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古代小瓷器 > 导航 >

钧瓷“危”中求“机”-小杯大商机

钧瓷“危”中求“机”-小杯大商机

古代小瓷器 古代钧瓷器 古代虎纹瓷器耳杯

2020-12-09

古代小瓷器。

一个需要正视的事实是,当下的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陷入低迷。一方面,少数品牌影响力大、转型快的大窑口虽然不比前几年,但势头依然强劲;另一方面,包括中小窑口特别是新窑口在内的一大批窑口,由于受经济下行等大环境的影响,用举步维艰来形容一点儿都不为过。危机,危机,危险和机遇总是孪生兄弟。面对危机,钧瓷人如何反躬自省,弥补自己的发展短板?面对危机,每一个具体的窑口怎样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面对危机,钧瓷产业怎样“危”中求“机”,走上持续健康发展轨道?

带着这些问题,特组织本次《钧瓷“危”中求“机”系列谈》,以期通过汇聚各方智力,打通制约当前钧瓷产业发展的“任督二脉”,从而给各个窑口带来理性、科学、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助推钧瓷文化创意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小杯大商机-跳刀纹杯-白胜利/制

钧瓷圈的朋友年底聚会,细数经济寒流下2015年依然能赚到钱的钧瓷厂家,概括起来有四类企业。

一、诞生国礼级产品并有良好政商圈人气的厂家。

二、烧成稳定、釉色超群、以大路产品为主、针对众店商的厂家。

三、有独特的泥釉配方技术和娴熟的手工制瓷技艺的“夫妻”小作坊。

四、“跟着下,不害怕”,一味仿制别人专利造型,不求创新,满足市场的“偷窥”欲而赚些银两的厂家。

品茗杯

这四类企业,我比较推崇夫妻小作坊。我有一个学生,是手拉坯高手。去年年底,他约我到他的作坊喝茶。一到他家,我就傻眼了。三条七十年代砌成的青砖窑洞就是全部的厂房。环窑洞的四周是青砖垒就的火炕,火炕上面是光洁如镜的米色地板砖,地板砖上有序码排着尺寸不同的生坯茶盏。同一类茶盏的口径都丝毫不差,仿佛同一模具浇铸成的。看我吃惊的样子,学生说:“老师,这没有什么,比数学上的微积分容易多了。一年中每一天都干这个,熟能生巧,一年能拉几万只杯子,咋拉不好?不过,这两年生意不好做,烧大路货费力不赚钱。琢磨之后,决定精工细做,一天只做三二十只杯子,烧成之后,再精挑细选,选出十只八只,每一只能卖到100到150元,虽然产量小,但利润可观!”学生继续说着,内容是什么,我却听不进去了。我一个二千多平米的生产车间,用了七八个一线工人,创造的利润竟赶不上我的学生,这真是思路决定出路呀!

接下来,学生又说:“老师,眼下钧瓷礼品没有前几年火了,你那里生产条件好,不如多烧些实用器。”隔壁也是小作坊,新开发了双层保温养生杯,杯盖是网上定制的,现在订单排队,半立方的窑炉产值能达到一万多。人家很有头脑,杯子刚试烧成功,就跑到国家陶瓷质检中心做了全方位的质检,质检合格后,第一时间就挂到了网上,真厉害呀!第一个月就赚了五万多,学生越说越有劲,兴奋异常。我知道学生是对我好,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就像当年我恨他们不成才一样。

双层保温养生杯-李朝斐/制

回家的路上我想,钧瓷说到底还是艺术品,艺术品的市场比起生活用品市场就小得多了。在艺术品市场日益萎缩的今天,艺术品生活化,应该是钧瓷产业发展的方向。钧瓷茶盏、钧瓷养生杯的横空出世不就是很好的说明吗?

当然,这次转型是需要下些工夫的。无论是产品的款式、功用还是价格,都要以市场为导向,做全方位的调整。调整的同时,自己的内功也必须练好,就像我那位学生。人家整年累月只拉圆圆的茶盏,其它一概不做,几年下来名气就出去了,只要提到姓牛的茶盏谁不叫好!叫好的还是他那两只茶盏般溜圆的眼睛,光溜溜泛着水光,我真的疑心是长时间做茶盏影响的。只要功夫下到,什么事情做不成呢?达摩的九年面壁不就生生地在冰冷的岩壁上映出了活活的“佛影”吗?

编辑推荐

钧瓷的十大历史地位


钧瓷是中国五大瓷器之一,始于唐朝,在宋代时期,钧瓷成为五大瓷器之首,为皇家御用瓷器,钧瓷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时期,到现在,钧瓷已经发展了1300多年,其在瓷器的历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钧瓷的十大历史地位,带你更深一步了解钧瓷。

1、钧窑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制瓷中心

钧瓷诞生与被誉为“华夏第一都”的禹州。大禹之子启在禹州古钧台大宴天下诸侯,在这里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宋代以前,阳翟(今禹州)是全国著名的制瓷业中心。明清以后,全国制瓷业中心才转移到景德镇。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陶瓷窑遗址类禹州独占一半。在禹州发现的钧窑遗址,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01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

2、宋代在禹州设立官办钧窑

北宋时期,宋徽宗在阳翟(今禹州)城北门里八卦洞设立官办窑场,因阳翟有钧台,得名钧台窑。每年钦定生产36件,成为皇家御用品,不准民间私藏。目前宋官钧存世量极少。世界著名的博物馆虽然有收藏,也寥寥无几。

3、钧窑铜红釉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伟大创举

钧瓷对中国陶瓷史有一个巨大的贡献,就是在宋代烧制出了铜红釉。在此之前,中国的瓷器为“南青北白”,使用的釉是以氧化铁为呈色剂。铜红釉的诞生开启了彩色瓷器的时代。

4、钧窑被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宋代五大名窑中河南有官、汝、钧3个。明宣德三年,吕震等人为宫廷编制瓷器目录《宣德鼎彝谱》,宣德皇帝谕:“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开冶鼓铸。”后人据此把钧瓷列为送点“五大名窑之一”。

5、钧瓷成为明代郑和下西洋的贸易使者

据史料记载:“1410年,郑和下西洋,贸易往来中随船载有不少钧瓷。”1425-1435年间《大明会典》记载:当时“题准光禄寺每年分派河南布政司,名钧州烧选瓶、坛等瓷品,以供解寺应用。”

6、钧瓷成为清代宫廷御用品

光绪二十八年,河南巡抚命钧瓷工匠卢天恩等烧制钧瓷“禹贡九鼎”,向慈禧太后祝寿。次年,钧瓷贡品送京,进入宫廷。

7、钧瓷入展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赛会

1915年2月20日到12月4日,美国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航,在旧金山举办万国商品赛会,中国以丝绸、茶叶、瓷器为主要展品,从禹州征集了鼎、炉、花盆、花瓶等16种瓷器参展,中国展品获奖74项,金牌、银牌、铜牌、奖状等1200余枚。当时美国罗斯福总统盛赞中国获奖的瓷器、酒和茶叶。

8、1936年钧瓷在英国展出

1936年,在英国伦敦皇家学会主办的中国艺术品国际博览会上,宋钧窑变蟠桃、笔洗等众多钧瓷珍品,在伯灵顿大厦第五厅陈列。

9、钧窑瓷器最先入选中国五大名窑邮票

1999年4月8日,中国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国陶瓷-钧窑瓷器》邮票一套四枚,这是中国五大名窑中所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北宋的出戟尊、尊和元代的双耳炉、双耳连座瓶入选,这4件钧瓷产品是国家一级文物,是钧瓷的代表作。

10、传世宋钧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的镇馆重器

传世宋钧为清宫廷旧藏,有一部分在八国联军入侵时流失海外。民国初年,又有一部分被溥仪运出宮去。蒋介石在逃到台湾时大批故宫文物被转运到台湾,其中就包含有大量的传世宋钧,留在大陆的则重新回到了故宫。

现在传世宋钧主要集中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及英国的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等海外收藏机构。宋代钧窑的月白釉出戟尊是传世宋钧的巅峰之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以上就是钧瓷的十大历史地位,钧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劳动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文化的传承,将会对钧瓷的发展起到更加深远的作用。

公道杯 一杯茶里见公道


公道杯,古代汉族饮酒用瓷制品,闻其名,便可知其意,主要是为了均匀茶汤的浓度、平衡茶水的多寡。公道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

古代公道杯

明代洪武间,官府在景德镇开设“御器厂”,亦名“御窑厂”,专门为皇宫制造御瓷。当时的景德镇隶属于江西浮梁县,临近的都昌、抚州、丰城、乐平、鄱阳等县的瓷工听到景德镇开办“御窑厂”的消息后,纷纷聚集到景德镇,其中以都昌、抚州的瓷工人数为最多。御瓷要求高,制造难度大,凡是选到“御窑厂”的瓷工都是一些制瓷手艺高超的能工巧匠,经他们之手造出的御瓷皆是精巧之至的佳品,“公道杯”便是其中一种。

公道,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天下是大家的,公平、客观、合理,尊重事物本来的面目是最基本的法则。这样的思想不仅在文学、戏剧当中,还体现在生活日常的器物里,正如:公道杯。

公道杯

据说古时人们就用公道杯对付贪酒者,因为用公道杯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相传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定都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有一天特宴请他的开国功臣们。席间,朱元璋拿出瓷质酒杯为众臣斟酒赐饮,徐达第一个上前领赏,他一来好贪杯,一来日恃功高,竟让朱元璋把杯中酒斟得满溢,谁知他刚端起酒杯,这酒竟泄漏光了。而其他人喝这杯中酒,只要不斟满酒尽得甘醇。众人百思不得其解。朱元璋笑说:“此乃景德镇御器厂奉朕之命所造的九龙公道杯。圣人曰:谦受益,满招损。众爱卿今日一试其公道,以为如何?”

现代的公道杯,又称之为“匀杯”、“公杯”、“茶海”。目前已经是茶席、茶会上的重要器具了。如果用壶泡茶,再倒到每人的杯子中,就会出现前面的茶水淡,后面的茶水浓的现象,而有了公道杯,就可以先将壶中的茶水倒入公道杯中,然后再分给每个饮茶人,以保持每个饮茶人茶杯中的茶汤口味相同,所以谓之公道杯。

饮酒瓷制品·公道杯

为了进一步发掘陶瓷传统工艺技术,景德镇陶瓷艺人对“公道杯”实行了大胆的改进,原来的杯子龙头角度朝下,装饰单一,且盛水超过杯子容量的70%时所盛之水便全部漏光。经他们反复试验改进的“公道杯”龙角朝上,用青花、粉彩装饰得五彩缤纷,美观之至,且盛水容量也由原来的70%上升为90%。现在的“公道杯”驰名中外,可称得上是一种陶瓷高级艺术珍品。现在,凡是来瓷都观光的游客,见到这种珍品都是赞不绝口,皆为“公道杯”所倾倒。

家居公道杯

公道杯里的茶汤,浓淡均匀,抚慰的是不平的人心。那茶汤含在口舌之间,浸润肺腑的心田,冷和暖却因人而异。不是茶不同,是人心异。

钧瓷位居中国五大名瓷之首的原因


钧瓷之源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产于河南省禹州市。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位居我国宋代五大名瓷“钧、汝、官、哥、定之首,历经千年而不衰,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以古朴、端庄、粗犷、雄烈造型,再现了炎黄子孙的豪爽。以其“神奇诡秘”“窑变无双”的唯一性,昭示了“唯吾独尊”的王者风范,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独特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美誉。(钧瓷位居中国五大名瓷之首的原因)

钧瓷之贵

钧瓷烧制工艺复杂,是世界上惟一经1300度高温的窑变瓷,历来就有“十窑九不成”之说。自唐宋起历代帝王皆钦定为御用贡瓷,专有于宫廷而严禁于民间,亦“君无双”之意。五大名瓷以钧瓷为首,谓瓷之君也。其它瓷上可供于贵宦高堂,下可于布衣陋室,唯钧瓷自帝室之下,民间罕见。诰封为“神钧宝瓷”,“奇珍异宝”,设官窑每年烧制三十六件,遴选入宫,其余全部砸碎深埋,唐玄宗立令“钧不随葬”,所以墓葬出土的文物中也甚为稀少。世界著名各大博物馆虽有收藏,为数亦寥寥无几。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有“雅室无钧瓷,不可自夸富”之说。自古就成为身份地位象征,当今仍是国家领导人馈赠各国政要的首选珍贵国礼。

钧瓷之美

钧瓷线条简洁清新,明快流畅,古朴大方,庄重典雅。尤其是宋钧官窑的器皿,如盆、尊、洗等青铜器雕工严整,法度自然,在各种瓷器中独树一帜,体现了中华民族冷峻崇高之美。严整造型更是应于釉色的流动,钧釉出现拉丝、沉积、结晶等变化,使钧瓷表面布满了冰裂纹、珍珠点、菟丝纹、鱼子纹、蟹爪痕和曲折迂回的蚯蚓走泥纹等生动美妙的窑变流纹。纵横流淌的釉色和诡异奇特的斑点流纹组成了各种梦幻般的画面,犹如鬼斧神工,又如自然天成。呈现出各种绝妙的自然景观,如高山云雾、峡谷飞瀑、浪迹飞舟、翠竹生烟、寒鸦归林、星辰满天、节日礼花……令人叹为观止,拍案称奇,堪称国宝。

钧瓷工艺

钧瓷的窑变工艺及其二液分相的釉层结构与其它瓷器截然不同。其胎骨釉料全部采用禹州特产的孔雀岩、虎皮绿、阴阳土、玛瑙石、豆腐石等名贵矿物。经夏日曝晒、秋雨浸润、寒风冰冻、春暖软化,然后再用清净的颍河水制釉。颍河水源出嵩岳颍谷,流经金玉玛瑙丛生之地,含山川之精灵,融天地万象之气,用此水制釉,成色其傲。钧瓷的意境是靠严格的控制瓷胎和釉料的化学成分,通过烧制过程中窑炉内温度、气氛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使钧釉内成色元素形成不同的色彩和花纹,产生“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效果。这种窑变工艺使钧瓷色彩瑰丽、厚重鲜艳,青若蓝天,白如美玉,似玉非玉胜似玉,紫胜葡萄,红比牡丹。一件器物可一色纯净,可几色辉映,加上变幻莫测的流纹,其自然效果远非刻意追求的人工修饰所能及。体现出典雅大方、斑斓夺目、飘逸空灵的帝王浩然之气,具有千古耐看的艺术魅力。有诗云:“层峦叠翠云霞飞,琼楼仙阁玉人归。不似仙境胜仙境,流连忘返使人醉。”(钧瓷位居中国五大名瓷之首的原因)

钧瓷之神

钧瓷以窑变为神,千变万化的窑变效果,形成了色彩变换无群的神奇。红中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青者若蓝天,白者胜美玉,五彩渗化,相映生辉,在不同光线角度下观赏各有情趣,耐人寻味“千钧万变,意境无穷”、“钧瓷无对,窑变无双”,每一件钧瓷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传世之珍品。

钧瓷之奇

钧瓷以开片为奇,奇在奥妙纹路,优雅劾俗:“闲观窑变神韵色,静听钧瓷开片声”。开片又称“并瓷”视如碎裂而指感光滑,在釉裂开片中出现人力不可为之奇迹,如珍珠点,鱼子纹,蟹爪痕,菟丝缕,蛛丝张网,蚯蚓走泥,即成瑰良珍品。开片先音,出窑后的钧瓷永在浦写新的辉煌乐章。

钧瓷之妙

钧瓷妙在意境变换:曾识如新,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吏史价值与文化内涵,都开创了陶瓷美学的先河,独树一职。且釉透釉活,胎质精纯,坚实细腻。叩之声润悦耳,清脆动听,观之形端优美,古朴典雅,釉色五彩缤纷,璀璨夺目,浑然天成,构成了一幅幅梦幻般的图画,如夕阳残照,伯牙抚琴等之,千变万化,意味无穷,具有千古耐看的魅力,古人文豪曾用“出窑一幅元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成岚,峡谷飞瀑菟丝缕,窑变奇景天外天”来形容钧瓷意境之妙。

钧瓷之绝

钧瓷以出现景观为绝,形品在窑变中出现,暮沉霞飞、紫翠生烟、寒鸦归林、星辰满天,仙山琼阁,杏雨江南,高山云雾、峡谷飞瀑、节日礼花、浪迹飞舟、沉积釉色、梦幻天成,“千古绝唱,鬼斧神工”又自然天成,呈现景观画幅的钧瓷,列为空前绝后的极品。“意境凶元,绝世无双”。(钧瓷位居中国五大名瓷之首的原因)

钧瓷神韵


禹州钧瓷,作为五大名窑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窑变艺术有别于其他瓷种,古往今来,钧瓷在不同的年代发挥着不同的用途,如今禹州钧瓷更以多彩多姿的形态、以不同的形式绽放着五彩斑斓的光彩,或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或成为国礼走向世界。

而每一件钧瓷作品都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才能完成,才能真正地称之为钧瓷,才能真正成为一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呈现给世人,带给我们美得享受,钧瓷之美皆在于此……

凤山钧窑-张建钊作品:碟式洗(钧瓷煤烧)

钧瓷之美,美在型。

每件钧瓷作品都是经过艺术家们,从无限的构思中产生灵感而被刻画出来的,有的是为了实用,有的则是纯粹的观赏,不管如何,每件都是奇思妙想的产物,一件件的钧瓷作品,有的造型端庄,有的造型奇特,有的古朴大方……不管那种造型,都会带给你一种感觉,一种震撼,威武端庄、婷婷玉立……仿佛给你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钧宝坊-孙新要作品:双凤尊(钧瓷柴烧)

钧瓷之美,美在变。

钧瓷分为两次烧成,一次素烧,一次釉烧,而釉烧就是钧瓷窑变的关键,随着火候的变化,经过高温还原气氛,钧瓷的釉色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而这种窑变是人为控制不住,改变不了的,钧瓷窑变的魅力就在这个环节,自古钧瓷窑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也就是说这个环节。

李朝斐炉钧:梅瓶(传统炉钧)

钧瓷之美,美在釉。

型为骨,釉为魂,一件精美的钧瓷艺术品一定要有一件绝世无双的色彩,如今钧瓷的釉色有很多,红为最、紫为贵、天青月白最娇贵,釉具七彩,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钧瓷的釉色最初是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焰中演变成铜红釉,继而衍生出万紫千红的色彩。

钧瓷之美,美在意。

每一件钧瓷的构思,艺人们都会赋予它美好的寓意,有的是传统文化的继承,有的是为一件盛世所构思,不管如何,当一件精美绝伦的钧瓷作品呈现在你的眼前时,其实人们已经赋予了她生命,使她不在单单是一件钧瓷作品,而是能带给人们美好的愿望、美好的寓意,她的构思她的遐想,都像一个天仙一般娓娓道来。

晋家钧窑:莲花尊

钧瓷之美,美在人。

每一个钧瓷艺人都会把他精心设计烧制的作品当做自己的恋人……当做自己至亲至爱的人,因为他们相信,靠着他们的执着,他们的坚守,他们会创作出更多更好更美的钧瓷精品,正因为有着这么一批一批爱钧懂钧恋钧的人,大美钧瓷才得益重放光彩,因为有这么一批一批前赴后继为钧瓷奉献一生的钧瓷艺人,神州大地才会有五彩斑斓的钧瓷大方光彩。

钧瓷之美,美在你,因为有你而更精彩……

光绪秋操杯


秋操杯-光绪年间为纪念清军秋季操练而特制的纪念杯。在光绪年间曾经举行过几次秋季军事操练,秋操纪念杯,是当时操练后的纪念品。常见到的一种是粉彩牡丹花式,莲花式等。以叶茎为柄,柄为中空与杯相通,又可称为吸杯。在柄的背面用墨书写着操练时间和地点。

陶瓷知识:耳杯


耳杯——杯的一种式样。亦称“羽觞”。酒具。系仿汉代漆制羽觞,器身呈椭圆形,两侧有对称的小耳,故名。流行于东汉至两晋、南北朝,品种有绿釉陶、青瓷等。

汉族传统陶瓷中的艺术珍品 明代成化皇帝御用酒杯斗彩鸡缸杯


·成化斗彩鸡缸杯

之成化斗彩鸡缸杯是汉族传统陶瓷中的艺术珍品,属于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是在直径约八厘米的撇口卧足碗外壁上,先用青花细线淡描出纹饰的轮廓线后,上釉入窑经1300度左右的高温烧成胎体,再用红、绿、黄等色填满预留的青花纹饰中二次入窑低温焙烧。外壁以牡丹湖石和兰草湖石将画面分成两组,一组绘雄鸡昂首傲视,一雌鸡与一小鸡在啄食一蜈蚣,另有两只小鸡玩逐。另一组绘一雄鸡引颈啼鸣,一雌鸡与三小鸡啄食一蜈蚣,画面形象生动,情趣盎然,后世多有仿制。

·成化斗彩鸡缸杯

杯敞口微撇,口下渐敛,平底,卧足。杯体小巧,轮廓线柔韧,直中隐曲,曲中显直,呈现出端庄婉丽、清雅隽秀的风韵。杯外壁饰子母鸡两群,间以湖石、月季与幽兰,一派初春景象。足底边一周无釉。底心青花双方栏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

·成化斗彩鸡缸杯

此鸡缸杯以新颖的造型、清新可人的装饰、精致的工艺而历受赞赏,堪称明成化斗彩器之典型。其胎质洁白细腻,薄轻透体,白釉柔和莹润,表里如一。杯壁饰图与型体相配,疏朗而浑然有致。画面设色有釉下青花及釉上鲜红、叶绿、水绿、鹅黄、姜黄、黑等彩,运用了填彩、覆彩、染彩、点彩等技法,以青花勾线并平染湖石,以鲜红覆花朵,水绿覆叶片,鹅黄、姜黄填涂小鸡,又以红彩点鸡冠和羽翅,绿彩染坡地。施彩于浓淡之间,素雅、鲜丽兼而有之,收五代画师黄荃花鸟画的敷色之妙。整个画面神采奕奕,尽写生之趣。

·成化斗彩鸡缸杯

此杯是明成化朝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器,明清文献多有所载,颇为名贵。明万历年间《神宗实录》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由于鸡缸杯的名贵,引来仿制不息。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各代无不仿烧。康熙时仿品最佳,从造型到纹样都贴近原作,鉴别时须从造型、胎釉、色彩及款识上仔细品察。

中国钧瓷艺术


中国陶瓷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替代的象征物,而钧瓷则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中国五大名瓷“钧、汝、官、哥、定”之首。中国钧瓷艺术始于唐,兴盛于北宋,得名于禹王故里夏启举行开国大典的古钧台,至今己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宋徽宗时期被定为御用珍品,只准皇家所有,不准民间收藏,封为“神钧宝瓷”“精妙绝品”。宋元时期以后,由于战乱,钧瓷烧制工艺失传,但很多钧瓷珍品也因此流传入民间,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类的美誉。

钧瓷是我国陶瓷文化史上灿烂的杰作,她以古朴、端庄、粗犷、雄烈的造型,再现了炎黄子孙的豪爽、大气;以丰富多变、优雅斑斓的釉色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钧瓷的神秘在于它的窑变,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瓷器的一大特征:别的瓷器可以事先描绘好花纹或图案,而钧瓷的釉色全是自然形成,每一件釉色都是唯一的,玉润冰清,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千钧万变意境无穷”,“钧瓷无对、窑变无双”,无与伦比。文人墨客誉之为“君子之瓷,瓷中君子,唯我独尊,王者风范”,为之吟咏出“出窑一幅元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的佳句;达官贵人更是有“雅室无钧瓷,不可自夸富”的说法。其精湛的技艺,深厚的文化底蕴,强烈的人文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就与精神风采。

中国钧瓷艺术的发展打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唐代崇尚雍容华贵、酣畅淋漓的审美潮流使独具窑变特征的钧瓷应运而生。因为,唐钧黑底白斑的酣畅流动,自然天成,体现了当时的审美时尚。到了宋代,钧瓷这种自然天成的窑变特征正符合了当时崇尚自然之气的“合乎天造,厌于人意”的美学思想,受到达官贵人的肯定和崇尚,并被确定为宫廷用品,反过来促使钧艺家们更加追求一种质朴净润,自然天成,趣味高雅的意境,其轮廓线条流畅、造型端庄、法度严谨、做工精细,以优美的形象体现着宋人典雅朴素的气质和美学境界,从而使宋钧达到了钧瓷发展史上的巅峰,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元代钧瓷胎体粗厚,釉层失透,釉滴下垂,器形也较宋、金时大了许多。在器物的造型装饰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元钧在器物表面所采用的堆雕、镂孔、青釉点斑等装饰技法是宋、金窑器中所没有的,形成了元钧显著的个性特点,与蒙古族粗犷的民风相吻合。直至近代、现代,这种审美的发展仍在不断变化。

中国当代钧瓷的烧制,从规模上看是历史上任何朝代都不可比拟的,艺术大师们将当代的审美思潮融入钧瓷的艺术造型、釉方配制、窑变效果等各个工艺环节中,丰富了钧瓷艺术形式,使钧瓷在造型艺术、釉色窑变效果方面不断丰富和升华,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提高钧瓷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

中国钧瓷艺术的故里河南禹州神垕镇,担负着当代中国钧瓷研究基地的重任,一群秉呈钧瓷艺术土生土长的钧瓷传人,不拘泥先人的模式,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使古老的钧瓷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比如荣昌钧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晋家钧窑由晋氏父子主理。父亲晋佩章先生被世人誉为钧瓷泰斗,是目前钧瓷界唯一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儿子晋晓童是晋家钧窑的首要传人,随父从事钧瓷研究生产多年。晋家钧窑产品造型古朴典雅,釉色艳丽多变,浑厚凝重,被众多钧瓷爱好者作为珍品收藏。徜徉在荣昌钧窑的展室里,你会看到一件件钧瓷青如碧草、红若海棠、白若玉肌、蓝若碧空、紫若茄皮,构成一幅幅精妙绝伦的风景图案。这些天成的画面不是静止的,其意境深邃有如火树银花,有如海底探月,又如古道西风,让人留恋忘返,浮想联篇,更让人思维超越时空把远古和未来联接起来。

钧瓷的窑变


钧瓷作为中国瓷器家族的一员,有着瓷器的共性,又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其不可预测的窑变,使得钧瓷成为极具观赏价值的艺术品。

钧瓷的窑变是以釉制胜,更以“千钧万变,意境无穷”的神奇窑变艺术而流芳千古,被称为“火艺之冠”、“火的艺术”。钧釉最为人称道的颜色是:朱砂红、鸡血红、茄皮紫、葡萄紫、天青、月白、孔雀绿、宝石蓝、礼花彩等。有时多种颜色集于一身,“红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于是在民间流传“红为最,紫为贵,天青月白胜翡翠”的说法。

窑变是钧瓷的精华。经釉体流动而形成的图画,或似花草飘香,或似鸟兽灵动,或似人物形象,或泛舟远航,或深山小溪,或月夜风景,或寒鸦归林;更有的如彩虹闪现,烟花怒放,飘逸虚幻,颇具神韵;还有的如晨日出海、夕阳家归等生动活泼的自然景观,都给人心灵的愉悦。所以每一件钧瓷都是一首无字的诗,一支无声的歌,一副无墨的画,需要用心去理解其中的寓意内涵,去感悟窑变艺术的博大精深。种种钧瓷的窑变纯属自然景象,非人主观所能够控制,所以就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