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乾隆官窑瓷器粉彩鉴别 > 导航 >

乾隆粉彩缠枝莲纹高足供盘

乾隆粉彩缠枝莲纹高足供盘

乾隆官窑瓷器粉彩鉴别 乾隆黄地粉彩瓷器鉴别 古代瓷器龙盘

2020-12-17

乾隆官窑瓷器粉彩鉴别。

高足供盘最早见于隋代,隋代高足盘盘心平坦、圈足大而高。盘壁比较直也比较浅,一般多为青瓷制品。到了清代,这类瓷器逐渐多起来,但是器型与隋代却大不相同,盘壁多为弧形,盘沿多为花口,高足成喇叭状柱足,足径较小。品种则多以为青花、粉彩为主。

乾隆帝论鉴宝藏古、好物兴艺,堪称历代国君之冠。本品为乾隆时期的神前供器之一,造型隽巧,线条起伏收放多变,极富韵律节奏之美。承盘直口外撇,外施淡绿釉;承盘外侧以矾红 “大清乾隆年制” 篆书款,通体绘缠枝莲宝相花以及吉祥纹饰。足底白胎里施松绿釉,釉色莹润坚致,圈足修整极为细致,圆润似玉,可鉴胎骨之精良,观其品质、气韵皆与当时御瓷无异。

此器为唐英令谕旨所督造,供器造型典雅古穆,端庄规矩,釉水清亮肥润。为唐窑的旷世隽品。其呈色匀净淡雅,静谧怡人,予人之观感妙不可言。它寄托着唐英心灵深处最朴素的祈福愿望,反映了一代督陶官对官瓷的热爱。

供盘寓意古祥良善,色彩富丽悦目,形象写实逼真,细节体现生动到位,看之令人心生欢喜。很有可能为清代宫廷中佛堂献供礼佛之用,也足为宫殿厅堂陈设欣赏之器。

通体纹饰极为精细,敷色淡雅,构图紧密,布局精妙,线条端庄细腻,格调静穆典雅;应制于乾隆年间,未见他例存世,或为孤品,殊为珍罕。本品之静穆不在于装饰华丽,而在于其内在隽永的气质,直追雍窑后尘。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盘


永宣时期青花瓷器基本摆脱了洪武青花瓷器从元向明过渡时期的特点,形成了自身清新隽秀的风格,集古今之菁华,融中外之风格,隽品迭出,尤为精绝,为有明一代官窑瓷器艺术之典范。

其中青花一项,色泽深翠,式样精妙,明代文人品评甚高,谓之“发古未有之名品”、“其价几与宋器埒矣”,备受后世推崇。清人蓝浦于《景德镇陶录》中赞曰,“永宣窑……土埴细,质尚厚,青花深翠,式样精妙,若后来仿制者殊差”。

青花盘为明永乐官窑的经典品种,其造型丰富,纹饰多样,胎釉精细,色泽深翠,产品远播海内外,影响深远。此盘以缠枝莲纹为主要纹饰,构图疏朗大方,多出几分文人气息。盘外壁内壁均绘缠枝莲纹图案,盘心绘宝相花一朵,绘画婉转流畅,釉色肥莹,胎体光润,青花又有大量晕散,苏麻离青氧化铁之锡光几乎凡深处皆有,呈色极富层次,铁锈斑深入胎骨,为宣德青花作品典范之作。

宣德 青花缠枝莲纹盘 尺寸:

口径:8.2cm

高:3.9cm

足径:2cm

乾隆青花粉彩缠枝花卉纹盘


青花粉彩是乾隆时期在斗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烧的新品种,同样是先烧釉下青花,成形之后再烧粉彩,较之斗彩的表现力更强。由于烧造工艺复杂,因此成品率较低,因而传世品较为稀少。

此盘之青花发色淡雅,粉彩色泽浓艳,互为辉映衬托,给人以赏心悦目之美感。难能可贵之处是品相极好,且保存完好。装饰雍容华丽,通体点缀各式花卉,圃簇繁丽,青花粉彩相映,各尽其妍,使人仿佛置身百花丛中,目不暇接。

其设计独具匠心,画面虽繁密却不乱,花叶分布各有主次,婉转舒展,颇见柔美之姿。其笔意精美绝伦,彩料妍亮,色彩搭配与转换之妙又恐非言语可表。

此盘以青花勾勒枝叶,以彩勾卷草、綠叶、花蕾。盘心正中以紅彩绘覆瓣红月季一朵,不敷玻璃白底,唯层次分明,其画法类似西洋画风;用粉彩绘粉紅、粉黃、粉蓝浓淡各异之大小月季八朵围绕,朵朵面向中心,显得立体体感极强;外壁亦绘同样题材纹饰。全器构图茂密,丰富多姿,让人目不暇接。月季花乃紫薇科,花似玫瑰而无刺,月季花月月季季开花不断因此而故名。四季花开,寓意富贵吉祥,璀璨長春之意。

乾隆 青花粉彩缠枝花卉纹盘 尺寸:

口径:29cm

高:5.6cm

足径:18cm

乾隆粉彩缠枝莲福到贴金纹瓶


乾隆官窑瓷器造型的奇巧、纹饰的繁缛、制作工艺的复杂艰深,在我国陶瓷史上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那种繁而不乱、艳而不俗,奇巧而不怪诞、合乎法度的品味格调不仅让精美的瓷器熠熠生辉,在我看来更是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了。

《古铜器考》称赞乾隆制瓷业是“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烧出的瓷器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装饰艺术都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而那种华丽繁缛的风格,真可谓是空前绝后了。清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形容当时瓷器“至乾隆,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

本品秀美华贵,妍而不俗,气质非凡,周身以松石绿釉为色地,瓶肩两侧贴附夔龙双耳上顶冠盖,玲珑精巧,通体纹饰极为精细,敷色浓艳,构图紧密,布局精妙,线条端庄细腻,用料奢侈,格调高贵典雅。

瓶身腹部绘饰矾红祥蝠振翅,中间围绕缠枝莲宝相花纹,上部绘寿字三枚,构成福寿连年之意。寓意吉祥长寿,永无穷尽,延绵万年。通体所绘各式缠枝莲宝相花卉纹,婉转舒展,颇见柔美之姿。

此器分三段烧造硕大且挺拔,给人以气势如虹之感。上盖塑鎏金龙纹珠钮,尽显皇家至尊。夔龙双耳冠盖与珠钮相互呼应,和谐且唯美。它们相映成趣,结合起来一切又恰到好处,给人雍容华丽,相得益彰之感。

整器宏伟别致,繁缛多变,富丽堂皇。至上而下每层均施贴金工艺点缀,这些细节处处体现出皇家风范;从这些细节中可窥见乾隆盛世之雄浑气魄,彰显着皇家制瓷工艺的精湛严谨与富丽堂皇的宫廷气质。

乾隆粉彩描金缠枝莲纹亭台式香薰


中国人用香的历史非常的早,早在先秦时期,香料就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从宫廷庙堂到街巷民居,从士族贵胄到布衣百姓,都有随身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习惯。

西汉时就有明确记载以焚香来薰衣的风俗,衣冠芳馥更是东晋南朝士大夫们崇尚盛行的高雅举止,谢安挥舞衣袖布下棋子时;右军甩动长襟运笔写下兰亭时,那随衣飘拂的幽香千年不灭。

此对香薰最难能可贵的是奇思妙想的造型设计,让人过目不忘。其制作难度之大,非常人可以想象。此器分为三段,底座造型稳固,坚如磐石,象征大清朝之“江山稳固”,亭住之下而上呈托天之举,顶部塑亭台两层,金碧辉煌,最顶端塑鎏金宝顶,其光芒熠熠生辉以彰显皇权之显赫。

此对香薰上部屋顶形,其盖上有铜鎏金六凸脊,脊上饰夔龙纹饰,盖钮为鎏金镂空缠枝花卉。中间一节六面均有镂空夔龙纹装饰,可以散发香气。上部两节,均为绿地组成的缠枝莲纹饰,饰变体夔龙纹。下部纹饰以蓝珐琅釉为地,四面均掐饰缠枝莲花。鎏金迥纹形六足。此炉设计独特巧妙,器型规整端庄,绘画线条娴熟,纹饰精美绚丽,体现了乾隆时期最为高超的艺术水准。

若要一句话形容,就只有“鬼斧神工”来概括了。此香薰造型极为繁缛,构思极为巧妙,繁缛而不累赘,给人极强的心灵震撼。整器通绘缠枝莲宝相花纹,绘工精细无比,色彩丰富,衬托此造型恰到好处,尊贵而不庸俗。它所呈现出的美感,第一眼就能传递给你,给人感觉就像至身于天堂般的享受。

此香薰乃乾隆万寿节贺礼之一,不仅制作精美,创新也相当独特,它使香气带着对皇帝之万福万寿的祝福,通过此器弥漫于皇宫之中,可谓妙哉!

乾隆青花粉彩缠枝莲纹八宝纹梅瓶


青花瓷在乾隆时期,其质量之精美,花色品种之丰富,艺术水准之高超,都是清代其它各朝所无法比拟的。乾隆时期的青花瓷,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与前朝青花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风格。

粉彩始于康熙,盛于雍正,至乾隆时则更倚靠唐英一己之力,工艺之精,未有出其右者。从乾隆开始,粉彩在彩瓷的领域中几乎完全取代了五彩的地位,成为乾隆彩瓷的主流。乾隆粉彩与雍正粉彩相比,已由淡雅清丽而变为浓艳豪华。

此器纹饰极尽繁缛之能事,粉彩”八宝”不仅与青花交相呼应,更显得器型秀雅端庄,其色泽深浅交替,渲染自然,所施粉彩恬雅夺目,黄彩鲜妍明快,绿彩娇嫩亮丽,青花淡恬幽雅,诸色萃汇,熠熠生辉。

主体纹饰为缠枝莲八宝纹,缠枝莲纹有名“万寿藤”,寓意吉祥喜庆,是以一种卷草演变而来,婀娜多姿,富有动感,优美生动。纹饰以植物的枝干或藤蔓作为骨架,相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浪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如此循环往复,变化无穷,因其架构连绵不断,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

八宝纹始见于元,流行于明清。常与莲花组成图案,作折枝莲托八吉祥的图案。八种法器的排列顺序因年代不同各异,清代基本排列次序为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及盘肠。清乾隆以后有见将次序打乱的现象。

八吉祥,又称“佛家八宝”,由西藏喇嘛教流传而来。八吉祥是佛教常用的象征吉祥的八件器物。分别是法轮,佛说大法圆转万劫不息之物;法螺,佛说具菩萨果妙音吉祥物;宝伞,佛说张弛自如曲覆众生之物;白盖,佛说遍覆三千净一切药之物;莲花,佛说出五浊世无所染着之物;宝瓶,佛说福智圆满具完无漏之物;金鱼,佛说坚固活泼鲜脱禳劫之物;盘长结,佛说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物。

此器小口、短颈,丰肩、肩下渐收,圈足,瓶体修长,造型挺秀、俏丽。造型硕大、丰满。纹饰繁缛精妙,布局巧妙且疏密有致。以青花粉彩相结合的方式更显清秀淡雅,超凡脱俗,足底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大尊


青花瓷是在素瓷胎上以钴蓝为着色描绘纹饰,再敷以玻璃质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成品因花纹呈现青蓝色,故名“青花”,又因花纹与白地相间,亦称“白地蓝花”。这里向大家介绍的是一件,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大尊。

这件青花缠枝莲纹大尊高63.2厘米。分为三部分:喇叭形口、罐形腹和倒钵形底座,各部分单独分开烧制,最后连接而成。通体饰多层缠枝蕃莲、蔓草纹、蕉叶纹、忍冬纹、莲瓣纹、云雷纹等。腹体开光内以楷书撰写铭文,从铭文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款大尊是唐英监烧敬献给皇宫,用来在朝阳门外祭祀东岳大帝的供器,成套共有五件:香炉一、烛台二、花觚二,称之为五供,这件青花缠枝莲纹大尊烧制时间为乾隆六年。纵观此尊,器形雄硕,工艺水平高超,更为难得的是有绝对的纪年铭,是研究乾隆时期瓷器的标准器,也是研究当时著名的御用督陶官唐英督陶业绩的重要资料。

青花工艺是在瓷胎上单独用钴蓝料进行彩绘的器物,所见最早的是于江苏省扬州市观音阁出土的唐代白瓷蓝彩折枝牡丹如意纹碗残器,该器为河南省巩县窑的产品,故此可以说青花肇始于唐代,到明清两代青花瓷生产达到鼎盛。青花色调于青蓝中蕴含丰富的变化,浓淡散晕,青翠披离,如同水墨画的效果。青花瓷器不仅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世界陶瓷的发展也产生重大影响。

明代 青花缠枝莲纹杯


古朴的造型,秀丽的装饰

此杯为传世品,系一件明代景德镇窑烧制的著名青花酒杯,为永乐年间造。敞口,口沿外侈,深腹曲壁,下腹部微折,矮圈足。杯腹内外皆饰青花缠枝莲纹,口部饰朵梅纹,内底绘双狮戏球,球心篆书“永乐年制”题款。此杯制作精细规整,造型古朴敦厚,装饰构图匀称,画笔清秀流畅,色泽深翠凝重,是永乐年间压手杯之精品。

明代青花缠枝莲纹杯规格:高5.2厘米口径9.3厘米足径3.8厘米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何为“压手杯”

明谷应泰《博物要览》说:“永乐年造压手杯,……式样精妙,传世可久,价亦甚高。”而这件青花缠枝莲纹酒杯,胎体稍显厚重,器形较小,将杯覆合于手中,大小恰好合掌心,并有凝重之感,这就是所谓的“压手杯”。

难得的制瓷图

在考古调查和发掘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不少制瓷的作坊和烧瓷的窑址,为研究古代瓷器的制作程序和烧造过程提供了重要资料。但考古发掘中发现的这些制瓷遗迹多残破不堪,很难从中看出当时制瓷作坊的全貌,虽有些晚期文献中轻描淡写地提到这方面的资料,但对于专门的陶瓷研究者来说,也是详备不足。幸运的是,在山西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嘉庆年间粉彩瓷瓶上,发现了详细的《制瓷图》,画面包括:采石,油泥,镟坯,吹釉,入窑,烧窑,彩器,烧炉等制瓷的几个重要步骤。图中人物众多,绘图施釉的画师们均着长袍大褂,有的头戴瓜皮礼帽,有的还戴着眼镜,地位明显高于短衣打扮、头挽发髻或戴幞头的杂工。画师们手拿之器,形体较小,如碗形,敞口,斜壁内收,矮圈足,当为盏。这个窑场可能是以烧制杯盏为主的专门窑场。

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高足碗


成化御窑烧制之高足碗,娴雅秀丽,质臻至美,古往今来,无可望其项背。青花瓷以永宣时代最具代表性,而成化瓷亦为中国御瓷最为珍罕的逸品。

成化青花乍看或似朴实无华,经仔细鉴赏,方显雅韵,高足碗亦然。此类器并非供远观炫示,而应静心观赏,方能体会瓷匠之臻艺,瓷质之上乘,触感之温润,白瓷青花之隽秀,及纹饰独特设计之精妙。

此成化青花高足碗外壁绘缠枝秋葵,碗心覆瓣牡丹。此纹饰永、宣亦有烧造,成化则晚期始生产。此碗釉面细腻如脂,为成化官瓷杰作。缠枝花卉纹亦见于永、宣二朝;而成窑纹饰,则略有变化,令图案更富动感,静中显动。

画面所绘花卉为黄秋葵,有促进生育功用。宫廷御用器中装饰「秋葵」、「婴戏」等,暗含祝愿皇家「子孙万代」之意。相同纹饰之「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香港苏富比于2013秋季拍卖时,以港币1亿4124万港元成交。此对高足碗,虽形制有异,唯其矜贵程度,不相上下。

成化 青花缠枝秋葵纹高足碗 尺寸:

口径:3.5cm

高:9.1 cm

足径:3.9 cm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乾隆粉彩缠枝莲纹高足供盘》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乾隆粉彩缠枝莲纹高足供盘》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乾隆官窑瓷器粉彩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