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陶瓷知识 > 导航 >

陶瓷知识:注碗

陶瓷知识:注碗

陶瓷知识 瓷砖知识 瓷器鉴别知识

2021-01-18

陶瓷知识。

注碗——碗的一种式样。温酒具,与注子配套使用。一般碗壁直而深,有的通体呈莲花形,使用时碗内放适量热水,注子内盛酒置于碗中。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南方居多。 <wWw.TAOci52.cOM/p>

精选阅读

陶瓷知识:孔明碗


孔明碗——碗的一种式样。由两只碗粘合而成,两碗间中空,外碗底心有一孔,故称孔明碗,亦称诸葛碗。始于北宋龙泉窑,明代景德镇有烧制。

陶瓷名称及术语——净水碗


净水碗——碗的一种式样。佛前供器。侈口,下腹宽圆,圈足,有的饼形足或高足。明末清初流行,碗身上往往题有信士弟子名称,乞求内容、施舍时间等。品种多为青花、青瓷。

陶瓷知识:鸡缸杯


鸡缸杯——一种酒具。敞口,浅腹,卧足。杯上以斗彩绘画雌、雄鸡及雏鸡,间以山石、兰草、牡丹,故名鸡缸杯。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曾名噪一时,清代各朝都有仿造,尤以康熙、雍正时所仿最佳,几可乱真。

越窑青釉的酒器——托盏 温碗 执壶 古代瓷器知识


越窑青瓷是中国古代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瓷窑体系。唐代诗人陆龟蒙曾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咏越窑青瓷。越窑形成于东汉中晚期,其渊源可上溯至商周越地的原始瓷。自东汉创烧成熟瓷器以来,越窑不断发展,先后经历了三国西晋之鼎盛期和晚唐五代之全盛期,至北宋晚期趋于衰落,南宋初又曾短暂繁荣。越窑是人类制瓷技术全面成熟的标志,是汉、六朝时期中国的领军窑口和唐代六大名窑之首,以越窑青瓷为贸易主体的海上丝绸之路,架构起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越窑青釉划花托盏北宋北京石景山辽韩佚墓出土

温碗与盏、执壶、托组成一套酒器,执壶与温碗合称注碗,盏与托合称托盏。执壶放于温碗中用于温酒,盏用于喝酒,这种组合的酒器流行于五代、宋、辽、金时期,一般为注碗一套,托盏两套。青釉温碗、执壶与托盏同出土于韩佚墓中,推测为配套使用。

2、越窑青釉划花鹦鹉纹碗北宋北京石景山辽韩佚墓出土

越窑是我国烧瓷最早的青瓷窑之一,目前已发现汉代到南宋时期的窑址400余处。唐代、越窑形成独特的风格而成为南方著名瓷窑,釉色类玉类冰。五代、北宋初越窑瓷器的烧造达到最高峰。此碗为温酒器,又称温碗。

3、越窑青釉划花宴乐人物纹执壶北宋(960-1127)北京石景山辽韩佚墓出土

执壶一般与温碗、托盏配套使用,组成一套酒器。所饰细线划花是越窑北宋早期常见的装饰手法,花纹多见各种珍禽瑞兽及植物花卉,如鹦鹉、对碟、双凤、龙、摩羯、龟荷、莲花、牡丹等。此壶腹部划宴乐人物图案,外底部划永字款。

清代影青玲珑碗


清 乾隆影青玲珑碗

玲珑,俗称“芝麻漏”。其做法是先在较薄的胎体上透雕出花纹,通体上釉,花纹处填满透明釉,具有对光透影、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

玲珑瓷是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以釉烧成后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因为“玲珑”的本义就是灵巧,明彻、剔透,所以以玲珑称这种瓷器是非常确切的。

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载:‘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色者谓之影青镂花,而两面洞透者谓之玲珑瓷。’其制作方法是,先在生坯上按图案设计的花形,镂刻一个个小米孔,使之两壁洞透,有如扇扇小窗;然后糊上特制的透明釉,就像窗户糊纸一样;再通体施釉。经过焙烧,镂花处明彻透亮,但不洞不漏。这种透光的米粒状孔眼,叫做‘米花’;在日本则叫‘米通’‘萤手’。有些陈设品如龙舟、花瓶之类,镂空处不糊釉浆,也叫玲珑。唐代洪州窑巳生产玲珑瓷;明永乐时,景德镇窑巳有玲珑产品。隆庆、万历其间,玲珑瓷风行一时。清乾隆时期,御窑厂也曾仿烧。主要器物有玲珑炉、玲珑盖碗、玲珑笔架和玲珑香奁等。

玲珑瓷有很悠久的历史,所以也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建水窑青花碗鉴赏


图1青花山水人物花卉纹大碗、图2 青花折枝牡丹碗图3 青花牡丹纹碗

图4 青花菊纹碗图5青花“元”字碗、图6蒙自瓦渣地图7 青花菊纹碗图8 青花云纹碗、图9 青花花卉纹碗图10 青花鱼纹大碗图11 青花折腰碗图12 青花花草纹大碗

青花瓷碗是建水窑青花中存世量最大的器型,几乎所有青花遗址都有出土,如蒙自瓦渣地出土有17件,泸西和尚塔出土18件,个旧王林寨出土34件,元阳六逢出土74件等。器型多为敞口,深腹,也有浅腹、弧腹。外壁装饰纹样有牡丹、松树、蕉叶、太阳、莲花、菊花、杂宝、佛杵、鲑鱼等。在碗内壁装饰有人物、鱼、凤、蝙蝠、瑞花仙草等吉祥图案,清新明快,情趣盎然。现将其中的精品集中介绍与读者共赏。

青花山水人物花卉纹大碗(图1),云南省博物馆藏品。高22.6厘米,口径14.4厘米。敞口,深腹。胎为瓦灰色,釉色白中泛青灰,通体青花装饰,青花艳蓝中有黑斑。碗外壁绘缠枝白边莲纹,花叶呈葫芦形,靠圈足部分绘仰莲。内壁口沿处绘雷云纹,下接折枝石榴、桃等花果纹。碗内心绘山水人物纹,一高士闲坐水边松干下,逸然自得。绘画手法简朴粗犷,布局合理,远山、近水与人物相互照应,相得益彰。敞口深腹碗是建水窑中数量最多、最典型的碗,大多口径在14厘米左右,造型敦厚稳重朴实大方,与景德镇明代中期的碗形比较相似。

青花折枝牡丹碗(图2)个旧王林寨小满坡出土。通高7厘米,口径15.2厘米,底径6.7厘米。圆唇,直口,斜直腹,平底,外底心有乳突。外壁饰云涡纹,下接勾云纹;内口沿饰一周花草纹,碗内底绘折枝牡丹纹。外壁施釉不及底,釉色青中略黄,青花蓝中发黑。元明时期建水窑青花折枝牡丹纹样均采用勾勒填涂的方法,线条纤细柔美,构图雅致。普遍绘在碗、盘的内心及瓶、罐的器身,一般一朵花数片叶,仿佛迎风抖动,充满动感,叶子一笔点划,简洁明朗,花朵有的细致勾画,有的简化成一圆圈内加一点,有的则画成一填实的圆点,有的折枝牡丹往往采用开光的方式,用花形边框圈起来,构图别具韵味。

表现正面开放的牡丹主要用于碗、盘的内心,如青花牡丹纹碗(图3),内心绘牡丹花朵,口沿饰一周花草纹,外壁绘青花缠枝牡丹,下接仰莲瓣纹等。

青花菊纹碗(图4),通高6.1厘米,口径14.3厘米,底径5.5厘米。内外壁均施青釉,釉色青中泛灰,晶莹玉润,有细纹开片。外壁饰折枝菊纹,间花草纹,内壁口沿饰弦纹一道,壁饰三瓣蕉叶纹间花草纹,碗心有6个支钉残留痕迹,正中饰折枝牡丹纹。此碗内壁的装饰图案与个旧王林寨小满坡出土的青花碗相同,应该为明中期建水窑产品。

青花“元”字碗(图5),通高4.5厘米,口径12.4厘米,足径6.4厘米。敛腹,收口,矮圈足,足部修坯草率,圈足内残留有鸡心突,碗内底部残留5个支钉痕。内壁饰两圈青花弦纹,正中饰一围双圈的“元”字,字体瘦削随意,有元代风格。外壁口沿饰一圈青花,腹部饰两道点纹。外壁施釉不及底,有流釉现象,釉色灰青,有细小开片。此碗与(图6,TM15:4)出土青花“元”字碗十分相似,应为明中期建水窑产品。

青花菊纹碗(图7),胎体灰白,敞口弧腹,矮圈足,内外壁均施釉,釉色灰青,外壁施釉不及底,内壁碗心残留有5个支钉痕。碗内壁口沿下饰双弦纹,内绘菊花纹图案,其周饰双弦纹。外壁口部绘双弦纹和带状点纹,下腹饰柳叶纹。通高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3.2厘米。此碗与泸西和尚塔火葬墓出土的青花碗(M66:1)、蒙自瓦渣地出土的青花碗(TM9:1、TM13:6)和元阳六蓬火葬墓出土的青釉青花碗(T0403)等完全相同。根据考古报告,泸西和尚塔火葬M66为三期墓,“年代大约为明中晚期”,蒙自瓦渣地“为明代墓葬”,故此碗为明中期建水窑产品。

青花云纹碗(图8),收口,弧腹,矮圈足,足部修坯草率,圈足内残留有鸡心突,内底有3个支钉残痕。内壁饰青花弦纹两圈,底部饰牡丹花朵,外壁饰云气纹和花草纹。此碗造型、纹饰与个旧王林寨小满坡墓出土的青花云纹碗(M18:4)相同,应为明代中期建水窑产品。现收藏于红河州博物馆。

青花花卉纹碗(图9),敞口弧腹,圆唇,矮圈足。高7.3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5.4厘米。釉色青中泛灰,晶莹玉润,有细纹开片。外壁饰折枝菊纹,间饰花草纹,内壁口沿饰弦纹一道,下饰三瓣蕉叶纹间花草纹,碗心有6个支钉残留痕迹,正中底部饰折枝牡丹纹。

青花鱼纹大碗(图10),敞口,口沿外撇,深弧腹,矮圈足。通高9厘米,口径23.6厘米,底径9.8厘米。内壁施全釉,口沿下绘花草纹,碗心有4个支钉残痕,正中绘双鱼游弋于水藻之间,栩栩如生,生动传神。周围饰双圈弦纹和蕉叶纹。外壁施釉不及底,腹部绘缠枝牡丹纹,花叶片肥厚。现收藏于红河州博物馆。

青花折腰碗(图11),撇口折腰,矮圈足,圈足内有旋切坯纹和鸡心突,碗内有5个支钉痕。通高4.5厘米,口径14.2厘米,足径7厘米。内壁素面无纹饰,外壁饰花草纹饰,简约草率。内壁施全釉,外壁施釉不及底,有明显的旋坯纹。釉色青润,胎釉结合紧密,有细开片。建水窑的青花折腰碗造型硬朗挺拔,与景德镇宣德时期的折腰碗比较接近,纹饰多装饰在碗外壁,有的仅饰宽带纹,内壁和碗心不饰青花纹。

青花花草纹大碗(图12),侈口,折腰,碗心有7个支烧残痕。高9.5厘米,口径24.8厘米,底径11.4厘米。口沿饰青花条纹,内壁饰青花花草纹,内底饰牡丹纹,矮圈足,现收藏于红河州博物馆。

建水窑青花碗造型沉稳、丰满,装饰题材丰富,布局灵活,既体现出与中原青花一脉相承的特点,又有粗犷、厚实的云南青釉青花特色,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异卉。(责编:雨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