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怎样鉴别古代瓷器 > 导航 >

怎样鉴别古代瓷器?

怎样鉴别古代瓷器?

怎样鉴别古代瓷器 瓷器怎样鉴别 怎样鉴别瓷器

2021-01-04

怎样鉴别古代瓷器。

怎样鉴别古代瓷器?

一看纹饰。瓷器上的纹饰有着明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中国古代陶瓷纹饰繁多,但按类别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装饰四大类。纹饰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这就需要藏者对我国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二看款识。款识也叫年款,在一些瓷器的器皿底中央、器皿中部或口缘等部位,书写着某某皇帝的年号等,有“官窑”款、“民窑”款之分。这些款识表示某个朝代生产的器物,不同朝代使用的颜料不同,其成色也不一样。款识的识别,是古陶瓷鉴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鉴定出一个古瓷器的年代及价值的高低。

三看底足。因各时期的烧制工艺不同,在烧制时支撑的方式方法也不同,这使得陶瓷器皿的底足部位有着明显的差异,底足因为有支撑物,凹凸点不同,有的上釉、有的无釉彩,这些都是鉴别瓷器时代的重要特征。

四看器形。陶瓷鉴定,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如宋代白瓷碗,敞口平底造型、碗中刻花浮雕莲瓣纹,是当时的主要审美风格;宋代白瓷窑色泽略偏黄,这是与其他时期白瓷最大的不同之处。

五看胎质。不同年代的瓷器在胎质上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陶瓷是火和泥的艺术,随着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胎骨的质量越往后期,质地越细腻,上釉的工艺方法也越多,这使得每个时期烧制的釉彩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怎样鉴别伪造瓷器?


瓷器作伪比较多见的方法有换底.换底即把已经破碎了上半部的名窑瓷器的器底换装在另一件瓷器上, 再用铁锈溶液涂抹在接口的地方, 然后将铁锈烘烤干, 再在瓷器接口的地方烫上一层四川白蜡, 就弥补了痕迹.用这种方法的一般以底部有款的瓶、罐居多.因为一般人只注意款字的真假, 甚至有些人误认为款字是真的, 其他就不必考虑了.换底器物在外表不易觉察, 在器内则往往抹泥巴或污垢之类, 也不易看出破绽。鉴定这种瓷器有两种方法, 一是用手往内壁探或用肥皂水清洗器内的泥巴或污垢, 就可发现接口痕迹.二是, 这种换底瓷器由于时代不同或窑口不同、工艺不同、质量不同等原因, 导致两者在釉色、花纹以及火光的强弱方面有细微的区别, 在鉴定时候如仔细观察这些方面, 就能发现蛛丝马迹。

鉴定瓷器的新旧, 首先要以釉面有无`火光' (即釉面浮光) 为标准.年代久远的瓷器釉面蕴含的光泽如脂似玉, 光由内发;新瓷则带`火光', 明亮异常, 光在外烁.作伪者往往将新瓷的火光磨掉.磨火光的方法有用汗水摩擦玩弄的, 但很费功夫, 需一年半载才行.因此, 常常用浆砣轻轻磨擦, 但所磨之处有细痕;或用牛皮胶砣沾油磨擦, 使釉面平滑, 而光泽与旧器一样.用牛皮胶砣磨过的瓷器, 如果用倍数较高的放大镜观看, 可见无数不自然的磨擦痕迹, 这也是判断瓷器真伪的手段之一.因此, 我们在鉴定瓷器时, 不能认为釉面没有火光的瓷器就一定是旧器.但是, 也不能认为釉面有火光的瓷器就是新器, 因为有极少数瓷器从未启封或使用过, 往往就带`火光'.因此, 还要结合釉色、造型、纹饰款识等方面进行综合鉴定。

把年代较晚的瓷器底款磨掉, 用颜料制作成年代久远的款, 再吹一层釉, 人窑中烘干, 亦可作伪.但因釉料及温度不同;其伪造的釉色往往与原器的釉色不同;而且新烧成的釉有火光, 还要设法磨去.因此, 我们在鉴定的时候必须注意底釉颜色是否与其他地方的釉色一致, 并察看是否有火光。

还有一种作伪方法是: 旧瓷器如果有裂缝, 作伪者往往用刷将裂口刷干净, 然后将原釉磨去些许, 再用吹釉法上釉, 入窑烘烤成.宋代及以前的单色釉瓷器, 因为收藏时间长或者埋藏年代久远, 经常有磨伤或落釉的情况, 作伪者常在裂缝处作彩画, 以蒙混过关, 有的甚至在作了彩画以后再上一层漆, 如果没有热水烫过, 也难以知道它是伪器。

名贵的瓷器如果受到损坏, 例如香炉缺耳、缺足、瓶损口沿等, 作伪者常常以旧补旧, 加以釉药, 用火烧成, 与旧制瓷器差不多.如果再用吹釉方法在痕迹处上釉, 则补处无迹可寻.作伪者还经常利用瓷器形式多样这个特点进行作伪.例如高颈瓶, 如果颈以上损坏了, 作伪者就将颈以上全部磨去而变成短颈瓶, 其口沿则用吹釉的方法上釉, 再入窑烘烤, 即告成功.如不便采用吹釉的方法, 就将口沿磨成毛边状, 使人误认为该瓷器原系有盖的.还有一种作伪方法是用粘剂粘, 例如缺耳或缺手、足的佛像或人像, 常常用粘剂再补粘一个上去, 如不用力去扳, 也是不易发现破绽的.因此, 如果遇到有足、耳、柄及其他容易碰落部分的瓷器, 我们在鉴定时候就要详细观察其连接的是否有痕迹, 还要从釉的新旧、火光的强弱及造型是否合理来考虑, 如不合乎常规, 即可断定为伪器。

改补过的瓷器也可以用听声音的方法进行鉴定.完整无疵的瓷器用手叩击时, 其声音清脆悠扬, 改补过的瓷器声音沙哑而短促.瓷器的新旧亦可由声音辨别, 旧器声音清脆, 新器声音短促沉闷。

老瓷器可以怎样鉴别


中国的瓷器烧造历史相当悠久,各种各样的窑口遍布全国。现在古董收藏市场上流通的瓷器层出不穷,除了大量世代相传的藏品以及出土的古玩之外,还有不少伪作赝品。瓷器古玩圈有不少藏友都缺乏老瓷器鉴别的知识和眼光,今天就给大家讲讲鉴别老瓷器的一些方法吧!

一、比较常见的老瓷器做假方法有以旧底换新底。这是因为很多瓷器收藏爱好者们鉴别瓷器,都会从鉴别瓷器款识的真伪来下手,普遍认为瓷器的款识只要是真的,这件老器物就不会有假,也就不再考究别的地方,所以将旧底改换成新瓷器身上是一个比较好的做假方法,相应的关于这一点,购买者更不应该掉以轻心。做假者还常常磨掉年代比较近的瓷器底款,改成年代比较久远的名瓷款识,然后另外烧釉,因此我们在鉴别一件瓷器时,一定要认真观察瓷器底釉上的颜色和其他部位颜色是否一样。一般做得比较精细的很难辨别出真伪,只有用开碱水冲刷,去掉上面的灰尘,接口处的痕迹便会暴露出来。另外,新旧瓷器的釉色、器型、火光或多或少都有所不同,大家细心观察便可区分开来。

二、藏友们可以着重观察瓷器釉面的破泡,一件老瓷器定是历经岁月的风化,经过摩擦清洗之后,就会产生一定的破裂,通常可以看见釉面上层的破泡,如果损伤实在太大的话,就可以看到釉面中下层破泡。宋代瓷器上就会出现这个现象,并且十分难以仿制,要是破泡里有臭干黑或者黄水班的话,这件瓷器就一定是古瓷。另外,还有一种非常奇妙的冰裂破泡,气泡顶部呈放射性冰裂。这种气泡十分难以仿制,几乎不可能仿制出来。

三、如果老瓷器被长期封闭起来的话,它周围物体挥发的水汽会凝聚在它的器身上,因此这种老瓷器上面通常呈深黄色的水流痕,非常难以清洗掉。而若是仿品,这种水流痕就很容易清洗掉。

四、我们也可以通过声音判断老瓷器的真伪优劣,品相完好的瓷器的声音清脆绵长,经过修补的瓷器的声音低沉沙哑。若是鉴定瓷器的高手,凝神静气地听声音,就可以判断出瓷器的真伪。

【陶瓷文化】怎样鉴别伪造瓷器


瓷器作伪比较多见的方法有换底.换底即把已经破碎了上半部的名窑瓷器的器底换装在另一件瓷器上,再用铁锈溶液涂抹在接口的地方,然后将铁锈烘烤干,再在瓷器接口的地方烫上一层四川白蜡,就弥补了痕迹.用这种方法的一般以底部有款的瓶、罐居多.因为一般人只注意款字的真假,甚至有些人误认为款字是真的,其他就不必考虑了.换底器物在外表不易觉察,在器内则往往抹泥巴或污垢之类,也不易看出破绽。鉴定这种瓷器有两种方法,一是用手往内壁探或用肥皂水清洗器内的泥巴或污垢,就可发现接口痕迹.二是,这种换底瓷器由于时代不同或窑口不同、工艺不同、质量不同等原因,导致两者在釉色、花纹以及火光的强弱方面有细微的区别,在鉴定时候如仔细观察这些方面,就能发现蛛丝马迹。

鉴定瓷器的新旧,首先要以釉面有无`火光'(即釉面浮光)为标准.年代久远的瓷器釉面蕴含的光泽如脂似玉,光由内发;新瓷则带`火光',明亮异常,光在外烁.作伪者往往将新瓷的火光磨掉.磨火光的方法有用汗水摩擦玩弄的,但很费功夫,需一年半载才行.因此,常常用浆砣轻轻磨擦,但所磨之处有细痕;或用牛皮胶砣沾油磨擦,使釉面平滑,而光泽与旧器一样.用牛皮胶砣磨过的瓷器,如果用倍数较高的放大镜观看,可见无数不自然的磨擦痕迹,这也是判断瓷器真伪的手段之一.因此,我们在鉴定瓷器时,不能认为釉面没有火光的瓷器就一定是旧器.但是,也不能认为釉面有火光的瓷器就是新器,因为有极少数瓷器从未启封或使用过,往往就带`火光'.因此,还要结合釉色、造型、纹饰款识等方面进行综合鉴定。

把年代较晚的瓷器底款磨掉,用颜料制作成年代久远的款,再吹一层釉,人窑中烘干,亦可作伪.但因釉料及温度不同;其伪造的釉色往往与原器的釉色不同;而且新烧成的釉有火光,还要设法磨去.因此,我们在鉴定的时候必须注意底釉颜色是否与其他地方的釉色一致,并察看是否有火光。

还有一种作伪方法是:旧瓷器如果有裂缝,作伪者往往用刷将裂口刷干净,然后将原釉磨去些许,再用吹釉法上釉,入窑烘烤成.宋代及以前的单色釉瓷器,因为收藏时间长或者埋藏年代久远,经常有磨伤或落釉的情况,作伪者常在裂缝处作彩画,以蒙混过关,有的甚至在作了彩画以后再上一层漆,如果没有热水烫过,也难以知道它是伪器。

名贵的瓷器如果受到损坏,例如香炉缺耳、缺足、瓶损口沿等,作伪者常常以旧补旧,加以釉药,用火烧成,与旧制瓷器差不多.如果再用吹釉方法在痕迹处上釉,则补处无迹可寻.作伪者还经常利用瓷器形式多样这个特点进行作伪.例如高颈瓶,如果颈以上损坏了,作伪者就将颈以上全部磨去而变成短颈瓶,其口沿则用吹釉的方法上釉,再入窑烘烤,即告成功.如不便采用吹釉的方法,就将口沿磨成毛边状,使人误认为该瓷器原系有盖的.还有一种作伪方法是用粘剂粘,例如缺耳或缺手、足的佛像或人像,常常用粘剂再补粘一个上去,如不用力去扳,也是不易发现破绽的.因此,如果遇到有足、耳、柄及其他容易碰落部分的瓷器,我们在鉴定时候就要详细观察其连接的是否有痕迹,还要从釉的新旧、火光的强弱及造型是否合理来考虑,如不合乎常规,即可断定为伪器。

改补过的瓷器也可以用听声音的方法进行鉴定.完整无疵的瓷器用手叩击时,其声音清脆悠扬,改补过的瓷器声音沙哑而短促.瓷器的新旧亦可由声音辨别,旧器声音清脆,新器声音短促沉闷。

要怎样来鉴别洪武款瓷器


和其他已经确凿证明其存在的瓷器相比,洪武款瓷器的身份会更加的扑朔迷离,但可以肯定的是确实是有这种瓷器存在的,1964年,南京明故宫遗址出土的瓷器中,有一部分瓷器早于永乐,在造型上又和元代典型的标本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肯定了该瓷器的存在,那么,要怎样来鉴别洪武款瓷器?

1、色调

洪武一朝的瓷器在色调上主要是有两种,分别是青色和黑灰色,之所以以这两种颜色为主,是因为在哪个时期十分的依赖于进口的钴蓝料,受海禁影响,在器釉中出现了很多红色调,同时人们刻意的追求让青料发黑的效果,使之更加的贴近于中国水墨画,这样就和传统的青料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这种色调的呈现,主要还是取决于当时的意识形态以及统治阶层的喜好问题。

通过色调方面也是可以判断出是否是洪武瓷器,此外,这个时期的瓷器在瓷胎上通常来说都是比较厚重的,稍微呈白色略带灰色,在釉面上也会更加的有光泽,延续了元代瓷器的遗韵。

2、釉瓷

现代人对于洪武款瓷器釉瓷的认识,主要还是依赖于从南京明故宫遗址中出土的相关瓷器,除了最为常见的红彩、青花云龙纹盘的碎片之外,还出现了很多青釉印花花碗的碎片,这些碎片就为人们鉴别洪武瓷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洪武瓷器的釉色大多是为红釉、青釉、黑釉,虽然说在根据不同的器物造型在釉色上有所差异,但是还是有其共同点所在的,那就是在制作工艺上十分的规整,尤其是五龙纹十分的相似,因此在釉色上也可进行洪武瓷器的鉴定。

3、底部无釉

元代除了玉壶春瓶会有釉底之外,其他的瓷器种类在底部上都不会加釉,洪武瓷器除了玉壶春瓶以及扁菊纹大碗,其他的瓷器也都没有底釉,如果大家在购买的时候发现洪武瓷器的底部出现了釉瓷,就要注意进行鉴别了。

在元代碗类底足经常是会出现斜削的习惯,而到了洪武款瓷器身上也是有继续延续了这个习惯,但是对于一些比较细的器物上则改成了平足。此外,洪武款瓷器中出现的各种的龙纹基本上都是五爪,这个也是我们在进行瓷器鉴别的时候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因素。

洪武款瓷器精品鉴赏及价格参考:

1:明洪武龙泉窑青釉暗刻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尺寸:高33.6厘米,估价:RMB 1,600,000 ~ 2,000,000,成交价: RMB 2,968,000 ,成交时间:2009.05.31,拍卖公司: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9年春季拍卖会。

明洪武时期,玉壶春瓶是宫中流行的御用瓷品种,主题纹饰鲜明醒目,构图严谨,青花、釉里红、龙泉青釉等皆有烧造,传世无多,弥足珍贵,品相保存良好者,更是珍若拱璧。

玉壶春瓶器形端庄挺拔,秀美婀娜。通体施青釉,肥润沉静。颈部饰蕉叶纹、回纹、忍冬纹;肩部饰垂云纹,内填花卉;腹部主纹饰为四朵缠枝牡丹,其下刻变形莲瓣;足墙饰回纹。布局繁密紧凑,刻划豪放流畅,工艺精湛,为明代龙泉官窑的代表作。

龙泉青瓷因浙江省龙泉县而得名,该地旧属处州,故又称“处州窑”。宋代便已建立青莹润泽的釉色传统,元、明两朝承续不辍。海内外重要博物馆均有收藏,欧洲人甚至以戏剧中美男子名“celadon”称之,可谓蜚声寰宇。

2:明洪武青花缠枝菊纹玉壶春瓶,尺寸:高32.5厘米,估价:RMB 1,800,000 ~ 2,800,000,成交价: RMB 2,645,000 ,成交时间:2018.07.15,拍卖公司:保利(厦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厦门2018春季拍卖会。

瓶撇口束颈,溜肩垂腹,圈足。器型规整,柔和流畅,通体施白釉,口沿下至颈绘蕉叶纹,肩绘如意云纹,近足处环饰莲瓣纹,足墙绘卷草纹。腹部主体纹饰为缠枝菊花纹,花心大,花瓣小而密,整体饱满小巧。左右两侧曲线犹如S形,线条曼妙,极能体现东方的审美趣味。洪武朝瓷器是上承元代、下启永宣的重要转变时期,总体风格介于元代和永乐宣德朝之间。就青花而言,洪武青花瓷器别具一格,元代的青花瓷器发色浓艳,风格粗犷,洪武朝青花则开始趋向静幽清雅、纹饰明晰、布局舒朗的新风格。洪武时期的扁菊纹最具代表形象。冯先铭先生在《中国陶瓷》中分别提到「图案花纹多见花卉纹,主要是缠枝和折枝牡丹、莲花和扁菊花。扁菊花纹尤为多见,这是洪武时期釉里红和青花瓷器的共同特点之一。」「传世品中,洪武青花瓷的图案花纹比釉里红瓷更单调,以花卉纹为主,基本上和釉里红的花卉纹相同,特别多见扁菊纹,有的器物以缠枝扁菊为主题纹样。」由此可见,缠枝菊是明代官窑瓷器上菊花纹的主流,缠枝具有连绵不断、长久美好的吉祥寓意,此种菊花纹饰一直沿用至清代。翻阅公私典藏,传世的明代官窑瓷器中有扁菊纹样的器型多为碗盘,而如拍品将其以主体纹饰绘于玉壶春瓶腹者委实少见,足见其珍。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只洪武青花玉壶春瓶,其造型与拍品相同,纹饰为较常见的缠枝牡丹纹,亦可作参照。

3: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尺寸:高33厘米,估价:RMB 1,800,000 ~ 2,000,000,成交价: RMB 2,587,500 ,成交时间:2016.06.07,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十周年春季拍卖会。

洪武朝瓷器是上承元代、下启永乐宣德的重要转变时期,总体风格介于元代和永乐宣德朝之间。就釉里红而言,洪武釉里红瓷器是明代烧制最成功的阶段,也是极盛时期。如果说元代是以青花瓷器为釉下彩绘瓷器的代表,那么洪武朝则开始了以釉里红瓷器为釉下彩绘瓷器的新时代。

4:明洪武白釉暗花「凤凰」纹碗,尺寸:21.5厘米,估价:HKD 2,000,000 ~ 3,000,000,成交价: HKD 2,420,000 ,成交时间:2011.04.07,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暗花」工艺,几仅见于明初(洪武至宣德)时期之景德镇。其精细复杂,个中奥妙至今不能全然而知,疑为于瓷胎坯层中加入装饰图案之技法。「暗花」一词,常被误以形容一切不可辨识之刻花纹饰,然此碗同时装饰刻花和暗花纹样,清晰表明此二工艺确实有别。

5:明洪武青花灵芝番莲纹菱口折沿盏托,尺寸:19.6厘米,估价:HKD 1,800,000 ~ 2,500,000,成交价: HKD 2,250,000 ,成交时间:2018.10.03,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秋季拍卖会。

6:明洪武龙泉青釉划花栀子纹玉壶春瓶,尺寸:高33厘米,估价:HKD 900,000 ~ 1,500,000,成交价: HKD 2,100,000 ,成交时间:2017.05.3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瓶撇口、细颈、梨形大圆腹、圈足。外壁以带状划花为饰,颈饰芙蓉纹、缠枝栀子纹,腹饰栀子纹,下接仰莲瓣纹。足沿以外全器满釉。整体比例匀称,用刀工致,为明初处州官窑中难能可贵的佳作。

7:明洪武青花缠枝花卉折沿盘,尺寸:直径19.7厘米,估价:RMB 1,000,000 ~ 1,500,000,成交价: RMB 1,897,500 ,成交时间:2017.12.19,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

8: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双鱼耳瓶,尺寸:高20.2厘米,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1,725,000 ,成交时间:2016.11.16,拍卖公司: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秋季拍卖会。

洪武二年(1369),朝廷景德镇开设陶厂。带着百业初兴的气魄,与历经磨难终成王的厚重,浑厚古朴是明洪武瓷器典型风格。洪武朝瓷器的存世数量不大,国内外已发表及相关研究机构已公布的洪武官窑瓷器数量,约200多件。洪武官窑瓷器既有日用瓷,也用于赏赐、祭祀及对外贸易。据考证,清宫旧藏洪武瓷多陈设于级别很高的宫殿中,且这些瓷器上多无使用痕迹,或多用于陈设。就传世品来看,洪武青花烧造则相对较少,且烧造成功率并不高。青花纹饰多泛灰色,甚至呈现褐色或黑色。但经由近年的科学检测探明,洪武时期仍采用进口青料。此瓶为世面上不多见的洪武青花制品。盘口束颈,垂腹圈足,底足露胎处泛火石红。颈部左右各饰一鱼形耳。自口沿至足底,分别以青花饰弦纹、蕉叶纹、花卉、卷草纹及缠枝牡丹纹等,洪武蕉叶中茎以双线勾出后不填色,形成中茎中间空白地。牡丹纹花瓣由元代小花瓣变成曲齿形大花瓣,多装饰在瓶、罐,腹部中心等重要位置。纹饰层次丰富,宽窄相间,笔触豪放,粗犷大气。青花呈色灰蓝,且因含铁量高,而有黑色斑点,整器古朴拙丽。此种器形多见于元代,景德镇、龙泉窑、吉州窑等皆有烧造。但明初之器存世量较少,刚中见柔,见证了元末至明初瓷风的嬗变。

怎样鉴别瓷器上的手绘和非手绘纹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了收藏这以行列之中。而在这上百种的收藏门类中,瓷器的收藏受到了众多人的追捧。一件件精美的瓷器之所以可以吸引成百上千万的收藏者们前来收藏,除了它高超的烧制工艺以及收藏价值之外,就是在于每一件瓷器上面千变万化的纹饰吸引着人们。

众所众知,瓷器上的纹饰画面的制作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为手绘,二为贴花(即为非手绘)。简单的来说,手绘纹饰就是指一件瓷器上所有的纹饰,都是为制瓷者纯手工绘制而成。而贴花瓷器则是指将提前绘制好的图案纹饰印刷成画纸贴在瓷器上烧制而成,这种纹饰可以批量成产,不易出错,但是失去了独特美。其实这这种纹饰的区别,对于一个老收藏家来说,是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来的。但是对于刚入门的小白收藏者来说却有些困难,今天小编就来给收藏者们教几招辨别这两种工艺手段的方法。

1.使用肉眼观察或者是借助放大镜等具有方法效果的工具。由纯手工所绘制出的纹饰具有动感和神气,而非手工所绘制的纹饰比较呆板、不生动。使用放大镜仔细的去观察瓷器表面的纹饰,收藏者们会发现非手工所绘制出的纹饰图案多是由网状纹或者是网点所组成,有着十分明显的机器痕迹,给人视觉感受也是比较粗糙,不精美且立体感不强。而手绘纹饰者不会出现以上的所有问题。

2.纯手绘的瓷器全世界仅此一件,不存在两个一模一样的。一件纯手绘的瓷器画面在运笔方面十分的流畅、自然,其线条洒脱,着色浓淡相宜。而非手绘的瓷器不管是在用色方面,还是线条方面一定是对称且一致的。这是纯手绘瓷器所无法达到的一点,所以收藏者们在观察瓷器纹饰上的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3.观察瓷器上的纹饰图案。在我国所生产出的大部分瓷器,在上下左右的边缘之处,常常绘有一圈的装饰图案。如果是非手工出来的瓷器,在这一圈的装饰图案时常会出现纹饰与纹饰之间重叠、交错、接头缺口等现象。这一现象常常出现在缸、碗杯等瓷器上。而如果是纯手绘瓷器则不会出现重叠、交错的现象。

4.非手绘瓷器会出现缺色的现象,而纯手绘的瓷器则不会。收藏者们仔细去观察瓷器的着色情况,会发现贴花瓷器会有缺色的现象,其缺色部位就像是被蚊虫叮咬过一样。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在于贴花纸在运转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而使纸上部分陶瓷颜料丢失所致,但是这种缺色的现象也不是会出现在所有的贴花瓷器上,需要收藏者们仔细观察才行。以上四种方法,就是小编今天想要告诉大家辨别这两种瓷器的技巧,我们下期再见。

瓷器珍品图片及价格:

1:清乾隆青花釉里红海水云龙纹天球瓶,尺寸:48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 HKD 11,262,400 ,成交时间:2004-10-31,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2: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天球瓶,尺寸:高38.8厘米,估价:RMB 5,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RMB 11,088,000 ,成交时间:2010-12-11,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此瓶直口、长颈、圆腹、腹下渐收、浅圈足。通体白釉地绘青花纹饰,自上而下分绘灵芝、蕉叶等边饰,腹部浑圆,绘以青花缠枝莲纹,管套相连,笔触活泼细腻,圈足内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其造型模拟传统陈设用天球瓶之造型,小器大样,既保留天球瓶的雄伟气势,又予人精巧新颖之感。器型小巧而便于把玩,是为乾隆时期宫廷小多宝阁内陈设把玩之物,专供皇帝本人赏玩,传世较少,以单色釉品类者多见,而青花器少见,十分珍贵。

3:清乾隆青花八吉祥纹双螭耳抱月瓶,尺寸:高47.5厘米,估价:RMB 9,5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RMB 11,040,000 ,成交时间:2015-11-15,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5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此瓶直口,粗颈,扁圆腹,下置椭圆形圈足。颈肩饰双耳,又称云耳腹部两面中心有圆状凸起。通体青花装饰,口沿处为回纹,颈部为缠枝花,腹部两面绘回纹一周,中心为朵花纹,外环以莲瓣纹内绘轮、螺、伞、盖、花、罐、鱼、肠八吉祥纹,腹侧绘缠枝莲纹,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抱月瓶腹部呈圆月形凸起,又称“宝月瓶”。始烧于清雍正,流行于乾隆一朝。除青花外,尚有黄地青花、颜色釉等品种。乾隆时期瓷器,瓶尊等琢器颈肩部,常附加装饰性双耳,其实用之外,更重要的是使器物获得视觉平衡与完美的装饰。所见有鸠耳、螭耳,戟耳、象耳、如意耳、夔龙耳、铺方耳、牺耳、贯耳、蝙蝠耳等。“八吉祥”即“八宝纹”,源出藏传佛教。作为吉祥图案装饰瓷器,始于元代。其排列有相对固定的次序,清代为轮、螺、伞、盖、花、罐、鱼、长的顺序排列。满清入关,效元人推佛教为皇室信仰。元代及永宣一朝的佛教题材及器物造型,相承有变地推陈出新。此瓶庄重典雅,青花色泽纯正清丽,画工笔触严整而不失流畅之致。清新的画意与秀美的造型,和谐地典为有清一代青花御制瓷器的神逸。这一形制的“宝月瓶”,与之类似,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藏有清乾隆青花八吉祥纹双耳瓶,此类瓶应为皇帝书斋内堂的清供,民间藏存甚罕见。

4:清乾隆青花缠枝蕃莲托「八吉祥」纹铺首壶,尺寸:49厘米,估价:HKD 10,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HKD 10,840,000 ,成交时间:2013-10-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5:清乾隆釉里红双凤纹象耳方瓶,尺寸:高23.2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RMB 10,580,000 ,成交时间:2011-11-14,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本器呈长方体,唇口,束颈,鼓腹,圈足。颈部饰对称象耳衔环,寓“太平有象”之意。通体釉里红装饰,绘青花釉里红双凤穿牡丹图,枝叶繁茂的牡丹丛中,一对凤凰正翩翩起舞,造型华贵,姿态优雅。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该瓶最值得称道之处即其釉里红装饰,如此鲜亮纯正之釉里红,就是在乾隆盛世亦不多见,堪称乾隆一朝釉里红御瓷最高水平之代表。而乾隆朝釉里红器物之成就,也是乾隆皇帝的勤勉关注的结果。众所周知,釉里红向为明清时期的名贵品种,以烧造难度大而着称。虽于元代创烧,但直到永宣时期釉里红才呈色鲜亮,且产品极少,后竟一度中断,至清初才得以恢复。乾隆皇帝对釉里红情有独钟,多次谕旨御窑厂烧造釉里红器皿,且尤为留心釉里红的发色效果。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档》记载,乾隆三年十月二十九日乾隆皇帝曾传旨于唐英,指出“釉里红梅瓶,红龙颜色不好,往好里烧造”,并提出烧造釉里红的明确标准——“务要花纹清真,釉水肥润,颜色鲜明”,如唐英在乾隆四年的一份奏折里所记“窃奴才在京时十月二十五日,太监胡世杰交出釉里红马挂瓶一件,画样一张,传旨看明瓷瓶釉色,照纸样花纹烧造几件送来,务要花纹清真。并将古瓷样式好者拣选几种,亦烧造釉里红颜色,俱写乾隆款送来呈览。钦遵奴才看明釉色,只领纸样,恭捧到关,即遵旨拣选古瓷、画样内好者数种,一并交窑厂协造葆广等敬谨烧造,并谕俱造釉里红颜色务要花纹清真,釉水肥润,颜色鲜明。俟造得时奴才拣选送京恭呈御览。”据此可以推定,如本品者“花纹清真,釉水肥润,颜色鲜明”的釉里红御瓷应是乾隆四年之后的产品。另外,瓶身所绘的对凤纹饰亦颇特别,唯见乾隆朝御瓷有之,属于乾隆朝创新纹饰。集“太平有象”之造型与“富贵安宁”之纹样于一身,以名贵釉里红为彩料,绘以高贵的凤凰牡丹纹,满身的雍容华丽无一不昭示着此器的尊荣地位。

6: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双耳鹿头尊(一对),尺寸:高44.3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RMB 10,350,000 ,成交时间:2015-05-16,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5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本器直口微敞,短颈,上饰双变体螭龙形耳,圆鼓腹下垂,圈足,胎体厚重,线条饱满,器形大气威严。尊通体以青花描绘,发色鲜艳淋漓,口沿及颈部分饰回纹、团寿字及嵌套如意云,足胫部则装饰莲瓣纹、卷草纹,纹饰绘制精细,布局紧凑,腹部主体通绘三重缠枝莲,花朵硕大饱满,枝叶翻转婀娜,图案繁而不乱,极富层次感。底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缠枝莲纹为清代最为常见的纹饰题材,有盘、碗、赏瓶等多种器形,以青花绘制莲花,取其谐音“清廉”,意在警示当朝大臣为官应如清莲,同时以此为题材的器物也经常被皇帝用于赏赐有功之臣。鹿头尊器形首创于康熙朝,雍正时期亦有烧制,因造型似鹿头或牛首而得名,故又名“牛头尊”。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对大件器物青睐有加,因此鹿头尊在乾隆时期颇为流行,有青花、粉彩及单色釉等多个品种,其青花器多绘缠枝莲纹,故又名“清廉尊”,后代多有仿制,但胎釉及画工质量较比乾隆器相差甚远。清乾隆时代,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7:清乾隆青花八吉祥吉庆有余双凤耳六方瓶,尺寸:高35.3厘米,估价:RMB 5,500,000 ~ 8,500,000,成交价: RMB 10,350,000 ,成交时间:2018-12-12,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此瓶敞口,束颈,鼓腹,至底渐收,圈足外侈,颈部两侧对称装饰双凤耳,瓶身做六棱状,底足露胎处可见胎体洁白细腻,瓷质坚密。通体以青花为饰,使用国产上等浙料烧制,苍妍沉润,发色稳定而浑厚。其纹样自上而下分段而饰,颈部主体纹样为长方形的寿字纹,其两端装饰一周变体香草龙纹。腹部则每一面皆装饰八吉祥纹样,与传统所见各自独立的八吉祥纹样不同,本品采用合而为一的装饰方法,将轮、螺、伞、盖、花、鱼、长,并摩尼宝珠、璎珞、祥云、吉磬以巧妙的构思绘于同一装饰纹样内,各纹样相互纵横交错,清新而雅致。别具心意的是八吉祥中并未绘出宝瓶之所在,其用意不言而喻,此器即为宝瓶之属,以此观之,则八吉祥圆满具足。除颈部及腹部的主体纹样外,亦装饰诸如方折勾云纹、如意云纹、蕉叶纹、香草龙纹及连珠纹等,造型及纹样既有仿古,又新颖而别致,且不失内廷恭造之式,符合乾隆帝心仪之审美特征。

8:清乾隆青花「缠枝蕃莲」纹直颈胆瓶,尺寸:20厘米,估价:HKD 4,000,000 ~ 7,000,000,成交价: HKD 10,240,000 ,成交时间:2013-10-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此瓶造形娇小隽秀、胎质细致,纹饰绘制精妙,为当时景德镇御窑厂在督陶官唐英(1682-1756)监制之下烧制的杰作。唐英早年钻研陶务,他勇于创新的个人风格品味在此瓶上表露无遗。唐英隶属汉军正白旗,为大清八旗之上三旗之一,直属皇帝统帅,唐氏十六岁供役于内务府,身处北京紫禁城内,从此得以就近接触学习清宫所藏瓷器、绘画,以及其他工艺品,取其精粹,进而建立个人美感基础,雍正六年(1728)转任御窑厂后,为圣上、皇室及宫廷,发展出各类新颖多样的瓷器,无不精美绝伦。

9:明成化青花折枝花卉纹卧足杯,尺寸:直径7.7厘米,估价:RMB 3,500,000 ~ 6,500,000,成交价: RMB 10,005,000 ,成交时间:2018-06-19,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明成化年制」款。

明成化青花折枝花卉纹卧足杯,形制精巧,胎体轻薄,直口弧壁,口沿微微内敛,曲线柔美,通体施釉清透明润,釉色微微闪青。杯外底内挖形成卧足,修足圆润,足沿露胎处可见胎体洁白细腻。外底青花双方框内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识,字体隽秀。外壁绘折枝栀子花六朵,内底青花双圈内绘团花牡丹一朵,俱以青花勾勒轮廓,再加以平填,笔触精妙,青花发色柔和,典雅丽质。该杯造型口坦而浅,有所谓“瓮肚釜底线足”之称,与明高濂《遵生八笺》所记“光莹如玉”、“质细料厚,式美足用”的宣德御窑“细白茶盏”特征一致,故可确认为茶盏。其胎稍厚,端拿不烫手,口坦而浅,便于散热。北京故宫、上海博物馆各藏相同一例,可作参考,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亦有相同的出土残器收藏。私人收藏见台北乐山堂藏有一例,售于苏富比香港2017年春拍第3102号,成交价达港币3385万。成化御窑多用国产“平等青”料,大异于永宣青花之浓重青翠,厚堆铁斑,而是细炼精纯,成色均匀如一,细腻柔和,以创清丽淡雅特质,呈现出清丽淡雅、烂漫天真的青花面貌,以轻盈秀雅的风格独步一时。

怎样进行邢窑真伪鉴别


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五代(公元907-960年)时仍烧造。窑址位于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在中国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烧造年代距今较远,其工艺特点并不像明清瓷器那样为人们所熟悉。近日,邢窑爱好者,资深藏友“邢窑翰林斋”在盛世收藏论坛发表帖子总结了邢窑的部分鉴别要点,文章简短精炼,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邢窑遗址考古发现至今已有三十年,三十年来真假邢窑白瓷共生。怎样进行邢窑真伪鉴别:

第一,目前在市场见到赝品邢窑白瓷,工艺粗糙,不具备邢窑工匠高超的技艺,技术低劣,修坯不精,造型也没有真品的十分之一;真品邢窑做得端庄规矩、精美,棱角分明,刀切斧断,干净利索。

第二,现在一些小作坊用现代手段加工制作,烧制瓷器燃料是煤、煤气,或是用电烧制,也有用柴烧制的,但白瓷白度过高,胎质极为精细,总有一种新的感觉,缺乏真品所具备的韵味。

唐代邢窑白瓷质地再优良,工艺再先进,也是有时代的局限性。而邢窑白瓷一般都是用柴烧制,窑炉不是很大,很多白瓷中泛青,在积釉处闪有水绿色,这也是辨别新、老邢窑白瓷的手段之一。

第三,仿制邢窑白瓷由于加工时间短,密度不够,手感不好,有发飘之感、也有的极为沉重,有坠手之感。坯体和釉的结合掌握不好,造成坯体和釉收缩不一致,产生裂釉现象;而真品邢窑白瓷轻盈精致,手感适中,轻重适宜,舒服顺眼。

第四,赝品釉层稀薄,白度高,洁白光亮。白中不泛青,而是白中泛灰。上个周日外地人拿假邢窑白瓷碗在市场出售,该碗釉色极为光亮,玉璧底,胎、釉白里泛灰色;唐代邢窑白瓷釉质细,釉光莹润,色调偏冷。正如唐人陆羽所说的那样:“邢瓷类银”。的确如此,邢窑白瓷是如银似雪。

第五,唐代邢窑白瓷款识:邢窑白瓷款识常见的有“翰林”、“盈”字款等。阴刻款识较多。目前就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最初资料表明“翰林”款一般都刻在罐底部,俗称翰林罐。而“盈”字款一般都刻在碗底。但在这三十年里,通过挖掘和出土发现,“盈”字款刻在罐子、执壶及其它器物上的也不少。因此,目前也称呼“盈”字罐、“盈”字执壶等。而“翰林”款刻在碗上也有两例,一例是在网上看到刻写有“翰林”款邢窑白瓷碗;另一例就是笔者也收藏到一件邢窑白瓷玉璧底碗,“翰林”二字刻写在玉璧底中部。

第六,款识辩伪:唐代邢窑白瓷翰林、盈字款,均是在器物成型后、烧成前刻划于器物外底部,字体清晰,笔画遒劲,当由具备有一定文化修养的陶工所刻划。“翰林”二字一般刻在器物外底中部,竖着刻写;而“盈”款一般刻在器物外底中部;赝品邢窑白瓷刻款,字体呆板拘谨。

目前在邢台有几家在生产邢窑白瓷产品,那只是工艺品。这些工艺品使用的原材料基本都是景德镇瓷土,制作的白瓷,胎极为细腻,釉色发青,不是纯白的那种白,而是白里透青,青中透白,是十足的影青瓷。外地仿制邢窑白瓷的比比皆是,只是胎釉比本地仿制的要白,但工艺不及本地制作的工艺品质量高。

古代陶瓷真伪如何鉴别


古代陶瓷真伪如何鉴别。

“火光”或“贼光”是鉴定者们经常挂在嘴上的词汇,是指瓷器釉面过于光亮。通过复制实验证明,在化学成分和烧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新仿器物釉面确实要比古代真品光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外界物质的侵蚀,一是釉质本身的脱玻化现象。土壤中的酸、碱、盐和空气中的紫外线,长期作用于陶瓷釉面,就会使其受到侵蚀。脱玻化是釉质本身长期自我调整的结果,年代越久脱玻化现象越严重。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会使陶瓷釉面逐渐失去光泽,对仿品进行消光处理是人工作旧的首要任务。

尽管陶瓷釉质是一种较坚硬的物质,但在长期使用和流传中也会造成各种损伤。划痕是最普遍的损伤现象之一。传世古陶瓷上的自然划痕,多半是一些纷乱无序的“牛毛纹”,也会有少量的硬划伤。那些硬划伤往往呈现长短不一、方向不同、深浅有别、污旧各异的特征。我们虽然不能肯定富有变化的划痕就一定是自然旧貌,但是呆板雷同的划痕一定是人工所为。

从地下挖掘出土的陶瓷器物上会普遍存在土锈。一般来说,在光滑坚硬的陶瓷釉面上,如果没有其他介质的辅助作用,土是不可能长久牢固附着在上面的。真正的土锈是靠地下水分中的钙镁离子的长期作用,聚集结晶的结果。显微镜观察是最简便的方法,如果土锈中没有碱类晶状物,或用小刀等锐器轻轻刮削釉面上的附着物,其表面泛白或刮下的土锈像刨花一样打卷,就说明有问题,属人造土锈。真正的土锈在用小刀刮削时,会成鳞片状向下剥落。

剥釉,顾名思义即釉面剥落之意。它是古陶瓷最常见的旧貌之一,最易发生在那些胎釉结合不牢的品种上,如:汉绿釉、唐三彩、磁州窑器等。将仿制品的局部釉面进行剥釉处理,也是人们常用的作旧方法。其实,自然剥釉与人工剥釉之间还是有着明显差异的。前者釉面的剥落是由里向外发生的,首先是釉与胎之间产生自然分离后才有可能剥落。而后者的作用力是由外向里,釉与胎之间并未产生分离现象。自然剥釉有两大特征,一是剥釉后的露胎处表面光滑平整,无明显凹凸现象;二是剥落后的釉面边缘与胎骨之间相互垂直。

浸色就是给胎、釉浸染各种旧色。浸色常用的材料和方法有浸墨法,即用墨汁浸染釉面,并使之进入开片的缝隙中,然后再将表面墨汁用水清洗干净,产生“铁线”效果。

所谓“蛤蜊光”就是在釉面或彩绘部位有一层透明膜状物,在光线照射下会发生散射现象,出现五颜六色的彩光,类似珍珠表面的光泽。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蛤蜊光”几乎不存在任何参考价值。

使用后加彩方法作伪者,是在清末民国时期开始十分流行的,虽然它不属于新仿品作旧之列,但也是一种欺骗性极强的作伪方法。鉴定后加彩有一定难度,但绝大部分凭经验还是可以发现问题的。对真品而言,应当是先有彩绘后有旧貌,真彩应当在旧貌之下,与釉面浑然一体,旧貌附着在彩绘的上面。后加彩器的旧貌往往被釉上彩覆盖,彩绘纹饰盖在旧貌之上。

近几年,接底赝品越来越多,技术也日趋成熟。那么,作伪鉴定者应当如何判断接底器物呢?应从下面三方面入手。第一,足心明显高于足肩。第二,颜色釉器。如果发现有署民窑底款的颜色釉瓷器,且胎质、款识和旧貌都与真品无二,一般都是接底器或后施颜色釉器。第三,小口器。如果是瓶类器物接底,最容易露出破绽的部位就是瓶的内底。

所谓变造,就是把原本市场价位低的古陶瓷器,通过人为改造其外观,使其变成市场价位高的品种。

怎样鉴别抛光砖的好坏


抛光砖优点有无放射元素、无色差、抗弯曲强度大、砖体薄、重量轻、防滑。其缺点也有制作时留下的凹凸气孔容易渗入污染物。

抛光砖的好坏如何鉴别

1、滴水实验:先给砖表面滴点清水,两分钟后用布擦拭,看看清水是否在砖面上形成明显的水印,若没有那就是吸水率低的好砖。

2、目测:看抛光砖表面是否光泽亮丽,有无划痕、色斑,缺角及针孔粗大等缺陷;并将几块同色号的瓷砖放在一块,在光线下观察,好的产品色差小,产品之间色调基本一致;而差的砖色差大,产品之间,色调深浅不一。

3、耳听:听声音辨别,烧结程度好的,声音越清脆,吸水率低,后期龟裂少;烧结程度不好,声音平实,吸水率高,易后期龟裂。

4、手量:用卡尺测量,抛光砖边长偏差+1,对角线偏差+0.2%,若超出这个标准,将会对装饰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5、划:瓷砖以硬度良好,韧性强,不易碎烂为优。以瓷砖的残片棱角互相划痕,查看破损的碎片断痕处是致密还是疏松,是脆、硬还是松、软,是留下划痕,还是散落粉末,如属前者即好后者即差。

抛光砖质量好坏的标准

1、吸水率

吸水率是陶瓷砖产品最基本的一个性能指标,它是以陶瓷砖开口气孔吸入饱和的水份的质量占干砖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的。抛光砖吸水率越低,结构越致密,毛细孔越少,越不容易渗污。

2、硬度

瓷砖硬度越高,表面越耐磨,越不起划痕,越历久常新;同时,瓷砖吸水率越低,瓷化度越高,内在结构越致密,硬度也相对要高。

3、光泽度

光泽度与抛光砖致密度和抛光砖工艺时间长短及烧成曲线有关,致密度和瓷化度越高,所抛出来的砖光泽度越高;同样的砖,抛光时间越长,光泽度越好。

4、烧成时间

同样100米长窑炉,普通厂一般为40分钟烧成,品牌厂家一般为70~80分钟烧成。具体表现为:普通厂的砖光泽暗淡,表面朦胧,质地疏松;高档砖色泽靓丽,光亮照人,质地细腻润滑。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怎样鉴别古代瓷器?》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怎样鉴别古代瓷器?》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怎样鉴别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