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导航 >

山理工尹干艺术馆、尹干陶瓷艺术中心揭牌

山理工尹干艺术馆、尹干陶瓷艺术中心揭牌

陶瓷艺术 艺术瓷砖 瓷砖干挂

2021-03-22

陶瓷艺术。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尹干艺术馆、尹干陶瓷艺术中心揭牌仪式暨《尹干刻瓷艺术作品》发行仪式举行。淄博市原市委书记杜祥荣,淄博市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在堂,校长张新义,副校长杜瑞成,纪委书记衣玉琛,淄博市文化局、文化艺术联合会、中国陶瓷馆等单位负责人,艺术界的专家学者及该校师生代表参加仪式。

副校长杜瑞成、淄博市原人大副主任曹在堂、中国陶瓷馆馆长韩克新、山东美术家协会陶艺委常务副会长张志朴先后致辞,对尹干艺术馆、尹干陶瓷艺术中心的成立表示衷心祝贺,对尹干老师致以美好的祝愿。

杜祥荣、张新义为尹干陶瓷艺术中心揭牌,杜瑞成、衣玉琛为尹干艺术馆揭牌。

仪式结束后,张新义、杜瑞成、衣玉琛与到会嘉宾一同参观了尹干油画、丝绸设计作品展。此次展出了尹干创作的陶艺、陶瓷雕塑、手绘花釉、彩绘、刻瓷、日用陶瓷设计及水彩画、中国画、书法等作品五百余幅(件)。

尹干陶瓷艺术中心是山东理工大学和淄博市的艺术亮点,作为展示、创作的平台、载体,对学科的发展和提升、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地方产业、对外合作交流、大学文化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山东理工大学)

尹干,生于1940年2月,江西赣州人。高级工艺美术师。2003年被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淄博市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教授。50年来,在日用陶瓷造型装饰、陶艺、陶瓷雕塑、花釉绘制、刻瓷、青花等方面贵有自己的艺术特点和风格,“湖光22头餐具”、“圆形动物组雕”等12项作品在全国评比中获奖,“系列炻器茶具”获中国赴墨西哥技术与产品博览会金奖。陶瓷作品“兰钧釉刻花瓶”、“鱼子兰釉刻花瓶”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出版了《尹干陶瓷艺术》、《尹干钢笔写生集》、《尹干水彩画、山水画集》等7种画集。

扩展阅读

当代陶瓷艺术国际大展将在今日美术馆举办


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景德镇与陶瓷的负面报道,不断出现在各类型媒体之上,让陶瓷艺术这门中华文明的母语艺术,蒙上了一层阴影。

自宋以来,中国陶瓷艺术就是世界艺术范畴里,独具魅力的重要篇章。但不论从历史的原因还是从文化的角度,中国陶瓷艺术始终停留在民俗艺术的狭小领域中。景德镇出现所谓的“大师瓷”,也仅仅是中国陶瓷艺术从旧民俗向新民俗的一种简单转变。自2005年以来,“大师瓷”天价上涨的背后,从根本上与文化的关系并不大,与通货膨胀、人为炒作、以及一轮经济大环境的上涨密不可分,实际上,“大师瓷”的天价故事,只是一种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突变。

国际热钱的涌入,让中国所有的题材商品,都进入疯狂上涨阶段,伴随上涨的,是一个又一个人为编造的故事与谎言。先是资本市场的疯狂、接着是当代艺术品、工艺美术品、木材家具、珠宝玉器……

景德镇的大师瓷果然是陶瓷艺术独具代表性,值得历史性收藏的艺术品吗?从以上大环境的简单梳理我们就会发现,这只不过是热钱在不同题材的特殊商品之间的轮番进出套利的结果。从这个角度去看景德镇所谓大师瓷的“值钱”问题,对于背后的资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但这个笑话对于中国陶瓷文化的发展,对于景德镇这种世界级陶瓷文化的圣地来说,就是一场彻底的悲剧。

许多人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不惜贷款评大师,而“大师利益链”催生的腐败与混乱,则必将给中国的陶瓷艺术的发展,留下历史性硬伤。

整个景德镇,至今仍沉迷在资本游戏制造的幻象当中无法自拔。中央的反腐运动居然会让一种艺术门类出现危机,这是一种匪夷所思的现实。“大师们”还在拼命批量生产所谓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师级”花瓶。期待中央反腐风头一过,继续讲述高价暴富的故事。这个从经济总量来说,根本属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市,根本没有意识到一旦热钱撤退,或者炒作题材更迭,他们将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寒冬。一个构建在经济泡沫上的城市,又如何真正担负起传承乃至发展中华文明母语文化——陶瓷文化的历史性重任?

打开文化的视野,才能真正站在历史的角度、站在文化进步的角度,重新认识陶瓷文化对于中国的真实意义,它不是单纯地体现出商品属性与价格这么简单和具体。

在经济迅速崛起的当下,中国要想真正崛起为一个世界级政治经济大国,其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以及在构建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的题材选择,是极关重要的事情。

如同当年中国作为东方大国时,陶瓷、丝绸迅速风靡西方贵族世界一样,欧洲的崛起,让欧洲艺术迅速成为世界级艺术,歌剧、油画、芭蕾、等等艺术门类,迅速成为世界级艺术的贵族。而美国的崛起,让美式艺术也迅速成为影响世界的艺术门类,不论是后现代观念、波普艺术,还是电子艺术、好莱坞电影。

事实证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必定伴随着文化话语权的争夺,而用于争夺文化话语权的,都是自身最为优势的文化和艺术题材。

纵观中国历史,其影响世界的文化题材中,陶瓷是一个独具魅力的、已然具有世界级影响的艺术,其影响之深远,普世意义之广大,是其他艺术门类所目不能及的。

但随着中国在近代的衰落,陶瓷这门艺术的话语权,也逐渐旁落他家。现代陶艺的崛起,是西方文化改造东方文化的一个具体的案例。随着世界进入新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格局,如何站在千年的陶瓷文化传统之上,重新获得陶瓷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这不是简单地绝决地坚持所谓的“中国陶瓷文化的经典样式”就可以完成的。

文明对文明的影响,重在对话与交流。

如今世界范围内,一谈到现代陶瓷文化,基本与中国无关,对中国陶瓷文化的承认,仅仅停留在古代,这个问题若无法解决,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就错失了一个无可比拟的重大题材。

中国陶瓷文化,正处在一个固步自封还是包容交流的历史性关口。“大师瓷”这种变异的文化“奇葩”,如果还霸占着历史的舞台不肯下场,中国陶瓷文化想要重新确立其话语权与世界级地位,基本属于痴人说梦。

2014年3月2日,北京今日美术馆将迎来年度首场艺术大展——《st.art就地出发——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国际大展》,策展人子贺与制作人涂睿明,历经近一年时间,打造了一个全新意义上的陶瓷艺术的盛宴。

当时策展人在提出这样一个展览的时候,今日美术馆馆长甚至认为这将是一个工艺美术的陶瓷展,属于一个“瓶瓶罐罐”的展览,“放在美术馆新搞的一个设计馆展一展就可以了”的展览。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学术桥头堡级的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几乎不看好这样一个展览能有什么学术性。

但当策展人带着策展书去美术馆正式申报展览的时候,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一言不发,听完展览陈诉之后,转身离开。不久,拿着一份美术馆重要学术展厅的排期表过来,“2014年3月1号到15号,只有这个时间才有可能,但问题是我们美术馆需要做一个重大选择,2014年是中法文化年,这个时间原本是我们美术馆专门留给法国重要当代艺术家卢奥的,你们等等我的消息”。

一周之后,策展人子贺接到美术馆通知,正式推掉卢奥的中国首展,承办《st.art就地出发——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国际大展》。

中国陶瓷艺术,从此一改其工艺美术的地位,正式被学术界接纳,这是中国陶瓷艺术历史性的时刻,它预示着中国的当代陶瓷艺术,从此走出工艺美术的工艺史窠臼,开始进入一个严肃的艺术史阶段,预示着中国当代陶瓷艺术,迎来一个重新与世界对话的新纪元。

站在艺术的高度创作陶瓷艺术


陶瓷艺术是造型、装饰、材质、工艺等多元素构成的一个整体,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晶。陶瓷艺术大师通过巧夺天工的艺术创造和科学合理的精心设计,使瓷器具有物质和精神双文化特征,深受古今中外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纵观中国瓷器艺术的发展,千百年来不断在创新中前行,留下了难以数计的传世佳作。可以说创新是发展的唯一出路,而创新的基础来自于瓷器大师对国学、历史、艺术以及自然等各方面的修养与学识。遗憾的是,现在许多陶瓷大师一味模仿,追求暂时的利益价值,缺乏艺术上的创新精神,成为困扰当今瓷器艺术发展的藩篱。

李砚祖教授作为一位学者型陶瓷艺术家,在多年的陶瓷艺术研究中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他的瓷器艺术作品基本上都是创作型的,他追求每件作品都不一样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使作品有了生命与灵性。

提到瓷器艺术,历史上曾出现了不少瓷艺大师,如清代陶瓷艺术家唐英、民国初期的珠山八友等。到了当代,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位德高望重的学院派陶瓷艺术大师李砚祖教授。李砚祖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政府特聘“井冈学者”,景德镇陶瓷学院终身教授,硕士生导师。他从事美术、装饰艺术及艺术设计的历史及理论、陶瓷艺术、中国画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多年。

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使他在创作中积累、凝练,在积累中迸发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光芒,在凝练中闪烁出唯美艺术光辉。2012年,李砚祖教授作品展在广州举行,其六十件个人陶瓷作品,在短短几天内便被慕名而来的收藏者定购一空,让许多晚来一步的收藏者不禁“望洋兴叹”,后悔未能先人一步而与大师瓷失之交臂。

他以一个学者的思考对陶瓷艺术创作、陶瓷艺术理论和陶瓷艺术教育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感悟。作为一位学者型瓷器艺术家,他站在艺术的高度,去理解、去思考、去创作中国的瓷器艺术,进而使中国当代陶瓷艺术走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成为当今为数不多的真正能够代表中国瓷器艺术创作的领军人物,影响着当代瓷器发展的方向。

从陶瓷艺术创作来讲,对工艺技术的掌握并不是太难,关键就是怎么能形成自己的语言,怎样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到作品中,赋予作品灵魂。李砚祖教授的作品融入了他多年来对艺术的思考,追求新意又不脱离生活,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老套,他以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在泥与火中演绎出精灵般的瓷器之美。其作品无论从构图还是画工,都显示出精巧与精细,自然与和谐一气呵成,给人予格调高雅、气势豪迈、品格超逸、工艺精湛、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等唯美的艺术享受,这是其他“工匠性”瓷艺大师所不能及的,也是目前国内陶瓷艺术界所罕见的,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珍藏价值。

陶瓷装饰艺术


陶瓷装饰艺术是中国工艺美术范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型与装饰相结合的载体,通过巧妙的绘画设计,新颖的装饰手法来产生完美的艺术形象,从中给人以诗情画意般的情趣。从彩陶文化到汉代瓷器装饰,采用绘画、刻划等技法,以弦纹,水波纹、几何图形。唐宋时期开始,采用彩绘颜料在瓷器上进行装饰。景德镇陶瓷,从现在发现的古瓷资料中已有定论的是五代时期的青瓷,以釉色为主要装饰,宋代出现了大量的刻、划、印、雕花装饰;元代青花瓷是景德镇陶瓷彩绘装饰的起源时期,历经明、清、近代,到现代陶瓷装饰,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千百年来,陶瓷艺人和陶瓷艺术家从装饰艺术实践中,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装饰技巧,各种奇妙的表现手法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陶瓷装饰也在不断提高,以丰富的内涵,多种风格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新的艺术形式和内容,在民族艺术发展的进程中,陶瓷艺术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崇高追求,反映了人类审美观念的变化,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

艺术表现手法,在陶瓷装饰上的发挥显示出艺术家的艺术个性、文化修养,也显示出时代艺术的特色,景德镇陶瓷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悠久的历史,给人们以审美情趣和生活需求的满足。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艺术,经过千百年的不断发展,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从事陶瓷艺术装饰的创作者们首先就要了解陶瓷文化史,懂得陶瓷装饰的来龙去脉,掌握装饰构图的基本法则,如果只停留在能画好瓷器的阶段上是不够的,不了解陶瓷装饰的内涵、手法、技巧,绘画表现就很难达到较高的水平,也产生不了艺术个性,只能是依样画葫芦。

粉彩婴戏图笔筒

陶瓷装饰的艺术魅力,就在于不仅能以新颖美观的装饰,给人以愉悦的感受,而且能够通过观赏者的欣赏联想进入人的心灵,产生出作者与观众在心弦上的共鸣,艺术作品可以超越时空,跨过国界。不同时代,语言不通的人们,可以在艺术作品前有心灵上的默契。有的作品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唯有具备艺术修养的人,才能看懂其中之意境。像明清时期的青花、粉彩婴戏图,在创作时也有自己的思想,古代婴戏图以“麒麟送子”、“加官进爵”、“青云直上”等画面,展示出人们期望生活幸福美好的心境,迎合购买者对前程似锦,改变命运的盼望之情。粉彩婴戏图,构图严谨,色彩绚丽,装饰精细,人物形象呈现出白白胖胖的福相,反映出当时的达官贵人,崇尚多子多福,富贵满堂的世俗观念。而现代陶瓷装饰中,艺术家的作品在装饰方面很少用边饰,借鉴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画的绘画构图形式,直接把主题物象装饰在陶瓷造型上,使作品潇洒大方,很具时代感。画面釉色颜料的组合,枯涩、清润的线条韵律鸣奏出无声的乐章。以荷花为例,古今中外的艺术家,画出过无数力作,“齐白石的墨荷、莫奈的睡莲、徐渭的泼荷、八大山人的怪莲”有的浓墨淡彩、有的如梦幻中的意韵、有的任意挥洒、有的幽意深远,展现出不拘一格、妙趣各异的风格。

陶瓷装饰就是利用造型的各个部位,进行协调的美化,和谐地把造型与画面装饰融为一体。并不是所有的装饰绘画都美,如果装饰形式、纹饰与器型不协调,一味以荒诞、古怪、散乱的色彩在陶瓷器型上涂划,不仅产生不了装饰特色,反而会破坏原有的材质、器型美。陶瓷装饰艺术就是讲究美的表现形式,科学、合理地装饰布局,通过艺术装饰来衬托材质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陶瓷装饰,分为图案装饰和纹样装饰两种基本形式。图案装饰以规整、概括、对称、对比等构成要素来美化陶瓷;纹样装饰则包括写意、抽象、变形夸张等多种装饰形式。不论是图案还是纹饰,都有其装饰规律和表现形式,两者和谐地融为一体,展现了装饰图案和纹饰的创作手法,线条、细点、块面、图形等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的。陶瓷装饰图案,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对周围各种事物经常接触、认识,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而逐步描绘、创作出来的。大自然中就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太阳、月亮的圆、缺,火焰的光茫,山的形状,水的波纹,鸟的飞翔等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人们就把这些头脑中的印象变成图形,在陶瓷、木材、金属等载体上表现出来,成为美妙的图案、纹饰。陶瓷装饰在漫长的发展、形成过程中,经过陶瓷艺人和陶瓷艺术家的艺术实践,不断提高了对美的形态的认识,从摹仿到写实,再由具象到意象、抽象的变化过程中,人们掌握了美的构成形成规律,发现了在装饰构图中的多种手法。用变形、概括、均衡、协调等手法装饰陶瓷,已成为人们常用的形式,变形是把物象的形态加以改变,用放大、缩小、扭曲、夸张等方式来组成图案,集中体现了物象的形态特征。概括是对自然界的物象进行提炼,成为适合器型的装饰图样,产生出简洁、明快之感。均衡有对称的美感,协调中包括均衡、对称、和谐、整齐,体现了特定形式的法则。追求丰富的构图形式、稳定均衡的画面感,是陶瓷装饰图案的主要特点,给人以丰满、舒畅、充实的印象。

景德镇陶瓷艺术文化,是世代陶瓷艺人的智慧结晶,是博大精深的知识积累。我们新世纪的陶瓷艺术工作者,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陶瓷装饰技艺,又要将其发扬光大,才能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同时也是具有世界性的陶瓷艺术作品。

景德镇珠山八友的瓷绘艺术


“珠山八友”似乎成了一定时期瓷器的代名词。虽然学术界对八个人的定位还有一些异议,但我觉得这并不是很重要。就像我们对待“杨州八怪”的态度是一样的。因为我们可以撇开这些名词的争论,去实实在在地看看他们的作品。作品才是品评一切艺术价值的标尺和对象。在王琦、王大凡、汪野亭、程意亭、邓碧珊、刘雨岑、徐仲南、田鹤仙、毕伯涛、何许人等人中,我们发现是这样一个群体共同延续了景德镇瓷器的余绪,也是他们使得我们在近代景德镇的瓷业史上找到了一些自信。

“珠山八友”是一个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在陶瓷史上是鲜见的,在中国绘画史上却是相当普遍的——“画派”现象。“珠山八友”的出现是有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明清以前的陶瓷文化情境中,陶瓷工匠的任务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身份和创作没有自主性,也没有结社的自然条件,他们的身份就像是受雇者。时序发展到近代,陶瓷工匠的身份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和释放,于是他们就像其他文人一样具备了形成艺术雅集或艺术社团的条件。他们往往有共同的志趣或人生目的。就像王大凡( 1 8 8 8 - 1 9 6 1 )在《珠山八友雅集图》中表述的一样:道义相交信有因,珠山结社志图新。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与人。画法唯宗南北派,作风不让东西邻。聊得此幅留鸿爪,只当吾侪自写真。这种带有自娱意味的直抒胸臆,让人看到了无奈,也看到了景德镇瓷业的危机局面。

“珠山八友”思想成熟的时候,清朝的统治已经结束。这在陶瓷的创作思想上是获得了解放。下面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慢慢解读。王琦(1886- 1933)是“珠山八友”的领军人物,他在汪晓棠和潘匋宇等人的影响下,先与王大凡等人发起和组织“景德镇陶瓷研究社”,后又于1 9 2 8年与王大凡等人组成艺术团体——“月圆会”,借此抒发胸志,以瓷会友,作为“八友”之首,王琦的陶瓷艺术成就自然值得人们关注。他的人物瓷画在当时是独树一帜,并且带有强烈的文人色彩,在他的写意人物形象中可以看到杨州画派画家黄慎的影子。他不仅继承了乾隆以来粉彩的传统技法,而且娴熟地将西洋的光影、明暗等表现技法糅合在瓷画中,既有立体感,又有新鲜感,更富有时代感。由于他的瓷板画像技术高超,声名显著,被时人誉为“西洋头子”。王琦的艺术成就还表现在他具备了文人画家必备的文化素养,诗、词、曲、书法、绘画等都擅长。正是这些综合素质,使得他在晚年开始变法——形成自己的面貌。线条变得浑厚而简练,特别喜用中锋表现,与题记的草书表现形式相得益彰,统一中求得变化。他的代表作有1925年创作的瓷板画《桃园三结义》、1927年创作的《钟馗》、1930年的《雪中送炭》、1931年的《麻姑献寿》、1932年的《济公》、1937年的《东篱采菊》等。

王琦瓷板画钟馗图

与王琦一样,王大凡也来自安徽,都读过私塾,且幼年都曾习中国画,有良好的绘画基本功。两人不同的家庭境遇,却走上了相同的人生道路。王大凡的制瓷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落地彩”技法上。何谓“落地彩”?是指所画的物体——人物或花卉、动物等,不用玻璃白打底,直接用色料涂于瓷胎,再罩上雪白、水绿烧成,不用渲染。他的瓷绘艺术整体风格面貌是粗细相间、兼工带写,充满着文人意趣。由于他的技法独创,并一度与崇尚“西洋油彩”的景德镇制瓷业相抗衡,赢得了国际瓷业界的尊敬。王大凡也擅长人物画,同时也善绘山水、花卉、动物等。人物画多取材于历史故事或文人诗境,如他1915年创作的瓷板画《富贵寿考》(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1937年创作的《大富贵亦寿考》、1941年创作的《鸡声唤起中兴业》、1`945年创作的《风尘三侠》等均是。王大凡笔下的动物也是栩栩如生,尤其是虎,如1947年创作的《猛虎下山》瓷板画,就形象地抓住了猛虎的气势和空旷山境的气氛。

王大凡风尘三侠陶瓷瓶

邓碧珊(1874一1930),字辟寰,号铁肩子,江西余干人。曾为清朝秀才,他的瓷绘艺术贡献主要表现在首创“九宫格”瓷绘肖像技法,也是景德镇瓷绘肖像画艺术的创始人。九宫是中国古代算法之一。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九宫格也经常被运用于书法和绘画的表现中。在他传世的作品中,我们很少见到肖像画作品,较多的是鱼藻画或建筑画作品。如1 9 2 6年创作的《清白传家》、1927年创作的《鱼藻诗文花瓶》、1929年创作的《翻身一跃胜春雷》等以鱼为题材的作品和早年的《福建金山塔》和《三苏故宅》等建筑类题材作品,很明显地可以看出他能将中国的传统水墨技巧与东洋绘画技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八友”中,他笔下的鱼是最鲜活而又赋予生命力的。显然,这得益于他年轻时期在鄱阳湖边的生活经历。“游而不散”既是对他绘画风格的描述,也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与邓碧珊不同的是,汪野亭(1884一1942)善绘浅绛山水,而且作画的速度极快,人称“汪快手”。汪野亭,名平,号元鉴,传芳居士,江西乐平人。他的瓷绘艺术先从花鸟入手,再由山水出之。早年的墨彩山水受到好评,风格精细,喜用线皴法表现。中年风格老辣洗练。晚年豪放,大胆泼彩。他的贡献是将浅绛彩瓷绘技术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浅绛彩是中国画术语——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汪野亭将浅绛彩加以粉乳化,形成了自己的面貌。从他的作品《春山江流图》、《秋山论道图》、《苏堤春晓》、《湖山茅舍图》、《携琴访友》、《秀山碧水》、《溪山烟雨》等中可以看到他的山水讲究构图的形式美法则,色彩的追求上开粉彩青绿山水之先河。

何许人,祖籍安徽,又名何处,字建德。生于1882年,卒于1940年。何许人主要以画雪景瓷板画为主,书法亦精。现景德镇陶瓷馆收藏有一件他晚年时创作的《雪满梁园》粉彩雪景瓷板画。表现的是南宋都城汴梁十景之一的梁园雪雾。画面浑厚秀润,意境深远,方寸间显天地之气。笔法明显取自清初“四王”山水。毕伯涛(1885-1961)也是安徽人,后居鄱阳和景德镇。名达,号黄山樵子。毕伯涛擅长粉彩花卉翎毛。景德镇陶瓷馆收藏有一件《双燕鸣春》粉彩瓷板画。描绘的是早春三月,桃花盛开,双燕呢喃的情景,富有生活情趣。在毕伯涛的很多作品中能看到他在表现枝干时喜用没骨法,运笔较爽利,穿插有致。

在“珠山八友”中,程意亭( 1 8 9 5 - 1 9 4 8 )和刘雨岑(1 9 04 -1 969 )是属于晚辈。程意亭是江西乐平人,掌握着一手漂染制作颜色的技术,他的瓷画主要以花鸟为主。刘雨岑也以花鸟画为主,两人的风格不同。程意亭以明快清丽见长,刘雨岑则以古雅秀健为主。程意亭于写实和夸张中兼得,而刘雨岑写实得则更富有生活情调,尤其是他创造的“水点桃花”技法,对后来瓷器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程意亭的代表作有《劲节不摧》(1925年作)、《寒梅艳影》(1935年作)、《芳菲春风》(1935年作)、《好鸟啼来春欲醉》(1945年作)等。刘雨岑的代表有《写新罗山人大意》(1941年作)、《暖春图》(1942年作)、《花鸟诗文杯》(1945年作)等。此外,值得提到的两个人是田鹤仙(1894-1952)和徐仲南(1872-1953)。田鹤仙与王琦是好友,善山水,亦工梅花。王大凡就曾高度评价他:“山水清晖成一格,梅花作出更成双。”作品主要有《晓起临池》(1939年作)、《春向群芳》(1944年作)等。徐仲南的作品主要以松竹为主,用笔粗细、浓淡相得益彰,一般不加烘染。代表作有《读书窗外一枝斜》(1941年作)等。

前面已经讲过,“珠山八友”的八人定位其实并不重要,但他们的争论还将继续下去。我想作为一个艺术团体,是他们共同创造了一定时代的艺术辉煌。随着“珠山八友”艺术市场的不断升温,他们的瓷绘艺术研究必将引起重视。事实证明,“珠山八友”的陶瓷艺术已经引起了国内业界的重视,而且也引起了海外藏家和陶瓷爱好者的兴趣。2000年北京太平洋拍卖公司的“珠山八友”及其名家精品瓷器专场拍卖会上,其中汪野亭和刘雨岑的四屏瓷板画价格都在100万元以上。可在20年前,他们的价格是300-500元。时下,“珠山八友”瓷的艺术市场走向了成熟和稳定,在一些大的拍卖行时常能见到,且价格不菲,有的甚至超过了清代官窑瓷器。更值得可喜的是江西美术出版社新近推出的《珠山八友瓷板画精品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珠山八友”的瓷器面貌,无疑对推动“珠山八友”瓷器的市场和研究都大有裨益。

富艺术感染力的艺术陶瓷


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陶瓷作为一种新型的装修建材,近几年在国内外市场上发展迅猛。它适于美化环境,用处较广,深受消费者喜爱。

当代艺术陶瓷砖重要是以实用和艺术相融合的手段制成,并作为建筑表体内外墙面的壹套“嫁衣裳”,不但达到了消费者对装饰品件的实用性能的要求,并且满足了消费者审美心理感触,包含造型、颜色、质量感觉肌理等。它既可装饰在书斋墙面上,用玻璃架板作为书柜,在灯光的照射下,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纹;也可直接铺设粘贴于起居室中与音视家私相呼应的墙面上,墙面下面置一壁炉或家纺 沙发 等。并且,此种艺术陶瓷砖装饰于墙面上,可大大增多墙面面装饰的使用期限,决不会出现壁纸、涂料因运用年久而出现的霉点污染。

艺术陶瓷砖所体现出的画面健康清新,大都涌现的是祖国大江南北的风情文化,如“黄山群峰”、“西湖美景”、“南国椰林”、“农村田野”、“人物”、“书法”和“动物”等,栩栩如生,让人神往,美不胜收。专业人士认为,艺术陶瓷很有发展前景,其生命力不但取决现有的制造和实际使用性能,宏观上讨论的空间太大,把纯艺术文化渗透到当代家庭装饰中,把我们国家古老的文化精品展现于大家的实际生活中,意义太大。因而,不但要求它的质量感觉可以满足大家物质和精神生活日益升华发展的需求,并且它的适用范围要进一步扩大,快速改观仅限于厕所、灶间间的墙面上的小块铺设粘贴的局限,让艺术陶瓷成为家居装饰文化的一个亮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