水。 大型的彩塑或相对平整的部位可用腻子铲均匀刮抹。 小型的彩塑或造型变化复杂的部位可用板刷涂抹。 待腻子干燥后,再用砂纸进行打磨,要求造型表面平顺无坑洼。另外,由于塑像贴金的部位对平整度以及硬度要求更高,所以需要原有基础上涂漆进行更细致的打磨,为使金箔色泽沉稳,一般选择黄色漆或棕色漆为宜。 根据粉本图样,将图案勾描在素胎上。并标明所涂颜色,便于敷彩。 整体图。 沥粉工艺在宋代之后的彩塑上大量运用,虽然最初是为了模仿衣物的金丝织绣效果,但它在既起到分隔图案作用的同时,却使造型增添了一分层次。粉包。沥粉工艺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艺,古时都由团队中的壁画师傅来完成。 古代五彩妆銮的颜料有矿石研磨的(也称石色)和植物提取的(也称水色)。矿物颜料一般有朱砂、银朱、石青、石绿、墨及钛白等色,特点是色彩较厚重,覆盖力强,不易退色。植物颜料有桃红、烟紫、藤黄、花青等色,特性是色彩鲜艳、明快、易调合、不耐日晒、易退色。 上完彩之后,华丽丽的整体效果。 贴金工艺是彩绘装銮中最后一道工序,在这道工序中,金胶的稀释比例以及干湿程度对金箔的平顺效果会产生一定影响。 现在通常使用的金胶为:金胶混合汽油。 正宗的!南京金箔厂! 越怕费金越贴不好! 别抠门!贴金要大气舍得! 完工!

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研究


中国制造陶瓷的历史悠久,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其陶瓷制作精美,实用性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这应该归功于中国古代陶瓷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本文则主要探讨了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从陶器的产生到瓷器的出现、发展、繁荣进行简要的概述,以加深对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认识。

所谓陶瓷,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陶器,二是瓷器。陶器比瓷器出现的年代要早很多,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而最早的瓷器则出现在商代以及西周年间,这个时候的瓷器被称为“原始瓷”,因为技术不够成熟,胎色以灰白居多,而且“瓷器”的表面还有一层石灰釉,与后来的瓷器存在很大的区别。但是在制作工艺上,瓷器的制作工艺是在陶器的制作工艺上发展而来的。陶是渊源,瓷是传承,二者源远流长相互融合相互发展相互繁荣。而陶瓷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是创造中国古代文明辉煌艺术成就的不可或缺推进力量。早期的瓷器是作为一种生活用具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在随后的发展历程中,陶瓷逐渐成为一种代表精神文化追求,体现价值品位的艺术品。而在中国古代陶瓷漫长的发展与进步历程中,每一个时代陶瓷都有自己的工艺特点以及不同的艺术文化追求,体现着不同时代的制作陶瓷的工艺水准和当时的社会风貌、民俗特征以及艺术品位。所以对于每个时代瓷器的研究都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探求,都是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与关注,而其中陶瓷工艺这一部分的发展在推动中国古代陶瓷历史的进步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陶瓷的发展史滥觞于新石器时代。据考古发现,目前最早的陶器遗址是距今约10000年的地处湖南道县的玉蟾岩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以及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当时的制陶工艺极其简单,所用的制陶原料均来自于人类所居住的地方,烧出来的陶器质地松软,是一种粗砂陶,多用于日常生活。

到了殷商时期,开始出现瓷的雏形。而此时的制陶工艺也开始有了长足的发展,陶器的造型开始多变,而且还有不同品种不同花色的印纹硬陶出现。到了西周,陶器的制作原料从就地取材变成了高岭土,而高岭土中含有少量的Fe2O3,使得制陶烧制温度达到了1200℃。而原始瓷也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原始瓷的内外表面都含有一层厚薄不均的玻璃釉,颜色多为青灰色和黄褐色。在瓷胎上一般使用黄绿、青绿的釉进行敷釉。这种原始瓷的吸水性弱,颜色灰白,胎面粗糙。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陶瓷工艺并没有太大的进步,只是很多陶器上面都刻有一些表示封建等级的文字,诸如“左陶户”、“相邦”等。这可以证明当时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是非常严格的。

两汉时期,陶瓷工艺开始出现显著的提高和发展。在西汉,由商周发展而来的上釉制陶公一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这个时期的釉的颜色也开始增多,出现了彩绘陶。到了东汉,特别是东汉晚期,南方的青釉瓷烧制成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瓷陶分家,瓷器开始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这些瓷器较原先的陶器,它的外观更加坚实更加致密,胎质更加细腻,釉色也变得澄澈透明,强度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而青釉瓷的出现与南方越窑,主要是因为当时南方盛产瓷石,并将瓷石单独运用于胎面的制作原料中。

南北朝时期,中国长期处于一种纷争四起,战乱不断的局面,使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摧残,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陶瓷工艺的向前发展。但是这个时期其他的工艺美术,包括绘画、美术、书法开始融入到陶瓷工艺当中去了。这为隋唐时期陶瓷工艺的发展与强盛了积累了基础。

隋唐时期在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期间,北方白釉瓷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制作工艺上,以邢窑、定窑、巩窑为代表的白釉瓷首先在原料的使用以及胎釉的配方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与创新。他们在白釉瓷的胎中加入了含有高岭石较多的高岭土或者高岭土。其次,对烧制瓷器的温度进行了小幅度的提高,从原先的1200℃提高到1380℃左右,这要得益于对于烧制炉窑的改进。最后,他们还对装烧工艺进行了改进,从明火支烧发展到了闸体装烧。而在唐朝还出现了为世人所熟知的“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的陶器,它不同于西汉时期的上釉陶瓷的主要原因是“唐三彩”的釉色丰富,包括了浅绿、深蓝、茄紫、天蓝等多种釉色。而且在造型、所表达的主题方面,“唐三彩”要比西汉时期的上釉陶器更加丰富多样。不仅如此,唐代还出了制作工艺精美的“彩瓷”,它为后来的色釉和彩绘装饰陶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到了宋朝,中国陶瓷工艺开始迎来一个鼎盛时期。不管是胎质、釉料还是制作技术、所表现的主题方面都较前一个时期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烧瓷技术开始日臻完善,并出现了不同风格的窑系。包括磁州窑、龙泉窑、越窑等,以及闻名中外的宋代五大名窑:汝窑、钧窑、定窑、哥窑、官窑。而宋瓷最为人称道就是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譬如钧窑的瓷釉就是一种红釉,它给人一种珠圆玉润、吉祥喜庆、大方典雅的东方美感。再者就是宋瓷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不同的领域,在前人传统的划花、印花以及刻花的装饰技术之上增加了毛笔加绘的新的装饰工艺,使得瓷器的纹饰流畅奔放,极具动感,看起来流光溢彩,非常富有艺术特色。也正是因为这种问世技术的创造,使得宋瓷装饰手法极大程度地向绘画倾斜,从而导致瓷器纹饰所表达的主题,所刻画的人物,所展现的题材呈现五花八门之状。而在宋朝最为重要的一个制瓷地点——景德镇,在对后来的陶瓷工艺的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景德镇是从五代开始烧制瓷器,到了宋代,景德镇开始烧制大量的青白釉瓷,同时在质量上也有很高的标准,使其在窑极其多的宋朝争得一席之地,并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窑场之一,这为景德镇后来成为中国瓷都奠定了基础。

陶瓷工艺发展到元朝,外销瓷的数量大增。而大多港口集中在南方,这就促进了南方龙泉窑和景德镇窑的发展,而北方瓷窑逐渐走向衰落。这个时期,在陶瓷工艺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就属景德镇窑了。景德镇窑在这个时期,首先采用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次配方”方法,提高了瓷器烧成的温度,同时减少了陶瓷在烧制过程中出现变形的情况,使得制造大型瓷器成为可能。其次景德镇烧制青花瓷的工艺走向成熟,实现了以氧化铬着色的釉下彩青花和以氧化铜着色的釉下彩釉里红两者结合的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釉色虽单一,但是并不显单调,是一种粗细有质、精美绝伦的瓷器。

到了明朝,景德镇瓷器开始全面发展,煅烧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景德镇也成为全国最大的瓷器烧制中心。在陶瓷工艺上面,完成了以一种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斗彩。其中以明成化斗彩最为瞩目,它颜色鲜亮、釉面圆润如玉,纹饰生动形象,制作精良。还有明万历的五彩瓷、黄绿紫相映成趣各增奇妙的素三彩,这是清朝康熙五彩瓷以及雍正粉彩瓷兴旺发达的基础。

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制作工艺精良、艺术表现丰富多彩,在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之后依旧熠熠生辉。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由于篇幅有限,文中很多地方都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诸如清朝的五彩瓷、宋朝不同窑系之间的风格差异等,笔者将会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以推进对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研究。

瓷枕|中国古代陶瓷枕头 极富有艺术张力


瓷枕,即瓷质的枕头,枕上用彩釉绘成精美的图画或题有诗句。隋唐已有烧制,宋代,瓷枕的发展进入繁荣时期,不仅器形较前代有所增大,而且装饰技法也突飞猛进,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南宋景德镇青白瓷斜倚仕女瓷枕

枕头是人们日常起居的重要生活用具。中国古代的枕头最早是以天然石块制作的,以后又逐步扩大到使用木、玉、铜、竹、瓷等材料。其中以瓷枕的数量最多,应用最为广泛。同其它日用陶瓷一样,它是随着制瓷工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

宋定窑白釉孩儿枕

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唐朝时(公元618~907年)开始大量生产,两宋及金、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最为鼎盛,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随着更为优异的制枕材料的出现,瓷枕也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在瓷枕的发展史上,以宋代(公元960~1279年)北方磁州窑系所烧的瓷枕最具有代表性。这一时期生产的瓷枕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包括几何形枕、兽型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瓷枕的装饰纹样也多彩多姿。较为普遍应用的纹饰有动植物纹、人物纹、山水纹、文字纹等。瓷枕的造型与纹饰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文化、习俗、时尚、追求等方面。这一点尤其以带有文字纹饰的瓷枕所表达出的最为明显。

北方磁州窑系瓷枕

古代瓷枕的装饰手法按照不同朝代、不同产地也各有差别。唐和五代(公元7~10世纪)以前的瓷枕多以模印、细划绞胎等为主;宋金时代(公元10~13世纪)则以绘画为主,同时出现了更为瓷枕复杂的装饰手法。随着制瓷业在工艺技术、造型装饰手法等方面的不断改进,瓷枕所展现出的工艺、艺术成就也越来越辉煌。除了宋代的磁州窑系之外,中国南北各地的许多著名瓷窑都曾烧制过精美的瓷枕,各地所产的瓷枕在工艺造型、胎釉纹饰等方面也各有特色,其总体风格与相应的时代和瓷窑特色相一致。

老虎瓷枕

瓷枕形制有很多形制,有六角形、八方形、长方形、腰圆形、云头形、花瓣形、鸡心形、椭圆形等,也有塑成婴孩、虎形、龙形的。定窑孩儿枕极为罕见,有卧女瓷枕、童子荷叶枕。纹饰瓷枕的纹饰有瓷枕、动植物纹、人物纹、山水纹、文字纹、双狮花卉瓷枕、黑花荷莲纹瓷枕 、牡丹纹瓷枕、人物纹、山水纹。

现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定窑孩儿枕是一价值连城的珍品。此枕为一卧式男瓷枕童,他双臂环抱,伏卧在木榻上,头侧垫在左臂上,右手拿个绣球,双脚交叉跷起,一副天真顽皮的神态。胖胖的圆脸,双目炯炯有神,身着长袍,外穿坎肩,下着长裤。衣纹线条和衣着、木榻上的刻花装饰简洁流畅。定窑白润的色调和质感,给人以自然恬静、雅致高洁的艺术感召力。

绿地粉彩八宝瓷枕

枕在宋瓷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它以有限的画面记录了宋人的生活,体现了宋人身心放松、与世无争的心态。

塞克勒博物馆展示中国古代瓷器制作工艺——窑炉


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时常会有各种让人惊喜的小展览,供人一饱眼福。前日开展的“窑火神工”中国古代瓷器制作工艺展以制瓷工艺为主题,辅以实物,展示了瓷器制造过程中的相应工艺流程,对科技史有兴趣的同志看了应该有一定的收获。

前言

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重大的贡献。从商代的原始瓷器开始,此后历代制瓷手工业技术日臻完善,我国长达三千五百多年的瓷器烧造历史,举世无双。其中蕴含的科技成就更是首屈一指。瓷器制作工艺的发展与进步,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表现了他们对自然力量的驾驭,以及博大而精神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怀。瓷器凭借着坚实的质地和稳定的性能,得以保存千百年,记录下社会的生产、生活、科技、艺术等诸多信息。

本展览是“指南针计划”进大学校园——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的价值发掘与展示项目之一,得到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

龙窑

葫芦形窑

馒头形窑炉与蛋形窑

熊熊烈火之中,莹润玉洁的瓷器呼之欲出。而在小小窑炉之中,也自有一番乾坤。入窑烧造是瓷器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装烧方法以及对火候和时间精准度的把握,都直接影响着瓷器的烧成质量。

南方早期青瓷的创烧得益于龙窑的发明,北方则因地制宜使用馒头窑,景德镇还发明了葫芦形窑、蛋形窑。

塞克勒博物馆展示中国古代瓷器制作工艺——绘画图案


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时常会有各种让人惊喜的小展览,供人一饱眼福。前日开展的“窑火神工”中国古代瓷器制作工艺展以制瓷工艺为主题,辅以实物,展示了瓷器制造过程中的相应工艺流程,对科技史有兴趣的同志看了应该有一定的收获。

前言

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重大的贡献。从商代的原始瓷器开始,此后历代制瓷手工业技术日臻完善,我国长达三千五百多年的瓷器烧造历史,举世无双。其中蕴含的科技成就更是首屈一指。瓷器制作工艺的发展与进步,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表现了他们对自然力量的驾驭,以及博大而精神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怀。瓷器凭借着坚实的质地和稳定的性能,得以保存千百年,记录下社会的生产、生活、科技、艺术等诸多信息。

本展览是“指南针计划”进大学校园——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的价值发掘与展示项目之一,得到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

绘画

绘画是瓷器的一种装饰方法,可分为釉下彩、釉上彩及斗彩。

釉下彩是用色料在成型的坯胎上进行绘饰后,施以白釉或青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釉下彩又可以分为釉下褐彩、釉下褐绿彩、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三彩等。

釉上彩是在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用彩料进行绘饰,经低温烧结。因彩绘施于釉上,长时间使用,摩擦会磨损、脱落,釉上彩又可以分为红绿彩、五彩、粉彩和珐琅彩等。

斗彩创烧于明宣德时期,是釉下彩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工艺。先用青花在胎上勾描出完整构图的纹饰轮廓,然后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再于釉上青花轮廓线内填画各种彩料完成彩色图案,复入窑低温二次烧成。

釉下彩,长沙窑黑彩青瓷执壶,唐

釉下彩,长沙窑褐绿彩青瓷罐,唐

釉下彩,青花高足碗,清

釉下彩,青花莲花纹开光盘,清

釉下彩,清华云龙纹器盖,清

釉下彩,长沙窑褐绿彩兽形瓷器,唐

釉上彩,仿正德款矾红盘,清

釉上彩,五彩盘残件,清

釉下彩,长沙窑褐绿彩绘青瓷执壶,唐

釉下彩,长沙窑褐彩字纹青瓷执壶,唐

釉上彩与釉下彩结合,景德镇斗彩盘,清

清釉上彩与釉下彩结合,景德镇斗彩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