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如何鉴别豇豆红瓷器 > 导航 >

清朝康熙豇豆红瓷器怎么鉴别?

清朝康熙豇豆红瓷器怎么鉴别?

如何鉴别豇豆红瓷器 怎样鉴别豇豆红瓷器 清朝瓷器鉴别

2021-02-01

如何鉴别豇豆红瓷器。

清朝康熙豇豆红瓷器怎么鉴别?豇豆红是在清朝康熙晚期所烧成的一种铜红釉,它的烧成难度非常大,因此传世的作品极其少,一直以来都深受收藏家们的青睐。今天小编就要来为大家讲一下清朝康熙豇豆红瓷器应如何鉴别以及介绍一下豇豆红釉洗的知识与图片。

首先先来说说如何鉴别清朝康熙豇豆红瓷器:

1、器形。器形与色彩一样一样是一个比较直观的因素,看豇豆红的器形主要记住一点,就是豇豆红是没有大器的。康熙年间,豇豆红瓷器最常被最为文房用具,比如太白尊、石榴尊、菊瓣瓶、柳叶瓶、洗、印盒等等。

2、颜色。豇豆红是一种高温釉,是在康熙晚期出现的一种铜红釉品种,所谓的铜红釉是一种以含铜的物质作为着色剂,经过还原焰烧过之后形成的红色釉。它的颜色非常特别,整体颜色是不均匀的粉红色,十分像豇豆,故因此得名。豇豆红的色彩是其他瓷器所没有了,就算是普通人看一遍也会对这种颜色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象。

3、年代。豇豆红主要流行于康熙晚期,康熙时期的文房用具中时有见到,但是到了雍正时期就已经烧制得很少了,雍正之后就更是难以见到了。辨别豇豆红的年代要看它究竟是康熙时期制的,还是光绪时期、民国时期甚至是现代的一些仿制品。如何通过年代来辨别豇豆红瓷器可以从这几点来着手:1、观察底釉的氧化程度。2、观察胎骨的年代特征。3、观察落款,传世小件的豇豆红瓷器底部大多都有“大清康熙年制”的三行六字楷书官窑款。4、感受重量。

接下来再来说说豇豆红釉洗的知识。

豇豆红釉洗的高为3.9cm,口径为8.2cm,足径为7.5cm,洗敛口,圈足。里面施白釉,外面是豇豆红釉,足底是白釉,落款为“大清康熙年制”,共三行六字,为楷书款。豇豆红上面有一些绿色的苔斑,形成了一种别样的美感。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康熙郎红瓷器怎么鉴别断代?


近来看到有不少朋友对红釉器,特别是郎红类比较感兴趣,对于不同时代郎红的断代也有热烈的讨论。这里着重探讨的,康熙郎红瓷器怎么鉴别断代?

何谓郎红?

凡具有浓重红色(越往底部颜色越深)、玻璃质感强、有中至大开片、器型口因釉的脱流而露出胎骨的单色红釉,均可归为郎红类。真正的郎红,就是康熙本朝所烧制的官窑或官民窑。康熙后的,都为仿郎窑。仿烧康熙郎红,主要在清中晚期(嘉道、光绪)和民国初期。

康熙郎红的特征

第一看红

鉴定瓷器的标准依据,如包浆、胎骨、胎底,在断代郎红类红釉器,有一定作用,但并非绝对有效。本人通过文献记载、实物查看,提出鉴定郎红的真伪、断代郎红,第一要素是发色,即红釉的颜色。其次是包浆和玻璃质感、最后才是胎底胎骨。

那么康熙郎红的标准发色如何? 康熙本朝所烧之郎红器,由于高温铜的比例极高(所谓不计成本),因此,烧制出的结果,就是在自然光下,器型表面的红釉发色呈深紫红色,或深玫瑰紫红色。打个比方,就好比新鲜猪肝切开后其剖面的中央部的浓紫红色(有卖菜烧菜的朋友自然能够体会)。而在强光照射下,高温铜对光中的六色(橙、黄、绿、青、蓝、紫)完全吸收,对红色基本不吸收,使人的肉眼,产生鲜红色质感。因此,康熙郎红只有在强光直射下,才会有鲜红色发色,而在自然光下,则呈深紫红色。康熙后仿制的郎红,则此特征比较淡化,往往一眼看去就呈鲜红色。

第二看玻璃质感、开片

康熙郎红因烧制不计成本,釉水肥厚,在配料时,还配以玛瑙,因此,烧出的结果是表面具有极强的玻璃质感。

高温烧制下,形成自然开片,开片不均匀,呈中至大开片。开片不明显,隐于釉层下,与高温铜结合完美。在40倍放大镜下,显示在有少量的气泡。

第三看胎底

不少人会存疑,胎骨不是非常具有实际效果么?为何首看胎底?原因是康熙后仿烧的郎红,有很多就是拿康熙的白胎去复烧的。因此,胎骨不是唯一有效特征。康熙郎红的胎底,历史记载,实物考证的有两类,一是萍果青,此为康熙晚期产品之特征,二是米汤底,此为康熙早期产物之特征。三是糖白釉,除了釉色不同,三者的开片大小亦有差异。如萍果青的胎底,开片大,不明显,而米汤底,则开片纹小,与萍果青比,开片纹显着。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此三类胎底外,还存有一类型,为萍果青泛红釉胎底,还有少量的以红釉为主的胎底。

此外,康熙郎红还有一特征,往往被忽略,那就是康熙郎红一般以小中器型为主,大器较少。这里不能说没有,而是较少。

到了清中晚期,仿康熙郎红的器物,一般在红釉发色、玻璃质感、开片、均与康熙本朝产物有区别,在器型上,也有较大变化,如大型器出现。后仿郎红,以光绪朝的作品最好。

近来看到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新品,此类品的共性是,用化学料配出介于深紫红色与鲜红色之间的红色,我称为“妖红”。有玻璃质感,有开片。器型也变化多端,有小器,亦有大器、巨大型器,喜爱收藏朗红的藏友对此祸害品,须要小心。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康熙郎红瓷器怎么鉴别断代”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清康熙豇豆红瓷器有什么特点?


清康熙豇豆红瓷器有什么特点?豇豆红瓷器是清康熙后期,景德镇御窑厂仿造明代永乐、宣德红釉衍生出来的一种名贵的高温铜红釉新品种。它是各种铜红釉器物中最精妙的一种。豇豆红的釉面幽清浅红,匀净细腻,釉面上又晕散着天然星星绿色苔点,这种釉料在高温窑中的变化,形成了一种天然变幻的情趣。它恰似豇豆的红色,又红中泛绿,似朝霞中的桃花,又宛若美人醉酒时的肤色,故别称为“美人醉”和“桃花片”。此外,还有“大红袍”、“正红”、“娃娃脸”等称谓。清人洪北江诗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豇豆红的烧成难度比郎窑红更大,因此无大件器物,不过24厘米,而且器形也不到10种,大多是文房用具,如印盒、水盂、笔洗等,其他还有少量的柳叶瓶、菊瓣瓶、莱菔尊、太白尊、苹果尊等。器物一般为圈足,足脊较窄,胎质细腻光洁,足内施白釉。除了柳叶瓶和盘外,均在器物外底白釉下以青花料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行双行款,无边栏。

豇豆红釉所具有的柔和色调,是由于釉中的铜胶体错综复杂的分布而形成的,烧成时倘若氧化焰超过需要量,就会出现绿斑,其烧成技术很难掌握。由于其烧成困难,从创烧到停烧时间短,且又是康熙宫廷御用品,故而流传下来的器物很少,成为高温铜红釉瓷器中最为名贵的一种。其中大部分传世品已于上世纪初流散国外,收藏于各国著名的博物馆和收藏家手中,据说仅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就收藏有100多件,比国内各博物馆收藏品的总和还多。

康熙宫廷御用豇豆红瓷


2004年4月25日,苏富比拍卖行在香港一次古瓷拍卖会上,一件高12.5cm的清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成交价为360000港元;同年12月8日,一件高8.8cm的清康熙豇豆红龙纹水盂在上海信仁拍卖成交308000元。到了2005年5月30日,在香港佳士得一次拍卖会上,一件高16cm的清康熙豇豆红柳叶瓶成交1017600港元;2005年11月28日在香港佳士得另一次拍卖会上,一件直径12.6cm的清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成交1144800港元。清代豇豆红釉器物拍卖价连续走高的可喜现象,吸引了多少陶瓷收藏投资者的眼球。

豇豆红瓷器是清康熙后期,景德镇御窑厂仿造明代永乐、宣德红釉衍生出来的一种名贵的高温铜红釉新品种。它是各种铜红釉器物中最精妙的一种。豇豆红的釉面幽清浅红,匀净细腻,釉面上又晕散着天然星星绿色苔点,这种釉料在高温窑中的变化,形成了一种天然变幻的情趣。它恰似豇豆的红色,又红中泛绿,似朝霞中的桃花,又宛若美人醉酒时的肤色,故别称为“美人醉”和“桃花片”。此外,还有“大红袍”、“正红”、“娃娃脸”等称谓。清人洪北江诗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豇豆红的烧成难度比郎窑红更大,因此无大件器物,最高不过24厘米,而且器形也不到10种,大多是文房用具,如印盒、水盂、笔洗等,其他还有少量的柳叶瓶、菊瓣瓶、莱菔尊、太白尊、苹果尊等。器物一般为圈足,足脊较窄,胎质细腻光洁,足内施白釉。除了柳叶瓶和盘外,均在器物外底白釉下以青花料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行双行款,无边栏。

豇豆红釉所具有的柔和色调,是由于釉中的铜胶体错综复杂的分布而形成的,烧成时倘若氧化焰超过需要量,就会出现绿斑,其烧成技术很难掌握。由于其烧成困难,从创烧到停烧时间短,且又是康熙宫廷御用品,故而流传下来的器物很少,成为高温铜红釉瓷器中最为名贵的一种。其中大部分传世品已于上世纪初流散国外,收藏于各国著名的博物馆和收藏家手中,据说仅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就收藏有100多件,比国内各博物馆收藏品的总和还多。

光绪至民国时仿制的康熙豇豆红釉瓷器传世较多,有柳叶尊、太白尊、水洗、印盒等,但仿品或胎体过重,或胎体过轻,或造型比例失调,或釉色失真,尤其是豇豆红釉中的绿色苔点是极难仿制的。鉴定时还要记住康熙豇豆红的特征,仿品中的有些器形,是当时康熙朝豇豆红瓷器中所没有的。

豇豆红太白尊“康熙特有”


豇豆红是铜红高温釉中的一种,以其不均匀的粉红色、犹如红豇豆一般而得名。因其浅红娇艳似小孩脸蛋、如三月桃花,又被人称为“娃娃脸”、“桃花片”、“美人醉”。豇豆红是康熙时特有的釉色,器内施白釉,外部铜红釉分若干次吹釉而成。在烧成过程中由于气氛的原因釉面上形成不均匀的绿色胎点。豇豆红产量很少,太白尊(水盂)是其常见的造型。早在1994年的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清康熙年制的豇豆红太白尊的成交价即为人民币604200元。

真品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

真品名称: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

尺寸:高8厘米 

介绍:釉色为豇豆红典型色,红色匀和晶莹,当中还羼合点点绿苔。尊的肩腹过渡自然,浑然一体,不见仿品的生硬感。口部小巧,比例合适,口部外翻如唇口。口部留白,这是出于红白对比装饰的考虑,通常称之为灯草边。器腹隐隐约约能见龙纹暗刻花,因釉色均匀,显示出来的效果也一致,没有出现突兀状。放大镜下能见气泡稀疏,通透自然。底足露胎洁净细腻,略见一丝火石红。底釉白中泛青。“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中锋运笔,笔痕清晰,虽书写稍欠工整,但显示了康熙款式的一种特点。 

现仿清康熙豇豆红太白

仿品名称:现仿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

尺寸:高8厘米

介绍:此仿品红色太鲜,深浅明显,与豇豆红的基本色调相去较远。仿品肩腹过渡较自然,只是口部太大,失去了太白尊造型的基本特点。此仿品口部施釉,违反了康熙色釉瓷口部留白或施白釉的基本特征。口部做工不规整。器身能见丝丝旋削痕迹,特别是釉薄处更为明显,这是康熙豇豆红器物中不可能见到的。放大镜下见气泡也大小不一,但缺乏通透感。

底足火石红明显。胎体粗糙,修削不够平整。

豇豆红釉瓷器如何进行鉴别


豇豆红釉瓷器的釉质十分的匀称,虽含有一定的粉质但十分的细腻,红釉中大多数时候都是会出现不少因烧制时氧化还原程度的不一样而出现的绿色苔点,但是并不会影响其价格。

一、釉色

红釉瓷器的釉色有上下高低之分,正红色会上乘,被人们誉为“大红袍”,在颜色上特别的鲜艳,通体一色,洁净无瑕。在中等档次的釉如豇豆皮,会出现一些深浅不一的斑点,和正红相比会更加的柔和悦目一些,还有的会在器身或口沿的位置上出现“缺陷美”的绿斑苔点。

颜色比较浅的被人们称为是“娃娃面”、“桃花片”,虽然说在颜色方面不会比深者来的美艳,但是却别具一番风格。

下品者,通常来说颜色会更加的浅一些,或呈晦暗浑浊,被人们称为是“乳鼠皮”。而其中质量最差的就是“驴肝、马肺”色了,瓷器的器身为灰黑色,色泽不均匀。

二、器状

豇豆红釉瓷器的器状一般都是偏小的,没有大器,最经常看见的是文房用品,包括石榴尊、菊瓣瓶、柳叶瓶等等。如果说有看到大件的器物,那就绝对不可能回事豇豆红瓷器,此外在颜色上十分独到,是其他的瓷器所没有的。

三、年代

在进行豇豆红釉瓷器收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是要辨别豇豆红的年代,看下到底是康熙“本朝”所制作的,还是在光绪、民国时期制作出来的,当然最差的情况就有可能是现代仿制品,其中所讲究的要素也是很多的,伪造者在进行豇豆红釉瓷器的伪造的时候往往是挖空心思。

1、要从瓷器底釉的氧化程度来对其年代进行鉴别,氧化程度越高,说明年代越久。

2、看下瓷器胎骨的年代特征,这点也是在鉴别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的要点。

3、需要看下瓷器的落款和重量,当然这是对于比较有经验的人才会更好的鉴别出来。如果是行家的话只需要上手一掂量,就能够知道这个瓷器到底是真品还是假货。

总的来说,目前在市面中的豇豆红釉瓷器的存量十分的稀少,有不少都在上世纪初流散国外,流落到其他国家的博物馆或者是收藏家的手中。据说光光是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就有收藏了一百多个豇豆红釉瓷器,比我们自己国家的博物馆的收藏数量还多。

豇豆红釉瓷器精品鉴赏及拍卖成交价格:

1:清康熙豇豆红釉菊瓣瓶,尺寸:高21.3厘米,估价:RMB 2,200,000 ~ 2,800,000,成交价: RMB 3,910,000 ,成交时间:2018.12.08,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康熙年制」款。

菊瓣瓶撇口,细长颈,圆肩,肩下渐收,腹下凸饰浮雕菊瓣纹一周。胎质洁白坚细,釉面莹润光亮,釉色红中透粉,鲜艳典雅,色泽均匀。瓶身下部菊斑凸起处偶露胎色,活跃釉色单一氛围,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品相同(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页21,图18)。瓶口内部红釉因氧化而产生绿色窑变,营造出内绿外红景象,正为豇豆红釉赞誉诗「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一句相映,为豇豆红釉瓷器中的上乘之作,不为多见。底施白釉,中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款。

2:清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尺寸:直径12.6厘米,估价:RMB 1,300,000 ~ 2,300,000,成交价: RMB 3,565,000 ,成交时间:2018.06.20,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康熙年制」款。

本品侈口小巧,外翻如唇,口部留白呈灯草边;短颈溜肩,鼓腹呈半球形,腹部暗刻三团螭龙暗纹,龙纹清晰。底部浅圈足修整圆润,胎质润白坚致,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太白尊」因形似唐代诗人李太白饮酒的酒坛而得名。豇豆红是康熙朝特有的釉色,非常名贵。外壁铜红釉分若干次吹釉而成,烧制难度比郎窑红更高,所以产量很少,多为文房用具,供皇帝内廷赏用。康熙以后,豇豆红釉烧制技艺失传。《陶雅》言:“太白尊惟康窑有之,各色俱备,惟红独多”,《饮流斋说瓷》亦载:“此等尊无巨大者,通体不过数寸耳,以豇豆红色或带苹果绿、苹果青色为多,腹有三团螭暗花,乃浅凹雕也,除康窑外历朝甚罕仿制,故价值之昂等于拱璧。

3:清康熙豇豆红釉镗锣洗,尺寸:直径12厘米,估价:HKD 2,500,000 ~ 3,500,000,成交价: HKD 3,422,000 ,成交时间:2015.10.06,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5秋季拍卖会。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青花六字三行楷书款镗锣洗为康熙时期典型宫廷文房用具,敛口,矮扁腹,浅圈足,造型小巧精致,线条流畅。内壁、外底部施白釉,略泛淡青色,外施豇豆红釉,娇艳粉嫩,釉面光洁明亮,玻璃质感强,洗上绿色胎点几不可见,宛如豇豆之红色,此发色为少见的大红袍品相,且保存完好,十分少见,仅见北京故宫所藏的一件清康熙豇豆红釉镗锣洗的发色可与之媲美。豇豆红是清代颜色釉中的名贵品种,倍受历代藏家珍视,清代康熙晚期景德镇新创的一种红釉品种,又有美人醉(霁)、桃花片、娃娃脸等名称。《饮流斋说瓷》中称「美人霁佳处在于淡红中显鲜红色与茶褐色之点,背光则显绿色」,仅限于太白尊、菊瓣瓶、柳叶瓶、莱菔尊、蟠螭瓶、印泥盒、镗锣洗、苹果尊等小件器物,以文房用具为主。豇豆红釉烧造难度很大,专供宫廷御用,因此极为珍稀。此器外底心书有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字体俊秀,布局疏朗。此镗锣洗无论从造型、品相、发色均堪称同类器形中的上品。康熙朝豇豆红制器,常为八件一套,为皇帝御制文房用品。若色美者成套陈设,颇感震憾,其地位之高不亚于同时期诞生的珐琅彩器。历代御窑制器中,惟豇豆红者品相悬殊,且民国时期大量仿制。可见其深受皇帝推宠,历史地位非同凡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不重视清代收藏的日本藏家亦将其视为珍宝,称其为桃花面的传说。

4:清雍正豇豆红釉梅瓶,尺寸:高23厘米,估价:RMB 1,200,000 ~ 2,200,000,成交价: RMB 3,335,000 ,成交时间:2017.12.18,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本品梅瓶小口圆唇,颈短细,丰肩,弧腹修长渐收,近底微撇,器形挺拔俊秀,线条柔美起伏,尽见迤逦之姿。造型俊秀,胎质细腻,施明丽的豇豆红釉,红似朝霞,红中泛有浅色斑块,并有星点绿苔映出,淡恬文静,赏心悦目。底施白釉,正中双圈内落「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豇豆红釉是康熙朝仿明宣德铜红釉的名贵品种,与郎窑红同负盛名,因其基本色调酷似成熟的豇豆而得名,又称「桃花片」、「娃娃面」、「美人醉」等极富诗意之词,纯熟掌握豇豆红釉烧制技艺的时间是康熙朝,由于高温铜绿釉极难烧制,仅供宫廷使用,且无大件器物,最高的不过二十厘米左右,且传世品也较少,传世所见豇豆红器物为烧造在文房用具上的釉色,直至雍正时期已极为少见。豇豆红釉共有三层,先是施在坯上的底釉,再有一层吹上去的颜色釉,最后盖上层釉。本品梅瓶上之红釉有明显豇豆红釉的特征,瓶身可辨吹釉时所形成之粉状釉色。雍正朝之豇豆红釉御窑本极为罕有,而梅瓶之大型陈设器物便是为凤毛麟角。

5:清康熙豇豆红釉镗锣洗,尺寸:直径8.5厘米;高3.8厘米,估价:HKD 1,800,000 ~ 2,800,000,成交价: HKD 2,124,000 ,成交时间:2017.10.02,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7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康熙年制」青花六字三行楷书款。

本品敛口,矮扁腹,浅圈足,造型小巧精致,线条流畅。内壁、外底部施白釉,略泛淡青色,外施豇豆红釉,娇艳粉嫩,釉面光洁明亮,洗上绿色胎点较为细小,整体观之宛如豇豆之红色,此发色为少见之大红袍品相,器外底心书有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康熙朝豇豆红制器,常为八件一套,为皇帝御制文房用品。若色美者成套陈设,颇感震憾,其地位之高不亚于同时期诞生的珐琅彩器。历代御窑制器中,惟豇豆红者品相悬殊,且民国时期大量仿制。可见其深受皇帝推宠,历史地位非同凡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不重视清代收藏的日本藏家亦将其视为珍宝,称其为桃花面之传说。

6:清康熙豇豆红釉莱菔尊,尺寸:高20.6厘米,估价:USD 700,000 ~ 900,000,成交价: USD 2,045,000 ,成交时间:2016.09.15,拍卖公司:佳士得纽约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9月拍卖会。

7:清康熙豇豆红柳叶尊,尺寸:,估价:HKD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HKD 1,460,000 ,成交时间:2009.04.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9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康熙年制》款。

8:清康熙豇豆红釉绿彩螭龙瓶,尺寸:高19.7厘米,估价:RMB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RMB 985,600 ,成交时间:2010.11.20,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康熙本朝。

直口,长颈,溜肩,腹部向下内收,圈足。胎体坚实,颈部缠绕一绿彩螭龙,螭龙造型生动,蜿蜒盘转于长颈之上,四爪张开,威猛神武。龙首微仰,目视上方,嘴微张,阴刻鬃毛飘于脑后,身上纹理刻画清晰,龙尾卷曲。通体施豇豆红釉,釉色深浅不一。足内施白釉,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该瓶造型优美,釉色明艳。豇豆红是以清代康熙时期创烧的又一种以铜为呈色剂的高温釉,色调淡雅娇嫩,犹如桃花,又酷似豇豆的红色,故称“豇豆红”。此外尚有“桃花片”、“娃娃脸”、“美人醉”等称谓。豇豆红是用多层次的吹釉法施釉,因而烧成后釉面微有浓淡深浅的变化。《南窑笔记》:“吹青、吹红二种本朝所出。”其中,所谓“吹红”即指豇豆红。康熙时期的豇豆红釉是十分名贵的品种,都作为宫廷御用器。由于烧成难度极大,因此多无大件器,传世以小型的洗、印盒、太白尊等文房用具为多见,此件即文房用器中较为稀少的品种之一,值得珍赏。

9:清康熙豇豆红釉暗刻团龙纹太白尊,尺寸:直径12.6厘米,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943,000 ,成交时间:2011.11.13,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康熙本朝。

豇豆红釉是康熙朝仿明宣德铜红釉的名贵品种,与郎窑红同负盛名,因其基本色调酷似成熟豇豆之红而得名,又称“桃花片”、“娃娃脸”、“美人醉”,民国《饮流斋说瓷》评述“豇红之所以可贵者,莹润无比,居若鲜若黯之间,妙在难以形容也”。豇豆红烧成难度很大,故只由官窑少量生产,仅供宫廷使用,且无大件器物,最高的不过20厘米左右。常见的器形也不过几种,大多是文房用具,少有中型盘和碗杯。康熙朝以后,豇豆红釉烧制技艺即失传,使这一品种更加弥足珍贵。豇豆红釉器流传至今者极少,其中大部分又在早年流散国外,收藏于各国著名的博物馆中,无论古今中外,皆为传世名品。

康熙豇豆红单色釉凤尾尊


康熙皇帝博大的风范与胸襟影响了御用瓷器,这时已从明代形质古雅、釉质肥腴变为气度高贵、釉质清丽的清代风格,康熙瓷器在工艺、纹样、型制等方面的创新上表现得尤为充分。

豇豆红是康熙晚期烧制成功的铜红釉品种,其色泽不易控制,又因其浅红娇艳,如小孩脸蛋、三月桃花、微醉美人,又被称为《娃娃脸》、《桃花片》、《美人醉》。其色调淡雅宜人,通体一色,洁净无暇,给人透亮坚挺自然的感觉,这和人工特意做出来的感觉完全不同,只要看过真品均能对仿品一眼洞穿。

其釉色高下有别,上乘者,名为《大红袍》或《正红》,明快鲜艳,通体一色,洁净无瑕;其次如豇豆皮,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柔和悦目。

豌豆红瓷器的烧制难度极大,成品也因品相而区分,大多豇豆红瓷器里会若隐若现的呈绿斑色,而通体呈豇豆红无杂色的相当罕见,当年乃皇帝御用之物。此尊乃该朝重器,红色发色纯正,透亮,象征着兴旺、发达、圆满等寓意,底施白釉青花双圈无字款。此器器型硕大,为国内乃至世界最大之豇豆红官窑瓷器。

康熙 豇豆红单色釉凤尾尊 尺寸:

口径:21.2cm

高:47.5cm

足径:10.5cm

豇豆红 珍贵的红釉瓷器


豇豆红瓷器首创于清朝康熙时期,它是尤为珍贵的铜红釉品种,在高温条件下烧造而成。表面呈分布不均的粉红色,常伴有绿色斑点,和红豇豆颜色相似,故而得名。

铜红釉的雏形出现在唐朝的长沙窑;在宋朝时期钧窑工匠基本掌握了钢红釉的烧造技术,但是未能烧出好的铜红釉瓷器;在元朝末期,景德镇窑成功烧出豇豆红;在明朝永乐、宜德年间,景德镇御窑工匠完全掌握了铜红釉烧造工艺,先后创制多个红釉品种。在清代康熙时期,工匠创制出郎窑红等新品种。红釉瓷器烧造在明代前期表现不错,但在成化之后一度陷入低迷,但是清代却创烧了很多红釉瓷器,实在是泽被万世。清代的红釉瓷器烧造相当繁盛,光是品种就有十余种,成功创烧郎窖红,意味着清代的红釉瓷器烧造工艺又上了一个阶段。而豇豆红瓷器是比郎窖红瓷器还要珍贵的一种高温铜红釉,再加上中国人推崇红色,其在清代瓷器中的地位之高可想而知。

豇豆红不如郎窑红那般热烈浓艳,它是一种深浅相宜的粉红,温润雅致,赏心悦目。瓷器的釉色是烧造过程中不断变化而形成的,一些瓷器的红釉中有苔斑,显得颇有意趣。一些红釉中掺杂深红色苔斑,一些红釉中掺杂绿色苔斑。含有绿色斑点的红釉瓷器,被人们称作““美人祭”和“美人醉”;颜色更淡一些的红釉瓷器,被人们叫作“娃娃脸”和“桃花泛”,虽然不如前者惊艳,但是却非常耐人寻味;颜色比前者更加浅淡或暗淡浑浊,被人们叫作鼠皮”和“偷树皮”。

若要在红釉瓷器的形容词前加上一个“最”字的话,豇豆红可以说是“最”珍贵的红釉瓷器。之所以豇豆红瓷器如此珍贵,一是因为豇豆红如美人面、婴儿脸一般精美细致;二是因为豇豆红的烧造难度非常大;三是因为只有清代康熙时期才生产豇豆红,并且只有皇室才有资格使用,故而流向民间的豇豆红非常罕见,大多是一些文房用具之类的小器。

豇豆红仿品或釉色黯淡昏沉,或器型线条呆板,即使和真品有相同之处,但是也远远不及真品,这主要是因为后人难以掌握豇豆红复杂的烧造工艺。大家在购买豇豆红瓷器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辨识真伪。

康熙郎红瓷器如何鉴别与断代


康熙郎红瓷器如何鉴别与断代。

近来看到有不少朋友对红釉器,特别是郎红类比较感兴趣,对于不同时代郎红的断代也有热烈的讨论。因此,通过本人对馆藏标型器件查看、民间收藏材料的积累,自己的研究,谈谈对郎红的认识。

关于郎红的定名、历史渊源,上海博物馆的陆教授有详细研究,陆氏的核心观点是所谓康熙“郎窑红”,在郎廷极之前,民间就有烧制,窑口众多,器型、发色也有较大变化。感兴趣的读者可查看原始文献,这里不再赘述。

这里着重探讨的,是郎红的鉴别与断代。

何谓郎红?

凡具有浓重红色(越往底部颜色越深)、玻璃质感强、有中至大开片、器型口因釉的脱流而露出胎骨的单色红釉,均可归为郎红类。真正的郎红,就是康熙本朝所烧制的官窑或官民窑。康熙后的,都为仿郎窑。仿烧康熙郎红,主要在清中晚期(嘉道、光绪)和民国初期。

康熙郎红的特征

第一看红

鉴定瓷器的标准依据,如包浆、胎骨、胎底,在断代郎红类红釉器,有一定作用,但并非绝对有效。本人通过文献记载、实物查看,提出鉴定郎红的真伪、断代郎红,第一要素是发色,即红釉的颜色。其次是包浆和玻璃质感、最后才是胎底胎骨。

那么康熙郎红的标准发色如何?康熙本朝所烧之郎红器,由于高温铜的比例极高(所谓不计成本),因此,烧制出的结果,就是在自然光下,器型表面的红釉发色呈深紫红色,或深玫瑰紫红色。打个比方,就好比新鲜猪肝切开后其剖面的中央部的浓紫红色(有卖菜烧菜的朋友自然能够体会)。而在强光照射下,高温铜对光中的六色(橙、黄、绿、青、蓝、紫)完全吸收,对红色基本不吸收,使人的肉眼,产生鲜红色质感。因此,康熙郎红只有在强光直射下,才会有鲜红色发色,而在自然光下,则呈深紫红色。康熙后仿制的郎红,则此特征比较淡化,往往一眼看去就呈鲜红色。

第二看玻璃质感、开片

康熙郎红因烧制不计成本,釉水肥厚,在配料时,还配以玛瑙,因此,烧出的结果是表面具有极强的玻璃质感。

高温烧制下,形成自然开片,开片不均匀,呈中至大开片。开片不明显,隐于釉层下,与高温铜结合完美。在40倍放大镜下,显示在有少量的气泡。

第三看胎底

不少人会存疑,胎骨不是非常具有实际效果么?为何首看胎底?原因是康熙后仿烧的郎红,有很多就是拿康熙的白胎去复烧的。因此,胎骨不是唯一有效特征。康熙郎红的胎底,历史记载,实物考证的有两类,一是萍果青,此为康熙晚期产品之特征,二是米汤底,此为康熙早期产物之特征。三是糖白釉,除了釉色不同,三者的开片大小亦有差异。如萍果青的胎底,开片大,不明显,而米汤底,则开片纹小,与萍果青比,开片纹显著。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此三类胎底外,还存有一类型,为萍果青泛红釉胎底,还有少量的以红釉为主的胎底。

此外,康熙郎红还有一特征,往往被忽略,那就是康熙郎红一般以小中器型为主,大器较少。这里不能说没有,而是较少。

到了清中晚期,仿康熙郎红的器物,一般在红釉发色、玻璃质感、开片、均与康熙本朝产物有区别,在器型上,也有较大变化,如大型器出现。后仿郎红,以光绪朝的作品最好。

近来看到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新品,此类品的共性是,用化学料配出介于深紫红色与鲜红色之间的红色,我称为”妖红“。有玻璃质感,有开片。器型也变化多端,有小器,亦有大器、巨大型器,喜爱收藏朗红的藏友对此祸害品,须要小心。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清朝康熙豇豆红瓷器怎么鉴别?》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清朝康熙豇豆红瓷器怎么鉴别?》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如何鉴别豇豆红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