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中国古代陶瓷器 > 导航 >

中华陶艺大师精品斗艳中国陶瓷总部

中华陶艺大师精品斗艳中国陶瓷总部

中国古代陶瓷器 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 陶艺家瓷砖

2021-03-22

中国古代陶瓷器。

3月18日—4月22日,中华陶艺大师联盟作品展将在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中国陶瓷剧场四楼全面开放,宁勤征、郭爱和、陈烈汉、徐波等43名大师共110件陶艺精品杰作将在春暖花开之际斗艳中国陶瓷总部。3月22日-4月4日,中国陶瓷城北门更会展示其中部分陶艺精品。

S李砚祖-清涧

据悉,本次所展览的大师作品曾参展于法国罗浮宫第十八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同时在第21届陶博会备受热捧。为满足广大陶艺爱好者、收藏家的需求,同时进一步弘扬中国优异的陶文化精髓,丰富佛山陶艺文化氛围,中华陶艺大师联盟作品展将再次在中国陶瓷总部全面开放,并将持续到第23届佛山陶博会结束,这既是陶博会承办方为丰富陶博会活动氛围的重要举措,也将为广大观展观众免费奉送一场丰盛的陶瓷文化大餐。

S涂文静-清韵

本次大师联盟组织所展出作品,都是大师亲自手工打造,体现出对中国景德镇官窑、河南钧窑、汝窑等6大非遗窑口作品的传承,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创作者既有来自中国最顶尖的当代陶瓷传承人艺术大师宁勤征、郭爱和、陈烈汉等,也有来自江西省的高级工艺美术大师董伟、方旺生、江见鸣等。他们或善于青花人物,或大胆地运用高温颜色釉的泼墨,或钟情于造型变幻的陶艺,还有的则精于釉上细腻传神的粉彩色,展品风格各异,囊括了龙泉青瓷的典雅、景德镇彩瓷的缤纷、汉字瓷画的现代、洛阳三彩的华丽、耀州刻花青瓷的豪放、苏沪紫砂的文气、汝窑天青的高贵、台湾白瓷的超绝、湖南釉下彩瓷的清幽等,体现出对中国陶瓷文化传统继承与革新。

粉青万事如意

精选阅读

中国现代陶艺的核心价值


从时间上来说,中国现代陶艺的开始并没有确切的年代,大约在十九世纪50年代,中国陶艺家才开始尝试着从传统古典陶瓷艺术中剥离出来,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因素和经济环境,在改革开放前,现代陶艺所倡导的自由、开放的意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现代陶瓷艺术才逐渐活跃起来。

中国现代陶艺是在西方艺术思潮影响下诞生出来的新生儿,所以或多或少地带有西方的艺术理念,但是无论从艺术形式方面还是技法表现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本土性。在中国,我们有着千年的文化积淀,文化传承相对厚重,装饰材料广泛、创作手法多样,因而在陶艺发展的材料和造型上也更为丰富。

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把握自己的精神,获得自己的本质特征的。因此,对中国文化精神而言,中国哲学思想是中国精神之魂,而中国艺术审美体验则是哲思之灵。和谐、妙道、圆融之境是中国文化中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最高境界,其讲求的都是“自然”二字。同样在陶艺中也是离不开自然。而这种自然就是将传统工艺材料和现代、自然相连接的天衣无缝。现代陶艺对于陶瓷材质的追求类似古人,不加修饰的、肌理状态的、手拉坯体的质朴和以回归自然为主的造型主题相结合,使现代陶艺回归到其形态意识的本源,将陶瓷材质的美学品格和文化内涵完整描述出来,正是体现人文精神中“自然”之魅力。

艺术是时代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反映,陶艺创作自然也反映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纵观现代陶艺的发展,从萌芽之初到走向现代,从混沌之源到遍地开发,无不贯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意识的交织。陶艺家们在创造过程中把握精神与语言的统一,从精神层面出发寻找语言的自然表现。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从艺体验,从某种角度探向陶艺的深层,追求的是与自己心灵、情感相对应的语言形态。

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使得中国现代陶艺作品继承了传统艺术的文脉。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与再创造,极大扩展和丰富了中国现代陶艺作品的艺术内涵。这些源自传统材质和具有秩序感的象征性传统艺术元素语言,结合极具抽象力的现代艺术符号表现特征,强调个人内在精神的体验,注重自我价值的体验,对这些艺术符号的再创造呈现出的温和、宽厚、从容的瓷质品性大大延伸了作品主体。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陶艺家一部分力图在遵循陶艺语言规定性的前提下,充分探索陶艺在纯审美形式创造上的各种可能性,最大限度地挖掘这种艺术形式和语言媒介的表现潜力。一部分满怀热情地把陶瓷的物理特性转换为一种独具魅力的形式语言。以力度感的追求,以神奇结构和异度空间的构建,寻求物化审美主题经验和情感的新方式。不论哪种方式,都充分地体现了艺术家的自然状态和心灵的自由奔放。从文化意义上来看,这种创作的倾向又集中地反映了现代人在工业文明的环境中的精神超越要求,更具有人文精神和审美关怀。

由于中国现代陶艺存在着受西方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一些误区,使得中国的现代陶艺偏离了本民族的文化。笔者认为中国的现代陶艺创作必须要以中华挖掘民族本身的文化内涵作为创作的基础,探索具有民族性的原创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深层次的发展。但是这种原创性,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把西方的语言形式套用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去,因为这种创作形式很难将我们的本土文化表达得清楚明了又富有精神含义。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陶艺大国。传统陶艺凝聚着华夏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和卓越的文化品格。中国陶瓷文化的丰厚传统,正是中国现代陶艺家要珍惜的文化资源。而中国现代陶艺也只有立足于本土的文化,才有可能再创辉煌。

中国陶瓷文化艺术有着最纯真的、最本体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中国现代陶艺从新生儿逐渐走向成熟,禅宗思想和传统陶艺的珍宝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中国陶艺中深厚的人文精神和造型意识,让我们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剖析西方陶瓷艺术的精髓。中国文化有着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包容性,这也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家面对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的问题时,更为开放、更具艺术创新力。

精神性和审美性是中国现代陶艺的核心价值,中国现代陶艺也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基础和现代意识相碰撞的产物。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有着完备审美体系的中国现代陶艺,在现代艺术思潮的推动下正在进行着对现代的追求和改造,既具有现代感,又具有我们民族自己的特色。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在传统陶瓷大国的盛名之下新生的中国现代陶艺。

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精品“接力”中希丝绸之路


新华网上海10月19日电(记者吴宇、孙丽萍)希腊驻上海总领事馆在此间宣布,将与中华陶瓷大师联盟以及希腊亚洲艺术博物馆合作,于12月中旬在希腊举办为期半年的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精品特展。

“来自中国的瓷器,历史上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万众瞩目的商品,也是最好的外交使者。此次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精品走进希腊,同样具有文化象征意义,即希中之间古老的丝绸之路将因一位位‘新运动员’的‘接力跑’而充满活力。”希腊驻上海总领事埃夫耶尼奥斯·卡尔佩里斯说。

具有历史穿越意味的是,此次赴希展出的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精品,将与希腊亚洲艺术博物馆馆藏的中国历代陶瓷文物“同馆”展出,为希腊观众提供一个观察了解传统中国与当代中国的绝佳机会,进而为两国文化和经贸界搭建起新的沟通合作平台。

“这一古今交融的特展对博物馆而言,有望探索一种重新诠释永久馆藏的新方法,也启发我们需要进一步珍视并发掘希中之间源远流长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宝贵价值。”希腊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德斯皮娜·塞尔尼奥蒂说。

中华陶瓷大师联盟秘书长孟树锋是陕西耀州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表示,经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播,中国古代陶瓷的辉煌广布世界。虽然今日中国陶瓷的烧造工艺和艺术风格都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但外界知之不多。

65岁的闻长庆来自浙江慈溪,两年前成功烧制出失传千年的越窑秘色瓷。他认为,中国陶瓷要想重新扬名世界,仍需不断“走出去”,吸收世界各地的先进文明成果。

据介绍,成立于1927年的希腊亚洲艺术博物馆,坐落于希腊旅游胜地科孚岛,是希腊唯一一所专门收藏亚洲文物的博物馆。在其目前收藏的6500余件中国文物中,陶瓷约有5000件。

现代艺术陶瓷创意精品


陶瓷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国的千年追求。当现代设计师在讨论如何使陶瓷和艺术相结合时,最大的瓶颈也许是创意的源泉无法打开。以下的作品的元素均来自生活,本来艺术就是生活中所有事物的提炼和升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艺术陶瓷创意精品吧。

这几个易拉罐是按照1:1设计制作,外观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青花”工艺,图案也是中国的神话人物。设计师是Lei Xue,出生于中国青岛。准确的说,这是易拉罐造型的青花瓷艺术品,十分有意思。

这支陶瓷枪有点像奥地利 MPi69 9mm冲锋枪,MPi69 是1960年代的优秀冲锋枪之一。这支陶瓷枪整体均是陶瓷工艺,上面的图案是手工画上去的,感觉有点像中国的青花,由艺术家Charles Wing Krafft 设计制造。卖价:1800美元。

陶瓷也能当作印刷的载体了!以立体字的陶瓷外形再在外面加上漂亮的印刷,效果非常好,摆设在家里一定很好看。

用firework制作的按钮,很精美,创意无限!

陶瓷艺术运用龙字文化表现中华民族文字的精髓


“陶瓷”,英文名为‘China’,它蕴涵着中国丰富的古老文化和悠久历史,如今的陶瓷企业都在追求一种陶瓷文化。它是一种立体的民族文化载体,或者说是一种静止的民族文化舞蹈在民族母体中孕育、成长与发展,它以活生生的凝聚着创作者情感、带着泥土的芬芳、留存着创作者心手相应的意气的艺术形象,表现着民族文化,叙述着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展现着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记录着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描述着民族的心理、精神和性格的发展与变化,伴随着民族的喜与悲而行。

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象征,龙从古至今都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奇特的容貌与神异的行止,引起了古代文人的种种逻思臆想,成为艺术家们颂咏描绘的一个主题,艺术家们把龙的精神孕育在书法里,形成了形态个异的龙字文化。中国书法为“中国艺术的核心。”并以其特殊的书写工具和独特的精神气韵,在世界艺术史上独领风骚。而陶瓷与书法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两者具有相通的艺术特征.现代条件下陶瓷与书法艺术亦交相辉映,不同的陶瓷造型可以采用与其风格相协调的书法来加以装饰,使陶瓷艺术获得锦上添花的效果.虽然书法艺术在陶瓷中的运用仅处于辅助地位,但其作用和意义不容忽视,值得从事陶瓷艺术的人们加以关注和应用。所以陶瓷艺术家喜欢在瓷器工艺品上运用龙字文化,每个龙字都有不同的形态,宛如一条条栩栩如生的龙,恰好地表现着中华民族文字的精髓。

中国人向来也喜欢竹子,认为竹子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但她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她坦诚无私,朴实无华,不苛求环境,不玄耀自己,默默无闻地把绿荫奉献给大地,返财富奉献给人民。竹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和独特,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和审美意识以及伦理道德,所以在陶瓷美术工艺品的创造中,艺术家们都喜欢用竹子的形象来表现内心的精神世界。

浅析中国陶瓷文化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陶瓷的故乡”,陶瓷就是中国的象征。的确,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史、一部形象的中国民族文化史。五千年沉淀下来的各个时代的文明遗物,已成为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永世相传。今天虽然不少古窑遗址已得到了保护,但大部分仍处于自然状态,破坏十分严重,令人担忧。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加以重视并进行大力弘扬。

一、陶瓷发展史

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大约在70万年以前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发现,将泥巴晾干后加火一烧就变得坚硬起来,而且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用来盛水,放食物等等,这便是陶器产生的初始。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作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夏、商、周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再局限于盛物器皿,应用范围变广,大致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于制陶工作也格外重视。

2、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3、隋唐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589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有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

4、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谓已经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别,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其最大的关键在于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料发展成熟,火烧温度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5、元朝时期陶瓷文化

元代入主中原91年,瓷业较宋代略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里泛青,带动以后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6、明朝时期陶瓷文化

我国的陶瓷发展到了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后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写当时盛况为“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 明代开始,窑址都趋于集中在景德镇,无论官窑或民窑都偏向于彩绘瓷器,宋瓷前都以单色釉为主,而明代后走入了彩绘世界,瓷胎也趋向薄、细、白的要求,在坯身上记注款式也从此开始。年代、堂号、人名都有,使研究考据有更确实的辨认。

7、清朝时期陶瓷文化

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的一笔。

二、陶瓷业的发展前景

1、从陶瓷本身而言

在陶瓷艺术作品中,材料的运用可谓至关重要。可以直接感受作品的力度及内在结构的审美空间。从传统材料中可以看出:青花、粉彩、古彩颜色釉等传统装饰,形成了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特有的面貌,决定了其题材风格的独特性。它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变迁,用自身的语言形式带给世人长久的喜爱与眷顾。现代陶艺创作,特别强调主体精神的自由与个性。陶瓷艺术个性的培养与形成,同其它艺术一样,都有个积累和升华的过程,包括生活经验的积累,文化知识和才能的积累,艺术功底和艺术修养的积累,以及娴熟而全面的技艺的积累。

2、从宣传角度而言

陶瓷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影响力,就要把城市发展和资源利用结合起来,把现代化气息和营造城市的文化特色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来进行陶瓷文化传播。另外,陶瓷文化类节目所包含的丰富的陶瓷信息,深刻反映了陶瓷文化内涵,是世人了解陶瓷、认识陶瓷的最好的信息窗口,对陶瓷对外宣传产生着积极作用。充分认识电视媒体在陶瓷文化传播中的优势,畅通电视媒体与陶瓷文化传播连接的各种管道,充分发挥电视媒体在教育和影响公众文化修养方面的作用,不仅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

3、从国家保护政策而言

国家政策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保护,二是发展。保护即保护旧窑址免遭破坏,不仅包括人为破坏还有自然破坏。为此可以出台一些保护法,例如景德镇就有保护法案;发展即通过政策积极引导,利用政策优势促进更多企业个人从事这一方面。

4、从人才而言

人才指的是好几个方面的人才。首先是制作的人才,这是必不可少的。无人何来的物。其次宣传人才,制作出来的市场必须依靠广大的人才宣传组织。最重要的是专业人才,本身就是这一方面的专业。因而提高人才素质,优先开发人力资源是陶瓷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性工程。着眼于陶瓷的辉煌发展史,我们可以坚信它的前景是乐观的。对于陶瓷文化,我们要尊重,在此基础上施以保护。相信陶瓷,相信中国、相信人民的艺术。但是,中国、世界优秀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我。我相信,作为一名中国人,有必要而且应该去了解一下古老中国的辉煌文明历史,丰富我们的文化内涵和底蕴。

从初有成效到蔚为大观——访河南晋家钧窑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晓瞳


“参加瓷博会已经7年了,每次来我都能感受到变化。七届瓷博会,一届一个新模样,交易的品类、作品的艺术风格、工艺品和产品的层次,年年都在攀升,从最初的初有成效到今日的蔚为大观,让我深深感受到,瓷博会对产业和全国的陶瓷产业都具有非常有效的提升和推动作用。”来自河南晋家钧窑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晓瞳如是告诉记者。

晋家钧窑的作品采用传统柴烧工艺烧制而成,钧瓷作品以五彩斑斓、浑厚凝重的釉色和古朴典雅的造型著称于世,曾多次荣获国家和省级奖励,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和众多知名人士收藏。晋家钧窑于2006年6月通过国家级原产地域保护单位审核验收,在钧瓷同行中地位名列前茅。

“从十大名窑参展对象来看,在我第一次参加瓷博会的时候只有两家拥有国家级大师,发展到现在基本每家都有代表性的传承人。这样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反映了瓷博会对全国陶瓷行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内外各个瓷区、艺术大师对瓷博会的认可。从这几届瓷博会交易情况来看,也反映了这几年来产业发展的巨大提升。”晋晓瞳说。

中国当代陶瓷艺术


中国当代陶艺起步较晚,但是中国的当代陶艺家们并没有裹足不前。正如当代美术批评家皮道坚所说,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已经成为“蕴涵着中国当代心理结构和集体无意识层面丰富内容的‘文本’,成为世纪末中国心灵史的一段索引。” 表现现代人对理想的追求、人性的思索和人生的感悟,这种审美价值的阐述面对的是作为个体存在的艺术家个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对于以拉坯造型的陶瓷器而言,熟练陶瓷工人按照设计图纸或成品制作的作品在技术层面而言,也许能做到无懈可击,但是这类作品却不能算真正的艺术品,真正的艺术品表达的是人意识的流动,以及对于自身生存社会的认知。

当代器形陶艺作品的创作在塑形方面已经摆脱了纯粹的实用功能,转向心灵的倾诉。有许多现代陶艺家对器皿类陶艺情有独钟,采用各种不同的手段来表现器皿陶艺的魅力。

东西方当代前卫陶艺虽然起因不同,却殊途同归——抛弃固定造型风格的程式,追求不带任何功能要求的纯粹化的形态。陶瓷器作为一种可触的艺术具有了独立的品格。

当代的陶艺从形制上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器皿形的陶瓷作品。这类作品以陶为媒材,利用了陶土特有的质感,隐喻着本真的回归,探索纯粹的形式构成。但它和传统器皿注重实用不同,现代陶瓷实用和美的功能开始分离,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传统陶瓷所秉承的“对称之美”,重新塑形成为陶艺新的课题。

与绘画追求纯粹的视觉效果和雕塑对多种媒材的综合实验不同,陶瓷的物理特性不仅决定了它的形式美,也决定了它与其他媒材的根本区别。陶艺的形式主义是在陶的特质下对形式表现的可能性的追问。同时,陶艺的创作不仅需要创造精神,还要善于在制作过程中发现偶然的效果。如金文伟和白磊在材质的选用上比较单纯,泥质的本色占了绝大多数的比例,利用陶土在肌理与质地上的丰富变化构造一种新的形式关系。这种形式语言,丰富了纯形式的表现力。

第二类是陶瓷雕塑类的作品,侧重自我观念的表达。

就像我们每天都想寻找新鲜的自我,艺术家可以把这种对于自我的探求诉诸于艺术作品之中。陶艺作为表现自我的手段,艺术家在作品中倾注了某种感情或认知,敏感地把握住自我的生存状态,实际上也就表现了当代社会生活的共同经验。

第三类是组合类陶瓷作品,即陶瓷与其他材质相结合的作品。这种类型是对文化的批判或对历史的追思。陶瓷的基本要素水、土、火在材质上有着全球化的共同语汇,但是不同的形态与样式有着较为相异却明确的文化针对性,这种状况也正显示了中国的当代陶艺在世界现代艺术语境中的话语权,是一种突破和飞跃。

当代陶瓷的三种类型,都不把实用当作主要功能,更多注重的是它的艺术性。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现代艺术理论的语言来规范它们。当然,类型并不代表风格或艺术流派,它只是对现代陶艺在形式、题材、内容和主题上的综合考察。而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去细分,未来必然会被当代陶瓷的艺术魅力所折服。

中国陶瓷艺术的历程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人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粉彩瓷

粉彩瓷创烧于清代康熙晚期。它是在康熙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影响而发明的一种釉上彩。由于它的色调淡雅柔和有粉润之美,故称为"粉彩"。粉彩的主要原料和施彩方法都是外来的。制作时,在烧好的素瓷上以玻璃白打底,用国画技法以彩料绘画纹样,再用炉火烘烤而成。

康熙年间的粉彩制品很少,彩绘也简单,图案以花卉和云龙为主。雍正时,粉彩瓷有了很大发展,制品胎薄透光,釉面白润如玉,绘画精致,笔线纤细有力,极为精美。粉彩吸取了各类绘画的技巧,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具有立体感。器型除了盘、碗之外,尚有杯、碟、罐、坛、瓶、觚、壶等。图案纹饰以花蝶为多,牡丹、月季、海棠、四季花也极为普遍,尚有蝙蝠和鹿等图案。

乾隆时的粉彩,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往往在白瓷上加绘一种色地,如绿色、黄色、蓝色、胭脂红、紫色等,此时粉彩已不能与雍正时精细、莹润、鲜艳相比。嘉庆、道光时的粉彩,除继承前人传统外,没有多大发展。当时的釉料较粗,色彩较浓。

咸丰、同治时的粉彩画面繁复,而绘画却简单,彩料粗糙,釉层显薄,色调较淡,为使色彩华丽,往往在粉彩上再描绘金彩。这些都是在鉴别时的依据。

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900度温度烘烤而成。我国传统的釉上彩,到了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官窑匠师在珐琅彩的启发和影响下,引进了铜胎珐琅不透明的白色彩料,在工艺上又借鉴了珐琅彩的多色阶的配制技法,创造出了"粉彩"釉上彩新品种。这种白色彩料,据有关研究所分析,是一种含砷的乳白色玻璃。它是采用一种叫"白信石"或"亚砒霜"的天然矿物,配入铅熔块、硝钾等熔剂中制成的,景德镇俗称"玻璃白"。由于玻璃白和五彩彩料的融合,使各种彩色产生了"粉化"。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与康熙硬彩(五彩)相对,亦称"软彩"。在粉彩没有发明之前,我国彩瓷都是单线平涂,所作花卉缺乏立体感。自从发明了玻璃白以后,在瓷器上面绘画时,先在所需要的纹饰部分施一层玻璃白,如同纸上粉本一样,然后再在粉上渲染各色颜料。用这种方法画出来的人物、花鸟、山水等,都有明暗、深浅和阴阳向背之分,增加了层次和立体感,从而形成了淡雅、精细、填色和洗染、烧成等工艺步骤。

康熙晚期粉彩由于初创,原料依赖进口,画意较为简单,传世器物极为少见。雍正六年(1782),粉彩所需的原料已能自己生产,粉彩技艺也已日臻成熟,有时一件器物上的用色达二十多种。粉彩取代了五彩地位,跃居于釉上彩绘榜首。不仅官窑制品以粉彩为主要装饰,而且也广泛地应用于民窑。到了乾隆年间,粉彩瓷器的烧制更进入了黄金时代。粉彩的渐趋繁缛,不仅能自如流畅地着上一切颜色,同时能细腻地表达意象。其表现手法被誉为清朝官窑中典型代表,成为景德镇的主要生产制品。嘉庆朝的前期,粉彩基本保留着乾隆朝的遗风,但已远逊于乾隆盛世。到了道光、咸丰朝,已趋衰落,粉彩瓷器的数量虽多,但品种、造型已大为减少,而且上乘佳品上少。同治、光绪两朝,由于整个社会陷于动乱和衰败,除少量官窑粉彩器外,景德镇制瓷业已无特珠精致的粉彩作品。

清代粉彩的器形主要有壶、瓶、樽、罐、盆、盘、洗、缸、盒等。乾隆年间,瓷器的器形比雍正时期更为繁多,别具一格的陈设品层出不穷。清代粉彩的纹饰品种除白釉地粉彩与色地粉彩外。精代粉彩的纹饰品种除白釉地粉彩与色地粉彩外,还有釉下青花或是琢器上下部分为色地,腹部为白地或色地开光的粉彩。彩绘图案多以龙凤、花卉、山水、人物、故事等这主题画面,并以当时名画家的绘画为蓝本,兼容西方绘画技法。常见的花卉有月季、牡丹、玉兰、蔷薇、菊花、海棠等。清代粉彩瓷器的纪年款式一般为6字:"大清某某年制",或4字"某某年制"字款。字型:顺治、康熙时盛行楷书,雍正时楷书于多于篆书,乾隆时流行篆书,而到嘉庆以后又以楷书为主。格式有单圈、双圈、无圈栏、双边正方形,双边长方形、青花书款为主流,乾隆后期多用红字款。

●玲珑瓷

被称之为[米通][镶玻璃的瓷器]的玲珑瓷,以玲珑剔透、晶莹雅致而蜚声中外。如今青花玲珑不仅在日用中西餐茶具、酒具上普遍运用,而且已扩展到各种花瓶、花插、花钵、以及吊灯、壁灯、皮灯等各式灯具。[玲珑眼]的形状也已从传统的米粒状发展到月牙状、流线状、圆珠状、菱角状、多角状等多种规则、不规则的形状。有时还与[半刀泥]相结合,组成各种图案。[玲珑眼]的釉色也由原来的单一碧绿色发展为红、黄、绿、蓝交相辉映的[五彩玲珑]、更丰富和增强了玲珑瓷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青花玲珑瓷在世界瓷坛上独树一帜,它与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合称为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玲珑瓷始创于明代,它融青花技术之长,集镂雕艺术之妙,玲珑剔透,精巧细腻,具有清新明快之感。据记载,清代景德镇御窑厂制作的玲珑瓷就已具较高水平,但产量甚少,仅供宫廷使用。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的青花玲珑瓷制作工艺已有巨大的创新,它在装饰的瓷型上越来越广,装饰的题材上越来越多,装饰的部位已起了许多的变化,创立了青色玲珑青花、五彩玲珑等优质产品,使这传统的名瓷更活泼隽秀,意趣盎然。

●青花瓷

清丽、雅致的青花瓷,是我国传统名瓷。古人说:"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青花瓷虽然色泽单一,但看来并不觉得单调。在绘瓷艺人的生花妙笔下,浓抹淡施、粗细有致;或刻意求工,层次分明;或寥寥数笔,都使人感到美不可言。

青花瓷历史悠久,据考古工作者发现,唐代时河南省的巩县窑就有原始青花制作。到了元代江西景德镇已能生产装饰精致的产品了。

明代青花瓷在元代基础上更是光彩夺目,无论是景德镇的官窑,还是各地民窑,都不乏有精美之作。特别是永乐、宣德和成化、嘉靖及万历朝官窑烧制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装饰丰富而著名于世。

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对瓷器都十分嗜好,并经常提出对质地、画面的改进意见,而且改善了景德镇瓷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青花瓷的制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的青花瓷色泽青翠光艳,清新明快,层次清晰,尤其是蓝色像蓝宝石一样鲜艳明亮,晶莹光润。然而到了乾隆后期,青花瓷的工艺制作日益衰落。

出神入化的青花瓷,受到世界各地爱好者的欢迎。早年通过古道"丝绸之路",陆续远销地中海沿岸各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又带有大量青花瓷器遍及越南和马来半岛的30多个国家。至今东南亚各国所收藏的青花瓷的碎片都舍不得丢掉,用黄金将它镶嵌后,藏在宝库里。

明朝正统年间,英宗皇帝在光禄寺设宴,招待外国使者。100多桌酒席餐具全都用的是青花瓷,那清新雅致的花色,把这些外国人逗引得如痴如醉,有些使者及夫人竟悄悄地把酒盅、碟子装进礼服口袋,宴席散后,清点餐具,据说竟被偷走580件之多。由此可见青花瓷具有多大的魅力。

各个朝代的青花瓷器在青花色料、瓷质、图案花纹等方面均有其不同的时代特色。元代青花瓷的胎体一般较为厚重,色彩鲜艳、构图繁密,采用多层装饰,当时青料是进口的。花纹以人物故事、鱼藻纹、缠枝花居多,尤其是叶子在绘制时呈葫芦状。

明代永乐、宣德是我国青花瓷制作的黄金时代。采用进口青花料苏麻离青,颜色深沉、层次丰富。釉面白中泛青,构图较元代疏朗,花纹以瓜果、缠枝纹、束莲为多。

成化起用平等青料,色泽淡雅,当时很少厚重、大器件产品制作。釉面肥润、抚之有玉质感。器物外底部的底釉往往有不平整的波浪纹。图案花纹常见的有云龙、飞凤、团龙、团花、婴戏等。

正德、嘉靖起用西域的回青料,色泽浓艳。嘉靖帝尊崇道教,图案花纹以云鹤、八卦、八仙等为多见。

康熙青花料采用浙料,色泽鲜艳青翠,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康熙青花浓淡有层次,且有指印纹。器物以小件日用瓷和文房用具为主。图案花纹以龙、凤、缠枝莲、山水、花卉居多。民窑的图案也丰富多彩,大量出现整幅画面,如岁寒三友、米芾拜石等,也有西厢记、三国演义等故事内容。明末清初青花瓷出口量大,为康熙青花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雍正青花的色泽幽静淡雅,但有的青花有晕散现象。图案花纹除缠枝莲、云龙、龙凤外,以清雅的折枝花、团花、竹石、三果、花鸟为多见。

乾隆早期青花制品很难与雍正朝区分。中期以后偏于青亮而无晕散感。除了制作碗、盘外,还生产印盒、水盂、笔筒、笔插等各类文房用具。图案除了传统的云龙、云凤、缠枝莲外,以串枝莲、三果、婴戏、松鹤、竹石为多见。当时除了白地青花外,还盛行豆青地青花、黄地青花、天蓝地青花、仿哥釉青花等。

至嘉庆时青花瓷质量有所下降,但当时上等的青花器仍与乾隆相仿,青花色料较浅淡。

光绪初年曾大量烧造官窑瓷器,使一度衰落的青花瓷显得生机勃发。当时的青花瓷以仿前朝较多,图案纹饰以八吉祥、龙凤呈祥、万寿无疆、玉堂富贵、群仙祝寿、福禄寿喜为。光绪晚期由于战乱频仍,使刚复苏的官窑青花瓷制作又一蹶不振。

●颜色釉瓷

被人们誉为[人造宝石]的颜色釉瓷,蕴含丰厚,光彩照人。但[千窑难得一宝]、[寸金窑烧寸金瓷]。现在采用新的科学方法进行配料和控制窑温,不仅提高了色釉的质量、找出了适合各种不同烧成条件的配方,还陆续创造了诸如红灯芯釉、宝石红、景红、锰红、铁红、火焰红、钛黄、钛花、络绿、绿郎窑、芒果、彩霞、紫罗兰等100多种颜色釉和多种无光色釉。

之后又成功研制出羽毛花釉、凤凰衣釉、雨丝花釉、希土变色釉和彩虹釉等高温色釉。

异彩粉呈的颜色釉的价值不仅在其本身,更可贵的是为陶瓷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更多优美材质,促进了色釉彩、综合彩、色釉瓷雕等多种陶瓷装饰艺术形式和品类的孕育新生。

色釉瓷又称颜色釉瓷,是依靠釉水色彩的变化来装饰瓷器的。通常在釉料之中调整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就能达到改变釉色的目的,如铜红、钴兰、铁黑、铅绿等等。

一般来讲,我们将颜色釉分如下几个大类,如青釉、酱釉、黑釉、白釉、黄釉、绿釉、青白釉等等。其实每种颜色还可以再细分,如青釉就可以分成豆青、粉青、天青、梅子青等等近20多种。要注意的是颜色釉的划分并不是根据肉眼对釉面颜色的判断来确定的,比如宋代福建窑的一些青白釉,直观看上去是白色的,但由于其所含各种微量元素的比例,决定了他仍是属于青白釉。窑变釉和结晶釉色应纳入色釉瓷范围之内。

单纯以釉色来装饰瓷器其实难度相当大,但是好的色釉器却正是以它的单纯、清丽、隽永而著称于世。如宋代汝窑天青釉、官窑粉青釉、龙泉窑梅子青等等。中国陶瓷艺人在宋代所达到的制瓷成就是至今无人能及的,而宋器主要就是各种颜色釉瓷。这里面除了工艺技术的因素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单纯的色釉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符合中国人含蓄、内敛、儒雅的美学观、道德观。

清代康、雍、乾三朝曾大力仿制各式单色宋器,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一些新创烧的色釉器也是有极高的艺术品味的。清·唐英《陶成纪事碑》记载御厂窑烧制的颜色釉就有35种之多。唐熙的郎窑红,其红如牛血,釉厚而润泽。缸豆红,又称美人醉,特点在于红釉面上散落着星星点点的绿苔。雍正朝的仿官釉、天青釉、天蓝釉,釉色明净清丽,优雅而华贵。乾隆窑器过多的装饰反而使得制瓷艺术走入一种误区,过份的夸张及渲染反映了当时皇室及国人的浮华、漂移的心态,这也正是大清帝国由盛转衰的起点。

制作细腻雕刻精美造型生动 中华陶瓷烧造艺术珍品德化窑瓷器


·德化窑瓷器

德化窑位于今福建德化,故名。作为著名的瓷窑,是福建沿海地区古外销瓷重要产地之一。发现由宋到清历代窑址达一百八十处,重点发掘了屈斗宫、碗坪仑两处窑址。德化瓷器是中华陶瓷烧造中的艺术珍品,始于宋代,明代后得到巨大发展。以白瓷塑佛像闻名。其制作细腻,雕刻精美,造型生动,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德化窑瓷器

德化窑种类繁多,有爵杯、梅花杯、香炉、瓶、壶、碗、洗及瓷塑等,尤以瓷塑最负盛名。瓷塑胎质优异,别有情趣,所塑人物性格鲜明,造型优美,神态逼真,风格洗练,有一种单纯的雕塑美和原材料的质地美。其中,以何朝宗所塑最佳。《福建通志》和《泉州府志》都称其为善塑瓷像,为僧伽、大士,天下共宝之。德化窑所制箫笛,明末清初人周亮工在《闽山记》中所称色莹白,式亦精好,但累百枝,无一二合调者,合则声凄朗,远出竹上。

·德化窑瓷器

·德化窑瓷器

这种瓷器的制作工艺程序如下:他们从地下挖取一种泥土,将它垒成一个大堆,任凭风吹、雨打、日晒,从不翻动,历时三、四十年。泥土经过这种处理,质地变得更加纯化精炼,适合制造上述各种器皿,然后抹上认为颜色合宜的釉,再将瓷器放入窑内或炉里烧制而成。因此,人们挖泥堆土,目的是替自已的儿孙贮备制造瓷器的材料而已。

李学武作品《出水芙蓉》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2年10月25日至29日,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在南昌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洛阳牡丹瓷创始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李学武的牡丹瓷作品《出水芙蓉》和《牡丹四品》分获我国工艺美术类作品最高奖----“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银奖。

据了解,自2000年以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它已成为我国工艺美术领域最高水平和最权威的博览盛会。

本次博览会共有600多家展商参展,国内展商中有国家和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高、中级工艺美术师500多人。本次展品范围包括雕塑工艺品、金属工艺品、抽纱刺绣、地毯挂毯、美术陶瓷、民间工艺品、工艺花画、旅游纪念品、国外手工艺品等。展品琳琅满目,覆盖了全部工艺美术类别,有上千个品种,数万件产品,其中原创作品上万件,而且多数都是首次与观众见面。

李学武的牡丹瓷作品《出水芙蓉》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奖章

李学武、贾晓莉创作的的牡丹瓷作品《牡丹四品》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奖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