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柴烧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如何了解钧瓷柴烧、煤烧和气烧呢?

如何了解钧瓷柴烧、煤烧和气烧呢?

柴烧瓷器的鉴别 柴烧瓷器鉴别 古代烧瓷器

2020-12-09

柴烧瓷器的鉴别。

如何了解钧瓷柴烧、煤烧和气烧呢?近年来,随着柴烧钧瓷的恢复,煤烧窑口的增多,一些钧瓷爱好者探讨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到底哪种烧成方式最有收藏价值?有人说是柴烧,有人说是煤烧,也有人说是气烧,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钧瓷烧制工艺复杂。从选料到烧成,自古就有“七十二道工序”之说,无论哪道工序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加之烧制极其复杂严格,这是钧瓷珍品率极低的重要原因。因此,钧瓷烧造“十窑九不成”。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钧瓷烧造的历史。宋代时钧瓷始于柴烧,金元时期开始出现煤烧,到元代末年由于煤炭浅层枯竭,深层煤炭不易开采,又改用柴烧。到了明代,由于南方瓷器崛起,北方连年战争,树木柴草被毁,燃料缺乏,大多钧窑停烧。直到清朝末年,钧瓷开始恢复,当时多在烧碗窑中带烧。后来又在炉窑内用蓝炭(没有烧透的煤炭,烟少易燃)烧制。20世纪50年代初,神垕的任坚工程师试建倒焰煤窑烧制钧瓷成功。从50年代初直至1994年,钧瓷都用煤烧。1994年,禹州市钧瓷研究所试验液化气烧制钧瓷成功,该技术从防止空气污染,减轻劳动强度,改变钧瓷作品空间等方面有明显的优点,很快在神垕大多数窑口推广,并在实践中对气烧方式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所以市场上就出现了柴、煤、气烧三大主流钧瓷产品百花齐放的局面。

三种不同燃料烧制的钧瓷,艺术效果上各有千秋。从工艺上讲,煤烧钧瓷劳动量最大。产品需要装匣钵,煤质需要严格把关,烧池需要清理,每次烧窑点火需要装窑、铺烧、砌堵窑门,烧成中需要添火、撬火、平火、盖天眼、焐火还原等,工艺最复杂,成品率也较低。其次是柴烧。由于柴燃烧火焰长,柴的质量比较直观,比烧煤少了出渣撬火的劳动量,所以劳动量相对小点,但工艺要求较高,成品率比煤烧略高。气烧劳动量最小。不用匣钵使用现代抽屉窑或者梭式窑,无论温度、气氛都容易掌握,工艺难度小,成品率也高。从烧成的表面效果看,煤烧由于煤的质量差异,煤的成分复杂,燃烧时火焰较难控制,所以产品烧成效果比较丰富、凝重,从艺术表现上容易表现力量感强的作品。柴烧由于木炭随火焰与釉接触,使釉面 变化温润如玉,烧出的产品比较细润柔和。气烧钧瓷由于温度气氛容易控制,特别是当人们明白了钧瓷的成色成釉机理后,容易形成人们所期望的艺术效果。

柴烧钧瓷柴烧钧瓷窑炉特别是宋代双乳状钧瓷窑炉,双火煻增加火网面积,双火口轮流添柴,有利于在烧成过程中炉温平稳上升。柴燃烧快,燃尽后灰烬即落入灰坑,所以火煻内没有很厚的燃烧层。勤、快、少的添柴烧制方法也为炉温的平稳上升提供了有利条件。柴燃烧时火苗长,火焰柔和,所产生的一氧化碳气氛浓淡适宜,为釉料中的铜元素还原成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所以柴窑制品釉色相互渗化过渡自然,呈现出清丽淡雅、俊秀飘逸的艺术风格,这也是使作品最接近宋代钧瓷艺术效果的一种烧成工艺。

煤烧钧瓷煤烧钧瓷窑炉有倒烟、直烟、平烟等多种类型,内部结构和烧成原理基本相同,只不过烟道出口所处的位置不同。煤燃烧时间长,不易烧尽,容易形成较厚的燃烧层。在下渣松动燃烧层时往往会引起窑温骤升。煤所产生的热量相对较大,火势猛烈,在不同阶段所产生的一氧化碳气氛浓度差别较大,这些客观条件在合理烧成制度的控制下,为窑变效果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釉汁在高温下的流动受窑温起伏和一氧化碳气氛浓淡的制约,也就容易出现曲线变化和色彩交融。煤窑制品具有热烈奔放、生气勃发的艺术风格。釉面容易出现山水画面活霞彩纷飞的艺术效果。清代炉窑以碳作燃料,这里的碳指未燃尽的煤渣,俗称“蓝碳”,所以广意上讲也属于煤烧钧瓷一类。炉窑一次之烧一件产品,一次添加燃料烧成,用风箱通风控制窑温。这种独特的烧成方法和特殊的燃料,使炉内一氧化碳气氛相对较淡,不利于铜元素呈色。所以炉窑制品以天青、月白类单色居多。这也就形成了自然恬淡、质朴无华的艺术风格。

气烧钧瓷液化气钧瓷窑炉所用的液化气或天然气,纯净、少杂质,燃烧完全。火苗由喷火口控制,喷火口的大小多少都在人的掌控之中,是最容易操作的钧瓷窑炉。炉火的纯净,升温曲线的平和,为釉面的平稳呈色提供了空间。气窑制品一般都鲜艳明亮、色彩秀丽。在合理的烧成制度下也能产生丰富多彩、品味高雅的艺术效果。

如何了解钧瓷柴烧、煤烧和气烧呢?从1994年气烧工艺普及以来,气烧钧瓷多是明亮艳丽,这与人们的传统审美习惯和市场需求有关。由于去掉了匣钵束缚,大件异形体钧瓷也越来越多,釉色也愈加鲜艳夺目。这样,就是人们有个错觉:气烧钧瓷色彩艳丽但失之轻薄,没有煤烧厚重、柴烧温润。但真正掌握气烧技术,采用一些工艺手段,完全可以烧出煤烧和柴烧的效果,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了解钧瓷柴烧、煤烧和气烧呢?从收藏角度来说,禹州钧瓷艺术品的收藏,无论哪种烧成方式,首先要看的是作品的造型和窑变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作者文化背景、作者名气、尺寸大小、烧制难易都应是考虑的重点。当然,柴烧、煤烧作为一种钧瓷烧造的历史文化,也应是收藏的因素之一。

小编推荐

柴窑烧造难在何处?


1.政府明令禁烧柴窑,没有松柴供应;

2.一窑下来,烧掉近2000斤松柴,成本相当高;

3.烧一次窑要有一整套经验丰富班子集体协作,特别是把桩师傅,没几十年成功经验是不行的,决不是凑合几个人就行的,如果没有专门的资金保证和目的,谁也不敢轻易动火。

揭秘柴窑烧制与现代方式烧制的内在区别?

景德镇柴窑因烧松柴得名,也称镇窑。在过去,砌造技术完全由家族行帮垄断,师傅言传身教,密不外传。每次烧窑前,必须请"挛窑户"专门检修,外人无法操作。一座窑使用60-80次必须重建。每烧1公斤瓷器需松柴2-3公斤,大的蛋型窑一次可烧10-15吨日用瓷器,需松柴25-40吨,小窑烧松柴的比例要高一些,当然成本就更高了。不是什么人随便砌个炉子就可以用几根木头烧瓷器的。

为保护森林资源,景德镇在50年代末期改烧煤、油时候,发现祖祖辈辈使用的配釉已经不适应了,高温下粘度降低很快,烧出来的釉面阴黄、沉碳、烟熏,注意一下上面话里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粘度,一个是釉面阴黄,其实这揭示燃料改进后温度曲线和窑内物质元素已经发生变化。古老的石灰釉已经不能用了,后来改革成长石釉,又叫5311釉。

古代釉水里面的天然着色氧化物含量高,在部分胎釉接合处产生一线窑红的现象,这是一种特征。在古代老柴窑的烧制环境中,那些着色氧化物是不用担心的,老柴窑可以灭掉它的危害,甚至在灭掉危害性的同时造出釉面白里泛青的玉质效果,巧夺天工。

煤窑、气窑、电窑呢?做不到。现代那些做高仿的,如果按古代配釉技术配釉,他必须得拿柴去烧,用其他燃料他烧不出来,哪怕用计算机控制窑内温度的变化也最多解决个“粘度”问题。

柴烧具有很高的机动性质,只要大原则掌握住,其他的呈现就视为随机性的效果,柴烧陶的特质本来就不那样精准,在预期效果外,出现某些意外的精彩效果。这也是柴烧迷人的部分。出窑时总是有出乎意外的收获。

什么是钧瓷素烧及素烧的作用


钧瓷烧制工艺非常复杂,素有七十二道工序之说,其中在工序过程中钧瓷素烧与钧瓷釉烧具有重要的地位。成功的烧成过程必须在合理的烧成制度下进行,对于普通的陶瓷来说,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和压力制度。而钧瓷的烧成,经历了由先素烧再釉烧,由常温加热到高温,再由高温冷却到常温的一个过程。也是温度的变化使胎体发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如脱水、氧化、还原、分解、化合、熔融、再结晶等。在这个过程中,胎体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最终达到所需要理想的指标。

钧瓷素烧需要先制成素胎,什么是素胎?就是指的成型的泥胎,有手工拉坯成型的,有模具注浆成型的!

一、什么是钧瓷素烧?指的是钧瓷素胎在900℃~950℃的氧化焰中烧制过程。钧瓷素烧前,需要将成型的湿坯晾干。钧瓷素烧后出窑,然后再上釉,再釉烧,才能烧成成品。由于钧瓷最后的呈色(釉烧过程)对气氛的变化比较敏感,在工艺上很难控制。素有“十窑九不成”之说。窑内气氛、温度的稍微变动,就可能使窑内不同区域的产品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因此才有了“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五十年代以后,在钧瓷复兴恢复生产的实践中,工人和技术人员对钧瓷的烧成作了大量研究与调查,总结出不少新的经验,经过改进不但提高了烧成率和成色率,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般圆形器型(如花瓶、钵洗等)均可手工拉坯成型,而如下图中的异形件一般都是注浆成型!

二、钧瓷素烧的作用:(钧瓷为什么要素烧?)

1、素烧后的坯体吸水与硬度强度增大,利于施釉、装窑等操作,可减少工人工作时对胎体的破损。

2、经过素烧,胎体内的有机物质被氧化挥发,水分蒸发,到釉烧时可避免这些物质的挥发而导致釉面出现棕眼、釉泡等缺陷,碳素被氧化形成二氧化碳气体,同时避免了碳素的沉积,可使钧瓷釉色光亮、鲜艳。

3、素烧后,胎体强度增加增大了吸水力,同时也提高了吸釉能力,使釉层达到理想的厚度,并能保证施釉的工艺质量要求。因为钧瓷釉层较厚,在1.5―2毫米之间,不经过素烧的胎体,吸水力低经不住釉的吸附,泥坯表面湿透后容易产生气泡等缺陷,上釉烧成后,还容易出现脱釉、缺釉等问题。

4、素烧就是为了增大釉烧的成品率,素烧后可对素胎再进行一次筛选,因有些缺陷在素烧后才显得比较明显,如隐裂纹、棕眼等,去除不合格的素胎,能进一步提高釉烧钧瓷成本的质量。

陶瓷名词:生烧与过烧


生烧的制品外观发黄、吸水率偏高、釉面光泽差而粗糙、强度低、敲打时声音浑浊。过烧时产品发生变形,釉面起泡或流釉。主要原因在烧成温度偏高或偏低,高温保温时间控制不当,装车密度不合理或烧成温差大等产生局部过烧或生烧。

原始素烧瓷


在我国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我们的祖先就用瓷土为原料,烧制出胎质灰白、器表无釉、火候较低的器皿,即所谓灰陶。

约在奴隶社会初期的夏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艺水平的提高,人们又在瓷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长石、石英等成份,烧制出了一种胎质呈白色、质地比较坚硬的器皿,就其烧结性能和坚硬程度而言,已不同于陶器,而接近原始青瓷。但由于器表无釉,所以叫它为“原始素烧瓷”。

紫砂炼制与烧造


紫砂泥是从日用陶矿土中精选出来的,如果取得色泽纯正、颗粒细腻、烧成范围宽、可塑性好的泥种,须经严格的加工和配置,方可产生色彩斑烂的五色土。

常见方法有:

(1) 纯净的泥质加工处理。

(2) 掺入颗粒并与不同泥质混合。

(3) 适量掺入金属氧化物,使其色泽丰富,提高明度。泥与泥相拼,又会产生各种色泽变化,

常见泥色相拼有:

(1) 本山绿泥与紫泥相拼,制成团泥。

(2) 本山绿泥与白泥相拼,并适量加入氧化钴,制成墨绿泥。

(3) 本山绿泥与白泥相拼,并适量加入铬锡黄,制成枇杷黄色。

(4) 本山绿泥与白泥相拼,并适量加入铬绿,制成菜茄泥。

(5) 紫泥中适量加入氧化锰,制成褐色拼料泥。

(6) 紫泥中适量加入氧化钴及氧化锰,制成黑料泥。

(7) 伏东红泥适量加入铁红粉,制成朱红泥。

紫砂茗壶随窑炉烧成温度的变化,会产生深、浅、浓、淡不同的色泽,如茗壶中需加入金属氧化物,一般不宜超

过千分之五,否则茗壶使用时间一长,壶表面会产生龟裂纹。

禹州钧瓷釉烧的四个阶段


大家都知道钧瓷烧制分为素烧和釉烧两个过程,而钧瓷釉烧的整个过程又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氧化焰阶段

钧窑温度从点火到400℃,这一温度期间升温速度不宜过快,此阶段是氧化焰阶段,烧氧化气氛,用小火供烤,温度缓慢的上升。因为这时是排除窑具、胎体及窑室内的水分,如升温速度过快,胎体内的水分急速挥发而带来的气体膨胀,有可能导致产品开裂甚至炸裂。由于胎体经过窑内温度400℃以后,窑内水分已经基本排除,所以可以适当加快升温,直到转火温度达到1040℃,这一阶段需要时间约为5~8小时。此时釉面由于受热而产生膨胀,表面呈未烧结的多孔状态。由于氧化,釉内的各种有机杂质及低温沉积在釉面上的游离碳粒子基本发挥,就为第二阶段打下了一个良好地基础。

2、第二阶段:还原焰阶段(1040℃~1150℃)

窑内还原气氛的形成主要是由人控制燃烧程度来实现,通过人为可减少进风量,关闭闸门,氧气减少还原增大。在还原的气氛下,由于空气减少,窑内的火呈现浑浊状态,使烯燃料的燃烧不充分,致使窑中产生一定量的一氧化碳,进入胎釉中,还原是物质失去氧气的一种反应,如氧化铁失去氧气后被还原成氧化亚铁,而氧化铜还原成氧化亚铜等等,使胎釉中的微量元素得到还原,从而实现釉变与胎变,实现并得到理想的颜色。此阶段是钧瓷釉烧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温度缓慢上升,此时的胎体开始瓷化,并接近烧结,达到烧结温度后,胎体的密度最大,收缩率最大,吸水率最小。

3、第三阶段:弱还原阶段(1150℃~1270℃)

弱还原阶段还要保持温度的上升,使釉面形成完好的玻璃体,达到成熟,由于高温下釉层流动,消灭了釉泡和针孔等缺陷,使釉面更加光亮。此时的弱还原气氛,是为了保证还原后的釉面在温度上升时不会被氧化,这一阶段必须严格防止氧化发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也是影响成品率的主要阶段,因此,以弱还原焰为最佳。同时要保持调整好窑内温度,减少温差,并防止温度不稳定造成的升或降温。

4、第四阶段:氧化阶段

当窑内温度达到所需要温度(1280℃~1300℃)时,均热保温保持一到两个小时,这主要是为了尽量拉平窑炉同一断面不同部位及产品内外的温差,使产品内外的物理化学变化均匀、完全,使组织趋于一致,在生产实践中,适当的降低烧成温度,延长保温时间,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品质,降低烧成的损失率。时间过后可立即停火,然后打开窑炉闸门自然冷却,冷却的过程开始阶段,温度下降的很快,随着温度的降低降温速度变慢,当温度下降到200℃左右,这时可以稍微打开窑炉的大门,使其快速降温,此时的胎体釉固化,显现颜色,釉产生液相分离,釉面固化,开片已经形成。此时大量的新鲜空气流入窑内和高温下的釉面接触,氧气釉面的氧化过程是颜色釉层组织形成的主要原因。所为的色层组织是指整个釉层是由多个颜色各异微小釉层组成的。因而不同的颜色釉必须在还原气氛和后期氧化气氛的综合作用下才能形成。

在钧瓷釉烧过程中,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从始到终大约需要25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认真操守,直到最后。

总结:

无论素烧还是釉烧,钧瓷的烧成是一种复杂的高难度的过程,还原气氛时很难控制。即使是同一个人在同样操作下,由于气候、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效果。为了增加烧成成品率只有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对现代化控制仪器的合理使用,才能使整个过程顺利、准确的控制与完成。

几个小妙招轻松鉴别陶器是否为柴烧的


柴烧是最古老的烧制技艺,是人与窑,火与土共舞的艺术,一种与现代陶艺截然不同的审美烧制观在不断升温复兴,那么如何鉴别陶器是否柴烧的就变得那么迫切,今天烧窑者将分享几个方法让你轻松鉴别陶器是不是柴烧的?

首先看柴烧陶器表面是否有阴阳面:现代柴烧陶器一般采用裸烧的烧制方式,将陶坯直接裸露摆置在柴窑中,柴窑在烧制的过程中,陶坯局部会长时间受烈火侵蚀,在陶坯身上留下自然的火唇印,前后陶坯会有丰富生动的阴阳面变化,就是我们常说的背火面和迎火面自然形成的火痕纹理。

其次看柴烧陶器底部是否有足钉印:柴窑烧制时会形成大量的灰烬,灰烬附着在陶坯上,高温下和会陶坯所含的微量元素形成自然多变的草木灰釉,当烧制温度高于草木灰釉的溶解点时,灰釉会形成淌釉的效果,为防止陶坯淌釉粘接硅板,一般在烧制时会用耐火材料在陶坯底部做三颗支钉作为隔离作用,烧成后陶坯底部会有很明显的支钉痕迹或素点。

最后看陶器的胎体变化:有些柴烧陶器是用匣钵罩着烧制,这类产品表面不会有火痕、阴阳面及自然的草木灰釉,我们可以通过胎体变化来判断是不是柴烧的。柴窑烧制时间一般在72个小时左右,长时间的烈火烧制,陶孔的分子结构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显得比一般电窑、汽窑烧制的更加张扬、放大,如果用高倍放大镜看就显的更加明显,容易辨别。

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几点关于鉴别柴烧陶器的几个小妙招,希望对柴烧爱好者在选择自己心仪的柴烧茶具活其他柴烧作品的时候能够有所帮助。

景德镇瓷胎为什么适宜烧还原焰呢?


这是因为景德镇坯料含铁量较高,在还原气氛中烧成是高价铁通过CO作用,还原成低价铁,即氧化亚铁,它对成瓷的呈色影响很小,不象高价铁(Fe2O3)会使瓷器"发黄"色和其它杂色,所以景德镇瓷在还原气氛下烧成呈现"白里微泛青"的颜色,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同时也保持了历史上景德镇瓷器具有"白如玉"的特色。 景德镇瓷器以本地附近的瓷石和高岭土为制瓷的基本原料,瓷石中含Fe2O3量一般有0.6%左右,高岭土中Fe2O3含量一般1%左右。由于过去没有比较有效的除铁手段,而Fe2O3是一种较强的着色剂,坯料中只要含0.8%的三氧化二铁就足以使瓷器形成褐黄色。在还原气氛下三氧化二铁生成氧化亚铁,在高温下氧化亚铁又与二氧化硅生成青色的硅酸亚铁玻璃相,使瓷器具有一定的"白里泛青"的特点。 景德镇柴窑的特殊结构,也决定了需要烧较浓的还原气氛来保证瓷器烧成时的还原作用。 目前,景德镇瓷器的烧成以隧道窑为主,而隧道窑又以油窑居多,但无论是煤烧窑还是油烧窑,其所控制的还原气氛一般都比较浓。多数隧道窑的还原气氛中CO的含量都大于4%,有的高达7-9%。总之景德镇瓷器适宜在重还原气氛和弱还原气氛下才能烧出有传统特色的瓷器。

唐三彩的创烧与远销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空前发展的时代,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百花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个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制品,它以斑斓釉彩、鲜丽明亮的色泽、生动逼真的造型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于世,是我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唐三彩的生产烧制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汲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刻花、印花、划花、堆塑等技法进行装饰。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其制作工艺十分繁复。通过对现已发现的唐三彩窑址及作坊的考察研究,初步总结推断出唐三彩的制作工艺与流程:原料采集、制胎工艺、烧制工艺、施釉工艺与开相工艺。

唐三彩大体可分为俑类、器皿类、建筑用品等,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于唐三彩分类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文献从作用的角度,将其分为器物类和俑像类,器物类包括水器、酒器、饮食器、文具以及建筑模型等,式样新颖,色彩绚丽;俑像类从妇女、文官、武士伎乐、牵马俑、胡俑、天王等等,于细微处描摹俑像社会地位和性格特征。李知宴将其分为四类,即生活用具、模型类、人物形象类、动物形象类。台湾的谢明良先生也将唐三彩大体划分为四类,即俑类、模型类、器皿类、建筑用品类。日本学者佐藤雅彦将唐三彩分为两类,及俑类和器皿类。而对于唐三彩的分类本人更倾向于刘谦功的划分,“从题材来看,唐三彩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即人物俑、动物俑、生活用具和建筑模型。”唐三彩塑造的形象造型生动,形式多样,品种繁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与完美。

唐三彩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是中国唐代的艺术精华,它同中国丝绸一样,在中国历史上的输出品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陶瓷外交”,在中国与日本乃至与世界的交流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这颗璀璨的明珠对当时的世界震动很大,生产唐三彩的技术随之通过各种方式很快就传出了海外。唐三彩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均有发现,据资料表明,其踪迹几乎遍布欧、亚、非各大洲,特别集中在“丝绸之路”沿线和海上交通线附近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深受唐三彩的影响,日本也成功地烧制了各种三彩,称之为“奈良三彩”。唐三彩的输出正史几无记录,但日本乃至世界各地出土的陶器本身填补了这页史书的空白。这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庞大的唐三彩家族,锁定了它的源头。唐三彩的横空出世,雄辩地向世人宣告,这是中华民族与四大发明一样对全人类的又一项伟大贡献,其艺术价值也值得世代传承。

烧后彩绘陶 精美而实用


彩陶

彩陶是陶器的一种,一般指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汶口文化等文化和青铜时代的辛店文化等文化中都有发现。在陶胚的表面用黑、红色颜料画上有几何图形、花卉、动物纹样等花纹,烧成后,花纹附着器表,不易脱落。另有一种是陶器烧成后画形,彩易脱落,或称“烧后彩绘陶”。

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

彩陶

彩陶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0000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对定居的农耕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关中地区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的老官台文化时期就有了较发达的陶器,有个别钵形器口沿装饰一条宽彩带,这是彩陶的萌芽。在公元前5000年的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很多精美的彩陶,表明在半坡时期,人们已经能熟练地控制窑温,并且彩绘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彩陶的器型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常见的有盆、瓶、罐、瓮、釜、鼎等,在器型上很难看出来有其它特殊的用途。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用两瓮对合理葬小孩的例子,瓮上凿一小孔,表达了原始人对再生的向往。

彩陶

中国彩陶发现较晚(1912年),至今仅有87年,而彩陶的诞生到今天却已有8000年的历史。彩陶记载着人类文明初始期的经济生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彩陶文化分布广泛,延续时间长,从距今8000年到距今3000年左右,绵延了5000多年,跨越老官台、仰韶、马家窑、大汶口、屈家岭、大溪、红山、齐家等文化,在世界彩陶历史中艺术成就最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