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收藏 > 导航 >

陶瓷唱主角,收藏需理性

陶瓷唱主角,收藏需理性

古代瓷器收藏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2021-03-01

古代瓷器收藏。

我国艺术品市场的资金涌入深不可测。业内人士称,艺术品市场的下一个主角就是陶瓷。馆藏有自唐宋以来景德镇各个历史时期生产的瓷器珍品2万余件,以及部分书画杂件。其中近代、现代和当代景德镇生产的陶瓷精品为馆独有,所有藏品构成一部完整的发展史,是“千年艺术殿堂”。

当前我国艺术品收藏市场现状还是处于“群雄逐鹿”、“泥沙俱下”状态,对于入市的人数可以说是“蜂拥而至”。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所带来的个人财富积累。

当今的陶瓷收藏市场处于“圈地运动”时期。无论古陶瓷和现代艺术陶瓷收藏都缺乏理性,盲目跟风,只注重名声和名气,名声、名气成为价格的标尺,而忽略了作为艺术品来讲它内在的真正价值。这就使很多藏家们难以逃脱“吃药”,“打眼”的尴尬。陶瓷艺术品是综合的艺术,作为一个理性的收藏者要从时代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它本身所附着的文化内涵这几个方面来考量才能得出它真正的经济价值,从而确定自己的取向。

从古陶瓷来讲,它的文化性、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以及容易保存,决定了它在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执牛耳地位。

从当代艺术陶瓷来讲,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很多陶瓷艺术大师经过个性张扬阶段的历练,渐渐也都进入纯艺术化理性创作的时代,艺术造诣和水准都日趋成熟,不乏有许多精品投放市场。一大批青年陶瓷艺术家也逐渐成长起来,这些人都在逐渐摆脱和完全摆脱传统艺术思想的束缚和工匠习气,跟随时代的脉搏在跳动。应该来说是具有收藏潜力的。

总而言之,对收藏者来说还是二个字“理性”,任何一件艺术品还要从时代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它本身所附着的文化内涵几个方面来考量,来决定自己的收藏取向。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收藏怡情 理性与感性的交锋


中国藏市正处在风口浪尖之上,藏界红火的现象也是有根可循的。历史上每一个昌明的时期,既是文艺创作的繁荣期,也是文化收藏的鼎盛期。历代统治者在社会安定、四海升平之际,总要大量搜求艺术品,以充实内府收藏。艺术品的散失与收藏是此消彼长的。往往在一次次的大规模的集中之后,接着是一次次大规模的散失。尤其是改朝换代之际,艺术品的恶运也随之而来。因此,历代以来的收藏,整体上呈逐代锐减的趋势。

艺术品投资必须要懂,要对艺术有领悟力,这种源自内心的领悟力通过学习也未必就能获得。懂艺术的人是少数。这注定了艺术品投资一定是小众市场,永远是小众市场。对于多数投资者来说,仅抱着增值的目的投资艺术品是危险的,中国名瓷网提醒,要正视艺术品收藏,不可盲目。

业内人士称,绝大多数投资者都不懂如何把投资与艺术规律结合起来。很大部分投资者还停留在以作者的官职高低、是否是什么会员、或者作者的年纪大小来判断作品是否值钱,实际上一些名气比较小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不仅品质上优,并且也具有十足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拿陶瓷艺术品来说,景德镇现当代一批新崛起的艺术家,其创作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神韵,而且还加入自己对艺术陶瓷的理解,融入一些现代元素,深受藏友喜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石家庄市博物馆陶瓷展厅,这里馆藏有许多景德镇现当代名家名瓷,可以让您大饱眼福。

艺术家所表达的情感及再现的方式,就是他们自己心灵触动最深的情感。对他们而言,他们收藏的是自己的记忆。他们的藏品获得好的回报后,使他们更有自信捕捉到艺术的方向。他们的自信与判断反过来又能左右市场,起到示范作用。这就是艺术家与市场与藏友之间的互动关系,景德镇现当代陶瓷艺术家以其精湛的制瓷技艺和独特的艺术构思吸引着藏友的眼球,使其在陶瓷艺术的海洋里畅游而不可自拔。

收藏在改变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提升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如果说,藏品之于内府,不过是众多国家财产中一部分而已;而对于私人收藏家来说,每一件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每一件藏品的各个细节:色调、神韵都了然于胸,而且熟知关于它的故事和传奇。它的得与失、来与去、聚与散都与你息息相关。

因此,说收藏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是有道理的。它要求收藏者具备理性的经济头脑的同时,还要有很好的艺术的修养。收藏者在收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自己培养成理性和感性结合得相当和谐的现代人。

杂件收藏需专一


时下民间古玩收藏形成热潮,每逢节假日或双休日,各地古玩市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日益富裕的草根贫民不断涌入藏海,打破了过去由少数达官富贾、文人雅士对古玩收藏的垄断。算盘、铜锁、戏服、筷子、旱烟盒、小脚鞋等,也堂而皇之地跟书画、瓷器等主流藏品一起登上了大雅之堂。

别以为小杂件不起眼,但如果持之以恒,在收藏数量和品种上形成规模,又有精品和孤品加以点缀,小杂件也会十分耀眼。也别以为小杂件学问少,如果用心钻研,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小杂件可有着大学问,可以写出大文章。

“筷子大王”收藏各种筷子2000多双,写出筷子专著10余本。旱烟盒收藏专家的专一藏品达到600余只,独树一帜,多年如一日,孜孜不倦,也可谓收藏界的精英。

古玩玩的是文化,是精神享受。此话不错。然而精神的东西必然植根于物质的土壤,否则就会失去生命力。试想古玩如果没有升值效应,还能吸引芸芸众生的眼球么,还能造就蓬勃的市场么?大多数收藏家都把收藏与物质利益挂钩,这也没错。

主流藏品之精品,价格动辄百万、千万,虽然人皆爱之,但吾辈草根无力拥有,想捡漏又谈何容易。既然如此,不妨在非主流品种中一显身手。一位很有见地的古玩商说过这样的话:“创造或挖掘一些独特的藏品,并形成规模,就是在很难捡漏的古玩市场,捡了一个门类的漏。”

古玩升值,小杂件不会例外。当你的藏品成为中国第一的时候,打出了你的品牌,其经济价值必将大大超越单件藏品价值的总和。上面说到的旱烟盒收藏家,他的投入估计在10万元左右,但已有人出价100多万购他的藏品,这即是明证。

荣当藏品之王是收藏者的向往,在古玩杂件领域成就“王业”应该不是很难的事。纯国粹的古玩杂件,你得了中国第一,往往也就是世界冠军了。这种精神享受,绝不亚于藏品升值带来的喜悦。精神享受还在于你对藏品的潜心研究,并形成独到的见解,亦是一件快事。此外,当你欣赏一件件精美的古玩时,或许能引起你梦幻般的遐想,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攀谈、切磋,何等美妙!纯粹的收藏投资者,拥有藏品,不一定懂得藏品,这或许不算是一个收藏家。

有人担心,如今已被人收藏的门类成百上千,再入藏为时已晚。此话差矣。古玩收藏领域如同浩瀚的大海,仍然蕴藏着无数未被挖掘的藏品门类。更何况每一个大门类经过细分,比如按用途、按材质、按工艺,又可以衍生出无数的小门类来。泉州一位生意人,藏有60余件瓷器,其中36件都绘有《鬼谷下山》图,可谓收藏之专一。杂件亦可如此为之。目前,很多古玩杂件的售价并不太高,有志者不妨一试,日后必有厚报。

“大师热”渐渐消减艺术瓷收藏回归理性


在此间举行的2014博览会的拍卖会上,追捧大师、只认大师的现象改变了。去年大师作品以过千万的价格夺得标王,到如今“大师热”已渐渐消减。在收藏界业内人士看来,经济缓行的影响、政治清风的好转等原因叠加,正促使当前的艺术瓷收藏市场价格变得更加理性。

当代艺术瓷收藏市场更趋理性

20日下午举行的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的粉彩瓷板《归去来兮》等组合粉彩瓷板,以380万元的落槌价成为标王。当天,拍卖会共拍出艺术品158件,成拍率62.45%,总成交额3057.85万元。

纵观近几年获得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标王的,绝大多数都是“大师”作品。如,2013年拍卖会上拍出的103件作品,总成交额为6196.96万元。其中标王价格为1100万元,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荣华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的粉彩双面釉瓷板四条屏《四美图》。

市场一直是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市场的风向标之一。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的成交情况,对各大拍卖公司即将举行的秋季拍卖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引导市场收藏的趋势和走向。

景德镇华艺拍卖有限公司总裁蒋卫民介绍说,本次拍卖会对拍品的结构进行了调整,为满足不同人群审美与消费的需求,不仅拍品总数大幅增加,还加大了中低价位拍品的数量。一位拍卖行业内人士表示,因为近年来艺术品市场本来就低迷,为保证一定的成交率,拍卖行对拍品的征集需更加迎合当前市场。

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李祥表示,从拍卖会成交表现来看,老藏家更加关注精品,新藏家更加关注价位,市场更加趋于理性健康。

内外因素致使“大师热”降温

一些收藏界人士指出,今年以来艺术瓷收藏市场遇冷,与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大环境有很大关系,致使企业和个人手头资金紧张,对艺术品的投资相对较弱。同时,这几年追捧“大师”的潮流正在降温。

蒋卫民表示,以前现当代陶瓷艺术品的收藏一直存在一种误区,即“只认大师”,认为名家的陶艺作品就是名作,就值得收藏。

中国收藏家协会成员柯福晟有着十多年收藏经历。他认为,“大师热”让有的大师变得浮躁,有艺术生命力的精品在减少。“大师的作品有好也有坏,一般情况下一个大师一年出两三件精品都很难,而要买到这些精品则难上加难。”柯福晟说,有些艺术家甚至“坑蒙拐骗”,花钱请人“代工”,自己最后“画押签名”了事,最终打击了收藏者的信心和积极性。

此外,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原来公款消费在艺术瓷市场中占比较大,近年来相对削弱,也间接地影响了艺术瓷收藏市场。

有助于文化传承和创新

“大师热”的降温,还让人们对当代艺术陶瓷有了新思考。李祥认为,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特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其他当代陶瓷艺术品同样具有很大的潜力。蒋卫民说:“从原来只看大师名头,到现在更关注作品本身是否优秀,‘大师热’降温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一些收藏界人士还表示,随着越来越多艺术品投资机构、私人等介入当代艺术瓷市场,使得艺术瓷成为一种重要理财产品,改变了原来由政府主导的采购型市场格局。

这种格局调整将进一步提高艺术家的创作水准,这种理性的回归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包括大师在内的许多艺术家原来确有一些应付之作,但现在更多人在用心创作,因为感受到了市场压力。对于新一代陶瓷艺术家的成长也更有利,他们不再盲从市场,而是静下心来创作。”蒋卫民说。

对于当代艺术瓷的明天,受访对象大多表示很有信心。一是来自于国家大力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二是百姓富裕后,精神需求加大,艺术瓷的市场也更大;三是新型制瓷材料的开发和运用,给艺术瓷创作提供了技术保障;四是各种平台提供给了艺术创作者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

此外,当代艺术瓷的真伪鉴定这一“空白区”正被逐渐完善。中国版权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品鉴证备案中心管委会主任殷秩松介绍,中国版权协会今年率先在全国成立了艺术品备案鉴证中心,为艺术品提供特征信息服务和保真鉴证备案服务。其中,中国陶瓷艺术品数据库于10月20日正式上线,今后陶瓷艺术品可拥有全国通用的“身份证”。

“当代艺术瓷市场的‘春天’要来了。”李祥说。

陶瓷收藏入门者需警惕视觉伪经验


进人新世纪,中国当代陶瓷收藏界已进人了赝品泛滥成灾的年代,已进人了视觉“伪经验”蒙蔽一代陶瓷收藏者的年代。

综观各地古玩街,赝品陶瓷器已成为最醒目的诱惑品。不少中小艺术品拍卖会上,赝品高仿陶瓷器堂而皇之竞相登场。无数印刷质量越来越精美的历代陶瓷器画册、越来越清晰的陶瓷器光盘,似乎已成为真伪鉴定的主要 工具(书)。似乎去各地博物馆隔着玻璃远观历代标准器,就能把陶瓷鉴定经验烂熟于心;似乎经过专家鉴定估 过价的拍卖画册上的官窑器拍品,都具有权威性。

康熙五彩花鸟纹花盆

古玩拍卖估价30万

以至于不少买回膺品的收藏者,如你否定了他的藏品,他会很快拿出画册,对照图片上器物之器型、纹饰、 釉水、款式,忿忿不平、喋喋不休地和你论理:你是错的,他是对的。以至于不少企业家投资者,不看拍卖会预 展,下了飞机,推着行李箱直奔拍卖会现场。他们对照拍品图录,凡哪件拍品竞争最激烈,就竞拍哪一件,最后 像一匹黑马猛地喊出一个最高价,镇住所有竞拍者,炫耀其富豪身价,满足其虚荣心理。以上这一切,都极大地刺激了赝品仿制者、赝品贩卖者、赝品拍卖者的投机心理。

让我们先回顾历代陶瓷新赝品出现在古玩市场上的时间表:

曾名扬世界的唐三彩,20世纪80年代在洛阳、西安街头成堆卖仿品。20世纪90年代初,仿唐纹胎瓷、仿晋瓷 辟邪器、仿景德镇宋代青白瓷开始批量出现。90年代中期,宋龙泉窑和宋建窑、吉州窑茶盏、磁州窑枕头瓷仿品 也闻风而动。90年代后期,仿西汉釉陶罐,仿越窑盘壶、执壶,仿民国珠山八友瓷板,仿民国粉彩、五彩及青花 喜字瓶,接连出现。到了2000年前后,景德镇私人窑场依然在高仿官窑器外,著名的民窑器也都被仿过一遍了。 商业头脑灵活的仿造者,又开始仿各地的杂窑器。如仿福建德化的白瓷、青花,仿漳州窑白瓷,仿云南玉溪窑、 建水窑青花罐,仿辽三彩、明三彩,仿耀州窑器,仿北方单色釉杂窑,仿民国浅绛彩,仿四月I汉俑,仿商代白陶 ,仿马家窑彩陶等等,真是历代官窑民窑杂窑仿品无奇不有,“精彩纷呈”。为此,我们不能不感叹:赝品出现 的时间选择,制假售假者的手段真是一代胜过一代。而买进赝品的收藏者的鉴赏眼光,却是一代不如一代。

究其原因,是中国当代陶瓷收藏者们的古陶瓷鉴定“伪经验”,蒙蔽、误导了对古陶瓷真品的鉴赏。众多的新一代陶瓷收藏者,不是从历代陶瓷真品实物、真品碎片人行的,他们的视觉经验与感性认知,过多依赖于精美 的图片、光盘里的图像、博物馆里隔着玻璃远观而不能上手品赏的实物影像,依赖于高科技测试、伪专家们开讲 座时模棱两可的鉴定意见,以及轻信了古玩商人们信口开河的吹嘘、精心编造出来的故事等。

所谓的古陶瓷鉴定“伪经验”,是指其鉴定经验不是直接从眼观、手摸实物得来的,不是从古陶瓷鉴定实践 中亲身感知得来的,而是通过以上所说的各种间接的手段获取的。“伪经验”,换句话说就是“假经验”。

视觉“伪经验”之出处分析

“伪经验”的出处,最误导人的来源是平面图片观看经验,而“真经验”得益于 立体实物观看经验。

先说平面与立体观看经验的差别。陶瓷艺术与书画艺术有区别,书画本身是平面艺术,如1:1仿真程度很高的 水印宣纸国画,其赝品与真品之间距离很接近,书画鉴定常识有时可以从仿真程度很高的赝品中获得,当然直接 从真品中获取鉴定经验是最重要的。而陶瓷本身是立体艺术,所有的平面彩色图片、光盘影像与真实的立体实物 距离很大,平面观看经验可取之处很少,所以,古陶瓷平面图片、影像之观看经验,是古陶瓷鉴定里最害人的“ 伪经验”之一。

其二,纸质、光影质感、色彩感与实物质感、色彩感的差别。

古陶瓷纸质印刷品的纸质感是柔软的,影像光影感是飘浮的,而古陶瓷的陶质、瓷质感是坚实的,这是差距 之一。古陶瓷纸质印刷品的色彩还原技术目前还无法达到完全还原的程度。纵然影像光影逼真程度高,但荧屏上 看光影,都是在瞬间变化着的。如一定格,影像色彩马上就开始模糊了,且无真实的陶瓷质感,这是差距之二。 再说色彩还原程度,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尤其是青花瓷图案,元青花,明永乐、宣德、成化、嘉靖、万历、天 启、崇祯青花,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光绪青花……各朝各代都有其独特的色质、风格、特点。青花料也分进口的苏麻离青料、国产的平等青料等。但世上任何一家拍卖行印制的精美的拍卖画册,都无法解决问 题最多的青花色阶还原问题。所以,古陶瓷平面图片、光影之色彩观看经验是古陶瓷鉴定里最害人的“伪经验”之二。

至于从图片、光影观看而形成的“个体伪经验”,再通过讲座、交流等的传播而形成的“集体伪经验”,误 导、蒙蔽了新一代陶瓷收藏群体,危害性更大,更令人忧心忡忡。

与此相反,要想获得古陶瓷鉴定“真经验”,唯一的途径就是“眼见为实”看实物,“手摸为实”摸实物。行话说:字画人门难,进门易;陶瓷人门易,进门难。陶瓷鉴定进门难,就难在除了要有观看真品的经验外,还 要有抚摸真品的经验。如笔者的老师,已故著名收藏家殷屏香老先生,鉴定成化青花时就先抚摸瓷面,如釉面感 觉糯滑的可能就是真品,反之如有涩的感觉就是膺品。

再谈以“手摸为实”为原则对当代高仿瓷器进行鉴定。由于科技的进步,当代高仿龙泉窑瓷、建窑瓷、磁州 窑瓷及景德镇明清彩瓷等,有时仅凭肉眼,从器型、釉水、花纹、款识、底足方面去看,已很难一眼定真假。有 时在高倍放大镜下看瓷面气泡,也很难一眼分真艘。若“眼见为实”看实物鉴定后仍犹疑不决,那么就进一步用 “手摸为实”摸实物的力‘式来鉴定。曾有一位知名文人收藏家藏有一件明龙泉梅子青三足文房炉,他说京沪著 名古陶瓷鉴定家都看过,都说是“好东西”。笔者顿生疑惑:为何众专家不明说是某某朝代的东西,而是模棱两 可说是“好东西”,这里面有玄机。笔者上手仔细抚摸釉面,手感特别糯滑,答案果然出来了,这是赝品。原因 之一是,如今高仿龙泉瓷在器型、釉色、胎足方而儿乎能做到乱真。但新出窑的仿品火气十足,为去掉火气,常 常用化学药水如草酸、盐酸消光剂等来浸泡处理,使之釉面在极短的时间内去掉贼光而老化。经如此做旧后,高 仿品似乎旧气十足,但里外、上下釉面老化的程度完全一样,摸上去异常光滑,这与自然老化的明代龙泉瓷不一 样。因为自然老化的瓷器,土埋时干度与湿度有别,使用时手常接触凸处,放在桌上底足的磨损度总是不同的, 所以手摸上去,釉面老化的程度总是有节奏有差别的。这是鉴定出土瓷的要诀之一。原因之二是,由于成化青花 瓷瓷土淘洗时要求特别细腻,故上釉烧窑后,成化釉面异常光滑,这是成化青花独有的特点。而宋元明龙泉瓷真 品,淘洗瓷土及上釉的方法与成化青花的完全不一样,不可能有特别糯滑的感觉。

以笔者30年来上手真品实物和从老专家那里得到的经验:除了明成化青花、明甜白釉等极少数瓷器品种以及 宋汝窑、官窑瓷(因为常人连汝窑、官窑瓷碎片也难上手)釉面上有糯滑、温暖感外,其余儿乎所有品种的元明 清瓷器瓷面都有m涩、生冷之感。这种手感,只有经过长期手摸实物的实践经验才能获得,初人门者是很难体会的 。为何笔者花了这么多笔墨举“手摸为实”的鉴定实例,主要是因为传统古陶瓷收藏界历来重视的是“眼见为实 ”的鉴定经验,而轻视了“手摸为实”的鉴定经验。其次是因为当代图片、光影视觉伪经验的流行,更是忽视了 “手摸为实”的鉴定经验,尤其使得2000年前后人行的企业家古陶瓷投资收藏者,被古陶瓷视觉“伪经验”误导 损失惨重。他们中的不少人,一踏进古陶瓷收藏之门就损失几万、儿十万甚至儿百万元收进赝品,如今已被认为 是见怪不怪的“学费”。

要避免视觉“伪经验”

远离真品实物鉴定、远离真品碎片研究,实际上也就是远离了古陶瓷鉴定的真经验,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古陶瓷收藏、鉴赏家。如果不总结、不披露、不关注、不批评新一代古陶瓷收藏者的图片、光影视觉集体“伪经 验”,此类的收藏悲剧还会更频繁地发生。

从民国期间经营古玩、开创“传统古陶瓷鉴定派”的第一代行家孙流洲、耿宝昌,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人 文物商店工作的第二代行家,再到七八!年代在复苏的古玩市场上摔打出来的第三代行家,鉴定实物一代比一代 看得少,鉴定眼光也一代不如一代,因为珍品实物已越来越少了。但在这三代行家学习鉴定古陶瓷的年代里,有 精美图片的出版物还比较少,视觉光盘还鲜有出现,古玩市场上的低劣赝品也属凤毛麟角,故这三代行家重实物 ,重实践经验,受“视觉伪经验”的污染还很少。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古玩市场人行的第四代收藏者们,新世 纪后冲进拍卖市场的第五代企业界投资者,他们涉足古陶瓷收藏的年代,正是古陶瓷精美图片、光影轮番“轰炸 ”视觉的年代,正是古陶瓷赝品在古玩市场、古玩拍卖会上“横行霸道”的年代,故他们才是古陶瓷视觉“伪经 验”实际上真正的受害者。在经济愈发达,收藏愈繁荣,而人文精神愈衰弱的大背景下,新一代的古陶瓷收藏者 受到的诱惑更多,被视觉“伪经验”误导而上当买进赝品的遭遇也更多,这是非常值得令人同情和深思的。事实 上,新一代古陶瓷收藏投资者要想一夜之问拍得高价品再转手炒作获利几倍几十倍,或短期花几十万几百万元拍进大批藏品,速成为著名收藏家,还是应验了一句老话:“欲速则不达。”

在视觉“伪经验”的误导下,远离真品碎片研究,远离真品实物鉴定,实际上也就是远离了古陶瓷鉴定的真经验,几乎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古陶瓷收藏鉴赏家。

所以,所有的图片、所有的光影、所有的讲稿书籍只能作为参考,不可轻信;所有的实物、所有的碎片、所有眼看手摸的亲身体验,才是真正的鉴定依据。去国家博物馆能看到“眼见为实”

的真品,到个人收藏馆能摸到“手摸为实”的真品,上古玩拍卖市场能获得真正的真赝对比的经验,这是古陶瓷收藏的“真经验”。

此外,我们还要提倡:胸中要有陶瓷史,各朝各代记得深;收藏要有大局观,官窑民窑只要真;眼里要有真眼光,是真是假看得准;手上要有真功夫,摸上摸下敲出声。

在当代古陶瓷收藏界,谁都无法拒绝古陶瓷视觉“伪经验”的侵袭。但我们能洞穿视觉“伪经验”的迷雾, 继而转化成自己亲身体验到的视觉“真经验”,屡败屡战之后,我们就能屡战屡胜,或者小败大胜,才有可能成 为当代真正的古陶瓷收藏鉴赏家。

收藏现当代瓷器需选准艺术家


近几年,新瓷逐渐吸引人们的眼球,越来越多的藏友开始瞄准新瓷(现当代瓷器)收藏,也有不少市民疑惑,新瓷并非文物,也非不可再生资源,值得收藏吗?

据收藏人士介绍,这个话题在圈内一直颇具争议:玩古瓷的藏家看不上新瓷,认为它们是可再生的,并非稀缺品,不具备收藏的基础;而拥护新瓷的藏家,则不以为然“今天的新瓷,就是明天的文物,如今收藏新瓷,相当于持有原始股。”

事实上,在收藏圈内,古瓷与新瓷之争也从未间断。不过,记者倒是发现,古玩城内的新瓷门店和收藏者的数量悄然在增加,而在拍卖会上,新瓷成交价的最高纪录竟达782万元,这让不少古瓷藏家大跌眼镜。

新瓷与古瓷之争

现当代新瓷到底有没有收藏价值?徐东古玩城经营现代瓷的萧驰认为,一件作品是否值得收藏,由两个因素决定:稀缺性和艺术性。当代新瓷反映了新中国制瓷工艺及水平,大师级作品同样稀缺,当然具备收藏和投资价值。“此外,收藏新瓷几乎不具风险,可直接从大师手中购买,买赝品的几率大大减小。”萧驰说。

而玩古瓷的李先生有不同意见:“何谓‘古玩收藏’?当然是有历史底蕴、不可再生性的稀缺物才值得收藏。现当代瓷只能说是艺术品,建议把它作为家居装饰、欣赏,收藏与投资价值只作长期的考虑。”

李先生还认为,收藏新瓷的风险也很大。“如今现当代瓷器市场也比较混乱,很多人明明没有大师级职称,却偏偏冒充大师,拿自己的作品冒充大师作品,滥竽充数;其次,目前全国的瓷器展销会很多,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以次充好,使不少人把现当代瓷器视为地摊货。”

“当代陶瓷工艺师如此多,真正能流芳百世的能有几个呢?而古瓷已经经历了历史的考验,艺术价值毋庸置疑。”李先生劝告藏友,莫轻易投资当代中青年工艺师作品,更要提防炒作。“在现当代艺术品界,不论是紫砂壶、当代书画还是陶瓷,都存在炒作拉高价格之嫌,真正的艺术价值不好评估。”

新瓷渐被藏家关注

不管藏家如何争议,新瓷的市场行情却一路走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2009年,第二届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陶瓷美术家王锡良的粉彩《黄山四千仞》瓷板拍出了782万人民币的天价!这条新闻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收藏新瓷的热潮。

记者走访徐东、红巷、崇仁路等收藏市场发现,经营现代瓷的店铺多达30余家,少数商家生意十分红火,一件现代陶瓷售价一般在2000元以上,贵的高达260万元,大大出乎意料。

萧驰介绍,瓷器收藏如今已不再是古瓷的天下了,做工精美、价格较低的现代瓷器逐渐被收藏者看好。“拍卖会上的古瓷身价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元,让很多收藏爱好者望而却步;而流散在古玩、旧货市场上的古瓷,价格虽然具有诱惑力,但这类瓷器中鱼龙混杂,不懂行、看不准的人又不敢轻易下手。于是,很多收藏者把收藏的目标转向了极具潜力的当代瓷市场。”萧驰说。

据了解,起初新瓷仅被大众当作家居装饰品购买,或是作为礼品,被认为是高端而有文化底蕴的佳品。随着购买者增多,一些名家的作品渐渐升值,收藏圈的人也被吸引入场。

价格随职称升值

据萧驰介绍,收藏现代新瓷,选择艺术家的眼光尤为重要。“艺术家的职称升一级,市场价格就要翻2-3倍。”

他举例说,两个月前,有客户曾花3000元买下聂乐春的作品《寻鹰》(32cm×16cm),不久后,聂乐春从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晋升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该作品的市场价立刻涨至6400元。

“张正海的作品同样如此。一个月前,张正海的《鲨鱼》(40cm×26cm)售价为6000元,现在变为1.36万元。”萧驰称,收藏现当代新瓷就要看准艺术家,谁会升职,谁的艺术造诣高,就决定了作品的升涨空间。

据了解,当下国内有很多机构对艺术家评职称,其中,最权威的是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国家七部委所评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和各省发改委牵头评的省级大师,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目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仅24名,包括王锡良、张松茂、秦锡麟等泰斗人物,他们的作品成交价已达百万元。“毫无疑问,这些大师的作品肯定是值得收藏的。”萧驰说,名人手绘的作品是收藏现当代新瓷的主要方向。切记避免收藏工厂流水线批量生产的现代瓷器,这种瓷器没有任何投资价值。

收藏当代新瓷需看好艺术家


张正海的《鲨鱼》

近日,记者走访古玩市场了解到,一些藏友开始瞄准新瓷(现当代瓷器)收藏。不少市民疑惑,并非文物,也非不可再生资源的“新瓷”值得收藏吗?

据收藏人士介绍,这个话题在圈内一直颇具争议:玩古瓷的藏家看不上新瓷,认为它们是可再生的,并非稀缺品,不具备收藏的基础;而拥护新瓷的藏家,则不以为然“今天的新瓷,就是明天的文物,如今收藏新瓷,相当于持有原始股。”

事实上,在收藏圈内,古瓷与新瓷之争也从未间断。不过,记者倒是发现,古玩城内的新瓷门店和收藏者的数量悄然在增加,而在拍卖会上,新瓷成交价的最高纪录竟达782万元,这让不少古瓷藏家大跌眼镜。

新瓷与古瓷之争

现当代新瓷到底有没有收藏价值?徐东古玩城经营现代瓷的萧驰认为,一件作品是否值得收藏,由两个因素决定:稀缺性和艺术性。当代新瓷反映了新中国制瓷工艺及水平,大师级作品同样稀缺,当然具备收藏和投资价值。“此外,收藏新瓷几乎不具风险,可直接从大师手中购买,买赝品的几率大大减小。”萧驰说。

而玩古瓷的李先生有不同意见:“何谓‘古玩收藏’?当然是有历史底蕴、不可再生性的稀缺物才值得收藏。现当代瓷只能说是艺术品,建议把它作为家居装饰、欣赏,收藏与投资价值只作长期的考虑。”

李先生还认为,收藏新瓷的风险也很大。“如今现当代瓷器市场也比较混乱,很多人明明没有大师级职称,却偏偏冒充大师,拿自己的作品冒充大师作品,滥竽充数;其次,目前全国的瓷器展销会很多,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以次充好,使不少人把现当代瓷器视为地摊货。”

“当代陶瓷工艺师如此多,真正能流芳百世的能有几个呢?而古瓷已经经历了历史的考验,艺术价值毋庸置疑。”李先生劝告藏友,莫轻易投资当代中青年工艺师作品,更要提防炒作。“在现当代艺术品界,不论是紫砂壶、当代书画还是陶瓷,都存在炒作拉高价格之嫌,真正的艺术价值不好评估。”

新瓷渐被藏家关注

不管藏家如何争议,新瓷的市场行情却一路走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2009年,第二届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陶瓷美术家王锡良的粉彩《黄山四千仞》瓷板拍出了782万人民币的天价!这条新闻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收藏新瓷的热潮。

记者走访徐东、红巷、崇仁路等收藏市场发现,经营现代瓷的店铺多达30余家,少数商家生意十分红火,一件现代陶瓷售价一般在2000元以上,贵的高达260万元,大大出乎意料。

萧驰介绍,瓷器收藏如今已不再是古瓷的天下了,做工精美、价格较低的现代瓷器逐渐被收藏者看好。“拍卖会上的古瓷身价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元,让很多收藏爱好者望而却步;而流散在古玩、旧货市场上的古瓷,价格虽然具有诱惑力,但这类瓷器中鱼龙混杂,不懂行、看不准的人又不敢轻易下手。于是,很多收藏者把收藏的目标转向了极具潜力的当代瓷市场。”萧驰说。

据了解,起初新瓷仅被大众当作家居装饰品购买,或是作为礼品,被认为是高端而有文化底蕴的佳品。随着购买者增多,一些名家的作品渐渐升值,收藏圈的人也被吸引入场。

价格随职称升值

据萧驰介绍,收藏现代新瓷,选择艺术家的眼光尤为重要。“艺术家的职称升一级,市场价格就要翻2-3倍。”

他举例说,两个月前,有客户曾花3000元买下聂乐春的作品《寻鹰》(32cm×16cm),就在上个月,聂乐春从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晋升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该作品的市场价立刻涨至6400元。

“张正海的作品同样如此。一个月前,张正海的《鲨鱼》(40cm×26cm)售价为6000元,现在变为1.36万元。”萧驰称,收藏现当代新瓷就要看准艺术家,谁会升职,谁的艺术造诣高,就决定了作品的升涨空间。

据了解,当下国内有很多机构对艺术家评职称,其中,最权威的是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国家七部委所评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和各省发改委牵头评的省级大师,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目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仅24名,包括王锡良、张松茂、秦锡麟等泰斗人物,他们的作品成交价已达百万元。“毫无疑问,这些大师的作品肯定是值得收藏的。”萧驰说,名人手绘的作品是收藏现当代新瓷的主要方向。切记避免收藏工厂流水线批量生产的现代瓷器,这种瓷器没有任何投资价值。(记者 邬红波)

古瓷器的收藏与保管需掌握的方法


古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它凝结着先祖们的聪明智慧,艺术创造和辛勤劳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和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对于古瓷器的收藏与保管必须遵循轻拿轻放,小心谨慎的原则,根据器物的不同造型和大小情况,灵活掌握,避免造成损失。如果千百年来保存完好的古瓷艺术品,一旦损坏在我们的手里,那真是永世的遗憾!

一、器体大的瓶、罐、尊移放时因形体大,一般都是由下而上两段拼接而成,且有一定的重量,所以不能一只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应该一手拿住脖子,一手托住底,以免分量过重,使原来拼接起来的两节分离。有的瓶、罐、尊装饰有双耳,我们在取放时不能仅提双耳,以免折断和损坏。

二、瓷器人物在取放时,须注意当心人物的须发和手指部分,因该部分最纤细,易损坏。同时在提放人物时,忌单手拿人物的头部,因人物的头部大多系插进身子中去的,要防止头与身分离,所以应一手拿住人物的头部,一手托住人物的身子。

三、瓷器的大盘、大碗体质较重,移动时应该双手捧,或是一手的拇指和食中二指扣住边缘,另一手的四指和手掌托底。忌用单手拿盘、碗的一边,以防断裂。

四、薄胎的器皿,胎薄、质轻、娇嫩,移动安放时更须小心,要双手捧,忌用单手,尤其是瓶件,底足小,长度高,还须防风吹倒。

五、带座、带盖的瓶器取放时应将座、盖和主体分别单拿单放,不能连盖带座一起端,防止移动时脱落打碎。

遇到多人鉴别欣赏时,要一个一个来,待一个人欣赏完毕,把瓷器放到桌上,下一个人再来欣赏,不要两人将瓷器手递手的传着,以防万一失手。

在民间流传的瓷器经千百年的流通或土蚀,往往都沾有油渍和污点,收藏时常须经过洗刷清洁,使古瓷器神采焕发。在洗刷和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和掌握这方面的技巧和方法:

1.一般的污渍、土锈可以用碱性的稀释后的溶液(如84消毒液,超市里都有售)浸泡,视污渍的情况确定浓度和时间。当然酸碱性质不同的污渍应取不同的液体浸泡,如碱性污渍可用白醋和草酸浸泡,中性污渍用二甲苯浸泡等。浸泡以后再用猪鬃或尼龙刷蘸肥皂,或皂粉洗刷,再以温水冲洗,直到污渍退尽为止。须注意,洗刷时瓷器表皮遇到碱性物质更加滑溜,要心平气和,慎重拿放。

2.冬季洗刷薄胎瓷时,要控制水温,以防冷冻和遇热水爆裂。

3.有的瓷器的表里,因水浸太久,水锈黏附其上,不能除去,可用上述酸性液体浸数日,刷之即去,若水锈很厚,可用竹扦剔去。

4.粉彩瓷器,有的因彩色中铅的成分多,出现泛铅现象,可用药棉蘸淡硝酸擦之自去,再用清水冲洗。

5.如瓷器有开片(哥窑)或冲口、裂纹之类,污渍嵌入很深,浸之不去,可用棉纸蘸淡硝酸,贴在裂纹处,稍时污渍即除,但有的娇嫩的釉彩上不宜用此法,以免硝酸损伤釉彩。

洗刷瓷器最好用木盆和塑料盆,不宜用瓷盆和水泥盆,以避免瓷器碰伤。

上述对古瓷器的保管和收藏方法,对于陶器并不完全适用。

浅绛彩瓷的收藏价值需合理定位


浅绛彩瓷是近年来从粉彩瓷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瓷画,人称文人瓷画。确切说浅绛彩瓷画侧重与写意,多采用意象的表现手法。其山水画风格源自元代黄公望的水墨山水画法,即在瓷画表面采用水墨画中常用的手法。浅绛彩瓷器因其具备古代文人书画作品的特征,如浓厚的写意画面、题书、印款等,与纸绢花并无二致,大大地提升了浅绛彩瓷的鉴赏价值。

浅绛彩瓷从咸丰年间兴起,到被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新粉彩所取代,制作年限只有70年左右,因此存世数量相对较少。此外,由于制作工艺的特殊性,浅绛彩易磨损易掉色,能保持色彩鲜亮的很少,故在市面上流通品相较好的浅绛彩瓷数量更是不多。随着收藏市场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浅绛彩瓷的收藏潜力,因此价格不断上扬。

清晚期浅绛名家黄义顺作五娘教子纹

尺寸:高59CM

成交价:3130RMB

成交时间:2011-5-1721:23:15收藏者对浅绛彩瓷需合理定位

清晚期浅绛名家沈焕文作五娘教子图

尺寸:高60CM

成交价:15500RMB

成交时间:2011-5-1721:34:22

光绪浅降彩少山氏作花鸟笔简

尺寸:口径7.5CM

成交价:2700RMB

成交时间:2011-4-2821:10:00

小编整理华夏收藏网等相关艺术收藏网站的拍卖出售数据及拍品描述,得出以下浅绛彩瓷行情分析:

浅绛彩瓷是我国陶瓷艺术普通阶段的产品之一,尽管其珍品、精品价值会达到一定价位,但绝大多数一般的浅绛彩瓷作品,价位是不可能提升到超过应有价值地步的。因此,收藏者在初涉浅绛彩瓷收藏市场时,一定要对浅绛彩瓷的价值合理定位,除了一些较有特色的精品和中等以上名家作品外,并不值得花大精力、大价钱去收藏。

对于刚入门的收藏者,一定要学会鉴别浅绛彩瓷的真伪。浅降彩的真伪鉴定:彩感朦胧、苍老自然、伤痕自然者真;观感彩纹亮丽、清晰、伤痕做作、纹饰呆板、木然是伪品。在收藏浅绛彩瓷器时,一是要注意画面的完整性,由于浅绛彩瓷为低温烧成,受彩料与烧制工艺的限制,彩料与胎釉的结合不够紧密,容易脱落,这在收藏时要引起注意;二要注意收藏名家作品,浅绛彩瓷的制作史上涌现了一批名家,他们的作品艺术水平高,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如程门、金品卿、王少维、汪藩、许达生、王凤池、高心田、李友梅、俞子明、任焕章、汪友棠等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