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的分类 > 导航 >

民国瓷器的分类

民国瓷器的分类

瓷砖的分类 民国瓷器的鉴别 瓷砖分类

2021-02-08

瓷砖的分类。

民国瓷器的分类。

民国瓷器总的来说技艺并不高超,但是“居仁堂”、“解斋”款识的名瓷堪称千古绝响,被学者称为“中国瓷业史上一朵复兴之花”。民国瓷器存世量较大,常见瓷器有以下几类:

1.仿古瓷。民国仿古瓷是中国历史上高峰期之一,常见的有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青瓷,仿隋、唐、五代的白瓷,仿宋代汝、官、哥、定、钧窑,以及元代的瓷器和明清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及单色釉器居多,而最流行的是仿雍正、乾隆的瓷器。

2.日用瓷。民国日用瓷以青花、粉彩为主,这类瓷器虽然继承了晚清瓷器的风格,但其造型较晚清瓷器纯朴自然,以简单和平直的造型为多见。

3.洪宪瓷。民国时期随着封建帝制的灭亡,“官窑”已成为历史名词。袁世凯称帝后,1916年以后景德镇瓷器以水彩和粉彩为主,郭世五在当时督烧的御用瓷器,便成为近代藏家追逐的稀世珍品,世称“洪宪瓷器”。

4.新粉彩瓷器。民国新粉彩瓷画与传统粉彩相比,在造型、线条、色彩、光线等方面,吸收了近代画的营养,实现“瓷”与“画”的完美结合。新粉彩瓷画的先行者是潘宇和汪晓棠,上世纪20年代后期以王琦为首的“珠山八友”成为新粉彩瓷画的代表人物。这时的作品在今天来看是值得一藏的,现在市场上也比较少见,价位年年上扬,追族者越来越多。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民国瓷器有哪些分类?


民国瓷器有哪些分类?民国瓷器总的来说技艺并不高超,但是“居仁堂”、“解斋”款识的名瓷堪称千古绝响,被学者称为“中国瓷业史上一朵复兴之花”。民国瓷器存世量较大,常见瓷器有以下几类:

1、仿古瓷。民国仿古瓷是中国历史上高峰期之一,常见的有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青瓷,仿隋唐、五代的白瓷,仿宋代汝、官、哥、定、钧窑,以及元代的瓷器和明清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及单色釉器居多,而最流行的是仿雍正、干隆的瓷器。

2、日用瓷。民国日用瓷以青供给、粉彩为主,这类瓷器虽然继承了晚清瓷器的风格,但其造型较晚清瓷器纯朴自然,以简单和平直的造型为多见。

3、洪宪瓷。民国时期随着封建帝制的灭亡,“官窑”已成为历史名词。袁世凯称帝后,1916年以后景德镇瓷器以水彩和粉彩为主,郭世五在当时督烧的御用瓷器,便成为近代藏家追逐的稀世珍品,世称“洪宪瓷器”。

4、新粉彩瓷器。民国粉彩瓷画与传统粉彩相比,在造型、线条、色彩、光线等方面,吸收了近代画的营养,实现“瓷”与“画”的完美结合。新粉彩瓷画的先行者是潘宇和汪晓棠,上世纪20年代后期以王琦为首的“珠山八友”成为新粉彩瓷画的代表人物。这时的作品在今天来看是值得一藏的,现在市场上也比较少见,价位年年上扬,追族者越来越多。

民国瓷器的特点


民国瓷器虽在中国的制瓷史上技艺并不高超,但也不乏制作精良的佳作,再加上与中国近代某些重要事件相联系,往往具有神秘色彩。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瓷器收藏市场的火爆,民国瓷器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究竟民国瓷器具有哪些特点呢?

一、工艺

民国初期瓷器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开始由制瓷作坊向瓷业公司转型,并由传统的手工生产转变为现代机械化生产。机制瓷器造型更加统一并且规范化,但也略显呆板,而且一般商品化日用粗瓷器则表现得更为明显。民国瓷器的瓷胎有明显的现代瓷质感,白度和硬度较高。尤其描金工艺作为民国瓷的一大特色,通常在器口、壶嘴、瓶的双耳、瓷塑罗汉像、底款等处进行描金。

二、胎釉

与明清瓷器相比民国时期的瓷器胎质相对疏松,瓷釉与胎骨的结合也不够紧密,釉面上也常出现气泡或是脱釉现象。民国早期的瓷器有精粗之分,粗者胎釉结合部多泛黄,而晚清瓷器则多数没有这一特征。

三、纹式

民国瓷器使用化学彩料,因而多数色彩浮艳。日用粗瓷的绘画为省工力,也常偷工减料,多采用简笔画法。除机械炼泥、制坯、成型外,民国制瓷工艺的最大变化在于贴花纸的使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瓷器的生产力。

民国瓷器的装饰手法以彩绘为主,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人物、花卉、山水、鸟兽、博古等图案,装饰图案也由山水、人物、花卉图案,转变为一面为绘画,一面为诗词文字装饰。但这一时期的画风和图案还未脱离清朝的绘画特点。但是图案、内容还是带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民国瓷器的绘画一种是流行于清代的吉祥寓意纹样,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宣传时事和政治主张的内容。

瓷器分类


瓷器器形若按大类分:有碗、杯、盘、壶、罐、盆、瓶、炉、盒、匝、枕、洗、尊等。每一大类又有若干品种,主要有:

(一)碗

造型特点是敞口、深腹、平底或圈足,形式多种多样。如六朝时的青釉莲瓣纹碗,唐代越窑海棠式碗,邢窑的釉花口碗,以后出现的折腰碗、斗笠碗、卧足碗、敦式碗、盖碗等。

1、宫碗 口沿外撇,腹部宽深丰圆,造型端正,多为皇宫用器。明正德时烧制最为著名,有“正德碗”之称。

2、羽觞 杯的一种样式。器身椭圆、浅腹、平底。腹两侧置半月形双耳,亦有饼形足或高足。明末清初流行。碗身上往往题有信士弟子名称乞求内容、施舍时间等,多为青花瓷。

3、注碗 温洒用具,与注子配套使用。一般碗壁直而深,有的通体呈莲花形,用时碗内放适量热水。注子内盛酒置于碗中。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南方居多。

4、盏 瓷碗的一种样式,饮茶用器。敞口、斜身、深腹、圈足,体略小。宋代有黑、白、酱、青、白和青白釉茶盏,以黑釉为贵。兔毫盏、玳瑁盏为“斗茶”之上品。

5、茶船 放茶盏的用具。因形似船,帮名。明清时景德镇窑烧制有仿官釉、表花、粉彩茶船。

(二)盘

盘的尺寸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敞口、撇口、敛口、洗口、卷沿、板沿、折腰式、葵瓣式、荷叶式、方形转角式和花形攒盘等。六朝时已有青瓷刻莲花纹盘,以后又出现白、酱、黄、绿红、紫等单色釉盘。也有在单色釉上饰以印花、刻花和划花纹饰的。明清景德镇窑又烧制了斗彩、五彩、粉彩、红绿彩、矾红彩装饰的盘。

1、攒盘 用以盛放干鲜果品的用具,是由一定数量、各种式样的小盘,拼攒成一个多格的大盘。流行于清康熙年间,以素三彩和五彩器为多。式样有圆形、六方、八方形或叶形、牡丹形、梅花形、莲花形、葵花形、菱花形等多种。

2、高足盘 盘心下承以高足。一般高足盘的造型是洗口、盘心平坦,盘以下承以喇叭形高足。最早见于隋代青釉高足盘,多数在盘心印图案或朵花纹样。明清两代景德镇窑多烧制青花与釉上彩绘高足盘。

(三)杯

1、高足杯 杯身小,下承以高足,故名。饮酒用具。明代景德镇窑烧制青花高足杯、斗彩高足杯。宣德青花海水红龙纹高足杯、成化斗彩缠枝莲纹、葡萄纹高足杯是精粹之品。清代以青花高足杯居多。

2、羽觞 杯的一种样式。器身椭圆、浅腹、平底、腹两侧面置半月形双耳,亦称“耳杯”。古代饮酒用具。东汉时有绿釉陶羽觞。两晋时有大量青瓷羽觞,南北朝时羽觞数量减少,形状如两端微尖略上翘的船形。

3、压手杯 明代杯的一种式样。口平坦而外撇,腹壁近于竖直,自下腹壁内收,圈足。握于手中时,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压合于手缘,体积大小适中,分量轻重适度,稳贴合手,故称“压手杯”。是明永乐时独有的名贵器物。杯身绘青花缠枝莲纹饰,杯内心书“永乐年制”四字篆款。款形有花心、鸳鸯心、双狮戏球三种。

4、高士杯 明成化斗彩杯之一。饮酒用具。直口沿边微撇,口以下渐收敛,浅圈足造型小巧丰腴。所谓“高士杯”是杯身绘有文人行乐的图画,如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等。

5、三秋杯 明成化斗彩杯的一种,敞口、浅斜式腹壁、圈足,杯身以秋菊、蝶、草组成画面,故名三秋杯。色彩以青花色勒,草花和飞蝶轮廓,以鹅黄、紫红、姹紫点染飞蝶和花蕊。杯形秀巧,画面素雅,为明瓷珍品。

6、爵杯 酒具。仿青铜器造型,口沿外撇、圆腹略深、前尖后翘,下承三高足,口沿两侧有对称立柱,一旁有 。明清两代均有烧造,有青花、白釉、蓝釉及粉彩等品种。

(四)瓶

盛酒或供陈设用器。唐代越窑青釉瓶、邢窑白釉、工艺精细、釉色纯正。宋代南北各地瓷窑大量烧制青、白、黑、青白、白地黑花、白地褐花、三彩和黑地铁锈花等装饰的瓶。造型有玉壶春瓶、梅瓶、筋瓶、净瓶、卷口瓶、盘口瓶、直径瓶、穿带瓶、弦纹瓶、瓜棱瓶、橄榄瓶、胆式瓶、葫芦瓶、双鱼瓶、多管瓶、蟠龙瓶、贯耳瓶等。元代的八方瓶、四系扁瓶为独创之作,明代有天球瓶、葫芦扁瓶、宝月瓶、象耳折方瓶、鹅颈瓶、蒜头瓶,清代有棒槌瓶、柳叶瓶、凤尾瓶、灯笼瓶、象腿瓶,双陆瓶,转心瓶,转颈瓶等形式各异的品种。

(五)盒

一种由盖、底组合成或如抽屉的盛器,装放食物、药品或化妆品用具等。按用途分,有食品盒、香盒、粉盒、药盒、镜盒、油盒、黛盒、 盒、文具盒、棋盒等。其形制有圆形、长方、八角形、瓜形、石榴式、桃式、双鸟式、方胜式、银锭式、朵花式、镂空式、委角式、菊瓣式、筒式等。还有在大盒内套小盒的“子母盒”和多节套装的“套盒”等。唐代以后各地广为烧制。以宋代景德镇窑烧制的青白釉盒产量最大,盒底部多印有某家盒子记的作坊标记。

(六)罐

用以盛放或烹煮食物。造型特点是口径大腹丰且深,胫部内收,大底足。明清时期景德镇烧制了多种式样、多种装饰的瓷罐。如瓜棱罐、折方罐、鸡心罐、天字罐、撞罐、月牙罐、冰梅罐、蟋蟀罐、鼓式罐等等。以青釉、白釉、青花、五彩、粉彩、斗彩等装饰,精致华美。

(七)壶

汉晋时瓷质壶开始流行,历代烧制有大量有同形制的壶,如西亚的扁壶、鸡头壶、唾壶,唐代的凤头壶、皮囊壶,辽代的鸡冠壶、马镫壶等。壶式的演变是:早期壶形由口颈、腹、足构成,有的加双耳、无流与柄。六朝后盛放汁液的壶,在腹部置流和曲柄,如西晋时的鸡首流、羊首流,唐代的短颈管状流、八方流,宋代细长而弯曲的流。柄式有管形曲柄、龙柄、凤柄、龙柄、凤柄、曲带式柄等等。

(八)尊

其形制为敞口,粗颈、深腹、圜底、圈足。商代有原始青瓷尊,北朝青釉仰覆莲花尊形体高大精美,颇为富丽。宋以后瓷尊盛行,用于盛酒或做宫廷陈设用器,如汝窑三足尊、出戟尊。清景德镇窑产品丰富,有苹果尊、鱼篓尊、石榴尊、太白尊、马蹄尊、络子尊、百 尊、萝卜尊、观音尊、牛头尊等等。

(九)

古代 洗用具之一。造型为圆形,口部前侧有较宽的出水流,平底或圈足。最早见于汉代,此后历代瓷窑多有烧制。元代景德镇的蓝釉描金 、釉里红雁纹 、蓝釉白花 ,都是稀世珍品。

(十)洗

古代 洗与文房用具的统称。最早见于西晋青釉制品,敞口、宽折沿、阔腹直壁、平底。洗沿和里心多刻画水波纹。宋代以后均有烧制。如仿古铜器式样的青釉双鱼洗耳恭听、鼓钉洗、圆洗、单柄洗、葵瓣洗、委角洗、蔗段洗耳恭听、莲花洗、桃式洗、叶式洗等。

(十一)炉

焚香用具,多用做生活燃香用具或佛前供器。造型多样,西汉时有陶质熏炉和博山炉,两晋时有青瓷熏炉,宋代南北瓷窑烧有鱼耳炉、鼓钉炉、乳钉炉、莲瓣炉、烧制下班香炉,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烧制青花米,以明宣德青花海水纹双耳三足炉为最。

(十二)灯

古代照明用具。陶、瓷制品均有。造型特点为上有油碗,中间承以支柱,下有底盘,盘下有足。灯柱的形式较多,有筒形、螺旋形、兽形等。明清时期景德镇烧制青花和彩绘高足烛台,因以蜡烛照明,故灯的造型变化较大。上有金属扦以插蜡烛。洗式小扦盘下接以长柄、中间承以洗式托盘再接以高圈足。

(十三)枕

有脉枕与生活用枕两类,后者最多。还有少数殉葬用的尸枕。唐代枕形体较小,以长方形为多。宋代南北窑广为烧制,产品多。陶与瓷制品均有,造型丰富,有长方、腰圆、云头、花瓣、椭圆、八方、银锭、鸡心以及婴孩、卧女、伏虎、双狮等形式。尤以磁州窑枕数量多,彩绘生动、民间生活气息浓郁。宋代瓷枕较唐代增多,元代瓷枕枕身更有长达40厘米以上者。瓷枕枕底一般有作坊标记。

民国瓷器


一般玩瓷人对民国时期的瓷产品并不是太重视,因为大多数搞收藏的人均以高古和明清瓷器为主。而笔者对民国瓷器却情有独钟,因为民国瓷器年代虽距今不远,但产品多样,色彩丰富,价格又适合,其中不乏精品。在浙江龙泉县博物馆里,一件民国烧制的龙泉菜形瓶如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这件瓷器竟能和南宋龙泉瓷精品比美。

有人说,民国时期是陶瓷史上的最低潮、最为晦暗的时期,笔者并不这么认为。瓷器的发展是随着历史同步前进的,首先国外机器的大量引进改变了笨重的手工制作、机器轮制法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从瓷质上看,淘洗比以前更干净、杂质更少,其次新粉彩的出现,淘汰了过去的浅绛彩,新粉彩具有生动活泼、层次感强、彩色运用多样的优点,绘画起来又得心应手,烧造的瓷器色彩艳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全国各地开办了三十几家瓷业公司,这些公司里聚集了大批能工巧匠,能书会画,一件瓷器上书画俱全,表现了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艺。民国瓷的山水、人物、花草鱼虫,更有独到之处,特别是在景德镇珠山八友的影响下,有名的无名的画师在瓷绘上都一显身手,留下了不少佳作。汪野亭的山水韵味无穷;何许人的雪景仿佛把你带入北国之中;汪晓棠的人物又把你引入生活的乐园;邓碧珊的鱼在池塘里游弋;刘雨芩的虫草;程意亭的花鸟,无不充满诗情画意,观后让人流连忘返,感慨万千。

笔者收藏一把民国瓷壶(如图),造型精美,线条流畅,壶面绘一老翁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下伸杆垂钓。高山碧水,飞鸟渔船,大自然的美映出生活情趣,民国瓷器绚丽多姿的特色尽展无遗。

瓷器的分类和命名


我国素有“瓷器之国”的美称。由于历代制造的瓷器品种繁多,因而其分类和命名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最基本的分类和命名方法主要有这四种:

烧制时间

是最常用的一种分类和命名方法。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划出“朝”,如唐瓷、宋瓷、明瓷、清瓷等;二是划出“年代”,一般用于明、清瓷器,如明洪武窑、明宣德窑等。

烧制地点

指总的烧制区域。如“越窑”泛指浙江余姚、上虞、绍兴地区的窑址,“耀州窑”泛指陕西铜川市的黄堡镇、陈炉镇、立地坡、上店及玉华宫等窑址。

烧制特征

胎质、釉色、装饰、形制和铭文是构成瓷器的五大要素。其中,釉色又是区别瓷器类别的一个重要标准。我国陶瓷在发展中经历了单色釉到多色釉(彩釉)的过程。单色釉包括青釉、白釉、红釉、蓝釉、黄釉、绿釉、黑釉等,而青釉又可分为粉青、天青、豆青等,白釉分甜白、青白,红釉有霁红、牛血红、豇豆红等。多色釉包括两种:一种用釉色与形状不一的色块构成釉面,如均釉等;另一种用釉彩勾勒图案,如青花、粉彩等,习惯上又称为“彩瓷”。彩瓷具体又可分为釉上彩、釉下彩和双层夹彩三种。

烧制窑别

是我国封建等级制度最生动形象的反映。官窑器泛指官办窑厂专为皇室烧制的产品,始于唐五代,明清时盛况空前。民窑器则是民间窑厂烧制的各种产品。官窑器工艺精美、端庄华贵,民窑器则显得洒脱、生动。

总之,对我国古瓷的命名,最好应将时间、地点、窑别和器物特征这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如“明永乐景德镇官窑青花瓷”,这样才显得科学、全面、正确。 (匡吉)市场报

民国瓷器收藏


民国时期给我们留下的精彩瓷器,大多是彩绘瓷器。由于时人的提倡,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绘瓷高手。程次笠、鄢儒珍、程小笠、吴寿祺、周小松、汪东荣、汪晓棠、许尚礼、潘陶宇、吴龙发、何许人、汪大沧、张志汤、胡颜标、王步及“珠山八友”等都是有很高造诣的代表人物。人所共知的“洪宪瓷”就是鄢儒珍1915年承制,胎质纯白、画工精细,据说只生产了100件,是近百年陶瓷珍品。现在地摊所售“洪宪年制”、“洪宪御制”、“居仁堂制”款之瓷器,均为仿冒品,藏者须慎重识别。

所称“珠山八友”更是当时绘瓷的顶尖人物。他们各有所长,王琦善写意人物,邓碧珊工粉彩鱼藻,徐仲南精松竹,田鹤仙专梅,王大凡专粉彩人物,汪野亭尤工于青绿山水,程意亭善画山水花鸟,刘雨岑草虫尤为一绝。他们并非都是江西人,却云集景德镇,定时探讨瓷绘艺术,为民国时期绘瓷作出了很大贡献。

因为绘瓷相对的兴旺,也促进了绘瓷的理论研究,此时出版了中国第一本专门研究绘瓷的著作《绘瓷学》,由于作者吴仁敬也是绘瓷高手,谙熟绘瓷的各种技艺与程序,所以他的著作不仅具有学术成果,也被当时教育部门指定为职业教科书。此书对于今天我们搞民国绘瓷收藏,仍有极大的帮助。收藏民国绘瓷,首选就是绘瓷名家的作品,因为他们的作品代表着当时最高绘瓷艺术水准;次则收藏当时社会名流赠人之订制品,这些绘瓷制品反映出他们的品位、好恶与社交状况,可以证史;又次则收藏有明确纪年款的;虽非名家但彩绘精美的;虽无款字但器形完整,彩绘内容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有不同底款又有一定绘画水平的绘瓷。

另外还有一种瓷板画,它不是器皿,是纯粹为展示瓷绘的观赏品。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传统绘画,一是人像画。画人像画的大都熟悉西洋画法,通晓明暗关系,用光方法。留下来的作品,有一些是当时名人的画像,也弥足珍贵。传统画法的瓷板画,佳品也已很难得了,近年拍卖会上曾出现过,价格多在万元以上。

一般的民国绘瓷,现在价格多在几十元至几百元之间,还是可以被中华收藏网者接受的,所以从现在开始收藏民国绘瓷为时尚不算晚。在市场旧货摊上,民国绘瓷还可以经常见到,一些底款伪为“康熙年制”、“雍正年制”,甚至“大明宣德年制”等,虽明知其伪,但只要工艺彩绘好、器形完整,亦可以民国瓷收藏之。笔者认为,彩绘佳、有堂号款或人名款者都值得收藏,因为这些款章可直接标识出民国瓷的印记。还有一些公司商号款的瓷器,以大宗货为多,其佳者亦可收藏。

初步了解民国瓷器的款式


▌洪宪款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洪宪款瓷器主要有“洪宪年制”“洪宪御制”两种,分红彩楷书和蓝彩楷书,有的带方栏,有的则无方栏,一般施于器物底部。瓷器装饰以粉彩为主,造型多为瓶类。瓷器的质量良莠不一,有些工艺十分粗糙,显然为时人臆造品。有些则工艺精细,胎质细腻,釉面润泽,且绘画水平较高。其是否专为复辟烧制,仍为历史之谜。

民国粉彩山水人物图瓶民国粉彩山水人物图瓶底款:洪宪年制

▌堂名款

堂名款,指以瓷器拥有者或绘制者的堂名或斋名、室名、庐名、楼名、阁名、轩名等作为款识,落于瓷器之上。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堂名款民国瓷较为丰富,包括“居仁堂”“静远堂”“怀仁堂”“乐古堂”“浩然堂”“瀛台憩息轩”“古月轩”“松竹斋”“梅花馆”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居仁堂”,为袁世凯的堂名,位于北京中南海内,为1912-1916年袁世凯为大总统时的住所。其次是“静远堂”,为徐世昌的堂名。而“乐古堂”“浩然堂”“松竹斋”“梅花馆”等,有些为仿清代款识,有些堂主是谁则已无从考察。

民国粉彩婴戏纹花盆民国粉彩婴戏纹花盆底款:居仁堂制

▌人名款

人名款主要以瓷器的拥有者、绘制者、建造者等人的姓名作为款识。把绘画作为瓷器装饰的粉彩瓷器,是民国瓷的重要品类,绘瓷名家的人名款常见于这些瓷器之上。

据《景德镇陶瓷史稿》记载:“民国十七年景德镇彩瓷业有一千四百五十二户。”这类瓷器中的精美者,如珠山八友瓷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一般为富商大贾、高官名流定制的陈设瓷或文房用具;粗鄙者则出于景德镇红店艺人之手,绘于普通百姓使用的日用瓷、文房用具或陈设瓷之上。

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民国人名款瓷较多,典型的有:汪晓棠粉彩刘海戏蟾纹瓶,腹部人物图边钤红彩篆书“晓棠”二字单方栏方章,底书“彤云山房”红彩单方栏篆书款;徐仲南粉彩花鸟纹水盂,肩部题“鸟语花香,戊子年春写于珠山,徐仲南作”,钤“徐”“印”红彩二方章;石奇峰粉彩山水纹瓶,肩部书“石奇峰写于珠山”,钤红彩“奇峰”篆书方章款,底书红彩“哥南山”三字单方栏篆书横款,所作粉彩青绿山水,墨线勾轮廓,青绿山峦叠嶂;此外,还有李明亮款粉彩花卉蜻蜓纹瓶、陈莊款粉彩人物图瓶、冯大陀款粉彩仕女人物纹筒瓶、男炘款粉彩开光花鸟纹笔筒、余烦父款牧童晚归图瓷板等。

这些人名款瓷器上的绘画,有的艺术水平较高,颇具文人画特征,如将诗、书、画、印融于一个完整的瓷器画面上,与纸绢画并无二致,大大提升了民国瓷的艺术鉴赏价值。

民国粉彩山水纹瓶,石奇峰款

▌厂名款

厂名款是指标明瓷器作坊及厂商字号的款识。民国时期的景德镇仍是中国瓷业中心,并出现了新型窑业形式,以1910年官商合办的江西瓷业公司及中国陶业学堂、江西省立陶业学校等为代表。取代了清代御窑厂的同时,也为瓷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留下了许多创新之作。

民国粉彩花卉纹兽耳衔环四方瓶民国粉彩花卉纹兽耳衔环四方瓶底款:江西瓷业公司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品中即有“江西瓷业公司”款粉彩婴戏纹罐、“江西瓷业公司”款粉彩花卉纹兽耳衔环四方瓶及“江西陶专精制”款黑地描金粉彩开光山水纹瓶等,造型与绘画均较为独特,开启了民国瓷艺新风。

▌纪年款

纪年款即落以干支纪年或公历纪年的款识。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的纪年款民国瓷,常见的多为以下形式,即:干支年(或公历)加作者姓名(或堂名别号)。典型如这件粉彩人物图瓶,腹上部的空白处题“渊明爱菊,时在丙辰仲秋月,绘于珠山仿唐寅之笔意”,钤“陈”“莊”二方章。“丙辰仲秋”即1916年农历8月。又如粉彩婴戏纹罐,腹部题“甲子春月江西瓷业公司制”,即1924年(民国十三年)。还有“辛未之秋”(1931年)款粉彩花卉蜻蜓纹瓶、“康德二年”(1935年)款黄釉红彩龙纹盘及“康德四年”(1937年)黄釉粉彩兰花纹盘等。

1932年3月1日,日本帝国主义扶持清废帝溥仪在东北“建国”,溥仪为伪满洲国执政,年号“大同”。1934年3月1日,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溥仪改称皇帝,改年号为“康德”。“康德”年款瓷器即是伪满洲国期间的专用瓷。

民国黑地描金粉彩开光山水纹瓶民国黑地描金粉彩开光山水纹瓶底款:江西陶专精制

▌仿古款

民国时期景德镇窑瓷器上的仿古款,主要是指当时在瓷器上书写的清代以前款识。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曾总结过民国仿古瓷盛况,即:“自末叶以至今日,所仿至为进步:一由官窑良工四散,禁令废弛,从前所不敢仿之贡品,今则无所不敢矣。一由近年西人辇金重购,业此者各自竞争,美术因之进步,研料选工,仿旧精者辄得八、九,而五彩冒乾隆款者为尤多,以其易投时好也,至纯色釉冒明代暨康雍款者,亦极仿旧之能事,杂出其途,以相炫焉。”

从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民国瓷中,即可看到许多形式的仿古款。典型如仿“大明万历年制”款青花五彩龙凤纹觚、仿“大清康熙年制”款祭红釉碗、仿“大清康熙年制”款豇豆红釉印盒、仿“大清康熙年制”款淡描红彩仙人祝寿纹碗、仿“大清雍正年制”款淡黄釉杯、仿“大清雍正年制”款天蓝釉长方形水仙盆、仿“大清乾隆年制”款珊瑚红地粉彩描金婴戏纹双耳瓶、仿“大清道光年制”款粉彩三阳开泰图碗等,不仅形制极其相似,且款识书写亦仿前朝款式体例,且烧造水平较高,几可达到乱真的程度。

民国粉彩人物图瓶腹部:纪年款民国仿“大明万历年制”款青花五彩龙凤纹觚

从以上馆藏带款民国瓷可以看出,民国瓷的生产虽仅仅只有38年,但以景德镇窑为代表,仍然烧造了大量精美的瓷器。尤其是那些带有款识的瓷器,不仅时代特色鲜明,且成为我们今天深入研究民国瓷业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

“官钧”瓷器分类


传世和钧台窑遗址出土的“官钧”瓷器,明显可分两类。一类胎薄,工艺较精致,一类胎体较厚(仅限花器),工艺较粗率。两类的区别如下:

精致型与粗放型 “官钧”瓷器的主要区别是:

1.精致型胎体普遍较薄,造型匀称;粗放型胎体普遍较厚,造型笨拙。

2.精致型支钉痕细小而疏朗;粗放型支钉痕大而密集。

3.精致型外底多为芝麻酱釉;粗放型外底少见芝麻酱釉。

4.精致型泄水孔较大;粗放型泄水孔多数较小。

5.精致型器足较小,精致;粗放型器足较大,粗放。

6.精致型圈足规整;粗放型圈足不甚规整。

7.精致型数字位于外底,位置固定,多戳印而成,字体规整;粗放型数字位于圈足内墙、器足内侧或外底,均刻划而成,字体草率。

8.部分粗放型瓷器如鼓钉盆托釉面垂流现象较严重;而精致型鼓钉盆托釉面少见垂流现象。

传世“官钧”瓷器中存在两个不同类型的情况,早已引起一些学者的注意。罗慧琪”、余佩瑾“提出“官钧”瓷器可能存在 “祖型群”与“后仿群”,即原型与后仿问题。不过在谈及后仿问题时,她们均将后仿瓷器与高濂《遵生八笺》所载“诸窑假钧州紫绿二色洗与水中丞多甚,制亦可观,俱不入格”的情况相联系。余佩瑾还据此猜想传世品中的粗糙呆板之作,如鼓钉盆托可能即属后仿品,并进一步发问: “难道均是文献出版的十六世纪晚期?究竟有无可能延续至清朝?”。然而,根据1973~1974年及2004年两次钧台窑遗址发掘材料来看,所谓“祖型群”与“后仿群”两类产品,均为钧台窑烧造。其中1973—1974年发掘的“官钧”瓷器标本与所谓的“祖型群”(精致型)特征相吻合;而2004年发掘的“官钧”瓷器标本中的绝大多数特征则与所谓“后仿群” (粗放型)相一致。由此看来,“后仿群”实为钧台窑烧造的两种类型“官钧”瓷器中的一种,与《遵生八笺》所说的仿钧州瓷器的情况并无关联。 2005年禹州钧窑学术研讨会上,参与2004年钧台窑遗址发掘的研究人员认为:2004年发掘出土的“官钧”瓷器,与1973—1974年发掘的“官钧”瓷器及故宫博物院旧藏典型“官钧”瓷器明显不同,推测其年代可能晚至元代。也有代表认为2004年钧台窑遗址出土的“官钧”瓷器为明初生产;而1973—1974年钧台窑遗址出土的“官钧”瓷器,与故宫博物院旧藏“官钧”瓷器特征一致,为北宋产品,并强调1973/1974年发掘的钧台窑遗址为所谓“北宋官窑”。应当指出,这种对出土和传世“官钧”瓷器简单分类与断代的做法是十分草率的。如前所述,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旧藏“官钧”瓷器本身就可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正与2004年出土“官钧”瓷器特点完全相同。而且,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2004年发掘的“官钧”瓷器中也有少量精致型制品。因此在对两次钧台窑遗址发掘遗物及传世“官钧”瓷器未做深入了解和研究的情况下,匆忙作出上述结论,也就难免失之偏颇了。

关于粗放型与精致型瓷器孰早孰晚的问题,从前者工艺比较原始、落后的特点来看,其年代或有可能早于后者。因为精致型的诸多工艺特点,均似在粗放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如粗放型支烧工艺,原采用密集的锯齿状支圈,齿端与器物底部接触面较大,烧成时容易粘连,留下难看的疤痕;而精致型则改用较为稀疏的锯齿状支圈,齿端尖细,与器物的接触面很小,这样烧成时既不宜发生粘连,又可使支痕变小而求得美观。又如精致型器物底部的刻字,也应是在粗放型基础上的改进和规范。粗放型的数字,大多刻于圈足内侧或云头足内侧,字体大都草率不工,位置亦无严格要求。而精致型的刻字,其字体、位置、手法都非常考究,似已形成规范。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民国瓷器的分类》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民国瓷器的分类》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的分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