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古代瓷器疙瘩的形成 > 导航 >

钧瓷的铜口铁足形成

钧瓷的铜口铁足形成

古代瓷器疙瘩的形成 古代瓷器窑口 古代钧瓷器

2020-12-09

古代瓷器疙瘩的形成。

钧瓷的铜口铁足形成

“铜口”,是指钧瓷产品口部的颜色,由于多呈褐黄色,似黄铜之色而得名。“铁足”,是指钧瓷产品底部无釉处的颜色,由于多呈酱褐色,色深似铁色而得名。

“铁足”的形成,主要与钧瓷的胎质和烧成气氛有关。钧瓷胎泥中含有一定量的铁质,在还原气氛下高温烧成,胎体的表面无釉处就会形成一层褐色,而胎体的内部则形成灰色,胎中铁的含量越高,形成的酱褐色和灰色就越深。此外,装烧时所用的垫饼往往用含铁量很高的耐火土制成,高温烧成时,铁质从垫饼扩散到底足处,也会形成铁足。当然,如果胎中的含铁量很少,或者不用还原气氛烧成的话,就不会形成铁足。例如宋钧官窑出土的瓷器中,有的足部胎体无论外观或是断面均呈黄色,就是烧成时气氛氧化的结果。

山水炫纹瓶

铜口”的形成,除与铁足的形成原因相同外,还与钧釉的“脱口”有关。

在高温下,产品口部的钧釉由于流动而变薄,同时釉的透明度提高,可透过釉层看到胎体,凡是产品造型的凸棱之处都有这种现象,这就是常说的“脱口”和“出筋”。脱口之处由于釉层较薄,釉中的铜量、铁量较少而不会呈现红色和青蓝色,胎与釉反应的结果,就会呈现出褐黄色,即“铜口”。“铁足”是指钧瓷底部无釉处的颜色,由于多呈酱褐色,色深似铁而得名。形成的原因是泥胎中含有一定量的铁,还在院气氛下高温烧成,胎体表面形成一层褐色。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产的钧瓷就不是如此,有好多产品的底部无釉而直接露出泥胎的本色——“铁足”。

在这需要说明的是,“钧瓷的铜口铁足形成”存在着窑变效应,由于温度或气氛的不同,使其颜色有所变化,如“铜口”可呈现茶黄色、深褐色,“铁足”颜色则有深有浅。

传世的宋钧官窑产品当中,个别器型由于口部破损,后人有用金属铜包镶其口的,这种铜口与我们上述的“铜口”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

扩展阅读

钧瓷故事:钧窑鼓钉三足洗的传说


钧窑鼓钉三足洗

钧窑器型中很多都有由来的典故,今天小编为大家讲的就是钧瓷故事:钧窑鼓钉三足洗的传说

相传宋徽宗赵佶,通音律好歌舞,喜欢画画儿,字却特别差,他每次歌舞和画画儿以后,总爱临池弄墨,最让他伤脑筋的是字始终没有长进。

有一次,徽宗演乐赏舞,宫里新选进来几个漂亮的舞女,所以身心很投人,自己亲自去鼓。妙龄少女长袖翻飞,玉足轻勾,舞姿美丽极了。徽宗不知不觉饮酒饮醉了,最后被内待扶到寝宫。睡下不久,他突然起身,大呼展纸备砚。内待听到传召,忙备齐一切。徽宗衣衫不整,龙飞凤舞一般写起字来,并且笔在纸上运走,有鼓声隐隐作响,节奏感很强。写罢,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徽宗倒床又睡。内待很累,也不在意,就找地方打盹去了。

第二天早朝归来,徽宗突然发现案上有一幅好字。字体飘逸,起笔如长袖飞舞,落笔如玉足轻勾,秀丽极了。于是忙召内待,问字的来历。内待很纳闷,对皇帝说了昨晚发生之事。徽宗忙命内待再备纸砚,可他写出的字还不如从前,气得折了笔砸了砚。

后来,徽宗有天晚上做了一梦,梦到自己手持大笔,在钧瓷洗里一蘸,又在一面大鼓上一青,在鼓面上挥笔疾书,顿时鼓面上出现清雅秀丽,刚劲洒脱的字体。这鼓和上次喝醉时所击的鼓不同,这鼓下面用三只如意支撑,鼓面大,没有鼓腰,形状像是拦腰锯开的半截鼓。

钧瓷大师杨文杰传统煤烧钧瓷直口洗

徽宗醒来后把这梦说给众臣,大晟府提举周邦彦,精通音律,很得徽宗的喜爱。他为徽宗圆梦说:“皇上梦中用的笔洗是钧瓷宝洗,鼓上膏笔。这正是取鼓中的灵气,收音乐中的韵律,融在洗中。那鼓如意相托,定能心想事成。只要让阳翟(今禹州)烧制这样的器物,皇上用了,定能写出漂亮的字体来。”徽宗听了大喜,忙命阳翟官员监造这样的笔洗。

监窑官领旨,让阳翟官窑最拔尖的窑匠赶制。窑工们费尽心血,终于烧制出一件精美的笔洗:下面三只如意足、上下沿儿各有一圈鼓钉,洗里不添水,看着总是水汪汪的。

这钧瓷笔洗送到宫里,徽宗用时,膏笔不用添水,并且每次用都能听到轻轻的鼓声,写出的字自成一体(就是后来的“瘦金体”)。徽宗随即下旨定鼓钉洗为国宝,并御书“钧官窑鼓钉神洗”几个大字。这就是现在鼓钉洗的来历。

想看更多关于钧瓷故事:钧窑鼓钉三足洗的传说,请关注钧瓷历史栏目。

“窑变”的形成


窑变釉也是一种艺术釉,变化最多,色彩最丰富,形态也最复杂。它的最初出现完全是偶然的,人们按一定的配方,制成某些釉料,施于制品入窑焙烧后,产生了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颜色和形态:有的像夕阳晚霞,有的像秋云春花,有的像大海怒涛,有的像万马奔腾……人们对此现象无法解释,就称之为“窑变”。

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窑变釉。《博物要览》说:官、哥“二窑烧出器皿,有时窑变,……于本色釉外变色,或黄、或紫红,肖形可爱。”后来的“钧红”更是一种闻名中外的窑变釉。

那么什么是窑变呢?

古代对“窑变”一词没有统一的定义,各有各的说法。概括起来说,凡是开窑后得到的产品,在色、彩、形、音、质等方面发生引人注意的特异变化,既说不出原因又不能在生产中重复其结果者都称之为“窑变”。

历史传说瓷器有因窑烧而变形者,如《文房肆考》卷三•古窑器考说:“明诏景德征烧屏风,变其二为床、船”又有传说瓷器因窑烧而变质者,如《格古要论》说:“相传宋文丞相过此(指吉州窑),窑变为玉,遂不烧。”此上二例都不可信。但瓷器因窑烧而变色者则甚为多见,如《清波杂志》说:“饶州景德镇,大观间有窑变,色红如朱砂。物反常为妖,窑户亟碎之。”当时的陶工从来没有看见过这种现象,觉得不可思议,于是就从迷信的角度来理解,认为它是“妖”。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说,这种所谓“色红如朱砂”,其实就是由于釉中含铜,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还原成铜红而已。古代而窑烧而变色的著名窑变釉有宋代的钧窑窑变、景德镇康熙年间的苹果绿和绿郎窑、雍正和乾隆年间的窑变花釉等。古代有些黑釉也会出现窑变现象。

窑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那时浙江地区烧造的原始瓷青釉器上就已出现乳光斑,这种现象在宋代以前烧造的青釉器或黑釉器上,特别在器物的出筋或转折处的积釉部位经常可以见到。瓷器在烧成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如果釉的组成不均匀或两种不同性质的釉施于同一器上,其变化就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