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瓷砖是什么 > 导航 >

宋代钧瓷底部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宋代钧瓷底部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瓷砖是什么 什么是瓷砖 什么是好瓷砖

2020-12-09

瓷砖是什么。

传世的宋代钧官窑产品中,以底部刻有汉字数码的钧瓷最为珍贵。但为啥钧瓷要刻底码?钧瓷底部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说来话长,从宋朝徽宗开始,钧台窑被宫廷所垄断,产品器型都要按皇宫设计的样式进行生产,并定期向皇宫进贡。话说这一年,又到了进贡瓷器的日子,钧台窑一个姓杨的督窑官,把烧好的钧瓷挑了又挑,共挑得葵花式花盆及盆托十套,莲花式花盆及盆十套,其它样式花盆及盆托十套,鼓钉洗大小六套,共计三十六套钧瓷精品。

这三十六套钧瓷送到汴京,先要送到王府,经内务大臣王强过目。这王强是个奸臣,也是个贪官,一肚子的坏水,他查看完三十六套钧瓷后,问督窑官:“还有没有?”杨督官答:“就这些,没有了。”王强的意思是,凡到我王府来的人,谁不送点礼上点儿货什么的,你不可能就这么空着手来。杨督官是个实诚人,直性子,他哪懂得王府的这些“规矩”,也听出王强的话外音。就为这,王强老大不高兴,对杨督官怀恨在心。等杨督官一走,王强就开始打起了坏主意:干脆把钧瓷砸碎它几件,就说督窑官失职,路上把皇上心爱的宝贝给打烂了。又一想,不得,这三十六套钧瓷可是完整无缺的送到我王府来的呀,这事从皆知。要说打烂的话,岂不是引火烧身,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王强思前想后,没了主意。

却说王强有个幕僚,叫苟耀仁,这家伙一肚子坏点子。他见自己的主子愁眉不展,问清缘由后,眼珠一转,对着王强的耳朵耳语了几句,王强听着,脸色由阴转睛,一会儿变得眉开眼笑,连声说:“妙!妙!”

第二天,王强上朝把三十六套钧瓷送到宋仁宗跟前。宋仁宗一看釉色,很是高兴,再一看器型,又变得很不高兴。原来,这些花盆与盆托都不配套,小花盆放在大盆托上,大花盆放在小盆托上,有的甚至放不下,十分难看。这就是苟耀仁给王强出的坏主意。眼看着宋仁宗就要发怒,王强大一旁暗暗高兴:“哼哼,姓杨,这回够你受的,不砍你的头,也得革你的职!”满朝文武大臣也面面相觑,不敢言语。

还真有不怕顽死的,正当这关口,从文臣行列里走出一人,大家一看,是宰相寇准。这寇准可是个大清官,他看出王强这个奸臣又在使坏,就对宋仁宗说:“启禀皇上,臣有本启奏。”仁宗说:“爱卿请讲!”寇准说:“这些花盆和盆托不是不配套,而是摆放得不对,请允许督窑官再摆一次。”仁宗准奏,传督窑官入朝。杨督官就把花盆和盆托重新摆放一遍。这一来,花盆与盆托大小配套,恰到好处。宋仁转怒为喜,赏了些银两给杨督官,就让他下殿回钧台官窑场去了。

却说杨督官回到官窑厂后,就犯了愁,思前想后,觉得在朝廷上若不是寇准大人给讲情,差点儿把性命给丢了,这王强也太坏了。明年还要进贡钧瓷,贼王强若要再加害自己咋办?为这事,杨督官是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想不出个好办法。

一天中午窑工们正在吃饭,有个要饭的白胡子老头儿,颤颤巍巍地来到钧窑场乞讨。这老头儿穿得破破烂料,浑身肮脏。有人见了想把他撵走,杨督官拦住说:“谁没有个难处,给他些饭菜吧!”白胡子老头儿就在这里吃了一顿饱饭。吃罢饭,那老头儿对杨督官说:“老夫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吃过饱饭了,你真是一个好人。老夫临走时送你几句话,可能对你有用处。一对一,二对二,背朝天,写数字。”说完,那白胡子老头儿就走了。杨督官听得真切,心想:看那白胡子老头儿不像个凡人,莫非是知道我的心事,特来点化于我?但这几句话又是啥意思呢?杨督官想呀,想呀,整整想了三天,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终于解开了这几句话的含义。这“一对一,二对二”是说同一型号的花盆配同一型号的盆托;“背朝天,写数字”是说把产品翻过来,底朝天,在上面刻上数码字。杨督官想:有了数码为证,花盆配套时就不会出差错,往后就不怕奸臣使坏了。

从那儿以后,钧台官窑烧制的钧瓷花盆与盆托都刻上了底码。到后来,只要是同一器型但不同尺寸的钧瓷,也都刻上了底码,表示大小区别。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传世宋代钧官窑产品,很多底部都刻有数码。这些钧瓷底部的数字也是宋钧瓷鉴定的一个参考指标。

编辑推荐

生产钧瓷的主要原料是什么?


▲生产钧瓷的主要原料包含两个方面:(1)钧瓷坯泥用料;(2)钧瓷釉用料。▲生产钧瓷所用的原料有近百种。钧瓷的胎质坚实细腻,造型古朴雅致,釉色窑变色彩都与其使用独特的地方原料有关。这些原料为禹州钧窑地区所独有,其中含有许多微量元素,成分非常复杂,矿藏主要分布于禹州西部、北部山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储量十分丰富。在古代,钧瓷生产使用的全部是天然矿物原料,现在则有少部分使用了一些通过化学方法加工制成的化工原料。钧瓷坯泥主要是用黏土矿物原料制成。黏土是多种微细的矿物的混合体,主要是由铝硅酸盐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而成。黏土外观有白、灰、黄、黑等各种颜色,有的柔软,水中一泡就开;有的较硬,呈块状;有的含沙量大;有的不含沙子。但它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有一定的可塑性和黏性,这种性质是指把黏土加水制成细泥,可塑成各种形状,干燥后保持原状不变,并且有一定的强度。钧瓷艺人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把几种黏土配合制成钧瓷泥,塑出了千姿百态、各种各样的造型。钧瓷坯泥所用的原料有:(1)软土――这种黏土原料本身具备成瓷的各种成分,单独一种也可成瓷,过去常称之为“一和土”,外观呈灰黄、青灰色,含有一定量的铁质;(2)黄矸土――外观呈深黄色,有的夹杂有灰色,含铁质较多;(3)碱石――化学组成与纯高岭土(高岭在江西景德镇附近,在那里首先发现适于制造瓷器的黏土,现在国际上都把这类制瓷的黏土称为高岭土)成分接近,外观呈青灰色块状;(4)白土――外观呈灰白、黄白、灰色等,为半软质块状;(5)黑毛土――外观呈紫黑色,是含有机物较多的一种软质黏土,可塑性好,黏性比较大。(6)骨料――耐火度较高和一种熟料,外观呈黄白色,颗粒较粗,用做大型钧瓷花瓶坯泥的骨料,起骨架作用。钧瓷釉所用原料主要是各种天然矿石、人工制备料和一些化工原料。天然矿石原料主要有长石、方解石、玛瑙石、滑石、铜矿石、铁矿石等,人工制备的原料有草木灰、牛骨灰等,化工原料主要有氧化铜、二氧化锡、氧化锌等。长石:钧瓷釉用主要原料,成分比较复杂,外观呈灰色、粉红、黄色等,为一种天然釉石,本身即可成釉。方解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外观呈浅黄、白色。玛瑙石:一种石英,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外观呈乳白色,是形成釉的主要原料。在宋钧官窑遗址内曾发现有白色玛瑙石,可见当时已采用玛瑙配釉。滑石:为含水硅酸镁矿物,手摸有滑腻感,外观呈灰白色、浅黄色等。铜矿石:一种含铜矿石,成分比较复杂,外观呈褐黄色。铁矿石:一种含铁的矿石,成分较复杂,外观呈暗紫红色,俗称“红斑化”。草木灰:树木草枝燃烧后收集的灰,以松木和栗木灰为最佳,灰中含硅、钙和磷等,外观呈青灰或黄灰色。经过加水多次漂洗,撇去浮渣,炕干后才能使用。古代钧釉多用之,有“无灰不成釉”之说。牛骨灰:牛的骨骼经高温煅烧后粉碎制成,主要成分为磷酸钙,外观呈白色。氧化锡:分子式为CuO,外观呈黑色,粉末状。二氧化锡:分子式为SnO2,外观呈浅黄或白色,粉末状或颗粒状。氧化锌:分子式为ZnO,外观呈白色粉状。

钧瓷烧制为什么要用匣钵,匣钵是什么


钧瓷大家都知道,但是怎么钧窑烧制估计都不知道,至于烧制的时候用的匣钵估计就更不知道了,为什么钧瓷的烧制要用匣钵呢?

匣钵俗称“笼盔”,主要是用来保护钧瓷素胎的容器,一般是在柴烧或者是煤烧的时候使用,由耐火材料制造,一般为圆筒形或者锅底形。

匣钵在钧瓷烧制中的作用主要有:

首先,坯体装入匣钵,同型号的匣钵重叠摞放,可提高装窑的密度和窑炉的利用率。

其次,避免钧瓷釉烧制品与火焰直接接触,受到煤烟及煤灰的污染,使产品釉色发乌和釉面落渣,造成火刺(釉面呈粗糙的黄褐色)、灰渣等缺陷。

那么,匣钵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第一,有相当高的耐火度和耐高温强度,保证在高温下不变形、不开裂。其耐火温度一般要求比产品的烧成温度高300℃以上。

第二,在高温中收缩性很小,以保证高温下产品的稳固性。

第三,热稳定性(抗热震性)好,以保证匣钵在反复急冷急热的温度变化下不破裂,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第四,导热性能好,有一定的气体渗透性,以保证高温下的热量和气氛迅速传到产品上。

第五,要有合理的形状和尺寸,以便获得最大的容积利用率,并使装坯、装窑等操作方便,叠摞牢固。

匣钵在使用时,里边和口部要刷上一层耐火涂料,以防止高温下相互黏结。同时匣钵外底部的中心部位要刷上一层特制涂料,防止底部落渣。此外,釉坯放入匣钵后,还要注意扫净匣钵上的灰尘,作用也是预防产品落渣。

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大多数钧瓷生产厂家都采用液化气或天然气烧制钧瓷,由于这些燃气比较纯净,没有灰粉污染,所以都采用裸烧。

所以,匣钵在钧瓷烧制中是具有很大的作用的,也是中国传统钧瓷文化智慧的结晶,虽然现在很多采用气烧不需要匣钵,但是许多传统的煤烧、柴烧钧瓷中,匣钵依旧是钧瓷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窑变是什么?


“窑变——永恒的痛苦和永恒的魅力”

人类最大的精神追求可以概括为一个字,叫“变”;人类最大的精神恐惧也可以概括为一个字,也叫“变”——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又是精神世界的“正”与“反”纠缠不清的有机整体(注:瓷器在烧造过程中出现的“窑变”正好和前面的表述吻合,于是出现这样一个解释:窑变——永恒的痛苦和永恒的魅力。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在窑膛里的窑火中那些颜色釉将怎样的流动?将呈现怎样的色彩?我们却又固执地选择站在窑火前做持续等待,我们尽力地把只要能想到的都想了又想,我们无法否认,这一切都是因为一种挡不住的魅力刺激了我们如此等待)。

窑变是什么?窑变是指烧制颜色釉瓷器时在窑火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具有“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处处体现意外(注:有意外悲哀也有意外惊喜)。影响发生窑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1)空气湿度;2)温度;3)生坯的含水量;4)施釉的方式;5)釉层的厚度;6)窑炉内摆放的位置;7)窑温;8)火焰流向;9)满窑密度;10)烧成时间;11)冷却时间;12)器型;13)瓷釉本身的物理变化;14)瓷釉本身的化学变化;15)瓷釉配方本身因素;16)燃料;17)窑炉类别;18)瓷泥;19)烧成技术;20)修坯技术等等。这里列举出来的20个方面的任意一个因素都会导致窑变发生,让人无法把握和控制。

总的来说,意外得到非常令人满意的作品的概率非常小,这是造成痛苦和饱含魅力的原因所在。因为窑变,世界上不可能出现两个同样的颜色釉瓷器(注:未来的科技发展会不会因为仪器的更加精密、设备的更加完备、配方的更加准确,而使“窑变”成为人类可以控制的一种变化?我宁愿这样的时代不要到来,因为“窑变”已经是一个让人爱让人恨的统一体,我们期待这样的“窑变”成为永恒,“窑变”本身成为永恒,忍受痛苦和享受魅力才会成为永恒)。

什么是钧瓷的釉上釉?


釉上釉是笔者在鉴赏众多古今钧瓷艺术作品,阅读大量的钧瓷、陶瓷专著,深度专访顶级钧瓷艺人,并在撰写《中国陶瓷文化之乡申报材料》、《中国陶瓷之乡·河南禹州》之后,悟出的一个钧瓷技艺新名词。名词虽新,其技艺却是钧瓷大师们制钧必用且世代相传的。

釉上釉一开始就是一个创意,在青瓷上点滴一些不同元素、不同稀稠的釉,使其成为美妙灵动的斑点,进而使整个器皿增添亮点。这个创意一开始的愿望是多一些色彩,并没有奢想达到窑变的效果。出窑时瓷器都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一变化再次启迪陶瓷艺人,可以在陶瓷上通体施釉上釉甚至多层施釉。这一创意,看似不经意,却完成了艺人意想不到的伟大创举,不仅使青瓷种类中增添了青花瓷,而且受点滴釉上釉的启发,创制出全新的钧瓷,开了中国陶瓷史自然窑变的先河。

自然窑变源于釉上釉,给钧瓷技艺洞开了无限空间,开始的同种釉上釉,窑变出的开片、鱼眼、纹路等,是一种单色调的艺术境界,相当于白瓷的刻、压花。后来又生发出更多的创意,比如釉料的多元化、多层次、多种施釉方法,特别是钧瓷釉面自然窑变生成的钧画更是神奇无比,很容易让鉴赏者产生无限的遐想,也让钧瓷艺人在创作中增添无限希冀和期待。

传统钧瓷的色彩达到了无与伦比的丰富多彩,有些窑变不仅巧夺天工,甚至所变色彩是什么名字都难以厘定,更不用说近期烧制的《凤凰涅槃》、《中秋如意尊》、《奥运意象壶》等。

釉上釉有薄有厚,有双层和多层,有单种釉,又有多种釉,加之施釉方法不断创新变化,其钧画生成有表层、中层、底层。因此,钧瓷窑变出经典釉画“寒鸦归林”、“红梅映雪”、“孔雀开屏”、“层林尽染”、“春江花月夜”、“风雪夜归人”、“二泉映月”、“西施浣纱”、“嫦娥奔月”、“蝶双飞”等就不足为奇了。有了釉上釉的创意,钧瓷不仅由工艺上升为艺术,而且拓展出一个意境新天地。“雨过天晴云破处,诸般颜色作将来”、“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成岚”皆成为可能。钧瓷釉画有意境为最上,有意境则自成高格,自成名品。

如今,钧瓷艺术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峰,成为稀世珍宝。钧瓷之所以能感动世人,釉上釉生发的窑变功不可没。意境是中国独有的文艺美学理论,钧瓷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理论再一次被艺术所证明,艺术再一次为理论所概括,今天用之评论钧瓷釉画尤为贴切。

钧瓷釉上釉技艺在传统钧瓷烧制中产生过非凡的作用,变化出无数的钧瓷艺术经典作品,为钧瓷的传承、发展、繁荣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当代钧瓷艺人应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利用古人的创意,启迪更丰富的灵感,创造更多、更美、更厚重的钧瓷艺术极品,使窑变出的色彩意境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