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厨房瓷砖 > 导航 >

厨房瓷砖光洁如新 厨娘尽可开心秀厨艺

厨房瓷砖光洁如新 厨娘尽可开心秀厨艺

厨房瓷砖 瓷砖厨房 厨房瓷砖颜色

2020-12-09

厨房瓷砖。

目前,家庭厨房里的瓷砖已经跳跃了传统的“一白统天下”的时代,瓷砖材质的选择多种多样,分为釉面砖、通体砖、抛光砖、玻化砖、马赛克等几大类。在厨房等整体面积大的功能性空间里,首选的是光滑或哑光釉面砖,清洁起来非常方便,还可以制造“时尚”的效果。

厨房瓷砖清洁方法

1、使用多功能去污膏

瓷砖被油腻、水锈、皂垢等玷污,其清洁方法并不是什么难事,为了保持瓷砖清洁又不损坏瓷面光面,可以使用多功能去污膏,就是通过牙刷蘸取少量去污膏祛除污垢,用毛笔刷一道防水剂(瓷砖缝隙处),这样防止了渗水的同时,还可以防霉菌生长。

2、灶台背后瓷砖的清洁

在厨房空间之中,因经常使用灶台,所以灶台后面也容易染上油污,这种情况将采用蜡烛进行清洁,将灶台背后瓷砖接缝处从纵向到横向的方式涂抹上蜡烛同,将与瓷砖厚度相平后进凝固,这样就算有油污渗入,只需轻轻擦拭就可以了。

3、玻化砖的表面防污

厨房地面用瓷砖会因水易滑,所以很多时候厨房地面将采用的是玻化砖,经过打磨后气孔暴露在外的玻化砖,十分的容易渗入油污和灰尘,这也是目前瓷砖行业中公认的难题,所以购买前就要注意,这玻化砖产品若是没有进行防污处理的话,则应在玻化砖在使用中要打蜡,通常普通的地板蜡都可以。

4、旧房瓷面加贴瓷砖

旧瓷翻新,其劳动性较强,但可以在旧瓷砖上加贴新瓷砖,采用树脂型石材黏结剂,不仅不怕瓷砖上油腻、污渍,同时还具有着较好的黏结强度。

厨房墙面瓷砖清洗

1、使用含溶解成分的清洁剂进行清洁

家里厨房的墙面上容易染上油污,而且油污很容易干固,清洁起来很不容易。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如果墙上的瓷砖或是缝隙上的油污很厚,可以先用小铲子铲一下,把它弄薄了之后,再用含酸性或是含溶解成分的清洁剂进行清洁。

2、贴防油污纸

我们还可以使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进行墙砖清洗——贴防油污贴纸。首先在瓷砖缝隙的位置使用美缝剂,然后涂把它贴在瓷砖的接缝处,这样不仅美观而且还耐油污。也可以把卫生纸或是纸巾贴在瓷砖上面,在纸的上面喷上清洁剂,帮家里的瓷砖“敷个面膜”。

日常墙砖的保养

墙砖清洁是很重要,而墙砖保养也是很重要的:

1、防开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要使用尖锐的物品去敲击或是摩擦墙砖。

2、防划痕:如果墙面有轻微的划痕,那么我们可以用牙膏涂在划痕的周围,然后再用柔软的干布进行反复的擦拭,别忘记再涂少量的地板蜡,等待干净之后,就能让瓷砖达到光亮的效果。

3、防潮湿:清洗完墙砖以后,要记得马上打开门窗,让空气流通一些,这样是为了吹干瓷砖墙面的水气。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光洁无瑕 如脂似玉 甜白釉


千龙品牌上海讯 古今通宝收藏小常识(一百十三)

光洁无瑕 如脂似玉——甜白釉

甜白是永乐窑创烧的一种白釉。由于永乐白白瓷制品中许多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在釉暗花刻纹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便给人以一种“甜”的感受,故名“甜白”。景德镇甜白釉的烧制成功,为明代彩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明清时代的斗彩、五彩、粉彩,只有在白瓷取得高度成就的基础上,才能显示出它的鲜艳色彩来。甜白釉在清代还有烧造。康熙甜白釉有奶粉般的色泽,白而莹润,无纹片,也称奶白。

随着景德镇制瓷工匠对胎釉配制等诸多工艺改进以后,永乐白釉瓷器的诞生,成为划时代的里程碑。

而永乐民间窑白釉瓷器,从总体上可分为:甜白釉和高白釉。所谓甜白釉是指:色调凝重,温润肥腴,给人以一种柔和甜美感觉的釉;而高白釉是指:洁白光亮,莹润如玉的釉色。

永乐民间窑白釉器型中,仍以碗盘等圆器为主,同时出现了高足杯。碗以撇口深腹为多见,口沿出现了浅褐酱色假芒口(檀香口),底足为外敛内收式小圈足;足端有平切和斜削之分;底面采用细砂底,荡釉和刷釉三种处理方式。盘大多为撇口(折沿、花口或菱口形少见)。为减少底部厚度,盘心留有修坯后的台阶式旋纹,底足明显变大,直径与口径已相距不远,底面有砂底和荡釉两种。高足靶杯整体造型仍留有元代遗风,足柄呈竹节形,外撇、内中空,留有胎接时的乳突,足端露胎,见有火石红或黑褐色斑痕。上述器物中常见有厚胎、薄胎两种,薄胎主要是碗、盘、酒杯等小件器,能达到光照见影,其器可以薄到半脱胎的程度。但同类器物中也有厚胎的,而大件器则很少见到。

白釉瓷器装饰,除了一部分为光素无花纹外,有一部分采用印花装饰和印花加青花装饰的器物。其造型均为碗、盘、酒杯和高足杯。白釉印花瓷器,一般胎体较薄,制作精美,迎光透视可以看见透明的白釉下各种缠枝花卉、云气、海马等纹饰,也可用手去感受凹凸不平的釉面纹饰。白釉印花加青花装饰的器物,在器壁上印有各种纹饰,而口沿、器心却用青花料绘以旋纹以及吉祥喻意的图案:葡萄、花卉、月华锦、寿、福字等。这种明暗色差的鲜明对照和明暗图案的相映成趣,相映生辉,是民窑技工独具匠心,在仅有的空间内,创造出一种艺术的美,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令人心旷神怡。

不足之处在于:碗盘的器型中,往往有许多不够规整,尤其薄胎盘更为突出,其不仅出现盘口不够圆,盘心面还有高低不平的现象。这种现象民窑存在,官窑的器物上也有类同。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为了追求器物的精美,修坯时往往将口沿、器壁乃至底面都修的较薄,因而在高温中产生变形;二是瓷胎中掺和高岭比例不当所致。

宣德白瓷的生产基本上承袭了永乐的工艺水准,器物特征与永乐相似。仍以生活器皿中的盘碗为主,同时出现了高足碗以及盖罐、大盘一类大器。器物分薄胎和厚胎两种。薄胎以碗多见,厚胎既有盘碗,也有大尺寸盘和盖罐等。而釉色洁白“汁水莹厚如堆脂,光莹如美玉”。又恰好印证了民间窑白瓷的特征:一为甜白釉色,一为白中微泛青的釉色。装饰工艺方面除保留素面无花纹、印花、印花加青花外,增加了白釉刻花、白釉刻花加青花的品种。而后者装饰手法,又均在碗盘上来展现。碗的造型仍以撇口深腹碗为主,碗壁稍厚,纹饰采用双勾浅刻在碗的外壁,而盘则刻在内心。纹饰则以花卉、麒麟等多见,为同时期青花器物上常用的纹饰;和胎釉的白色相比,暗刻纹饰线条内的釉色,往往微带青色。底足仍采用外敛内收式圈足,圈足较永乐时期稍大;而细砂底和刷釉方法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荡釉方法的普遍使用,一改过去工艺粗糙的感觉,足内或底面变得均匀光洁,足墙转折处的釉色,因积釉较厚呈较浅的青亮色。白釉高足杯、高足碗,均以竹节柄为主,柄中空,有施釉和不施釉两种。

值得提示的是:宣德时期的工匠,已注意到薄胎修坯处理不当,会产生变形的弊端。因此,在修坯时,有意识地将口沿至底面,由薄逐渐至厚,从而使器物的成品率大大提高。

继永乐、宣德之后,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即公元1436年~1464年),由于外忧内患,政治上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社会经济衰败。景德镇瓷业生产形成了低落时期。加之,这三朝不见具年号款器,因而,对于研究三朝瓷器至今未有明确的坐标。为此,国内外古陶瓷研究界把这一时间称之为“空白期”。

从文献上看,正统三年、正统六年、正统十二年、景泰五年、天顺三年等都有禁止民窑烧造和官窑订烧的记录,证明在这段“空白期”内,不论官窑与民窑都仍在烧造瓷器,并无“空白”。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都有不少正统、景泰、天顺纪年墓葬出土的瓷器。以碗、盘、碟、高足杯、罐、瓶等日用生活器皿为主,胎质有精粗之分。却基本都是民窑器,品种有青花、白花、青白瓷等。而有确切记年的白釉瓷器为江西新建县“正统十四年”宁献王朱权墓出土的白釉盖罐六件。再结合扬州市区出土的盘碗等瓷器,大概可归纳为:胎釉制作都不太精细,一般底足修得不够规整。盘碗造型与前代相比,虽变化不太大,但底面旋削不平,底足有跳刀痕和缩釉点。至晚期圈足渐大,足壁变窄变深,由外敛内收式,变成外敛内直壁式。琢器的瓶、罐胎体较厚重,器口正统朝与宣德朝直颈形状相同,至景泰、天顺时多呈下阔上敛式,底部无釉,圈足早期宽厚而浅,晚期圈足略高,有火石红和粘砂现象。

探索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瓷器的总体风格,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有段精辟的阐述:“正统瓷器的风格应当在较大程度上接近於宣德晚期;天顺瓷器则更相似于成化一朝;居其间的景泰时期的器物风格特征则在二者之间。”其理论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印证,是千真万确的。

成化时期的白釉瓷,应该说是继永乐白釉瓷之后的又一个高峰。其不但胎质细腻纯净,绝大部分胎体轻盈,修胎规整。而且制作工艺也超过了永乐宣德。笔者在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看到带“大明成化年制”款的卧足小酒杯,其薄的程度达到了几乎脱胎的地步,盈盈一握可见手上罗纹,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这充分体现了,对特殊烧制的白瓷在质量上更着意追求完美。然这在民窑薄胎白瓷中是见不到的。此外还有厚胎白瓷,虽未玲珑剔透,但也洁白如玉,在迎光透视下,胎体多略带肉红色。

成化瓷器的釉面以细润若脂而著称。早期有一种高白釉,景德镇人自豪的称之为“猪油白”。其釉不仅肥厚滋润,而且光洁无瑕,如脂似玉。尤其与浓艳的青花纹饰相匹配,既因色差强烈显得青花更加浓郁,同时又反衬出白釉更加如霜若雪。中晚期后,由于釉料的配制发生变化,上述所描绘的现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乐平陂塘青(平等青)的使用与略带淡淡青色的白釉,形成了成化时期独有的幽雅青花瓷和白釉瓷。

成化时期的民窑白釉瓷造型与官窑器一样,讲究轻盈纤巧,所见日常生活用品中的盘、碗、杯、碟、瓶、罐,都比前朝制作精细规整。盘以侈口多见,器型线条柔和圆浑,通体施白釉,盘内已不见因减少厚度而留下的台阶式弦纹,底面施釉平整,圈足呈外敛内直壁式。碗有:卧足浅碗、直口碗、撇口碗、侈口墩式碗等。撇口碗又有外敛内直壁式、平切小圈足和外敛内直壁式浅圈足碗。而成化高足杯的造型独具特色,已完全摆脱了明早朝受元代遗风的影响,自成体系;有八方竹节高足杯、六方竹节高足杯、四方竹节高足杯和竹节高足杯。高足杯造型大多撇口,腹微敛,与永宣朝高足杯相比,下承竹节柄较纤细外卷,显得格外优雅。笔者在翻阅资料时无意中还惊喜地发现,成化官器斗彩花卉竹节高足杯与自己收藏的民窑高足杯的足径完全一致,都是3.8厘米。由此可以想象,明代官窑与民窑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这些器物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此外,成化民窑瓷器出现了底面书年号款和干支年款的现象。1996 年南京艺术品拍卖会上,有一对白釉刻暗花海水青花鲭、鲶、鲤、鳜四鱼的撇口碗;一只碗底为双蓝圈“大明成化年制”楷书款,一只碗底为双蓝圈“甲辰年制”楷书款。两只碗造型、纹饰、尺寸均完全一致,高6.5厘米,口径14.5厘米。惟一不同的是落款有异。经查甲辰为成化二十年(1484年)。另在扬州市荷花池基建工地上,出土了青花三秋图纹碗残件,其底面落双蓝圈“大明成化年制”楷书款。有此可知,在明成化晚期,民窑器也有书年号款和干支年号款的习惯,而且都采用“年造”写法。所不同的是受官窑器影响,书青花双圈形制多见;而官窑双方框形制,却未曾发现。

弘治时期从史料记载看,几次停工役,官窑瓷烧造数量有限,因而传世品不多。但从出土和传世的民窑瓷器看,白釉、青花瓷烧造量仍为大宗。

弘治瓷器基本上是沿袭了成化瓷器的传统风貌,胎质洁白细腻,釉面肥厚滋润。早期继承成化釉面,润白光亮,中晚期釉面出现了白中闪灰、闪青,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嘉靖时期。其实民窑器物仍以生活用品中的盘、碗、罐等为主,尤其是盘碗在造型、工艺处理上与成化相比稍有变化。盘类在修坯的过程中将盘壁、盘底削得较薄,加之圈足较大,因而开始出现盘腹部下垂,盘底下塌现象。碗类出现一种折沿深腹墩式碗,其造型是在侈口深腹碗或侈口墩式碗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由于碗壁几近垂直,腹部过于丰满,因而显得碗格外敦厚古拙。圈足仍为外敛内直壁式,足壁过窄,而不够规整,圈足有浅和挖足过肩两种。足内施釉虽采用荡釉方法,但早期仍有许多釉面存在缩釉点,到中晚期底面釉变得光洁细润,白釉也逐渐转变为青灰色和青亮色。至此,盘、碗、瓶、罐等器,出现一器物上两种釉色的独特现象。

受成化民窑写款的影响,弘治民窑也采纳了这一做法,在器物上书写干支年号款,如在碗底写“壬子年造”、“癸丑年造”;吉祥款:“福、寿、禄、贵、太平”,在碗内写“金玉满堂”等,也有写姓氏款的,如:“王、吉、正”等。在器物上暑干支年号款,为民窑器的甄别鉴定,提供了准确的依据,而吉祥语的出现又恰好反映出工匠们的美好祝愿和真情的流露。与成化不同的是,成化民窑采用青花双圈暑年号款或干支年号款,而弘治民窑更直接受到成化官窑斗彩器的影响,采用双方框的暑款方式,也有不用双方框直接写吉祥语的。

正德白釉瓷,早期与成化、弘治基本相似,中后期胎体逐渐厚重,大件器物增多。制作粗糙,不规整,瓶罐有明显的接痕。盘碗类胎体和口沿较薄,底面常常下塌,足内有放射状跳刀痕,有的足心似乳状突起,足脊留有切削的棱角或刮削痕。足端出现粘砂,火石红痕。底釉面一般较细润,积釉处能肉眼看见细密的气泡,白釉多青中闪灰;釉面因光亮清澈,透明度强,被称之为“亮青釉”。

嘉靖白釉瓷与正德白釉瓷有着明显的区别。一方面造型、色彩多种多样。另一方面釉面肥厚光润,“纯净无杂”呈乳白色,这在官窑器中较为多见,而在民窑中则青白、乳白、灰白色兼而有之,釉面不够平整,有缩釉现象,偶尔釉面落有窑灰或铁锈黑褐色斑点。器物胎体不及前朝,大部分琢器胎体厚重,制作粗糙,瓶罐类接痕明显,并常有烧结不坚固,断裂脱落现象,尤其是器类接痕更为显著。盘碗类圆器大件变形较多,而底心下塌和器壁下垂现象都较严重。碗类常有在口沿刷深褐色酱釉作为装饰的习惯,器底大多施“亮青釉”,圈足为外敛内直壁式。

嘉靖民窑也有在器物底部署款的习俗,而常用的方式为青花双圈、单圈、双线长方框和不用边框;有本朝款:“大明嘉靖年制”、“大明成化年制”;有吉祥语:“万福攸同”、“福寿康宁”、“富贵佳器”等。

隆庆朝仅存6年,加之时局不稳,社会动荡不安,经济不振,生产凋敝,景德镇制瓷业颇受影响。尽管如此,民窑瓷器的生产也未中断,从传世实物出土情况看,隆庆民窑仍以青花器为主,白釉瓷、彩瓷或颜色釉瓷则数量有限。因此,白釉瓷器型除盘、碗、杯外,四角、六角、八角等多角形和特殊造型的瓶罐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器物。而工艺技术和艺术风格基本上与嘉靖瓷没有什么区别。

隆庆民窑也落年号款,如:“大明隆庆年制”、“隆庆年制”、“隆庆年造”;吉祥语款:“长命福贵”、“万福攸同”、“福寿康宁”等。款外用单圈或无框。

万历时期正是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显著成长的时期,随着宫廷和社会上层对细瓷的进一步需求,以及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景德镇制瓷业显得日趋繁荣。

从史料记载看,万历三十五年以前官窑生产量极大,在此之后整个明代的官窑生产情况日趋衰退下去。而从万历开始,民窑瓷器生产的青花、颜色和彩瓷,其质量和数量各方面都有极大的成就,并在民窑中出现了一些制瓷名家,他们在仿制古代名窑及明代各朝瓷器方面获得很大成功。

万历瓷器无论官、民窑,传世数量较多,除常见的各式盘、碗、杯、碟、瓶、罐、炉、高足杯外,蒜头瓶、壁瓶、笔筒、笔船、多格果盒、捧盒、书桌插屏等造型别致、构思新颖,风格独特的品种不断涌现,形成一种百花争艳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白釉器作为一个品种,它的地位已显得并不怎么重要了。

从传世和出土的白釉瓷看,此时的器物,胎体制作粗糙,瓷土淘炼不精,大器修胚欠佳,盘碗底心下塌严重,有的甚至连圈足都不能着地,足有明显的刮削和跳刀痕。但也有制作精美的薄胎瓷器。如:卵幕杯,又称蛋壳杯。造型端巧,莹白可爱。

万历时期的白釉,早期釉面白润,有玻璃质感,中期釉面细润呈乳白色或青白色,晚期釉面稀薄,大多为淡青色,其时白釉器除素白外,还采用印花、印花刻暗花、印花加青花等装饰技法。常熟博物馆所藏一对白釉印花加青花鹭鸶纹小碗,采用模印鹭鸶轮廓再用青花勾出鹭鸶的喙、头、眼、双腿,以此来体现生活中雪白鹭鸶憩息、飞鸣的形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扬州市老城区徐凝门基建工地出土的白釉印花山水人物小碗残件,其碗也是采用模印高山、星象、水榭、渔船、人物后,用锥形锐器,再在局部进行细部浅刻,使纹饰越发清晰可人。在扬州市卞门旧城改造工地出土的白釉印花外梅花内刻蟠螭纹小碗残件也是一例。其梅花印出后,用锐器浅刻出花瓣和花心,碗内直接用蕊器刻出蟠螭纹,用笔简练,线条流畅。而上海博物馆所藏的白釉印花刻花饕餮纹觯瓶,应该是万历时期白釉印花器中的佼佼者,其釉色白中闪青,滋润凝厚,造型古朴典雅,是仿西周青铜器饕餮纹的典型作品。综上所述,仅以白釉印花器中的部分作品,已能够代表此时白瓷制作的最高水平。尽管如此,这些是否是文献中记载的“上古器”户和“中古器”户所为?抑或出自周丹泉为首的仿古名家之手,且难以确认了。

万历时期民窑瓷器款识较为纷繁,目前所具本朝款,“大明万历年制”、“大明万历年造”、“万历年造”、三种外,有复合款:“古周饕餮 万历年制”、“德化长春 万历年制”、“万历年制 玉堂佳器”、“万历年制 纯忠堂用”;伪托款:“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正德年制”;吉祥款:“福寿康宁”、“万福攸同”、“长命富贵”、“永保长春”、 “富贵佳器”、“玉堂佳器”、“天禄佳器”、“天下太平”、“上品佳器”、“大明年造佳器”、“大明年造”等等。

至天启崇祯时期,国势衰颓,内忧外患不断,朝政纲纪涣散,统治中国几百年的明代政权,已到了穷图未路的崩溃边缘。此时景德镇民窑瓷器生产,从质量和工艺上都明显下降。所见白釉瓷大多是日常生活器皿,胎体粗细兼有,一般的器物胎体厚重,修坯粗糙,盘碗类底足常留有旋削跳刀痕,并多有粘砂。底心因旋削而隐隐突起,底面釉常伴有缩釉点和窑缝现象,器物口沿普通使用酱黄色釉作为装饰。这两个时期的釉色都白中闪青,白中闪灰,釉汁均稀薄而缺乏滋润,其稀薄处能看见胎体的旋痕。白釉碗盘装饰以素白釉、白釉暗花、白釉加青花弦纹较多见。因此在落款方面,似乎青花、彩瓷的落款较繁杂,有干支纪年款、伪托款、吉祥款、颂语款、堂名款、图记款等,而白釉瓷器题款则少了许多,尤其是崇祯时期的白釉瓷,大多是在盘碗器内心,足底面署有确切纪年款。

【陶瓷文化】光洁无瑕 如脂似玉 甜白釉


千龙品牌上海讯古今通宝收藏小常识(一百十三)光洁无瑕如脂似玉——甜白釉甜白是永乐窑创烧的一种白釉。由于永乐白白瓷制品中许多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在釉暗花刻纹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便给人以一种“甜”的感受,故名“甜白”。景德镇甜白釉的烧制成功,为明代彩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明清时代的斗彩、五彩、粉彩,只有在白瓷取得高度成就的基础上,才能显示出它的鲜艳色彩来。甜白釉在清代还有烧造。康熙甜白釉有奶粉般的色泽,白而莹润,无纹片,也称奶白。随着景德镇制瓷工匠对胎釉配制等诸多工艺改进以后,永乐白釉瓷器的诞生,成为划时代的里程碑。而永乐民间窑白釉瓷器,从总体上可分为:甜白釉和高白釉。所谓甜白釉是指:色调凝重,温润肥腴,给人以一种柔和甜美感觉的釉;而高白釉是指:洁白光亮,莹润如玉的釉色。永乐民间窑白釉器型中,仍以碗盘等圆器为主,同时出现了高足杯。碗以撇口深腹为多见,口沿出现了浅褐酱色假芒口(檀香口),底足为外敛内收式小圈足;足端有平切和斜削之分;底面采用细砂底,荡釉和刷釉三种处理方式。盘大多为撇口(折沿、花口或菱口形少见)。为减少底部厚度,盘心留有修坯后的台阶式旋纹,底足明显变大,直径与口径已相距不远,底面有砂底和荡釉两种。高足靶杯整体造型仍留有元代遗风,足柄呈竹节形,外撇、内中空,留有胎接时的乳突,足端露胎,见有火石红或黑褐色斑痕。上述器物中常见有厚胎、薄胎两种,薄胎主要是碗、盘、酒杯等小件器,能达到光照见影,其器可以薄到半脱胎的程度。但同类器物中也有厚胎的,而大件器则很少见到。白釉瓷器装饰,除了一部分为光素无花纹外,有一部分采用印花装饰和印花加青花装饰的器物。其造型均为碗、盘、酒杯和高足杯。白釉印花瓷器,一般胎体较薄,制作精美,迎光透视可以看见透明的白釉下各种缠枝花卉、云气、海马等纹饰,也可用手去感受凹凸不平的釉面纹饰。白釉印花加青花装饰的器物,在器壁上印有各种纹饰,而口沿、器心却用青花料绘以旋纹以及吉祥喻意的图案:葡萄、花卉、月华锦、寿、福字等。这种明暗色差的鲜明对照和明暗图案的相映成趣,相映生辉,是民窑技工独具匠心,在仅有的空间内,创造出一种艺术的美,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令人心旷神怡。不足之处在于:碗盘的器型中,往往有许多不够规整,尤其薄胎盘更为突出,其不仅出现盘口不够圆,盘心面还有高低不平的现象。这种现象民窑存在,官窑的器物上也有类同。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为了追求器物的精美,修坯时往往将口沿、器壁乃至底面都修的较薄,因而在高温中产生变形;二是瓷胎中掺和高岭比例不当所致。宣德白瓷的生产基本上承袭了永乐的工艺水准,器物特征与永乐相似。仍以生活器皿中的盘碗为主,同时出现了高足碗以及盖罐、大盘一类大器。器物分薄胎和厚胎两种。薄胎以碗多见,厚胎既有盘碗,也有大尺寸盘和盖罐等。而釉色洁白“汁水莹厚如堆脂,光莹如美玉”。又恰好印证了民间窑白瓷的特征:一为甜白釉色,一为白中微泛青的釉色。装饰工艺方面除保留素面无花纹、印花、印花加青花外,增加了白釉刻花、白釉刻花加青花的品种。而后者装饰手法,又均在碗盘上来展现。碗的造型仍以撇口深腹碗为主,碗壁稍厚,纹饰采用双勾浅刻在碗的外壁,而盘则刻在内心。纹饰则以花卉、麒麟等多见,为同时期青花器物上常用的纹饰;和胎釉的白色相比,暗刻纹饰线条内的釉色,往往微带青色。底足仍采用外敛内收式圈足,圈足较永乐时期稍大;而细砂底和刷釉方法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荡釉方法的普遍使用,一改过去工艺粗糙的感觉,足内或底面变得均匀光洁,足墙转折处的釉色,因积釉较厚呈较浅的青亮色。白釉高足杯、高足碗,均以竹节柄为主,柄中空,有施釉和不施釉两种。值得提示的是:宣德时期的工匠,已注意到薄胎修坯处理不当,会产生变形的弊端。因此,在修坯时,有意识地将口沿至底面,由薄逐渐至厚,从而使器物的成品率大大提高。继永乐、宣德之后,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即公元1436年~1464年),由于外忧内患,政治上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社会经济衰败。景德镇瓷业生产形成了低落时期。加之,这三朝不见具年号款器,因而,对于研究三朝瓷器至今未有明确的坐标。为此,国内外古陶瓷研究界把这一时间称之为“空白期”。从文献上看,正统三年、正统六年、正统十二年、景泰五年、天顺三年等都有禁止民窑烧造和官窑订烧的记录,证明在这段“空白期”内,不论官窑与民窑都仍在烧造瓷器,并无“空白”。近些年来,全国各地都有不少正统、景泰、天顺纪年墓葬出土的瓷器。以碗、盘、碟、高足杯、罐、瓶等日用生活器皿为主,胎质有精粗之分。却基本都是民窑器,品种有青花、白花、青白瓷等。而有确切记年的白釉瓷器为江西新建县“正统十四年”宁献王朱权墓出土的白釉盖罐六件。再结合扬州市区出土的盘碗等瓷器,大概可归纳为:胎釉制作都不太精细,一般底足修得不够规整。盘碗造型与前代相比,虽变化不太大,但底面旋削不平,底足有跳刀痕和缩釉点。至晚期圈足渐大,足壁变窄变深,由外敛内收式,变成外敛内直壁式。琢器的瓶、罐胎体较厚重,器口正统朝与宣德朝直颈形状相同,至景泰、天顺时多呈下阔上敛式,底部无釉,圈足早期宽厚而浅,晚期圈足略高,有火石红和粘砂现象。探索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瓷器的总体风格,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有段精辟的阐述:“正统瓷器的风格应当在较大程度上接近於宣德晚期;天顺瓷器则更相似于成化一朝;居其间的景泰时期的器物风格特征则在二者之间。”其理论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印证,是千真万确的。成化时期的白釉瓷,应该说是继永乐白釉瓷之后的又一个高峰。其不但胎质细腻纯净,绝大部分胎体轻盈,修胎规整。而且制作工艺也超过了永乐宣德。笔者在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看到带“大明成化年制”款的卧足小酒杯,其薄的程度达到了几乎脱胎的地步,盈盈一握可见手上罗纹,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这充分体现了,对特殊烧制的白瓷在质量上更着意追求完美。然这在民窑薄胎白瓷中是见不到的。此外还有厚胎白瓷,虽未玲珑剔透,但也洁白如玉,在迎光透视下,胎体多略带肉红色。成化瓷器的釉面以细润若脂而著称。早期有一种高白釉,景德镇人自豪的称之为“猪油白”。其釉不仅肥厚滋润,而且光洁无瑕,如脂似玉。尤其与浓艳的青花纹饰相匹配,既因色差强烈显得青花更加浓郁,同时又反衬出白釉更加如霜若雪。中晚期后,由于釉料的配制发生变化,上述所描绘的现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乐平陂塘青(平等青)的使用与略带淡淡青色的白釉,形成了成化时期独有的幽雅青花瓷和白釉瓷。成化时期的民窑白釉瓷造型与官窑器一样,讲究轻盈纤巧,所见日常生活用品中的盘、碗、杯、碟、瓶、罐,都比前朝制作精细规整。盘以侈口多见,器型线条柔和圆浑,通体施白釉,盘内已不见因减少厚度而留下的台阶式弦纹,底面施釉平整,圈足呈外敛内直壁式。碗有:卧足浅碗、直口碗、撇口碗、侈口墩式碗等。撇口碗又有外敛内直壁式、平切小圈足和外敛内直壁式浅圈足碗。而成化高足杯的造型独具特色,已完全摆脱了明早朝受元代遗风的影响,自成体系;有八方竹节高足杯、六方竹节高足杯、四方竹节高足杯和竹节高足杯。高足杯造型大多撇口,腹微敛,与永宣朝高足杯相比,下承竹节柄较纤细外卷,显得格外优雅。笔者在翻阅资料时无意中还惊喜地发现,成化官器斗彩花卉竹节高足杯与自己收藏的民窑高足杯的足径完全一致,都是3.8厘米。由此可以想象,明代官窑与民窑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这些器物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此外,成化民窑瓷器出现了底面书年号款和干支年款的现象。1996年南京艺术品拍卖会上,有一对白釉刻暗花海水青花鲭、鲶、鲤、鳜四鱼的撇口碗;一只碗底为双蓝圈“大明成化年制”楷书款,一只碗底为双蓝圈“甲辰年制”楷书款。两只碗造型、纹饰、尺寸均完全一致,高6.5厘米,口径14.5厘米。惟一不同的是落款有异。经查甲辰为成化二十年(1484年)。另在扬州市荷花池基建工地上,出土了青花三秋图纹碗残件,其底面落双蓝圈“大明成化年制”楷书款。有此可知,在明成化晚期,民窑器也有书年号款和干支年号款的习惯,而且都采用“年造”写法。所不同的是受官窑器影响,书青花双圈形制多见;而官窑双方框形制,却未曾发现。弘治时期从史料记载看,几次停工役,官窑瓷烧造数量有限,因而传世品不多。但从出土和传世的民窑瓷器看,白釉、青花瓷烧造量仍为大宗。弘治瓷器基本上是沿袭了成化瓷器的传统风貌,胎质洁白细腻,釉面肥厚滋润。早期继承成化釉面,润白光亮,中晚期釉面出现了白中闪灰、闪青,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嘉靖时期。其实民窑器物仍以生活用品中的盘、碗、罐等为主,尤其是盘碗在造型、工艺处理上与成化相比稍有变化。盘类在修坯的过程中将盘壁、盘底削得较薄,加之圈足较大,因而开始出现盘腹部下垂,盘底下塌现象。碗类出现一种折沿深腹墩式碗,其造型是在侈口深腹碗或侈口墩式碗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由于碗壁几近垂直,腹部过于丰满,因而显得碗格外敦厚古拙。圈足仍为外敛内直壁式,足壁过窄,而不够规整,圈足有浅和挖足过肩两种。足内施釉虽采用荡釉方法,但早期仍有许多釉面存在缩釉点,到中晚期底面釉变得光洁细润,白釉也逐渐转变为青灰色和青亮色。至此,盘、碗、瓶、罐等器,出现一器物上两种釉色的独特现象。受成化民窑写款的影响,弘治民窑也采纳了这一做法,在器物上书写干支年号款,如在碗底写“壬子年造”、“癸丑年造”;吉祥款:“福、寿、禄、贵、太平”,在碗内写“金玉满堂”等,也有写姓氏款的,如:“王、吉、正”等。在器物上暑干支年号款,为民窑器的甄别鉴定,提供了准确的依据,而吉祥语的出现又恰好反映出工匠们的美好祝愿和真情的流露。与成化不同的是,成化民窑采用青花双圈暑年号款或干支年号款,而弘治民窑更直接受到成化官窑斗彩器的影响,采用双方框的暑款方式,也有不用双方框直接写吉祥语的。正德白釉瓷,早期与成化、弘治基本相似,中后期胎体逐渐厚重,大件器物增多。制作粗糙,不规整,瓶罐有明显的接痕。盘碗类胎体和口沿较薄,底面常常下塌,足内有放射状跳刀痕,有的足心似乳状突起,足脊留有切削的棱角或刮削痕。足端出现粘砂,火石红痕。底釉面一般较细润,积釉处能肉眼看见细密的气泡,白釉多青中闪灰;釉面因光亮清澈,透明度强,被称之为“亮青釉”。嘉靖白釉瓷与正德白釉瓷有着明显的区别。一方面造型、色彩多种多样。另一方面釉面肥厚光润,“纯净无杂”呈乳白色,这在官窑器中较为多见,而在民窑中则青白、乳白、灰白色兼而有之,釉面不够平整,有缩釉现象,偶尔釉面落有窑灰或铁锈黑褐色斑点。器物胎体不及前朝,大部分琢器胎体厚重,制作粗糙,瓶罐类接痕明显,并常有烧结不坚固,断裂脱落现象,尤其是器类接痕更为显著。盘碗类圆器大件变形较多,而底心下塌和器壁下垂现象都较严重。碗类常有在口沿刷深褐色酱釉作为装饰的习惯,器底大多施“亮青釉”,圈足为外敛内直壁式。嘉靖民窑也有在器物底部署款的习俗,而常用的方式为青花双圈、单圈、双线长方框和不用边框;有本朝款:“大明嘉靖年制”、“大明成化年制”;有吉祥语:“万福攸同”、“福寿康宁”、“富贵佳器”等。隆庆朝仅存6年,加之时局不稳,社会动荡不安,经济不振,生产凋敝,景德镇制瓷业颇受影响。尽管如此,民窑瓷器的生产也未中断,从传世实物出土情况看,隆庆民窑仍以青花器为主,白釉瓷、彩瓷或颜色釉瓷则数量有限。因此,白釉瓷器型除盘、碗、杯外,四角、六角、八角等多角形和特殊造型的瓶罐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器物。而工艺技术和艺术风格基本上与嘉靖瓷没有什么区别。隆庆民窑也落年号款,如:“大明隆庆年制”、“隆庆年制”、“隆庆年造”;吉祥语款:“长命福贵”、“万福攸同”、“福寿康宁”等。款外用单圈或无框。万历时期正是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显著成长的时期,随着宫廷和社会上层对细瓷的进一步需求,以及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景德镇制瓷业显得日趋繁荣。从史料记载看,万历三十五年以前官窑生产量极大,在此之后整个明代的官窑生产情况日趋衰退下去。而从万历开始,民窑瓷器生产的青花、颜色和彩瓷,其质量和数量各方面都有极大的成就,并在民窑中出现了一些制瓷名家,他们在仿制古代名窑及明代各朝瓷器方面获得很大成功。万历瓷器无论官、民窑,传世数量较多,除常见的各式盘、碗、杯、碟、瓶、罐、炉、高足杯外,蒜头瓶、壁瓶、笔筒、笔船、多格果盒、捧盒、书桌插屏等造型别致、构思新颖,风格独特的品种不断涌现,形成一种百花争艳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白釉器作为一个品种,它的地位已显得并不怎么重要了。从传世和出土的白釉瓷看,此时的器物,胎体制作粗糙,瓷土淘炼不精,大器修胚欠佳,盘碗底心下塌严重,有的甚至连圈足都不能着地,足有明显的刮削和跳刀痕。但也有制作精美的薄胎瓷器。如:卵幕杯,又称蛋壳杯。造型端巧,莹白可爱。万历时期的白釉,早期釉面白润,有玻璃质感,中期釉面细润呈乳白色或青白色,晚期釉面稀薄,大多为淡青色,其时白釉器除素白外,还采用印花、印花刻暗花、印花加青花等装饰技法。常熟博物馆所藏一对白釉印花加青花鹭鸶纹小碗,采用模印鹭鸶轮廓再用青花勾出鹭鸶的喙、头、眼、双腿,以此来体现生活中雪白鹭鸶憩息、飞鸣的形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扬州市老城区徐凝门基建工地出土的白釉印花山水人物小碗残件,其碗也是采用模印高山、星象、水榭、渔船、人物后,用锥形锐器,再在局部进行细部浅刻,使纹饰越发清晰可人。在扬州市卞门旧城改造工地出土的白釉印花外梅花内刻蟠螭纹小碗残件也是一例。其梅花印出后,用锐器浅刻出花瓣和花心,碗内直接用蕊器刻出蟠螭纹,用笔简练,线条流畅。而上海博物馆所藏的白釉印花刻花饕餮纹觯瓶,应该是万历时期白釉印花器中的佼佼者,其釉色白中闪青,滋润凝厚,造型古朴典雅,是仿西周青铜器饕餮纹的典型作品。综上所述,仅以白釉印花器中的部分作品,已能够代表此时白瓷制作的最高水平。尽管如此,这些是否是文献中记载的“上古器”户和“中古器”户所为?抑或出自周丹泉为首的仿古名家之手,且难以确认了。万历时期民窑瓷器款识较为纷繁,目前所具本朝款,“大明万历年制”、“大明万历年造”、“万历年造”、三种外,有复合款:“古周饕餮万历年制”、“德化长春万历年制”、“万历年制玉堂佳器”、“万历年制纯忠堂用”;伪托款:“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正德年制”;吉祥款:“福寿康宁”、“万福攸同”、“长命富贵”、“永保长春”、“富贵佳器”、“玉堂佳器”、“天禄佳器”、“天下太平”、“上品佳器”、“大明年造佳器”、“大明年造”等等。至天启崇祯时期,国势衰颓,内忧外患不断,朝政纲纪涣散,统治中国几百年的明代政权,已到了穷图未路的崩溃边缘。此时景德镇民窑瓷器生产,从质量和工艺上都明显下降。所见白釉瓷大多是日常生活器皿,胎体粗细兼有,一般的器物胎体厚重,修坯粗糙,盘碗类底足常留有旋削跳刀痕,并多有粘砂。底心因旋削而隐隐突起,底面釉常伴有缩釉点和窑缝现象,器物口沿普通使用酱黄色釉作为装饰。这两个时期的釉色都白中闪青,白中闪灰,釉汁均稀薄而缺乏滋润,其稀薄处能看见胎体的旋痕。白釉碗盘装饰以素白釉、白釉暗花、白釉加青花弦纹较多见。因此在落款方面,似乎青花、彩瓷的落款较繁杂,有干支纪年款、伪托款、吉祥款、颂语款、堂名款、图记款等,而白釉瓷器题款则少了许多,尤其是崇祯时期的白釉瓷,大多是在盘碗器内心,足底面署有确切纪年款。

掌握瓷砖保养技巧 让瓷砖历久如新


瓷砖产品在现代家居装修中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砖产品的设计、材质和样式越来越受消费者重视,顾客在选购瓷砖产品的过程中也更为慎重。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讲,装修一次要使用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相比于第一次选择瓷砖,后期的清洁保养更为重要,如果保养不当可能会使瓷砖出现破损、划痕、脱落等这样那样的问题,缩短瓷砖寿命,所以我们要在平时的家居生活中重视做好瓷砖的清洁保养。现在就马上为您介绍一些瓷砖清洁保养的小知识,让您的家居瓷砖历久如新。

防止开裂

日常使用中忌使用金属锐器、玻璃陶瓷、铁钉等硬质物品敲击或磨擦地面,体重物品勿在地上来回拖动,以免划伤釉面,影响外观。

表面清洁

1.日常清洁拖地时,请尽量使用干拖,少用湿拖。清洗后最好马上打开门窗,让空气流通,吹干瓷砖墙面水气。在夏天潮湿天气里,可用干布再擦一次,然后开空调除湿。

2.对于一般污渍,可用家用清洁剂如洗洁精、洗衣粉等或用除污剂进行清洗。玻化砖可直接用干布或沾水擦拭。

3. 对于黏着胶状或固体污渍,不宜用硬刷类清洁工具,如铲子、钢刷等进行强行挂刷。应根据污渍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清洁剂进行清除。常见渗污的几种处理方法如下:

茶渍、果渍、咖啡、酱醋、皮鞋印等污渍使用次氯酸钠稀释液(漂白剂),使用时浸泡20—30分钟后用布擦净;有些渗入砖内时间较长的污渍,浸泡时间需几个小时;

墨水、防污蜡霉变形成的霉点,使用次氯酸钠稀释液(漂白剂)。使用时只要将漂白剂涂在污渍处浸泡几分钟即可擦干净;

水泥、水垢、水锈、锈斑使用盐酸或磷酸溶液,多擦几遍即可;

油漆、油污、油性记号笔、表面防污蜡层使用碱性清洁剂或有机溶剂(并5酮、三乙烯),去漆去油污剂;

胶锤印去污使用方法:先使用20%—4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二十四小时后用布擦净,然后再用30%—50%的盐酸溶液浸泡三十分钟后用布擦净;

冰淇淋使用碱性清洁剂;

石灰垢使用酸性清洁剂。

注意:酸碱性质的清洁剂都能有效去除瓷砖表面污渍,但由于其中酸碱成分有可能对瓷砖表面造成腐蚀,所以不宜频繁使用,应更多地采用酸碱值为中性的清洗剂;以上除污剂使

用时需戴上胶手套;将污渍清除后应再用清水将砖面擦洗干净,并立即擦干,不要留下水渍。

缝隙处理

瓷砖的缝隙处主要原料是腻子和白水泥,污物黏附在上面很难擦洗干净,所以缝隙处是污垢和细菌的积聚最多的地方,清洁保养时需要特别注意。在瓷砖铺贴完成和日常清洁过后,可以在缝隙处用毛笔刷一道防水剂,能起到防水防霉作用。经常容易沾染污渍的缝隙也可以用蜡烛涂抹在瓷砖接缝处,提前预防污渍过多附着。

注意:铺贴完瓷砖后,最好在灶具、吸油烟机周围等可能沾染油污较重的瓷砖上粘贴防油污贴纸,在瓷砖的缝隙处使用美缝剂,涂在瓷砖的接缝处,既美观又耐油污。

磨损修复

瓷砖表面往往会由于摩擦、积渍等问题而出现表面凹凸不平的状况,如砖面上出现少许轻微的划痕,在划痕处涂牙膏,用轻柔的干布用力擦拭可修复。

定期对地砖(抛光砖)打蜡可起到持久保护作用,时间间隔2~3个月,能够有效还原瓷砖的表面光泽,同时延长瓷砖的使用寿命。给地砖打蜡时先将污渍彻底清洁再进行蜡面处理,将蜡均匀涂于地砖上,一般打蜡后8小时内静待其干,不宜践踏表面,防止留痕。

如果瓷砖边缘或者中间有细小的破损,可以将掉落的小部分用白乳胶粘贴上。

保养小妙招|让瓷砖亮丽如新


家庭装修选择一款好瓷砖固然重要,但瓷砖铺贴后的保养也不能忽视。如何保养瓷砖?小编为您总结归纳了几个瓷砖保养的妙招和护理建议,赶紧来看看吧!

保养小妙招|让瓷砖亮丽如新

瓷砖保养小妙招

妙招一、日常清洁拖地时,请尽量使用干拖,少用湿拖,局部较脏或有污迹,可用家用清洁剂如洗洁精、洗衣粉等或用除污剂进行清洗。玻化砖可直接用干布或沾水擦拭。

妙招二、用肥皂或少许氨水和松节油的混合液清洗瓷砖,可使瓷砖更干净透亮。

妙招三、瓷片之间的缝隙处可不定期用去污膏清洁,然后毛笔在缝隙刷一层防水剂,可防霉菌生长。

妙招四、轻微划痕处理:用牙膏涂入划痕周围,用柔软干净的干布反复擦拭,然后涂少量地板蜡,干后用干净布擦亮即可达到光亮如新的效果。若破损严重则应及时更换或请专业人士修补。

瓷砖保养及护理建议

(1)日常维护保养

1.日常使用中,忌使用金属锐器、玻璃陶瓷、铁钉等硬质物品敲击或磨擦地面,体重物品勿在 地上来回拖动,以免划伤釉面,影响外观。

2.日常清洁拖地时尽量用干拖布,少用湿拖布。

3.砖面如出现划痕,可在划痕处涂抹牙膏,用干布擦拭可修复。局部受损害严重应及时调换重新铺贴。

4.砖与砖缝处可不定期用去污膏去污垢,再在缝隙刷一层防水剂,可防霉菌生长。

(2)清洁与清洁剂

磁砖日常清洗可选用洗洁精、肥皂等清洗,用肥皂加少许氨水与松油混合液,清洗磁砖可使磁砖更有光泽。生活中,如有茶水或其它日常生活用品附着在磁砖上面,及时擦洗干净,必要时应用相应清洁用品清洗。

想要让家里的瓷砖干干净净,亮丽如新,那么对瓷砖的保养就必不可少,赶紧收藏这篇文章吧!

瓷砖保养方法集锦 光亮如新大家夸


瓷砖铺贴完成之后一定不能忽视保养的问题,一般瓷砖的使命寿命是很长的,保养得当的话,就可以让家里永远都是崭新像刚装修完一样,下面就针对瓷砖保养注意事项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瓷砖保养注意事项介绍。

1、瓷砖防渗防霉

卫生间的墙面一般都是用瓷砖铺成的,想要保证清洁明亮,可以用多功能去污膏进行清洁,对于缝隙的话,可以用牙刷蘸取少量去污膏除垢,然后再在缝隙处用毛笔刷一道防水剂就可以了,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防渗漏,还能防止霉菌生长。

2、陶瓷保持如新

其实清洁卫具还有一种既方便又环保的方法,就是用白醋和柠檬果皮。先将洁具表面的污垢擦洗干净,再用软布蘸上少许白醋擦拭洁具表面或用柠檬果皮擦拭,只需一会儿时间,洁具就会光亮如新,还会散发出自然的清香。

3、打造室内“氧吧”

想到打造一个室内的氧吧并不难,除了养一些植物之外,还可以选购一种氧吧砖,有类似于壁画的氧吧砖,不仅可以起到跟植物一样清新空气的作用,而且还能装饰浴室,无需打理就能拥有室内氧吧。

官窑青花光亮如新


官窑瓷,无疑是瓷中的精品。自从宋代设置官窑以来,官窑无不是本朝本代的精中之精,珍中之珍,瓷中之王。那么,官窑瓷既然达到了如此登峰造极的境界,又如何解剖它的真伪呢?笔者就根据自己一点肤浅之辨伪鉴真的知识,在此做几点概括,来抛砖引玉。

真品古陶官窑器首先第一感觉是既亮丽又温和,莹润如玉,肥腻如油;第一眼看,仿佛是新的,家藏的多年用过的除外,此种现象尤以没有用过的珍藏之器最为明显,如宫廷藏瓷等。而稍一认真看,就可以看出其极为温润,虽然光亮如新,却温润如玉;迎着阳光而视,整个器物,有的仿佛肥润如油,有的宛如肥油加汗,有的则似如身泌密汗。仿品则与真品第一眼看仿佛是新的相反,反倒第一眼看之则倒像是老的,细看则绝对不同。伪光绪官窑青花瓷盘,尽显其干涩与呆板,或尽带火刺光(作旧没有到位的)。一般的官窑器都温润如玉,胎质瓷化程度高,用指稍轻弹之,声音清脆温悦,仿品指弹之多带有金属之声,声音尖锐。这是鉴定古陶瓷真伪的一个要点。

真品古陶瓷历经多年、多朝多代的浩劫沧桑,久经用过之物就必定会浸入脏物,而遗留在器物上,浸入胎釉之中,形成了块块的,宛如金色之光,只不过是有的仿佛像金光,有的则在金色的光块之外围还有七彩之霞光而已,这件真品官窑瓷盘。仿品则绝对没有此种深入胎釉的金光,即使仿作上有,那也是一经洗擦就会立现原形。

古陶瓷纹饰,其不管怎么璀璨夺目、富丽堂皇,或清雅秀丽、或飘逸豪放,然而总能尽显古朴自然;而仿品则首先发色就大差一截,其尽显现代的气息与清新,纹饰则更是远非古陶瓷那样自然而又古朴,而深隐机械与木然。古陶瓷相对新仿之品而言,真品古陶瓷拿在手上手感分量轻,而仿品则手感沉、打手。

鉴定古陶瓷的老化程度首先鉴定器物的底足,因为古陶瓷老化程度底足的信息量最多。其鉴定第一步看其老化和自然磨损程度,第二要看其露胎之骨的干燥程度,要知上了年纪的瓷胎乃比较干燥,新仿之瓷则相反,第三从底足可以看出其烧造之工艺,如支烧、圈烧、窑红、粘砂等,而从中鉴定古陶瓷的真伪,这是鉴定古陶瓷的要点之一。

以上一些鉴定古陶瓷的要点,既适用于官窑瓷的鉴伪辨真,也同样适用于民窑器。这是笔者多年来总结出来的要诀,今毫不保留地敬献给藏友,也许会对藏友们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保持瓷砖光亮如新 这几招不要错过


对于大部分人来讲,装修一次要使用数十年,而瓷砖占家庭装修面积较大,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长期暴露并与硬物接触,瓷砖表面容易被弄脏、磨损。而且使用较久的瓷砖,有的面临破损、划痕、脱落等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瓷砖寿命较短不一定是产品质量问题,很多时候保养不当也会使瓷砖使用寿命较短。因此,在日常居家中也需要好好呵护家里的瓷砖,尤其天气渐渐冷起来,不想瓷砖看上去冷冰冰,同时也要预防瓷砖破损、划痕以及保持瓷砖光亮。

巧用洗洁精可有效清除表面污渍

瓷砖沾上了污渍应该及时清除。根据污渍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清洁剂进行清除。酸碱性质的清洁剂都能有效去除瓷砖表面污渍,但由于其中酸碱成分有可能对瓷砖表面造成腐蚀,所以不宜频繁使用,应更多地采用酸碱值为中性的清洗剂。日常清洁可用家用洗洁精,肥皂等清洗。如将墨水等染色性强的溶液洒在砖面上,应立即擦洗干净。用肥皂加少许氨水或等量亚麻子油与松节油混合物,可将瓷砖擦得更有光泽,去污性更强。

同时,在瓷砖进行清洁时,最主要的是不要破坏釉面。在清洁时不能采用钢丝球等锐利的东西进行破坏性清洁。同时在清洁完成后一定要立即擦干,不要留下水渍。

刷道防水剂预防缝隙污渍附着

瓷砖的缝隙处是污垢和细菌积聚最多的地方,清洁保养时需要特别注意。其主要原料是腻子和白水泥,所以污物黏附在上面很难擦洗干净。在瓷砖铺贴完成和日常清洁过后,可以在缝隙处用毛笔刷一道防水剂,能起到防水防霉作用。经常容易沾染污渍的缝隙可以用蜡烛涂抹在瓷砖接缝处可提前预防污渍过多附着。

若是新装修的房屋,在铺贴完瓷砖后,最好在灶具、吸油烟机周围等可能沾染油污较重的瓷砖上粘贴防油污贴纸,在瓷砖的缝隙处使用美缝剂,涂在瓷砖的接缝处,既美观又耐油污。

定期打蜡及时修复磨损表面

瓷砖表面往往会由于摩擦、积渍等问题而出现表面凹凸不平的状况,如砖面上出现少许轻微的划痕,在划痕处涂牙膏,用轻柔的干布用力擦拭可修复。定期对地砖打蜡可起到持久保护作用,时间间隔2~3个月,能够有效还原瓷砖的表面光泽,同时延长瓷砖的使用寿命。给地砖打蜡时先将污渍彻底清洁再进行蜡面处理,将蜡均匀涂于地砖上,一般打蜡后8小时内静待其干,不宜践踏表面,防止留痕。如果瓷砖边缘或者中间有细小的破损,可以将掉落的小部分用白乳胶粘贴上。

值得注重的一点是,顽固污渍可使用专用的清洁剂进行处理,比如容易生锈的水管后方瓷砖可以使用防锈剂、专业的除锈剂或者进行部分的抛光、覆膜、涂油脂、防锈油等方法以防止生锈及除去锈迹。

如何解析“官窑如新”


如何解析“官窑如新”。

玩古陶瓷的人都知道一句常语“官窑如新”。还有一句诠释得更为清晰的话“旧器如新必是宝”!确实,很多传世的官窑看上去跟新出窑炉似的,光亮如新。特别是在还未入门的外行人眼里,它与新瓷没有什么区别,和高仿品放在一起,外行人更是无法区分。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传世的官窑器自它诞生这一刻起就受到人们的宠爱,倍加呵护,或陈设在玻璃橱内,或置放在锦盒中,偶尔开启观赏也是小心翼翼,故除了岁月的自然氧化形成的肥厚包浆外,与新器少有区别。这样保存下来的官窑器才是瓷中珍品,是宝贝!

但也恰恰是这些官窑佳器会不被人们看好,总以为它是新的,晶亮的釉面,毫无瑕疵的器身,仿佛刚出窑炉似的亮丽。佳士得、苏富比、邦翰斯等国际大拍公司上拍的中国历代官窑瓷器大多属这一类。只有极少量是残破件。这又佐证了“旧器如新才是宝”的观念。

很多人都说古陶瓷水深,难玩,以上现象也是个主要的原因。

往往正官窑佳器与顶级的高仿品在外行人眼里只是一丝之差,他们稍一不慎就滑入高仿品的泥沼中,因而大多数人不敢碰精、尖、稀的顶级官窑佳器,宁求残破旧的普品,如果没有多年积累的鉴瓷经验确难以区分。特别是不在一线现场经常花钱实战的人都免不了落入陷阱。高科技手段的日新月异,高仿技术的不断深化,那些本来尚有一定鉴赏眼力的“专家,行家”一旦脱离一段时间在市场的历练,也免不掉会走眼。由此,迫使那些大拍公司更多地信传承有序的路子,这实在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像大维德那样既深入研究又常年切入市场的真正顶级专家毕竟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流传下来的官窑佳器中也确有一部分旧气明显,伤痕累累,破损残缺的,这往往是拥有者不识其珍,随意放置使用造成的,而很多眼拙的人只认这些东西,也难怪。主要是很少见到如新的官窑,更谈不上上手了。偶而见到,当成新器擦肩而过。眼睛只停留在残旧或满身伤痕的普品上,越不出这个圈子。有的索性采用简单的思维方式:相信科学的检测结论。最早用的是炭14,现在大多采用热摄光测定。其实,我这人并不太固执,也不太自信,曾也对热摄光作过测试,将同一件晚清的民窑器敲碎,送两家权威单位测试,结果竟然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其间竟相差近百年。这民窑器充其量也只有100多年,说明这所谓的科学测试仍掌握在人的手里,靠人的眼力分析得出数据,到目前为止,对古陶瓷的准确断代最精准的还是靠经验,靠长期与市场接轨中练就的眼力。

当然,那些不具备实战经验的人见到一些“如新的官窑佳器”不敢认是情有可原的,将它否认也可以理解的,不识先不认,或先断假是最佳的鉴定方法。将假的说成真的会给日后自己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而将真的说成假的既表明自己高人一等的眼力,仿佛只是挫伤了真品的拥有者一人的情感而已,其实是犯罪!为什么玩古之圈会流传这样的说法“专家不如行家,行家不如玩家,玩家不如藏家”。这就是强调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事实上,在我们的著名专家中也有几位长期与市场挂钩的,也就是长期在实战中历练的,自己有过收藏、开过古玩店、经过真假辨别的压力等等。一些藏家都有自己的古玩店,翻滚在商海的浪潮中,眼力自然高深。但绝不能推理出凡开古玩店的眼力一定好,有的古玩店老板大字不识一箩,有的涉足此行不足几个月,也照样斗胆开张,将古玩当儿戏,不在此例。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厨房瓷砖光洁如新 厨娘尽可开心秀厨艺》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厨房瓷砖光洁如新 厨娘尽可开心秀厨艺》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厨房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