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珠冠瓷砖 > 导航 >

一代古彩宗师戴荣华今日逝世,昌江水涌珠山失色!

一代古彩宗师戴荣华今日逝世,昌江水涌珠山失色!

珠冠瓷砖 简一瓷砖 冠珠瓷砖

2021-03-30

珠冠瓷砖。

一代宗师驾鹤西去,昌江水涌珠山失色。

2月5日零点53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戴荣华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逝世,享年77岁。

戴荣华,1940年1月生,江西鄱阳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瓷都晚报社《瓷器》杂志艺术顾问。

1959年毕业于学院美术系,长期在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研究,擅长陶瓷古、粉彩装饰兼新彩、青花,创作题材多为古代仕女及山水、花卉,作品古拙道劲,明快洗练,格调高雅,被誉为一代古彩宗师。

戴荣华的陶瓷艺术作品,古拙遒劲,明快洗练,意蕴隽永,格调清雅。他精于构图,巧于布局,运笔绘瓷,以柔美的线条,明丽的色彩,遣情于笔端,融诗味于墨底。所作仕女画,体态轻盈,姿容端庄,神致飘然,气韵流走。他专长古彩、粉彩装饰,兼及新彩、青花,代表作有:粉彩瓶《闲情》、粉彩瓶《寿桃红》、斗彩瓶《芍药》、综合装饰《李白醉酒》等。

戴荣华1959年毕业于学院美术系中专科,毕业分配到轻工业部陶研所,从事陶瓷研究和艺术创作30余年。他精研细习古彩技法,在继承明代五彩和清代康熙彩的基础上求变求新。1962年曾赴北京故宫博物院,系统临摹整理明、清陶瓷纹样,历时两年。先后承担了国家用瓷和艺术陈设瓷、高档礼品瓷、日用陶瓷的装饰设计。历年来,在国内外专业报刊上发表陶瓷美术作品60余件。由他为主搜集临摹的《明、清陶瓷纹样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于海内外。

戴荣华谈古彩:像旗袍一样隽永

“美在大红大绿,妙在古色古香”,这是1959年元旦,原陶院教授张志安撰写的一副对联,就贴在古彩班的大门上,寥寥几语,简练而朴实地阐述了古彩的装饰特点。那时,戴荣华是古彩班的一名学生。近半个世纪以来,戴荣华一直从事古彩、粉彩的研究与创作,并在该领域取得突出的成就。如今,有人认为古彩已经过时了,戴荣华用他的作品告诉人们,古彩像中国旗袍一样隽永。

五彩与古彩

记者:古彩是景德镇具有地域特色的陶瓷装饰技艺,是一门独特的装饰形式,深受人们喜爱。对于古彩的渊源,历来有几种说法,各有所言。对此,您有何见解?

戴荣华:古彩的起源比较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早在汉代时期,就发明和使用了以铜、铁为着色元素的低温铅釉,并用于了陶瓷的装饰,后至唐代釉色不断地丰富,就有了唐三彩。到了宋朝,磁州窑的“红绿彩”,首开了用毛笔蘸釉料在瓷面上彩绘的先河。我认为,古彩的形成,主要经历了红绿彩、斗彩、五彩,再到古彩几个阶段。

五彩形成于明朝,有人认为明五彩就是古彩,我觉得要分开。明五彩有红、黄、紫、绿、蓝五色。前四种颜色是釉上彩,而当时没有蓝色,蓝色主要依托于釉下青花经高温烧成,有釉下的成分,是釉下釉上相结合,有斗彩的因素。

明代五彩的装饰工艺发展到清代特别是康熙年间,形成了一整套的釉上装饰方法和彩绘手段。色彩方面,由于创造了釉上翠色(古翠),从而代替了五彩中的青花蓝色,从此摆脱了依赖釉下青花蓝色的被动局面,完整了古彩的基色。

为了更好地达到色彩的表现效果,于是又把五种基色配分成多种色阶,即:古大绿、淡大绿、古苦绿、淡苦绿、古水绿、淡水绿、古黄、淡古黄、古翠、淡古翠、红头紫、蓝头紫,这样不但丰富了色彩的层次关系,而且又柔和了装饰效果。另外装饰题材愈加丰富,有戏曲人物、传说故事、民间生活、山水、花鸟、草虫等等。

这时期,无论是色彩、技法、装饰形式、题材等均已达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形成了其工艺体系和装饰体系,我们把这种装饰风格的彩绘称谓“古彩”。康熙之后到民国,古彩瓷也有作品出现,虽然不乏佳作,但是被盛极一时的粉彩所掩盖,工艺上也缺少创新之作。

相融相通

记者:近半个世纪以来,您主要从事古彩、粉彩研究与创作,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您结合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谈谈古彩的创作。

戴荣华:相对于其他陶瓷装饰门类,古彩的局限性比较大,表现手段是点、线、面,所有表现主题都离不开这些。其色彩也很单纯,但很强烈和鲜明。其分工也不像画粉彩那样细,有画山水、花鸟、走兽、人物等之分,而且画是画,填是填。古彩大多一个人全包,最多只有画、填之分。

我认为不管是青花也好,粉彩也好,包括古彩,工艺上要原汁原味,纹饰设计上就不能停留在古代的水平上。艺术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去丰富,去创新,才能适应人民大众的心理审美要求。

一件好的艺术瓷作品,要有三个标准,一是器型要漂亮,适合画境的表现需要,如画单个仕女侍立修竹下,瓶型就应该是以瘦长的梅瓶或橄榄瓶为宜;二是釉色白腻,以青白釉最好;三是装饰上要有自己的思维,包括造型形式、构图章法、色彩语言等等,都要有个性。三者统一,就有民族的文化、地域的特色、个人的风格。

现在,有许多外地艺术家来景德镇交流创作,这是好事,任何一门艺术,既有独特性,又有相通性。古彩也会吸收国画、版画的某些手法,为我所用。就拿我创作《白蛇传》古彩瓷瓶来说吧,这是个姻缘故事,人物表情十分丰富,在造型处理上,古代画古彩就是一个框框,不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感情,于是我就吸收中国画技法,把人物形象处理得漂亮,给人美的感受。

所以说,从事不同门类艺术的人,要多交流,相互学习与借鉴。

像旗袍一样隽永

记者:现在有些人认为,古彩已经过时,您对此有何看法?古彩作为一门典型的民族装饰,在新时期该如何去继承与发扬?

戴荣华:古彩已经过时?这种说法不正确。现在从事古彩装饰的人虽然很少,但古彩的装饰风格要发扬下去,它是典型的民族装饰之一,提升到一定高度,它有着很强的民族性。在国际展览时,外国人一看到古彩,就知道它是中国的,为什么?因为那是中国的艺术语言。

任何一门艺术要发展,就必须要改革、改良和创新,艺术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古彩也是如此。但我认为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不能盲目创新,要保持古彩的装饰风格。古彩改革,其本身的表现语言不能丢,因为其民族性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要让人一看就是古彩。

就拿旗袍来做比喻吧,它是中国的传统服饰,如果它还是保持着清朝时期的颜色和款式,那就与时代格格不入了。但是,对旗袍的进行改革,加入时代的气息,女孩穿起来,婀娜多姿,仍然美丽。但人家一看,那还是旗袍,还是中国的。话又说回来,古彩也是如此。古彩和旗袍一样隽永。(张钧和)

taoci52.com编辑推荐

陶艺家当头棒喝景德镇 一代不如一代


日前,“中国陶——王修功胡小军现代陶艺展”于上海美术馆开幕,共展出陶艺家王修功近年创作的圆盘系列作品50件、胡小军陶艺作品80件及彩墨绘画作品数幅。两位艺术家一位是来自台湾、年近八旬,弃画笔从陶五十载,擅长陶瓷釉彩;一位是来自杭州、年届四十,学陶做陶二十载,长于材料创新和陶艺绘画的结合,而他们的共同之处则都是从传统中创新。

传统艺术展现现代语言

王修功的作品打破传统陶瓷风格与技术,创作出媲美抽象绘画风格、带有浓厚中国水墨山水画韵味的多彩釉,本次展出以大型圆盘为主,创作手法也有了转变,展现出不同的风格。早在三十多年前,王修功就主张陶瓷本身有其独特语言,他对无光、有光的青瓷、釉里红等诸色釉,下过苦功,才成功研制出多彩釉。

而浙江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胡小军,他的作品开创了当代陶艺新的创作路径方向。对传统审美价值观的认同,构成他艺术创作最基本的取向。他研究宋元时期文人的绘画和官窑、龙泉窑的“文墨”和“文化性”,力求作品有“书卷气”,塑造新的“诗、书、画合一”的当代陶瓷艺术风格。

需要突破

说到中国陶艺,“景德镇”成为不可回避的字眼。耄耋之年的王修功,独身一人从台湾悄悄来到景德镇,就地取材,创作了此次展览中的这些作品。为何同样是景德镇的材料,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作品,这对很多艺术家而言犹如当头一棒———景德镇不缺材料和技术,缺的就是创意和“审美”。王修功直言:“很早以前,我已经说过,景德镇是一代不如一代。”

“景德镇的那种地摊大展销将自己的品牌都做坍了。”上海汉光陶艺的李游宇指出,“我们需要的是个性和研究。”目前,从景德镇出来的陶瓷走的都是传统的路子,似乎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但是,陶艺家柯和根则指出,仅仅是中国文化的表面延续,是毫无益处的,“吸收文化,却只是皮毛的移植。就陶艺而陶艺是没有发展的,它需要游走各种艺术的边缘成为支撑,研究古代陶艺历史,寻找突破点”。

陶瓷知识浅析:戴荣华-陶人新咏


戴荣华

戴荣华,(1940—),江西鄱阳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5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长期在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艺术创作与研究,擅长陶瓷古、粉彩与青花装饰,曾参与国家、省、市级陶瓷艺术展评并多次获奖。着有《戴荣华陶瓷艺术》《戴荣华画瓷艺术》等专著。业绩载入《世界华人艺术成就博览大典》等文献。

古彩精描粉黛妍,匠心独运写婵娟。童婴稚态佳人媚,还倩先生妙笔传。注释:① 戴荣华是当代古彩真正传人,古彩这一明代就有的艺术奇葩,在他的手中得到了传承与创新。他在故宫博物院内连续三年对历朝历代的陶瓷纹样进行研究与临摹,对古代尤其是明清两代五彩瓷从材料、画法、装饰特点等作了深入的了解,为他以后的古彩、粉彩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粉黛:原意是白粉和黑粉。后代指年轻貌美的女子。【唐】 白居易《长恨歌》:"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② 婵娟:指美人。【唐】方干《赠赵崇侍御》:"却教鹦鹉呼桃叶,便遣婵娟唱《竹枝》。"戴荣华创作题材多为古代仕女、婴戏,兼及山水、花卉,作品古拙遒劲,明快洗练,格调高雅。作者简介: 韩晓光 笔名 晓寒 江西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教授、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高职高专院校首届教学名师。近年来已出版《近体诗语式研究》《杜甫诗歌语言艺术》《杨万里诗歌艺术散论》《唐英诗歌选注》等专著九本;在《中国文学研究》《古汉语研究》《杜甫研究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在《中华诗词》《当代诗词》《江南诗词》《江西诗词》等刊物发表诗作近百篇。

一代瓷都景德镇“沦为”宜家作坊?


一代瓷都的没落令人扼腕,而其是否会随全球化之风转型成功,重振雄风,则让很多人期待

每当李静在北京的商店里看到好看的瓷器,总是忍不住翻过来细看,但十有八九,她都会转眼间放下,迅速离开。

那些大部分都是产自广东、福建的瓷器。

而李静虽然不从事任何和陶瓷有关的工作,但她是一个景德镇人,一个曾经以瓷为傲的景德镇人。

尴尬的衰落

景德镇的辉煌,对于大部分当地人来说,恍如隔世。

景德镇曾以自己“千年瓷都”的身份为傲,作为世界上惟一一座依靠一种产业维系生存十个世纪而没有中断的城市,景德镇的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人从事着和陶瓷相关的工作。作为历代官窑所在,在解放后曾一度占据全国产量的20%,并且成为好质量的代名词。直到现在,一提到中国陶瓷,不少人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地理名词,仍然是“景德镇”。而在中国,能以一个地方作为整个产业品牌的,并不多。

但是,它开始衰败了,在景德镇人王伦的记忆中,一切始于改革开放初。

计划经济时代,景德镇几大国有陶瓷厂的产品大都由政府采购,包括大量的工艺陶瓷和礼品瓷。因此,这些厂往往把工艺改造放在首位,对于新兴的市场调查、企业管理、成本控制,皆一无所知。

1994年,高中毕业的王伦进入当地十大国有瓷厂中的一家。当时,仍然依靠官方订单生存的这十家企业已经举步维艰,远远不敌新兴的南方企业。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王伦别无选择。次年,景德镇宣布对大型国有瓷厂进行改革。

但是,当时政府选择的是几乎风险最大的“化整为零”的方案,7万名瓷业工人,三分之一下岗,三分之一退休,只留下三分之一在原企业维持。对于靠一个产业起家的地方经济,这几乎是致命的伤害。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国有瓷厂一蹶不振,随之而来的,是销售渠道的分崩离析,多年来勉强支持着业的政府订单,也弃这个城市而去。

艺术地摊化

王伦还记得那个时候,他经常和一群人静静地坐在市政府门口,他们都是下岗工人,而当时在景德镇下岗,一分钱补贴都没有。这些早期的下岗工人并不闹事,他们只是固执地认为政府不可能一个说法都不给,竟可以扔下几万人不管不问。王伦记得,那群人里,经常可以看到自己的朋友、亲戚、同学,这个城市并不够大。

在明确了指望国有瓷厂复兴重新招工几乎不可能之后,景德镇人开始三三两两地组成了家庭式作坊自产瓷器。毕竟千年以来,他们只有这一门手艺。

王伦和舅舅、姨妈家组成了一个小厂,工人共有10个,都是自家亲戚。一开始,他们熟练地按照千百年来传下的手艺,做出各种花瓶、水壶,作为在景德镇长大的孩子,王伦深知这些“艺术品”才是景德镇千百年来传颂的精华。而日用的瓷器,如碗、碟、盘或者建筑用瓷砖,都不是他们这样的家庭作坊可以批量生产的。

从这一刻起,景德镇彻底放弃了和广东、福建竞争的平台。

而当王伦家产的瓷器开始售卖时,他们才发现,全市有几千个像他们一样的作坊,做出来的东西大同小异,对于经销商来说,这是一个压价的好机会。

几年下来,瓷器价格越来越低,为了取得利润,各家各户做出来的瓷器质量也越来越差。“现在很多人认为景德镇只会做仿古的东西,缺乏创新,但是我们这么几个人,怎么可能创新。这么多人一起竞争,卖一样的价钱,谁有心思好好做。”王伦对于一些媒体对景德镇的说法颇不服气,照他看来,景德镇人如果愿意,自然可以做出质量极高的瓷器:“我从小就是在瓷器堆里长大的,就算没有上过什么陶瓷学院,是不是好瓷我20米外就能看出来,根本用不着什么专家来废话。我们不是不好好做,而是没有好好做的条件。”

为了避开经销商的盘剥,王伦曾经多次和另外一些熟人组成团队,北上南下,到各个大中城市摆摊卖瓷器。每到一地,他们往往选择一个交通便利的居民区,摆出自家烧制的瓷器,然后拉出一条红幅“景德镇瓷器展销会”。

这样的买卖颇不容易,王伦曾经多次受到警察、保安、居委会、工商局的盘问,被罚款是常有的事,还能遇到一些当地的地痞流氓来敲诈勒索,在瓷器已经摆出来时,他们明显处于弱势,瓷器只要打出一条裂缝、一个豁口,片刻就一文不值。

但展销仍然在景德镇流行着,据说一年70%以上的瓷器是通过这种方式销售出去的,各种中介应运而生,景德镇人还经常到国外去售卖瓷器

“沦为”宜家“作坊”

王伦心中有数的是,他们这样的小作坊生产,并不“正规”。

首先,他们的质量太低,在外地,景德镇驻地办事处从来不承认这些是景德镇瓷,他们说这些都是赝品、仿品。其次,他们对于经济、当地形象也贡献不大。景德镇官方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多次表示将从艺术瓷走向生活实用瓷,而且在艺术瓷领域,也要坚持“打假”。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景德镇最大的本土陶艺企业,竟是帮宜家(IKEA)代工的“环球陶瓷”。

这对于一批景德镇老人来说,是一种耻辱,堂堂中国瓷都竟然沦落到替欧洲人代工,这些北欧人懂得什么叫“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吗?他们知道中国那一本厚重的陶瓷历史吗?

然而,一些关心景德镇的行业专家,则从中看到了新的机会。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景德镇与潮州相比,一缺资本,二缺规模生产能力,三缺现代企业和管理人才,所以虽然可以比别人质量好,市场上却样样竞争不过。但是,这些东西都可以从全球化企业中获得,景德镇完全可以借助外来资本和管理,加上本地的工艺和人才,重振瓷都雄风。”

但是,已经落后了接近20年的景德镇,真的能够快速赶上吗?中国传统和西方资本的结合,是否一定能让景德镇起死回生,仍是未解之谜。

陶瓷收藏界的一代豪侠——张宗宪


张宗宪的故事,听来总有一股传奇似的江湖豪气。只不过他的豪气不是年少轻狂,是恃着“才”和“财”的底气而生发出来的。这个1929年出生于旧上海古董珠宝商家庭的三少爷,年少时也可以像一般纨绔子弟一样出没十里洋场、败光部分家产;而20岁时又可以只身闯荡香港,从经营服装转到古董生意,吃遍了创业的辛酸苦痛,在1951年创办了自己第一个古董店“永元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张宗宪又以国内外拍卖会为舞台,买进卖出,难得的是不管是进还是出,他都舍得“顶”价格,手底下总会冒出一些“天价”来,而别人只有咂舌的份儿。

说他是一代豪侠,首先基于他不重“名”,别人说他是收藏家还是“古董商”,他都不会介意,商和儒其实是可以并重的,没有哪个低人一等。2002年他在苏州改建的所谓“张园”,古今中外的建筑风格都用上了,别人说“不伦不类”,而他要的就是“独一无二”。豪侠的第二个特征就是率性,拍卖场上动不动暗渡陈仓的低调作风,到张宗宪这里彻底颠覆了。坐第一排、拿一号牌早变成他的传统。更夸张的是某一次上海朵云轩拍卖,他“拍到兴奋之际,居然踩着椅子,坐到椅背上频频举牌”,大有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豪气。按他的说法,玩古董就要“看得懂还要买得到,买得到还要卖得掉,卖不掉还要摆得起”,典型的一代霸主的气势。豪侠的第三个特征就是“武林地位”,1993年6月伦敦的“张宗宪中国陶瓷收藏精品展”,加上展览结束后发行的3000本画册《云海阁藏中国陶瓷精品》,全由佳士得公司一力承担,一方面是对他作为大买家的认定,一方面也是对他收藏大家地位的推崇。收藏家做到张宗宪的地步,也算前无古人了。

迅驰陶瓷推出新一代砂岩石系列


自然界中的砂岩石材,是经过上亿万年自然沉积、沧海运动而形成的一种沙质“沉积岩”,其厚重的质感和充满文化意味的纹理在建筑装饰界深受青睐。但由于结构上的缺陷,天然的砂岩石存在众多弊端.迅驰陶瓷是陶瓷界一颗灿烂的明星,不断推陈出新,聚集了众多的研发专家,经过长时间的试验、探索,研究出最新一代砂岩石系列——凤凰玉石石系列。

凤凰玉石是新一代高科技建陶产品。它运用独特的制作工艺制成,有机地融合了五种粉料和六种颗粒,其中所选用的仿玉颗粒包括透白粒、透黄粒、玉黄粒、深茶粒、肉红粒等不同色彩及透明度,使产品具有天然石材同样丰富和斑斓的层次和色彩,以高科技的手法再现了天然石材质朴硬朗的原有本色。迅驰凤凰玉石还具有精细入微的细节刻画,它采用目前陶瓷行业最先进的制粒技术,充分柔化透明颗粒的边界,使坯体与颗粒之间自然过渡。此外,迅驰凤凰玉石还采用特殊的配方,使多次渗花的布线纹理具有深浅不一的完美效果,从而达到整体效果过渡自然、优雅和谐。因此,迅驰凤凰玉石系列特别适合一定文化品位的家居装修;中高档的工程市场,如政府办公楼、学校、写字楼等公共场所的大面积使用。

陶瓷企业新一代速溶色料在佛山诞生


佛山市明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近日又研制成功新一代速溶色料,为陶瓷企业传统的制釉工艺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多年来,陶瓷色釉的制备都是将各种原料按一定的比例加入球磨罐中磨到一一的细度,然后在生产线上施釉,做出种种各样的釉面效果。但是,这种生产工艺,由于球磨罐中的花釉放不干净,在球石的球罐内壁上沾附有大量剩余的花釉,因此每次更换花煞费苦心都要用大量的水来清洗球磨罐,使釉水损耗率居高不下。现在好了,由明朝科技率先研制成功的新一代速溶色料,打破了传统的制釉工艺,它将色料的细度由原来的325目提高到1200目,这样生产厂家就没有必要将色料和基础釉放在一起球磨,而只需将基础釉磨好就可以了,然后根据生产需要,在基础釉中加入不同的色料,进行充分的搅拌,就制备好了生产所需的各种花釉。

这种速溶色料最大的好处是改变以传统的制釉工艺,简化了生产工序,节约了花釉成本和制备时间,而且花釉质量更稳定,发色效果更好,用量更少,是陶瓷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据明朝科技公司负责人介绍,这种速溶色料是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生产的,在国内处到领先水平。它的研制成功,将为陶瓷行业的釉料制备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珠山八友作品真伪辨析


汪野亭修竹茅亭图瓷板画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景德镇所产浅绛彩瓷器在全国风行半个多世纪以后,终于走向了衰落之路,随之又大兴粉彩瓷,取而代之。粉彩瓷画的兴起与盛行,在景德镇产生了一批非常优秀的瓷画专家。30年代,由于瓷板画盛行,以王琦为首的一批画家,他们多以八人合作的形式,画八块长条瓷板组合成一套画屏销售,销路极畅,人见人爱,称之“八友之作”或“珠山八友”。

据“珠山八友”当时最年轻的艺人刘雨岑回忆是:“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邓碧珊、徐仲南、田鹤仙、刘雨岑”。但据王大凡说,“其时有何许人、毕伯涛,而无徐仲南、田鹤仙”。两人虽然说法不一,但这批画家确实合作画了不少风格各异的精美瓷器和各式瓷板画,成为达官商贾争购的抢手艺术品。1937年,王琦不幸病逝,画家们只好另找当地其他名家递补,虽人员时有更换,但其作品仍是极受人们欢迎的瓷画精品。事实上,“八友”之称乃是一个景德镇优秀的画家群体。据刘雨岑生前说及:“邓碧珊死后,画八块成堂的瓷板画,多找汪大沧配画,还有何许人、张志汤、方云峰等人”。“八友”绘画的题材,按王大凡画《珠山八友雅集图》的题记中写有“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与人”。“八友”的画风与书法款识多追求清代乾隆时“扬州八怪”的风格。可惜这批艺术家多数人去世过早,未能大成。

王琦赏月图瓷板画刘雨岑紫林香雪图瓷板画

王琦(18841937),号碧珍,别号陶迷道人,斋名陶陶斋。江西新建人。17岁至景德镇,初以捏面人为生,后改习画瓷像,并以海上名画家钱慧安的仕女画为蓝本。尤以肖像画最受人珍爱。以后又改学“扬州八怪”之一黄慎的画风,以写意人物与草书长题为主,使画风别树一帜。“八友中,以其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徐仲南(18741952),名陔,字仲南,号竹里老人,斋名栖碧山馆。江西南昌人。少时入南昌一瓷店学徒习彩瓷,1918年受聘江西省瓷业公司,并赴景德镇管理瓷业美术工作,此期结识王琦等人。徐仲南善绘青绿山水、人物等,画人物有黄慎笔意,尤善画竹石,传世作品以竹石为多,所画竹篁劲拔潇洒,聚散得体,萧疏纵逸,别具风格。

邓碧珊(18741930),字辟寰,号铁肩子,江西余干人,清末秀才。据说邓在景德镇是最早使用九宫格画瓷像者,此类传世之作仍时有所见。邓氏擅长粉彩鱼藻,其技法受日本画风的影响。邓在书法方面亦有一定修养,到景德镇后颇受绘瓷艺人的尊敬,王琦亦曾执弟子礼向邓学习书法。王琦早期绘瓷像的技法即由邓碧珊传授。

何许人(18821940),字德达,又名处,用陶潜《五柳先生传》中“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句,取名“何许人”。安徽南陵人,少时至景德镇学绘青花,后改学粉彩。民国初,应詹元广、詹元斌兄弟之聘,赴北京学仿古瓷,得见故宫所藏之历代名画、名瓷,技法遂大进。后专攻彩绘雪景。何氏亦善微书,能于径寸印盒上书《出师表》、《赤壁赋》,深受人们喜爱。

汪野亭(18841942),名平,号元鉴,又号传芳居士。江西乐平人。1906年(22岁)就读于江西省立窑业学堂(校址鄱阳),先从张晓耕、潘宇学绘花鸟,后改学山水。早期作品多受程门一派浅绛画法的影响。后绘粉彩、青绿山水。晚年用笔苍古粗放,用色浓艳得体,追求笔墨情趣,造景布局尤合法度。

毕伯涛(18851961),名达,别号黄山樵子。祖籍安徽歙县,后寄居鄱阳,清末秀才。早年曾师鄱阳画家张云山,后居景德镇专攻粉彩,擅长翎毛、花卉。用笔工细流畅,设色雅静艳丽,承继清代华新罗一派的传统技法。其书法亦遒劲娟秀。

王大凡(18881961),名,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安徽黟县人。少年至景德镇学绘古彩人物,后专攻粉彩。早年拜汪晓棠为师,其粉彩人物、仕女受汪氏影响很大,用笔规矩严谨,用色艳而不俗。

程意亭(18951948),字体孚,别号翥山樵子,斋名佩古斋。江西乐平人。1911年(16岁)入鄱阳江西窑业学堂图画科从张晓耕学画山水、花鸟。后至上海,拜海派名家程瑶笙为师习花鸟,技遂大进。程氏一生笔耕勤奋,传世作品较多,件件精妙绝伦。

田鹤仙(18941952),原名田世青,后改为田青,字鹤仙,号荒园老梅,斋名古石。浙江绍兴人。学绘瓷器,先画山水,后专攻梅花,传世之作以梅花为多。以笔者推算,1928年王琦创建“月园会”时,田鹤仙已34岁,于此之前由于是“半路出家”,即已画瓷,在当时恐难跻身于“八友”之列,应该说田氏是在其后的时日里才参加到“八友”之中一起画瓷的。但田氏很是勤奋,刻苦好学,他的月影梅花很快就得到了同行的赞许及商家的青睐。

刘雨岑(19041969),是“八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安徽太平人,寄居鄱阳,15岁就读饶州江西省立第二乙种工业学校饰瓷科,为陶瓷名家潘宇弟子。18岁来景德镇绘彩瓷,后擅长花鸟。并创“水点桃花技法”,在粉彩的画技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十位画瓷艺术家各有绝招:王琦、王大凡以画人物为主;程意亭、毕伯涛、刘雨岑等以花鸟为主;徐仲南的竹石、邓碧珊的鱼藻、何许人的雪景、汪野亭的山水、田鹤仙的梅花均各领风骚,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的陶瓷绘画在国内外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当代人们收藏的热点。

正因如此,在暴利的驱动下,近些年来,景德镇一些无良私营厂家,大量滥仿“八友”之作,投放市场,以假充真,骗人坑人,使不少热心的收藏者备受损伤,亦败坏了景德镇当今制瓷业的声誉。

就目前看,十位瓷画家的作品都有仿品、伪作,作伪的水准有高有低,高者一眼初看难辨真伪,低者俗不可耐,不堪入目。去伪取真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如何分辨呢?

一、首先,应对十位瓷画家的真品、精品多看,多上手,摸清每位画家在各时期画作的风格、特点,如耕图、用笔、用色、署名、题记、落款、印章、字体等,找出其技艺的个性、特性与精妙处的规律,熟记于心。若难以见到真品,多看真品的图片或有关书籍亦可,把真的作品看熟了,认准了每位画家的风格所在,就不难找不着赝品的伪装了。

二、看一件瓷画作品与看纸、绢中国画一样,看的规律是:”一字、二画、三印章“。对作伪画瓷的高手来说,“仿画容易,仿字难”,字是最难仿的,字不对,作品很难看真。其实,画也是难仿到位的。一件名家之作,其功力是不言而喻的。每件作品都能感受到画家的灵气。而仿品与伪作,无论是字或画都是有形而无神,或是连形都相差万里,其真伪叫人一目了然。十位瓷画家的印章亦各有特点,应细细揣摩。如王琦便使用“西昌王琦”四字三重叠空心篆体印,一时难以辨认,有的伪作品不识其意,糊乱涂写,毫无层次,一看印章便知“庐山真面目”。

三、看瓷器的制作工艺与瓷画原料。瓷器的制作工艺是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民国时期的瓷胎较坚致,器物胎体的轻重一般较为适中,釉面比较肥润,表面光泽温和,而新仿的瓷器因图厚利,不免处处偷工省料,胎体比较轻薄,釉薄无肥润感,釉面光泽刺眼,成一种死硬的光感,缺乏柔温的气质。正因如此,伪作者往往在器表用化学药物浸蚀,用细砂纸擦弄或用颜料涂抹,这种种手法,只要细心观察,亦不难发现。

绘瓷原料令仿者与原作亦有本质的区别。民国时很多绘瓷原料是矿物料,研磨精细,烧出后颜色鲜艳、厚重,层次感强、光泽度好,手触细腻嫩滑。而现在仿品所用绘瓷原料多用化学配制料或代用品,粗劣不堪,烧出后粗糙无光泽,无鲜艳可言。色阶平淡,没有精神。

总之,作伪者或临摹、或拚凑、或生造,千方百计将赝品打扮成“原作”,但只要细心揣摩,仔细分析,多看、多比,总不难找到其蛛丝马迹的。

辨伪实例

邓碧珊鱼藻图瓷板画(赝品) 张沛轩鱼藻图瓷板画(民国时期真品)

如上图邓碧珊鱼藻图瓷板画是一幅赝品画。初看觉得画技不错,应该说画者的水准不在低俗之列。但仔细观察画面,右侧水藻中的两条上下同向的鳊鱼与其对面游来的上、中、下三条游鱼的中间较大的一条鱼,此三条鱼构成侧身“品”字形,三鱼与水灌的构图,正是临摹张沛轩先生(民国时景德镇另位画鱼藻图的瓷器画家)的鱼藻图(见上图)。只是作了些小小的改变而已。如张沛轩所作画面左边只画一条鱼,此赝品画成上下排列的大小不同的三条鱼,画面的右上部又增添了同向左下游去的大小不等的五条鱼,画面鱼纹多了,比原作显得呆死而杂乱。赝品的水藻亦画得拘谨、生硬,藻茎似小竹子,硬挺硬挺的,藻端如松针,似乎不是生长在水中,而像生长在陆地上似的(见左下图)。而原作的水藻画有茎无骨,有一种随水飘浮的感觉,时隐时现,很是生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艺术效果,而仿品是达不到这一效果的。

赝品邓碧珊鱼藻图之局部赝品邓碧珊鱼藻图瓷板背面

从画面的题记、款识看,赝品与邓氏原作的字体更是相差甚远,邓氏书法功力深厚,刚柔相济,具颜书之功,而赝品的字体是行楷,亦显做作、呆板。邓氏的印章多为“邓氏”印、“邓”印、“之印”等,而赝品的印章过于规整、刻板。再从瓷板的背面看,新瓷板为怕人看出是新的,在其背面以浓淡之墨汁涂抹全器,弄巧成拙,一目了然(左上图)。(肖一夫)

谈“珠山八友”及其传人


众所周知,“珠山八友”是近代中国陶瓷和景德镇陶瓷最杰出的代表。“珠山八友”之所以对20世纪和今后的陶瓷艺术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就在于“珠山八友”以传统的中国文人画为切入点,以陶瓷为载体,将两者之间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形成陶瓷艺术的一个新的流派——“瓷上文人画”。这次改革,无疑是中国陶瓷和景德镇陶瓷第一次文化的复兴运动和文艺的复兴运动。这是“珠山八友”对景德镇陶瓷艺术的第一大贡献。

大家知道,中国画是纯美术范畴,陶瓷是工艺美术范畴。一直以来,陶瓷工艺品从属于国画艺术。“珠山八友”的“瓷上文人画”,无论是在图案的造型,还是在绘画对象的设色方面,都达到了中国画的水准。“瓷上文人画”使得景德镇陶瓷艺术的表现空间进一步拓宽,绘画语言进一步丰富,装饰水平进一步提升。为景德镇陶瓷增加了文化内涵。

随着“瓷上文人画”的历史进展的深化,“瓷上文人画”深得景德镇陶瓷艺术家的拥护和赞成,趋之若鹜。在众多陶艺家的介入下,“珠山八友”的瓷上文人画艺术,已成为景德镇陶瓷的艺术主流,代表了一种艺术时尚。今天,“珠山八友”的后裔和传人撑起了景德镇艺术陶瓷的半壁江山。

本书作者张海国兄是一位资深的陶瓷艺术鉴赏家、评论家。在他研究中国陶瓷艺术半个世纪的生涯中,在海内外发表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文章,出版陶瓷艺术专著达六部之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业绩。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一代古彩宗师戴荣华今日逝世,昌江水涌珠山失色!》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一代古彩宗师戴荣华今日逝世,昌江水涌珠山失色!》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珠冠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