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北宋汝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北宋汝窑判定几字真言

北宋汝窑判定几字真言

北宋汝窑瓷器鉴别 汝窑瓷器鉴别 汝窑瓷器气泡鉴别

2020-12-14

北宋汝窑瓷器鉴别。

北宋的汝瓷,若天青,若天蓝,倾之国色。

再仰之,又仿佛太古可爱的北宋,那少污染的其之众多、蔚蓝永生天突于唯美的苍众之前。

北宋汝瓷,势之括静、尔雅。北宋未代天子、北宋之绘画一代顶峰艺圣——宋徵宗皇上所推许之色,亦为五代天子卖瓷发迹的柴世宗柴荣所及的“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未来”的世之娇子——柴窑瓷匠遗老作尾声之物。宋徵宗因奢艺术而玩掉了半壁山河。南宋逝后,东赢日人眼里,中国当时始就不复存,因此届时东羸举国赤心哀悼。当时日人对中原“忠”字态度,现思之亦颇为动颜。

汝瓷,因近之陶,而又为青瓷,故珍汝北宋之时摆在氛围下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会成歪曲的瓷皮,并呈剥粉状。以是从北宋传承有序到如今是伪专唯心主义之曰。

齐备的处于共和国之时的北宋汝瓷皆为出土之物,不外是各时期土之所出而已罢。

汝瓷这种式样的瓷,有三个朝期,一、北宋(始烧汝1086——1106竣事)二十年左右光景、二、清三代(乾隆由于极喜宋汝委派一代清瓷名家唐英亲赴景德镇仿汝)、三、共和国(因汝悦目而仿因汝值银而仿)。

敝人和北宋瓷之权势巨子赵老在坐时,赵老慈和的说道,“北宋汝瓷不但看外表,外表因光阴腐蚀而熟透,关健看瓷内部,瓷内里是渗入灰尘的。内里气泡残而渗入外尘,故而气泡有的呈黄褐之色。”好汉所见略同。故汝瓷内里气泡之薄瓷和灰尘混为一体,并有残破,显微镜下拂之如黄褐整瓷硬脆略剥而又有变形必为北宋也!清代之仿汝没有到达这种程度,灰尘进到冰裂里,再也探不进去,气泡依然如出炉,内胎也不是河南出的香灰泥,而为景德镇青山里的白色之高岭土。之于共和国所烧的仿汝就是冰裂纹亦没暴到几丝,内里瓷质亦为新,无尘。仅有的顶多是外表一滩作旧之污泥、水渍、酸斑抑或乾隆提笔再或手书北宋大帝手执之物的提示!

怎样作北宋汝瓷判定?

宋汝和清仿汝表面目之区别

宋汝外表特性

清代景德镇仿汝窑外表特性

宋汝低部特性

清代仿汝低部特性

清冷寺北宋汝窑旧址出土之北宋汝瓷碎片

清冷寺出土北宋汝窑瓷片内里气泡特性图如下:

北宋河南汝窑和清三代景德镇仿汝窑内里气泡之区别图

北宋汝窑内里气泡图

清三代景德镇汝窑内里气泡图

宋汝和当代仿汝的表面区别

北宋汝瓷

当代仿汝

同仁们,好了,看清晰,实践,再实践,洒汗后,总归有劳绩珍宝时!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北宋五大名窑之冠——汝窑


汝窑是北宋五大名窑之冠,它与钧、官、哥、定窑齐名,有“汝窑为魁”之誉。北宋王朝的建立,拨乱反正,社会稳定,手工业进步,陶瓷业繁荣昌盛,制瓷技术达到了较高水平。到宋徽宗大观年间,以定白瓷有芒(边沿无釉)不堪用,则改用汝青瓷,命汝州建青瓷窑,专为宫廷烧造御用品,即把汝官窑称汝窑,把汝窑称临汝窑。

汝官窑独居众瓷之首,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釉中掺玛瑙末,其色有天青、豆青、虾青,微带黄色,还有葱绿、天蓝等,尤以天青最为名贵,有“雨过天晴无去处”之称,釉汁淳厚,犹如堆脂滴泪,视如碧玉,叩声如磬,汁中沙眼显露了蟹爪纹、鱼子纹和芝麻花。真正的汝官窑烧制时间很短,产品全供宫廷,所以汝官瓷有“近龙难得”的说法。汝官窑址在何处?是一大悬案。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为寻找汝官窑遗址,曾在汝州市、联郏县、鲁山、宝丰、宜阳、新安等10多个县市,发现多处窑址,均属于民窑系统。

1987年根据宝丰县提供的实物标本,经上海博物馆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复查并进行试掘,终于在宝丰县西大营镇凉寺村南河旁台地上找到了汝官窑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内涵丰富,窑具、瓷片堆积如丘,厚2~3米。最厚者在6米以上。窑址附近盛产玛瑙石,是汝窑特殊色泽的釉料。所烧青瓷,色泽莹润,并有美丽的开片。宋哲宗元祜年间,在青岭镇设巡检司,专管坑治。试掘中,出土20多件宫廷御用汝瓷,有鹅颈瓶、折肩壶、细颈小口瓶、碗、盘、洗、盂、茶盘托、器盖等。这一考古新发现,解决了中国陶瓷史上一大悬案,找到了北宋五大名窑之魁的汝窑遗址。

民间有没有可能收藏到北宋汝窑


北宋汝窑是我国深受欢迎的藏品系列,它的地位极高,堪称神品,让无数藏家垂涎。但也有人说,这样好的藏品都让有钱人、博物馆等收藏到了,民间是不可能收藏到的。那么,民间有没有可能收藏到北宋汝窑呢?一起来看看吧。

2017年10月,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洗最终以2.943亿港元价格成交,这是继明成化斗彩鸡缸杯2.8亿之后,又一个刷新中国瓷器拍卖记录的新品,也是一个新的历史数据出现。这件藏品以8000万港元起拍,经过二十多分钟,三十四次的叫价,组中以2.945亿港元价格成交。该瓷器的直径是13厘米,其釉如凝脂般细腻,颜色天青,冰裂莹澈,为北宋晚期出产的作品,距今一千年左右。

这一拍卖消息的传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对北宋汝窑的关注度又上一个层面,不少人都纷纷咨询:北宋汝窑瓷器的存世量到底有多省,为什么拍卖场上一二十年才有一件出现?对于这个问题,上海博物馆著名学者汪庆正先生表示,在先后两次统计中,1987年统计为65件,1991年统计为69件,而到了2009年,日本大阪学者也曾做过统计,数量为70件。如今,被认可的北宋汝窑数量大概在79件左右,大部分都被各国博物馆所收藏。

汝窑的烧制时间很短,再加上瓷器易碎,天灾人祸,导致其最终流传到现在的极少。目前博物馆登记的仅有67件,而民间肯定是存在的,只不过,民间收藏者极少有漏出风声的,所以,大家对于民间收藏熟练到底有多少,并不确定。

由于汝窑的珍贵与稀有,很多藏家都表示想要收藏,正因为如此,不少骗子都将注意打在了汝窑上。不仅利用各种赝品仿品来冒充汝窑,欺骗藏家,同时也通过一些所谓的专家包装来蒙骗世人,获取不义之财。比如在2005年就有一位刘先生在参加培训的时候认识了一位鉴宝嘉宾,受其蒙骗,从其手中以387万的价格买了一件宋代汝窑碗,这只碗经过故宫专家鉴定为赝品。

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很多骗子正是利用藏家对汝窑的喜爱,以旁门左道的手法制作一些看起来像汝窑的瓷器,再配以所谓的专家鉴定,让这些外行藏家上当受骗,最终损失钱财。

所以,想要收藏汝窑,一定要注意防骗局,不要一听说有汝窑就心花怒放,不管不顾。最好是找专业人士陪同鉴定保真之后再购买,千万不要听对方的一些故事和忽悠就以为是真的,贸然购买,很容易掉入骗局当中。

汝窑瓷器精品图片及价格:

1:北宋汝窑天青釉洗,尺寸:13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 HKD 294,287,500 ,成交时间:2017-10-03,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秋季拍卖会。

北宋晚期御瓷汝官窑,造于河南汝州,今宝丰县,近千年来地位至高,实为神品,乃中国历史之珍,显中国哲学之华,集中国美学之粹。汝瓷小巧朴雅,温婉隽永,不仅代表中国陶瓷艺术之真髓,历史意义更是深远,古今名藏均以其为首,然珍稀无比,一器难求。此件汝官窑笔洗,釉如凝脂,天青犹翠,冰裂莹澈,器形巧致雅绝,底见三芝麻花细小支钉。为台北鸿禧美术馆旧藏,通器完美臻善,当属汝官瓷之范。

2:北宋汝窑天青釉茶盏,尺寸:直径10.2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 HKD 56,350,000 ,成交时间:2018-11-26,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秋季拍卖会。

盏敞口,弧壁,矮圈足。通体施素雅天青釉,呈清逸灰蓝色,釉面凝脂泛油光,开浅片纹。圈足留有三个芝麻状小支钉痕,露胎处呈香灰色。

这件首次曝光的汝窑茶盏,是日本已知第三例传世北宋汝瓷,也是唯一的盏形器物。此器的口沿曾有破损,后用金粉修补,但修复时仅用原片,并未添加外物。此物代代相传,原来保存完好,破损之后,当时的物主用传统的「金继」法(描漆敷金)黏补修复。原来的残片用漆黏合,为求美观,再沿接缝敷以金粉。传统而言,此法多用于修补茶具,所用金漆华彩熠然,格外美观。在大阪展出时,据图录所示,其盏沿已崩成六片,并用金继法修复如新(图一)。

3:北宋汝窑天青釉圆洗,尺寸:直径12.2厘米,估价:HKD 6,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HKD 14,750,000 ,成交时间:2019-04-02,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匡时香港2019春季拍卖会。

此件汝窑小洗呈圆形,口微敛,浅弧腹,平稳无足,足底有3个支烧钉痕,胎呈香灰色。洗身通体施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天青犹翠,如冰似玉。这件汝窑圆洗造型规整,胎质细腻,釉色如湖水映出的青天,堪称绝美之稀世汝窑珍品。汝瓷之美如空谷幽兰,加上国际收藏界迄今已确认的汝窑整器不足百件,且绝大部份属博物馆珍藏,所以益发难求。

4:清乾隆仿汝窑釉变龙耳壶,尺寸:34.4厘米,估价:HKD 900,000 ~ 1,200,000,成交价: HKD 2,244,750 ,成交时间:2001-10-29,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1秋季拍卖会。

5:清乾隆仿汝窑釉弦纹长颈瓶,尺寸:26.4厘米,估价:HKD 1,200,000 ~ 1,500,000,成交价: HKD 1,440,000 ,成交时间:2005-05-02,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6:清雍正仿汝窑钵式缸,尺寸:33.5厘米,估价:HKD 1,500,000 ~ 2,000,000,成交价: HKD 5,780,000 ,成交时间:2011-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缸体缽式,敛口,圆腹,圈足。通体及足内饰天青仿汝釉,足内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雍正朝仿汝釉工艺是历史上仿汝釉最为成功,有些更达已可乱真的水平。此器釉色丰腴莹润,造型稳健秀雅,为当雍正朝之佳作。

7:清乾隆仿汝窑釉六方瓶,尺寸:高47.3厘米,估价:HKD 600,000 ~ 800,000,成交价: HKD 1,743,750 ,成交时间:2003-10-27,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六字篆书款。

8:清雍正仿汝窑贯耳尊,尺寸:高19.5厘米,估价:RMB 1,300,000 ~ 2,300,000,成交价: RMB 1,840,000 ,成交时间:2019-12-04,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此器为长方壶形,直口,颈饰双贯耳,腹部丰满,腹以下渐收,底内凹成长方圈足,器形端庄,造型稳重。通体施仿汝釉,釉质肥厚,色古而宝光内蕴,古朴素雅,工艺精美。釉下有不规则大开片,遍布全器,甚有宋瓷古雅肃穆之遗韵。足露胎骨,罩酱色护胎釉,足内底部落「大清雍正年制」青花篆书款。汝窑纯净优美的釉色为宋代宫廷所欣赏,时隔六百余年,清雍正帝胤禛对宋器钟情至深,其御窑厂所出之陈设品相当部分以宋器为范,化裁而成,其气韵雅意超群,几可乱真。雍乾间宫廷和御窑厂对仿宋官汝诸釉十分重视,被唐英列为仿古颜色釉瓷器之首。雍正仿古釉色之大器珍贵难得,此件仿汝釉贯耳方尊沉稳大气,线条流转细腻而富有韵律,视之予人以沉静素雅之美。配以发色纯美的釉质,达到造型与色彩最佳结合之唯美境界。

9:清乾隆仿汝窑釉瓶(二件),尺寸:高21厘米,估价:RMB 100,000 ~ 150,000,成交价: RMB 231,000 ,成交时间:1997-12-20,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1997秋季拍卖会。

陶瓷知识:北宋晚期汝窑是官窑还是民窑


其一,官窑论。一说汝窑有可能或者就是北宋官窑。二说汝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专为宫廷烧御用瓷,一部分烧民用瓷。官窑论者依据发掘的器物与传世品比较,认为清凉寺天青釉汝瓷烧造区是专为宫廷烧造御用汝瓷的官窑。特别是张公巷窑址发掘出土大量碎素烧胎片,说明此窑是宫廷有命则烧,无命则止,平时产品做好素烧后放置,藏于库内等候宫廷下令待烧。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是冯先铭先生。

其二,贡窑论。其主要观点为,民汝与贡汝可能只是并行的两条线,不能形成先后或因果关系。称与越窑秘色瓷、耀州窑青瓷、钧窑瓷等贡瓷的釉色、造型、装饰、工艺的比较分析说明汝窑是贡窑,可民可官,优质的由官府进贡宫廷,拣出来的可出售。南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是汪庆正先生。

其三,贡官论。贡官论者认为汝窑具有官方性质,但从《清波杂志》所记载的落选品可出卖的情形看,当是从贡瓷向官窑过渡的中间阶段。从称谓上区分,认为河南汝州、宝丰、鲁山一带都出青瓷称汝窑,烧造民用瓷器的应称宝丰窑,汝州称临汝窑,鲁山称鲁山窑。而清凉寺应该是贡窑,烧造御用瓷器。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是王莉英、张东、冯小琦先生等。

其四,民窑论。有学者提出北宋官营手工业管理机构文思院有若干分工细致的手工艺机构作,却唯独没有陶瓷作。再结合故宫旧藏流传的不可靠性和其他文献,论证汝窑非官营手工业的职能。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是蔡毅先生。

其五,多元论。多元论者认为清凉寺、张公巷遗址瓷片堆积情况主要是挖沟或挖坑埋藏废品,属于官窑性质,但这一窑场是北宋中央政府的官窑还是地方政府的官窑,目前还有待研究。同时认为汝窑瓷器烧造可能呈现出了一种多元化的烧造格局。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是陆明华先生。

上述观点均具代表性,且根据事物某个特征,揭示了事物的某种本质,这也是研究的必经之路。但笔者认为,诚如事物的发展必然经历从低级向高级的进程,陶瓷也是从民窑向贡窑再向官窑发展,是一个逐步垄断的过程。从弃定用汝起,汝窑始烧造宫中用瓷。清凉寺汝窑遗址为北宋宫廷烧制御用汝瓷的窑口这一发现,结束了从盛唐始汝窑只属于民窑的历史,汝窑从而步入准官窑状态。

而至于是否存在官窑和民窑并行,答案是肯定的。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为寻找汝官窑遗址,曾在汝州市、鲁山、宝丰、宜阳、新安等10多个县市发现多处民窑窑址,均属汝窑系统,而且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说明宫廷尚未完全垄断。但是,玛瑙入釉成本高,烧制难度大,釉料成分和烧制技术又是师徒间口头传授,只有官窑才能不计成本地不断烧制,民窑烧出官窑天青瓷难于上青天。

奉华款汝窑瓷真是北宋徽宗刘贵妃用的吗


宋折槛图台北故宫收藏文物

论诗赞画侍宸游,艳才清绝数大刘。想见芝泥红沁纸,奉华小印最风流。。

——赵棻《南宋宫闺杂咏》

清代才女的这首诗,说的是谁呢?可能一般玩收藏的朋友不大关注。但里面提到奉华小印,可能某些朋友会想到汝窑奉华尊。这里明确指出的是南宋奉华小印,则引出陶瓷史乃至书画史上的一段公案了。

奉华堂印,百度百科上是这么写的:

“奉华堂印是由北宋宋徽宗宠妃刘贵妃所钤用。刘贵妃居住在德寿宫配殿名为奉华堂因而得名。刘贵妃性好艺术,才色兼备深得徽宗宠爱。史上著名宋瓷书画珍品藏于奉华堂,多以奉华堂印钤之,或以奉华二字刻铭之(如汝窑奉华尊等)。”

按照它的解说,也就是说奉华堂这个书画印是北宋徽宗刘妃的,反是盖有此印的都是徽宗时期看过的书画。而台北故宫收藏的那四件清宫旧藏的奉华款汝窑瓷器文物,则是北宋宫殿名称。

台北故宫收藏汝窑奉华款长颈瓶文物

那么,事实真的如百度百科写的那样吗?让我们来看一段史料:

高宗刘贤妃,临安人,入宫为红霞帔。。。累迁婕妤、婉容,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贤妃。。。淳熙十四年(1188年)薨。《宋史》

刘婉仪。。。与刘婉容俱被宠,进婉仪。。。金人将叛盟。。。王继先从中沮之,因谋诛锜,帝不怿。。。婉仪阴访得其言。。。帝怪与继先言合,诘之,婉仪急,具以实对。帝大怒,托以他过废之。《宋史》

《宋史》是元代官修的宋代正史,可信度较高。南宋高宗时有大小刘妃应该是无误的。

那么,北宋徽宗时有没有刘贵妃呢?请看《宋史》;

刘贵妃,其出单微。入宫,即大幸,由才人七迁至贵妃。生济阳郡王棫、祁王模、信王榛。政和三年秋,薨。。。。已薨矣,(帝)始大悲恻。。。因册赠为后,而以明达谥焉。

时又有安妃刘氏者,本酒保家女。。。为才人,进至淑妃。生建安郡王楧、嘉国公椅、英国公楒、和福帝姬。政和四年,加贵妃。。。妃宣和三年薨,年三十四。。。加册赠为皇后。

可见,北宋徽宗时确有宠妃二人都姓刘,且都封为贵妃。

宋徽宗听琴图局部

那么,为什么笔者说百度有误呢?因为,遍查宋代史料,北宋并无奉华宫殿的名称。而史料记载的南宋刘婉容所居却为奉华堂!

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卷七记载:“乾道三年(1168年)三月初十日。。。太后邀太皇、官家同到刘婉容位奉华堂听摘阮奏曲罢,婉容进茶讫,遂 奏太后云:“本位近教得二女童,名琼华、绿华,并能琴阮、下棋、写字、画竹、 背诵古文,欲得就纳与官家则剧。”遂令各呈伎艺,并进自制阮普三十曲,太后 遂宣赐婉容宣和殿玉轴、沈香槽三峡流泉正阮一面、白玉九芝道冠、北珠级领道 氅、银绢三百匹两,会子三万贯。”

这里说的是高宗赵构为太上皇,在孝宗乾道三年时和太后已经孝宗(官家)到刘婉容所居住的奉华堂听曲的事。刘婉容还启奏曰,她教会两个女孩琴棋书画,供奉给孝宗的故事。此事由宋人追忆宋时事,当为可靠。

所以,这个奉华堂当是刘妃所居住之处。那么她是《宋史》中的刘贤妃还是刘婉仪呢?谁是大刘谁是小刘呢?

在《武林旧事》里还记载了小刘婉容!

淳熙三年(1177年)八月二十一日。。。第七盏,小刘婉容进自制《十色菊》、《千秋岁》曲破,内人琼琼、柔柔 对舞。淳熙九年(1183年)八月十五日,太上召小刘贵妃独吹白玉笙《霓裳中序》。。。

这个小刘婉容和小刘贵妃应该是同一人,也就是《宋史》中的刘婉仪了。但此书和《宋史》记载的刘婉仪被废于宋高宗绍兴末年不符,则《宋史》和《武林旧事》必有一误。《宋史》写作的年代晚于《武林旧事》,且为元人编撰,相比宋人自述,或不如宋人可靠。

北宋徽宗有大小刘贵妃,南宋高宗亦有大小刘妃,这在历史上真是巧合,难怪后人无知搞错了!

那么,奉华堂印到底是南宋高宗大刘(刘贤妃)还是小刘(刘婉仪)的堂印呢?答案是大刘!相对于标注的小刘婉容,则大刘婉容居所为奉华堂《武林旧事》写的很清楚!而且,大刘自制阮曲30首,并教会两个女孩琴棋书画,可见大刘妃极其多才多艺,符合历史上对大刘的记载和评价!

当然,小刘妃也非常厉害,会吹笙。

历史上对于大刘的评价都非常高:

在《西泠闺咏》中[清]陈文述《凤凰泉吊刘贤妃墓》写到:妃名希,临安人。绍兴十年,为红霞帔,封才人,转婕妤、婉容,进贤妃,专掌御前文字。工书画,款识用奉华堂印。墓在方家峪凤凰泉褒亲崇寿寺。后寺为其父懋功德院,当旧所称刘寺也。

《西湖游览志》记载:“褒亲崇寿教寺,俗称刘娘子寺。宋绍兴十八年,刘贵妃建。贵妃,临安人,入宫为红霞帔。得幸,累迁才人、婕妤、婉容,寻进贵妃,専掌御前文字、工书画,画上用奉华堂印。”

这两段文字记载的刘希,和《宋史》中的刘贤妃履历极其相似,不过就是一为贤妃,一为贵妃之别。可见刘希就是刘贤妃,也就是刘婉容,刘贵妃了。

考据到这里,奉华款汝窑为南宋高宗刘贤妃(刘希,刘婉容,大刘,刘贵妃)时宫殿的堂名当无误!汝窑奉华款那四件瓷器,应当是南宋高宗时刘妃居所奉华堂的陈设品。四件汝窑瓷器的款识都为玉工后刻,当属宋高宗赵构的收藏品。

台北故宫收藏的汝窑奉华尊文物

关于刘希,史料记载不少,录于左:

《图绘宝鉴》:“刘夫人希,建炎年掌内翰文字。善画人物,师古人笔法,及写宸翰字,高宗甚爱之。画上用奉华堂印。”

周密《志雅堂杂抄》:“李伯时卢鸿草堂图,曾收入高庙。刘娘子位者,有奉华大小二印,又有闭关颂酒之裔一印。此刘家事,然以妇人用之,恐不类也。”

陈善《杭州府志》:“刘贵妃,临安人,绍兴十八年入宫,专掌御前文字,工书画。”

汪砢玉《珊瑚网》:“刘夫人《太真醉浥花露图》。。。旧有奉华堂印,知为建炎掌内翰刘夫人所绘。。。万历丁未重九日,醉里汪砢玉题。”

王毓贤《绘事备考》:“尚衣夫人刘氏,画有《宫衣添线图》,《枚卜图》,《补衮图》,《宫绣图》。”

南宋宁宗皇后的形象

玩物毕当格物,格物才能得真知!笔者收藏经年,对于古代文化颇有兴趣。收藏之余,发现如今网络上不少谬误,如宋徽宗做了一个梦,然后烧出天青汝窑之类的言论,出自某些开博物馆的大藏家之口,然后广泛传播,真为学术界之悲哀。

奉华款为宋代汝窑之刻款,清乾隆皇帝有诗曰:“当日奉华陪德寿,可曾五国忆停留”,说的就是刘贤妃陪着宋高宗,高宗此时是否想起了远在金国五国城的父亲和兄长!乾隆皇帝考据向来多失误,但对奉华的考证却正确得很。

在”题汝窑奉华盘”中(1778)以为:“为阁为官不可知,奉华两字底镌之,尺凫集里传名氏,见说风流女画师”,诗后并补充:“盘底镌奉华二字,考宋高宗刘贵妃有奉华大小二印”。其后,乾隆皇帝又在“咏汝窑瓶”的诗注中(1779)指出:“内府有汝窑盘,底镌奉华二字,考奉华乃宋高宗刘贵妃之号,妃善画,每月奉华印”。

乾隆提诗

文章到此就结束了,希望大家广为传播此文,以免奉华堂为北宋徽宗刘贵妃之误贻害大方,奉华堂实为南宋高宗刘贤妃刘希的堂名,所有有奉华堂印的书画真品应曾经为南宋高宗赵构的收藏品,清宫旧藏的汝窑瓷器大部分来自南宋宫廷,当无大误!

汝窑


宋代几个大名窑的得名,可能始于明代宣德年间,为宫廷编制藏器目录的《宣德鼎彝谱》中关于宫廷用器的记载有所谓:“内库所藏:柴、汝-哥、钧、定”。柴窑之有无姑且不论,它不属宋代。宋代诸窑则以为首。宋人记载虽也有“汝窑为魁”的说法,但宋人是与同时的青瓷系统诸民窑比较而言。实际上,汝窑由于烧瓷时间短促,传世品稀少,弥足珍贵,故为后世谈瓷者所津津乐道。目前已经发现的临汝窑,主要烧造民用瓷,属于耀州窑体系,不能为本节所讨论的汝瓷提供多少材料。下文主要就传世汝窑瓷吕与文献记载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汝窑主要器型与胎釉特征

汝窑为北宋宫廷烧制瓷器历年不久,中经北宋未年金人南侵,南宋人已有“近尤难得”之叹,流传至今者不足百件。为宋代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瓷窑。汝窑传世品造型也不如定、钧等窑丰富,所见到的以盘、碟一类器皿较多,有大小深浅等形式;怨较少。仅见有十瓣瓜棱形及撇口卷足者两种;洗有圆形、椭形及三足者三种形式;有仿汉代铜樽的弦纹三足樽,盏托极少见。传世品仅只见到一件;瓶青有玉壶春、胆式及纸槌形三种造型;仿铜器的出戟尊,传世品亦仅只一件;还有椭圆形四足盆,这种盆在其他名窑还未见过,可以说是汝窑的特有造型。汝窑无大件器皿,器皿的高度没有超过30厘米的,一般的在20厘米左右;盘、盌、洗有圆器的口径一般在10——16厘米之间,超过20厘米以上是极个别的。这可以说是汝窑的一个特点。

南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书中抄录了一份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宋高宗赵构的宠臣张俊向宋高宗进奉礼物的清单。其中供奉的汝窑瓷器有酒瓶一对、洗一、香炉一、盒一、香球一、盏四、盂子二、出香一对、大奁一、小奁一、共十六种。这是见于文献著录的最多的一批汝窑瓷器。历代文献谈汝窑都着重形容釉色与质感,关于胎的颜色则一概不提。从传世品看,汝窑瓷胎多数像点燃过的香的香灰色,透过釉处呈出微微带些粉色,其色讯与官窑有些近似。论及汝窑釉色的宋《咸淳起居注》说是天青色:明人《归田集》认为与柴窑的雨过天青相似,高濂《遵生八牋》说:“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挣针”,张应文:《清秘藏》亦沿袭此说;田艺衡:《留留青》认为“色如哥而深,微带黄”;清代《南窑笔记》说:“有深淡月白二种”,唐铨衡:《文房肆考》又认为是“淡青色”。上面所列宋、明、清书中谈汝窑釉色,形容的色调达八种之多,但就故宫博物院及国内各地博物馆所藏汝窑瓷器而论,其釉色不同于其他同时期的青瓷,而有它独有的特殊风格,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有的稍深一些,有的稍淡一些,但不离开淡天青这个基本色调,这种青的色调比较稳定,变化较少;釉面无光泽的较多,有光泽的只占少数;《格古要论》说“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遵生八牋》及《清秘藏》二书又据此加以引申,说“汁中棕眼陷起若蟹爪”,这就使人难于理解,棕眼本来是釉面上一种缺陷,小小的如棕毛孔大小的棕点又怎能隐起若蟹爪!高濂没有理解曹昭关天蟹爪纹的愿意,因此错误地予以引申,以致使人如坠五里雾中。高濂的《遵生八牋》,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针”,传世宋汝窑瓷器的器底都留有支钉痕,无一例外。而且支钉的痕点又都很小,故高濂用芝麻大小来形容。汝窑支钉以单数居多,小件器物用三个支钉支烧,稍大的用五个支钉支烧,用六个支钉烧的有椭圆形的盆。用支钉支烧瓷器比汝窑早的有湖南地区的五代北宋时期岳州窑,用支钉支烧的瓷窑发现不多,汝窑有较在可能是受到岳州窑的启发,但汝窑支钉细小,器物仍达到完整不变形的目的,在支烧方法上是有改进与发展的。

汝窑瓷器铭文

汝窑瓷器仅见现两种铭文,一为“奉华”,奉华堂系南宋高宗时德寿宫的配殿,为高宗宠妃刘妃所居。带“奉华”字铭的有三件,铭文是宫廷玉作工匠后刻的。另一种铭文刻一“蔡”字,共两件,一为盘,一为碟,分别收藏故宫博物院及台湾省故宫博物院。刻“蔡”字铭文的是物主的姓氏无疑,宋代蔡家能收藏汝窑瓷器的恐怕有两种可能,一为蔡京,微宗时京位极人臣,居一个之下,万人之上,可能性较大;一为蔡京之了蔡绦,绦为驸马,微宗七次至其府第,赐予珍宝无数,其中必有珍贵的汝窑瓷器在内。

国外书刊图录多次发表的一件汝窑圆环形火照,上有“大观元年岁次丁亥三月望日将作少监监设汝州瓷窑务萧服视合青泑初试火照“三十三字铭文,这件带铭文的火照长时间以来被当成中国陶瓷史上珍贵资料,这里应当指出,这件火照伪造的。宋代烧窑都用火照测定窑内温度五十年代以来在宋代窑址里发现了不少。是利用碗坯改做的,把碗坯削成上平下尖形状。下部尖形是为了便于插入放满砂粒的匣钵内,匣钵放于炉前的观火孔内,火照上端有一圆孔,当烧窑工测定窑内温度时,用钩伸入观火孔将火照从匣钵里钩出,每烧一窑要验一次,就钩出一个火照:火照都上半截釉,每烧窑一次火照即废弃不用。带大观铭文的火照为圆环形,历来瓷窑就没有这种形式。同时把印有瓷窑务官萧服视的名字放入窑内去烧,这是不合情理的。类似匣钵、印模、辗轮等一类生产工具,凡带铭文的都出于工匠之手,字体比较生硬了草,而这件火照也一反寻常,字体规整,决非出于工匠之手,是煞费心机与挖空心思精制出来的一件骗人的假古董。

汝窑的玛瑙釉

南宋人周辉《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由此可知:汝窑虽不同于专为供御宫廷使用瓷器的官窑,但接受官督,所烧瓷器,供御拣退的次货方许出卖。因此民间流传甚少,所以“近尤难得”。汝窑供御的瓷器是否以玛瑙作釉的原料。实际上玛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与一般石英砂作釉料关无区别。玛瑙往往含有铁等着色原素,以玛瑙作釉料右能对汝瓷的特殊色泽有一定作用。宫廷用器不计成本,以奢侈豪华为尚。汝州确也产玛瑙石。宋·杜绾《云林石谱》汝州石条云:“汝州玛瑙石出沙土或水中,色多青白粉红莹澈少有纹理如刷丝”。汝窑釉中有玛瑙石是右能的。

汝窑烧制宫廷用瓷的时间

宋人有一些含胡的记载。陆游《老学庵笔记》:“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唯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陆游是南宋人,他说的“故都时”,应是陆游见闻所及的北宋晚期。已故的陈万里先生曾经根据北宋人徐竞《奉使高丽图经》的成书于宣和五年(1123年)以及书中有“汝州新窑器”一语,推断汝州烧宫廷用瓷的时间是在哲宗元祐(1086年)到微宗崇宁五年(1106年)的二十年之间。他还指出“新窑器”是对“旧窑器”而言。但是个窑器为何物,他也没说。“旧窑器”,我们从文献上可以找到根据的是,宋人王存的《元丰九域志》,记耀州窑自神宗元丰(1078年)到微宗崇宁(1102年)之间也烧造宫廷用瓷,它的实物标本,我们已在耀州窑遗址及北京广安门外发现。很可能“旧窑器”即是耀州青瓷。

此外,宋人叶置的《坦斋笔衡》也说到汝州青瓷问题。他说,“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有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这是南宋人的通论,已见上引陆游《老学庵笔记》文。但他下文接着说“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则显然是作者不曾详考的私见。根据陶瓷考古所得的材料,耀窑始烧青瓷是在唐代晚期。邓窑,即内乡大窑店窑,就窑址所见标本考察,至少与汝窑同时。故叶置《坦斋笔衡》所记不可信。

宋定窑瓷器的特点及真伪判定方法


宋定窑瓷器是较为难得的传世数量多而品质佳的瓷器,尤其是定窑白瓷,先民用再御用,水平跨度大,后期更加精美,不负名窑之名。那它有哪些鉴赏要点、收藏价值又如何呢?

首先,宋定窑瓷器是以白瓷为主的,瓷胎质量较高,细密而轻薄,即使大器型而不显笨重。白瓷胎加上白釉,釉薄而不闷,釉色极为水润,更显出定窑瓷器的素雅高洁。这里需要注意白釉瓷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上釉时留下的水波纹一样的痕迹,似美人垂泪,使之与其他白釉瓷区别开来。这种流釉的产生是需要严格的控制与精密的工艺的,后世仿品往往难以再现,可以作为鉴别的要点。

除了相对量大的白釉瓷,宋定窑瓷器的彩釉系列也是近年来收藏价值逐渐上升的,尤其是黑釉,一则是因为其传世数量少,二则是因为其质感特别,色泽温雅、如同黑漆,以手抚之有玉的质感,所以品相好的定窑黑釉瓷价格是比白釉瓷更高的,鉴别起来也相对容易,只要注意看其黑釉是否足够润泽、凝重,如果没有玉的质感,气韵也不生动,则很有可能是仿品。

纹饰方面,定窑瓷具宋瓷的清雅、优美的特点。其上所绘图案虽非繁复华丽,但重层次、重线条,重两边的对称性,图案呈现出来的效果清晰、有序、漂亮。虽然主题多为花卉但并不单调,其中的缠枝莲刻画清晰、生动,是宋定窑瓷器中的佳品。除此之外鱼禽鸟兽的纹饰也有,且常出现在花卉底部。而在器具内部底部,还常常有珍珠形状的花纹排列,非常生动。所以定窑瓷器纹饰的鉴赏要点就是图案勾刻要精细且富有层次感,警惕只是一层浮色的伪品。

宋定窑瓷器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毛边的存在,即口沿的釉料掉落而露出瓷胎,非是瑕疵,而是工匠刻意为之,有宽窄的讲究,外较宽、内较窄,在后期转为御用后,毛边会饰以金银,这种瓷器价值更高。同时因为定窑瓷器重手工,所以不同的陶工修出来的足底不是完全一样的厚度,施釉的厚薄也不一样,甚至还会出现手掐的痕迹,这些都是难以模仿的,也是定窑瓷器的特色。

总之,宋定窑瓷器的收藏价值一直是比较高的,而品相较好的黑釉瓷、酱釉瓷价格会更高。鉴赏时最好从流釉、珍珠纹、图案层次感、毛边、手工感等等方面入手,才能辨伪存真。

中华汝窑


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过去一直以为汝窑窑址在临汝县境内,则考古工作者在河南临汝进行了大量调查和发掘工作后, 仍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1986年底,考古工作者再一次进行实地调查,终于在与临汝相邻的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发现了汝窑窑址,并出土了宫廷使用的完整瓷器22件,从而揭开了汝宫瓷之谜。宝丰县在宋时属汝州,故名汝窑。

汝窑是宋代为满足宫廷特殊需要而设立的窑场,又称汝官窑。陆游《老学庵笔记》内曾有“故都时,定窑不入禁中,惟用汝器”的记载。南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北宋出现“弃定用汝”,可能与宋微宗赵佶个人的审美观有关。因为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青色的幽玄,正合微宗之意,史籍中曾有赵佶作青词的多种记载。“弃定用汝”正是这种崇尚青色的审美观的反映。

汝宫窑的特点是胎质细腻,俗称“香灰胎”。釉色天青,开有细小纹片,通体施釉,底部有用细钉支烧的痕迹。

传世的汝窑器常见器型有碗、盘、洗、瓶、尊等日用品。盘有大小深浅之区分,以卷足者为多,也有的卧足。洗有敞口和直口两种,前者圈足外卷,后者口与底垂直,至近底处则为内敛平底,其中有椭圆形的四足洗,这类洗在其它窑尚未见过。汝窑制品素身多,极少以花纹作装饰。造型端庄,釉色晶莹似玉。

汝宫窑的烧制时间短,一直都作为贡品,所以民间流传甚少,南宋时已属“难得”之物,视为珍品。清雍正前后有仿汝器出现,然而仿造者只重釉色,胎骨呈白色,造型也不及宋时古雅大方。

为了区别宝丰和临汝两地产品,现称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为汝窑或汝官窑,而后者称为临汝窑。

不是汝窑的临汝窑瓷器


临汝窑不是汝窑,但是临汝窑施釉的厚度及温润程度又和汝窑相似,很多人以为是一样的瓷器,其实不然。汝窑是宋代朝廷的贡品,临汝窑多用于民间。临汝窑产于河南省临汝县,是宋代青瓷系中一个窑址。主要窑址在严和店、轧花沟、下任村大谷店等地。

临汝窑瓷釉颜色以青中闪绿为主,釉泡大而多,釉面不太光亮,有开片亦有不开片的。瓷器施釉薄厚不匀,且不规整,常出现缺釉和沾有窑渣现象。

临汝窑豆绿釉敛口碗

临汝窑豆绿釉敛口碗口径18.9cm,足径5.5cm,高7.8cm,质量463g。

临汝窑月白釉荷花碗

临汝窑月白釉荷花碗 口径22.4厘米,通高10.3厘米,底径9.7厘米,重量975克

临汝窑青釉缠枝花纹碗

临汝窑青釉缠枝花纹碗通高4、口径11、底径3.4cm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北宋汝窑判定几字真言》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北宋汝窑判定几字真言》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北宋汝窑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