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瓷砖百特 > 导航 >

英国用陶瓷罂粟花装点伦敦塔 纪念一战百年

英国用陶瓷罂粟花装点伦敦塔 纪念一战百年

瓷砖百特 简一瓷砖 陶瓷艺术

2021-02-08

瓷砖百特。

每朵陶瓷罂粟花纪念每位在一战中去世的协约国受害者。(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总共将展出超过80万朵陶瓷罂粟花。(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中国日报网7月28日电(林雪晴)据英国《每日邮报》28日报道,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计划在今夏在伦敦塔的城壕中“种植”陶瓷的罂粟花,且用每一朵花纪念一位一战中的逝者。

届时将有逾80万陶瓷罂粟花用于纪念一战中的协约国受害者。从8月5日直到11月11日的休战纪念日,来自英国各地的超过8千名志愿者在这里“种植”陶瓷罂粟花。

人们将能够从英国皇家退伍军人协会购买到这些陶瓷罂粟花,售价是25英镑(约为262.5元人民币)加邮费,所得收益将交给6所服务性的慈善机构。预期将为这6家慈善机构筹款数百万善款。

从8月5日直到11月11日,180位在一战中去世的军人的名字将在黎明号手吹响军人哀礼号之前被诵读。

军人的亲属可以在社交网站推特上用一个特别的标签给他们的长辈提名,名字将以“先到先得”的方式被加到名单中。

此外,英国皇家退伍军人协会还将给每一所在乡村的学校寄去免费的罂粟籽,希望以此让人们意识到今年已是一战一百周年了。

精选阅读

有关“百花不露”你又知道多少?


各式各样款式的陶瓷让人看的眼花缭乱,景德镇陶瓷也是盛名远播,景德镇在清朝时代的一个御窖厂召集了许多能人巧匠,在这个朝代的景德镇陶瓷在数量及质量上都达到了其他制陶厂无法追赶上的高度,当时有一种制作工艺称之为百花不露。

“百花不露”,也叫“百花不落地”,是瓷器釉上彩的一种表现手法。指的是将粉彩与金彩结合,各色花朵将整个画面填满,不露出瓷底,也不露出花朵的枝干。百花如同天女散花,浮于空中,故称“百花不落地”。百花不落瓷器烧制工序之繁缛,设色之丰富,绘画之多彩,绝非数人之力可成,当为彩瓷之翘首。若无良工为之构图设计,巧匠为之敷彩洗染,何来一器成,天下宠?考其源流,首先,需要内务府造办处出具画样,设计出百花齐聚之画稿,交付御窑厂作为粉本,其构思最妙之处则是尽收春意盎然之象而又无砌堆之感,殊为巧思。

其次,御窑厂的工匠将画稿临摹勾勒于白瓷胎上,务必与原稿一致,同时又要照顾到器表不同于纸面的不均衡特性,一旦有误,全局皆变,任其彩料何等妍美,画手如何高超,亦无法弥补画稿原有之神韵。彩料配制之多堪称众瓷之首,百花不露地者一器之上所见颜色不下于三十余种,故绘画之前,彩瓷的所有颜料必须配备,种类繁多几近百种,均需一一调试。此项工作之完成需动用多少人力,耗费多少时间,预支多少成本,可想而知。最后,填绘洗染,必经画师数人之手,历十数日之功方可入窑。故一器告成,历时数月之久,耗资甚巨,绝非其它御瓷可比。如此繁复之至必将注定百花不露地者烧造不多,大器则更为罕见。

如此独特耀眼的陶瓷工艺,出现在繁荣的清朝时代是一件必然的事,那个朝代汇集了各个朝代良器的精华,又借助各个能人巧匠的手艺,铸就了千古难得一遇的辉煌瓷器时代。

陶瓷名词:百鹿尊


百鹿尊——尊的一种式样。器形与牛头尊相同,大口,口以下渐放,垂腹,圈足,肩两侧有对称的兽头耳,通体绘群鹿,故名,清代乾隆景德镇窑制,品种以彩为主,晚清有仿造。

别具一格—清皮球花小盘赏析


景德镇陶瓷自古以来就名动四海,是重要的对外交流贸易物品。今天带大家赏析一件清代的皮球花小盘感受瓷器之美。

这是光绪年间的一对儿完整的纹饰一样的皮球花小盘中的一只。这只清光绪皮球花小盘,口径13.4厘米,高2.4厘米,底足内径6.7厘米;口沿描金,盘心绘制大小不一的多彩皮球团花19个,或1个一组,或2个一组,或3个一组,或4个一组,团花的纹样多种多样,有的团花还描金。盘外表面等距离绘制有3组似旺盛的青花花草纹。盘底有“大清光绪年制”六字青花楷书款,青花晕散自然,已深入胎骨。此盘胎质细白,露胎处可见明显的淡黄色火石红。细观釉面,底色微微泛青,背部釉薄处可见明显的一圈一圈的旋胎痕。

皮球花是瓷器上的一种装饰,因为其形状又像绣球,故又被称为绣球纹。据考证,这种纹饰的雏形是“团花”(又称“团窠”),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考古专家曾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原墓地出土过这个时期的5幅剪纸团花:对鹿团花、对猴团花(和平元年)、八角形团花、忍冬纹团花(延昌七年)、菊花形团花。有专家认为,“团花”图案的出现是受到西域波斯文化的影响,隋唐时期才成熟。在唐宋诗词中,有很多关于“团花”的描述,比如:唐代欧阳炯的《春光好?天初暖》诗中有“叠雪罗袍接武,团花骏马娇行”的诗句。宋代陆游在《剑南诗稿》三二《斋中杂题》中说:“闲将西蜀团窠锦,自背南唐落墨花。”《宋史?舆服志五》写到:“景祐元年,诏禁锦背、绣背,遍地密花透背采缎,其稀花、团窠、斜窠、杂花不相连者非。”随着时代的推移,“团花”渐渐衍生出了“皮球花”,到了明清时,便被广泛应用到家居装饰、漆器、彩绘瓷器、錾花的金属器具、丝绸印染、刺绣、服装等上面。

这件瓷器器型虽小,可是却颇具特色和文化价值,小小的瓷器有着别样的美。

景德镇陶瓷中的“扒花”


景德镇陶瓷做工精美,深受国内外的喜爱,而在景德镇陶瓷中有一种工艺,我们称其为“扒花”,“扒花”属于粉彩艺术中的一种装饰形式,工艺最为精、细。该技法是在保留传统粉彩装饰技法的基础上,先在白胎上均匀施一层色料,如红、黄、紫、胭脂红等,再在色料上用一种状如锈花针的工具拔划出细的凤尾草纹后,在色釉底上锥刻花鸟、山水等图饰或开光图饰,再加绘粉彩花卉纹。除运用了勾线、平填等技艺以外,其制作工序还包括制坯、素烧、喷釉、轧道,之后还要经过二次高温烧成,再贴纸、勾线、绘画,按照作者的设计要求刻划出底子纹样后在其上施以不同的色釉。“扒花”包括制坯、素烧、喷釉、轧道、填色、写字、底款等20多道工序,其成本比起普通粉彩瓷的成本高出2/3,不愧有“锦上添花”的美誉。

景德镇“扒花”又叫粉彩轧道,就是把粉彩和轧道的工艺有机结合起来,珠联璧合。“扒花”是出现于乾隆时期的一种陶瓷装饰技术。在高温烧制的白瓷上,用粉彩满绘,再用针装工具细细地刻画纹饰,然后再进行低温烧制。“扒花”的扒,就是在釉彩上做精细地刻画。这一个“扒”字,仿佛让我们看到扒花匠师凝神静气,手中稳稳拿住扒花针,眼睛紧紧盯住器物,一针一针,认真创作的工作场景。这种装饰方法一般都是满装饰,纹饰细小。对匠人而言,是一种重复、枯燥、细致的苦活,既费眼费神,又须全神贯注,心手相应,一丝不乱。一个细小的失误,就有可能破坏整件器物的美观。比如哪一针稍重,有可能在烧制后,造成局部的小片釉彩剥落。对于“扒花”工艺而言,这意味着全部的失败。

一般而言,“扒花”是刻画单一的连续纹饰,最常见的是卷草纹、金钱纹、锦地纹等。“扒花”的花,指的就是这个。如果要刻画不连续的画面,比如在锦地纹中夹以龙纹凤纹乃至花鸟鱼虫,难度就更大。这种装饰手法,在单一的色釉上,远看并不显著,近赏方能细细品玩,体现出一种含蓄的意韵,不禁令人赞叹能工巧匠的技艺精湛和陶瓷艺术的魅力与活力。

陶瓷上的“东洋振染”-刷花瓷


刷花是用特别的瓷用刷笔,蘸颜料在铜丝网上反复涂刷,漏下的颜料附着在瓷器或坯胎上的一种陶瓷装饰方法,称筛色瓷。

刷花术是清末从日本传人中国的。它是受西方搪瓷喷洒画的启发,结合中国民间丝网印刷工艺和剪纸艺术形成的,传人时称之为“东洋振染”。一个叫张筱耕的美术师在日本求学时,见到了刷花术。张筱耕回国后,曾在湖南醴陵试制到瓷器上,但没有成功。后来,他到江西鄱阳陶业学校任教时,期间进一步研究。他将从日本带回的一些画谱中的折枝花鸟画,移植到瓷器上,几经努力,终于成功,后将此技术传授给学生:其中一个叫冯完白的学生毕业后到江西瓷业公司工作,将刷花技术传到了景德镇。其后,景德镇的艺术家们不断的发掘,变革,完善着这一新的陶瓷装饰品种-

刷花的工具有笔刷、小刀、镊子或小钳子,画笔、铜丝网制成的小筛。操作中,将事先按瓷器形状设计好的图稿帖到瓷器或坯胎上,干后,用非常锋利的小刀依样刻出花纹图案,然后陆续剔出有纹样的地方。这样,瓷面上呈现出空白的地方.再用笔蘸颜料,隔着筛网来刷。小的颜料粉末就会附着在瓷面或坯体上。根据需要表现的意境、题材来达到浓淡深浅。虚实的变化,全凭画师筛色时的轻重缓急,高低俯平的手上感觉。中国画中“墨分五色”的效果,刷花工艺也能表现,需要将五种不同的颜色一层一层刷上去,厚薄适中。最后,在刷好的颜色面上用料笔勾线调整,经电炉或窑炉烧制,就形成了色泽明丽,别具一格的刷花瓷。

刷花瓷极具艺术性和装饰性。在艺术表现上色彩由浓到淡,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过渡衔接,均可以通过刷绘的形式达到色彩连接柔和、自然,渲染细致均匀的艺术效果,是其它工艺技术所无法达到的。刷花艺术讲究点与线的结合,色块与色阶的交汇,形似与情感的融合。形象概括,简练,既有没骨画的空灵,又有随类赋彩的画境。

刷花瓷在民国时期最为鼎盛。刷花术传人景德镇后,以程大有的刷花技艺尤为突出。程大有之前的刷花常见的是一些简单的花鸟图,层次不多,较单薄,缺少变化,主要是装饰在小件日用瓷上,艺术装饰瓷较少运用。在色彩的使用上远远没有发挥出它的丰富的表现力,操作技术上也不够成熟。程大有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了刷花技术,他不仅开创薄刷法的表现技巧,而且采用了釉上人物刷花瓷的技艺。创作的刷花人物,线条平整洁净、流畅而有节奏,人物外在的形貌、内在的气质以及动感.都表现得丝丝人扣,用色也极为考究。程大有的薄彩人物刷花,可谓前无古人,堪称陶艺界一绝。程大有在花鸟、山水、静物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民国时期创作的刷花瓷板画《松鹤图》,曾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这也为刷花瓷在世界陶瓷艺术史上写下了光辉靓丽的一页,标志着刷花瓷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解放后,刷花这门技艺得到继承与发扬。比较著名的艺术家有程斌、杨子敬、陈先水、喻海根等,他们中有的作品还获得了国家级奖项。这项技术在东风瓷厂的日用瓷及艺术瓷厂的艺术瓷上都得到了运用。

改革开放后,喻冬华、宁勤征等一批中青年陶瓷艺术家传承了前人的这一宝贵陶瓷技艺。他们创作了数量不少的花鸟,山水刷花陶瓷作品。1999年为迎接澳门回归,景德镇市陶研所制作的一对超万件的综合装饰瓶《百荷图》,所有花的花头都是喻冬华采用刷花工艺装饰而成。这对花瓶作为江西省人民政府礼品,已存放在澳门特别行政区。2002年,由宁勤征完成的《荷塘月色》刷花瓷板,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西湖博览会金奖。2006年,《荷塘月色》刷花瓷板被文化部、外交部选送赴俄罗斯、巴林王国等友好国家巡回展出。如今,宁勤征已经把刷花艺术延伸到了釉下彩绘,作品更加亮丽,在自然状态下保存不会被氧化,千年不变,永葆青春。

刷花艺术是一门较新的陶瓷装饰技艺。我们相信,在景德镇这片陶瓷沃土上,它一定会绽放得更加艳丽,更加光彩夺目。

影青刻花


刻花又称刻划花,景德镇在宋代烧造的影青刻花瓷,因影青取青瓷和白瓷之长,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闪白,白中泛青,故而宋时叫作青白瓷,不仅国内受欢迎,而且畅销国外。日本、朝鲜、马来西亚等国先后出土宋代景德镇的青白刻花瓷,其中“盒子有多种形状,印纹也丰富”,“青白瓷刻花瓶的造型及漩涡纹,婴戏纹都具有景德镇的典型风格”。日本弓场纪知等的{宋代景德镇窑》说:“在日本国内,景德镇窑及景德镇窑系的青白瓷出土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从北宋后期到南宋的青白瓷,器壁通常薄如刀,内壁装饰有流畅隽美的刻花纹样。当然在制品中也有精细粗杂之别,大概是罩在瓷胎上的透明釉才形成了景德镇独特的带有玻璃质青色的透明色。它们即是出土品,也令人难以感知时代在熠熠发光”。再从景德镇湖田、湘湖两窑址发掘的实物看,宋代景德镇的影青刻花瓷“色白花青”“体薄而润”造型稍长匀称,挺拔秀美、瓷色纯正、如冰似玉,青白相映,素雅恬静,纹样的内容丰富,形象简炼,手法利索。

刻划花的基本技法有刻、划、削、扒等形式,刻花刀法有两种:一种是以平刀为主,所谓平刀就是刻去花面周围的地皮,使纹样凸出,再在凸出的纹样上,用侧刀修饰刻花纹线条,完成花面。另一种是用侧刀为主,即倾斜刀面,一刀刻划的线条是一边深,一边浅,有宽有窄的各种线条,变化参差,形成纹饰,俗称“半刀泥”。刻划花中的“斜角形”线条犹如中国绘画“十八描”中的“钉头鼠尾描”,讲究用线的抑扬顿挫,十分有力,铁线形犹如“铁线描”,线条粗细均匀,如铁线流畅自如,易于掌握;“月牙形”线条如同“兰叶描”,柔中见刚,富有弹性,使于转动,灵活多变,刻划花用刀如用笔。用刀轻重缓急随线条方圆、曲折、长短、疏密、形状、结构的变化而奏刀,有挫有放。刻粗长线条,轻指而畅快。刻婉转处,心细而缓慢。

宋代,刻划花纹饰题材广泛,有人们喜闻乐见的花卉牡丹、莲花、秋菊、芙蓉、石榴、萱草等;动物有游鱼、水鸭、鸳鸯、龙风、狮虎等;人物多为以胖娃娃为主题的“富贵宜男”、“婴戏纹”等;还有回纹、雷纹之类的几何纹样;边饰多为莲花瓣、蕉叶、水波纹等。纹样构架有“困式”、“带式”、“长式”几种样式,纹样与釉色、造型相一致,共同体现了一种挺拔、潇洒、秀丽、流畅的艺术风格。

元代影青刻花瓷釉色比宋代略深,装饰技法仍沿用宋瓷刻花法和印花法,但在装饰风格上却与宋代有别,元代影青花纹样较为简练,构图疏朗而简洁。元代后期影青刻花瓷生产逐渐走向衰落,为卵白釉瓷和青花瓷所取代。

入明以后,青花瓷生产成为主流,彩瓷盛行,影青刻花瓷生产只是在永乐朝有仿古的一种,汲取宋代青白釉和元代枢府瓷之制作方法,新研制一种青釉暗花瓷和白釉暗花瓷,俗称“甜白釉”。

清代,影青刻花瓷生产似乎中断。《饮流斋说瓷》说:“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至,几乎鬼斧神工,而古朴浑厚之致,荡然无存”。但在督陶官唐英期间却得到延续,唐英在《陶成纪事碑》中称:“仿米色宋釉,系从景德镇东20里,地名湘湖有故宋窑址,觅得瓦砾,因仿其色泽,款式。”所谓米色宋釉,即是宋初瓷微带白米黄,尚未形成白里泛青的影青瓷前身。

民国时期,影青刻花瓷零星生产,多为细小玩件。

1950年后,影青刻花得到恢复和发展,景德镇市建国瓷厂就为京、津、沪大宾馆饭店生产了大量的影青刻花瓷,技艺人员借鉴传统刻花刀法,在工艺上进行了革新,除保留了一定数量的手工刻花外,还创造了“以模代刻”、“以贴代刻”和“阳模滚压印花”等新工艺。

以模代刻是利用模型上的纹样采取倒浆、旋浆成型方法代替手工刻花,这是借鉴景德镇在宋、元时曾有过的印花形式,就是把花纹雕刻在模具上,再把湿坯(有塑性的坯体)放在模上压印,使其内壁(或外壁)出现纹饰的一种方法。操作方法是先在坯体上设计好花面,用刻刀按花纹刻划纹样,制成模间,再翻制模型,模型干燥后再采取倒、旋浆方法做成坯,最后将坯体合缝线修清,再用刻刀微清理一下花纹,使纹样清晰,以后施釉烧成。成瓷效果与手工刻花基本相似,可以制作堆雕和暗雕花纹,而且花面一致,适用于瓶类陈设瓷的批量生产。

以贴代刻是先在坯体上绘制花纹,然后按器型将花纹分成数块,制成软橡胶模型,再用配制好的釉浆注入胶模内,依次贴在施好外釉的器型上,撕下橡胶模,最后用刻刀修饰一下花纹便可。用这种方法制作堆雕花面,不仅可以节省大量工时,而且花面统一,适用各类产品,一般工人只需经过短期培训即可上手。

以压代刻的制模方法和以模代刻一样,只是成型方法采取阳模成型,其中滚压成型最佳,因为滚压成型压力大,且均匀,广泛适用于日用瓷大批量生产。此种方法,无需另外用刻刀修饰花纹,不仅产量大,而且规格统一。

陶瓷艺术之剔花 瓷器上的化妆技术


陶瓷艺术之剔花

剔花是陶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有留花剔地和留地剔花两种。前者在坯体上敷一层化妆土,然后划出纹饰,再剔去花纹外的空间,最后罩透明釉烧成。花纹凸起,具有浅浮雕的效果。以宋代磁州窑系制品为代表。后者在施釉的坯体上剔出露胎的纹饰,如吉州窑和磁州系的剔花制品。指刻好纹饰后,把纹饰以外的部分剔去。

陶瓷艺术之剔花

流行于宋代北方山西、河南、河北和山东的各大窑系,以修武(今属河南)当时峪窑的黑釉剔花瓷器最有代表性。以褐地衬托出

陶瓷艺术之剔花

洁白的纹饰最具特色。雁北地区(今属山西)金元时期盛行剔花装饰,以黑釉为主,在瓶、罐、缸等器物上剔刻简练的纹饰,独具一格。

陶瓷艺术之剔花

剔花出现于五代晚期至北宋早期的磁州窑,源于北方磁州窑、西夏窑等,具有相当浓厚的北方文化特色。因为北方的瓷胎较厚,较之南方的薄胎瓷器更适合剔刻工艺。剔花瓷器最初可能是仿自金银器,金银器上凹凸感极强的纹饰在某种程度上启发了制瓷工匠。同时木刻、石刻、砖雕中的浮雕作品也给了剔花瓷器许多影响,这些浮雕在民间建筑中常可见到,瓷器上的剔花工艺无疑从中吸取了许多养分。剔花装饰可分为剔化妆土、剔胎、剔釉三种,风格有所不同。

名词解释:花浇


花浇——种浇花用具。明永乐、宣德时景德镇窑烧制的花浇大口,粗颈,圆腹,一侧有曲柄。清代雍正时造型有所变化,口部作窄流,细颈,浅圈足。品种见有青花。

雅瓷百器赏瓶 中国陶瓷艺术的珍品


赏瓶,中国陶瓷艺术的珍品。为雍正一朝最新出现的一种造型,作赏赐之用。其器型来源于玉壶春瓶,传世品形制基本相同,撇口,细长颈,肩部装饰凸弦纹,圆腹,圈足。

家居装饰·赏瓶

据《清档》“雍正记事杂录”记载,“雍正八年十月奉命再将赏用瓷品烧造些来”,“赏瓶”一名即来源于此。赏瓶还有一名称叫“玉堂春瓶”,其出处见于清晚期所署的名签。

清嘉庆时期的赏瓶纹饰也多以二方连续缠枝莲纹为主,此纹饰也多延续乾隆时期的纹饰,构图较为繁缛,缠枝也走向清晰,但花的画法则具有本朝的特点。嘉庆一朝的缠枝莲纹赏瓶的市场虽较乾隆一朝低一些,但在清中晚期是最好的,嘉庆一朝的赏瓶数量瓶不是很多,因此嘉庆赏瓶的市场地位很高。

赏瓶

宣统时期的缠枝莲纹赏瓶并不多,此时的典型时代特征是用重笔点染的手法表现纹饰的正面和侧面,其余的则多因袭前朝。宣统一朝的缠枝莲纹赏瓶纹饰是最为呆板的,而且器型也大多较为纤瘦。

所用彩釉以釉下青花为主,主题纹饰为缠枝莲花,青者,清也。莲者,廉也。清朝皇帝取其清廉的谐音,以此瓶赏赐百官,大有告诫臣下为官须清正廉明之意,可谓用心良苦。自雍正至宣统,历朝都有赏瓶的制作。雍正赏瓶流传于世甚少,乾隆以后各朝赏瓶比比皆是。其造型特征有二:一是肩部凸出两道弦纹,一是肩部弦纹不外凸。其间,同治至宣统还出现了粉彩和祭蓝描金的赏瓶。

青花瓷赏瓶

创烧以后,很快就成为了清代瓷器生产中的一个传统器型。其中,尤以乾隆时期赏瓶的生产与使用最为盛行。有专家认为,赏瓶是清中期以后,陶瓷造型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型。赏瓶的器型优美,适合于在器上绘制纹饰,赏瓶赐于功臣之后,此器将被放置于较为明显的地方,便于臣子观赏,感受皇恩。

赏瓶更适合于观赏者用手握持欣赏。而赏瓶腹部凸起的两道弦纹,则更加加强了赏瓶的曲线美。赏瓶的纹饰不仅只局限于青花缠枝莲瓶,在乾隆时期赏瓶上的纹饰出现了粉彩赏瓶。早期粉彩赏瓶的纹饰种类很多,清晚期时粉彩赏瓶的纹饰常见的有粉彩百蝠赏瓶、粉彩百蝶赏瓶和粉彩皮球花纹赏瓶。

精美陶瓷·赏瓶

赏瓶受到自清以来及至今日的人们包括清代历代帝王的喜爱,成为人们最爱收藏的器形之一。有人认为,赏瓶是清代中期以后陶瓷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器形,可见其在陶瓷史上的特殊地位。

花间一壶酒 让古代诗人欲罢不能的建盏


建盏精品

建盏是汉族传统名瓷。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

建盏斑纹主要有曜变、鹧鸪斑、油滴,兔毫等,其中以金兔毫、银兔毫为主,这些建盏的名称也是根据纹饰命名的。建盏斑纹是在还原气氛中通过窑内1300度以上的高温焙烧而自然形成的,是建窑的杰出成就。由于这类结晶釉在窑炉高温中易于出现变化,难以控制,加上氧化铁含量高的坯体难以承受高温变化,窑烧制一件外观没有缺陷又具有兔毫或油滴等斑纹的建盏是很困难的,即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其成品几率也非常低。

建盏纹饰

推杯换盏有两种意义:古人不仅指喝酒的意义更深的含义是达官贵人一般都不用杯子用盏,指升官了把杯子换掉可以用盏了;二者是送盏和受盏之人都把对方视为好友知己之人可以交心推心置腹之意义。

建盏

建盏多是口大底小,有的形如漏斗;且多为圈足且圈足较浅,足根往往有修刀(俗称倒角),足底面稍外斜;少数为实足(主要为小圆碗类)。造型古朴浑厚,手感普遍较沉。建盏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每类分大、中、小型;小圆碗归入小型敛口碗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