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金陶瓷砖 > 导航 >

陶瓷币—— 一币抵万金

陶瓷币—— 一币抵万金

金陶瓷砖 金意陶瓷砖 万利瓷砖

2021-01-25

金陶瓷砖。

收藏是种文化,是种喜欢,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喜欢就有收藏价值。收藏对于我们主要的价值表现在以下方面:文物和欣赏价值,潜在的投资价值,货币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同样也是一件小型艺术品。收藏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是艺术与价值的结晶。

 

硬币一般为金属币,从贵金属到普通金属铜、铁、铝以至较为廉价的锡、锌、锑,都可以铸成硬币。但在特殊条件下,却产生了非金属币——陶瓷币。小小一枚货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潜在着人文、历史、地理、民族、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收集钱币,也是对知识的吸取与学习。

 

世界各地的珍奇货币,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至今还在各国流行和珍藏着。陶币是一种制作工艺简单、流通寿命短的钱币。当时资源缺乏,曾短暂发行过陶瓷货币。因其易碎性质,流传至今的为数极少,颜色有褐、白、绿等。陶币背面有近似于圆的八边形图案,图案上下饰有云纹,陶币的原料由高岭石等多种成分组成,具有吸水、可塑、耐火等可烧结成型等特性。此瓷币一组20枚,流传至今实属难得,有很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瓷币最早见于汉代有过瓷币的纪录,在1959年上海嘉定县战国墓中出土的陶瓷中,就有战国时流通的古代陶瓷币——郢爱。《据旧五代史》记载:五代时,北方缺乏铜料,幽州军阀刘仁恭便用陶泥制作钱币,在内部使用。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在古代,由于市场上小额通货的不足,官方许可在发行者保证兑付的前提下也可在市场上作为小额通货的补充流通。

随着中国引进近代机制钱币,陶瓷代币逐渐开始流通。陶瓷代币色彩鲜艳、形状各异、品种繁多。除了陶瓷之外,也有部分金属、玻璃等材质的相同性质物品,前人讨论时多并列讨论。大小不同的面值是按照当时的货币体系而设定,大部分的陶瓷笔带有汉字的币文,在文字与形制上也充分体现了与中国钱币文化的联系,可算是东南亚华人相关钱币中独具特色的一朵奇葩。

日军侵占东北时,大量掠夺中国金属矿藏,伪满洲傀儡政权财政困难,到处搜刮金属物制造枪弹武器。伪满洲政权一方面将大量金属矿奉献给日军,另一方面将社会上流通的铜币收回,并到处搜刮民间铜器,就连箱柜上的“铜活”也不放过。伪满当局财政枯竭、经济困窘,只好从日本引进技术,用陶土冲压成货币,投放市场,充当“满洲中央银行”大面值纸币的辅币。

小小一枚钱币展现出宽阔而深远、精美而活泼的时代气息,将时代生活、历史进程浓缩其中,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建设、人民生活的状况,集史料性、艺术性、观赏性、知识性融为一体,具有不可低估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观赏这一枚枚货币,让人们对流逝的岁月勾起沉沉的追忆。唤起人们强烈的收藏欲望。

taoci52.com延伸阅读

纵有家财万贯 不抵汝瓷一件


汝瓷残片

纵有家财万贯,不抵汝瓷一件

五大名窑代表了中国单色釉瓷器的最高水平,其珍贵与稀有使得世界各大博物馆及顶级私人藏家都以拥有五大名窑瓷器来论英雄。而由于其传世精品主要保存于世界各大博物馆,尤以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为主。专家指出,能够流通于收藏市场上的五大名窑瓷器便是凤毛麟角。每每出现,必会惊起顶级藏家的一番“厮杀”。

收藏:汝窑瓷器存世量最少

“汝、官、哥、钧、定”,从宋流传至今,五大名窑的传世器极为稀少。五大名窑传世珍品主要藏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国外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集美博物馆等也有所收藏。其中,汝窑瓷器存世量最少。

记者了解到,尽管世界上的博物院数以千计,但能藏有宋汝瓷者不足10家,这几家博物馆的馆藏汝窑传世物总计为67件,也有说法认为不足百件。台北故宫是汝窑瓷器最集中的地方,现有21件,其余则存于北京故宫、上海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等。

除了汝窑瓷器外,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所存的官窑瓷器加起来有几百件,哥窑瓷器也有几百件,定窑瓷器的数量则稍多一些。

事实上,各大博物馆都以收藏五大名窑瓷器为荣。五大名窑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在业内有说法认为,博物馆的等级高低也以收藏五大名窑的数量和品质论英雄。

拍卖:每件至少200万美元

早在明清时期,民间即有“纵有家财万贯,不抵汝瓷一件”的口碑广为流传。时至今日,汝窑瓷器价格更是扶摇直上。不过,尽管价格不菲,在拍卖市场上能够流通的汝窑瓷器,甚至包括其他五大名窑瓷器都是凤毛麟角。

由于五大名窑瓷器传世品大都已经归入世界各大博物馆或者顶级藏家手中,能够流通的五大名窑瓷器便极为稀少,且主要在欧美市场出现。

大陆拍卖市场上几乎没有出现过五大名窑的身影,乾隆很喜欢五大名窑瓷器,但从乾隆朝起,五大名窑瓷器便极为少见。为此,乾隆是到处收集。

正因凤毛麟角,五大名窑瓷器也是拍场宠儿。1989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了一只官窑洗,成交价为2200万港元。该官窑洗此前为日本藏家收藏,流传有序,被香港知名收藏家徐展堂斥重金收入囊中,而目前在欧美流通的五大名窑瓷器拍卖价每件应不低于200万美元。

事实上,近两年中国大陆艺术品市场风生水起,中国瓷器也在国际拍卖市场上频频爆出天价,尤以雍正、乾隆时期的彩瓷最为突出,突破亿元大关的大都为乾隆彩瓷。相比之下,五大名窑瓷器的拍卖价格并不是天价。

这种拍卖价格的不同受到目前收藏风尚的影响。尽管五大名窑瓷器代表了中国单色釉瓷器的最高水平,但国内藏家的收藏品味偏向于明清官窑,尤以雍正和乾隆官窑为主,国内藏家喜欢色彩艳丽的审美。

与此同时,国内高古瓷器市场有很多法律限制。为了避免盗墓猖獗,高古瓷拍卖是受限的,由此国际上对五大名窑瓷器的投放量也有限。

《免费古董评估鉴定咨询》微信;deng164391447电话;18217682770

抵价500元所得瓷扇竟值15万


多年前因爱好勉强收下的一把瓷扇竟价值15万,这让黄陂经营字画装裱生意的张潼异常兴奋。昨日,在武昌庙会的长春观免费鉴宝现场,一把瓷扇吸引了众多目光。 

记者看到,该瓷扇做工精细,厚度约为2毫米,正面为山水画,背面是未上釉的瓷器胚胎,重量约2斤。 

专家多番鉴定后表示,该瓷扇为民国早期作品,出自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的汪野亭之手。 

“可能是当时流落民间的官窑师傅制作,然后汪野亭进行作画,但目前已无法考证。”文物专家蔡华初表示,此扇价值在15万元以上。 

谈及瓷扇来历,53岁的黄陂人张潼说,1979年的一天,一位80多岁太婆来到装裱店,要求对一幅早期的黄鹤楼画作进行装裱。“当时太婆无法承担500元的装裱费,最后提出用这把瓷扇作为回报。” 

张潼称,由于太婆十分诚恳,自己又特别喜欢这幅瓷扇画,最后只得勉强成交,真没想到值15万。 

据统计,在活动举行的短短两个小时内,参与鉴定的物品达百余件。

明代瓷器纹样考释:“一秤金”


看清代、民国的陶瓷书籍,常见“一秤金”这个名词。如乾隆年间朱琰撰写的《陶说》一书卷六“说器下”在说“嘉靖窑”时提到:“赶珠龙、外一秤金、娃娃花碗,里外满地娇花碗。”(见《中国陶瓷古籍集成》444页)从上下文的内容看,“一秤金”应该是一种纹样。但究竟是一种什么纹样?从字面上看不出来。

关于明代陶瓷纹样的历史资料,地方志中记载较详细。查嘉靖年间王宗沐编写的《江西省大志》,其中有一篇专门记录嘉靖八年至三十八年间,皇帝向景德镇定制御用瓷器的物品清单。清单包括瓷器的品种、纹样、数量等。这份物品清单里记载道:嘉靖“十三年,青花白地赶珠龙外一秤金娃娃花碗三千二十,青花白地福寿康宁花钟一千八百,青花地里升降戏龙外凤穿花碟一千三百四十。”嘉靖“二十一年……一秤金娃娃花碗二百四十。”这两条记载比较清楚,“一秤金”是一种与娃娃纹有关的纹样。对照《陶说》与《江西省大志》两段文字,可知《陶说》是引用《江西省大志》的记载,但说得没有原作清楚,加上今人断句不当,容易引起误解。“一秤金娃娃”才是这种纹样的完整表述。

细看《江西省大志》,嘉靖朝历年定制御用瓷器纹样,除了十五年和二十一年用“一秤金娃娃”这个纹样名称,二十三年改用“耍戏娃娃”“四季花耍娃娃”了。“耍戏娃娃”“耍娃娃”好理解,指的应该是在玩耍的娃娃,这在明代瓷器实物上很常见(图1、图2)。那么,“一秤金娃娃”与“耍戏娃娃”“耍娃娃”有什么不同吗?“一秤金”的本意是什么呢?

“一秤金”的来历与《西游记》有关。《西游记》47、48、49三回里,讲唐僧师徒一行西天取经来到车迟国通天河时,到附近的陈家庄一户陈姓人家化斋食宿。陈家有两兄弟,老大六十三岁,有一个8岁的女儿;老二五十八岁,有一个7岁的儿子。两兄弟正在为一儿一女做“预修亡斋”。因为他们这里有一个妖怪,每年要村庄贡献一对童男童女给它吃,今年正好轮到陈家出童男童女。

交谈中,陈老大告诉唐僧师徒自己的女儿名叫“一秤金”。八戒问:这个名字听着贵气,是什么意思呢?陈老大解释道:“我因儿女艰难,修桥补路,建寺立塔,布施斋僧,有一本帐目,那里使三两,那里使五两,到生女之年,却好用过有三十斤黄金。三十斤为一秤,所以唤做一秤金。”由此可见,“一秤金”在《西游记》里是一个8岁女童的名字,而且女童是费了很大的代价才得到的回报。

了解了情况后,猪八戒装扮成童女“一秤金”,孙悟空则扮成童男,作为祭品去会妖怪。降妖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经过几番斗法,最后请来观音菩萨才降伏了妖怪。原来那妖怪是观音住地一口莲池里养大的一条金鱼精。

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很早就在民间流传,而《西游记》成书则大约是在明代中期。很可能因为《西游记》故事在嘉靖时影响巨大,“一秤金”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一秤金”具有宝贵、可爱的含义,“一秤金娃娃”用作瓷器纹样名称,也就是宝贵、可爱娃娃纹样的意思。这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不难理解。

瓷器上装饰娃娃纹,早在唐末五代就有。明代青花娃娃纹样,最早出现在永、宣官窑器上,然后传入于民窑,也应用极为广泛。历来的娃娃纹样都是以活泼、可爱形象示人。嘉靖年间“一秤金娃娃”作为御用瓷器纹样,应该也不离“活泼可爱”范畴。而且“一秤金娃娃”所指的童男童女形象、年龄等相对明确,瓷画工匠按此要求绘制娃娃纹,会更符合皇上的心意。这是将“一秤金”作为娃娃纹样定语的好处。

不过,“一秤金”在《西游记》里差点作为祭品被妖怪吃掉,这种命运又让人有不舒服的感觉。妖怪吃童男童女是为了长寿,嘉靖帝那时候也在千方百计地请道士为自己袪病延寿。这难免会让人联想嘉靖帝是不是也有吃人肉以延寿的念头?或许是为了消弥这种误解,所以后来定制御用瓷器时,“一秤金娃娃”纹样才改称“耍戏娃娃”“耍娃娃”了?不得而知。

一件高仿瓷至少赚20万陶瓷造假揭秘


目前,仿造最为密集的三个地区为:景德镇、禹县神镇和福建龙泉地区。据了解,目前仅景德镇一地,个体窑厂已近万家。

高档仿造古陶瓷,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城市和国外。

香港和台湾地区,往往作为仿造古陶瓷销往国外的中转站。

调查背景

杨静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文物市场95%为赝品。”此语一出,四座皆惊。这对于时下红火的文物收藏界,无异于晴天霹雳。

杨静荣教授现为故宫博物院陶瓷组研究员,从事古代陶瓷研究三十余年,遍访各地古陶瓷仿制企业。长时间与仿造者直接接触,使他了解到很多鲜为人知的细节。记者近日走访了这位国内以敢说实话著称的古陶瓷专家,为读者揭开古陶瓷造假的内幕。

古陶瓷造假·利润

一件高仿瓷至少赚20万

仿造分工逐渐细化,各环节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要价越抬越高

提及古陶瓷造假,杨静荣教授更愿意用“仿造”一词。“基本上,每个高水平的仿造组织者都会供养两个制瓷环节的技术高手。”杨教授举例说,在景德镇,一位仿造高手以每月每人万元的薪酬,分别供养一个专门研究用料配方和一个进行拉坯的技术人员。

“这样下来,成本也随之增高。”杨教授说,由于高仿瓷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基本上每年两名技术工人合作只能完成一件作品,仅他们每年的工资总额就达20余万元。

同时,仿造过程的分工逐渐细化,各环节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其要价也越抬越高。例如,将新瓶作旧这道工序,在各地已经成为一个谋生的专业,在仿制企业密集的村镇,可以见到满街涂写的“专业作旧”广告,就像大城市中“刻章办证”的小广告。

杨教授说:“一件高仿瓷,市场行价约为五六十万元。”除去工人工资、材料费用、租用窑厂等费用,每件高仿瓷的利润至少为20万元。据说,上世纪90年代,第一件高仿元青花的瓷瓶,在国外就拍出了300余万元的高价,其利润率之高可见一斑。

初见|钧瓷:入窑一色 出窑万彩


器爱好者都知道中国有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

五大名窑各有千秋,其中钧瓷入窑一色 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历来为大家津津乐道。

钧瓷发端于汉代,是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传统钧瓷有尊、鼎、钵、洗、瓶等陈设品。

其胎质,坚实细腻、精纯;

其釉质,深厚透活、晶莹玉润,富有明快的流动感。

其造型,端庄古朴、线条优美;

其釉色,绮丽多变、流光溢彩,彰显了唯吾独尊的王者风范。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叩之声,圆润悦耳,清脆动听;

观之形,端庄优美,古朴典雅。

置之庭室,富丽堂皇,满屋生辉;

陈之几案,赏心悦目,雅致韵人。

钧瓷的名贵,在于其独特的窑变釉色,其釉色乃自然形成,非人工描绘,也无法人为操控。

正所谓“钧瓷无对,窑变无双”,每件钧瓷釉色,都是唯一的,都是稀世孤品。

赏色彩:

红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

重叠渗透、相映成辉、五彩缤纷、璀璨夺目;

品意境:

灵动飘逸、浑然天成、千变万化、意味无穷,

形神兼备、似真似幻、意境高远、梦幻天成。

观图案:

如翠竹生烟、星辰满天、云雾霞霭、花草虫鱼,

如寒鸦归林、夕阳残照、高山云雾、峡谷飞瀑。

千钧万变,意境无穷。

这正是——

出窑一幅元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

晚霭微茫谭影静,残阳一抹淡流霞。

天启瓷一鸣惊人 拍出1232万元


以斗彩为代表的成化瓷,以青花为表率的永宣瓷,以戗金为特色的嘉靖五彩是明代瓷器的三甲,然而,除了这三甲,在不问朝政、埋头于做木匠活、自愿出租权力给宦官魏忠贤、加速了明朝灭亡的天启皇帝时代,景德镇的瓷器也有着鲜明的特色。

富商及文人成为新庇护人开辟景德镇瓷器诗画装饰先河

天启时期官窑的突然停烧,让这个经历了200余年以官窑为中心的窑场失去了指路人,面临着资源枯竭和失去了最大的皇家客户———创造瓷器辉煌的庇护人和赞助人的问题。

而还有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式样的来源。200多年来,景德镇官窑瓷器往往是由皇家提供式样,民窑瓷器多是跟风,或是对皇家样式稍作修改而已,从来没有担心过现代人所说的工业设计。到了天启朝,民窑自身不得不担负起从设计到制作的全过程了。

景德镇在没有官窑的情况下开始寻找自己的纹饰,恰好在万历年间,民间开始流行画册,而距景德镇不远的新安就是刊行画册的重要地点。天启年间比较著名的画册包括了各种花草鸟禽等等,这些画册的内容就是景德镇瓷器装饰新的来源。这些适合不同口味的瓷器装饰情趣,带来了新瓷器的曙光。

2010年,一件天启朝米万钟制青花洞石花卉出戟觚在拍卖会上以1232万元的成交价创造了明朝民窑瓷器之最。难以想象,名不见经传的天启瓷器一鸣惊人。

官窑停了,富庶的江南商家和游手好闲的风骚文人挺身而出,取代画家成为了景德镇新的庇护人,他们开始大量订制瓷器。

文人必有文人的喜好和怪癖。没有诗的画只能作为装饰用,画意好却无诗情,而天启瓷则开辟了景德镇诗画装饰的先河。

器型变化无常,出现了四方、六方、八方面体

天启之前的瓷器除了一些文房用瓷之外,一般都是以圆形为主,而且基本都是对称的。这当然与瓷器使用轱辘车成型有关,而更主要的是与大家的审美取向紧紧相连。到了天启朝,可能与外来影响有关,一大批日用瓷器出现了四方、六方、八方面体的形状,还有扇形、马形、兔形、山形、琵琶形、桃形、菱形等各种形状的瓷盘。更为出奇的是,有些甚至把盘子弯曲成半平半竖的形状。林林总总,有时候甚至让人感觉,这些瓷器并不是国内生产的。

立件来说则有水桶、提篮盘。这些瓷器制造复杂,一般都要借助手工捏塑成型。这些器型怪异的瓷器在日本及东南亚地区保存有不少,而且都有其相关的用途。在餐桌上,形状不一的盘碟用来盛放各种不同的食物。一般来说,这些器型怪异的瓷器瓷胎都比较粗,有一定的分量,与之前那些追求薄而细的瓷器来说有些趣味不同。凹凸不平的釉面、笨拙而又变化无常的形状,如果与佳肴相配,这种粗大明反而会给人一种拍手叫绝的感受。

原料枯竭,新的瓷土质量不太好,出现脱胎暴釉

根据刊行于崇祯十年的《天工开物》记载,万历之后,麻仓土枯竭,景德镇不得不在邻近地区寻找新的瓷土原料,比如用高岭的瓷土加上开化(祁门)的糯米团。但是由于质量不太好,胎和釉的收缩率不同,在器物的边沿常出现脱胎暴釉的现象。还有可能就是釉的流动性比较大,瓷器普遍粘沙。出窑就暴釉、粘沙,现在看来是次品,可是在当时的景德镇盛名之下,奢侈品的瑕疵或许都成了一种风情。时过几百年至今,仍然有人爱得深切,模仿之人从未中断过。而这个模仿又是难上加难,谁都没有仿制成功,让这个风情更显得难以捉摸。

粗大明,有人诋毁,有人却爱得难舍难分。细细品味,追其原因,原来这与茶道的审美观紧密相连。茶道起源于我国宋朝,深得东瀛人的爱好,绵延千年至今依然是修行养生之道。茶道推崇“冷、冻、枯、寂”,继水吉的建窑天目盏之后,天启瓷器的瑕疵竟然与茶道不谋而合。闭上眼睛设想一下,席地正坐在暗暗的小茶室里,高砂瓶(天启瓷里最为著名的仿龙泉花插)里插上一枝野花,天启的火种罐、水罐、手巾罐有序地摆在面前,手捧一个盛有浓绿粉末茶水的黑色天目盏,的确会使你远离尘世的喧噪,感受到那种心无杂念的枯与寂。

家有万贯?不如家中钧瓷一片!


家有万贯?不如家中钧瓷一片!

北宋五大名窑:汝窑、哥窑、定窑、官窑、钧窑,但是流传下来的俗语就只有:家中万贯,不如家中钧瓷一片。但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讲解。

钧瓷发端于东汉,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被称为国宝、瑰宝。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是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2008年,钧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钧瓷胎质细腻敦实,釉厚浑活。钧窑的釉色基调是青色,偶然有在青色中出现或深或浅的红色或紫色来,而这种紫色,有时像云后迸射出万道霞光,有时像万里晴空飘浮的彩云。古人有诗赞:“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烟光凌空星满天,夕阳紫翠忽成岚。”

钧瓷花盆

钧瓷色泽,红若胭脂朱砂者为最,青若葱翠紫若墨者次之。这些绚烂奇妙的色彩在烧制中自然形成,即使同施一种釉,一经烧成即五光十色,变幻无穷。红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五彩渗化,相映生辉。在不同光线、不同角度下观赏各有情趣,耐人寻味,并辄有新意。

钧瓷渣斗

(1)宋代产品 胎色较深,呈浅灰色或褐紫色;胎质坚硬。 釉为乳浊釉,釉色有天

钧瓷钵

钧瓷蓝、月白、玫瑰紫和海棠红等品种。器物上单独的紫斑几乎不见,绝大部分都是青蓝釉和红釉互相融合的玫瑰紫色。 圆器内底釉中有“蚯蚓走泥纹”的曲线,是宋钧的特征之一。 器外底普通刷一层芝麻酱色釉,亦为宋钧特征之一。器物多为盆、盘、碗、瓶等日常用品,也烧制奁、洗、尊等陈设慈。盆、洗及尊等宫廷用器的底部均刻一个由一到十的数字。

(2)金代钧瓷突出的器形有龙首八角把杯、胆瓶及折沿盘等,无"蚯蚓走泥纹"及外底刷芝麻酱色釉特征,器身与器底釉色相同,器物上的紫色大多为单独的紫斑。

(3)元代钧瓷胎体厚实,器型高大,釉面有针孔,堆花装饰多见。

(4)明、清仿钧釉有宜兴窑(宜钧)、石湾窑(广钧)、景德镇窑(炉钧)。

鉴定技巧:

润:釉质有玉的温润感、光泽柔和,不同于一般瓷釉贼亮的浮光,而是一种乳光,这种乳光使钧釉的光泽如玛瑙一般,似玉非玉胜似玉,有一种温润优雅的质地美感。

活:釉面有动感,不死板。常见到流过足的钧瓷釉面特别漂亮,就是釉面比较活的原因。钧瓷只有釉面活才能表现出比较好的艺术效果。其口沿、凸棱、炫纹、乳钉之处釉面脱口、出筋,产生虚与实的对比变化的美感,都与釉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纯:釉质纯净的窑变单色釉,如天蓝、天青、月白、豆绿等,色纯而不杂。釉具有前述厚,润活的特点,釉面往往有开片纹路,欣赏起来有纯净的美感。

变:釉面色彩变化丰富,五彩渗透。一件瓷器釉面上同时出现多种复杂的色彩,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可谓紫中藏青、青中透红、红中寓白、白里泛蓝、蓝中有绿,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变化万千。富于变化,是艺术审美的基本要素之一,钧瓷也不例外

厚:厚有两种含义,一种是釉质厚实,乳浊度高,不露底;二是指釉层较厚,不浅薄。厚是钧釉的基本的特征,釉厚更利于钧瓷的窑变。钧瓷之所以大气、凝重、耐看、釉厚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

正:釉面颜色纯正。例如红色就要鲜艳好看,或如鸡血,或如海棠,不能发乌。釉面缺少变化色又不正的钧瓷就太一般了。娇艳的釉色明快点,老辣的釉色深沉点,都是钧瓷纯正到位的颜色。

纹:釉面上出现的各种纹路或斑点。有蚯蚓走泥纹、冰裂纹、鱼子纹、龟背纹、蟹爪纹、飞瀑纹、兔豪纹、蛛网纹、流星斑、虎皮斑、雨点斑、雪花点、油滴斑、珍珠点等。这些纹路和斑点给钧瓷平添了一种肌理美。

境:釉面上形成的意境图画。其前提必须是通过窑变自然形成,不是人为所致。这些意境图画有人物、动物、山水、风景、传说故事等等。这种变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欣赏时能引起人的联想,情景交融,从而使人心情愉悦,获的美的享受。

碎宝 一枚青花瓷价值上万


看似毫不起眼的一块破瓷片,价格高达上万元,就因为它是元朝青花瓷标本。在万片瓷藏家王瑞华看来,这些别人瞧不上眼的瓷器碎片,却是了解瓷器收藏的“活标本”,可以称得上是“碎宝”。 

上周五,记者在江汉路步行街上的武汉市大唐拍卖有限责任公司里看到了王瑞华和他的400多件瓷片标本。这些碎瓷都是王瑞华的个人藏品,为了能让收藏爱好者与器物零距离接触、上手把玩瓷片,王瑞华特别从收藏的上万件碎瓷片中挑选出了这400余件最具价值的。 

“虽为残片,但价值不菲,是研究瓷器不可或缺的标本和资料。”王瑞华介绍,这400多件瓷片有宋代的汝窑、钧窑、吉州窑、定窑等民窑产品,还有元、明、清青花瓷器代表作的残片。 

一件元青花大盘(残片)价值高达1万多元。王瑞华介绍,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元青花是中国陶瓷艺术的最高峰,目前可见的真品不过300件左右,只有省博物馆、武汉市博物馆有馆藏,因此他拥有的这种陶瓷碎片就显得弥足珍贵。 

另外记者注意到一件元釉里红玉壶,全部由碎瓷拼成,还有一小半的瓷片缺位,“这个瓷瓶,连湖北省和武汉市博物馆都没有完整的。”王瑞华笑着介绍,可见其稀有和珍贵的程度。 

◇藏家故事同行笑他蜜月都要逛“窑子” 

万片瓷藏家王瑞华,以前是武汉文化局的职工,现在又在中山舰博物馆工作,可以说一辈子都在与古玩打交道。 

“我是从1990年开始收藏瓷片的,这个既是个人爱好,又是工作需求。”王瑞华利用旅游、出差的机会,到全国各地古陶瓷遗址如河南汝窑、福建建窑、河北定窑、浙江龙泉窑、湖北湖泗窑等地探访。甚至有同行笑话他——蜜月里都要逛“窑子”,其实是指他经常到窑洞捡拾瓷片,连结婚度蜜月也不放过。 

二十年来,王瑞华在每天和碎瓷器亲密接触的过程中练就了鉴赏瓷器的好功夫。“文物鉴定不能从书本到书本,书本只能增加知识,不能增加经验,经验必须要到实践中去体会、揣摩、学习。”王瑞华告诉记者:“瓷片在手,可以看到瓷器的造型、胎釉、工艺、绘画风格等,从而提升收藏爱好者的鉴别能力。” 

◇藏家传经 

明写意清写实

不同时期瓷器各有特征 

“明晚期的鸟兽线条明快,以写意为主;清代的绘画十分精细,以写实为主。”王瑞华介绍,判断瓷器要从造型、胎、釉、纹饰等多个方面观察,他随手拿起一件瓷片,就判定为清朝康熙年间的,理由是“这件瓷片密度高,分量重,上面的图案非常有层次感,犹如宣纸上的水墨画,一看就是康熙年间造的。”又拿起一件瓷片,王瑞华说,“这是清朝光绪年间的瓷盘。因为清初盘延陡、有突出感,清末盘延平。” 

关于鉴赏瓷器,他做了个比喻,“就像大家家里用的开水瓶,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征,早期是竹子外壳的,后来是铁的,也有的是塑料的。文物也是同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完整的瓷器虽已不在,但它的精美工艺却在瓷片上局部地保留下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