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黄釉瓷器 > 导航 >

弘治时的黄釉瓷器

弘治时的黄釉瓷器

古代黄釉瓷器 古代黄釉瓷器鉴别 乾隆黄釉瓷器鉴别

2021-03-01

古代黄釉瓷器。

明弘治·黄釉盘

弘治时期最著名的品种是黄釉,换句话说,弘治的黄釉瓷器是明代最著名的品种之一。其黄色娇嫩如鸡油一般,人称"鸡油黄"。器型主要有盘、碗、尊等。

这一时期的黄釉瓷与成化时期的黄釉相比,颜色深,釉面光亮,似一泓清水,较之成化时期那类泛白的淡黄釉显得深且厚。与正德、嘉靖时期的黄釉相比颜色要

浅淡,可以说弘治时期的黄釉深浅适中,恰到好处,因此在陶瓷历史上常把它作为明代黄釉的典型。Taoci52.COM

此收藏品是"大明弘治年制"款,盘直口弧壁,底微凹,圈足内收,通体施黄釉,足内白釉闪青,里心青花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黄釉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大约八百摄氏度的低温中烧制而成。"黄"与"皇"同音,因此黄釉是皇家控制最严格的一种釉色,专为皇帝日用或祭祀使用。黄釉创烧

于明初景德镇官窑,以弘治朝最为有名,其色泽均匀娇艳,因采用浇釉法施釉,故又称为"浇黄"或"娇黄"。

本盘釉面匀净,釉色娇嫩淡雅,为弘治黄釉瓷之代表作。

taoci52.com精选阅读

黄釉瓷器


在瓷器釉色里之前讲到的是绿釉瓷器,今天我们讲瓷器的黄釉。黄釉是皇家控制最严格的一种釉色。明清两代黄釉瓷器只有皇家才能使用,因为“黄”与“皇”同音。黄釉瓷器有两种:一,以三价铁离子着色的石灰釉,属高温釉;二,以含铁的天然矿物为着色剂,但基础釉是铅釉,属低温黄釉。明、清黄釉都是以铁为着色剂的铁黄,用氧化焰低温烧成,色黄润光滑,釉面晶莹透澈。

黄釉最早出现于唐代,当时安徽淮南寿州窑、河南密县窑等都烧黄釉瓷器。但正色黄釉,还是汝窑的高温黄釉茶叶末釉。明代的黄釉有新的发展,洪武时的老僧衣即茶叶末的衍化;始于宣德的浇黄,更是明代杰出的黄釉;嘉靖以后,又有鱼子黄、鸡油黄等。入清后有康熙的淡黄,以及其后的菜尾、鼻烟、金酱等。明代以弘治朝烧得最好,色泽均匀娇艳,称为“娇黄”或“浇黄”。后清康熙朝又有“米黄釉”、“蛋黄釉”等,均淡雅娇丽。

黄釉龙凤纹饰盘

黄由瓷器工艺

黄釉瓷器制作方法有二:一是烧成的白瓷釉面上涂以含铁色料,再低温烧成;

二是在素烧过的涩胎上直接施黄釉,但釉色不及前者洁润。

鳝鱼黄 鳝鱼黄为结晶釉的一种。配釉时用长石少许,并加少量的镁,经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氧化焰烧成。釉色黄润,带黑色或黑褐色斑点,象鳝鱼的皮色,故名“鳝鱼黄”。

鸡油黄瓷器又叫蛋黄釉出现于清康熙年间,因色如鸡蛋黄而得名。与蜜腊色、浇黄的釉色相比,显得淡而簿,滋润无纹片。瓷器色调均匀一致,釉面平整无痕,色泽滋润娇嫩,且光泽度较好,恰似鸡油,是真正的黄色。

弘治鸡油黄瓷器鉴赏


弘治黄釉青花折枝花卉纹盘

弘治黄釉盘(底)

公元1488年,宪宗的第三个儿子朱佑樘18岁时继位,年号弘治,在位18年。

弘治朝瓷器在造型、纹饰风格与成化比较接近,素有“成弘”不分之说,稍有变化的是弘治的琢器器型种类比成化较为丰富,出现兽耳瓶、葫芦瓶等新器,造型敦厚,不及成化器精巧。像成化那样薄胎小件器物已大为减少,工艺也不如成化讲究。但弘治官窑的杰出代表——黄釉和黄釉青花器,堪称明代瓷器中最著名的颜色釉品种。

我国传统低温黄釉是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以氧化铅为助熔剂的颜色釉。从汉代开始历代多有烧造,但明代以前的低温黄釉均施于陶胎上,且色调多为黄褐色或深黄色。明代景德镇生产的低温黄釉瓷器则为瓷胎上挂釉,明代最早烧造的黄釉瓷器是宣德朝,宣德黄釉施釉厚,因而有橘皮纹状,到弘治时低温黄釉的生产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黄釉颜色较宣德、成化时鲜亮、娇嫩,如鸡油色。故又有“鸡油黄”、“娇黄”之称。因制作工艺是用浇釉法烧成,又名“浇黄”。弘治黄釉多施于盘、碗上,圈足较宣德、成化矮,并且向底器收,胎釉交汇处往往有一丝较为浅淡的火石红,另外盘、碗底心多呈不规则的凹陷状,据冯先铭先生考证,弘治黄釉与后世仿品还有一个明显区别,那就是弘治黄釉六字款“治”字的三点水旁明显低于“台”字。

瓷器发展到了明中期,可以说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单色釉的各种难关已被攻克,预示着瓷器生产最辉煌阶段的来临,特别是永乐甜白和弘治黄釉的烧造成功,极大丰富了瓷器的美学语言,拓展了多层次的审美途径,当身心疲惫之时,能捧起永乐白、弘治黄,视觉上定会突地着了魔一般,久久凝视,赏心悦目,俗念顿收,令人“忘乎所以、美若神仙、不忍释手”。

清代黄釉瓷器和明代黄釉瓷器区别


瓷器中的黄釉是明代洪武时期创烧的,因为“黄”与“皇”谐音,故以黄色象征皇家的尊贵,黄色瓷器在明代两代只限于皇家御用瓷器颜色。那么清代黄釉瓷器和明代黄釉瓷器是什么呢?如何鉴别

明代和清代黄釉瓷器的本质区别就是一个是物理原料和化学原料。明代黄釉瓷器都是采用中国传统手工艺烧造,瓷器釉色的燃料都是物理氧化而成的,而清代黄釉瓷器原料都是国外引起的化学染料。

明代黄釉瓷器特点

明代黄釉瓷器属于低温黄釉瓷器,是经过二次烧造而成,以后各朝多有烧造。明代黄釉瓷器均采用两次烧成,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即先高温烧成涩胎或素白瓷,然后施黄釉,再入窑经850-900℃烘烧而成。由于黄釉瓷器常以浇釉法施釉,故有“浇黄”之称。明代的黄釉瓷器,以明弘治朝之产品最受称道,被视为黄釉瓷器的典范。其釉面光洁,釉色浅淡娇嫩。

清代黄釉瓷器特点

清代黄釉瓷器严格来说属于淡黄釉瓷器,淡黄釉瓷器创烧于雍正时期,其着色剂为氧化锑,由于其釉色比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传统浇黄釉浅淡,故名“淡黄釉”。淡黄彩最早见于康熙时从西方进口的珐琅彩料中,属于低温釉上彩,雍正时对其稍加改进,用来烧造淡黄釉瓷器。化学分析表明,珐琅彩和粉彩中黄彩以及颜色釉中的淡黄釉均以氧化锑作着色剂,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锑黄中含有锡,二氧化锡是作为锑黄的稳定剂而特意引进去的。而在康熙以前,不论是五彩中的黄彩或低温色釉中的浇黄,都属于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铁黄。跟明代使用的烧造工艺相同。

清雍正淡黄釉瓶

淡黄釉瓶,,高14.6cm,口径3.3cm,足径1.7cm。瓶撇口,细颈,溜肩,肩下渐敛,圈足。通体及足内施淡黄釉。外底暗刻篆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此瓶由康熙时的柳叶瓶演变而来,其娇美之形体,恬静之釉质,集中体现了雍正瓷器的艺术风格。

明代创烧低温黄釉,明代以弘治黄釉瓷器为冠


低温黄釉瓷器创烧于明洪武时的景德镇官窑,以后各朝多有烧造。因为“黄”与“皇”谐音,故以黄色象征皇家的尊贵,黄色瓷器也能能是皇家御用。统观古代的黄釉瓷器,以明弘治朝得黄釉最受称道,被视为黄釉瓷器的典范。呈色黄润光滑,釉面晶莹,胎质细腻。

黄釉瓷器均采用两次烧成,即先高温烧成涩胎或素白瓷,然后施黄釉,再入窑经850-900℃用氧化焰低温烘烧而成。由于黄釉瓷器常以浇釉法施釉,故有“浇黄”之称。明弘治以鸡油黄为冠,对于颜色娇嫩如鸡油者,人们又称之为“娇黄”或“鸡油黄”。其釉面光洁,釉色浅淡娇嫩。弘治黄釉瓷器呈色几无差异,表明当时黄釉瓷器烧造技术之娴熟。  

明弘治黄釉盘

明弘治(1488-1505)

通高4.7厘米、口径21.5厘米,底径13.2厘米

明弘治黄釉盘敞口,弧腹,圈足。胎质细腻。底书青花双圈“大明弘治年制”6字双行楷书款。弘治时期黄釉瓷器独具一格。因采用浇釉的方法施釉,所以称为“浇黄”,又因它的色彩淡而娇艳,故亦称“娇黄”。

大明弘治年制黄釉盘

黄釉盘高4厘米 口径18厘米 足径10.5厘米,盘撇口,弧壁,平底微塌,圈足。器施黄釉,釉质匀净,色泽淡雅,足内施白釉,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弘治娇黄釉鉴识


弘治娇黄釉品种多,数量大,价值甚高,后世都以其为楷模,清以后多有仿品。鉴定时需把握的重要特征是:

一,弘治造型规整,修坯细洁,底足白釉初期与成化白色一样,中期发灰,晚期泛青色,与正德的亮青色一致。

二、弘治盘底均有塌凹现象,后仿者多为平底。

三,弘治器物底足低矮,圈足光滑,后仿者底足稍高。

四,款识中“治”字中的三点水,一般真物均低于“台”字,后仿者三点水和“台”字相齐平.

五,弘治黄釉得鸡油黄色级难仿制。成化时偏黄白色,后仿者多发深黄色。弘治黄釉二次上釉均十分精细,边沿与白釉或白胎相接的部位整齐而自然,后仿者多显拘谨。弘治以后,历代都生产黄釉,正德朝继承弘治传统,但黄色偏重,给人以老成持重之感。嘉靖朝黄釉丛浅淡到深黄均有,釉面似有不平之感,可能是笔拓法上的釉,也有釉面匀润的,估计是用吹釉法上的釉。嘉靖时习惯在黄釉上绘红彩,在低温红釉上绘黄彩。个别黄釉器底足施黄釉,均为刻官款。万历黄釉器传世较少,多为碗类,黄色深沉,已无娇黄之感。

弘治朝娇黄釉鉴识


一,弘治娇黄釉品种多,数量大,价值甚高,后世都以其为楷模,清以后多有仿品。鉴定时需把握的重要特征是:

一,弘治造型规整,修坯细洁,底足白釉初期与成化白色一样,中期发灰,晚期泛青色,与正德的亮青色一致。

二、弘治盘底均有塌凹现象,后仿者多为平底。

三,弘治器物底足低矮,圈足光滑,后仿者底足稍高。

四,款识中“治”字中的三点水,一般真物均低于“台”字,后仿者三点水和“台”字相齐平。

五,弘治黄釉得鸡油黄色级难仿制。成化时偏黄白色,后仿者多发深黄色。弘治黄釉二次上釉均十分精细,边沿与白釉或白胎相接的部位整齐而自然,后仿者多显拘谨。弘治以后,历代都生产黄釉,正德朝继承弘治传统,但黄色偏重,给人以老成持重之感。嘉靖朝黄釉丛浅淡到深黄均有,釉面似有不平之感,可能是笔拓法上的釉,也有釉面匀润的,估计是用吹釉法上的釉。嘉靖时习惯在黄釉上绘红彩,在低温红釉上绘黄彩。个别黄釉器底足施黄釉,均为刻官款。万历黄釉器传世较少,多为碗类,黄色深沉,已无娇黄之感。

明清黄釉瓷器品种浅谈


众所周知,黄色是历朝帝王所崇尚的专属颜色,黄釉是明清时期皇家的专用釉色。尤其是清代,全黄釉瓷器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是等级最高的皇家御用瓷器。明清御窑黄釉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因存世数量稀少,收藏尤为不易。

明清两代时处封建社会末期,君主集权达到顶峰,一个显著表征便是森严的等级。除皇帝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外,外朝官宦细分九品十八阶,内宫后妃名目繁多,尽皆泾渭分明。不仅如此,中国古代避帝王名讳之习由来已久,无论皇亲贵戚还是庶民百姓均须严从,少有例外。同样道理,由于谐音之故,“黄”逐渐演变成一种神圣的颜色,专为皇室所垄断,其范围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有臣民弗得僭越,否则便会有性命之虞。翻检有关瓷器烧造的明清史料,此类记录可谓屡见不鲜。

譬如,据《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六十一载,明正统十二年十二月十七日,上命“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命都察院榜谕其处,有敢仍冒前禁者,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赀,丁男充军边卫,知而不以告者连坐。”虽然有观点认为明廷严禁的只是上述诸般品种的官样瓷器,民样器仍可烧制不究,但纵观传世及出土的众多明代民窑瓷器,各类花色俱备,独黄釉者几乎不存,由此可以想见黄釉瓷器于其中之特殊所在。

如果说明代时的限制尚不是十分严苛的话,那么入清后,黄釉瓷器的皇家属性愈发显著。清乾隆七年六月二十三日,乾隆帝谕令督陶官唐英“嗣后脚货不必来京,即在本处变价”。本着对皇家和自身职责高度负责的态度,唐英上奏了一道长折,详申个中利害关系:“……惟是国家分别等威,服物采章俱有定制。故厂造供御之瓷则有黄器及锥拱彩绘五爪龙等件,此等器皿非奉赏赐,凡在臣下不敢珍藏擅用,以滋违制之戾……至于黄器及五爪龙等件,尤为无可假借之器,似未便以次色变价,致本处窑户伪造僭越,以紊定制。奴才愚昧之见,请将此选落之黄器、五爪龙等件照旧酌估价值,以备查核。仍附运进京,或备内廷添补副余,或供赏赐之用,似可以尊体制而防亵越……则此选落之无关定制者既易销售,而黄器、五爪龙之选落者亦得所用,不致流布民间,以滋亵越矣”。唐英坚持认为黄釉和装饰有五爪龙纹样的瓷器均是国家与帝王的象征,应保持其尊贵地位,杜绝流入民间。对此,乾隆帝朱批准许了唐英的部分建议:“黄器如所请行,五爪龙者外边常有,仍照原议行”。在风华正茂雄心赫赫的当朝天子眼中,作为帝王化身的五爪龙尚不如黄釉瓷器更能展现皇权的至尊神圣,后者的地位重要性可见一斑。

即使在宫廷中,黄釉瓷器的配备也如前所述有着严格规定和分别。《国朝宫史》关于铺宫经费记载得很清楚,通体全黄釉器除皇帝外,只有皇太后和皇后方可享用,贵如皇贵妃者也只能使用内白釉外黄釉器,余自贵妃以下各级嫔妃仅配用相应的各类色地色龙器,与纯黄釉无涉。《国朝宫史》没有进一步说明全黄和半黄素器与在其上锥拱亦即凸雕暗刻龙纹者于使用场合方面有何具体不同,以今时的眼光及推测昔日之状况来看,后者的品级理应更高一些。

品种大观

唐英写于雍正十三年的《陶成纪事碑记》对景德镇御窑厂制瓷品种作了集大成的总结,其中各类黄釉彩瓷器有数种之多。如果从烧造原理上对其中的御用黄釉瓷器进行区分,则可分为铁黄釉和锑黄釉两种。

一、铁黄釉

以铁为着色剂,在低温氧化气氛中烧成。明洪武朝即有烧制,此后明清两代历朝延烧,几乎从未间断,是为黄釉瓷器中的大宗和主流品种。

洪武黄釉瓷未见完整器传世,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和北京地区均曾出土过这一时期的黄釉盘残片。内里施白釉,外壁施黄釉,色泽较深,见有细微开片,近足处一圈积釉呈深黄色,外底无釉,火石红较重。内壁印云龙纹,内底刻三朵云纹排成“品”字状,装饰风格同洪武青花、矾红彩云龙纹盘一致。

永宣时期的黄釉器以盘类居多,内外均施黄釉,外底施白釉。此时制作工艺较之前朝有所改进,不再直接施釉于涩胎上,而是先挂一层甜白釉,烧成后再覆盖黄釉,釉面往往显得浅薄,色泽淡雅,橘皮纹现象较为明显。除盘类外,景德镇珠山还见有宣德黄釉梨形小壶出土。

成化黄釉盘碗较之永宣又有了显著进步,造型规整,釉面匀净肥润,色泽有深浅之分,为其后弘治黄釉的登峰造极奠定了坚实基础。

弘治黄釉瓷被后人誉为明清之冠,除了釉色超凡绝伦的原因外,还在于此时突破了品种上的局限,开始出现诸如牺耳尊、绳耳尊、飘带耳尊等体量较大的琢器。由于名气太大,尽管此前各朝已然采用浇釉法施釉,但每每提及“浇黄”之名,人们首先想到的总会是弘治黄釉。和成化器相比,弘治黄釉的釉色更显娇嫩,宛似鸡油,故又称作“娇黄”、“鸡油黄”。弘治黄釉瓷以素取胜,不事雕琢,唯多用金彩,施之于清澈如水、莹润若酥的釉面上,尤显富丽堂皇。

正所谓盛极而衰,正德黄釉虽承继了前朝遗韵,却怎么也烧不出弘治时期的味道和感觉,其黄色较之弘治器略深,有干老之嫌。嘉靖黄釉釉色更深,娇嫩之感已逊许多,鲜有质量上乘的佳作。隆万两朝黄釉器釉色浓郁,釉层较厚,釉面不平,工艺水平明显难逮成弘时期。明末二十多年间,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御器厂辍烧停工,黄釉瓷器再无只片存世。

清朝定鼎北京后,迅速恢复御窑厂,重启窑火,顺治时已有黄釉器生产,釉色偏深,与晚明时期相仿。康雍乾三代,黄釉瓷器海量烧制,釉面光亮,淡雅匀净,工艺水平十分精湛,堪与弘治黄釉相媲美。嘉庆以降,黄釉器质量渐趋低劣,但较同时期其他色釉品种仍高出一筹。

明代宫廷黄釉瓷鉴赏


黄釉瓷在古陶瓷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黄色一向是帝王专用色,黄釉瓷器更是明清宫廷用瓷,决不许民间使用。即使在叛乱不断的嘉靖时期,也严禁民间使用,民窑即使可用金彩,也不可以用黄釉瓷。

黄釉瓷分为分高温釉和低温釉两种,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制后呈现黄色,到清代时在烧制的黄釉中加入了玻璃白,呈色较明代亮且白,无明代的娇嫩之感。黄釉的烧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素坯上直接施黄釉然后再烧制,另一种是在已烧制的白釉器上施黄釉。

瓷器上纯正的黄釉始于明永乐年间,以后各朝均有烧制,为宫廷专用瓷。明代黄釉瓷可以分为明早期、明中期、明晚期三个时期。

明早期黄釉瓷因稀珍受宠

永乐黄釉色淡,釉面薄,无肥润感,目前只见过出土之物,未曾见有传世品。宣德黄釉瓷也多以出土器为多,器型多以碗、盘、高足杯为主。宣德黄釉瓷施釉到底,置于桌上不见圈足露胎,釉面肥厚,釉色娇嫩,素面无纹饰。与此时期的宣德瓷器一样,黄釉上多出现桔皮纹。

宣德朝虽烧制瓷器众多,但成熟的黄釉瓷刚试烧成功,因此,在宣德朝黄釉瓷并不多见,传世品更加少见。近年来随着景德镇御窑厂龙珠阁出土了大量的宣德瓷片,一些宣德黄釉瓷片大量流入市场,被藏家一抢而空,现在已千金难求一片了。目前有据可查的宣德黄釉拍品共有三件上拍,只有在2004年春拍中北京华辰的明宣德娇黄釉撇口盘以132万元的价格拍出,而其它拍品由于种种原因而流拍。

明中期黄釉艺压群瓷

成化、弘治、正德三朝的黄釉瓷相似,考古发现最早的“娇黄釉”出现于成化朝,但由于此时期的数量有限,且没有传世品存世,所以不为人知。近年来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中出土了少量的成化黄釉碎片,外底面往往有烧成后加刻的“甜”字。后仿的成化黄釉瓷可以根据成化时的小巧器型风格和那独有的成化款即可辨别。但要注意大多真的黄釉瓷都有用过的痕迹,外底面往往有烧成后加刻的“甜”字。

弘治时期的黄釉是最负盛名的,也是整个明代黄釉烧制最成功之作。这时的黄釉是用浇釉的方法施在瓷胎上的,所以称为“浇黄”,又因为它的釉色娇嫩,淡雅,光亮如鸡油,又称为“娇黄”、“鸡油黄”。娇黄是两次烧成的低温釉,因而偶而能见铅质银色光泽,后世多有仿弘治娇黄釉的伪品。

在后世仿制的黄釉瓷中以康熙仿的最像,但康熙朝多落本朝款。弘治瓷乃至整个明中期的瓷器都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底部塌凹,特别是盘碗之类的器物。这一缺陷性特点在后世仿品中很难仿制的成功。第二个特点是弘治器物底足稍矮,底足白釉发灰或泛青色,不可能非常洁白。再者,弘治瓷都落本朝款,弘治款格局,大眼一看有一个特点,要么上大下小,要么下大上小,还有一种情况,“弘”向右上方倾斜,“治”字向左方向倾斜,而且“治”字的“水”旁有点倾斜,一般藏家都有这个概念,民国以前仿品多没有倾斜,而民国以后仿品刻意追求这种相似,容易走眼,但仔细看去,后仿款的字往往比弘治款过于阳刚。

正德黄釉继承弘治之作,但不如弘治黄釉那样浅淡而嫩,显得较深而老,弘治瓷上所具有的那两个特点在正德黄釉瓷上也有表现。一般区别正德黄釉瓷与弘治瓷的标准很简单,从款上就可直接看出,如果是瓷片,那就须从釉色深浅上进行辨别。

首都博物馆藏有一件弘治娇黄釉盘,口微撇,圈足,胎质细腻,造型端庄、大方,釉面黄润光滑、晶莹透澈。圈足内有青花“大明弘治年制”六字款。可以作为弘治黄釉的标准器。

明中期三朝在黄釉瓷的基础上还大量烧制了黄釉青花、黄釉绿彩、黄釉红彩、黄釉紫彩等黄釉彩瓷,这些瓷器在明以后也多有烧制。明中期的黄釉青花、黄釉绿彩瓷最具特色,其中以黄釉青花花果纹盘和黄釉绿龙纹盘为代表。明晚期黄釉瓷繁琐中见精美。

嘉靖黄釉一般都比弘治娇黄釉稍深,釉面似有不平感,但也有极淡的,而且有的釉面却极匀润。器物大多为素面,也有细线刻划纹装饰。以六字青花楷书款为多,如果黄釉器器底施黄釉,则肯定为刻款。万历黄釉传世品少见,所见碗类黄色较深,无娇黄之感。传世品中曾见有器里白釉,碗心绘青花双圈,器外壁刻划双龙戏珠纹,书两行六字青花楷书款的万历黄釉器。此时期的黄釉瓷普遍不耐看,而且此时期的黄釉彩瓷因嘉靖帝崇尚道教而大量生产,其工艺繁琐,图案呆板,无神态,但也有精美者面世。在2001年翰海春拍中,一只明嘉靖黄釉赭彩龙盘曾以72.6万元拍出。

黄釉瓷仿品层出扰乱市场

明代黄釉瓷多为使用器,只有一部分用作祭祀之用,很少用于观赏。因此,在明代传世的黄釉瓷中都有用过的痕迹。后世仿品中为了仿制出用过的痕迹而多用硬物划伤釉面来作伪。对于这种高仿品藏家不可大意,笔者曾于2004年12月份在景德镇佳洋公司标本室中见到过一只仿的水平较高的嘉靖黄釉碗,不论釉色、款、底足,都仿制的极像,虽在釉伤上笔者曾有疑问,但笔者还是一度走眼,认为是嘉靖之物。后来在与李辉柄老师交谈中,李老师给我指出了其仿制的不足之处,器型上过于规整,不似嘉靖之器。后来在遇到此类黄釉器时,笔者就多留了个心眼。在文物这一行,收藏者都知道单色釉是最难鉴定的,像上面那件是高仿品,在鉴定时要从各方面入手去鉴定。目前在市场中还有一些仿制水平较差的仿品,这些仿品多仿明中期、明晚期的黄釉彩瓷,此类仿品大多黄釉过于黄,彩过于浮于釉面,且过于大红大绿,很不和谐,此外在器形、底足、款上都极不成功,很易鉴别。

黄釉瓷分等级决定价值

黄釉在明清两代皇室中的使用是有规定的,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据史料考证,在明代皇宫中,器里外都施黄釉的瓷器为皇太后、皇后的用具;皇贵妃则用器物内壁为黄釉,外壁为普通透明釉的器物,贵妃用黄釉绿龙器或黄地绿 龙器;嫔妃用蓝地黄龙器;贵人则不可以用黄釉器。因此我们在投资黄釉瓷的过程中,对认知黄釉瓷的种类很重要。不同的黄釉瓷代表不同的等级,但我们同时还要从稀有性上进行投资,比如一些黄釉彩瓷,在黄釉彩瓷中,绿彩瓷价格略低外,而其它黄釉彩瓷级别虽低,但因存世量有限,在艺术品市场中并不多见,且工艺繁琐反而价高一些。

在黄釉瓷市场中,比较常见的明代黄釉瓷品种主要有单色釉黄釉盘、黄釉青花器、黄釉绿彩瓷。

单色黄釉瓷首推弘治朝

单色黄釉瓷中市场价值较高的是弘治黄釉瓷,其以引人入胜的色调吸引了藏家的眼球,此时期的黄釉瓷流入市场的数量相对大一些,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投资热潮。据统计,目前上拍的明代黄釉瓷共有125件,而仅弘治、正德两朝的黄釉瓷就有61件,几乎占到了50%。

但在市场价值上,正德朝的黄釉瓷还是和弘治的黄釉瓷有差别,正德黄釉不如弘治黄釉器耐看,所以市场价值并不是太高,一般的盘、碗之类的市场价在十万左右。而如盌之类的器物的价格则略高一些。此外像宣德的黄釉瓷和成化的黄釉瓷因市场上少见,而价格高扬,也为藏家所追逐。

黄釉青花器以精美征服藏家

明代黄釉青花器是在青花瓷器的纹饰之外用黄釉满填作底色,再经二次烧成。此品种从宣德传至嘉靖时期,弘治时的黄釉青花盘,其黄釉凝厚光亮,青花色调黑蓝,器型及纹饰与前朝基本相同。青花色调宣德、成化的色重,正德青花与弘治相似,但青花色泽仍显黑蓝。

黄釉青花器以明中期的黄釉青花花果纹盘最为有代表性,明晚期并不多见,在清三代多有仿制,其中康熙、乾隆两朝仿制的最像。青花花果纹盘有两种基本装饰纹样,盘内壁画荔枝、枇杷的,盘心画石榴花一枝, 外壁画番莲花;盘内壁画石榴、葡萄的,盘心画玉兰花一枝,外壁画牡丹花。这种把黄蓝两种色调共存于一种器物上的艺术品更受当今收藏家的喜爱。在目前的拍卖中,有数据可查的黄釉青花器只有两件拍器,但都以高价成交,且都在四年以前成交,而近四年来并不见有黄釉青花器现身拍场。据估计,1996年翰海秋拍中以286万元成交的明弘治黄釉青花花盘目前的市场价值至少在千万元以上。

其实黄釉青花的存世量并不少,许多博物馆都有黄釉青花器的展品,而流入市场的却并不多。黄釉瓷的艺术价值早已为文物界所共识,普遍认为此时期的黄釉青花的价值高于明中期的青花器。例如在台北故宫的藏品中所藏的弘治白地青花仅有89件,而黄地青花则为289件,比前者多出两倍有余。因此在市场上所见的黄釉青花瓷将是精品中争夺的焦点,这也势必带动黄釉青花器的升值。

黄釉绿彩瓷以工艺抢占市场

黄釉绿彩瓷以黄釉为地,用绿彩在雕刻好的暗龙纹等纹饰上彩绘,造型品种比较单一,图案纹饰多以龙纹为主,器型多以盘,碗为主。永乐,宣德时期彩龙纹凸起于釉面,弘治时期的外壁绿彩敷色薄而淡,呈色泛黄,嘉靖时期,不如前几朝精细,但器型品种纹饰内涵均丰富起来,且工艺繁琐,对清代黄釉绿彩器产生一定的影响。

明代黄釉绿彩瓷在烧制时十分严格,不容有误,在传世和出土中都曾有一些白釉留白地龙纹器,其制作方法是在胎体上先刻出龙纹,施透明釉时留出龙纹的部分,高温烧成后,由于露胎部分的氧化作用,呈现出白釉火石红色龙纹的情况。这些器物都是白釉绿彩器和黄釉绿彩器的半成器或者废弃品。笔者曾在景德镇看到过一件白釉白地龙纹器,这种器物刻的十分精美,但龙纹却是四爪龙纹,这在当时是十分允许的,当然被作为废品消毁。此类器物在近几年的拍场中多有见到,价位在十万左右,如有四爪龙纹器价会更高一些。 此外,嘉靖时期的黄釉彩瓷的艺术价值也较高,也很值得投资。此时期最为出名的是嘉靖黄釉绿彩龙纹器和黄釉多彩云龙纹器,这些器物全身带着“皇气”,为藏家所欣赏。

明代黄釉瓷在市场中的总量相对来说还是很少的,能现身拍场的更是少之又少,而此类器物身上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不平凡的经历给收藏增添了乐趣。如果在拍场中确定了此类器物的真伪性应立即出手,将其纳入手中,其升值空间不可限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