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什么是瓷砖 > 导航 >

梅瓶历史上是用来做什么的?

梅瓶历史上是用来做什么的?

什么是瓷砖 什么是好瓷砖 瓷砖是什么

2021-01-18

什么是瓷砖。

“酒闻十里春无价,醉买三杯梦亦香”,“佳肴美酒君莫醉,真情实意客常来”。说起喝酒,我还是有些酒量,从来没醉过——也没喝过。喝酒讲究用好的酒具,本节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盛酒的容器——我们现在称做“梅瓶”。

在历史上,梅瓶各大窑系都有,其造型的优美程度可以说天下第一,所以我认为梅瓶的造型是中国陶瓷中的“第一造型”。梅瓶跟我们传统意义上瓶子的概念有一点不同——它的重心在上面,头重脚轻。我们一般会认为头重脚轻的东西看着很不舒服,但是梅瓶就看着非常舒服。梅瓶在唐代晚期出现的时候,曲线没这么圆,上下偏直,样子显得很笨。梅瓶在历史上都是装酒的,往往直接写明,比如“清沽美酒”、“武林城里崔家酒,天上应无地下有”,相当于直接的广告词。冯小刚导演拍的电影《夜宴》中,道具就有用的不当的地方:皇帝身后搁俩梅瓶。我说,那就是俩酒瓶子,相当于今天拍一个国家领导人的纪录片,领导人身后却搁俩二锅头瓶子,都比较跌份儿。现代人对历史的误解,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来,所以我老说“容器的革命是文明革命的坐标”,容器的每一次革命都蕴涵着大量的信息。“梅瓶”这种器型得名比较晚,它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名字,叫“经瓶”。这跟宋代皇家的经筵制度有关。凡是皇帝,无论小时候受过多好的教育,长大后一定还要再学习,接受再教育。作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要虚心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这就是经筵制度,这个制度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讲经的时候要喝酒,这又跟我们的文化习俗有关。当时“讲经”也叫“讲筵”,讲完经后,皇帝要招待大家吃喝,就是说皇帝作为学生,在听老师讲完后要反过来招待老师一下。皇家招待的等级是非常高的,当时的酒就是装在这样的瓶子里,所以它又叫“经瓶”。到了近代,“梅瓶”这个新名字出现了:一是由于讲筵制度废弃了,旧的名字不大相称;二是瓶子的功能发生了变化,文人喜欢用它插花——它的口很小,文人认为这和瘦骨嶙峋的梅枝是相匹配的,插一枝梅花显得特别雅致,要是插一朵牡丹就不美,所以它的新名字就叫“梅瓶”。

词典

经筵制度

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它在宋代正式制度化,为元、明、清历代所沿袭。经筵制度在清代持续时间很长。单就狭义的“经筵典礼”而言,顺治十四年(1657)首开经筵,至咸丰十年(1860)最后一次举行经筵大典,持续两百余年。如就广义的“经筵制度”而言,从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改国号为清起,至宣统三年(1911)止,整个清代都存在以“研经论史”为主要内容的御前讲席。经筵制度是与中国古代社会最高统治者密切相关的一项教育制度。

知多D

梅瓶的功能

除了盛酒,梅瓶还有插花、装饰和陪葬品的功用。陪葬品可以算祭祀一类。大量的梅瓶能够出土,主要跟它祭祀有关,我们今天能看到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梅瓶。

小编推荐

陶瓷最美器型——梅瓶


有一种瓷器瓶式,

有一双宽大的肩膀,

象个有担当的男人,

顶天立地,

它叫,梅瓶。

梅瓶,也称经瓶,

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

用途为酒器、花器。

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

因其造型挺秀、俏丽,

被认为是天下第一器型。

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

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品种多样。

宋代各地瓷窑都有烧制梅瓶,

但以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

梅瓶最初用来盛酒或其它液体,

宋时称“经瓶”,

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经瓶”这一名称的由来,

与宋代皇家的经筵制度有关。

所谓经筵,就是皇帝为讲论经史

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每次讲完经后,

作为学生的皇帝要款待老师,

当时的酒就是装在这样的瓶子里,

所以它又叫“经瓶”。

绿宝石艺术陶瓷馆馆藏

后来,瓶子的功能发生了变化,

文人喜欢用它插花,

由于它的口很小,

与瘦骨嶙峋的梅枝正好相配,

插一枝梅花显得特别雅致,

所以就有了现在的名字“梅瓶”。

梅瓶的重心在上面,头重脚轻,

却并没有让人看得不舒服。

梅瓶在唐代晚期出现的时候,

曲线没这么圆,上下偏直,

器型略微显得笨拙。

历经多个朝代的再设计和再创造,

梅瓶的造型越发优美、挺秀和俏丽。

无论梅瓶的造型怎样变化,

其“上部重大,下部窄细”的

整体造型一直没有被改变,

所改变的只是细节,

如腰线升降、瓶腹大小。

重心较高的造型容易倾倒,

为了保持瓶体稳定,

工匠们巧妙地将瓶体下部加厚,

致使底足厚重不易碰倒,

保障了它的实用功能。

绿宝石艺术陶瓷馆藏

“天下第一器型”梅瓶,

一直被沿用到现在。

无论造型还是装饰,

其无不表现出中国工匠的才智,

和他们那朴实无华的艺术语言。

陶瓷最美器型——梅瓶

赏瓶的历史与投资现状


赏瓶出现于清代雍正(1723—1735年)年间,顾名思义是作为赏赐之用,是清代皇帝专门用来赏赐王公贵族、有功之臣而烧制的。当时的统治者为了鼓励各级官员在吏治中清正廉明,精心设计、专门创烧了这种瓷瓶,用以赏赐官吏。其器形来源于玉壶春瓶,传世品基本形制相同,均为撇口、细长颈、圆腹、圈足。

赏瓶的纹饰最初是很讲究的,一般颈部装饰青花蕉叶纹,腹部装饰缠枝莲纹。“青”代表“清”,白釉即青白,是“清白”的谐音;“莲”代表“廉”,缠枝连理即“连结”,是“廉洁”的谐音。皇帝赐这种赏瓶意在令臣下“为政清廉”,取“清廉有赏”之意。采用这样固定的纹饰,其意味深刻,不言而喻,希望朝廷大大小小的官吏施政要“清白”,做人要“廉洁”,不辜负朝廷和民众的托付。可以说,赏瓶的产生凝聚着统治者的一番良苦用心。

自雍正朝之后,赏瓶很快成为清代瓷器生产中的一种传统器形,其中,又以乾隆时期(1736-1795年)的生产和使用最为盛行。乾隆后各朝沿袭,名称、器形和用途都不曾改变过,只是肩部有两种形式:一种肩部无饰,另一种肩部凸两道弦纹。

赏瓶的釉彩除青花之外,还有粉彩、五彩、单色釉、祭蓝描金等品种,其装饰图案以缠枝莲纹为主,此外,还有皮球花、百蝠、百蝶、花卉等装饰纹样。

从器形上看,赏瓶外形优美、线条柔和、比例匀称,适合在上面绘画各种纹饰,而且,也易于用手把握观赏。其肩部凸起的两道弦纹,加强了赏瓶的曲线美。另外,赏瓶被赐予大臣后,也容易将其放置到比较显眼的地方,便于臣子观赏,体察皇帝心意,感受皇恩浩荡。

就工艺而言,赏瓶器形看似简单,其实制作较难。首先,腹部呈扁圆形,比圆形制作难度大。其次,瓶颈与腹部凸起弦纹,且有多处,要保证每一道弦纹自然圆润,不花费一番功夫是做不到的。

就纹饰而言,赏瓶以青花缠枝莲纹为主,数量约占清代赏瓶的80%以上。特别是雍正、乾隆时期,主要以景德镇官窑为主,制作精细,纹饰画法依据统一的“官样”而画,因此,很多赏瓶的纹饰都是一模一样、完全相同的。此种原因,因赏瓶作用原本就是用来告诫大臣为官要“清正廉明”的,因此采用了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青花缠枝莲纹。而其他题材和种类的赏瓶仅仅借用了赏瓶的器形,只能作为观赏器,代表不了赏瓶原有的文化意味。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收藏热红红火火、风起云涌,真可谓“盛世收藏”。在当今的文物艺术品市场上,我们惊喜地发现,赏瓶虽然不能称为“主角”,但也常常有不俗的表现。以网的统计为例,2005年4月28日上海信仁拍卖公司一件清嘉庆青花粉彩灵仙祝寿赏瓶成交价高达225.5万元;2006年6月12日广州艺拍一件清嘉庆青花缠枝莲纹赏瓶成交价为110万元;而2006年6月15日无锡文物公司一件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赏瓶也创下了99万元的价格。

赏瓶以其外形秀美、线条柔和、比例协调、落落大方而受到自清以来及至今日的人们包括清代历代帝王的喜爱,成为人们最爱收藏的器形之一。有人认为,赏瓶是清代中期以后陶瓷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器形,可见其在陶瓷史上的特殊地位。今天,作为文物艺术品的赏瓶,早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本意,成为人们欣赏收藏的品种。

中国陶瓷传统器形——梅瓶


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扬州博物馆

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宋元时期各地瓷窑均有烧制,以元代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系有一对为白地黑花梅瓶,瓶身一书“清沽美酒”,一书“醉乡酒海”,作盛酒的用具是明白无疑的。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观赏品。因此,这类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虑到贮酒容量,还要注意造型优美。

子仁:中国梅瓶器型样式的演变


从隋至清(581~1911年),历经1300多年演变,梅瓶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器型样式,子仁在《中国梅瓶研究》中,以器型分类与历史演变两个角度清晰展示了这种变化。

梅瓶器型分类:十类样式群

子仁根据梅瓶的口部、颈部、瓶身、足底等形式特征将中国梅瓶器型分为十类样式群,每个样式群又细分为数个或数十个样式。

第一类样式群:以折沿凸环小口为标志,流行于隋代至明代。

唐初期 白釉梅瓶,高36厘米,陕西西安东郊韩森寨唐乾封二年(667)段伯阳墓出土

第二类样式群:以小撇口或小侈口为标志,口唇以圆唇、卷唇为主,也有较薄的尖唇,颈部以束颈为主,所含样式从唐代到清代。

元 钧窑红斑天蓝釉梅瓶,高37.2厘米,河北省博物馆藏

第三类样式群:以盘口为标志,颈部包括无颈、束颈和柱颈,包含的样式从五代到明代,清代极少。

北宋中晚期 青白釉大盘口梅瓶,高37.1厘米,安徽宿松县隘口洛土村北宋元祐二年(1087)吴正臣夫妇合葬墓出土

第四类样式群:以梯形小环口为标志,颈部分为无颈、束颈、短柱颈。最早的样式见于辽代早期的北方辽境。中原地区在北宋中期开始出现,不久传到南方,金代是最兴盛的时期,元代主要流行于北方,至明代衰落。

北宋 白釉珍珠地画花缠枝牡丹纹梅瓶,高38.5厘米,河南方城县官庄村出土

第五类样式群:以横展平沿环口为标志,颈部以较长的柱颈为主,显得很秀气,主要见于北宋中期至金、西夏。

北宋中期 定窑酱釉梅瓶,高23.3厘米,江苏镇江市南郊北宋熙宁四年(1071)章岷墓出土

第六类样式群:以折沿窄唇口为标志,绝大多数为小口,两宋多为圆唇,元代还出现了方唇和较薄的尖唇,颈部一律是柱颈,南宋到明代极为流行。

南宋早中期 龙泉窑青瓷刻划花缠枝牡丹莲瓣纹梅瓶,高35厘米,浙江松阳县古市镇出土

第七类样式群:以直口为标志,唇部分为圆、方,柱颈由短变长,流行于北宋中期至明。

明中期 景德镇民窑黄釉绛红彩划花云凤纹梅瓶,高19.5厘米,江西省南昌县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墓出土

第八类样式群:以出节小口为标志,颈部包括束颈和柱颈,在最流行的南宋,颈部多呈上细下粗的短柱颈,包含样式从北宋末期到清代,但各朝代间看不到连贯脉络。

清康熙款 景德镇御窑天蓝釉暗月牙耳梅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第九类样式群:辽晚期至元代的鸡腿瓶,主要流行于辽国统治的核心区域,均为小口,口内沿转折方硬,瓶身在辽代晚期极为高大、瘦长,金、元时期逐渐变矮变瘦。

辽“大安七年”(1091)款茶叶末釉划文梅瓶,高64厘米,辽宁凌源大河北乡辽墓出土

第十类样式群:以腹部和足部间呈现明确向内转折的饼形足和圈足为标志,瓶身因此极少有S形轮廓线的变化,而以丰体的卵形、茧型、筒形、楔形等形状为主。口颈部均为小口、短颈,囊括了多种口形。包含样式始建于五代和辽早期,以北宋时期最多,南宋到元明均有流行。本样式的梅瓶与人们一般印象中的梅瓶是“最不像”的,但实际上也有梅瓶的本体性功能,基本满足梅瓶的小口、短颈、长身的基本特征。

五代 岳州窑青釉划花莲瓣纹,高43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在子仁的样式划分中,口部、颈部是主要依据,瓶身只是辅助依据。子仁认为,口部、颈部的特征比较明显,而瓶身特征具有相对性。绝大多数梅瓶的肩、腹、胫三个部位的形体转折都是连贯、流畅的圆转形式,即使转折关系足够明确,也因含蓄、微妙的轮廓变化而显现出极大的相对性。如同样是“修腹”,随着瓶体最大腹径的宽窄变化而导致瓶身比例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体态。又如,宽肩是梅瓶的一个流行特点,在它与下腹、胫足部的粗细变化对比中也是相对的。

梅瓶历史演变:六个阶段

从隋至清,几乎每个时期都会有数十种梅瓶样式并存,尤其是在宋代,多达58种样式,即使是到清代样式趋同化,也仍多达22种样式。不过,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梅瓶也呈现了一定的阶段性时代特征,子仁把这个演变历程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隋唐时期,此为滥觞期,样式比较单一,只有以折沿凸环小口、小撇口为标志的第一、二两类样式群共4种样式,集中分布于关中、河南这一中原核心区。

隋 玻璃梅瓶,陕西西安隋大业四年(608)李静训墓出土119号

唐中期 白釉梅瓶,高42.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第二阶段:五代、北宋、辽时期,梅瓶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所有样式都出现了,本体性功能确立,礼仪性和审美性不同程度体现,以器型为主,装饰为辅。

北宋最流行的样式是小撇口和盘口为标志的第二、三类样式群梅瓶,也是北宋发展最充分的两个样式群。

北宋末期 井陉窑酱釉刻划“天威军官瓶”文梅瓶,高46.5厘米,河北鹿泉南海山北墓区北宋墓M9出土

北宋晚期 汝窑天青釉刻划云龙纹大盘口梅瓶,高30.4厘米,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北宋晚期地层出土

辽代梅瓶整体偏瘦高,最有特点的是第九类鸡腿瓶和第四类的梯形环口瓶,瓶身上部圆鼓,下腹斜收并略有内曲、整体细长高挑而重心极不稳。

辽晚期 茶叶末釉带契丹文款梅瓶,高64.9厘米,内蒙古巴林右旗辽庆陵出土

辽晚期 白釉梅瓶,高31.1厘米,辽宁凌源市城关镇八里堡村拉木沟辽墓出土

辽早期 茶叶末釉“牛腿瓶”,高54.8厘米,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青龙山镇辽开泰七年(1018)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出土

总体来看,宋辽时期的梅瓶总体数量和器型样式要比滥觞期的隋唐时期丰富得多,由于政治分裂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宋与辽是单独发展的,中原地区是梅瓶演变最活跃的地区,南方主要受中原地区影响,初步显示出一些特点。

北宋早期 景德镇窑青白瓷缠枝牡丹纹小盘口梅瓶,高39厘米,江苏南京丁家山北宋景祐五年(1038)龙图阁学士礼部侍郎杜镐夫人钟氏墓出土

北宋中期 登封窑白釉赭彩珍珠地划花花卉纹梅瓶,高39.8厘米,江苏镇江丹阳县大泊公社北宋熙宁十年(1077)墓出土

北宋 景德镇窑青白瓷划花缠枝花纹梅瓶,高32.6厘米,英国不列颠博物馆藏

北宋晚期 白釉梅瓶,高25.5厘米,河北曲周县三塔村出土

北宋 景德镇青白瓷刻划花缠枝花草纹梅瓶,英国布里斯托城美术馆(Bristol City Art Gallery)藏

北宋中晚期 当阳峪窑黑釉瓦棱纹梅瓶,高44.5厘米,河南焦作市博物馆藏

北宋 定窑白瓷梅瓶(残),高23.7厘米,河北曲阳定窑遗址出土

第三阶段:南宋、金时期,南北风格有别,各自进入一个兴盛期。

金代的梅瓶样式极为丰富,除了以出节小口为标志的第八类样式群以外,其他九个样式群都有涉及,共55种样式。

最盛行以梯形小环口为标志的第四种样式群,以折沿凸环小口、小撇口、盘口、横展平沿环口为标志的第一、二、三、五类样式群也是主流。整体来看,偏丰满的高体,轮廓饱满圆曲,分为两种主要体态:一种是下腹斜直下收,挺拔沉静;一种是胫部呈束腰状,接外撇的喇叭形隐圈足,丰腴妩媚。

金 磁州窑类型河南窑场白釉黑彩画花并书“清沽美酒”文梅瓶,上海博物馆藏

金 钧窑天青釉梅瓶,高39.7厘米,辽宁省建平县三家子乡出土

金 磁州观台窑酱釉梅瓶,高36.8厘米,河北磁县观台镇磁州窑址二期后段(1101-1148)地层出土

金 磁州窑绿釉剔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高39.5厘米,英国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馆藏

金 雁北地区窑口黑釉剔花卷枝大叶纹梅瓶,高29厘米,山西天镇县夏家沟金代居住遗址出土

金 磁州观台窑白釉黑彩画花梅瓶,高31.8厘米,河北磁县观台磁州窑址三期地层出土

金 密县窑沟窑带盖白釉黑彩画花缠枝牡丹纹梅瓶,高42.1厘米,河南新密窑沟窑址出土

金 山西窑场棕黄釉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高3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金 黑釉梅瓶,高41厘米,甘肃庄浪县出土

金 耀州窑青瓷刻花牡丹纹梅瓶,高30.5厘米,陕西耀县(今铜川市耀州区)出土

南宋梅瓶涉及七类样式群,20多种样式,着重于以盘口、梯形小环口、折沿窄唇口、直口为标志的第三、四、六、七类样式群,样式选择继承北宋南方梅瓶的流行样式。体态多倾向于丰体,追求“端庄丰满”,尺寸也相对比较整齐矮小,以20~35厘米最为常见,与北方梅瓶丰瘦高矮差异极大的状况构成鲜明对照。

南宋初期 越窑青瓷刻划花牡丹纹梅瓶,高20.2厘米,浙江慈溪匡堰镇寺龙口越窑遗址第六期地层(南宋初期)出土

南宋 官窑青瓷梅瓶(H3:47),高33.5厘米,浙江杭州老虎洞南宋官窑遗址出土,(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藏

南宋 吉州窑釉下褐彩画花缠枝纹梅瓶,高32.7厘米,江西九江市省财经会计学校基建工地出土

南宋 青白瓷刻划花缠枝百花纹梅瓶,高26厘米,四川省博物馆藏

南宋 吉州窑白釉黑彩画花莲纹梅瓶,高29厘米,安徽省巢湖市周郦村出土

南宋末期 吉州窑白釉黑褐彩画花梅竹蝴蝶纹梅瓶,高25.5厘米,湖北鄂州市汀祖镇丁家坳村马家塆南宋咸淳十年(1274)吕文显墓出土

南宋后期 磁灶窑酱釉梅瓶,高30厘米,福建晋江磁灶窑金交椅山窑址Y4出土

南宋中期 银质如意云头纹梅瓶,高19.9厘米,四川彭州西大街南宋金银器窖藏出土

南宋 磁灶窑素胎梅瓶,高22厘米,福建晋江磁灶窑金交椅山窑址Y1出土

南宋偏安一隅,文化重心南移,南宋官窑继承了中原汝窑的传统,出现两种分野现象:官民分野和雅俗分野。南方墓葬随葬梅瓶的现象比北宋时期南方的同类现象要兴盛得多,其原因与偏安朝廷带来的中原影响有必然关系。

第四阶段:元代,在世界文化交流大格局中,梅瓶出现统一性特点,分化则存在于器型和品质的差距。

元代北方最流行的是以小撇口、梯形小环口为标志的第二、四类样式群,南方流行以折沿窄唇口、直口为标志的第六、七类样式群,形成南北二元格局,共52种样式。

北方梅瓶在北方各大名窑陆续衰弱的背景下,其样式着重对金代的继承,缺少创新,最突出的形式变化又给人一种奇怪和不适感,意味着北方梅瓶在元代开始走下坡路。而南方梅瓶在三大名窑持续兴盛的基础上,沿着南宋时确立的基本方向,灵活融入元代特有的新内涵,样式不断调整创新又不失度,在适中、沉稳、文雅等传统格调中,兼容气势磅礴,气度宏伟的新风尚,迈上新台阶。尤其是元代晚期景德镇的青花梅瓶体现了时代高度。

元 黑釉划“葡萄酒瓶”文梅瓶,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察哈尔右翼前旗元代集宁路故城遗址KM13出土

金末元初 磁州窑类型白釉黑彩画花梅瓶,江西瑞昌县码头村南宋宝祐五年(1257)冯士履墓

元早期 白釉黑彩书至元十九年(1282)铭文梅瓶,高18.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元 龙泉窑青瓷密棱纹梅瓶,高20.2厘米,韩国全罗南道新安郡海底元代沉船出水,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元 白釉黑彩书“黄鹤”款梅瓶,高30厘米,河南鹤壁市大宽河出土

元 吉州窑窑变釉圈点纹梅瓶,高20.1厘米,江西永新县禾川镇旧城东门元代窖藏出土

元前期 山西窑场白釉褐彩弦纹折枝花梅瓶,高31.4厘米,底部有“延祐元年”(1314)墨书纪年文字,山西汾阳市杏花村酒厂出土

第五阶段:明代,以小撇口、盘口、折沿窄唇口、直口为标志的第二、三、六、七类样式群成为主流,共43种样式,比元代少了9种,梅瓶样式繁衍进一步放缓;南北方梅瓶所处地位发生逆转,南方梅瓶样式占绝对多数,景德镇成为核心产区;功能结构进入质变后期,明显转向了礼仪性和审美性。

明早期在景德镇设立御窑,采用小撇口的梅瓶样式;明代中晚期与陶瓷史上官民竞市的局面相一致。洪武、永乐、宣德时期烧造了高水平的梅瓶。永乐、宣德时期的梅瓶极为相似,极为流行一个样式:规范化的小撇口、束颈,颈肩过渡柔和,圆宽肩,上腹鼓,下腹斜收,胫部内曲,足部直立或微撇,极浅的平底隐圈足。配宝珠纽、管状舌的钟式盖。实例均为品质一流的青花和白釉器,优美、端庄、典雅、适度。

明永乐 景德镇御窑“内府”款白釉青花梅瓶,日本藏

明万历 景德镇民窑青花双龙戏珠纹高腰带盖梅瓶,通高约37.5厘米,广西桂林尧山明万历十八年(1590)靖江温裕王朱履焘夫妇合葬墓出土

明宣德款 景德镇御窑青花龙纹“梅瓶”,高55.3厘米,美国堪萨斯市纳尔逊·雅坚斯博物馆藏

明中期 景德镇窑珐华釉青地浅彩莲塘纹梅瓶,高36.8厘米,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明初期 北方窑场白釉黑彩画花缠枝菊纹梅瓶,高36.5厘米,江苏南京市戚家山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南安侯俞通源墓出土

明中晚期 景德镇民窑青花双龙纹带盖梅瓶,通高27.7厘米,广西柳州明墓出土

明中期 山西窑场珐华三彩折枝牡丹纹梅瓶,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嘉靖 景德镇窑蓝釉杂彩人物纹梅瓶,高28厘米,江西大余县吉村公社游仙大队明刘节墓出土

明晚期 景德镇民窑青花松鹤鹿图梅瓶,高27.5厘米,青花底款“玉堂佳器”,江西南昌南城县明天启四年(1624)墓出土

明 陈炉窑黑釉梅瓶,高22.6厘米,陕西铜川陈炉水泉头出土

明初期 景德镇窑白釉铁红彩“赏赐”款梅瓶,高34厘米,江苏南京市黄埔广场明初故宫社稷坛遗址废井出土

明中期 景德镇窑红绿彩缠枝莲纹梅瓶,高28.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明早期 龙泉窑青瓷刻划花桃竹图梅瓶,通高44.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成化 景德镇御窑青花缠枝卷草纹梅瓶,高26厘米,北京海淀区香山路军事科学院工地明成化二年(1466)宪宗长子墓出土

明万历 带盖青花云龙纹梅瓶,北京明定陵玄宫后殿出土

明中期 金口剔黑红漆开光花鸟纹梅瓶,高28.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第六阶段:清代梅瓶全部出自南方窑口,共出现过22种梅瓶样式,以撇口、束颈为特征的第二类样式群就占了12种,表现出特征趋同的时代特点。御制官样主导了清代梅瓶的审美趣味,小撇口、束颈、宽肩、鼓腹、下腹斜收、胫部内曲或呈束腰状、胫足部直立或足部外撇,成为清代最具有时代特征的梅瓶样式。

清代梅瓶作为纯粹的陈设器,单一的审美功能使器型走向完全艺术化的形态,在明代基础上进一步精致化。

清乾隆 掐丝珐琅带盖梅瓶

清初期 铜胎画珐琅山水仙人图梅瓶,高2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 霁红釉梅瓶,高24.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 五彩蝴蝶纹梅瓶,高36.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青花龙凤呈祥纹梅瓶,高67厘米,江苏扬州唐城遗址文物保管所藏

清晚期 福建脱胎金漆彩绘九儒图梅瓶,高27.3厘米,广东省东莞市博物馆藏

清前中期(18世纪)石湾窑仿钧蓝白色翠毛釉梅瓶,高23.5厘米,英国格拉斯哥的伯勒尔藏

清 石湾窑粉蓝釉梅瓶,高23.6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本文作者:陆军,字子仁,1967年生。2006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获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先后涉足中外雕塑史、工艺史、陶瓷史、饰纹史、书画史等研究领域。2014年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其专著《中国梅瓶研究》。

扬州镇馆之宝梅瓶“出镜”


2000年,法国总统希拉克访问中国,本来首站是在上海,可他却执意要先到扬州。希拉克非常钟情东方文化,尤其痴迷于中国文化。当时,他提出了一个希望,那就是一定要亲眼看一看扬州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举世闻名的瓷器。那么,这是一件什么样的瓷器呢?本期节目,我们就带您探秘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赏国宝

缓步走进扬州博物馆偌大的国宝展厅,只见空旷的展厅里,只陈列着一个展柜,几束金色的光晕集中在这个恒温恒湿的玻璃展柜上,一抹耀眼而动人心魄的深蓝,直入我们的眼帘:它,就是我们要找寻的、也是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经仔细观赏过的中国国宝——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这只梅瓶不仅釉色极富艺术感染力,而且高达43.5厘米的高度,也同样给人以震撼,可以说它是瓷器艺术里的一朵奇葩。

最吸引人的是梅瓶的装饰纹样:只见白龙环绕瓶身一周。中国古人将龙作为吉祥如意的象征,而白龙更显高贵圣洁。

从整体上看,主体纹饰白龙和火焰宝珠与辅助纹饰四朵火焰形云,相映成趣。云龙、宝珠施青白釉,两种釉色对比鲜明、强烈,好似威武、悍猛的巨龙叱咤于万里蓝天之中,以蓝釉点缀的眼珠,在青白釉的衬托下,尤为突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探国宝

然而,在这风光无限的镇馆之宝背后,还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原来,1976年唐山大地震过后,扬州也被防震、抗震的紧张气氛笼罩着。一个名叫朱立横的年轻人,把家里祖传的一只瓷瓶,卖给了扬州文物商店。当时负责收购的兰福华师傅认为这是一件线上的文物(以乾隆六十年(1795年)为界线,乾隆及其以上年份的文物不能出口),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仅以18元成交,结束了它在朱家尘封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文物局为了培养专业人才,在扬州设立了华东文物培训中心。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冯先铭先生被邀请到陶瓷鉴定班授课。冯先生在扬州工作期间,文物界的同行请冯先生到博物馆、文物商店看东西,解决“疑难杂症”。白龙梅瓶便是文物商店的首选,自打它收购回来,有关断代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有人看清中期,有人看明前期……

冯先铭当年见到白龙梅瓶,犹如伯乐见到了千里马,他凝神屏气从上到下仔细端详了一番,又翻过来看底足,情不自禁地不断点头赞叹:沙底,火石红,龙的形态,钴蓝釉……真是好东西啊!原来,根据他多年鉴定瓷器的经验,他认定:这根本就不是明清时期的器物,而是年代更早的元代景德镇的产品;不仅如此,这还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国宝级的稀世珍宝。为什么这么说呢?

元代陶瓷史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创烧出了无与伦比的青花,釉里红,宝石蓝釉……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国内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凤毛麟角,馆藏稀缺,民间难寻,人们一度忽视了元代瓷器的重要价值。而这件偶然发现于民间的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恰好正是冯先铭努力寻找的元代蓝釉白花瓷器的典型器。因此,它的发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回到北京之后,冯先铭先生一气呵成把他对白龙梅瓶的研究心得写成文章发表出来,这件稀世珍宝终于名闻天下。

不能出口的线上文物,店里不便流通的商品成为国宝之后,扬州文物商店慷慨作出决定,在结束了六百年的颠沛流离之后,这件闪耀着特殊光彩的元代霁蓝釉大梅瓶,正式入藏扬州博物馆。从18块钱,到三个亿,从默默无闻,到惊艳于世,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的传奇故事和它的价值,给人们带来了说不尽的赞美和感叹。

磁州窑珍珠地刻花梅瓶赏析


磁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窑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的观台镇与峰峰矿区的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叫磁州,故名。 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续。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磁州窑系庞大,黄河南北均有此类风格制品,清末民初,此窑大量生产青花制品,覆盖华北华南广大地区,兰花花碗、盘等用品。代表民间青花的盛世。现代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瓷区之一,其产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具有极高的欣赏、收藏、使用价值。 磁州窑的釉色较为丰富,有白釉,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尤以白釉最为出名。 该磁州窑珍珠地刻花梅瓶属白釉系列,底径6.7cm,口径4.3cm,高26.9cm,是宋代典型梅瓶器型。造型为蘑菇翻卷小口、短颈、丰肩、收腹、内凹足。从整个造型看,端庄挺拔,器物线条流畅,型体饱满、匀称、轻盈,充满一种亭亭玉立的美感,非常生动。珍珠地始见于唐代,这种融汇了西方外来设计因素的器皿图案,运用此技法来表现物体表面的视觉效果,在当时也属登封窑使用较高级的装饰技艺。密集的圈点纹饰,也有较大面积的花卉图案,形成视觉对比,表现了梅瓶的精细和大气。制作技艺高超,装饰法独特,纹饰生动、精美,口部、腹部、裙部及足部,分割点比例对称,艺术感极强,显示出磁州窑技术的娴熟,最能代表表现宋磁州窑典型文化和艺术精神的珍罕瓷器,极具很强的观赏价值和很高的收藏价值。 现此磁州窑珍珠地刻花梅瓶珍藏于上海远大博纳拍卖有限公司,将参加上海远大博纳和香港环球国际联合举办的2014香港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

元青花梅瓶借花赞高士


2009年3月,首都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青花的记忆”的元代青花瓷展览,共展出来自国内外25家博物馆的73 件顶级珍品。在这次被誉为“元青花盛宴”的展览中,第一件展品就是武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四爱”之名有讲究

武汉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器型豪放,胎体厚重,青料浓郁,所绘图案构图严谨,题材独特,笔法工整,是元青花艺术中的集大成者,在我国青花瓷系列中显得弥足珍贵。

这件“四爱图”梅瓶为元末时期景德镇窑烧造,高37.6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13厘米。小口外侈,短颈,丰肩,平足。通体绘青花纹饰,分三组,肩部饰凤穿牡丹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四个菱形开光,故事取材高雅,分别绘有中国古代四位高士闲情逸致、恬静自然的场景。

“四爱”之名颇有讲究,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喜爱兰花,兰花为传统寓言纹饰,古人以幽谷兰花喻隐逸之君子;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酷爱莲花,莲花纹饰象征身居高位,廉洁奉公,而且莲与廉同音,意蕴“一品清廉”之意;人称“梅妻鹤子”的北宋著名诗人林和靖一生未婚,痴爱梅花的高雅和白鹤的飘逸;东晋诗人陶渊明深爱菊花的傲霜品性,淡泊名利,向往美好的田园生活。

该青花瓷纹饰中陪衬的景物结合主题,四组画面情景交融,造型秀美,线条流畅,色泽浓艳,为了解元代青花瓷制造工艺及人物图案纹饰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这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传世珍品,上世纪八十年代购自民间,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为国宝级文物,代表了我国青花工艺在元代已达到相当高。

古代瓷器:扬州镇馆之宝梅瓶“出镜”


2000年,法国总统希拉克访问中国,本来首站是在上海,可他却执意要先到扬州。希拉克非常钟情东方文化,尤其痴迷于中国文化。当时,他提出了一个希望,那就是一定要亲眼看一看扬州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举世闻名的瓷器。那么,这是一件什么样的瓷器呢?本期节目,我们就带您探秘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赏国宝

缓步走进扬州博物馆偌大的国宝展厅,只见空旷的展厅里,只陈列着一个展柜,几束金色的光晕集中在这个恒温恒湿的玻璃展柜上,一抹耀眼而动人心魄的深蓝,直入我们的眼帘:它,就是我们要找寻的、也是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经仔细观赏过的中国国宝——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这只梅瓶不仅釉色极富艺术感染力,而且高达43.5厘米的高度,也同样给人以震撼,可以说它是瓷器艺术里的一朵奇葩。

最吸引人的是梅瓶的装饰纹样:只见白龙环绕瓶身一周。中国古人将龙作为吉祥如意的象征,而白龙更显高贵圣洁。

从整体上看,主体纹饰白龙和火焰宝珠与辅助纹饰四朵火焰形云,相映成趣。云龙、宝珠施青白釉,两种釉色对比鲜明、强烈,好似威武、悍猛的巨龙叱咤于万里蓝天之中,以蓝釉点缀的眼珠,在青白釉的衬托下,尤为突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探国宝

然而,在这风光无限的镇馆之宝背后,还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原来,1976年唐山大地震过后,扬州也被防震、抗震的紧张气氛笼罩着。一个名叫朱立横的年轻人,把家里祖传的一只瓷瓶,卖给了扬州文物商店。当时负责收购的兰福华师傅认为这是一件线上的文物为界线,乾隆及其以上年份的文物不能出口),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仅以18元成交,结束了它在朱家尘封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文物局为了培养专业人才,在扬州设立了华东文物培训中心。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冯先铭先生被邀请到陶瓷鉴定班授课。冯先生在扬州工作期间,文物界的同行请冯先生到博物馆、文物商店看东西,解决“疑难杂症”。白龙梅瓶便是文物商店的首选,自打它收购回来,有关断代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有人看清中期,有人看明前期……

冯先铭当年见到白龙梅瓶,犹如伯乐见到了千里马,他凝神屏气从上到下仔细端详了一番,又翻过来看底足,情不自禁地不断点头赞叹:沙底,火石红,龙的形态,钴蓝釉……真是好东西啊!原来,根据他多年鉴定瓷器的经验,他认定:这根本就不是明清时期的器物,而是年代更早的元代景德镇的产品;不仅如此,这还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国宝级的稀世珍宝。为什么这么说呢?

元代陶瓷史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创烧出了无与伦比的青花,釉里红,宝石蓝釉……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国内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凤毛麟角,馆藏稀缺,民间难寻,人们一度忽视了元代瓷器的重要价值。而这件偶然发现于民间的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恰好正是冯先铭努力寻找的元代蓝釉白花瓷器的典型器。因此,它的发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回到北京之后,冯先铭先生一气呵成把他对白龙梅瓶的研究心得写成文章发表出来,这件稀世珍宝终于名闻天下。

不能出口的线上文物,店里不便流通的商品成为国宝之后,扬州文物商店慷慨作出决定,在结束了六百年的颠沛流离之后,这件闪耀着特殊光彩的元代霁蓝釉大梅瓶,正式入藏扬州博物馆。从18块钱,到三个亿,从默默无闻,到惊艳于世,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的传奇故事和它的价值,给人们带来了说不尽的赞美和感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