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元青花瓷器高仿鉴别 > 导航 >

市场青花瓷高仿品居多 普通藏家无法分辨

市场青花瓷高仿品居多 普通藏家无法分辨

元青花瓷器高仿鉴别 古代瓷器青花瓷砚台 青花瓷器的鉴别

2021-03-25

元青花瓷器高仿鉴别。

【藏品描述】青花牡丹花叶纹罐,高29.3厘米,器物表面分为5层纹饰,均用双弦纹隔开,从上到下前三层为牡丹花枝纹,第四层为海水波浪纹,最后一层为仰莲纹。底部无款,附着杂乱污垢。

【藏品来源】藏家管先生喜欢瓷器,处于初学阶段,十分痴迷。一次,经人介绍,在一位外地的老者家中看到这件青花罐,老者声称该青花瓷是从祖上传下来的,祖上以前是当地的名门旺户。管先生看到这位老者家中的老房屋确实很讲究,木头门窗设计得古香古色,家里条案桌椅也是老的,对老者的话就比较相信。再根据自己的瓷器知识,看到釉面有元青花才有的黑色斑点,判断这件青花80%是真的。对方开价5万元。管先生知道真品的这种青花罐在国际拍卖会上千万以上十分常见,高仿品也价值不菲,后在朋友的劝说下,心想即使不是元代的,后代明清仿品也值这个价,最后讨价还价以3万元拿下。

【鉴定理由】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元代的青花瓷在中国瓷器乃至全世界都属于极品,目前世界单件瓷器的拍卖纪录就是一件元代“鬼谷下山”青花人物罐创造的,在英国拍出了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因此,一般人很少能有机会遇到,几万块就买到基本等于天方夜谭。

管先生的这件青花瓷器,底色比较凌乱,青花设色根本不符合时代特征,牡丹花枝局部混浊不清楚,分辨不出叶子的转折处,缠枝的枝也交代不清,甚至有突然出现断枝的现象,而真品设色讲究,设色与勾线协调,笔迹清楚。设色很美,即便有底色也能清楚地看出铺色的痕迹,而且很有规律,交代清楚,底色也是一幅画,与勾线一样美,清楚地表达运笔的用意。真品在设色和勾画时一笔合成,根本不会有断枝和交代不清楚的地方,因此看青花必须懂绘画。

元青花的这种器物的底部都是漏胎的,就是刮釉露出胎土,这件的底部有刮釉痕迹,但又不知为何莫名其妙地又施了一次釉把胎盖住了,这都是后人没有研究明白真品的细节所致。另外,青花上的黑色斑点、火石红等特征只能作为一个辅助参照来看,不能作为判断的绝对依据,因为这些特征高仿品完全可以做出来,普通藏家无法分辨。

【鉴定结果】现代高仿品

【藏品估价】这件高仿品相对还算精致,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估价在1万元左右。

【鉴定专家】中国国际收藏协会瓷器部主任高肃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如何鉴别雍正青花瓷与仿品


清雍正 青花宝相轮花纹绶带耳葫芦扁瓶

雍正青花瓷有多种色调同时并存,有的发色浅淡而深沉,略有晕散;有的发色灰暗,但呈色稳定,色泽深浅不一;有的发色青翠,色调鲜艳而稳定;有的发色晕散,仿明宣德青花色调。

现代仿雍正青花瓷器品种很多,常见的器型有双耳瓶、双耳扁瓶。但青花颜色不如雍正青花厚重,雍正青花略有晕散,而仿品没有。另外,雍正青花釉面多呈橘皮纹状,而仿品没有这一特征。这是区别雍正青花真伪的重要标志。而雍正青花瓷仿明宣德器从款识上可以辨别,官窑青花有书“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即后代仿前代官窑年号的;其余都书“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青花款,少数书三行六字篆书青花款。

此件收藏品口沿小修。扁圆瓶身,前后绘宝相轮花,花新为阴阳八卦纹,边际环以花瓣形纹;两侧则绘缠枝灵芝;束颈起棱;圆球形口,上饰一周缠枝花纹;绶带耳上绘折枝花;底承方足。葫芦瓶造型源自中东的金属制品,清雍正青花宝相轮花纹绶带耳葫芦扁瓶的形制则直接仿自明初永乐、宣德朝作品。和永乐、宣德时的区别在于:永、宣的上半腹斜直较瘦小,康、雍开始加宽下垂;永、宣时的绶带且略小,小圈足,椭圆形,而清代康、雍时的绶带且则大而飘,圈足略大,圆角方形;从工艺上看,永、宣的上下对接,而康、雍的则,前后相合。

元代青花瓷器仿品特征


对于鉴别高仿品确有一定难度,必要时,还要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辅助鉴定,但就一般仿品而言,只要熟练掌握古陶瓷工艺知识,就能作出明确判断。以下列举代仿品中的常见问题,凡具有下述特征之一者,就必定是现代仿品。

(一)瓷胎过白,过细或过密者:景德镇产元代青花瓷器的胎质与宋代青白瓷的胎质相似,只是氧化铝含量比后者高出约1.5%,其中含有微量铁元素,看上去白中泛灰。

元代青花瓷器原料加工过程中,除去在粗加工时使用水碓粉碎外,其余均是手工操作。它与使用球磨机和真空练沿线机加工出来的现代材料相比较,无论是细度和密度都有明显差异。一般中低档仿品为降低成本,都使用机械加工原料生产,其胎质不是过白,过细就是过密。[10]

(二)底足露胎部位有人工涂抹或喷洒的氧化铁锈色者:社会上曾普遍认为元代青花瓷器的露胎部位均有“火石红”现象,并将此作为鉴定标准。其实不然,“火石红”现象仅存在于部分元代青花瓷器上,有相当数量古代真品上没有“火石红”现象。

大量实验证明,“火石红”现象的出现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坯体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游离铁,二是坯体在入窑时含有足够数量的水份。只有这样,在窑炉起火升温的初始阶段,随着坯体之中的水分迅速蒸发,将游离铁带到坯体表面形成“火石红”。

一般来讲,第一个条件属于内因,是元代青花瓷器普遍具备的,而第二个条件是外因,不是元代青花瓷在烧制前的必备条件。有的器物在烧制前已经“干透”,甚至装窑时使用的“垫饼”也已不含水分。尚若如此,所烧器物的表面就很少出现“火石红”现象。由于低档仿品的坯体内不含游离铁,仿制者就用涂抹或喷洒氧化铁锈的方法来造假,实际上是欲盖弥彰,它与真正的“火石红”和“糊米底”存在明显差异。

(三)内壁光滑无纹者:元代器物多采用手工拉坯或脱坯成型工艺,在瓶、罐等器物内壁往往会流下明显的指纹和旋纹。如果在器物的内壁没有发现指纹和旋纹就是采用现代注浆成型工艺生产的低档仿品。

我们仔细观察这类器物内底靠圈足部位还会发现一圈凹下去的“注浆印”。如果是带双耳的器物,其双耳也往往是空心注浆而成,在其下方隐蔽处存在有排气孔。注浆成型工艺是在民国中期以后由欧洲传入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普遍用于工艺瓷器的生产。

(四)内壁有修坯刀痕者:凡是了解制作工艺的人都知道,修坯用的刀具有两类,一类叫“条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内壁的;一类叫“板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外壁和足圈的。

“板刀”的出现至少已有二千多年以上的历史了,而“条刀”仅仅是在清代康熙年间才有的。换句话说,就是康熙之前的瓷器只修外壁,不修内壁,康熙中期以后的瓷器才开始修整内壁。有些仿制者不了解这点,只是根据图录进行制作,经常画蛇添足修整内壁。

(五)具有均匀细密线状刀痕者:明代以前的修坯刀是在铁匠煅打成型的基础上,再用磨刀石磨制而成。欧洲工业革命以后,钢锉传入我国。

景德镇的陶瓷工匠很快发现用钢锉加工出来的刀具要优于磨制刀具。钢锉加工刀具的刀口呈锯齿状。使用它修坯省工、省力又耐用。于是,这种加工刀具的方法在清代康熙年间迅速普及,并流传至今。与此同时,景德镇的陶瓷工匠还发明了各种形状的条刀。使用这种刀具修整的瓷坯,留有均匀细密的线状刀痕。

(六)釉色过白者:俗话说:“衣对骨必对”。这里的“衣”是指瓷器的釉,“骨”是指瓷器的胎。元代青花瓷器的釉质都白中泛青,特别是早期产品与宋代青白瓷的釉色基本一样。

这种透明釉的颜色往往与胎质有关,在烧制过程中,胎中的铁元素会在高温的作用下向釉内扩散,加之窑炉内的还原气氛,致使成品的釉面呈现出亮丽地青白色。大部分仿品的胎都含铁量不足,其釉面看上去都青色不足。

(七)釉面光滑平整或釉质稀薄者:瓷器釉面的平整度与施釉方法有直接关系。由于元代青花瓷器是采用蘸釉、浇釉和刷釉工艺,所以看上去釉质丰满肥厚,但平整度欠缺。

特别是采用浇釉和刷釉工艺的大件器物,釉面往往留有“泪痕”和“刷痕”现象。清代以后景德镇普遍采用吹釉法施釉,釉面的平整度较前朝大有提高,现代又采用电动空气压缩机代替人工吹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釉面过于光滑平整稀薄者,均是现代吹釉产品。

(八)青花中的铁元素浮于釉表者:古代使用的“苏勃尼青”是一种天然矿物材料,其主要成份是氧化钴兼有少量氧化铁。铁与钴相互融合,均匀分布。

在高温的作用下“苏勃尼青”中的氧化铁会在硅酸盐液态中互相聚集,形成深色斑点。它们一般不会浮到釉子表面上来,形成所谓的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不规则状酱褐色斑点沉于釉下。现代绝大多数仿品,都只是在国产青花产中简单地加入氧化铁粉,也不作高温煅烧处理,所以氧化铁不可能均匀地融合在氧化钴中,在高温的作用下,这些氧化铁会迅速浮到釉子表面形成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矿渣状斑点。

(九)青花色泽过于灰暗或鲜艳者:国产青料与“苏勃尼青”比较,除铁含量偏低外,锰含量又明显偏高,前者是后者的60~300倍。如果不能有效祛除国产青料中的锰,只是一谓加铁,青花的色泽就会显得灰暗。如果直接将化学工业中的氧化钴用作青料(俗称“洋蓝”),其色泽就会显得过于鲜艳。

(十)所绘纹饰有破绽者:观察纹饰是鉴别的基础。一般来讲,仿品的纹饰与真品都十分接近,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仿”了,往往需要仔细观察才有可能发现破绽。

(十一)器物造型与时代或工艺特征不符者: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造假者追求新奇,好让收藏者摸不着头脑,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万一是最近出白的“绝品”,可就捡了大“漏儿”了。另一种是仿制者的功夫不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自觉不自觉地就作走了样。

(十二)器物的口沿和足圈线条生硬或过于规整者:使用现代机械加工出来的制瓷原料的可塑性,一般不如元代手工制备的原料。就陶瓷成型工艺而言,现代景德镇流行的说法是:三分拉坯,七分修坯。这就是说,器物的形状主要是靠修工用刀修出的。

元代工艺恰恰相反,是七分拉坯,三分修坯,有人认为是技术问题,其实不然,主要是由于现代泥料的可塑性已大不如前。由于元代泥料可以拉得很薄,所以器物的上半部和内部根本不需要修整,只是需要对下半部和圈足做简单修整。因此元代器物的口沿和脖颈都线条流畅,外型圆润,不落刀痕。现代仿品的拉坯拉得很厚,不但要修上半部,甚至还要修内壁,因此,线条生硬,规整有余,刀痕累累。

(十三)器物的体积与重量之比明显超常者:器物过轻或过重都说明有问题,过轻者往往是采用“注浆”成型工艺。采用手工拉坯成型工艺的器壁,是上薄下厚。

而前者是上下一样厚,如果器物口沿部位厚薄合适的话,下半部就显得薄了,一般又不易察觉,只有通过重量来体会。过重者又往往是由于泥料的可塑性差所至。可塑性差的泥料会给拉坯成型带来难度,薄了,器型不准,厚了又重量超标。就是仿品的壁厚与真品类型,它也会显得比真品重,因为仿品胎质的致密度一般都高于真品。

(十四)成型工艺与时代特征不符者:前面所说的“注浆”只是成型工艺中的一种。曾有一件青花条案,是用坯板拼粘而成,景德镇称作“镶活”。收藏者仅根据青花纹饰就说它是元代真品。事实果真如此,就是国宝级珍品。遗憾的是元代根本没有“镶活”这种成型工艺,只是到清代景德镇才采用“镶活”工艺。

(十五)垫烧工艺特征不符者:当前景德镇普遍使用石油液化汽窑烧制瓷器。为了防止器物与碳化硅棚板粘连,要在两者之间撒上石英砂或氧化铝粉。仔细观察器物的足圈,如果上面粘有上述两种材料且十分牢固,必定是现代仿品。不仅是元青花,明清瓷器亦如此。古代根本不用石英砂和氧化铝粉作垫料。

(十六)表面有明显人工作旧痕迹者:要想使仿品招摇过市,就离不开“作旧”工艺。人工作旧痕迹与古陶瓷的自然旧貌有着本质区别。

(十七)采用X荧光检测,指标元素超标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陶瓷釉面的光亮度会逐渐减弱,它是由于釉质本身“脱玻化”所至。为了降低仿品釉面光亮度,向釉内添加锌、锆、钛等氧化物作消光剂,是现代仿制者的常用手段之一。采用X荧光分析可以无损地检测出各种元素在胎和釉中的含量。如果上述某元素超标,既是现代仿品。

(十八)采用波谱分析,釉质老化系数在0.10以下者:釉质本身随时间推移会产生“脱玻化”现象,又称其为老化。老化系数在0.10以下者必定是现代仿品。

以藏养藏投资青花瓷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在大街小巷浅吟低唱的《青花瓷》,不仅以它那温柔委婉的曲调拨动了人们的心弦,而且以它含蓄隽永的意境勾起了人们对营造此氛围的为首者——青花瓷浓厚的兴趣。

“乱世藏金,盛世藏瓷”。在我国7000万的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者当中,以“捧瓷大军”最多,而在瓷器收藏品当中,青花瓷又是收藏者的首选。据悉,清代官窑青花瓷中的珍品在10年内价格能翻上千百倍,这是物有所值,还是市场炒作的结果?在如今鱼龙混杂的市场,如何鉴定青花瓷?记者近日就此问题对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收藏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孙欣进行了专访。

千锤百炼的“国瓷”

“说起青花瓷,不得不提去年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发生的一件轰动全世界的事。一件元代青花瓷——‘鬼谷下山’以1400万英镑落槌,一举刷新了中国艺术品的拍卖价格纪录,成为中国价值最高的传统艺术品。”孙欣如数家珍。

“鬼谷下山”之所以具有这么高的市场价值,孙欣认为主要是由青花瓷本身所负载的文化历史价值、科技工艺价值和美学艺术价值决定的。

而青花瓷的文化历史价值又与其科技工艺价值密切相关。火与土的艺术,1100℃-1300℃的高温烧制,这些独特的工艺使青花瓷的文化历史价值得以较好的保存,纹饰千年不变。青花瓷也因此成为了研究中国时代特色和历史风格的最好工具,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被誉为国瓷。

青花瓷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唐代,成熟于元代,在明代渐成主流,在清代发展到顶峰。青花瓷的魅力不仅来源于逐渐完善的科技工艺技术,而且取决于逐步成熟的美学艺术。

以唐青花为主要收藏方向的职业收藏家孙欣说:“唐人原本不喜欢蓝色,西域的波斯人和伊斯兰人才喜欢蓝色。在唐代,青花瓷的功能主要是为了交换,换取外汇。直到元明时期,一些文人把中国的水墨画艺术用于青花瓷的装饰后,青花瓷才形成了它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国人的最爱。”

在目前市场上,元代的青花瓷卖得比较火,炒得也比较热。此外,清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传世和出土的青花瓷比较多,收藏爱好者也比较容易接受。

拨开“云雾”见真身

对于大众来说,认识青花瓷的价值容易,但是鉴定青花瓷的价值、真伪却很难,那么如何鉴定青花瓷?孙欣认为,首先要走出“年代越久远的艺术品,价值就越大”的误区。一件艺术品有4种价值:文化历史价值,科技工艺价值,美学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前三种价值决定它的经济价值,也就是说前三种价值的综合判断决定了一件艺术品的价值,而不是越老的东西越值钱。

“辨真伪”、“断年代”、“定窑口”(哪个窑口生产的)、“评价值”是鉴定青花瓷的四句行话。随着市场造假之风的盛行以及造假水平的提高,真伪问题成为了目前收藏家所需承担的最大风险。

鉴定青花瓷的真伪,孙欣介绍目前最好的鉴定方法就是科鉴与目鉴的结合。目鉴就是用眼睛去看胎、看釉、看造型、看材、看纹饰,这是一种传统的鉴定方法。同时,也可以借助现代的科学仪器,运用物质化学或者光学的方法对传统艺术品进行科鉴。

由于一件艺术品有其自然和社会属性,因此,目前比较理想的鉴定方法就是科鉴与目鉴的有机统一。其中科鉴是基础,目鉴是关键。目鉴需要长期实践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科鉴适用于各层次的人群。

除了真伪的问题,孙欣提醒广大收藏爱好者还要注意市场问题。作为经济主体的收藏家必须要懂经营,对艺术品市场有所了解,对特定的客户群有所了解,在收藏过程中学会以“藏”养“藏”,即以藏品来养藏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元青花高仿大师


高仿大师彭某专仿元青花,数十年钻研元代青花瓷的特点,以现代工艺做出元青花的火石红、铁锈斑、气泡、开片等,几可乱真。其作品多供展出和国礼赠送。近年国际市场元青花身价大增,一只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拍得2.3亿,彭某心动手痒,想以自己的仿品冒充出土文物,又恐丢了面子和地位。

偶翻报纸得知北江赵某向媒体报料:祖传一批窖藏元青花,彭某细看图片发觉皆为自己作品,顿觉财运来也。立即向报社传去信息,说是对北江赵某的藏品很感兴趣,让赵某带几件过来看看。有知名专家邀约,赵某受宠若惊,随即挑了几件“精品”,过江去见彭大师。彭某一见大呼:“稀世珍宝!稀世珍宝!”又故做激动地来到赵某家看完全部藏品,鉴定全为真品元青花。

骗子赵某没想到骗局刚开始就有“贵人相助”,彭大师的一句话就使这批高仿元青花增值一千倍!赵某立即向大师奉上10万元,算作“鉴定费”。并主动向大师表示,售出后每件按10%给大师提成,彭大师连连摆手:算了算了。你要真给就给个5%意思意思吧!赵某对彭大师感激涕零,在各种场合盛赞彭大师“德艺双馨”。彭大师又在以后赵某举办的“鉴赏会”、“展览会”上频频亮相,为骗子出手假文物鼓与呼。

三言堂主人曰:专家与骗子的关系应该是“猫”与“老鼠”的关系。以前老鼠怕猫,现在某些猫与鼠同流合污,乃至有的猫竟变成了鼠!这一切都是钱闹的。当你今后再听说某家有大量古物面世,你先看看老鼠背后有没有“猫”,这“猫”是在抓“老鼠”还是被“老鼠”利用?如果是后者,那古物绝对是假货!

从现代仿品谈青花瓷器的辨析


凡仿品有两种:一种是旧仿品,另一种是新仿品。旧仿品怎么说还是一种文物,而新仿品就是新瓷器了。现在我们就从一下几点来谈一下如何排除景德镇现代仿品青花瓷。

一谈胎。分碎土、制泥、制坯、修坯和烧制5个方面。古青花瓷碎土用的是手工,然后水洗自然沉淀,胎料不粗不细。现代青花瓷多用机械碎土,胎料过细。以人工方法碎土,胎料又过粗。古代青花制坯、修坯皆用人工,是一种变速运动。现代制青花瓷用电动工具,是一种匀速运动。

二谈釉。古青花瓷的釉可概括成4个字:油、腻、肥、活。现代制旧过的青花瓷相应显示出浮、轻、薄、死。这是由于新仿青花瓷历时短而采取强烈化学反应的结果。再看釉面上的软道。由于保洁,古青花瓷均有细微的划痕,没有使用的现象。

三谈艺术。分造型艺术和纹饰艺术。古青花瓷造型美,线条曲折柔和,新仿青花瓷线条生硬,仔细去领会真品的造型神韵,就会知道仿品是形似而神不似。这是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和窑工制作熟练程度不同引起的。古青花瓷器纹饰生动美丽,运笔自然流畅,笔画浓淡、轻重自如。新仿真青花瓷纹饰多采用蒙图和照图样画的方法,线条生硬,无真品的自然美。

四谈感受。分眼瞧、手摸和听声。传统方法要用眼、手、耳去感受真品的神韵。古青花瓷给人以造型优美,纹饰生动,釉光凝重的感受,用手抚摸釉面,如抚细嫩的肌肤,以手叩之声音清脆悦耳。新仿青花瓷器给人的感觉釉光轻浮,如纸包住一团光,抚摸涩手,无使用后的光滑感。以手叩之,由于烧造时间短和材料不同,声音刚强。

五谈出土现象。为蒙骗人,新仿青花瓷往往做成出土样,因为出土瓷器只要不是有意埋藏均为真品,然而真青花瓷的出土现象与新仿青花瓷假出土不同。新仿青花瓷制出的水碱和水锈均系人为,水碱是通过冰箱和入窑回温造成,水锈为酸咬和胶水粘所致。伪制的水碱呈尖状尾巴,无自然渗透感,真正的水锈其泥土为无机物,伪制的水锈其泥土为有机物,以火燃烧无机物不变色,有机物变色。

六谈底足。任何瓷器都有一个着地点,均有修足、垫烧的工艺,然而古青花瓷修足流利自如,仿品却修足吞吞吐吐。以手摸足底,古青花瓷不粗不细,而仿品要么粗要么细,这是制胎工艺的不同引起的。

七谈烧窑。古青花瓷烧制的原料为松木,而现代仿青花瓷器绝大多数以电或液化气烧制,柴烧窑成功需要很高的经验,否则功亏一篑。窑炉的气温不均匀,或高或低,常表现为古青花瓷成品上的胎病和釉病。柴烧的釉面多有流动,釉泡活跃。而电烧、液化气烧的受热均匀、釉流动少,通过现代科学控制了胎病和釉病。因此,只要能辨出是电、液化气烧的瓷器,真假立可分明。

综上所述,现代仿青花瓷来源于古陶瓷,是对专家研究成果的复原和追仿,其目的是欺世牟利。因此,我们鉴定一件青花瓷时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复研究,一要将思维方式转移到古代窑场制作的历史风貌中,依据占代工艺的制作方法产生的特点去判断;二要了解现代仿品,排除新制品的隐患;三要治学态度严谨,忌真假不分;四要认真领会真品的神韵;五要传统方法和科学方法并用,互相检验。

能观赏能把玩 现代名家瓷更适宜普通藏家


风(朱文)

如意(俞海青)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瓷器的欣赏与投资是我国传统收藏活动中的重要门类。提及名贵瓷器,人们常想到的是宋代五大名窑、明代的青花瓷、清代的粉彩等。其实,由诸多美术大师彩绘、陶瓷专家烧制的现代观赏瓷器也颇具欣赏与投资价值。

关于现代观赏瓷器的收藏与投资理念,有收藏人士认为,瓷器的收藏理应有层次之分。关注历代瓷器的收藏与投资是传统收藏的理念,这种收藏活动随着经典瓷器行价的攀高,存世量的越来越少、鉴赏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和大众的实际经济能力差距的逐步拉大,而渐渐形成了一种“阳春白雪”式的收藏群体。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现代观赏瓷器的收藏与投资正在迅速发展。首先,现代观赏瓷器也具有一定水平的收藏与投资价值;第二,这些现代观赏瓷器大都是具有工艺美术大师之称的陶瓷专家制作,出炉成品少则十余件多则不过百余件,具有一定的珍稀程度;第三,这类瓷器在承传珍贵瓷器传统工艺上有所突破与创新;第四,相对适宜的价格使得大众具有涉足现代观赏瓷收藏与投资的可能。

航诚艺都景德窑的谢先生收藏和玩赏瓷器已经有20多个年头。他表示,陶瓷艺术品是唯一一种“既能观赏、还能把玩;既能使用,还能投资、收藏”的工艺品、艺术品。特别是现代工艺美术大师们的作品,更成为广大玩家竞相珍藏的“稀有品”。普通投资者,只要常学习、多沟通,勤比较、多观赏,并从工艺性、观赏性、装饰性和造型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就一定能揭开现代陶瓷艺术品投资的神秘面纱,踏上新品收藏之路。

青花瓷:细分光绪仿康熙


清康熙青花鸾凤和鸣大盘

康熙时期的瓷器被公认为清代瓷器之首,康熙一朝历经61年,是清代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空前发展,就瓷器而言,无论胎质、制作工艺、画工等诸多方面都十分讲究,历来被收藏者视为珍品。光绪在晚清时代,相对比较强盛,有“光绪中兴”之说,出于多种原因,光绪朝仿制康熙时期的瓷器的现象多有出现,好者几可乱真。所以,准确区分康熙和光绪两个不同时期的瓷器,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制作工艺上看,有粗、细之分。这主要是指旋胎及底足的处理。康熙时期的瓷器旋胎比较规整,器壁外处理平整,器物的内部少有精细的处理,常见手拉胎的痕迹。器物的底足大多很规矩,底足处理圆润、光滑。而光绪朝的瓷器在旋胎上胎体较康瓷轻薄一些,特别是器物底足的处理,棱角不很清晰,有拖泥带水的感觉。在胎质方面。康熙朝的瓷器的胎质可以用细密、洁白、坚实来形容。光绪朝瓷器的胎质比较粗松,呈灰黄色。

画工方面,康熙朝的瓷器线条流畅,特别注意起笔落笔的顿挫,线条犹如钢条,直线和弯曲都刚劲有韧性。绘画造型准确,诗书画印,完美结合。赤壁赋、圣主得贤臣颂等诗文常整文搬上画面。书法多楷书,字体秀美、工整。绘画的内容有人物、山水、花卉、龙凤等题材。光绪朝瓷器的线条柔软、较细,力度不强,虽也有起落笔的提顿,但相比之下则显得无力。在绘画的内容上也少有创新。

另外釉质也有一定的不同。康熙朝的瓷器多表面平整光滑,釉质较厚,半透明、呈淡青色。光绪朝瓷器釉质较薄,表面不平整,常有瑕疵。

什么样的高仿品值得收藏?


目前古玩市场上销售的古玩基本上赝品,就是真的文物也分有价值的和无价值的,如大路货虽然是真品但在历代都不值钱。而且真文物中好东西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不可能让每位收藏者都能买到,所以应提倡收藏文物复仿制精品。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这类物品大部分是粗制滥造的仿制品,有些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造型,主要出自没有文物知识又一心想发财的人之手,这些东西败坏了文物复仿制市场的发展,从投资角度看也没有升值的可能。

从历史角度说,历代文物都是由复制延续下来的。比如:《兰亭序》历代都没见过真迹,能看到的只有褚遂良、怀素等人的摹本,还有历史上的各代文物均是以复制形式发展和传播,如今这些也都成为了文物,并冠以唐仿、宋仿、明仿、清仿、就连民国仿的现在也一样值钱,所以说现在应当重振文物复仿制精品市场。

然而复制品不应是现在地摊上随处可见的粗制滥造的所谓假古董,而应当是现在所说的高仿,其制作技法要能完全达到古人的水平,但假的不能说成是真的,要在上面标明是复制品,是谁造的,这是信誉问题。

那真正的精仿复制品的标准是什么呢?应当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1、严格按照文物原件复制或仿制其质地、制作工艺、表面效果。为与原件相区别,非展览用复制品都应当在尺寸上有变化。

2、复仿制品应忠于原作,不能随意改变或添加创新而做成不伦不类的东西。

3、复仿制品应在某—部分标明复制品及生产厂家、某年、某人制造。

4、每件复仿制品应当有一证书,证明此物是仿某年代某件文物,原件什么质地、复制品什么质地,什么工艺生产的,并且说明什么单位生产,最好标名什么人制作。

5、要定量生产,每件复制品要由有关专家亲自鉴定并签名。

精仿的复制品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过不了多少年估计也会成文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