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瓷器鉴别 > 导航 >

民间工艺创作与家居工艺品开发

民间工艺创作与家居工艺品开发

瓷器鉴别 瓷砖 陶瓷文化

2020-02-02

瓷器鉴别。

民间工艺创作中可以从创作形式选择、创作方法选择、创作材料选择等方面入手,完成民间工艺创作与家居工艺品开发思想上的突破,进而占领民间工艺品转化成现代家居工艺品这一个广阔的市场。

景德镇陶瓷珐琅彩观音瓶家居工艺品

家居工艺品市场开发是工艺品市场开发比重很大的一部分。家居工艺品主要包括挂画、挂饰、摆件几个方面,挂画追求作品的平面化,选材上要选择平面肌理装饰性强的材料。挂饰可分为墙面挂饰和立体挂饰两种,挂饰对材料的要求相对宽松,但大部分挂饰都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在创作中要注意各类材料的协调性。摆件是立体的家居装饰品,选用的多是适合雕、塑工艺加工的材料,要求材料有相应的可塑强度。民间工艺创作对家居装饰工艺品开发是以能够有针对性的批量化生产为创作目的,在开发中应注意解决创作内容上适合家居文化,创作形式表达中增强装饰性,创作的家居饰品能与现代家庭装饰装修风格相适应等相关问题。

1、民间工艺创作内容的选择是家居工艺品开发的关键

创作内容应与家居总需要的文化品味和心理感受相适合,清新自然风格的植物纹样为创作内容的首选,其它可选择的是动物形象、风景图案、文字组合等。在创作内容的选择上还可以选择与儿童相关的卡通类造型,這也是家居饰品的一个重要的选择内容。创作内容上装饰性的解决方式主要的就是要解决抽象的造型语言在民间工艺创作中的应用问题,目前的民间工艺创作内容在表达上多为具象的写实表达,具象的创作内容形式虽然可以从一个侧面去反映民间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和制作水平,但也存在着由过于具象写实而失去了一定的形式装饰效果的问题。在民间工艺品的创作内容中应结合相应的市场需要,通过对现代抽象的造型语言的学习和模仿,使家居装饰工艺品造型内容更加具有装饰效果,将自身的民间工艺创作内容特色化,用以适合家居工艺品开发的基本要求。

2、民间工艺创作风格的形成是家居工艺品开发的核心

在适应市场的方向上,同样还存在着一个对民间工艺发展影响的问题,就是如何使由民间工艺创作的家居装饰工艺品能与现代家庭装饰装修风格相适应的问题。对现代家居风格的学习和掌握也就成为民间工艺创作解决此问题的关键,现代流行家居风格相对于民间艺术创作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欧式、中式、现代简约式几个大的发展方向。欧式家居要求家居装饰工艺品的创作中更加注重纹饰及花样,基本的欧式纹样可以由相关的专业书籍中获得,并通过对基本纹饰的应用变化从而达到一部分适应欧式风格的家居装饰工艺品制作目的;中式风格与现有的民间工艺品创作的整体思路比较接近,其中的创作契合点也比较多,这是民间工艺创作转向家居饰品生产后主要的发展方向。这其中需要注意的主要是一些挂饰的装框选择、工艺制品的做工表现、工艺制品的文化内涵选择三个方面。挂饰工艺品的选框是工艺品整体效果表达中极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式的饰品装框中多选用由基本的盘长纹变化而组成的木质的框架,色彩主要有黑色、紫檀色、木质本色,应强调的一点是框架的制作工艺是必须注意的,现在市场中存在着很多框架粗制滥造的家居饰品,这种家居饰品的缺点不仅是由于框架的制作粗糙而没有市场,更主要的是因框架选择不当而导致整体的工艺品制品的工艺效果的降低,使原来本是很有市场的民间工艺制品的价值大打折扣或是直接造成工艺制品的制作时间和制作资源的浪费。工艺制品的做工也是中式家居装饰工艺品的一个重点,中式家居风格一般要求饰品做工要细腻、圆润、表面处理光滑整洁,这也是民间工艺创作的一个优势,民间工艺都不难达到中式家居饰品对制作工艺的要求。工艺饰品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式家居对民间工艺制品的一个特殊要求,这也是民间工艺创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通过对以往的图形纹样的文化内涵的整合,更多的开发出适合家居气氛的饰品样式是民间工艺创作在家居中功能性体现的一个主要方面,这样会使民间工艺创作在家居装饰工艺品中得到一个更稳定的延伸;现代简约的家装方式是现今家居设计风格的主流,如何使工艺饰品的生产能够与现代简约的风格相适应就成为了民间工艺创作得以更广泛的适应市场而找到更广泛的发展空间的关键。

3、民间工艺创作形式的打造是家居工艺品开发的目的

在创作形式上,现代风格的家居要求工艺饰品具有抽象性,外在的装饰效果高于具体的形象表现,对表现物象的处理多采用概括、整合、省略等方法,突出表现线的流畅性、形面的简洁性、形状的几何化等。由于简单明确的形式表达需要民间工艺创作在适应现代装修风格的制作方法选择上也提倡更多的机械化应用,对工艺品表面肌理的处理也要求体现更多的工业内容,多使用更多的专业工具制作工艺品的表面效果也是此类工艺品创作的一个合理方法。民间工艺品对现代装饰市场的适应还体现在工艺品创作中原材料选择的突破上,合理的结合原有民间工艺品材料特点,选用现代的新材料加以替代,这是在外在表象中使民间工艺具有现代装饰气息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民间工艺创作应对现代的装饰材料市场进行相应的考察和材料试用,在拓宽自己的民间工艺创作表达方式同时增强手工制品对现代市场的适应能力。家居装饰工艺品市场是民间工艺创作开发中最具时代气息、市场要求变化最快的。在以家居装饰工艺品为方向的民间工艺创作开发中要不断的收集和整理各类反馈信息,灵活的协调生产方式和产品创作方向以适应家居饰品市场的需要。

综上所诉,家居工艺品是使用性的产品,具有消耗性和淘汰性,在同一个市场环境中可以循环的加以开发,在这一点上就使民间工艺创作与家居装饰工艺品开发的市场具有无止境的开发潜力。因此,依托各种家居工艺品而存在的各种民间手工艺创作在进行相应的市场研究、产品改良后都可以找到相当大的市场开发空间。

扩展阅读

景泰蓝手工艺品欣赏


景泰蓝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它将瓷器与铜器的生产工艺完美的结合,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小编为您带来的是精美的景泰蓝手工艺品欣赏。

此珍品高96厘米,最宽度53厘米。是工艺美术大师刘永森先生依据恩师(著名工艺美术家金世权老先生)生前杰作原型放大;即由单一景泰蓝工艺,重新创作设计花纹色调,特别是以古朴高雅华贵的景泰蓝工艺与玲珑剔透的各类宝石镶嵌工艺巧妙结合。更显出此珍品的富丽堂皇,珠光宝气之美。

总体感观从体积到多种工艺的结合,是刘永森大师从事五十多年景泰蓝技艺创作以来晚年空前杰作。其造型威武壮观,花纹细巧精美,主色鸿运,周身充满了清代宫廷贡品的珠光宝气之浓厚气息。给人以宝气十足的感觉;象征吉祥如意,鸿福降临。

此珍品寓意为东西南北天地六方,太平盛世,宝贵吉祥,万事如意,鸿福常降。它具有镇宅镇店之功,是一件终生难得、价值连城的收藏品。此作品荣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07“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珍品共计4件。

陶瓷工艺品传与承的辩证关系


在陶瓷工艺漫长的演化进程中,自然而然地触及到今人常挂嘴边的——传承。传承什么?如何传承?本文立足当代,探索古代,试图进一步探析陶瓷工艺品在传与承过程中的辩证关系。

工艺

一、陶瓷工艺的情感表达及重要性

陶瓷工艺看似简单,其实繁复多元,撇开拉坯、利坯等常常听到的,还有许多程序和讲究。它与造型、装饰有所区别,没有那样直接的表达,相对而言更为间接而需要深入品味。如果把造型、装饰等比作雄伟的大厦,那么工艺则是支撑的框架、基石。实际上,和许多手工业一样,制瓷工艺的工具也较为简单,主要还是依靠双手操作完成。而恰恰是因为这种简单,工匠们不得不明确地用感官触碰材料,清楚地了解制作的方法,及时弥补不足之处。

再拿建筑来比喻,如果说材料是构成楼宇的物质基础,那么工艺则是将材料转化为楼宇的手段。在陶瓷上,泥土与水便是材料,陶瓷成品则是生活所需品。人在生产陶瓷的过程中,通过所具有的技艺将泥土制作成可用的物件,水缸或碗碟,而这个可用的物件在寄予物质功能的同时,也赋予了情感、审美以及文化。

陶瓷在制作的过程中,工艺不仅仅是实现器物可以“使用”的过程,也是以此为媒,将泥土与思想合二为一的过程。在这个多元的过程中,不管是造型、装饰还是材料和窑火都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可见,陶瓷工艺在整个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它是历史的产物,既有传承也有改变,补充和修正从未间断,以达到逐步提高、更趋完善。直到如今,在现代化工业生产陶瓷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不少产瓷区仍然保留着独特的传统工艺,成为其特点和特长。其中景德镇制瓷工艺可谓其中典型。

工艺

二、瓷业传承方式的历史演变

严格来说,工艺应是伴随其载体的诞生而出现的。陶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烧造最原始的陶器,那么其工艺应是同等长度。在这漫长的历史演化进程中,自然而然地触及到今人常挂嘴边的——传承。

在手工业占主导地位的时代,陶瓷业秉承着“世袭”制,乃至到今天的社会,仍然有不少陶瓷艺人将技艺视为传家之宝。以景德镇的配釉为例,一个釉料世家的珍贵配方是绝不外传的,而且只传男不传女,哪怕带入坟墓均恪守如此规制,这在现今都有着鲜活的例证。

封建时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端,匠籍户和工役制解体,劳动力出现了本质的改变,工场手工业开始出现与风行。在工场手工业市场中,为了追求利润,家庭结构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从而作坊主开始带徒授艺。就这样,技艺传承的方式开始演变,父子世袭制向师徒传艺转变。

工艺

三、陶瓷工艺传与承的辩证关系

陶瓷工艺传承的方式见证了世事变迁,而传承什么、为何传承则更显所属时代的风土人情。今人对于传承,尤其在艺术方面,往往会将其与发展、创新联系起来,以表明事物的可持续性。然而,有学者认为“传承”应分开释义,承在前而传在后,所谓承前启后,它本身就有着延续、发展之意。

但不论前后占位,“传”或者“承”都有其继承、选择与开拓性,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它们。

随着工业的发展,陶瓷工业产品走进人们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工业陶瓷加工的严格、精准,主要表现的是物理实用与数字性,在某种层面上存在着机械的冷漠感,与传统工艺制作的陶瓷器物相比,缺少应有的人情味。故而今天的人们,仍然愿意选择更为怀旧的传统陶瓷器具,因为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饱含着人文关怀和文化价值。

“从工艺美术发展史来认识,陶瓷传统工艺不存在落后的问题,只存在一种技术方式的差别。”

的确,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新石器时代陶器的泥条盘筑成型方法至今仍然沿用,并被众多陶艺家所接受。博士、新生代陶艺家解晓明就常常使用泥条盘筑来制作现代陶艺,并获得一致认可与好评。其原因即是,这种比较简便而且容易掌握的方法,对许多造型有很强的适应性和表现力,并无滞后之感。

由此可见,人文精神与技艺方法,便是传统陶瓷工艺传承的意义所在,体现了为何而“承”与“承”什么。那么前面提到,传承本身有着流传、发展的含义,“传”又该作何理解呢?实际上,二者并无具体分界,并伴随而生、相互促进,“承”的具象或抽象的精神内核,同样也是“传”的内容与意义。

只不过差异在于,它们根据所处时代环境的不同,以及承上还是启下的对象的不同,所产生的选择、演变也有不同。用较为通俗的语言概括,就类似于“笔墨当随时代”了。传、承,不是简单的取消,也不是完全照搬,更不是不同领域间生硬地移植。保护、研究、吸收、创新,围绕着传承的课题,永远存在诸多疑虑与思考。

陶瓷在发展史中,传承技艺尤为重要,其方式也在不断改变。而传什么与承什么都曾考验着后辈,传与承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并没有明显区分,本来就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在当代的陶瓷艺术品实践中,应当明白工艺的可贵与其选择性。我们传承下来的,应当像泥条盘筑一般隽永而富有生命力,无关时间远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