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中国传统彩塑在瓷都景德镇再生华彩

中国传统彩塑在瓷都景德镇再生华彩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1-03-30

景德镇古代瓷器。

2016年12月11日上午,“华彩之塑”中国传统彩塑艺术研究与传承专题展在中央美院陶溪川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主办,景德镇陶文旅集团、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山西欧阳泥彩工作室、大学美术学院承办,国家艺术基金人材培养项目“山西传统彩塑艺术创作与工艺”高级研修班、杭州大视角文化传播公司协办。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雕塑系主任吕品昌、党委宣传部部长秦建平、协同创新办公室主任岳洁琼,景德镇市委副书记史文斌、景德镇陶文旅集团董事长刘子力,以及全国各大美术学院雕塑系领导、教师、评论家出席了开幕式。

此次展览由中央美院雕塑系副主任、第六工作室导师张伟,山西泥彩工作室主持人欧阳宁明担任策展人。参展作品共50件,既有气韵生动的彩塑作品,也有原大尺寸超微精喷图片,不仅展现了单体雕塑的精微传神,亦凸显了雕塑作品之间的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的展览场域。

步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铁佛寺造像文献图片,这些图片大部分人甚至包括专业人士在内都很少见到,这个寺庙在受关注之前,一直是作为县级保护单位被封存了近四十年,网上没有任何信息可以查阅。然而,在这个殿堂内散发出的能量和造像给观众带来的震撼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此外,展览现场展示的图片资料还有《平遥双林寺十八罗汉》和《长治观音堂》。

在通道的右手边展示的是学生们学习彩塑的成果,左手展厅呈现着师生们的创作成果,而在展厅的二楼,图文并茂详细的说明了彩塑的创作过程。

关于展览,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著名雕塑家王少军表示,“此次展览在景德镇举办有着很深的意义,景德镇是瓷都,陶瓷是传统艺术的重要门类,而彩塑也是传统艺术的代表,在这里碰撞在一起,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可能,是我们所期待的。此次展览运用图像与实物结合的方式展示,首先图像震撼人心,是此次展览的重要部分,通过图像让我们见识到了民族遗产的伟大和精深;然后是学院老师和学生们的探索实践成果,在文献图像的衬托下,他们的作品是成立的,通过他们的探索,使得彩塑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又焕发了生机,这是此次展览最有意义的地方。”

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张伟谈到此次展览时表示:“彩塑给我们的印象是民间的廉价的,但看到展览之后你会被震撼到,展览中的文献图片涉及到我们怎么解读彩塑,右边的展厅主要呈现的是我们如何学习彩塑,左边的展厅呈现的是我们如何使用彩塑,此次展览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美术学院传统艺术教学的建构,对于我们来说,教育是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传统艺术的魅力还远远没有被我们发现。”

而在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孙振华看来:“我们一直在讨论传统,但我们就真的了解传统吗?此次展览是向传统致敬,更是向探索和实践传统的人们致敬。”

中国本土彩塑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山西地区的寺庙彩塑最为经典。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日益重视,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为了让文化永葆生机,还需要让传统文化活化在当下。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自2009年起,成立了以“中国传统雕塑研究”为教学方向的专业工作室,与山西欧阳泥彩工作室合作,关注传统的文化语境,深入辨析教学理法,全方位展开教学和匠心训练。经过长期的实践,学生从陌生到逐步熟悉运用,展示在这里的作品,是他们在传承中国本土彩塑的一份实验心得,也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泥土,是有温度的材料,来自于大地,最质朴,又最有生命力。传统彩塑并不是泛指所有表面施彩的雕塑,而是特指在泥土中加入棉絮、稻草等防裂材料调成软泥,晾干之后施彩的雕塑。这种材质与技法,形成了特殊的材料语言,传达出浑厚的艺术魅力。

中央美术学雕塑系主任吕品昌谈到此次展览时表示:“近年来以中央美院雕塑系第六工作室和山西欧阳泥彩工作室这两个教学和艺术实践单位团结在一起并特立独行地坚持考察研究和努力继承彩塑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使之流传于世,使人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之丰富与魅力。今天展示在这里的作品,是他们在传承中国本土彩塑,探索中国自己的雕塑教学体系的一份实验心得,以此希冀获得抛砖引玉之作用。”

开幕式当天还举行了全国高校“本土雕塑”教学体系建设与研究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中国雕塑》杂志执行主编唐尧,中央美院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吕品昌担任学术主持,与会专家学者就“本土雕塑”教学体系建设与研究进行了深入研讨。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2017年2月15日。

《天猶》欧阳宁明、梁渊

《力士》欧阳泥彩工作室国基高研班张怡

《渺一目判官》中央美院雕塑系六工作室刘梦婷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景德镇在沪回应“封都”之争 潮州不具“瓷都”


8月4日消息:今天下午,为纪念景德镇建镇千年华诞而举办的《不灭的窑火———磁都陶艺文化展》将在上海图书馆展厅正式拉开帷幕。昨日,记者针对日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瓷都”之争,采访了景德镇相关领导及有关专家学者。昨日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千年庆典办公室的占宇副秘书长代表景德镇人民政府在沪正式公开回应了此次“封都”之争,并声称最近由中国轻工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定名的“中国瓷都”———潮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具备“瓷都”资格,原因有二。

●原因一“工业协会无权定名”

“至于定名之事,国务院有明文规定,封‘都’此类称号皆由国务院相关部门颁布声明,而其他单位皆无此权力。”占先生说,"中国轻工联合会是江西省轻工行业办的上级业务指导部门,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也仅仅是个行业协会,他们没有资格也没有权力作出这样的‘封都’之举。国务院相关部门已经对此事作出了解释,表明中国轻工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的联合封名无效。”

●原因二“以产量定‘瓷都’不科学”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国桢教授是国内公认的陶艺大师,对中国陶瓷文化及历史了如指掌。在昨日的公开演说之时,周国桢教授也表明:“‘瓷都’是一个历史名词,更是一个文化概念。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仅将潮州市日用陶瓷用品的产量作为参考依据实在是不科学的。瓷都之名,首先应该是历史形成的,而作为一个真正的瓷都,其技艺精湛、历史悠久应该是广受国内外大众认同的,是不可替代的。景德镇的艺术陶瓷是获得全世界公认,并无法取代的。而且现在的景德镇已经成为一个陶瓷艺术家的聚集之地,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制作工艺体系,这一点也是其他陶瓷生产基地无法比肩的。”

7月上旬,景德镇市正德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曹健和其余5名律师已经组成志愿律师团,并起草诉状,状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对景德镇名誉权的侵犯。在此民事诉状中,律师团除将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列为被告外,还将潮州市陶瓷工业协会和潮州市政府分别追加为第三、第四被告。而截至昨日,还未传出此官司受理情况的具体内容。相比之下,景德镇市内众多陶艺专家学者们的态度则显得比较冷静,他们认为:“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争名之上,倒不如把这些精力用在大力搞科研和开发上。优劣是市场评定的,而不是人为封号产生的。积极地迎接新挑战,景德镇才无愧于‘瓷都’之名。”

景德镇传统瓷窑保护 任重道远


景德镇传统瓷窑保护 任重道远

2010年1月21日,景德镇市召开“景德镇传统瓷窑保护利用暨明代葫芦窑复烧”新闻发布会:在2010年进行明代葫芦窑的恢复建设工作,并决定在瓷博会期间进行点火复烧。同时,计划逐步对景德镇历史窑炉进行恢复、复烧。对于如今盛极而衰、处于尴尬境地的景德镇,这一消息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而早在2009年10月景德镇陶博会期间,景德镇曾成功地对清代镇窑进行复烧,同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这应该是景德镇自我救犊发出的又一个重要信号。”业内人士对此分析认为,作为景德镇市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瓷窑的点火复烧折射出了该市在文化保护、传承上的一些新思路和新信息,这背后则是拯救“千年之都”的漫长之路。

瓷都

1月26日下午,记者走出景德镇长途汽车站,周边的陶瓷专卖店、陶瓷艺术展示等比比皆是,路两边的瓷灯柱、陶瓷雕塑亦格外醒目。

记者乘出租车走向市中心的路上,各式各样的陶瓷雕塑不时一闪而过,“千年瓷都欢迎您”的大招牌不时出现,而瓷都大酒店、瓷都大道也无不挑动着每一位来访者眼球与神经。在景德镇地图上,瓷厂、陶瓷公司及陶瓷研究院、研究所等与陶瓷相关的企业、地名填了个满满当当。更有意味的是《瓷都晚报》、《瓷都广播影视周刊》、《瓷器》等当地媒体也无不深刻着“千年瓷都”的烙印。

“每个景德镇人的血液里都浸透着陶瓷。”谈起景德镇的陶瓷,记者乘坐的出租车司机说,十几年前,他与这个城市里的其他许多出租车司机,大部分还在各大瓷厂倒闭之前的生产线上工作。如今在景德镇,许多家庭中的成员从事过的行业与陶瓷有着千丝万缕关联。

记者从入住的酒店出门不远,便是景德镇的瓷器街,一条街道上林立着大大小小的陶瓷店铺,不断地迎送着进出的客人。在景德镇市中心的人民广场,静静地有一排传统陶瓷手工艺人的青铜雕塑,更显示出了景德镇的独特。而在记者随后采访的几天里,与陶瓷有关的城市雕塑随处可见。采访中,景德镇一学者对景德镇的城市历史如此描述:因河建窑、因窑成市。景德镇从来没有筑过城墙,当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忙于用泥土修筑城墙的时候,景德镇却用泥土烧制出精美的瓷器并敞开胸怀,把他的物产运往全国,行销世界,“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

该学者告诉记者:“一个产业支撑了一座城市,同时成就了这座城市,在世界上只有陶瓷与景德镇。” 然而,景德镇的陶瓷业与中国曲折命运一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这一“千年瓷都”的变迁也历经几多故事。

辉煌

景德镇陶瓷业在历史上的辉煌不言而喻。据相关资料显示,瓷都的陶瓷业在新中国成立后依然是其当仁不让的脸面。1960—1980年代,当时景德镇市区人口不到40万,则拥有号称8万陶瓷工人,瓷业无疑成为景德镇的重要经济支柱。最辉煌时期,景德镇的陶瓷产值占全国的20%以上,陶瓷产业的规模,无论潮州还是曾与景德镇并称三大古瓷都的福建德化,均难望景德镇项背。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江西80%的外贸出口来自景德镇的陶瓷业。”陶瓷专家王志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国内特别是在南方市场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即便西安羊肉泡馍用的大海碗都是来自景德镇,随之形成了著名的国营“十大瓷厂”。在景德镇人看来,“十大瓷厂”代表着景德镇陶瓷业最辉煌的一段历史,时值今天其仍是景德镇人的热门词。王志刚向记者介绍,“十大瓷厂”组建或改建于1949年至1958年之间,包括建国瓷厂、人民瓷厂、艺术瓷厂、景兴瓷厂、光明瓷厂、红星瓷厂、红旗瓷厂、宇宙瓷厂、为民瓷厂,无不体现着时代烙印。而景德镇有关业内人士则认为“十大瓷厂”应该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意义,要包括雕塑瓷厂、红光瓷厂、曙光瓷厂在内。

中国瓷都景德镇首届上海陶瓷成就展开幕


10日,由中共景德镇市委、市人民政府举办,历时16天的中国瓷都景德镇—首届上海陶瓷成就展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开幕。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领导,上海市、江西省有关领导以及景德镇市领导等出席开幕式。众多陶瓷界知名人士出席了开幕式。经过层层筛选的900件来自江西景德镇的陶瓷闪亮登场,向来自海内外的朋友展示千年瓷都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和中国陶瓷的独特魅力。

百年沧桑,百年梦想,陶瓷与世博会从一开始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851年的首届世博会,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三大宗物品几乎参展了所有中国参与的世博会,位列其中。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1926年费城世博会和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都有参展并获奖的记录。在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创作的大幅瓷板画《富贵寿考》获得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金奖。同样是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素有“一瓷二茶”美誉的景德镇还有产自浮梁的“祁红茶”夺得了金奖。

上海世博会为景德镇带来了一次系统了解世界的难得机遇,也为景德镇向世界演绎“土与火”新内涵神韵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在世博会期间,带着158万瓷都人民的智慧和祝福,景德镇市举办“中国瓷都景德镇—首届上海陶瓷成就展”,这是继北京、台北陶瓷展之后又一次高规格全方位地展示的新成就,900件的展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千年瓷都的“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印记,表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景德镇正在重振瓷都雄风!

本次展览特点鲜明。一是规模大,展厅面积超过2700平方米,展出的展品近900件(套),一楼将集中展出400件左右的艺术陶瓷,二楼作为综合展厅将集中展出日用、卫生、建筑、高新技术陶瓷和创意陶瓷。展览现场还作多种形式的陶瓷文化展示。其中,景德镇女子瓷乐队将做多场演出,瓷乐被誉为“中国一绝,世界首创”,近年来,景德镇市女子瓷乐团(队)先后赴俄罗斯、日本、瑞典、新加坡、韩国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参与重大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同时组委会组织了一批手工制瓷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手工制瓷技艺表演,邀请数十名国家级和多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艺术专业教授,现场为大家进行瓷上绘画表演,在感受千年瓷都陶瓷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还可以零距离地与陶瓷艺术家进行现场交流。另外,组委会还准备了10000个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精心设计的瓷雕《虎娃祝福》赠送给参观展览的观众。

二是展品全。此次展览是发展的一次集中展示,展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馆部分馆藏品和历代名瓷高仿精品;二是反映发展成就的传统与现代的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创意陶瓷等;三是构思独特新颖、主题突出、积极健康,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当代艺术陶瓷精品;四是陶瓷企业、科研院所高科技陶瓷方面的最新成果,展品种类众多,门类齐全。

千年瓷都景德镇领航中国陶瓷发展


景德镇领航中国陶瓷发展

四大传统名瓷的悠久历史,景德镇名人辈出,独创落地粉彩技法,“珠山八友”推动景德镇陶瓷创新,国际金奖让景德镇享誉世界。千年瓷都1800多年的制瓷历史,厚重的陶瓷文化积淀;集天下名窑之大成,器型天下走、工匠八方来,海纳百川的精神;元青花的出现就已奠定了景德镇领航中国瓷器的基础。回顾往昔,我们可以说景德镇具有领航中国瓷器的优势。

但瓷都景德镇要真正实现领航中国瓷器的美好愿望,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第一,对景德镇陶瓷现状要有一个清醒地认识。虽然景德镇日用瓷在产销上不如一些其他产瓷区,但艺术陶瓷、陈设瓷、雕塑瓷还是处于领先,日用陶瓷走艺术化之路也还是有发展潜力的,关键是如何去扬长避短。第二,加快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陶瓷文化创意可以使自己的劳动成果,更附有升值的空间。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不仅是陶瓷产品,也不仅是市场上销售的陶瓷商品,而是一件件陶瓷文化作品。大师、教授、民间艺人、外埠画家都有用武之地,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第三,把握环鄱阳湖战略实施的契机。环鄱阳湖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景德镇陶瓷大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要以科学观为指导,在传统制瓷技艺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科技陶瓷、电子陶瓷、低碳陶瓷,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把好泥用在精品上,缓解资源枯竭的矛盾。第四,营造氛围搞好配套服务。

作为政府要让瓷都景德镇领航中国瓷器,一是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景德镇陶瓷文化,让大家都来思发展、谋发展,把蕴藏在老百姓心中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景德镇陶瓷的创新和发展。二是要制定积极的政策措施,把企业改制后“十大瓷厂”的有效资源整合好,把私营作坊、工作室、画室的民间资源利用好,形成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链,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无愧于中国的瓷都。

瓷都景德镇领航中国瓷器,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要用智慧、花力气的。因为瓷都是中国的瓷都,还将是世界的瓷都。只要有坚定的信念,这个美好的愿望是一定会实现。

中国陶瓷艺术基金启动仪式在景德镇举行


3月31日上午,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陶瓷艺术基金启动仪式在景德镇华艺拍卖有限公司举行。

启动仪式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相声大师、表演艺术家,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姜昆,学院党委书记冯林华,中国健康扶贫工程组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陶瓷艺术基金监事陈晓奇,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戴志诚,以及王锡良、周国桢、戴荣华、李菊生、熊刚如、吕金泉等陶瓷艺术家,各大窑口代表和基金会的理事单位代表参加仪式。

据了解,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成立于1994年,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在国家民政部注册的社会团体。以广泛争取海内外热爱和关心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团体、企业和个人的支持与捐赠,根据国家文艺政策,资助精品文艺项目创作工程,培养优秀文艺人才。资助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合作活动,扶持多元文化发展。它致力于增进中国文学艺术界的国际交流,推动中国文化艺术“走出去”,并资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扶持老、少、边、穷地区文学艺术事业,开展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生活的文化活动,促进中国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为宗旨。

中国陶瓷艺术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一是争取国家支持;二是艺术家作品捐赠;三是社会企业捐赠。中国陶瓷艺术基金的用途,一是资助重要陶瓷艺术创作科研项目的实施;二是表彰、奖励中国陶瓷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艺术家和相关个人;三是举办各种陶瓷艺术创作和展览活动;四是资助国内国外陶瓷艺术交流活动;五是开展陶瓷文化艺术培训和图书出版。

在启动仪式上,姜昆表示,我们国家正在处于一个伟大的文化复兴时代,陶瓷人深深感到历史的责任,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陶瓷事业的各项工作,必须要有长效资金的强大支持与保障,成立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陶瓷艺术基金有利于集社会民间的各方力量,更好地支持中国陶瓷艺术的创作和学术的稳健发展,不断提升我国陶瓷艺术水平,必将为中国陶瓷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陶瓷艺术作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这是他第二次来景,中国陶瓷艺术基金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有了一只专门致力于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专项基金,必将为中国陶瓷艺术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青花元素遍布瓷都景德镇


景德镇——青花瓷的圣地

青花元素,源自景德镇的青花瓷,她集青花瓷的工艺、器型、画面创新发展于一身,瓷如白云、色如大海和蓝天,具有深刻的陶瓷历史文化内涵,元代以来700多年,景德镇青花瓷的地位都无法撼动。

青花瓷,自其诞生的那一天起便赢得了世人的喜爱,绵延至今,光彩闪烁。尤其是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广泛应用,周杰伦的一首《青花瓷》唱响春晚之后,青花一举成为中国元素的代名词,被世人广泛认同。而青花瓷的圣地——景德镇更是把青花元素运用到淋漓尽致、登峰造极的地步了。

走进瓷都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青花元素无处不在。日常生活用瓷、公共照明的瓷灯柱、反映陶瓷历史文化的青花瓷板长廊等等,让景德镇的市民天天享受着青花元素的熏陶,使得中外游客一来到景德镇便置身于青花元素的海洋之中。青花梧桐、青花玲珑餐具,先后获得国内国际金奖,曾经风靡一时,成为全国各大酒店的首选餐具。数以千计的数十米高的瓷灯柱,把一盏盏传统的木杆、铁管和其它材质的路灯装饰为既具有瓷都景德镇陶瓷文化特色、又有现代科技含量的路灯,在景德镇的主要街道随处可见。有反映景德镇制瓷工艺的、有九龙戏珠的图腾,还有各种草本植物的图案,画面迥异。从九景高速公路进入景德镇,迎宾大道青花太阳能瓷灯柱,就会映入你的眼帘;一江两岸体现景德镇四大传统特色的青花、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的瓷灯柱更会让你眼花缭乱,人民广场、珠山东路、广场北路、朝阳路画面绚丽多彩的青花瓷灯柱,不但给人们带来了光明,更让人们得到了陶瓷历史文化的沐浴;在浮梁县古县衙遗址,凝聚千年灵气,用216块青花瓷板、长328米、56幅图画、9幅书法、141幅文字记载大事记的,世界一绝、中华第一的浮梁历史文化长廊,体现了瓷之源的特色,受到了陶瓷历史文化爱好者的青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青花元素在瓷乐中的运用,更是让人们在享受世界首创的古典陶瓷文化与现代音乐艺术完美结合的瓷乐旋律中,体会到了青花元素那种清新淡雅、赏心悦目的感受。

青花元素,虽然堪称中国元素,同时她也是世界的。在景德镇青花元素处处可见,无论是收藏家,还是青花瓷的喜好者都乐此不疲,百年来经久不衰,不愧为青花瓷的圣地,体现着景德镇的独特魅力。

阅读延伸: 景德镇陶瓷——青花瓷花瓶

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青花瓷(一)

瓷器“大众情人”青花瓷 被誉中华收藏之灵魂

首届景德镇御窑陶瓷国际论坛在景德镇举行


10月21日下午,首届御窑陶瓷国际论坛在我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圆形会议厅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包括御窑整体保护,文博学术研究,御窑工艺开发,御窑品牌运作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汪立耕,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史文斌,市政协副主席王祖庆、潘义忠,著名文物鉴定专家、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耿宝昌,市文博权威专家刘新园出席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我市文博界代表150余人参加论坛。史文斌讲话。

史文斌指出,景德镇御窑是皇冠上的明珠,在景德镇一千七百年的陶瓷制造生产历史进程中,御窑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其严格的手工技术和周密细致的生产管理制度,不但烧造了美轮美奂的传世极品,更是对景德镇民间陶瓷的生产起到了引领和促进作用。他强调,市委、市政府对于我市陶瓷发展非常重视,提出陶瓷是景德镇的命脉,加强古陶瓷的研究与利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围绕御窑所进行的御窑整体保护,文博学术研究,御窑工艺开发,御窑品牌运作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御窑陶瓷论坛是我市文博界的一件盛事,也是我市陶瓷发展的一件大事。

论坛上,与会国内外专家各抒己见、踊跃发言,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陶瓷考古专家、文化学者和艺术家发表了许多具有理论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真知灼见,专题对景德镇御窑进行研究、探讨景德镇御窑陶瓷文化精髓。通过研讨和交流,为御窑的开发利用出谋划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陶瓷文化,提升御窑和景德镇的国际影响力。

主办方告诉记者,本次大会形成了丰硕的成果,他们将把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汇集成册,编撰成书,并形成瓷博会固定的活动项目,为提升景德镇御窑的研究水平,扩大景德镇的国际影响力,发展贡献力量。

陶艺城雕在景德镇建成


由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教授黄焕义设计、黄焕义教授和青年陶艺家詹伟、彭赞宾等人制作的陶艺城雕《昂》、《升腾》,日前在景德镇金岭大道建造完成。

这两组陶艺城雕,是为纪念景德镇建镇千年设计制作的标志性建筑。高达12米,占地面积160平方米。由不同形状的四座瓷柱构成一组,大道南北的两组作品遥相呼应,各具特色。

象征“陶”的《昂》,采用H形框架结构设计,吸收印纹陶的表现手法,以雕刻、模压技艺制作。深浅、凸凹的线条,呈现出多层次的肌理效果。运用抽象艺术语言,用高温颜色釉瓷面砖的暖色调,拼贴在建筑物表层。深红色的釉色与几何形体的造型相衬托,体现出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

《升腾》则以青花瓷的器型、纹样为装饰图案,突出“瓷”的特色。造型简洁明快,刚劲挺拔的瓷柱,把陶瓷器皿的碗、盘、瓶、罐、杯、壶和青花缠枝莲等花卉图案装饰绘制在瓷面砖上,拼贴成具有浓厚陶瓷文化气息的画面。传统陶瓷纹饰和现代陶艺风格的城雕设计形成鲜明的对比,不同时代的艺术形式相呼应。

金岭大道陶艺城雕突破了传统城雕的设计模式、制作材料,两组城雕的建筑设计,形态不同,相映成趣。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和现代审美观念融为一体,意蕴深沉、耐人寻味。既表现了瓷都人民勇于开拓创新的气概,又含有对重振雄风的辉煌前景的祝愿。新颖的陶艺城雕造型与蓝天、高山、青草地和谐地相融汇,成为瓷都的亮丽新景。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中国传统彩塑在瓷都景德镇再生华彩》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中国传统彩塑在瓷都景德镇再生华彩》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