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明朝瓷器鉴别 > 导航 >

透过历史看收藏:明朝景泰蓝瓷器那些事

透过历史看收藏:明朝景泰蓝瓷器那些事

明朝瓷器鉴别 古代瓷器收藏 古代瓷器历史价值

2020-12-28

明朝瓷器鉴别。

明朝“景泰”那些事儿

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7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进发。明英宗朱祁镇率领的大军在土木堡全军覆没,皇帝本人也被俘虏。消息传来,京城大乱,大臣们立即改立英宗皇帝的弟弟朱祁钰为帝,年号为“景泰”。

与大名鼎鼎的朱元璋朱棣相比,这位朱祁钰在历史上可谓默默无闻,但他有一个牛逼的地方便是,一直倚仗年号“景泰”的优势当了中国著名特种工艺品代言人几个世纪,这种工艺品就是景泰蓝。

故宫里的景泰蓝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对“景泰年制”款珐琅器的大量研究发现,许多所谓的景泰年制珐琅器的器身几个部分的发色与工艺,根本截然不同。以“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兽耳炉”为例,此炉器形厚重完整,总体并无大异,仔细分析却可发现炉身与炉口、底足以及两兽耳的烧造工艺不是同一时代。炉身的釉面发色纯正莹透,砂眼较少,但炉口、耳、足的做工较粗,釉面干涩暗淡,与其身有明显区别。

景泰蓝的秘密

移花接木的景泰蓝秘密被曝光后,有人不禁发问:难道景泰年间就没有独立烧造过一件完整的珐琅器吗.当然是有,但经故宫专家介绍,能符合这种要求,且带有“景泰年制”款的珐琅整器,故宫仅存一件。

“掐丝珐琅花蝶纹香筒”即是这件幸运者。此香筒为樽式,筒上有盖,盖镂七个圆孔,中心凸饰太极图,四周阴刻云纹、蝙蝠纹。筒外壁施蔚蓝色珐琅釉为地,用红、蓝、绿、白等色绘制出各种花草、怪石,最为精致的是穿插其间的螳螂、蜜蜂、蜻蜓等昆虫。画面疏密得当,生动有趣。三只古铜色立羊承驮香筒,底亦有缠枝勾莲花六朵,并镌刻着阳文“景泰年制”四字楷书款。

此物能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同,其道理有三:一是该香筒近乎写实的纹饰风格,同早期那种大花朵图案风格迥异,且与宣德瓜蝶纹饰相似;二是蓝釉略显青灰,釉表多细小砂眼,这与诸多改制器部件吻合;三是底足三羊开泰的寓意与那胎釉一体不易改动的款识。

大量史证实物砸在面前的时候,我们首先应当承认,景泰短短七年给后世留存如此之多光辉灿烂的珍品,确有蹊跷可循;其次,“景泰蓝”的闻名于世,得益于皇帝的喜爱与景泰年间对以前人做的优质珐琅器加款改制;最后,当我们回过头来一看,这不典型的拿来主义.再去参照景泰时期的政治形势和国力条件,能做出这种举动虽然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景泰”皇帝的结局

回顾历史,这位皇帝不仅在工艺上不怎么靠谱,治理江山也一样随心所欲,自从收了一批“景泰蓝中的爱马仕”后,他的欲望和自私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先是软禁了被瓦剌军放回的英宗皇帝,后又废掉英宗之子,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可天意弄人,朱见济竟不久夭折,提早西去。而最富戏剧性的还是景泰帝的大结局——“夺门之变”。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腹黑的景泰帝的突然重病,立储问题又成了热点话题,被摆上朝堂。正当重臣争议不下之时,内宫忽传出景泰帝病情好转的消息,于是众大臣准备次日早朝再面请圣意。可谁知大病初愈的景泰帝在第二天早上起床后不久,又睡起了“回笼觉”,然而这一觉却睡走了自己的江山,也改变了大明江山的主人。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景泰蓝:蓝之诱惑


西宁藏家张松海先生家中收藏着几件精美的景泰蓝摆件,这些都是他初涉收藏时淘来的宝贝。他说:“我常常觉得,收藏的物件和主人是有缘分的,这种缘分好像一根看不见的线牵着我,兜兜转转,我还是会把和我有缘的东西买回家。”

为了一对碗,足足等三年

上世纪90年代,景泰蓝的收藏还不是很红火。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松海被景泰蓝艳丽的色彩、华贵的外表所吸引,开始学习有关景泰蓝的知识,并开始收藏景泰蓝。“在这期间,我买了很多书学习,还交了不少朋友,看他们的藏品,自己琢磨着辨别真伪。”

“那个时候,我经常在黄河路的小游园转悠,不为别的就为多看东西。”张松海说。

1995年,张松海在黄河路小游园碰到一位老人在卖一对景泰蓝碗,当时,老人要价2000元。张松海和他砍了半天价,老人家就是不松口。“当时我觉得有些贵就没有买。”

三年后的一天,张松海在东稍门附近的一个地摊上又碰到了这对景泰蓝碗。

“当时摆摊的是个小伙子,我就和他聊天,他说在黄河路小游园摆摊的是自己的爷爷,不过爷爷已经去世了,这个摊子就留给了他。”张松海说,“当时我立马就买下了,不为别的,只觉得这对碗真的和我太有缘了。”

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

张松海家中的桌子上摆着两只景泰蓝花卉纹瓶,不细看,还以为真是一对。这是他分别从湟中和互助买到的,大小一样,上面的花卉纹饰也几乎一模一样,只有颜色有细微差别,一只是深蓝底色,一只是浅蓝底色。张松海说,能配齐这两只瓶子,真的不容易,这全靠缘分。

翻山越岭去淘宝

张松海收藏景泰蓝的时候,西宁的古玩市场不多,藏家也不多。很多藏品都是他利用空余时间跑到州县上淘回来。

“青海的景泰蓝物件不多,很多都是实用器,像盘子、碗一类的。”张松海说。有一次,他去互助,到一个村里的时候差不多已经是七八点了,当时是夏天,天黑得晚。他借住的那户人家的主人说,他有一个朋友家中有一件祖传的景泰蓝的东西。由于急于看到这件东西,张松海就和主人商量说:“远不远啊?不远,我们就走一趟吧?”主人说:“不远,一会儿就到。”

于是,两个人就出发了。

谁知,两个人翻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差不多半夜才到了主人的朋友家。

“都说灯下不看宝,可我太着急了,就急忙看了那件东西。那件东西是个仿品,没什么价值,做工也很粗糙。我就和东西的主人直说了。结果东西的主人很生气,借口家中来了亲戚,不让我们住,我们只好连夜又走回了县城,到县城都凌晨五六点了。我们赶紧找个旅馆住下,那一晚,可把我累坏了。”

一件砚屏佳作

张松海先生还珍藏着一件精美的砚屏。砚屏正面是一幅假山花卉图,另一面则是一幅隶书的诗词,还标有乾隆年间的款识,砚屏是古代文人最常使用的文玩之一。它经常被摆在书桌上,一为装饰,二是挡在砚前,防止风将砚中的墨吹干。相传砚屏为苏东坡和黄庭坚创制,张松海收藏的这件砚屏小巧玲珑,工艺精湛,色彩艳丽,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辨伪识真

景泰蓝收藏:一看工艺二看用料

景泰蓝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市场上流传的、能称得上是古董的景泰蓝多为清代晚期的作品。清代的景泰蓝工艺比明代有所提高,胎薄、彩釉也比较鲜艳,并且砂眼较少,花纹图案也比明代繁复多样,但不及明代的纹饰生动,金饰部分采用镀金,金水较薄,但金色很漂亮。

收藏景泰蓝,除了认清年代外,在器型的选择上应以人物、动物为首。从上个世纪的60年代开始,景泰蓝出现仿制品,主要仿造清代乾隆以后的器物。景泰蓝使用的主要颜料为珐琅色料,伪造者为降低成本,往往用其他色料代替。伪造的一般方法是:先制成铜胎,并用铜丝掐成各种图案,接着将普通颜料研磨后填入灼烧,烧成后镀金,再用细石将表面的硬棱磨掉。各道工序完成后还要在其表面涂上一层杏干粥,使其生锈。数十天后把表面的锈除去,再用胭脂油擦一遍,其颜色和光润程度可与旧器物相混淆,但藏家只要仔细观察,便能分辨真伪。

景泰蓝以明代的制品为佳,凡是明代的制品,它的质料都是透亮的。它的性能与玻璃略同,它的颜色绿色像油绿的翠玉,红色像昌化的鸡血石,紫色像深色的旧紫晶,蓝色类似于蓝腚,白色类似凝脂,浅绿色发蓝,黄色与姜中拧出的浆汁略掺黄米相同,其丝胎皆是黄铜,镀金为大镀,它的器物上均有砂眼。到乾隆时期,无论何种颜色,它的料都不透亮而像瓷器。

景泰蓝瓷器,从宫廷走向民间


在2008年中贸圣佳拍卖公司春季拍卖会上,一对高28厘米的清乾隆“掐丝珐琅多穆壶”以9072万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中国珐琅器,即景泰蓝的世界最高纪录。多穆壶是藏族人民盛酥油茶的器皿,此件“掐丝珐琅多穆壶”是清乾隆年间宫廷造办处精心制作的宫廷陈设品,造型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体现了藏、蒙、满、汉各族的团结一致。铜质精纯,釉质细润,为清乾隆时期宫廷御用精品。

清乾隆“掐丝珐琅多穆壶”

铜胎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工艺品。景泰蓝创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初创时只有蓝色,故名景泰蓝。后来有学者进行了考证,发现至少在元代从西亚、阿拉伯一带传入了珐琅工艺,出现了较为成熟的景泰蓝工艺品。初期在南方流传,后传到北京,到明宣德、景泰年间达到艺术高峰。明末清初孙承泽在《天府广记》中记载:“至内造如宣德之铜器、成化之窑器,永乐果园厂之髹器,景泰御前作坊之珐琅,精巧远迈前古,四方好事者,亦于市内重价购之。”数百年来,景泰蓝一直是海内外追逐的珍品。

景泰蓝用铜丝作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花纹图案,再将各色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景泰蓝的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融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

中国制造的掐丝珐琅,目前有年款可考的始于宣德年间,现在收藏于故宫的掐丝珐琅器中有不少款识为“景泰年制”和“大明景泰年制”。据专家研究,其中多数是景泰朝利用早期遗存的珐琅旧器重新改制而成,也有后世慕名仿造改款的。虽然明代中后期景泰蓝均有制作,但都没有超过宣德、景泰时期的水平。明代景泰蓝胎的铜质较好,多为紫铜胎,铜体略显厚重,故造型仿古青铜器较多,所用的彩釉均为天然矿物颜料,色彩深沉而逼真,红像宝石红,绿像松石绿。掐丝较粗,镀金部分金水厚,彩釉上多有砂眼。

张同禄《羊眉吐气》

进入清代,宫廷成立了造办处,有专门设计制作景泰蓝的作坊,其工艺水平更上一层楼。胎薄,掐丝较细,彩釉比明代鲜艳,无砂眼,花纹图案繁复多样,纹饰虽不及明代生动,但镀金部分金水较薄,金色很漂亮。特别是乾隆时期,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皆达到新的高度,景泰蓝也成为宫廷艺术品的代表性品种,与玉雕、牙雕等并称“燕京八绝”之一,为“京作”代表。

由于景泰蓝制造工艺复杂,釉料配制和烧造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所以这种珍贵的珐琅制品很长时期主要在宫廷中制作,专供皇室享用。此外也有少量珐琅器作为贵重礼品由皇帝赏赐给王公大臣,民间则很少流传。

清宫所用珐琅器分为陈设和日用两大类。在乾清宫正大光明殿上,到处陈列着珐琅器皿,例如成对的鼎式大炉、太平有象、双鹤等。偏殿案头摆饰的文具、钟表、炉瓶盒、花瓶、帽架,佛堂陈设的七珍八宝等。日用器主要是餐具。从皇帝家宴饮食用器的材质,可以看出珐琅器属于皇帝专用。以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除夕清宫家宴为例,皇帝御宴桌上二三路的冷荤食品均用掐丝珐琅碗盛装,四路用珐琅盅盛干果及蜜饯果品,五六路冷膳和七八路的热菜,俱用掐丝珐琅碗;另外放在皇帝面前的小菜点心,也用掐丝珐琅碟盛装。然而陪宴桌上所用的餐具,则只能采用各色瓷器及银具了。又如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正月十五《膳底档》记载当天的早膳和午宴中用器的规定,早膳中采用五福珐琅碗、五谷丰登珐琅碗、珐琅葵花盒及金碗金盘等,而午宴皇帝御桌上的膳具是用掐丝珐琅碗、盘、碟,陪宴则是用各种瓷器。由此显见珐琅器皿在正式宴桌上,其象征性的地位远比瓷器及金银器尊贵。

近代以来,由于国门大开,景泰蓝开始大量出口。除官营作坊外,民间也出现了一些有名的字号,如老天利、宝华生、静远堂等。1904年老天利生产的“宝鼎炉”获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一等奖,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再获一等奖,从此景泰蓝在国际上声名大振。

民国时期景泰蓝彻底从宫廷走向民间,但一直处于徘徊发展阶段,总体水平不及前代。胎体薄,色彩鲜艳有浮感,做工较粗。这时只有老天利、德兴成等数家老字号制作的景泰蓝工细,质量好。造型多仿古铜器,或仿乾隆时的精品。

张同禄《万代吉祥葫芦》

20世纪30年代景泰蓝一度发展较为繁荣,北平的专业作坊就达100余家,从业人员达2000余人。但伴随着近代商业的兴衰,民间景泰蓝的制作开始粗糙化。到1949年解放前夕,铜价上涨使得景泰蓝制作成本不断提高,出口的海运费用昂贵,依赖出口的景泰蓝行业奄奄一息,步入低迷,从业人员只剩下60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主导下逐渐恢复景泰蓝技艺,工艺大有提高,造型多样,纹饰品种繁多。数十年间,景泰蓝成为我国对外交往中的重要北京礼品之一。2006年5月,景泰蓝制作技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与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景泰蓝的作伪和鉴别


(一)景泰蓝的概述

景泰蓝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品种。其制法是在先铸好的铜器表面上,涂上各种颜色的珐琅质彩料,涂彩的程序就是涂成各种花纹,在花纹的四周嵌上铜丝或金银丝,然后入窑烧铜而成,这种铜的珐琅器创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因初创时只有蓝色,故名景泰蓝。现代景泰蓝已变成了一种工艺品名称,而不是颜色.

(二)景泰蓝的作伪

景泰蓝的主要材料是珐琅。而伪制者多数不用昂贵的珐琅,而用另外的彩料代替。其伪制的方法是:先制好铜器,再用铜丝作花纹,填入颜色后用火烧。最后用作旧方法做成出土旧物的样子。颜色的配料一般是多种颜色混在一起。如蓝色,即用银蓝、硬蓝、硬绿、银蓝与黑色泡制;浅绿,则用银蓝、银绿、蛋清黄研成面粉,再将硬黄碎成黄米一样和于其中便可以了。烧成后,再镀金,或用电镀再用火镀的办法,也可镀完后再作打磨,看上去就像划伤了表面的金质一样,或不镀金也可以。至于磨光,用细石不用炭。这些过程做完后,抹上层杏干粥,使其生锈。经过几十天后,将浮锈抹去,再用油脂擦拭表面,其颜色光润便与旧者没有差别了。

(三)景泰蓝的鉴别

也以明代的制作为最。凡是明代制作的制品,其料都透亮而不发磁,大绿色的景泰蓝,其料都油绿之翠玉,比其他颜色更胜一筹。红色如昌化的鸡血石;紫色犹如深色的旧紫晶;蓝色类似蓝靛;白色类似凝脂;其浅绿色发蓝;黄色与生姜中挤出的浆汁相似。其丝胎皆为黄铜,镀金为火镀,其器上均有沙眼,到了清代乾隆时期,所制的景泰蓝,无论何种颜色均不透亮而发磁。其丝胎多为红铜,其镀金亦为火镀。这个时期的制品,以黄、白二色为佳。其黄色,黄而发干,不润泽,与煮熟的鸡蛋黄相似,后来的仿造者,其黄色多为黄中发绿、或发红,与乾隆之黄始终不相似。乾隆之白也很难仿造。一是因为烧白色的原料难求,二是工艺要求高。

鉴别景泰蓝的真伪好坏


景泰蓝是在铜器的表面,施以各色珐琅质,徐成花纹。花纹的四周,嵌以钢丝或金银丝,最后经高温烧制而成。 景泰蓝起自明代景泰年间。以景泰、成化两朝烧制最多,且质量也属上乘。明亡,景泰蓝工艺几乎失传。到乾隆年间,烧制景泰蓝的作坊又渐增多。同治以后,洋人来华,不少人不惜重金收买景泰蓝,国内一些商人便专门设厂烧制,有的甚至假冒景泰、成化年间产品。

景泰蓝中比较重要的材料是珐琅。假的景泰蓝,一般不用珐琅,而用其他颜料代替。伪造景泰蓝的方法主要有:将铜器铸好,用钢丝圈作花纹,加上颜料即可烧制。如果是蓝色,便须用银蓝、硬蓝和黑色三种颜料搅混而成;紫色则用银紫、银蓝、黑色三种颜料搅混;白色用硬白、银白与粉红颜料;深绿用银绿、硬绿、银蓝和黑色颜料;浅绿用银蓝、银绿、蛋青和地子绿四种颜料;黄色则用银黄研面,掺和黄米而成。无论烧制什么颜色的景泰蓝,其中都必须加油烟土,烧成之后,才能有砂眼。烧好后,还得以火镀金,细石磨光。然后抹上杏干粥,使其生锈。数旬后将浮锈洗去,再用油脂擦揩。假景泰蓝的颜色、光泽就与上了珐琅质的景泰蓝几乎一样了。

传世的景泰蓝中,以明代的产品为最上乘。凡明代烧制的产品,其表面大多光洁透亮。绿色如翠玉一般,红色如鸡血,紫色象旧紫晶,蓝色近似蓝锭,白色仿佛凝脂,黄色如嫩姜。这个时期的景泰蓝,丝胎都是黄铜镀金,因为是用火镀上去的,所以都有沙眼。

清代所产景泰蓝,色彩大都有些发糍。其丝胎主要是红铜,镀金也为火镀。乾隆时期所烧制的景泰蓝,以黄白二色为最佳。其黄色黄而发干,与煮熟的鸡蛋黄相同。后来的仿制品则多黄中发绿或发红。乾隆朝的白色景泰蓝也很难仿造。一是因为其白色与车渠石的颜色相差无几,仿者须用很难得到的六品顶珠仿制。

另外,其白色白而且干,后来虽然也有人发明了一种白色的干料,但烧时又不容易熔化。比起其他颜料,火候很难掌握,如果不是手艺高超的工匠,很容易使器物受到损伤。

梅西耶夫妇:钟情收藏景泰蓝


清中期铜胎掐丝珐琅八珍一套

明中期铜胎掐丝珐琅葡萄纹冲耳炉

核心提示:梅西耶夫妇钟情于中国的景泰蓝,并以一生之力收藏。在他们看来,中国古典艺术博大精深,青铜器历史深远,陶瓷的文化内涵复杂,唯有带着浓烈色彩,又有异域情调的景泰蓝显得直白。

比阿特里斯·梅西耶夫人(BeatriceMercier)在来北京参加保利艺术博物馆举行的“错金缕彩——法国皮埃尔·梅西耶(PierreMercier)藏掐丝珐琅器特展”之前,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能否将采访安排在行程的最后一天,她希望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看看这座古老的都城,感受一下它的气息。梅西耶夫人年近80岁,此前,她与已过世的丈夫皮埃尔·梅西耶先生都从未来过中国,但他们却收藏了上百件的中国景泰蓝。

“我们的故事是从一只小茶碟开始的……”梅西耶夫人向我娓娓道来,“很久以前,我丈夫皮埃尔还很年轻的时候,曾认识一位中国人,他们俩交情非常好。有一天,这位中国朋友要回国了,送给皮埃尔一只小茶碟作为礼物。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它是19世纪后期制作的珐琅器,只是觉得很好看,就一直摆在家里。”对于梅西耶夫妇来说,这是一份热情而朴素的开端。其实,在上个世纪,梅西耶家族里一直都陈设着各类中国艺术品,使用的碗碟都是19世纪从中国出口到欧洲的外销瓷。

古润熙(CedricCurien)是梅西耶夫妇的收藏顾问。他介绍说,收藏对法国上层社会的人来说,是由来已久的一种习俗。在17世纪,他们收藏欧洲的艺术品,到18世纪开始追求中国的东西,所以在很多的法国家庭中,能看到很多欧洲和中国的古董。梅西耶家族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最初,梅西耶夫妇并没有明确的收藏目的,只是对古旧的东西有兴趣,他们会收藏古典音乐老唱片、1860到1880年的欧洲风景画、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邮票。直到1988年的一天,他们到巴黎旅行,路过一间专营亚洲古董艺术的精品店Eymery,橱窗里摆着一套清中期的铜胎掐丝珐琅八珍,比阿特里斯·梅西耶夫人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八珍”,为佛前供器,藏文称之为“八吉祥相”,即由法轮、法螺、宝伞、华盖、莲花、宝罐、金鱼、盘长8种法物组成。其中法轮代表佛说大法圆转,万劫不息;法螺代表菩萨果妙音吉祥;宝伞代表张持自如,曲覆众生;华盖代表遍覆三千,净一切乐;莲花代表出五浊世,无所染;宝罐代表福智圆满,具完无漏;金鱼代表坚固活泼,能破坏劫;盘长代表回环贯彻,一切通明。

这套八珍成为梅西耶夫妇的第一件铜胎掐丝珐琅器藏品。“当时就觉得这个东西太漂亮了,但我们对它并不了解。店主人杜尚(MichelDuchange)很细致地为我们解释所有的疑问。”杜尚是与英国的斯皮尔曼同时代的欧洲老一辈著名的古董行家,他们从“二战”前就开始学习中国古董,那时候欧洲对中国古董的很多认识都是从他们这里获得的。杜尚尤其擅长铜胎掐丝珐琅器,他的耐心讲解把梅西耶夫妇带入了专业而严肃的收藏领域。在这之前,中国古董在梅西耶先生的记忆里是各种小碎片,如今凑在一起形成了整体。

古润熙是杜尚的学生,他在一旁向我补充道:“80年代,欧洲的中国古董价格非常低,不是今天这种概念。那时在欧洲所见到的古董,几乎都是上世纪或更早之前随着家族延续下来的,它们没有被暴露在外,也没有暴露给中国的行家,所以价格完全是那些真正爱这些古董的收藏家们心里愿意付出的。”

皮埃尔·梅西耶住在意大利,从事保险行业,是法国和意大利商会的主席。因为工作关系,需要经常在国外出差,这也为他们的收藏带来便利。他们常会在旅途中寻觅古董,勃艮第、波尔多、尼斯……都留下了他们的美好时光,也留下了许多有趣的回忆。梅西耶夫人指着一件明早期的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花卉三足鬲式炉让我看,这只炉造型作仿古设计,以青铜器鬲的样貌为形,样制规矩,体例规范。器表以掐丝珐琅施绘装饰,腹身中央以紫釉为地,上绘缠枝莲花造型。梅西耶夫人说,这是她最喜爱的一件。当时在法国一个拍卖行出现后,他们非常喜欢,可觉得竞标时一定会有特别多的人争。当他们准备好大把钱赶到现场时,发现整个场子空空。原来,法国经常有大罢工,恰巧这几日赶上航空公司罢工,要竞拍的人都坐不上飞机来不了现场,于是梅西耶夫妇用很便宜的价格买下了这只香炉。

“这就是你们中国人常说的缘分吧,一个很棒的结果。”梅西耶夫人笑着说,“当然,这时我们已经学徒出师了,也能像猎人一样,远远地就能嗅到猎物。对于景泰蓝,一看颜色,就知一二,还有就是上手后的分量感。这是不断练习,熟能生巧的一个过程。”同所有刚刚起步的收藏家一样,皮埃尔先生以喜爱、激情和直觉开始建立他的第一批收藏,渐渐地,随着藏品增多,他意识到建立一套高质量的古董收藏面临的挑战要比他预想得多。艺术品的质量、真伪性、罕见度成为建立一套优秀收藏的基本原则,而通晓其间的真谛,只有拥有渊博的知识才能达到。在梅西耶初入道的那些日子里,古董收藏领域的专业知识还是一些深藏不露的天机,唯有那些圈内的少数专家才相互交流,而且文献书籍都很缺乏。杜尚为他们的收藏起到了关键作用,在遇到一些稀有的珐琅器时,都会给梅西耶夫妇打电话,邀约他们一起鉴赏,在这个过程中,梅西耶夫妇的眼力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在近10年的拍卖中,可以发现,好的铜胎掐丝珐琅器大多数是由欧洲收藏家提供的。古润熙说,对欧洲人来说,中国古典艺术浩瀚,瓷器太难懂,学习起来很困难。其他艺术品文化内涵又那么强,唯独掐丝珐琅器从造型、重量、颜色等方面都更直白一些。梅西耶夫人在一旁补充道:“它们的色彩浓烈,有着异域风格,就是阳光灿烂的感觉。我最爱它们的蓝色。”

梅西耶夫人的感受或许最能代表欧洲人的偏好。掐丝珐琅本是外来物种,是元朝时从阿拉伯地区传进中国的。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在“大食窑”条目下有记载:“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郎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盒儿、盏子之类,但可妇人闺阁之中用,非士大夫文玩清玩也,又谓之‘鬼国窑’。”“大食”是过去对阿拉伯地区的一个统称,“鬼国窑”则是一种蔑称。中国人的面目都是比较平和,轮廓没有阿拉伯人突出。元代景泰蓝传入中国有两个阶段:第一是实物阶段,通过贸易,把景泰蓝实物直接传入中国;第二是技术进入中国。中国人聪明,对于外来的物品,只要是喜欢,一定会琢磨出它的技术,自己烧制。景泰蓝虽然是外来艺术,但经过元、明、清三朝皇家的推崇,再加上工匠的不懈努力,使它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朵奇葩。

中国的掐丝珐琅工艺与欧洲有着几个世纪密不可分的联系,金属掐丝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在希腊大陆、罗德岛及塞浦路斯发现的最早掐丝物品是公元前13世纪迈锡尼时期的首饰,拜占庭时期珐琅工艺品很常见。一些极为罕见的作品,如瑞士阿古姆的圣莫里斯修道院所藏的金质珐琅壶和圆头饰钉,如今都是世界上一些重要博物馆的馆藏珍品。欧洲人最早接触掐丝珐琅器是在17世纪,荷兰商人将其带到欧洲,但是这些器物并没有在当时受到重视。

事实上,一直到了19世纪,在欧洲的公共收藏机构和私人收藏者才开始大批收藏中国的掐丝珐琅工艺品,它也进而成为一种真正的时尚。应法国欧也妮(Eugenie)皇后的要求,1860年巴伯蒂埃纳(Barbedienne)工坊创作了大量分枝吊灯和烟囱配件。随后,在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瑞博(Reiber)、法莱兹(Falize)、马特兹(Martz)等首饰制造商和巴伯蒂埃纳、克里斯多夫(Christoffle)等艺术品制造商也都推出了他们的掐丝珐琅作品。布士隆(Boucheron)同样使用了掐丝珐琅工艺,但又在其中加入了日本工艺的元素。可显而易见,不论怎样的艺术风格,所有的这些手工制造者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中国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

现在,梅西耶夫人已经不再购买任何艺术品了。她说:“收藏是两个人共同的爱好,它让我们之间更加的亲密与相爱。如今,皮埃尔已经过世,我们有过最美的时光,就将那点私人的甜蜜留在记忆里吧。”

陶瓷器、景泰蓝鉴赏基本知识


一、陶瓷器鉴赏

陶瓷器是除书画以外,最受人关注、最热门的收藏品之一。历来,陶瓷鉴赏大师们都各有一套独门绝活,能慧眼识精品;但万变不离其宗,相信掌握了以下几点,你也能跻身于鉴赏家之列。

看造型:不同时代的器物有着不同的特色与风格。

看胎釉:由于就地取材的关系,即使是同一时代的器物,胎釉也因窑而异。

看工艺:器物成型的工艺和装烧方法上的细微差别,都会在陶瓷器上留下明显的痕迹。

看纹饰:陶瓷上纹饰的题材内容,表现手法都强烈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

看釉色:各时期瓷器的釉彩所含的成分各不相同,呈色也会大相径庭。

看款识:款识是时代的烙印,也是鉴别的关键。值也就越低。

二、 景泰蓝鉴赏

景泰蓝作为一种美术工艺品,其制法即于铜器表面上以各色珐琅质涂成花纹,花纹的四周嵌以铜丝或金银丝,再用高火度烧即成。据说景泰为宣德之子,宣德重视铜器以及铸冶铜质,景泰在幼年期间耳濡目染,认识极详,且嗜之极深,只是对于铸炼方面,宣德已到达绝顶,没有能力再求突破,就在颜色方面另别辟蹊径,以图出奇制胜。终于有景泰蓝的创制。

大体上说,明代的景泰蓝胎的铜质较好,多为紫铜胎,体略显厚重,故造型仿古的多,主要仿青铜所用的彩釉均为天然矿物质料,色彩深沉而逼真,红像宝石红,绿像松石绿。此时的丝掐得较粗,镀金部分金水厚。彩釉上大多有砂眼。款有“大明景泰年制”或“景泰年制”,底款,边款均有。

清代的景泰蓝工艺比明代有提高,胎薄,掐丝细,彩釉也比明代要鲜艳,并且无砂眼,花纹图案一、陶瓷器鉴赏

陶瓷器是除书画以外,最受人关注、最热门的收藏品之一。历来,陶瓷鉴赏大师们都各有一套独门绝活,能慧眼识精品;但万变不离其宗,相信掌握了以下几点,你也能跻身于鉴赏家之列。

看造型:不同时代的器物有着不同的特色与风格。

看胎釉:由于就地取材的关系,即使是同一时代的器物,胎釉也因窑而异。

看工艺:器物成型的工艺和装烧方法上的细微差别,都会在陶瓷器上留下明显的痕迹。

看纹饰:陶瓷上纹饰的题材内容,表现手法都强烈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

看釉色:各时期瓷器的釉彩所含的成分各不相同,呈色也会大相径庭。

看款识:款识是时代的烙印,也是鉴别的关键。值也就越低。

二、景泰蓝鉴赏

景泰蓝作为一种美术工艺品,其制法即于铜器表面上以各色珐琅质涂成花纹,花纹的四周嵌以铜丝或金银丝,再用高火度烧即成。据说景泰为宣德之子,宣德重视铜器以及铸冶铜质,景泰在幼年期间耳濡目染,认识极详,且嗜之极深,只是对于铸炼方面,宣德已到达绝顶,没有能力再求突破,就在颜色方面另别辟蹊径,以图出奇制胜。终于有景泰蓝的创制。

大体上说,明代的景泰蓝胎的铜质较好,多为紫铜胎,体略显厚重,故造型仿古的多,主要仿青铜所用的彩釉均为天然矿物质料,色彩深沉而逼真,红像宝石红,绿像松石绿。此时的丝掐得较粗,镀金部分金水厚。彩釉上大多有砂眼。款有“大明景泰年制”或“景泰年制”,底款,边款均有。

清代的景泰蓝工艺比明代有提高,胎薄,掐丝细,彩釉也比明代要鲜艳,并且无砂眼,花纹图案繁复多样,但不及明代的文饰生动,镀金部分金水较薄,但金色很漂亮。

民国时期景泰蓝总体水平不及前代,胎体薄,色彩鲜艳有浮感,做工较粗。这时只有“老天利”,“德兴成”,制作的景泰蓝工细,质量好。造型多仿古铜器,或仿乾隆时的精品,款,已都是刻款了。现在景泰蓝的陈设品多,不做实用品。

现在的景泰蓝工艺大有提高,造型多样,纹饰品种繁多,已成为我们与国际友人和亲朋好友互相往来的最佳礼品了。

景泰蓝以明代的制品为佳,凡是明代的制品,它的质料都是透亮而不发磁,而大绿一色,其透亮则更比他色更为厉害。它的性能与玻璃略同,它的颜色象油绿的翠玉,红色像昌化的鸡血,紫色犹深色的旧紫晶,蓝色类似于蓝腚,白色类似凝脂,浅绿色发蓝,黄色与姜中拧出的浆汁略掺黄米相同,其丝胎皆是黄铜,镀金为大镀,它的器物上均有沙眼。到乾隆时期,无论何种颜色,它的料都是不透亮而发磁,因为明代透亮的料子,到此时已经不再见到了。所以它的丝胎多是红铜,它的镀金亦是火镀,乾隆所制的,以黄白两色为最佳,其黄色黄而发干,与煮熟的鸡蛋黄相同,后来仿制的,多是黄中发绿或发红,与乾隆时的干黄色不相似。乾隆的白色也最难仿制,其中原故有二点:一因其白色与东渠石色没有差异,仿者须用六品顶珠制成,然而顶珠不易得到,一因其白色白而且干,后之作料家虽亦发明一种干料,但烧时不易熔化,相比其他材料,吃火特别厉害,如果不是精良的工匠制作,器物极易受伤。繁复多样,但不及明代的文饰生动,镀金部分金水较薄,但金色很漂亮。

民国时期景泰蓝总体水平不及前代,胎体薄,色彩鲜艳有浮感,做工较粗。这时只有“老天利”,“德兴成”,制作的景泰蓝工细,质量好。造型多仿古铜器,或仿乾隆时的精品,款,已都是刻款了。现在景泰蓝的陈设品多,不做实用品。

现在的景泰蓝工艺大有提高,造型多样,纹饰品种繁多,已成为我们与国际友人和亲朋好友互相往来的最佳礼品了。

景泰蓝以明代的制品为佳,凡是明代的制品,它的质料都是透亮而不发磁,而大绿一色,其透亮则更比他色更为厉害。它的性能与玻璃略同,它的颜色象油绿的翠玉,红色像昌化的鸡血,紫色犹深色的旧紫晶,蓝色类似于蓝腚,白色类似凝脂,浅绿色发蓝,黄色与姜中拧出的浆汁略掺黄米相同,其丝胎皆是黄铜,镀金为大镀,它的器物上均有沙眼。到乾隆时期,无论何种颜色,它的料都是不透亮而发磁,因为明代透亮的料子,到此时已经不再见到了。所以它的丝胎多是红铜,它的镀金亦是火镀,乾隆所制的,以黄白两色为最佳,其黄色黄而发干,与煮熟的鸡蛋黄相同,后来仿制的,多是黄中发绿或发红,与乾隆时的干黄色不相似。乾隆的白色也最难仿制,其中原故有二点:一因其白色与东渠石色没有差异,仿者须用六品顶珠制成,然而顶珠不易得到,一因其白色白而且干,后之作料家虽亦发明一种干料,但烧时不易熔化,相比其他材料,吃火特别厉害,如果不是精良的工匠制作,器物极易受伤。

景泰蓝式的艺术灯饰


珐琅器主要有两种,一是源自波斯的铜胎掐丝珐琅,约在蒙元时期传至中国,明代开始大量烧制,并于景泰年间达到了一个高峰,后世称其为“景泰蓝”。此后,景泰蓝就成了铜胎掐丝珐琅器的代称。另一种是来自欧洲的画珐琅工艺,它在清康熙年间始传人中国。

具体说来,掐丝珐琅器在明景泰和成化两朝最为常见,其后工艺水平均明显下降。清代的景泰蓝工艺胎薄,掐丝细,彩釉也比明代要鲜艳.花纹图案繁复多样。乾隆时期制品虽然不能和景泰、成化时期相比,但是比起弘治、正德以后的出品物也绝不逊色。20世纪初叶,景泰蓝总体制作水平不及前代,胎体薄,色彩鲜艳有浮感,做工较粗。这时只有“老天利”、“德兴成”制作的景泰蓝做工细,质量好。

珐琅器作为艺术品收藏中的一个门类,也吸引了广大的收藏爱好者,收藏对象以景泰蓝居多。我们所指的景泰蓝收藏是指晚清和晚清以前用手工制作、工艺复杂的景泰蓝,当时景泰蓝工艺的每道工序都有很高的要求。此外,十年浩劫后,国内遗存民间的晚清以前的景泰蓝几乎荡然无存。稀少的存世量与广阔的市场需求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反差和增值空间。而且当今市场上景泰蓝器皿与同时代的景德镇官窑瓷器相比较,价格低得多,所以它的升值潜质相对也更大。

从工艺辨景泰蓝的真赝


一个时代的工艺总会留下自己的特征,景泰蓝也一样,明朝有明朝的特征,清朝也有清朝的个性,只有掌握了这些特征与个性,那么辨伪就方便多了。

由于古玩艺术品价格不断攀升,所以仿品充斥市场,如何辨伪、鉴定就成了收藏爱好者无法绕开的学习过程。辨伪、鉴定方法很多,但了解艺术品的工艺制作过程却是重要的方法。

通常的景泰蓝制作工艺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一、制胎:将铜片制成需求的形状,并用铁锤敲打成各种形状的铜胎,然后焊药衔接而成。

二、掐丝:用镊子将压扁了的细紫铜丝掐、掰成各种精美的图案花纹,再蘸上粘结物粘在铜胎上,经高温焙烧将铜丝花纹焊接在铜胎上。仿品的这个工艺较为粗糙,掐丝线条不流畅,对称感不强。

三、填料:根据图案需要,把各种珐琅釉料填入,经过高温烧熔,使粉状釉料熔化成平整光亮的釉面。如此反复两次至三四次的上釉熔烧,才能使釉面厚实,铜丝齐平。仿品的釉料大多粗糙,并有时用化学料替代。

四、磨光:是用粗砂石、黄石、木炭分3次将凹凸不平的釉面磨平,凡不平之处都需经补釉烧熔后反复打磨,最后用木炭、刮刀将铜线(图案线)、底线、口线刮平磨亮。仿品打磨偷工减料,只注重表面的平整,忽视细部的光滑与细致。

五、镀金:将磨平、磨亮的景泰蓝经酸洗、去污、沙亮后,进行镀金,镀金常常浸入液糟中,等干再作最后的修整。真品的金色,时间久了会发出稳重的光泽,而仿品的金色妖冶刺目,常常用相似的化学料替代。

仿造景泰蓝较为容易,市场上十分多见,而且工艺越来越精美,但仿品的火爆气是很容易辨别的,仿品的釉料也容易区分,那就是缺乏玉质感,缺乏肥厚感,而真品的釉料十分肥腻、厚实,手感滋润如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