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陶意瓷砖 > 导航 >

南风古灶、石湾公仔、陶师祖庙展现陶瓷魅力

南风古灶、石湾公仔、陶师祖庙展现陶瓷魅力

陶意瓷砖 石湾窑瓷器鉴别 陶瓷艺术

2021-02-22

陶意瓷砖。

南风古灶

一窑炉火,历经500年风雨而不熄,至今还在燃烧,这就是传说中的“南风古灶”,以“连续使用至今的最古老柴烧龙窑”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如果你想品味真实的佛山陶瓷文化,南风古灶则是必经之处。南风古灶有两座柴烧龙窑,登上窑体,你会发现道路两旁满是积薪,这便是它那传统烧制工艺的燃料,工艺流程也是“迂腐”得500年不变。陶工们把烧好的砖瓦从窑内搬出,再用小车把坯品推进窑内,完全是都是人工,窑内的电灯算是惟一现代化的设备了。另外,南风古灶的窑尾长着一株古榕,据说栽于明朝。枝繁叶盛,亭亭如盖。500年了,古窑炉火不熄,榕树也越发葱郁。树下有碑,其中一句“有榕乃大”,让人玩味不已。

能代表佛山陶瓷文化的还有石湾公仔。“石湾公仔”是石湾艺术陶瓷的俗称。它起源于民间,在明代以后进入了鼎盛期,其特点是造型和釉色充满浑厚、粗犷、质朴、率直的审美情趣,是中国乃至世界陶艺史上的一朵奇葩。主要有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器皿、微塑、瓦脊陶塑等五大类。

作为一种传统的工艺品,虽然模式化、量产化等因素使得石湾公仔无法摆脱匠气,但其对人物形神兼备的细腻刻画,恰巧是最为生活化的一种语言体现。正如一位陶瓷研究专家所说:“假如昔日石湾没有大宗日用陶瓷的制作,陶艺根本没有依存的余地,如今石湾陶艺的代表石湾公仔被人们珍藏起来,日后必将成为文化的积淀。”字串8

陶师祖庙

承载着石湾陶艺辉煌的“陶师祖庙”重见天日不过一年时间,却是每个陶瓷手艺人定期聚集之地,感受陶瓷文化魅力自然不能落下此地。据陶瓷老艺人讲,位于石湾的陶师祖庙始建于南宋时期,后在战争期间被毁。当时原庙内收藏了石湾乃至佛山最优秀的陶瓷艺术品,该庙建筑规模之宏大、设计之精美,为佛山所有手工行业祖师庙之最。或许正因为如此,此次修缮一新的陶师祖庙力求做到精雕细刻,直至充分展现陶艺的魅力为止。

扩展阅读

深度:石湾公仔,复兴呼声中的探索


佛山首个以大师命名的陶艺馆——柏林展馆在禅城石湾陶瓷公仔街开馆

“在西方批评家眼中,能与罗丹相比较的中国雕塑家竟然是石湾的陶塑艺人,而不是美术学院里的教授。”然而,时至今日,石湾公仔如果没有大的推广创新,将始终走不出岭南文化圈;而石湾公仔要想实现产业升级,又亟须政府外力助推。如何突围,如何复兴,佛山的先行者潘柏林大师等作了探索……

近日,上海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到我市参加一个全国陶瓷原产地地理标志会议,收到主办方赠送的礼物,转送给潘柏林。这位佛山土生土长的陶艺大师打开一看,是景德镇瓷瓶,顿时心里五味杂陈。

同是陶瓷艺术品,为何石湾公仔在家门口都抵挡不住景德镇瓷器?每遇宾客上门,潘柏林便说起此事:“我们确实要反思,提升石湾公仔的创作理念、宣传推广方式、产业发展水平。”而于昨日开馆的佛山首个以大师命名的陶艺馆——柏林展馆,亦是这位陶艺大师借鉴现代包装手法,探索传统石湾陶瓷艺术发展新路的一次尝试。

在“智慧佛山,文化先行”实施战略的大背景下,石湾公仔迎来了图变求强的机遇。潘柏林和他的同行们冀望以此为契机,实现行业的复兴。

走不出岭南文化圈

石湾公仔如果没有大的推广创新,与景德镇瓷器、宜兴紫砂壶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谈起石湾公仔曾经的风光,潘柏林无限感慨。

“解放之初,佛山陶艺大师刘传到过国内几所顶尖大学授课,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介绍,当时学校计划出一本石湾陶艺的教材,最后因为艺术之外的原因而搁置。广州美院教授胡博在文章《谈“石湾公仔”》中说到,在西方批评家眼中,能与罗丹相比较的中国雕塑家竟然是(潘玉书等)石湾的陶塑艺人,而不是美术学院里的教授。”

在今天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宜兴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的一个紫砂壶拍出1200万元的天价。刘传获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比顾景舟早9年,其陶艺作品现在的市场价却远低于此。

价格不能说明一切,却映照出石湾公仔影响力式微的现实。宜兴紫砂壶、景德镇瓷器,借助拍卖、展览、宣传等商业手段,包装成高端产品,销售网点覆盖全国。石湾公仔主要销售市场始终是粤港澳地区,部分出口到海外华人聚集区,总体上还没有走出岭南文化圈,市场蛋糕做不大。

“宜兴、景德镇的陶艺影响力大,与其市场化水平高分不开。”潘柏林分析,改革开放后,石湾的建陶、洁具发展起来,经济效益好,陶艺相对不受重视,这也不足为奇;而宜兴、景德镇经济结构单一,政府、从业人员只能不断创新,想尽办法提高陶艺市场化水平,艺术创作贴近市场需求,营销手段日益纯熟。

“历史上景德镇是官窑,景德镇瓷器现在也被中央政府作国礼赠送外宾;宜兴紫砂壶是文人把玩之物,借助诗词歌赋传播面也很广;石湾公仔,自古是民间手工艺品,局限于岭南。”石湾青年陶艺家凌康强说,景德镇、宜兴近年大力宣传其陶艺文化价值,强化其高端形象。石湾公仔如果没有大的推广创新,与它们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山寨产品引发恶性竞争

山寨货大行其道的背后,存在着缺乏自主销售渠道的硬伤

石湾陶,陶冶情


当看到“我看陶瓷”这个题目,我就想:作为一个陶都所在的城市,佛山人是很有底气去写它的吧?!“石湾瓦,甲天下”,自古以来的美名,加上那千姿百态的石湾公仔、品种繁多的装饰瓷砖、增色添景的园林陶饰、美轮美奂的马赛克艺术……古往今来,无不在浸润着佛山人的文化神经、装点着佛山人的精神世界。

谁家没有摆上几个符合自家喜好眼光的陶瓷公仔?恐怕极少;谁家没有装点几样认为会带来吉祥如意的陶瓷摆设?也会很少;现代家长,谁家不曾带小孩去参观过南风古灶、参观过陶艺制作、甚至亲手玩过泥巴?也应该参与者众;更不说千年祖庙里面的陶塑、泥塑,既是古老艺术的永恒表现,也是陶都人民千年智慧的代表所在。那些个栩栩如生的小小公仔,是自然流淌在佛山人血液中、一代传一代的“陶瓷基因”的外在表现而已罢。呵呵,“石湾瓦,甲天下”的后面是否也应该加上,“”?!

扎小辫的少时,看着家里摆设的陶瓷公仔,还没有太多感觉,当某一天,家人买给我一套六件陶做的小炉子、小锅、小煲的厨艺玩具,我好喜欢,小小的心里觉得这才是小孩家家原文来源于华夏陶瓷网要玩的嘛!那一套小陶瓷炉具,让我珍爱了好长一段时间,我用它们做我独自扮演小厨娘时候的道具,也是我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煮树叶、花朵、草儿“大餐”的好工具。那小炉具里面,有长辈对我的疼爱、也有我“丫角髻”岁月的一段游戏乐趣,童真自然,和由此触发的游戏想像力,直至在某一天它们不知所踪。当我现在在街头的陶瓷店里,看见这套如今仍会放在显眼位置摆卖的小炉具,心底就有一份不言而喻的亲切感。有多少的佛山儿女在他们的儿童时代拥有过这一套小陶瓷炉具、或者让他们现在的孩子也拥有?我想有很多很多。

长大了,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到一些陶艺名家,或者国家级的陶艺大师,梅文鼎、黄松坚、潘汾林……在他们的身上,不但从一个个大师的高度了解到陶瓷艺术在佛山的重要位置和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更从佛山各大展厅基地看到了为什么佛山人的陶艺触觉、“陶瓷基因”能被代代相传,现如今,很明显地,佛山人不止是被影响着、延续着,更是更有力量地表现着、改良着陶瓷艺术,向世人展示新的陶瓷深意和前景,我为“佛山陶”骄傲。

中国石湾陶文化的精髓


中国有很多好的瓷器,一个是陶的,一个是瓷的,两者之间艺术表现处理方法都不一样,比如说人物的话,我们用陶土塑造,我们会根据原材料的特点去创作一个人物。石湾陶瓷艺术品就是这样的,跟江西的瓷器有一些不一样。因为陶里边给人感觉很豪放、很粗野,因为泥土本身就是很粗糙的,而瓷器是很细腻的。由于两种不同的材质形成两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如果作为瓷器的话由于它比较细,细腻的东西,所以一般你做的话比较稳重一点,如果做的通透一点作为瓷器就比较难,这是材料性质决定的。但是作为陶你怎么表现都可以。因为它黏度比较强,含沙量比较大,所以很适应手感,所以形成了陶和瓷的不同风格。我们今天谈陶,怎么样说呢?很多人一看就看出来石湾与其他地方的不一样。陶里边运用了各种材料,不能跟瓷器一样使用彩绘。所以我们利用了比较简单的釉彩来塑造人物。作为陶文化,石湾的陶文化时间不太长。石湾里边的陶瓷文化,一个是官窑一个是民窑,而且文化里边我们感觉就两个有一点区别。

石湾陶瓷这个艺术都有民族精神和文化在里边,所以我们地方性比较重。再一个我们石湾陶瓷和别的地区不一样。一看我们作品就知道,我们是重视塑造,面部刻划,注重人物思想感情,还有露出肌肉的地方不加釉彩,是用泥土表现出来。有人说石湾最大的特点就是这个,好象是立体的国画。就是说这个立体感就像用笔描了一样,很像国画。

这个作品做成以后还有彩绘啊!这个釉彩,有一个简单朴素的釉彩,我们这是中国古代油彩一种。有人说石湾陶瓷好象油画一样,还有江西瓷器是像水彩画一样,两种都是艺术,我们石湾的陶瓷比较有厚重的风格。所以你看这个形象各方面都是塑造人物的感情。

造型上比较生动传神,石湾的陶讲究生活气息,就是把生活都融入到陶瓷上面。所以我们石湾的陶取材就跟瓷器不一样。我们采用很多生活上,比如说渔翁使用南方题材比较多。比如一个老农,如果用陶来表现完全可以表现他肌肉的粗豪,很形象也不失釉彩。瓷器如果表现老人之类的题材,好象就比不上陶。瓷器一定要华贵一点。

历史画里的古灶情结


霍流芝,1932年7月生,祖辈历代制陶,其自小从事陶业生产。早年考入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陶瓷美术专业,院校调整,转到北京中央工艺美院继续学习。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到1976年,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于工艺美术系陶瓷专业。1976年,回到石湾工艺陶瓷厂(今鹰牌陶瓷前身)任创作室主任,后任深圳华侨城锦绣中华陶瓷厂厂长。1984年,响应市委号召,被调到陶瓷三厂进行开发南风古灶项目。nbsp;1989年退休,休前的1986年开始创作南风古灶历史画;2002年,在南风古灶霍工作室研究石湾陶瓷史。著有南风古灶历史画册《石湾龙窑时期的辉煌》和《神奇的南风古灶》。

认识霍流芝老师(以下简称霍)短短不足一个月时间,细细品读着上月的采访文章和欣赏他的精美画作,我有了再次采访他老人家的冲动。于是,经过一番充分的准备后,我怀着兴奋而沉重的复杂心情走向他那处于南风古灶旅游区内的工作室。与上次比较起来,这次我更有信心了,因为这次是有备而来,而且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彼此间的感情加深了。我相信,这至少可以让我们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刻,更加客观,也更加富有宣传石湾陶瓷文化的现实意义。

于是,关于“南风古灶历史画创作”的话题就在我的提问和霍老的热情解答中顺利展开。

苏:请问霍老师为什么想到创作南风古灶历史画?

霍:历史变化太大,几千年古代史延续时间很长。自改革开放后,社会变化巨大,短短30年时间,佛山经济发展迅猛,树立起在全国的“陶都”地位。石湾在历史上很辉煌,这主要体现在制陶方面,但漫长的制陶历史尤其是近500年来很少有过文字或者书画记载。封建社会时期的官府没有注重文化传承,主要是我们的陶瓷基本是民用的,远没有当时被封为“御窑”重镇的景德镇受宠;而在现当代,政府对陶瓷文化传承方面也同样重视不足。

霍流芝,1932年7月生,祖辈历代制陶,其自小从事陶业生产。早年考入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陶瓷美术专业,院校调整,转到北京中央工艺美院继续学习。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到1976年,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于工艺美术系陶瓷专业。1976年,回到石湾工艺陶瓷厂(今鹰牌陶瓷前身)任创作室主任,后任深圳华侨城锦绣中华陶瓷厂厂长。1984年,响应市委号召,被调到陶瓷三厂进行开发南风古灶项目。nbsp;1989年退休,休前的1986年开始创作南风古灶历史画;2002年,在南风古灶霍工作室研究石湾陶瓷史。著有南风古灶历史画册《石湾龙窑时期的辉煌》和《神奇的南风古灶》。

认识霍流芝老师(以下简称霍)短短不足一个月时间,细细品读着上月的采访文章和欣赏他的精美画作,我有了再次采访他老人家的冲动。于是,经过一番充分的准备后,我怀着兴奋而沉重的复杂心情走向他那处于南风古灶旅游区内的工作室。与上次比较起来,这次我更有信心了,因为这次是有备而来,而且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彼此间的感情加深了。我相信,这至少可以让我们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刻,更加客观,也更加富有宣传石湾陶瓷文化的现实意义。

于是,关于“南风古灶历史画创作”的话题就在我的提问和霍老的热情解答中顺利展开。

苏:请问霍老师为什么想到创作南风古灶历史画?

霍:历史变化太大,几千年古代史延续时间很长。自改革开放后,社会变化巨大,短短30年时间,佛山经济发展迅猛,树立起在全国的“陶都”地位。石湾在历史上很辉煌,这主要体现在制陶方面,但漫长的制陶历史尤其是近500年来很少有过文字或者书画记载。封建社会时期的官府没有注重文化传承,主要是我们的陶瓷基本是民用的,远没有当时被封为“御窑”重镇的景德镇受宠;而在现当代,政府对陶瓷文化传承方面也同样重视不足。

早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求学和任教以及在广州美术学院的执教经历再加上历年来的陶艺工作实践体会,五十多年的从艺、教学以及研究工作让我具备了这些优势。

苏:请问近年集结成册的作品有哪些?

霍:截止到目前,我将20年来的大部分作品整理成两册,分别在2001年1月和2002年4月委托广东经济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印刷成册,终获机会和热爱石湾钟情古灶文化以及支持我本人对陶瓷文化研究的朋友见面了。它们就是《石湾龙窑时期的辉煌》和《神奇的南风古灶》。

最近,我整理了这几年的新作,正在筹划着出版发行第三套《石湾的民间传说》。不过,由于经费问题,至今尚迟迟没有机会和读者见面。

苏:除了印刷制作成画册外,这些精美的画作是否也考虑卖给忠实的陶艺爱好者?

霍:多年前我从北京回到广州再最终回到生我养我的石湾,我的理想就扎根在这块热土上,致力于古灶和陶瓷文化的研究是我毕生做大的梦想。这么多画作诞生了,集结成册更更容易、方便和热爱石湾钟情陶瓷文化的各界朋友分享石湾陶瓷的历史和现代辉煌成果。对于一些喜欢我的作品和石湾陶瓷文化以及提供一些我之前不知道的石湾典故资料的爱好者、热心人士,我也乐于满足他们的愿望。

苏:除了创作南风古灶的历史画外,您还创作过哪类作品?

霍:由于精力有限,我现在基本上只进行南风灶的历史画创作。其中我也绘作古灶的剖面图,这样能将南风灶的有关原理和数据资料更清晰地展现出来,并在目前实际应用中说明和解决问题,这对后人研究古灶有帮助。

早些年,我也曾创作过壁画和陶雕,那些都是很有意义的工作。现在制作陶雕的人很多,但研究石湾历史、南风古灶的人就缺乏了。研究南风古灶最有意义的是它与现代陶艺创作的特殊关系,因为现在的电脑控制的先进窑炉是代替不了,并无法完成现代陶艺对它们的要求的。

苏:为了更好地宣传石湾陶瓷文化,您举办过哪些彩画展览活动?

霍:这些年来,我联系有关部门并充分合作,多次组织了在石湾公园、季华公园、佛山图书馆和中山公园等公共场所举办的历史画展览活动。

这些公益活动很受市民尤其是陶艺爱好者欢迎,他们普遍认为这是南国陶都佛山之文化的一大特色。

苏:您一直致力于为南风古灶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您觉得进行历史画创作对申遗有哪些具体的帮助?

霍:南风古灶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必不可少。我在20年前就开始创作的这些历史画对申遗有一定的帮助,画作里反映的是南风古灶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可为政府有关部门对古灶的考究提供丰富的史料。事实上,这些作品对于近年来启动的申遗计划具有充分的参考价值。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近两年来,该计划进展缓慢,实在让人感到遗憾。

古代外国人认识中国是从陶瓷开始的,英文中“中国”和“陶瓷”是同一个词“CHINA”。因此,在世界文化遗产中能够代表中国陶瓷的南风古灶应有重要的一席之位。

苏:这些精美的古灶画承载了您数十年的梦想,对此,您有哪些特别的感受吗?

霍:当初选择走这条孤独路填补这个空白,我就没有考虑太多的身外事,也许这跟我们霍氏数百载来对石湾对古灶的历史情结有关,正如几乎每个人都有浓浓的乡土情结一样。

这么多年来走过的曲折路让自己吃了太多苦头,满腔的热情屡受莫名其妙的冷落,理想的种子难以长成本应长成的参天大树,即便如此,对古灶说不清的情愫让我有着一如既往尽力而为死而后已的决心。

苏:您认为目前的阻力主要有哪些?

霍:石湾从来就是占尽“天时”和“地利”的优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水陆交通发达便捷,制陶技术成熟。我个人感觉就是相对缺少“人和”的要素。有关部门的文化保护意识淡薄,在资金调剂利用上也没有做足工作。曾经红红火火上的项目“南风古灶陶文化旅游区”现在搁浅了,政府有关部门没有利用好应该利用的人才,浪费了很多时间和金钱,需要负有一定责任。近来祖庙和东华里旧社区改造工程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可前几年早已上马的南风古灶申遗工作等工程却冷了下来,我想这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资金问题。

所以,政府在处理这些问题还是有必要深入基层和专家多作沟通、研究。关键对问题的重要性有深入的认识和给予行业专家足够的重视,只有这样,我们的夙愿才可能得以实现。毕竟,这不只是某个人或某个小组织的事情!

苏:霍老师您对未来的石湾以及南风古灶陶瓷文化建设寄予什么愿望?

霍:在明清时期佛山就是全国四大名镇,当时达到极盛期的的石湾陶瓷业成就了佛山名镇的美誉。明、清时期石湾是南海县七堡地区之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鼎盛期的石湾陶瓷全行业有107座龙窑,从业人员六万有多,曾被赞誉为“小金山”。如今,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占据石湾主要地位的建筑陶瓷陆续外迁,曾经辉煌的石湾制陶业正在面临空心化危机,这一点只要大家到石湾来看一看就得知实情了。加上代表“南国陶都”标志的南风古灶的申遗工作又遭遇一波三折的变故,因此,谁都不好预测它的命运。

但愿我的“和氏献璧”、“武训精神”和忧思能唤起政府、企业、行业组织以及民间的每一个热爱石湾关心南风灶的人士的充分关注,共同致力于石湾陶瓷文化的发扬光大。

后记:

每次采访前我都是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霍老所在的“陋”室,在倾听他老人家激情澎湃却带有些许失落的诉说时,我的心随着其中的喜乐与遗憾而起伏不定,最后临走告别前又是如此轻松,因为我已在老前辈身上找到答案,即使我未能帮得上他。

在我眼里,他不只是一个“倔强”和“孤独”的学者,更多时候,他是一个乡土情重但未受重用的文化人,一个500年古窑灶具有非凡眼光的虔诚守望者,一个乐意执著于自己理想并有着老愚公精神的陶艺家。

《萧山古陶瓷》一书展现了萧山辉煌的陶瓷历史


日前,浙江萧山博物馆编著的《萧山古陶瓷》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图册精选了萧山博物馆馆藏和从民间征集的237件珍贵古陶瓷的图片,是萧山第一部文物专题类的书籍。它展现了萧山作为中国瓷器发源地之一的辉煌的陶瓷历史。有业内人士说,县区级的博物馆出版如此厚实的古陶瓷图片书籍,在全国实属罕见。

字串9

陶器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象征。考古资料表明,萧山制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八千年的跨湖桥文化时期。早在商周时期,原始瓷与印纹硬陶的窑址就比较集中地分布在萧山、绍兴等地。因此,“萧山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之一”这一论断,在全国的文物考古界已属定论。古陶瓷文化是萧山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德-化-陶-瓷-总-站

萧山博物馆馆长施加农是《萧山古陶瓷》一书的主编。他认为,萧山能够成为中国瓷器的发源地之一,是有历史渊源的。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为募兵勇制兵器灭吴,将老百姓的金属器具收缴一空,动员百姓尽量使用陶瓷器具作为生活用品,客观上促进了陶瓷业的迅猛发展,使越国成了中国瓷器的发祥地之一。

字串9

收集在《萧山古陶瓷》一书中的237件珍贵古陶瓷图片,既有萧山出土的文物图片,也有博物馆在民间征集的珍品图片。这些古陶瓷都属于国家三级以上文物,上至新石器时代跨湖桥文化时期,下至唐宋时期。收入最多的是商、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印纹硬陶,西汉时期的原始瓷器,东汉时期的成熟青瓷。这些陶瓷都是古陶瓷中的珍品,许多为国内少有。字串4

字串6

施加农说,萧山作为中国瓷器发源地之一的古陶瓷历史,非常值得萧山人骄傲。出版这本书就是希望让大家了解萧山古陶瓷的辉煌历史,进一步发掘这个文化瑰宝。

南风古窑千余年瓷韵悠悠水下现


龙窑出土的窑具出土的大量窑具及陶瓷碎片目前龙窑出土所见最大的匣钵龙窑出土现场的黄泥坡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一座建成半个多世纪的水库下面,隐藏着一个湮灭千年的秘密。近日,浙江宁波文保工作者在镇海区三圣殿水库,发现了一座龙窑遗址,在遗址中找到大量匣钵和青瓷碎片,专家推断年代为五代到北宋之间。

水库放水遗址露真容

三圣殿水库位于镇海区九龙湖镇汶溪村,去年年底,因堤坝年久需要维修,水库存水被陆续放光,干涸的水库库底,堆积着星星点点的陶瓷碎片。经文保专家实地勘察,大量窑具瓷器的堆积层第一次出现在了世人眼前—长50米,宽30米,厚度达5米。

这一发现,与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留下的尾巴接上了。当时,文保人员在水库边山坡上发现大批散落匣钵,推测附近可能有龙窑遗址,但是找遍附近山头都没有找到。2013年,当地一名文保员到水库里摸甲鱼时,感觉脚趾夹到东西,他蹲下去摸,结果拿上来一个完整的匣钵。随后,文保员试探着在附近水底踩了一圈,发现水面下一长溜儿都是匣钵状物体。

日前,经过勘探,专家初步确认三圣殿水库的龙窑遗址,存在年代为五代到北宋之间,距今1000多年。“在遗址上有大量的匣钵出现,说明当时至少已进入五代时期了。因为五代之前,烧制瓷器,基本上是直接将碗等器具放在火上烧,碗很容易破裂,烧出来的次品也很多。后来工匠发明了匣钵保护,出窑的次品就很少了。”宁波市文保所工作人员王力军说。另外,现场发现的瓷器碎片大多是青瓷,这让文物专家把龙窑年代的下限定在北宋时期,因为青瓷烧制的发展鼎盛时期正是宋朝。

千年龙窑出产瓷器精美

在水库南面山路上向北望去,掩映在树丛间的长条形窑址如一条探足蜈蚣,蜿蜒伸入眉尖岙的山上去了。据文保专家介绍,这正是龙窑的明显特征,它别称为蜈蚣窑。王力军说:“龙窑是祖先了不起的发明。它利用了热气顺着地表往上走的特征,不用建造烟囱,只用附近的黄土青松和水源当基本原料。而且龙窑依山而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浙江一带多丘陵、土地少的环境特征。”

在建筑工艺上,龙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造成一长隧道形窑炉,约与地平线构成10度至20度角。它的最大优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也可以维持烧造青瓷的还原焰。故有说龙窑是青瓷摇篮,影青、黑釉瓷等大都是在龙窑里烧成的。

在遗址上,专家们发现了大量盏托、碗碟等生活用品和匣钵、垫圈等窑具。这些器物不少做工精致、色泽明快、釉面光洁、外形完好。现场采集到的瓷片还有一些颜色是雨过天青色,淡墨绿带一点儿蓝黑色调。这种颜色曹雪芹曾在名著《红楼梦》第四十回中提到过,是软烟罗四样颜色中的一样。专家介绍,这些是当年制作产品的次品,被窑工丢在一边。

曾遭严重破坏无法确定为官窑

龙窑,又称长窑,是一种半连续式陶瓷烧成窑,它依一定的坡度建筑,以斜卧似龙而得名,最早出现于商代。东汉晚期,出现了专烧瓷器的龙窑。自商代至明清时期南方地区多有砌筑。明代以前,南方产瓷区如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江西和湖南等地均广泛采用。

在宁波目前已挖掘并保护起来的龙窑中,上林湖越窑遗址是比较著名的一个。上林湖越窑遗址位于慈溪市匡堰镇境内的上林湖畔,始烧于东汉,兴起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时期,至北宋末南宋初停烧,前后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内涵最为丰富的古窑系之一。专家考证,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窑”。

三圣殿水库窑址是否也是当年的“官窑”呢?文保专家表示,三圣殿古窑址因历史上破坏严重,从目前勘察情况来看,无法与其他龙窑比较,也不能确定为官窑。在龙窑遗址被正式发现和开展调查研究前,现场已经被多次翻动,文物堆积层无法看出清晰的年代,这应该是非专业人士随意翻动造成的。经判断,窑址第一次被大幅破坏的时间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建造水库,挖黄泥筑大坝,将窑址西北方向的泥土全部取走。窑址及物品虽被多人反复践踏,但由于被厚厚的土层覆盖,未被当时的水库建造者发现。第二次遭到破坏发生在2013年底水库存水放干后,有村民、游人、古玩爱好者等到现场查看翻动。

对于三圣殿水库窑址的历史价值,文保专家表示,在镇海区发现的古窑址中,目前属于五代至北宋时期的,仅此一处。在汶溪,还有唐代的青瓷窑址,这说明从唐以来到宋,汶溪一带就是生产青瓷的重要地区之一,也反映了此地具备娴熟生产青瓷的能力,生产工艺比较成熟。

据悉,按照文物保护的要求,现在对三圣殿古窑址实行原址保护。(本报记者张进中本报通讯员蒋继斌)

延伸阅读

龙窑:

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多建筑在江南地区坡地上。最早发现于浙江,为商代窑址。龙窑呈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故名。亦称蛇窑、蜈蚣窑。

匣钵:

窑具之一。由于龙窑的烧制火焰温度可达1200摄氏度以上,烧制过程中,灰尘、沙砾会粘到瓷器表面,影响质量。因此,工匠发明了匣钵,将陶瓷器和坯体放在耐火的匣钵中焙烧。

垫圈:

一个圆环小瓷圈,一般直径两三厘米。它的上面有四个清晰的间隔点,作用是防止瓷器的圈足与匣钵粘连,保证了产品的完整性。

废墟之中的陶瓷残器和碎片展现繁华古村庄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麻步镇盖竹村,是一个在宋朝时盛极一时的古村落。可惜在明洪武年间,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原先的繁华被淹没在废墟之中。现在,古村落的一些遗迹仍在,村民还在村后的斜坡上挖出了据说是宋代的陶瓷残器和碎片。

后山挖出宋时文物

根据林先生提供的线索,日前,约请了平阳县文物馆馆长蔡昌振,在林先生等热心读者的引领下,前往麻步镇盖竹村进行考察和采访。

找到据说是挖出了宋代陶瓷的村民温学勤时,他从家中拎出了一个小编织袋来到门口。从中拿出几个陶瓷残器后,将里面的碎片一并倒出,里面共有16件残器和许多碎片。

温学勤说,因为村里一直传说后面的山上有宋代的文物,去年6月份,他便和七八个村民一起去挖掘,居然在一处看似墙角附近的地底下,陆续挖出了这些东西。

这些陶瓷残器和碎片,有碗、盘、碟、盏等,精粗不一,釉色和器型各异,精细的胎质细腻,还有划花装饰,有的底下有墨书的字符,以精细的占多数。蔡昌振在仔细翻检观看后认为,陶瓷残器和碎片确实是宋代的,大多为北宋时期。且从精细程度看,这些瓷器并非本地生产,而是出自北方及福建等地,在当时,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的,应为官宦人家所用。

村民毛昌逵向我们反映了这样一个情况:1981年,他家盖房子时,在屋后的地里取土。挖到1米多深后,挖到了“铜”箸和“铜”调羹,还有碗盆和铜钱等。碗的底下有一个像是“宋”字的字,铜钱是南宋建炎年的。奇怪的是铜钱锈了,而“铜”箸和“铜”调羹却没有生锈。事后,专业人士分析认为,从“铜”箸和“铜”调羹在南方地下历经七八百年没有生锈看,应为金箸和金调羹,或金铜合金的。字串9

宋时废墟今犹在

毛昌逵对盖竹村的历史所知颇多。他告诉我们,他们家族在明末清初从青田搬到这里时,盖竹已经荒无人烟。而盖竹在明以前为一林氏望族聚居之地,与附近的东坑、东桥、埠头、沿口等4村合称盖竹里。字串5

毛昌逵说:古时候,鳌江自盖竹村前经过。自鳌江上岸,走过虹桥,就进入了盖竹。如今虹桥还在,只是改成了可通汽车的钢筋水泥桥了,桥前方的鳌江更是大幅度地改道南移。毛昌逵说,在解放后平整土地时,他们挖到了街区的遗址,规模这么大,想当年这里应该十分繁华。

从至今仍保存的一些墙垣遗迹看,当时7座府第的规模有一二百亩。据说林府的后花园,被后山高耸如蘑菇的华盖峰遮盖,不见天日,石壁上布满藤蔓。我们在盖竹村转了转,在田头地角,不时可见断垣残壁。毛昌逵说,村里人在耕作挖土时,经常有古砖挖出。砖为青砖,有现在的两块那么大。字串8

在靠近后山的一排房子的后门,毛昌逵指着浇了已经有些年头的水泥地面告诉我们:这里浇地面时,曾经挖到了一条青砖砌的路,应该是古时候的一条通道。

天灾人祸淹繁华

据《平阳林氏志》等书籍记载,在宋代,盖竹一村出了11名文进士、17名武进士。曾经繁华一时的古盖竹,为何在明时烟消云散?原来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农历七月初二,台风暴雨引发的泥石流从盖竹后山倾泻而下,古盖竹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幸存的林氏子孙也迁移他乡。此后,因灾迁居萧江前村的盖竹林氏后人、刑部主事林升,在胡惟庸案中被处死,族人肯定也受到株连,盖竹自此更加湮没无闻。

从现状看,如今的盖竹村,是建在古盖竹林氏府第的前院遗址上。文保部门的有关人士认为,在村庄下面,可能还有一个被淹没了600余年的繁华古村庄。字串6

佛山石湾陶瓷艺术


有些地方似乎在冥冥之中就被注定要进行某种特殊的活动,例如工业活动或艺术活动。而这些地方的历史又与这些活动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存在着以丝绸或瓷器等多种材料为原料的艺术表达形式,而石湾艺术则是以陶器制@所体现,且历史悠久。

事实上,由五十年代开始的考古工作使石湾附近出土了多个陶制品,其年代之久远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证明从那时起陶器制造业就在那里存在。石湾位于广东佛山境内。自唐代起该地区,尤其是广州市就与外界建立了广泛的贸易联系。贸易的发展使石湾制陶业很早就发展起来,并在唐宋年间就深受旅居华南的中东人及欧洲人喜爱。由于索求甚大,石湾的陶制品发展极快并流传至今,而中国其它地方的制陶业则正在衰败,有些已经衰亡。正是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及水陆交通的便利,石湾的制陶业才在明清时期达到了辉煌。

正是在明清时期,石湾的制陶艺术在技术上得到了最快的发展。石湾的工匠们除发展自己独有的风格外,还仿制中国其它地方的陶制品。以满足各方面越来越多的需要。但这一情况使收藏家们有时处于迷惑之中,因为那些被他们收藏并认为来自其它地方的陶制品实际上来自于石湾,但从另一方面讲,石湾工匠在仿制中国其它地方的陶制品风格过程中,亦大大丰富了自己的技术知识,并使之融入到以后的制作之中。事实上,专家们认为只是从明朝起才出现了今天被人们称之为石湾陶器的东西。

石湾陶器与中国其它地方出产的陶器的区别之一在于,石湾陶器不是纯粹的艺术观赏品,它们还具有实用性。例如直到今天,石湾陶器业仍主要生产日用陶制品,很少制作纯艺术观赏品。在这种意义上,由诸如萄国人文第士等收藏家直接向陶塑专家下单订制的陶制品就显得尤为珍贵。由文第士为前贾梅士博物馆(现澳门艺术博物馆)订制的石湾陶艺制品为此是该馆最美的收藏品。在那里,我们可以欣赏到石湾陶艺最光辉的一面,尤其是那表现中国神话传说的陶塑及表现华南普通百姓,例如樵夫、渔民、农夫等的陶塑制品。中国的学者一直该为外国人比中国人更加欣赏这种艺术形式,尤其是那些有能力的收藏家更是如此。也许由于石湾艺术产生于南方,因此更受到外国人的青睐,但文第士等人向石湾的艺术家直接订购这些术品的做法无疑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艺术创作及这一古老行业的振兴,也有助于开拓新的艺术内涵。

石湾陶制品的另一个特点是创作它们的艺术家的美学加工。即使是在日常用品上,也可以看出这种加工的痕迹,这也许是石湾陶制品受到广为欢迎的原因所在。石湾陶器见证了一个拥有上千年历史的艺术传统,这在一个知识的传播重要于一个关键人物出现的农业社会中构成了另一个特点。石湾艺术不以个人创造为特点,而以连续不断的创造为特征,是一门真正的民间艺术。也许这才是在观赏其作品时使我们感动的地方。石湾艺术风格统一并且拥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们虽然是多代艺术家在不同时代所制作的,但尽历沧桑长胜而不衰,而石湾的制陶业也经历了中国近五个世纪以来的风风雨雨走到了今天。

独具魅力的景德镇民窑古瓷片


在浩瀚漫长的中华陶瓷历史中,景德镇民窑古瓷堪称华彩乐章,举足轻重。近年北京出土的大量实物残片更证明,景德镇瓷器自明代以后,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而其中绝大部分是民窑青花瓷。这些城市的地下文化遗存,近年来受到藏家、研究者以及瓷器爱好者的青睐。收藏界喻古瓷片为“文明的碎片”,一些行家更是将其当作古书来慢慢细读,咀嚼品味。

民窑瓷器独具魅力

历史上,景德镇瓷器以能够集历代陶瓷、绘画、工艺之大成而著称于世。清雍正(1723-1735)前后,是景德镇民窑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据民窑古瓷鉴藏家曲永建先生介绍,就瓷胎来说,这一时期民窑精品瓷器决不逊色于后来的官窑,甚至高于有些官窑。胎质坚硬、细腻、洁白,釉面有玉质感,普遍薄润、透明、匀净。其中的精品可与官窑媲美。

瓷器又是一个集制造工艺、民俗、文字、诗歌、绘画等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载体。“题材丰富,构思洒脱”,构成民窑古瓷器的独特艺术魅力与历史价值。与官窑瓷器相比,它在纹饰构思上更显得无拘无束,自由洒脱,且题材生动丰富,从人物、动物到植物,无不栩栩如生,能充分体现时代特征。举元末明初时期的作品为例:这一时期,一些失意文人才子沦为匠人,混迹市井民间,他们显然入了“绘瓷画”这一行当。这一时期民窑瓷器上的“文人画”就反映出此类瓷画创作者的艺术水准。他们的作品往往笔锋练达,抒发个人感受,意境独特,也因此“较难仿,因现代人的笔墨功夫上不去”。民窑瓷器还可令今人一窥古人的风貌民情,文化习俗,感受不同朝代不同时期兴衰的历史。民窑瓷画上的一个常见题材是“童子嬉戏图”。明末时期,民众困苦潦倒,从出土的这一时期的民窑瓷画中便可一窥。瓷画中,玩耍的幼童,表情往往欠生动,显呆板,所着衣衫也多拖沓不合体。透过此种精神面貌,现代人似乎可以嗅到一个王朝“大势已去”的无奈气息。

民窑瓷器所折射的宗教风俗,亦十分有助于理解同一时期宗教发展的客观状况,景德镇瓷器在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与宗教文化休戚相关,宗教是构成民风、民俗的要素和源泉。浩如沧海的民窑瓷器纹饰的演变,更能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历程。就像最早的国家管理人员、城市和文字,几乎都源于宗教祭祀活动一样,景德镇瓷器的历史,每一时期的流行纹饰也都充分体现出宗教思想的主题并被嵌入百姓日常生活。在出土的明清遗器中,不乏宗教题材的纹饰,如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佛教中的十字杵在元青花瓷中便已应用,在明成化泓治时期开始盛行,可见当时平民百姓信奉佛教者日渐增多。

“瓷片”市场身价随涨

近年,全国各地不少城市都兴起了大规模的建设活动,使大量深埋地下数百年的古瓷片“终见天日”。在北京的一些古玩市场,都有卖瓷片的摊位,吸引着国内外,包括中国台湾和日本等地的收藏家。本地瓷片爱好者更是凭借“近水楼台”的优势,将目光锁定那些正在拆除老建筑的各种工地。据保守估计,全国范围内应有数千位瓷片收藏者,北京地区应为上千人左右。而介入其中的各类买卖人员则有数万人,甚至更多。事实上,还有更多的人在起步学习阶段,他们之中不乏年轻的瓷器爱好者,堪称未来古瓷片收藏的生力军。

民窑瓷片受市场追捧,究其原因,无疑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它们的独特价值。民窑瓷片鉴藏家认为,瓷片是收藏、研究者的实物标本,帮助其了解瓷器的各种内在品质,不同时期的纹饰风格等。对于瓷器研究爱好者来说,到博物馆去固然可以观赏到各类古瓷展品,但这只能开阔收藏者的视野;看书也可以增加思考的能力,但真正入门古瓷研究,直接接触实物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遗憾的是,大多数古瓷爱好者鲜有机会接触完整器物,于是接触研究出土瓷片便成为一条捷径。况且,那些精致的瓷片亦可作为一幅瓷画艺术品永久保存。这也使得不少商人亦看好瓷片的升值潜力,进行投资。结果是瓷片的身价迅速提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