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瓷器的开片怎样鉴别 > 导航 >

钧瓷开斑“济公”的故事

钧瓷开斑“济公”的故事

瓷器的开片怎样鉴别 古代钧瓷器 瓷砖开孔器

2020-12-09

瓷器的开片怎样鉴别。

钧瓷开斑“济公”的故事:有一年,一位姓周的师傅家,好像碰见鬼似的,一连烧了十几窑的益寿瓶和虎头瓶,窑窑都是姜黄色,不挂一点红,他一气之下,停了窑,跑到山上去游了几天。

他回到家,这天正赶上看电视剧“济公”,周师傅看了“济公”以后,心想着济公,嘴里自言自语地说:“济公呀,济公,您这么大的本事,点化点化我烧几件精品吧。”

从此以后他心里天天想着济公,嘴里还哼着“鞋儿破,帽儿破·····”的插曲。一天他又开窑烧钧瓷了。停火开窑时,窑内霹啪霹啪乱响。匣钵全都碎裂了,老人气昏过去。一刹那他看到窑内金光一片。睁开眼一看,有一个匣钵完整无裂,他打开匣钵,看见“济公”活佛。WWW.TaoCi52.com

周先生没叫出声来,但“济公”笑着拂袖而去。周师傅拿起一个完整无缺的碗时,碗内的面壁上有一个“济公”的形象,视如珍宝,拿回家收藏起来。

从故事中可以看到,钧瓷的烧制是比较难的,印证了“十窑九不成”的说法,同时也印证了钧瓷珍品的出现更是难上加难,所以钧瓷才是如此的珍贵。

钧瓷的窑变意境变化无法人为控制,所以一旦烧出来一个意境非常好的钧瓷时,那么这件钧瓷就是珍品,是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因为这是独一无二的,不会在出现第二件。

“钧窑一具千重厦”“世人都晓黄金贵,不如钧瓷一把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小编推荐

钧瓷开窑为什么要祭拜窑神?


近日,笔者在“钧瓷之都”禹州神垕有幸参观了一场开窑仪式。

在开窑现场,一封《公祭窑神祭文》吸引了笔者的目光。在祭文中提及,神垕匠人们所供奉的窑神有三,分别是土山大王、伯灵仙翁和金火圣母。祭文部分内容如下:

忆我窑神,供奉有三

土山大王,其名曰舜;人文始祖,上古名君;竹书有载,陶于河滨;汲取灵水,捡石采壤;抟土成器,揖别洪荒。

伯灵仙翁,灵犀点通;捏拉脱刻,塑雕镂空;三十六器,七十二工;丽其釉药,浑然天成;造化开物,技艺见精。

金火圣母,其名艳红;父祖烧窑,火侯难调;十窑九毁,不得其道;艳红悯父,以身殉窑;红光闪过,器成彩耀;义感天地,始有好兆。

去过禹州神垕老街的人会对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伯灵翁庙印象深刻。

伯灵翁庙亦称大庙、窑神庙,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庙内供奉着三尊主神,中间是土山大王,左边是伯灵仙翁,右边是金火圣母。神垕匠人们所祭窑神就是这三位。

据碑文记载,明朝弘治八年(即1495年),伯灵翁庙曾得到重修。较近的两次重修分别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和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近年来,在神垕古镇打造的过程中,该庙又进行了重修,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钧瓷学者李争鸣先生在所著的《追根求源话钧瓷》一书中说,据古书记载,土山大王为司土之神,实为大舜,《竹书纪年》曾有“舜陶于河滨”的记载。

伯灵翁,据说是管工艺的神,历代神垕制陶者皆尊他为瓷窑之神。也有传说伯灵翁即孙膑,鬼谷子王禅老祖的大弟子,当年随师学艺,以木柴烧炭,为炼丹取暖之用,因此后人尊他为烧炭之祖。

金火圣母是司火之神,是经皇封的一位为钧瓷献身的民间艺人的化身。神垕昔日之窑炉由炭窑改制而成,其燃料由木柴到煤炭,这也反映了窑业演变的过程。

据《禹州志》记载:“伯灵仙翁东会里,可见窑神庙,元延祐三年,乡人常希重修。”关于伯灵翁,还有这样的文献记载:“伯灵翁者,晋永和中有寿人耳,名林,其字不传也,游览至此,酷爱风土变态之异,乃与时人传烧窑甄陶之术,于是匠士得其法,愈精于前矣。”

钧瓷孔雀双耳瓶的故事传说


钧瓷孔雀瓶是钧瓷中的珍品,造型非常美。瓶身两边,各有两只漂亮的孔雀,那孔雀是凤头凤目细脖颈,从背到尾,羽毛像花鳞片,五色艳丽。

相传,这孔雀瓶出在唐代。据记载,唐高祖李渊的妻子年轻时,才貌非凡,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她还有个爱好,就是喜欢养孔雀,认为孔雀是“文禽”,不仅羽毛艳丽,而且很有德性,其德性有九:一颜貌端正;二声音清澈;三行步翔序;四知时而行;五饮食知节;六常令知足;七不分散;八不贪淫;九知反复。

父母在为她选择女婿时,根据女儿的愿望,要选择一个文武兼备的郎君。根据女儿爱孔雀的嗜好,就在屏风上画了两只孔雀,诏示天下英雄豪杰,说如果有谁能射中孔雀的眼睛,就把女儿许配给他。

但是求婚者没有一个射中的。只有李渊两箭各射中一只眼睛,成就了这门美满婚姻。人们常把射孔雀比作择婿,把孔雀作为爱情的吉祥物。

后来李渊当了皇帝,除了在后花园养了很多孔雀外,还招来名工巧匠,烧制出一对钧瓷孔雀花瓶,放在后宫,据说这花瓶不仅高雅好看,而且能驱妖辟邪。

传说,一天李渊正在后宫和皇后说话,忽见一团黑气扑进来,黑气里现出一个长发蓝脸,绿眼长舌的女人,伸手就抓皇后。皇后被吓得昏死过去,李渊伸手拔出宝剑向那妖女砍去。谁知那妖女用手一挡,宝剑飞到了一边,把李渊惊得向后退了几步,刚好碰到钧瓷孔雀瓶上。

这时那钧瓷孔雀瓶突然大放红光,那妖女见到红光转身就跑。霎时孔雀瓶的红光又变成五光十色,映得那妖女缩成一团,在地上翻滚号叫,不一会儿成了一堆碎骨。事后李渊才知道这钧瓷孔雀花瓶竟有这么大的法力,就把它封为护国宝瓶。

皇后醒来,更是对孔雀花瓶感激不尽,把它当作镇宫法宝。自此以后,历朝历代都把钧瓷孔雀瓶视为吉祥辟邪宝物,有的家庭也作为风水摆设所用。

开粘


陶瓷缺陷之一,瓶罐类琢器一般采用分段制作,再以泥料粘接成整件器入窑烧造,在焙烧过程中因粘接不牢和高温下胎和釉的系数膨胀不同导致断裂。

钧瓷故事:钧窑鼓钉三足洗的传说


钧窑鼓钉三足洗

钧窑器型中很多都有由来的典故,今天小编为大家讲的就是钧瓷故事:钧窑鼓钉三足洗的传说

相传宋徽宗赵佶,通音律好歌舞,喜欢画画儿,字却特别差,他每次歌舞和画画儿以后,总爱临池弄墨,最让他伤脑筋的是字始终没有长进。

有一次,徽宗演乐赏舞,宫里新选进来几个漂亮的舞女,所以身心很投人,自己亲自去鼓。妙龄少女长袖翻飞,玉足轻勾,舞姿美丽极了。徽宗不知不觉饮酒饮醉了,最后被内待扶到寝宫。睡下不久,他突然起身,大呼展纸备砚。内待听到传召,忙备齐一切。徽宗衣衫不整,龙飞凤舞一般写起字来,并且笔在纸上运走,有鼓声隐隐作响,节奏感很强。写罢,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徽宗倒床又睡。内待很累,也不在意,就找地方打盹去了。

第二天早朝归来,徽宗突然发现案上有一幅好字。字体飘逸,起笔如长袖飞舞,落笔如玉足轻勾,秀丽极了。于是忙召内待,问字的来历。内待很纳闷,对皇帝说了昨晚发生之事。徽宗忙命内待再备纸砚,可他写出的字还不如从前,气得折了笔砸了砚。

后来,徽宗有天晚上做了一梦,梦到自己手持大笔,在钧瓷洗里一蘸,又在一面大鼓上一青,在鼓面上挥笔疾书,顿时鼓面上出现清雅秀丽,刚劲洒脱的字体。这鼓和上次喝醉时所击的鼓不同,这鼓下面用三只如意支撑,鼓面大,没有鼓腰,形状像是拦腰锯开的半截鼓。

钧瓷大师杨文杰传统煤烧钧瓷直口洗

徽宗醒来后把这梦说给众臣,大晟府提举周邦彦,精通音律,很得徽宗的喜爱。他为徽宗圆梦说:“皇上梦中用的笔洗是钧瓷宝洗,鼓上膏笔。这正是取鼓中的灵气,收音乐中的韵律,融在洗中。那鼓如意相托,定能心想事成。只要让阳翟(今禹州)烧制这样的器物,皇上用了,定能写出漂亮的字体来。”徽宗听了大喜,忙命阳翟官员监造这样的笔洗。

监窑官领旨,让阳翟官窑最拔尖的窑匠赶制。窑工们费尽心血,终于烧制出一件精美的笔洗:下面三只如意足、上下沿儿各有一圈鼓钉,洗里不添水,看着总是水汪汪的。

这钧瓷笔洗送到宫里,徽宗用时,膏笔不用添水,并且每次用都能听到轻轻的鼓声,写出的字自成一体(就是后来的“瘦金体”)。徽宗随即下旨定鼓钉洗为国宝,并御书“钧官窑鼓钉神洗”几个大字。这就是现在鼓钉洗的来历。

想看更多关于钧瓷故事:钧窑鼓钉三足洗的传说,请关注钧瓷历史栏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