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瓷砖是什么 > 导航 >

钧瓷烧制为什么要用匣钵,匣钵是什么

钧瓷烧制为什么要用匣钵,匣钵是什么

瓷砖是什么 什么是瓷砖 什么是好瓷砖

2020-12-09

瓷砖是什么。

钧瓷大家都知道,但是怎么钧窑烧制估计都不知道,至于烧制的时候用的匣钵估计就更不知道了,为什么钧瓷的烧制要用匣钵呢?

匣钵俗称“笼盔”,主要是用来保护钧瓷素胎的容器,一般是在柴烧或者是煤烧的时候使用,由耐火材料制造,一般为圆筒形或者锅底形。

匣钵在钧瓷烧制中的作用主要有:

首先,坯体装入匣钵,同型号的匣钵重叠摞放,可提高装窑的密度和窑炉的利用率。

其次,避免钧瓷釉烧制品与火焰直接接触,受到煤烟及煤灰的污染,使产品釉色发乌和釉面落渣,造成火刺(釉面呈粗糙的黄褐色)、灰渣等缺陷。

那么,匣钵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第一,有相当高的耐火度和耐高温强度,保证在高温下不变形、不开裂。其耐火温度一般要求比产品的烧成温度高300℃以上。

第二,在高温中收缩性很小,以保证高温下产品的稳固性。

第三,热稳定性(抗热震性)好,以保证匣钵在反复急冷急热的温度变化下不破裂,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第四,导热性能好,有一定的气体渗透性,以保证高温下的热量和气氛迅速传到产品上。

第五,要有合理的形状和尺寸,以便获得最大的容积利用率,并使装坯、装窑等操作方便,叠摞牢固。

匣钵在使用时,里边和口部要刷上一层耐火涂料,以防止高温下相互黏结。同时匣钵外底部的中心部位要刷上一层特制涂料,防止底部落渣。此外,釉坯放入匣钵后,还要注意扫净匣钵上的灰尘,作用也是预防产品落渣。

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大多数钧瓷生产厂家都采用液化气或天然气烧制钧瓷,由于这些燃气比较纯净,没有灰粉污染,所以都采用裸烧。

所以,匣钵在钧瓷烧制中是具有很大的作用的,也是中国传统钧瓷文化智慧的结晶,虽然现在很多采用气烧不需要匣钵,但是许多传统的煤烧、柴烧钧瓷中,匣钵依旧是钧瓷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tAOCi52.CoM

编辑推荐

生产钧瓷的主要原料是什么?


▲生产钧瓷的主要原料包含两个方面:(1)钧瓷坯泥用料;(2)钧瓷釉用料。▲生产钧瓷所用的原料有近百种。钧瓷的胎质坚实细腻,造型古朴雅致,釉色窑变色彩都与其使用独特的地方原料有关。这些原料为禹州钧窑地区所独有,其中含有许多微量元素,成分非常复杂,矿藏主要分布于禹州西部、北部山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储量十分丰富。在古代,钧瓷生产使用的全部是天然矿物原料,现在则有少部分使用了一些通过化学方法加工制成的化工原料。钧瓷坯泥主要是用黏土矿物原料制成。黏土是多种微细的矿物的混合体,主要是由铝硅酸盐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而成。黏土外观有白、灰、黄、黑等各种颜色,有的柔软,水中一泡就开;有的较硬,呈块状;有的含沙量大;有的不含沙子。但它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有一定的可塑性和黏性,这种性质是指把黏土加水制成细泥,可塑成各种形状,干燥后保持原状不变,并且有一定的强度。钧瓷艺人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把几种黏土配合制成钧瓷泥,塑出了千姿百态、各种各样的造型。钧瓷坯泥所用的原料有:(1)软土――这种黏土原料本身具备成瓷的各种成分,单独一种也可成瓷,过去常称之为“一和土”,外观呈灰黄、青灰色,含有一定量的铁质;(2)黄矸土――外观呈深黄色,有的夹杂有灰色,含铁质较多;(3)碱石――化学组成与纯高岭土(高岭在江西景德镇附近,在那里首先发现适于制造瓷器的黏土,现在国际上都把这类制瓷的黏土称为高岭土)成分接近,外观呈青灰色块状;(4)白土――外观呈灰白、黄白、灰色等,为半软质块状;(5)黑毛土――外观呈紫黑色,是含有机物较多的一种软质黏土,可塑性好,黏性比较大。(6)骨料――耐火度较高和一种熟料,外观呈黄白色,颗粒较粗,用做大型钧瓷花瓶坯泥的骨料,起骨架作用。钧瓷釉所用原料主要是各种天然矿石、人工制备料和一些化工原料。天然矿石原料主要有长石、方解石、玛瑙石、滑石、铜矿石、铁矿石等,人工制备的原料有草木灰、牛骨灰等,化工原料主要有氧化铜、二氧化锡、氧化锌等。长石:钧瓷釉用主要原料,成分比较复杂,外观呈灰色、粉红、黄色等,为一种天然釉石,本身即可成釉。方解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外观呈浅黄、白色。玛瑙石:一种石英,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外观呈乳白色,是形成釉的主要原料。在宋钧官窑遗址内曾发现有白色玛瑙石,可见当时已采用玛瑙配釉。滑石:为含水硅酸镁矿物,手摸有滑腻感,外观呈灰白色、浅黄色等。铜矿石:一种含铜矿石,成分比较复杂,外观呈褐黄色。铁矿石:一种含铁的矿石,成分较复杂,外观呈暗紫红色,俗称“红斑化”。草木灰:树木草枝燃烧后收集的灰,以松木和栗木灰为最佳,灰中含硅、钙和磷等,外观呈青灰或黄灰色。经过加水多次漂洗,撇去浮渣,炕干后才能使用。古代钧釉多用之,有“无灰不成釉”之说。牛骨灰:牛的骨骼经高温煅烧后粉碎制成,主要成分为磷酸钙,外观呈白色。氧化锡:分子式为CuO,外观呈黑色,粉末状。二氧化锡:分子式为SnO2,外观呈浅黄或白色,粉末状或颗粒状。氧化锌:分子式为ZnO,外观呈白色粉状。

为什么名家钧瓷成本如此之贵


去神垕转一圈,有几十几百的地摊货,也有各个名家展厅中的几十万几百万的珍品。这样第一次接触钧瓷的朋友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名家钧瓷成本如此之贵?

不要从一些表面现象上去看钧瓷的价值;钧瓷与其他商品还不同,钧瓷目前基本是手工制作,技术基本是传统工艺,产品无法达到同一标准,过去有一句民谣“十窑九不成”就是说一件完美的钧瓷非常难以制作,瓷器成品会出现几百种质量缺陷,都会影响最终价格产生意想不到的差距。呈色、釉质、精细程度、工艺难度,窑变效果,烧成方式等等许多因素都会使得价格发生差异。俗语说:“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瓷从材料到成品出窑,再到藏家手中。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成本?对于一般人来说仍是个不解的谜团。

细净瓶/手拉坯/煤烧/晋文龙作品

通常的情况下:一件普通的陶瓷产品的成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原材料成本,加工成本,流通营运成本(含计税)。这里面占比重较大的是加工成本与流通运营的成本。而钧瓷则不同,一件的钧瓷的成本还有另外几种成本必须算进去,第一个是成品率的均摊成本。第二个是设计成本,也就是名家的创作投入的成本。第三个是秘方的成本,也就是各家的保密环节在稀有高质材料方面投入的成本。

一件低档钧瓷产品和一件高档钧瓷作品——表面看都是泥料成型素烧后施釉再经烧成,从生产流程看差别不会太大,但当你了解高档瓷器制作的艰辛之后就会明白成本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钧瓷不是普通的陶瓷产品,成品率一直是让传统钧瓷烧制方式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行话“十窑九不成”是切实存在的现象。你会经常听说 “某家窑口最近烧的不顺,烧一窑扔一窑”之类的话,这种现象包括“钧瓷泰斗”晋佩章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富安都不能“免俗”。如果一窑的成品率在30%,这就意味着其中每一件钧瓷成品都要承担三件钧瓷的制作成本。而实际中,30%的成品率是一个传统钧窑烧制的很高的门槛。

螺纹细净瓶/手拉坯/煤烧/晋文龙作品

从钧瓷的生产工序上说,名家的作品往往要比通常的产品,在工序及工艺及材料的要求等方面更为严苛,一方面是出于对名声的爱惜,另一方面也是对作品的负责。首先对泥料的陈腐有着严苛的要求,遵守着三年风化,五年沉池的制泥工序。每种材料都会经过煅烧试验才会进购。其次,在制作过程中,拉坯,风干,修坯,压款,旋坯,装饰、素烧都会有一套严格的规程,追求保留独特风格。然后在配釉施釉上,各家都会严格把控自己的秘方,尤其是各种小料的制备,完全遵循古法,将各种土矿料经过精细繁琐的工艺流程制作成“秘密武器”,应用作品的釉色里。而在烧成环节,挑灯熬夜更是家常便饭,某个阶段加几次燃料,撬动几次“炉条”(即燃烧炉中的粗钢条,几条一组,作为燃烧炉的底闸,其上置放燃料)都是不传之秘,一窑的钧瓷成与败皆在于此,不可言说。开窑后还要经过更严苛的拣选分级,不合格的统统砸碎,绝无仅有的珍品则被选入珍品陈列室,成为名家的代表作和名片,是非卖品,一旦入市万金难求。

葵花尊/柴烧/晋佩章作品

而设计成本往往是被藏家忽略的成本,一件名家钧瓷作品其造型,从灵感到纸面,从样品再到完成,往往经历漫长而辛劳的过程。在艺术理论的指导下概念或者灵感成为备选的图稿,在工艺条件的约束下图稿实现成为样品或者模型,在反馈和交流中,样品或模型从最初的样子不断地调整。

“图纸作废几箩筐,白云苍狗又一年。

泥土几番出新样,再睹旧话不堪看。”正是此种情形的写照。名家的创作力求推陈出新,成就经典。这样的过程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付出的努力与辛劳却常以“不足与外人道”为由,甘苦自知,被埋没在中国钧瓷艺术的历史尘埃里。反观低档货——“山寨”“盗用”“仿制”充斥其间,用粗制滥造的冒牌货扰乱市场,误导藏家。

梅口赏盘/手拉坯/煤烧/晋晓瞳作品

自古以来钧瓷就有“似玉非玉胜似玉”的说法,兼之“宋瓷以玛瑙入釉”,这中配釉法一直是千古之谜。鲜为人知的是老一辈钧瓷艺人中就有不少人进行了多种尝试,“玛瑙”“密玉”“独山玉”“和田玉”等珍贵材料都曾出现在他们的釉方中,所以某些名家的釉方中具有珍贵材料,其部分作品成本极高。一生拮据“钧瓷泰斗”晋佩章曾用玛瑙进行钧釉的实验,他的遗物中就有半袋尚未用完的玛瑙碎料。据说玛瑙制作釉粉需要煅烧三次,每次煅烧后都要浸入井水后暴晒,使用时研磨数小时,最后晾干成粉过筛备用。

以上列举的还不是名家钧瓷成本的全部,由此可想,一件钧瓷珍品的价格是难以实现它真正的价值的。俗语说“一分价钱一分货”,搁那个行当都非虚言。

钧瓷开窑为什么要祭拜窑神?


近日,笔者在“钧瓷之都”禹州神垕有幸参观了一场开窑仪式。

在开窑现场,一封《公祭窑神祭文》吸引了笔者的目光。在祭文中提及,神垕匠人们所供奉的窑神有三,分别是土山大王、伯灵仙翁和金火圣母。祭文部分内容如下:

忆我窑神,供奉有三

土山大王,其名曰舜;人文始祖,上古名君;竹书有载,陶于河滨;汲取灵水,捡石采壤;抟土成器,揖别洪荒。

伯灵仙翁,灵犀点通;捏拉脱刻,塑雕镂空;三十六器,七十二工;丽其釉药,浑然天成;造化开物,技艺见精。

金火圣母,其名艳红;父祖烧窑,火侯难调;十窑九毁,不得其道;艳红悯父,以身殉窑;红光闪过,器成彩耀;义感天地,始有好兆。

去过禹州神垕老街的人会对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伯灵翁庙印象深刻。

伯灵翁庙亦称大庙、窑神庙,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庙内供奉着三尊主神,中间是土山大王,左边是伯灵仙翁,右边是金火圣母。神垕匠人们所祭窑神就是这三位。

据碑文记载,明朝弘治八年(即1495年),伯灵翁庙曾得到重修。较近的两次重修分别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和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近年来,在神垕古镇打造的过程中,该庙又进行了重修,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钧瓷学者李争鸣先生在所著的《追根求源话钧瓷》一书中说,据古书记载,土山大王为司土之神,实为大舜,《竹书纪年》曾有“舜陶于河滨”的记载。

伯灵翁,据说是管工艺的神,历代神垕制陶者皆尊他为瓷窑之神。也有传说伯灵翁即孙膑,鬼谷子王禅老祖的大弟子,当年随师学艺,以木柴烧炭,为炼丹取暖之用,因此后人尊他为烧炭之祖。

金火圣母是司火之神,是经皇封的一位为钧瓷献身的民间艺人的化身。神垕昔日之窑炉由炭窑改制而成,其燃料由木柴到煤炭,这也反映了窑业演变的过程。

据《禹州志》记载:“伯灵仙翁东会里,可见窑神庙,元延祐三年,乡人常希重修。”关于伯灵翁,还有这样的文献记载:“伯灵翁者,晋永和中有寿人耳,名林,其字不传也,游览至此,酷爱风土变态之异,乃与时人传烧窑甄陶之术,于是匠士得其法,愈精于前矣。”

宋代钧瓷底部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传世的宋代钧官窑产品中,以底部刻有汉字数码的钧瓷最为珍贵。但为啥钧瓷要刻底码?钧瓷底部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说来话长,从宋朝徽宗开始,钧台窑被宫廷所垄断,产品器型都要按皇宫设计的样式进行生产,并定期向皇宫进贡。话说这一年,又到了进贡瓷器的日子,钧台窑一个姓杨的督窑官,把烧好的钧瓷挑了又挑,共挑得葵花式花盆及盆托十套,莲花式花盆及盆十套,其它样式花盆及盆托十套,鼓钉洗大小六套,共计三十六套钧瓷精品。

这三十六套钧瓷送到汴京,先要送到王府,经内务大臣王强过目。这王强是个奸臣,也是个贪官,一肚子的坏水,他查看完三十六套钧瓷后,问督窑官:“还有没有?”杨督官答:“就这些,没有了。”王强的意思是,凡到我王府来的人,谁不送点礼上点儿货什么的,你不可能就这么空着手来。杨督官是个实诚人,直性子,他哪懂得王府的这些“规矩”,也听出王强的话外音。就为这,王强老大不高兴,对杨督官怀恨在心。等杨督官一走,王强就开始打起了坏主意:干脆把钧瓷砸碎它几件,就说督窑官失职,路上把皇上心爱的宝贝给打烂了。又一想,不得,这三十六套钧瓷可是完整无缺的送到我王府来的呀,这事从皆知。要说打烂的话,岂不是引火烧身,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王强思前想后,没了主意。

却说王强有个幕僚,叫苟耀仁,这家伙一肚子坏点子。他见自己的主子愁眉不展,问清缘由后,眼珠一转,对着王强的耳朵耳语了几句,王强听着,脸色由阴转睛,一会儿变得眉开眼笑,连声说:“妙!妙!”

第二天,王强上朝把三十六套钧瓷送到宋仁宗跟前。宋仁宗一看釉色,很是高兴,再一看器型,又变得很不高兴。原来,这些花盆与盆托都不配套,小花盆放在大盆托上,大花盆放在小盆托上,有的甚至放不下,十分难看。这就是苟耀仁给王强出的坏主意。眼看着宋仁宗就要发怒,王强大一旁暗暗高兴:“哼哼,姓杨,这回够你受的,不砍你的头,也得革你的职!”满朝文武大臣也面面相觑,不敢言语。

还真有不怕顽死的,正当这关口,从文臣行列里走出一人,大家一看,是宰相寇准。这寇准可是个大清官,他看出王强这个奸臣又在使坏,就对宋仁宗说:“启禀皇上,臣有本启奏。”仁宗说:“爱卿请讲!”寇准说:“这些花盆和盆托不是不配套,而是摆放得不对,请允许督窑官再摆一次。”仁宗准奏,传督窑官入朝。杨督官就把花盆和盆托重新摆放一遍。这一来,花盆与盆托大小配套,恰到好处。宋仁转怒为喜,赏了些银两给杨督官,就让他下殿回钧台官窑场去了。

却说杨督官回到官窑厂后,就犯了愁,思前想后,觉得在朝廷上若不是寇准大人给讲情,差点儿把性命给丢了,这王强也太坏了。明年还要进贡钧瓷,贼王强若要再加害自己咋办?为这事,杨督官是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想不出个好办法。

一天中午窑工们正在吃饭,有个要饭的白胡子老头儿,颤颤巍巍地来到钧窑场乞讨。这老头儿穿得破破烂料,浑身肮脏。有人见了想把他撵走,杨督官拦住说:“谁没有个难处,给他些饭菜吧!”白胡子老头儿就在这里吃了一顿饱饭。吃罢饭,那老头儿对杨督官说:“老夫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吃过饱饭了,你真是一个好人。老夫临走时送你几句话,可能对你有用处。一对一,二对二,背朝天,写数字。”说完,那白胡子老头儿就走了。杨督官听得真切,心想:看那白胡子老头儿不像个凡人,莫非是知道我的心事,特来点化于我?但这几句话又是啥意思呢?杨督官想呀,想呀,整整想了三天,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终于解开了这几句话的含义。这“一对一,二对二”是说同一型号的花盆配同一型号的盆托;“背朝天,写数字”是说把产品翻过来,底朝天,在上面刻上数码字。杨督官想:有了数码为证,花盆配套时就不会出差错,往后就不怕奸臣使坏了。

从那儿以后,钧台官窑烧制的钧瓷花盆与盆托都刻上了底码。到后来,只要是同一器型但不同尺寸的钧瓷,也都刻上了底码,表示大小区别。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传世宋代钧官窑产品,很多底部都刻有数码。这些钧瓷底部的数字也是宋钧瓷鉴定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