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大清康熙瓷器鉴别方法 > 导航 >

怎么鉴定大清康熙年制底款瓷器?

怎么鉴定大清康熙年制底款瓷器?

大清康熙瓷器鉴别方法 大清咸丰年制瓷器鉴别 瓷器底款鉴别

2021-01-11

大清康熙瓷器鉴别方法。

怎么鉴定大清康熙年制底款瓷器?珐琅彩瓷在所有瓷器品种中,历来都是瓷器收藏家梦寐以求的收藏珍品。珐琅彩这种原本立足于西方的装饰艺术丰富了中国彩瓷艺术的表现形式,珐琅彩瓷器的形制和纹样构图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工艺的极高要求与生产过程的特殊性也成为这种只在紫禁城烧造的皇家御用瓷存世量少、市场流通性低的重要原因。当然也正是因为珐琅彩的珍贵才形成了它巨大的升值空间。近些年珐琅彩瓷屡屡拍出的亿元天价,也让它成为了中国瓷器市场价格的翘楚。

皇家御用珍罕稀有

珐琅彩瓷是瓷器中的极品,是中国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顶峰时期的产物,由于存世稀少近几年拍卖价不断飙升。珐琅又名景泰蓝,起源于元朝时的古老京都,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因其色调以蓝色为主,故称为景泰蓝。珐琅彩瓷器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产量极少,仅见于康、雍、乾三朝。清代所有的瓷器都在景德镇烧制,惟有珐琅彩瓷器是在故宫内造办处烧制,是皇室御赏器,当时都由景德镇官窑精挑出最洁白细腻之瓷胎,再送往宫中造办处,由如意馆宫廷画师再加绘珐琅彩饰,在炉中以低温烧成。所以,在历代瓷器中,珐琅彩瓷造价最贵,艺术水平最高,被喻为“官窑中的官窑”。

珐琅器是13世纪由陆路传入中国,在明代就有大量的掐丝珐琅产品出现。而一种叫做铜胎画珐琅的器物,则是由欧洲传教士或商人在清朝康熙年间从海上带入中国的。康熙皇帝对这些从遥远的法兰西运来的精美鲜亮的铜胎画珐琅器物非常喜爱。他邀请法国的画珐琅艺人进入内廷造办处,并要求他们传授画珐琅的技艺。意大利耶稣会士郎世宁于康熙五十四年来中国时就携带一批画珐琅器物作为赠礼。由于康熙时期铜料紧缺,康熙要求研制以瓷胎代替铜胎的画珐琅器。这项革新于康熙三十五年初试成功。雍正七年,另一项革新得以完成,那就是雍正时期研制出了中国自己的珐琅彩料,并起用了顶尖的宫廷画师和文人官吏绘图题诗。这使得雍正一朝的珐琅瓷器无论在瓷胎的制造和色彩的调和以及构图的艺术上都达到顶峰。乾隆时期,珐琅颜料的研制更加细致多样,纹饰图样和器物形制更加丰富,制作工艺更加精巧别致。乾隆以后,则没有了严格意义的珐琅彩瓷器的宫廷制作。大体上讲,康、雍、乾三代的珐琅彩瓷器都具有鲜明的特点,非常明晰地反映了珐琅彩瓷器在中国的兴起、发展到式微的过程。

细致秀雅瓷中极品

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为素胎,所以必须用黄、胭脂红等作地子,然后再绘制纹样。其画法也是从铜胎画珐琅移植而来。雍正时期则解决了高度白色釉上着色绘画的问题,并有了更细腻多样的国产珐琅颜料,造型雅致,构图清丽,极具艺术感。乾隆则是将珐琅彩颜色发展到十几种,并明显受西方“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影响,器物造型多种多样,纹饰构图繁复华美,绘制工艺极尽巧妙。康雍乾三朝珐琅瓷器的共同点就是工艺极其精致,颜色沉着鲜亮,造型规整疏朗。

珐琅彩瓷器在短短的百余年内经历了创造但不完美的康熙时期,完美但数量极少的雍正时期,尚未发挥便失宠的乾隆时期三个阶段。感慨着历史是由当权者个人情绪操纵的同时,更清醒地认识到珐琅彩瓷器的珍贵,特别是鼎盛的雍正时期所呈现的美轮美奂。

瓷中极品瓷润工细

珐琅彩瓷的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亮丽,画工精致。制作珐琅彩瓷极度费工,乾隆以后就销声匿迹了。

珐琅彩瓷器可以说秉承了历史上中国陶瓷发展以来的各种优点,从拉坯、成型、画工、用料、施釉、色彩、烧制的技术上几乎是最精湛的。在乾隆时期出现了很多极其优秀的陶瓷作品,但珐琅彩在制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众多品种无法比拟的。绘画也成为珐琅彩瓷的精华所在,画工并非一般的窑工,而是皇宫里面顶尖的专业画师,所以这些器物可以代表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最高的工艺水准。

珐琅彩瓷的绘画是其精华所在。珐琅彩瓷的胎、彩和造型终究逃不过同时期其他彩瓷的影子,而绘画却有它独特的一面。珐琅彩的绘画大多出自宫廷御用纸绢画的画稿。据记载,从康熙到乾隆画供奉纸画的名画家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王原祁、蒋廷锡、郎世宁、冷梅、唐岱、高其佩、袁江、董邦达、金廷标、李世倬、沈晖、袁瑛、王敬铭、钱维城等等。这些名画家的画稿被画工精心地描绘于珐琅彩瓷器上,形神兼备,各具不同的风采。

珐琅异彩洋为中用

珐琅彩瓷最突出的特点,是绘画时是什么颜色,烧出来仍是什么颜色。施彩虽较薄,但看起来却有凹凸不平的立体感,绘画层次鲜明,色彩瑰丽,精美异常。它采用中国画的章法布局,勾勒填色、没骨敷彩,并利用画面中的空白,配以书法隽秀的题诗;诗的引首、句后还加以朱砂印章,成为集瓷、画、诗、书、印于一身的高雅艺术品。珐琅彩瓷的用料,在康熙时期以进口珐琅料为主,雍正六年以后,随着宫中自炼珐琅料成功后,珐琅彩瓷以其洁白细腻的胎质、莹润如玉的釉面、明快艳丽的色调,以及精湛绝伦的绘画技巧,成为紫禁城内皇帝、后妃们赏玩的御用瓷,在清宫内独领风骚近百年,乾隆皇帝由此赐御旨庶民弗得一窥。

珐琅彩瓷由于烧制成本昂贵,仅以康、雍、乾三朝为限。珐琅彩瓷器胎白釉润,色调明快,其精湛程度远非其他瓷器所能比。珐琅彩绘的发展有各自的时代特点。康熙时候的珐琅彩绘大都仿照铜胎画珐琅时的色彩图案,施色匀净是康熙珐琅彩的最大特点。

雍正以花卉图案居多,山水、人物也有。当时尤为突出的是画面上配以相呼应的题诗。

珐琅彩瓷鉴别有方

清代珐琅彩瓷因珍稀而名贵,近年来在国际拍卖市场上的价格扶摇直上,人们对此趋之若鹜,各种层次的赝品也铺天盖地而来。到底应该如何鉴别珐琅彩瓷呢?专家建议鉴别珐琅彩瓷要注意以下几个特征:

一、瓷胎: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

二、造型: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和动物摆设品,超过一尺大的都少见。

三、底轴:为纯白轴,不偏青也不偏黄,轴面光滑洁净无疵,堪称“白璧无瑕”。

四、珐琅彩色:色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藕荷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出现七八种颜色,多可达十多种。

五、色料特点:每一图案均由多种色料调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质反光感,有时还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观。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显的立体感,闭眼用手摸可明显感觉到。这一现象用肉眼看不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wWW.TAoCI52.com

六、绘画与纹饰:多为工笔画,画工精致。如康熙的珐琅彩大多为色地,有花无鸟;雍正的珐琅彩彩料更为丰富;乾隆时期出现了粉彩瓷和珐琅彩瓷之间的作品。

七、款识:康熙时期落款为“康熙御制”四字楷书,加双方框。雍正时期的款识也有两种方式,一为仿宋体,一为楷书体,均由四字组成外加双方框,仿宋体是“雍正年制”,楷书体是“雍正御制”。乾隆的款识只有“乾隆年制”四字双方框形一种,乾隆有蓝料也有褐色料款。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大清康熙年制”款五彩莲塘鱼藻纹玉壶春瓶


藏品口径:12cm,底径:12cm,高:38cm

五彩瓷瓷器釉上彩的一种。所谓釉上彩瓷,就是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600-900°C温度烘烤而成的一种瓷器。五彩所指是分布在瓷器釉面上多种颜色的彩——而五彩瓷并不一定指瓷器釉面上只有五种颜色,多于或少于五种彩的陶瓷,在习惯上也同样称之为五彩瓷。

中国古代瓷器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瓷器到成熟的青瓷,又由青瓷发展到北朝白瓷,而后再由白瓷发展到彩瓷将近二千年的历程。其中,从青瓷到白瓷的转变,是在唐宋时期完成的;而由白瓷到彩瓷的转变,则是明清时期实现的。明清时期彩瓷的发展和盛行,使中国古代陶瓷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

何谓五彩瓷,据《陶雅》上说:“康熙硬彩,雍正软彩。”又据《饮流斋说瓷》中解释:“硬彩者彩色甚浓,釉付其上,微微凸起。软彩者又名粉彩,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真正康熙时期的五彩瓷是相当珍贵的,瑰丽多彩,品种繁多。

近年来国内艺术品市场迅猛发展,藏家对古代瓷器艺术品的认识不断深入,经济实力雄厚的藏家开始关注官窑五彩瓷器的收藏。2000年香港拍卖会上,一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颇为引人注目。此器引得世界各地藏家竞相争夺,最终以高达4404.475万港元成交。由此开始内地藏家开始逐渐关注明代官窑五彩瓷器,此后屡创佳绩。

这件“大清康熙年制”款五彩莲塘鱼藻纹玉壶春瓶,藏品口径:12cm,底径:12cm,高:38cm。瓶口外撇,束颈,溜肩,鼓腹下收,圈足。瓶胎质细洁坚致,釉色晶莹温润。造型既敦厚又柔丽,主体纹样以五彩绘制荷池、鱼、水草、花卉、祥云等图案。莲花香艳娇媚,缀以深浅有致的绿叶与鱼,及瓶颈的花卉,画面透出浓浓的春意,充满着勃勃的生机。

五彩玉壶春瓶以红、绿、蓝等彩穿插映衬,色釉浓艳,效果华丽。器底部书“大清康熙年製” 楷书款,为官窑。所绘枝叶风格满密,求其形似,颇具意蕴。鱼儿在花丛枝叶间嬉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此藏品不失为康熙时期五彩瓷器的上乘之作,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

五彩装饰,颜色娇嫩,花香景象怡人;鱼儿绘画精细,造型生动,呼之欲出,周围花朵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线条勾勒细致,分染技法娴熟。细腻的绘画技术使得图清晰明艳,色彩艳丽,富有浓郁的中国画之韵味,充分给人们以美的艺术享受。此品种非常罕见,在未来有极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五彩瓷器色彩鲜艳,造型多变,一直深受国外古董商青睐,不惜重金求购。专家认为,釉下五彩瓷因其工艺难度大,生产历史短,技艺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曾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现存世量稀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升值空间也很大。

清康熙年款


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的年款,主要见于景德镇官、民窑瓷器上。康熙官窑早期作品多无年款或仅有干支款,中晚期大量使用楷书年款,晚期出现少量篆书款。

最常见的康熙官窑年款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运用最广,多为青花料书写,六字排列方式以双行和三行最为多见,双行款外围以青花双、单圈或双重方框;三行款或无边栏,或围以青花双圈。花盆类的六字青花楷书款常书于外口沿下,自右向左横书一排。高足盘、碗类的六字青花楷书款常书于高足内沿、自右向左环形排列。康熙官窑天蓝釉、豇豆红釉器上的青花款多为六字三行排列,且无边栏,属于例外。另一类常见的康熙官窑瓷器年款为“康熙御制”四字料款,多书于珐琅彩瓷器的外底,通常称为“图章式” 款。四字多分双行排列,围以外宽内窄的正方形双线框。个别宜兴紫砂胎珐琅彩器上的“康熙御制”四字按上下右左钱文形式排列,外围双线圆圈或双重四瓣花形边栏。四字料款的颜色有红、蓝、黄  等,其中以蓝色料款最为多见,红色料款次之,黄色料款则只用于宜兴紫砂胎器上,这可能是由于黄色与红褐色的胎体相配易形成鲜明对比的缘故。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件紫地珐琅彩花卉纹瓶,外底无釉,“康熙御制”四字款系先阴刻再填以蓝色,此种作法在康熙珐琅彩器中极少见。康熙官窑瓷器上的篆书年款较罕见,只有个别器物如金釉凸花盘、金釉蓝团寿字的杯和碟、豆青地五彩佛手花纹碗等,外底釉下以青料写篆书六字双行款,外加青花双重圈。另见康熙白釉暗花番莲八字葵瓣口碗上有模印的六字双行篆款,外围单圈。除此之外,尚未见更多的篆书年款,这是康熙朝官窑瓷器年款的—个显著特征。康熙朝是明、清两代中历时最久的—朝,景德镇御窑厂书写年款者绝非一人,致使官窑年款的书法体式多有变化,大体上是前期字体宽肥,笔道粗重挺拔,顿捺明显;后期字体则显得清秀。青花款字持点是:“大”字起笔见顿,住笔见锋。“清”字大体有两种写法,即“清”与“清”,前者属早、中期写法,后者为晚期写法。“康”字下半部除俗称“半水”的正常写法,还有写成“水”的;另外“康”宇有时不先写第一笔的点,而是将竖直接通上去。“熙”字写法有几种,最惯用的是一“照”,两撇“熙”少见。“熙”字下部的四点以直点为多,顺点次之,火字形极少。“年”字有几种写法,即“年”、“年”、“年”、“车”、“年”等。前四种为早、中期书体,后一种为晚期书体。“制字最明显的特点是“衣”字无上点,“衣”横越过右边的立刀。

清康熙仿写款


清康熙时的景德镇官、民窑瓷器上盛行仿写前朝年款。从传世品看,明代各朝年款几乎均有仿写。

仿写洪武年款的瓷器,见有内青花外豆青釉小碗,外底落青花料楷书“洪武年造”四字双行款;仿写永乐年款瓷器,见有红釉暗龙纹碗和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器内底有暗刻后描青花的“永乐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仿写宣德年款瓷器见有白釉鲜红三鱼纹高足碗,内底心有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重圈;仿宣德祭红釉僧帽壶,外底有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重圈,而真正的宣德祭红釉僧帽壶—般无款识;仿宣德祭蓝釉白鱼莲纹盘、釉里红云龙纹碗、青花矾红海水龙纹盘、红绿彩鱼藻纹盘及青花仕女纹碗等,均在外底写青花楷书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重圆圈。康熙仿宣德年款的特点是:字体或过大,或过于规整,笔力较软。康熙仿写成化年款,见有仿成化斗彩鸡缸杯、葡萄纹杯等,均在外底写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款,外围青花双重方框;仿成化青花缠枝花纹碗、婴戏纹碗等,于外底写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重圆圈;仿成化斗彩缠妓莲纹罐和青花罐,外底以青花料写楷书“天”字;仿成化款紫地三彩双龙纹大盘,外底黑地上刻划“成化年制“四字双行款,而成化时无此品种;仿成化款豆青地五彩盖碗,署“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成化时亦无此品种。康熙仿写弘治年款的瓷器,见有青花缠枝莲纹碗及紫绿彩云龙纹碗等,外底写青花楷书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重圈,仿款字体较长,有的还把“治”字错写成“冶”字。康熙仿写正德年款的瓷器,见有仿正德黄地绿龙纹盘、白地绿龙纹碗等,外底为青花料楷书“大明正德年制”双行款,外围青花双重圈;仿正德矾红彩缠枝莲纹盘,外底以矾红彩写楷书“正德年制”双行款,外围矾红双重圈。康熙仿嘉靖年款瓷器,见有青花云龙纹环耳瓶,青花山水花鸟纹觚等,均在外底写青花料楷书“大明嘉靖年制”双行款,外围青花双重圈。康熙仿隆庆年款的瓷器,见有青花云龙纹小碗外底的青花楷书款“大明隆庆年造”,外围青花双重圈;另有青花缠校莲纹卧足小碗,以青花料写“隆庆年造”双行楷书款。康熙仿万历年款瓷器,见有五彩云龙纹小盒,落“大明万历年制”青花楷书款。

清康熙青花瓷器鉴定方法


清康熙青花瓷器鉴定方法,在近年的收藏品交易市场上瓷器创造了无数的奇迹,百万的售价让近年的康熙官窑青花瓷器活跃在收藏市场上的顶峰。那么清康熙青花瓷器鉴定方法有哪些呢?

真器特点

清康熙青花瓷器的器型古拙大方,凝重质朴,浑厚与秀丽并存。青花瓷胎体早期厚重,中后期逐渐变薄;胎质细腻致密,胎土有“糯米汁”,“似玉”之称。康熙青花早期和晚期呈青白色,釉汁凝厚,中期为粉白色;釉面光滑细腻,胎釉结合紧密。康熙青花瓷纹饰题材丰富,绘工精细。山水画宗宋以来的传统技法,并吸收了西洋画的表现手法,突出了山水的立体感和阴阳反差;人物画受陈老莲影响很大,面部轮廓线细致,仕女彩象高大端庄,布局以人物为主;花鸟画民窑中以青花为地,满饰白朵梅花的冰梅纹最为常见。康熙青花瓷底足两层台圈足,切削整齐,或呈圆棱角状。是清康熙青花瓷器鉴定要点之一。

赝品特征

后仿赝品清康熙青花瓷器的器型笨重,线条不自然,缺乏灵秀。或轻或重,胎质疏松。釉面粗松质软。人物灵气不足,呆滞有余;山水缺乏层次感;花鸟草率随意,自然味淡。多圈足,不规整,棱角粗糙,能看到旋痕,生硬感强。

清康熙纪年款有什么特点?怎么识别官窑款?


康熙(1662-1722),为清圣祖玄烨的年号。1、官窑款:(1)类型:据文献记载,康熙十九年,清廷才正式于景德镇御器厂烧造御用瓷器。康熙宫窑款,以青花钴料书写为多,其次为珐琅彩款,印款和刻款较少。青花书写款,青花呈色纯净明艳,深沉于透明釉之下,如同写于胎骨之上。

(2)字体与布局

康熙官窑款,楷体占95%,篆体只占5%。康熙前期,官窑楷书款,笔划粗重,苍劲挺拔,古拙浑厚,布局宽大;后期字体渐趋清秀。楷体“康熙御制”官窑款,多用进口珐琅彩料写就,字体遒劲敦厚,外围双方框,方框的外边线较宽。蓝色珐琅彩料款,因釉料厚,色调比雍正时深重。

六字楷书官窑款中的“清”字,有两种写法:一为“清”。“康”字下部的“水”多断开为复杂的“水”字型。“熙”字上部多由一撇和目字状的“臣”与“已”或“巳”组合而成。康熙篆体宫窑款,则为细硬的铁线描。

(3)应用

康熙珐琅彩瓷,一般书“康熙御制”四字料款。康熙色釉瓷、青花釉里红和彩瓷,大多书“大清康熙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小型精致的康熙豇豆红瓷、天蓝釉瓷等宫廷文房用具,往往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2、民窑款

康熙早期,民窑器多书本朝年号,但是款字草率,缺乏艺术性。

怎么鉴定康熙瓷器?


怎么鉴定康熙瓷器?康熙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最长的皇帝,由于他善于引进和使用西洋先进科技工艺,使社会各方面都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制瓷业也得到高度的发展。在制瓷方面,不但恢复了明代各种釉色和品种,而且在胎釉、纹饰各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创烧了许多釉色和彩色新品种,这是其他任何时代无法与之相比的。可以说康、雍、乾三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鼎盛时期,康熙时期烧制瓷器的鉴定特点如下:

一、瓷胎康熙时期的瓷胎和明代有很大不同,胎质更加坚硬精细,杂质少,含铁的成分非常少,所以胎的颜色非常洁白。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浆胎瓷器,由于器胎淘洗过细,把胎土中的粘性致坚物质淘洗掉了,结果使胎变得粗松,比较糠,不坚密,分量较轻,这种浆胎器物所占比例很少。

二、瓷釉康熙时期瓷器的釉质非常坚密,釉面极其光润,瓷釉和瓷胎结合得非常紧密,比明代时有很大进步,浆胎除外。康熙朝除继承明代各种釉色外,还创出了不少釉色,一道釉瓷器已朝着多种多样的色彩方面发展,一种釉色可分为若干个色调,给一道釉瓷器开创了新局面。主要釉色有:白釉、祭红釉、豇豆红釉、郎窑红釉、霁蓝釉、洒蓝釉、天蓝釉、茄皮蓝釉,另外还有黄釉、绿釉、酱釉、黑釉、豆青釉等,具体釉色的特点为:

1.白釉:康熙时期白釉分两种,一种是白中略闪青色,另一种是非常洁白的粉白釉,好像釉中含有非常细的粉质一样,器身施白中略闪青的白釉,底部施粉白釉。

2.红釉:红釉从元代开始烧制,属高温铜红釉瓷,到明初永乐时期变得鲜红,宣德时期的宝石红都烧制得很成功,可是宣德以后每况愈下,红釉几乎达到失传的境地,直到康熙时才得到恢复和非凡发展,红釉品种增多,在一色釉中非常突出,有祭红、豇豆红、郎窑红等,具体特点如下:

豇豆红:其颜色似自然豇豆之色而得名,色调柔和,又称为美人醉。是康熙时期红釉瓷器著名的品种之一。

祭红:祭祀所用器物多为红色而得名,与元代的红釉、明永乐时期的鲜红釉、宣德时期的宝石红釉同属一个品种。

郎窑红:从康熙四十四年开始,景德镇官窑的窑务由江西巡抚郎廷极兼理,在此期间内烧制的瓷器过去一般都习称为“郎窑”瓷器,实际并不确切,还是应该叫康熙瓷器,可这时候烧制的红釉瓷器,历来都习惯地称为“郎窑红”瓷器。它在红釉瓷器中成绩最为突出,其颜色分两种:一种是血红色,为比较光亮的玻璃釉,另一种是紫红色的暗光釉。郎窑红的特点是:底部一般都是苹果青釉和米汤黄色釉,釉面都有细碎的开片,器物口沿一般都是白色釉,俗名叫“灯草口”,并施釉规整,没有垂釉现象,因此接近器物底足部分的红釉都非常整齐,俗称“郎不流”。

3.蓝釉:康熙时期的蓝釉主要有霁蓝、洒蓝、天蓝和茄皮蓝釉等几种。具体特点有:洒蓝釉是用青花料在瓷器上采用竹管吹釉的施釉方法,又称“吹青”。因其斑点呈雪花状,故有“雪花蓝”之称。这种洒蓝釉,明宣德年间就开始烧制,但数量很少,以后就不见了,到康熙时又继续烧制,数量也比较多。

三、彩色康熙时瓷器的色彩方面,不但继承了以前的青花、釉里红、三彩、五彩、金彩、斗彩等彩色,而且又创造出了珐琅彩、粉彩等新的彩色品种。特点为:

瓷器鉴定学习——康熙瓷器鉴定

1.青花:康熙时青花器物比较多,所使用的青料是明末开始用的国产料,翠蓝色,青翠艳丽,色调明快,这种青花可以渲染出深浅不同的多种层次色彩,适宜于表达各种花纹图案,而且立体感较强,特别适宜绘画山水,人物,同行称赞康熙朝青花为“青花五彩”。

2.三彩:用黄、绿、紫三种彩色在烧成的素胎上涂绘填彩而烧成的三彩瓷,在明代正德已出现,康熙时期烧制的更加成功,彩色更加细润,而且数量增多,根据地子的不同可分为: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黑地三彩、浆白地三彩、虎皮三彩等,这时三彩瓷的施彩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烧成的素胎上先涂一种彩作为地子,然后在彩地上再用其他两种色彩进行涂绘。另一种是在烧成的素胎上,把花纹以外的地子涂上一种颜色,然后花纹部分用其他两种颜色进行涂绘。此外,根据三彩纹饰及颜色的不同,还有镂空三彩、加红三彩,力口蓝三彩等,但数量极少。

3.釉下三彩是由青花、釉里红、豆青三种釉下彩色组成,它是先在胎上用三种彩料绘画花纹图案,然后以白釉烧制而成的,这种釉下三彩器物不多。

4.五彩:五彩瓷在宣德年间开始烧制,到康熙时期有了更大发展,数量大增,达到了我国五彩瓷的最高峰,它与青花一起成为康熙彩瓷的主流,这时的五彩仍然以红、黄、绿、蓝、紫为基本色彩,但与以往的五彩有某些不同。康熙朝五彩虽然以红、黄、蓝、绿、紫为基本色彩,但蓝色用得很少,多数五彩器物不用蓝色、在带蓝的五彩器物上绝大多数用釉上蓝彩代替了以往的釉下青花-有极少数五彩器物仍然使用釉下青花。康熙朝五彩中有使用金彩的;黑彩在五彩中出现,而且加一层透明釉,颜色比较黑,多用于画树的枝干,叶脉、人物飘带、鞋子等;康熙朝五彩彩料薄而细,颜色比较浅淡,显得非常艳丽。

5.粉彩:粉彩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釉上彩新品种,它是在康熙晚期出现的,这种彩料中含有铅粉成份而得名。它的颜色也是红、黄,蓝、绿,紫,但里边都加了铅粉的成份,粉彩的特点是色调非常柔和,有助于瓷器绘画的表达能力,能够表达花纹图案的浓淡、阴阳、向背,从而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真实感,粉彩又称为洋彩或软彩。广彩与粉彩的时间,有人认为广彩先、粉彩后,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广彩在我国广州生产,应是先在广彩上出现,后被景德镇使用。珐琅彩也是同样,我赞成这种观点。

6.珐琅彩:珐琅彩是一种含有玻璃质较多的粉彩料,是康熙时创制的一种釉上彩,它是为仿制铜胎画珐琅器物的色调与纹饰而出现的,是专供宫廷玩赏的御用品。因为珐琅彩料中含有玻璃质较多的缘故,也有人称它为“料彩”?康熙时期珐琅器物只在景德镇烧成施釉瓷器,再运到清官如意馆画珐琅彩绘烧制而成,彩料和制作都非常精细,色泽极其光润、浓艳,康熙时期珐琅彩一般都是在彩色地上用珐琅彩进行绘画,花纹都是比较规整的图案画,一般都有款识“康熙御制”四字,为胭脂红色或蓝色的料款,装饰在器物的底部。珐琅彩瓷在康熙时期是非常少见的。

7.斗彩:康熙时期斗彩是在明成化时期斗彩的基础上发展提高而来的,其特点与明代成化时期斗彩有所不同。成化时期斗彩在器物上所占面积及使用的彩色都比较少,有的仅用三种颜色,所绘画面较简单。康熙斗彩,无论是在器物上所占面积还是彩色的种类都比较多,彩色还表现深浅不同的颜色,色彩艳丽,画面也较繁复。

瓷器鉴定学习——康熙瓷器鉴定

四、纹饰康熙时期瓷器的花纹装

饰有绘画、刻印、堆塑、镂空等几种方法,其中以绘画纹饰为主。初期仍然保留明代晚期的特点,比较注重写意,绘画的线条粗放有力,画面表现得极其古朴典雅、生动活泼。初期以后的绘画趋向于工笔画,画面不如以前那样生动活泼,比较规整、死板。康熙朝瓷器上的绘画题材基本上脱离了以往的形式,大大发展了历史人物故事一类的题材,如三国人物、西厢记,竹林七贤、五老观图、踏雪寻梅等,也有不少反映劳动人民生活题材的,有耕织图、渔家乐、渔樵耕读等,还有一些神话传说的绘画题材,如八仙、三星、八仙庆寿、麻姑献寿等。此外也有各种草虫、花鸟、禽兽、云龙,山水、人物、八宝、博古,花绘、缠枝花卉、折枝花卉、婴戏图、楼台殿阁等。

绘画方法特色是,康熙时画龙所绘的龙头都比较大,龙身短而粗笨,官窑瓷器绘龙皆为五爪,民窑瓷器上的龙多为四爪。这时期龙的画法与明朝有明显的区别,具有清代龙的风格,也有个别近似晚明龙的形态。除以上各种题材的花纹装饰外,康熙时期的瓷器还出现了大片的文字装饰,如:圣主得贤臣颂、滕王阁序、岳阳楼记、出师表、百寿图等,这些文字一般都装饰在棒槌瓶和笔筒之类的器物上。

五、造型康熙时期器物在制作方面比明代晚期要精细规整得多,而且明代瓶、罐类器物上的接口痕迹这时基本看不到了。碗、盘类器物烧制得也很规整。明代盘碗塌底现象也极为少见。具体造型特点为:

1.盘:康熙时期制作的盘子工艺非常精细,多数底足都制作成光滑而滚圆的泥鳅背状,除一般造型的盘子外,又出现了一种双圈足,民国时也有仿制。

2.笔筒:康熙时期笔筒的特点是,大多数笔筒都是上下端粗,腰部比较细,同时笔筒的底面有一圈无釉,我们称它为环形底笔筒,平底带圈足的笔筒也有,但数量很少。

3.瓶、罐类康熙时期大多数瓶、罐类器物的底足最外圈都旋进去一圈,形成台状,称这种底为“台阶底”,其他时代都没有这种现象。另外,这一时期玉壶春瓶也有很大变化,颈部较粗,腹部转折处弧度较大,整个器身明显粗矮。

总的来说,康熙朝器物基本脱离了明代的造型特点,这一时期是制瓷工艺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且器物造型也是多种多样的,传世器物较多,常见的有:

瓶类:梅瓶、天球瓶、蒜头瓶、车油瓶,油锤瓶、棒槌瓶、桶子瓶、葫芦瓶,方瓶、花觚、玉壶春瓶。

尊类:摇铃尊、太白尊,马蹄尊、石榴尊、苹果尊、观音尊、风尾尊等。

罐类:将军罐、鸡腿罐、莲子罐、圆罐。

文具类:印盒、水呈、笔洗、笔筒。

其他:盘、碗、杯、炉,壶、香炉、鱼缸,花盆、绣墩等。

六、款识康熙时期题写款识较为盛行,一般器物上都有款识,下面将官窑与民窑瓷器的款识分述如下:

1.康熙朝官窑款识:比较重视年款的装饰,大约有书写款、刻印款两种,其中以书写款为主,一般都装饰在器物的底部。

书写年款中可分为:青花款、釉里红款、紫彩款、蓝料款,胭脂红款等。其中以青花款最为普遍。年款的写法一般部为“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两行的形式,也有少数款识是六字三行的,而明代某某年造的形式没有了。另外还有一种“康熙辛亥中和堂制”的甲子纪年形式的年款,不过数量很少,同时在康熙年款外部有青花双蓝圈。大多数年款都是楷书体,篆书体很少见。年款书写笔道刚劲有力,字体紧凑规整。属于官窑珐琅器物上的年款,一般都是“康熙御制”四字,颜色多用蓝料或胭脂红彩料。

2.康熙时期民窑款识:康熙时期民窑器物一般都没有年款,只有少数有,有的器物底部仅有青花双蓝圈,或一些符号装饰,如装饰一片树叶、一个钟鼎、盘肠等,字体书写基本上与官窑相同,略显草率。另外康熙时期民窑有一部分仿制明朝年款的,如“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嘉靖年制”等,书写字体基本和官窑年款相同,但字体略微草率。同时,民窑瓷器有私人家藏款的,如“昼锦堂”、“拙存斋”等,但很少。

清康熙瓷器特点


1、器形敦重古拙,新创器形繁多。琢器的颈部,较其它时期细长,圆器以墩式为主。

2、胎坚质细,缜密似玉,修胎规整,普遍有厚重感。

3、釉面光滑细腻,胎釉结合紧密,釉面有早期的青白演变为中期的粉白与浆白色。中期以后至雍正时期又变化为硬亮青釉。

4、青花使用国产珠明料,青花色调翠兰色为主,均有色调深沉,紧贴胎骨的特点。

5、五彩与其它彩器,早期色彩浓重、艳丽,中期渐淡,晚期色调柔和。

6、早期器物口部常涂酱黄釉,一般器口均施一层含粉质的白釉,给人以加厚口沿凸出的感觉。

7、五彩是由红、黄、兰、绿、紫等五个颜色组成。明代 五彩是由红、黄、绿、紫四种釉上彩和釉下青花组成。以釉上的兰彩,代替釉下青花。还有红、黄、绿、兰、黑组成。康熙时五彩有的增加了金彩,使画面富丽堂皇。

8、这时三彩器较为盛行,有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墨地三彩、酱白地三彩、虎皮三彩。此时还有釉下三彩,即由青花、釉里红和豆青三种釉下的色彩组成,它是康熙时期一种特殊品种。康熙抹红,其色为正朱,鲜艳夺目,其官窑彩碗为最佳。釉里红亦为上乘。

9、康熙后期,出现了郎窑红,器物口沿有“灯草口”是从明代永乐时期出现的。

10、康熙时,彩绘人物,多用兰笔勾出面目,甚为耐久,美人两颊又往往晕以淡赫,颇为娇烧。人物衣裙最为生动,树则老干锉费槎榧,花则风枝婀娜。画松为茄色之干, 墨色之针,渲以硬绿,给人以浓翠欲滴的感觉。

11、图案纹饰时代感较强,其画意、笔法、布局、施彩工艺等均有特定的时代韵律。题材为历史典故、人物故事,还有渔家乐、耕织图、海、樵、耕、读等。此外,还有草虫、花鸟、云龙、山水、八仙人、八仙庆寿、八宝、博古、缠枝花卉、楼台殿阁、合合二仙、三星人等。

12、器足,有平足、宽厚圈足、双圈底、二层台底、拱壁底、圈足。

13、康熙时有一种双底大盘,足底有两个圈,在两圈之间,有个深槽,这种双底大盘,比较典型。还有这时的笔筒特点是上下两部分粗些,中腰较细,底面有一圈无釉。

14、康熙宫窑款以书写为主,大多写在器底部,有少数写在器身上,一般为“大清康熙年制”有六字二行、六字三行、民窑器物一般无款,有的器物仅有青花双圈或一秋叶、盘肠等。

康熙青花瓷器怎么鉴定?


藏友们一看这个题目,大都会摇头,因为这个题目太普通,对于康熙青花瓷器的鉴定,书上、网上文章多的是,大家都很熟悉。不过我这个人爱说实话,那些文章都是搬过来搬过去,就是说不到要害。包括一些专家在鉴定时,或者什么鉴宝节目里,一说就是胎质啊,形制啊,画风啊,套到哪一代瓷器都可以用。至于康熙青花中有没有独门秘诀呢?有,懂的人不肯说,不懂的人说不出。我算懂不懂呢?请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再下定论吧。

大凡瓷器中的名品皆有独门特征,别的以后再说,今天就说康熙中后期的青花瓷,因为这个时期的青花瓷是中国青花瓷的顶点。

耿宝昌先生是我敬重的真正的大家,他写的明清瓷器鉴定,虽然啰嗦了一点,有些地方略显古板、或者说有待商榷,但是从总体来看是一本写得最好的鉴定书。

耿先生说到康熙青花瓷时,谈到康熙年创制的浆胎青花。这种青花是用精细澄过的浆泥制成瓷胎的,所烧成的瓷器又叫“煨瓷”。这种瓷器胎薄体清,质细,较为松软,微泛土黄色,釉面多为浆白色或粉白色。这种瓷器的胎质如粉,易于吸收青翠明亮的青花色料,从而使得纹饰更加细腻。浆胎瓷器是康熙的一大特色,其中有不少精品。这种瓷器胎质疏松,所以胎和釉的收缩率不一样,极易使釉面开片,所以有人就把这种瓷叫做康熙开片瓷。一般说来这种瓷器中的精品,釉面出现的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见的那种明显的开片,而是细如牛毛的细丝开片纹。

耿先生所说的这一点,我几乎没有在别的地方看到过,是众人皆清吾独醉呢,还是众人皆醉吾独清?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怎么鉴定大清康熙年制底款瓷器?》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怎么鉴定大清康熙年制底款瓷器?》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大清康熙瓷器鉴别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