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生产瓷砖 > 导航 >

“南青北白”—中国瓷器生产的早期格局

“南青北白”—中国瓷器生产的早期格局

生产瓷砖 瓷砖生产 成化瓷器的平等青鉴别

2021-03-31

生产瓷砖。

从北朝至隋代,北方瓷器在发展中根据本地原料、窑炉的特点不断进行改进,使白釉瓷的品质得到了很大提高。到了唐代,河北邢窑、井陉窑、定窑,河南巩县窑、密县窑都已经能够烧造精美的白瓷。特别是河北邢窑烧造的高档白瓷,胎体洁白坚致,釉色类雪类银,成为北方白瓷的代表。唐代南方瓷场则一直以生产青瓷为主,历史悠久的越窑此时仍稳居霸主地位,代表 着南方青瓷的最高水平。浙江境内的瓯窑和婺州窑,湖南的岳州窑、长沙窑,江西的洪州窑以及四川的邛崃窑等,也都是以生产青釉瓷器为主。

唐代可以说是我国瓷器走向成熟并全面普及的重要历史阶段,南北方瓷器的生产能力趋于平衡,“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基本形成,为宋代诸多名窑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

越窑自东汉以来一直是南方最重要的青瓷窑场,唐、五代是其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此时越窑青瓷的胎釉均达到了最高水平,胎体呈浅灰色,坚致细密,釉色早期多为艾青色或黄绿色,晚唐至五代釉色愈发莹润悦目,多呈碧绿青翠的湖水绿色,葱翠滋润,当时为朝廷烧造的贡瓷被称之为“秘色瓷”。此时器物造型丰富多彩,不少器形是模仿当时上层社会流行的金银器皿。纹饰除了传统的莲瓣、花卉外,龙风、鹦鹉、鱼等动物以及人物画面大量出现,装饰技法除了传统的划花、刻花外,还出现了褐彩绘画

B、以邢窑为代表的北方白瓷

邢窑位于河北临城、内丘两县境内,目前发现的窑址已达四十余处。邢窑白瓷素以“洁白坚致”、“似雪类银”而著称,唐代是其最为鼎盛的时期。邢窑白瓷除了洁白坚致的胎釉外,精湛的旋削工艺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无论口、肩还是圈足,所有细节部位都能做到一丝不苟。如此精细规整的做工,在唐代可谓独一无二,南北方没有任何一个窑的产品可以与之相比。

到了晚唐时期,河北曲阳定窑异军突起,逐渐取代了邢窑的统领地位,成为北方最为著名的白瓷窑场。定窑白瓷虽然旋削工艺不如邢窑精湛,圈足等次要部位往往不太细致,但胎釉质量已完全达到了邢窑的水平。

除了邢窑、定窑外,河北井陉窑,河南巩县窑,陕西耀州窑也生产白釉瓷器

C、北方生产的黄釉瓷与黑釉瓷

黄釉瓷是北方隋唐时期特有的一个品种,它的前身是北方早期青瓷。由于北方青釉的釉料薄而透明,因此很难烧出南方青瓷那种清幽翠绿的色调。为了适应北方胎、釉原料以及烧造工艺等方面的特性,青瓷在不断的改革中釉层逐渐加厚,颜色基调也由绿转黄,最终演变成了黄釉瓷,这种变化大约在隋代中后期基本完成。黄釉瓷自隋代成熟之后很快在北方普遍流行,至初唐已经基本上取代了传统青瓷的地位。但是,随着白瓷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黑釉瓷的崛起,黄釉瓷所占份额愈来愈少,至唐代晚期已经逐渐消亡。

北方黑釉瓷成熟于隋代,至唐代开始普遍流行。河北邢窑、河南巩县窑、陕西耀州窑都有非常出色的黑釉产品。

唐代北方瓷器在造型、纹饰以及装饰手法上都具有很强的共性,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

D、唐代金银器对瓷器的影响

唐代金银器对瓷器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从唐代中期起,南北所有重要窑场如浙江的越窑、河北的邢窑、湖南的长沙窑等,都大量生产模仿金银器造型的瓷器。晚唐定窑模仿金银器造型的产品非常精致,有的完全按照原型仿制,有的则在仿制中结合瓷器自身的工艺特点,创造性地进行发挥和改进。其中晚唐定窑生产的海棠式杯、带把杯、凤首壶以及器形中出现的瓜棱腹、花式口、卷边等,都是模仿金银器皿的造型和工艺特点。

精选阅读

我国早期的原始瓷器 古代瓷器知识


原始瓷壶西周,1959年安徽屯溪出土。此件瓷壶表面呈淡黄色,釉色不十分均匀光洁,以凸起的直棱为饰。原始瓷器烧制的温度比较低,瓷质较为松软,器型也比较简单,多是尊、罐类器物。安徽在商周时期是淮夷聚居地,这件瓷壶的出土,表明了当地在西周时期出现了原始制瓷工艺。

龙梁原始瓷壶战国,1955年浙江绍兴漓渚出土。此壶由夹砂硬陶制作,圆口、斜肩、鼓腹,肩上有一龙形提梁。胎质坚硬,薄釉,腹及盖顶饰指甲纹,是中国早期原始青瓷中的佳作。

原始瓷器亦称之为原始青瓷,是中国成熟的瓷器出现以前的产物,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据考古发现,我国年代最早的原始瓷器属商代中期,但出土器物较少,西周时期原始瓷器的发现越加普遍,表明西周时期的原始瓷器比商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它的流行时期主要在商代至战国,至东汉时期,原始青瓷逐步发展为成熟的瓷器。

原始瓷器大都是生活用的器皿,器形有尊、罐、瓮、豆、碗、盂、□等;纹饰有弦纹、方格纹、曲折纹等,双乳钉或钮状的附加装饰比较盛行。其釉是以铁的氧化物为着色剂的高温釉,由于氧化气氛的影响,釉色大多呈青中偏黄或黄褐色。多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器型不甚规整,胎薄厚不均。战国时期虽采用轮制成型,但拍印纹饰后器物内壁凸凹不平,釉厚处呈青绿色,薄处呈灰青色。

古代瓷器:早期龙泉青瓷欣赏


小碗南朝

撇口碗唐代

五角盖瓶唐代

双系盖瓶五代

盏托五代盘口长颈双系盖瓶五代五管瓶五代浙江龙泉青瓷是中国瓷品中的一块瑰宝,南朝是龙泉青瓷的初创阶段,当地劳动人民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婺窑、瓯窑的制瓷经验,开始烧制青瓷。此时的龙泉窑处于就地销售的小规模生产状态,操作简单,制作粗糙。产品以碗、钵为主,釉色青黄,无光泽,多施半釉。唐中期以后,产品种类增加,多通体施釉。五代时期生产的一种淡青釉瓷器,胎质细腻、造型端巧、刻花纤细,别具一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古代瓷器:温润雅致“中国白”——明清德化窑佛像


福建德化以烧制白釉瓷器闻名于世。此地所产的白瓷瓷质如脂似玉,光滑细腻,釉面晶莹光亮,具有透光感、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象牙白,被视为中国白瓷代表,故有中国白之称。德化白瓷中国白原文(BLANCDECHINE)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德化白瓷因其产品制作精细,质地坚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故有象牙白之美称,在我国白瓷系统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有东方艺术之声誉。

德化窑宋时已开始生产白瓷。明代德化窑白瓷胎质致密,透光度极好。由于胎釉中三氧化二铁含量较底,氧化钾含量较高,烧成时采用中性气氛,因此釉色光润明亮,貌白如凝脂,故有猪油白、象牙白之称。而其中的白瓷佛像更是久负盛名。宋应星《天工开物》称:德化窑善烧造瓷仙精巧之人物玩器。

在我国的瓷器发展史上,明代德化白瓷具有特殊的地位。观音像又是德化窑的常见题材之一,以德化瓷细腻的质地和独特的象牙白展示其静美柔曼的风韵,慈悲安详的神态,超凡脱俗的典雅气质、衣纹流畅、表情传神、形象逼真,胎骨匀称坚实,美如脂玉,质感性强,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据传德化窑白瓷以嘉靖万历年间的瓷工何朝宗所制瓷像最佳,尤善塑观音菩萨像,称若通静慈祥、神态端庄,深受人们的喜爱。故德化制作的白瓷观音像是举世公认的德化白瓷珍品,为世界各大博物馆及收藏机构竞相珍藏。

北京故宫藏品:明代德化窑白釉观音菩萨立像尺寸:46.5x14cm

此像为福建德化窑制品。胎质厚重,坚细洁白,釉面莹亮温润,白中闪黄呈乳白色。观世音头顶发髻高盘,饰花箍,容貌温婉闲雅,双目下视,鼻直小口,微露笑意,神态庄重慈祥。身穿高腰长裙,外罩连帽披风,风帽遮头,衣褶流畅,随风飘动。胸前配戴珠饰,双手交于腹前,跣足而立,足下是海水飞溅浪花翻卷的滚滚波涛。观世音神情自若,飘然于海上。像背后有方形篆书何朝宗印四字戳记。

北京故宫佛教藏清代德化窑白釉送子观音像高18cm宽8cm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此观音身穿天衣,胸饰璎珞。左腿盘坐,右腿斜倚,双手抱一童子,坐在镂空山形座上,其左侧置放经卷。母亲的世俗亲情与神祇的超然气韵在这里被工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送子观音题材的造像在北宋时期即已有之,到明清时期大量出现。《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云: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送子观音像即典出于此。

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家族宗法制为基础的,人们对血脉传承极为重视,也就有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观音具有大慈大悲心肠,对信众有求必应,人们也将民间送子娘娘的司职与观音联系在了一起。特别是明清时期,送子娘娘的形象多被观音取而代之。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清代德化白瓷:观音菩萨坐像尺寸:17.1x13.1x10.9cm

纽约私家收藏清代德化白釉持经观音坐像像高17.8cm

墨尔本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珍藏十七世纪德化白瓷观音菩萨立像尺寸:34.012.99.8cm

牛津大学阿什莫尔博物馆藏十七世纪德化窑白瓷观音菩萨坐像尺寸:151220.5cm

美籍华人私家收藏明清瓷器德化窑白瓷观音菩萨坐像高8英寸,22公分美籍华人赵文虎丘珍妮伉俪收藏明清瓷器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十七世纪明代福建德化瓷自在观音菩萨坐像规格:23.8x12.7x7.9cm

这尊明代福建德化瓷观音造像是目前存世观音造像中最为精美的一尊。胎体滑润致密、如凝脂冻玉。容貌端庄、超凡脱俗、高贵典雅。神态庄严雍容、造型优雅,是釉瓷质地美和艺术表现美与佛教艺术完美的结晶。

观音菩萨头梳高髻,顶戴如意花冠,最上披一风巾。面容清秀,五官秀美细腻,广额弯眉,丰腴端庄的容颜,显露出安然慈祥的表情。凤眼微启,双眼低垂,唇角深凹,微微上翘,浮现出一丝若隐若现的笑意,显得饱满秀美、妙丽庄严。着袒胸广袖上衣,下着裙,衣褶层次明快清晰,自然舒卷,显得流畅飘拂。右腿半蹲,左腿后曲,右手心向下置于右膝上。左手在身后侧自然支撑于岩石之上,上身略向左倾,头微俯,凝神静思,赤足坐于岩石上。岩石雕塑得十分工细,突出了太湖石漏、瘦、透的特点,和观音清秀的仪表、简练深凹的衣纹相增益。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清康熙年间白瓷造像像高:83.8cm

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中国藏品清代德化窑观音菩萨坐像19世纪规格:25x13.2cm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收藏

观音菩萨现清纯少女形象,披戴风帽,发髻高束,双目微闭俯视,面露笑意,神情安详,脸部饱满丰润,肤如凝脂、秀丽庄严。胸前佩饰璎珞项圈,衣饰简洁、衣纹自然流畅。身体略偏左侧呈游戏姿安住在波涛之岩石上。置于膝上微微上扬的芊芊玉手,为静态的雕塑增添了不少动感。整尊造像身姿优美、清灵活泼。通体施釉均匀,胎质细腻,凝脂似玉,是一件极其精美的清代德化窑珍品。

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收藏清代德化窑白瓷狮吼观音像像高26.7cm

观音菩萨发缕清晰,由前后梳,面相圆润,神态慈悲安详。胸前饰璎珞挂件,臂钏、手钏等璎珞宝珠庄严全身。身着天衣,衣纹厚重,自然飘落。双足呈金刚跏趺坐安住于仰头回望的吼背之上。此像工艺精湛,色泽洁白,光润明亮,釉层微微泛青,胎釉浑然一体,不仅面部刻划细腻,衣纹深而洗练,很好地表现了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慈悲安详的神态。是自明代后,清代德化白瓷造像之代表作品。

观音造像约始于南北朝,盛于唐代以后。骑吼观音现知则至少在唐宋时期已经出现,又被称为骑狮观音、狮吼观音和骑独角兽观音等。

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藏何朝宗观音立像高度:49cm

波士顿美术馆藏明代德化白瓷何朝宗款观音像规格:36cm

美国布鲁克林博物馆藏17世纪中国德化瓷造像观音菩萨规格:24.1x12.1x8.9cm

美国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17世纪中国德化瓷《观音菩萨坐像》高17.15cm宽13cm

海外私家典藏清代德化白釉观音坐像像高:19.2cm

这是一尊清代仿明代何朝宗款的观音菩萨坐像;观音菩萨呈少女形象,披戴风帽,双目微垂、神态安详、法相庄严。佩璎珞项圈,着披风长裙,衣纹简练,线条流畅,以优美典雅自在姿安住。此像釉面晶莹光亮,纯净滋润,如凝脂冻玉,洁白无瑕,温润如玉。匠人以其高超的雕塑技艺、充分展示了观音菩萨其超凡脱俗、慈悲为怀的大度气韵,给人以力量、信赖和希望的感受,令人见而欢喜,法喜充满,很容易唤起人们的崇敬和信仰。

海外私藏明代德化窑白釉何朝宗印款观音菩萨坐像像高37.4cm

观音菩萨头戴风帽,发髻高束,顶戴阿弥陀佛像。低首垂目,神情安详,脸部饱满丰润,秀丽而庄严,姿态优美,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尘世芸芸众生。身披长巾,胸前璎珞珠佩亦作如意形。芊芊玉手脐前结印,肤如凝脂,纤细秀美。衣纹自然垂下,雕工细腻精美,法座莲瓣饱满圆润。

通体施白釉,施釉均匀,胎质细腻,凝脂似玉,象牙色的瓷质,白中泛黄。明代德化窑白瓷极力追求完美的玉质感,在瓷坛上独树一帜。此像多次出现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深为国际收藏家所推崇。

古代瓷器:中国白瓷之源——唐代邢窑“盈”款精品瓷器欣赏


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五代时仍烧造。窑址位于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

邢窑创烧于北朝时期,主要生产日用产品的粗瓷,造型质朴大方,粗犷豪放,是典型的北方青瓷。

隋代时期的邢窑,生产规模已经相当成熟,器物的品种较丰富,邢窑白瓷为举世闻名的唐代邢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时已能烧制出具有高透影性能的细白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中国白瓷的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此之前,许多专家普遍认为,薄胎透影瓷始于明永乐时期,而邢窑隋代透影瓷的发现,将中国薄胎瓷创烧时间提前了近十个世纪。

邢窑白瓷陆羽《茶经评价:邢瓷类银,越瓷类玉。皮日休《茶瓯诗》写道:邢窑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唐大中初年,有调音律官郭道源者,善击瓯,率以越瓯、邢瓯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李肇国史补中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另外,从20世纪起,中外学者开始注意了对邢窑的研究。明清时代,中国出现了一些博古著作和陶瓷著作。如明曹昭著有《格古要论》、谷应泰著有《博物要览》,在这些著作中都提到唐代邢窑白瓷。

邢窑烧制瓷器的历史

早先在河北邢窑遗址内丘城关窑区发掘的8座早期窑炉和早期堆积层,这证明了邢窑烧制瓷器的历史可追溯至北朝时期,这也证明了内丘城关一带正是早期邢窑瓷器生产的重要区域。

邢窑是中国古代的制瓷窑场,以烧制白瓷著名,有南青北白的称谓。目前在河北内丘、临城、邢台、高邑四县广大范围内发现北朝至元代各时期的邢窑窑场遗址近30处。在邢窑诸窑址中,历史等原因造就了内丘城关窑场的核心地位,是邢窑考古发掘和研究的重点区域。1996年,内丘的邢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丘城关窑场以西关一带为中心,在西关村北、村西、村西北、村南等多处区域都发现有邢窑遗址,分别编号为14号。此次发掘地点就位于西关村南编号为4号窑区的建设控制地带内。邢窑考古队于今年5月上旬开始进行发掘,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出土遗迹有瓦棺葬1座、灰坑3座、窑炉遗迹8座。

这次发掘的8座窑炉遗迹可上推到隋或北朝,发现集中且保存完整,至少有3座尚存窑顶、烟囱,作为窑炉重要组成部分的窑门、火膛、窑床、窑壁等都基本保存完好。

其中4座窑炉环绕在一个不甚规则的工作场周围,共用一个窑前工作场地,这种多窑组合在一个工作场周围的做法为国内罕见,为研究邢窑早期窑炉开凿方法、窑炉结构、工作场地功能以及烧窑过程行为等提供了考古资料。

同时,在窑前工作场下层和发掘区西部都发现了较早期的堆积层。从出土遗物看,堆积层形成的年代可上推至北朝。

文物专家表示,邢窑烧制瓷器的历史一直被学界认为应早在北朝时期,但都是从零星出土物上得出的认识,没有相应的发掘地点和地层包括窑炉证据,这次发现的早期堆积层及早期窑炉正可填补此空白,也从而证明,此处乃至内丘城关一带正是早期邢窑瓷器生产的重要区域。

世界早期的制陶历史


陶瓷的发明并不是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部落古代先民的专利品,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任何一个古代农业部落和人群,都能各自独立创造出来。古代埃及、西南亚、印度、波斯及希腊的劳动人民,也和中国古人一样,在辛勤的劳动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制陶工艺也都在新石器时代的一开始就出现了,后又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前进而发展。

生活在尼罗河两岸肥沃土地上的古埃及人民,很早就熟悉陶器的制造,最初他们生产的也是红陶和黑陶,质地较疏松,吸水率很高;后来曾出现一种方法,即用某种物质,例如石墨等,在陶罐外面摩擦,把它涂上一层,使陶罐能发现黑亮的光泽,随后以逐渐学会在陶器上描绘各种图案。他们还曾采用过一种制造彩陶的工艺,即用某种含氧化铁的泥土掺入坯料,这样烧出来的陶器具有瑰丽的红砖色。这种红陶曾普遍地流传在近东一带,当埃及进入奴隶制国家时,制陶工艺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古埃及人民很早掌握了制造玻璃的技术。

人们曾从公元前千余年的墓葬中和干尸上发现许多玻璃器皿。古代的玻璃几乎全都带色,也不很透明,因为那时制造玻璃的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为什么埃及能这么早地发明制造玻璃的技术呢?这是因为在埃及的一些湖岸上,存在着天然碱(碳酸纳),就在制陶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将天然碱与砂石混合,在高温中熔化后,得到一种美丽透明的物块,这就是玻璃,最初用玻璃制造珍贵的装饰品、酒杯、花瓶、香水瓶等,后来玻璃器皿才逐渐成为日用品。制造玻璃的技术也慢慢地由埃及传到邻近的西南亚各国,在纪元前又传到希腊、罗马。

罗马人对制玻璃技术进行了改革,以玻璃炉代替了烧锅,提高了熔烧温度,使其熔化成清稀的液态。进而又发明了吹管,生产出美观明亮的各种用具,他们还逐步掌握了借添加铁、铜、铅等金属的方法,制成彩色玻璃。这种夹层玻璃制品充分反映了当时玻璃制品的工艺水平。玻璃制品的运用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还对中古时代欧洲炼金术、制药化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玻璃仪器及器皿也为近代化学实验所必需,是个有力的工具。古代的西南亚地区,主要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以及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这一地区也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在公元前八千年左右,这里已处于新石器时代,到公元前四千年左右也进入金石并用的奴隶社会。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制陶业是主要的手工业之一。他们生产的陶器有黄色、红色和褐色,大多数具有单柄或双柄,这是该地区陶器的特色之一。在该地区公元前三千多年的古代遗址中,曾发掘出红色和灰色的陶器,另外还有一种黄色雕花的陶器,最引人注目。同时人们还发掘出了有轴的陶轮。这说明制陶术又有了很大进步。后来陶轮传到了埃及、印度及古希腊。在埃及古城底比斯,从一个古墓中曾出土一张公元前1800年的壁画,上面绘着一个陶工跪在地上,在一个回旋着的陶轮上塑造一件器皿。这壁画形象地描述了当时陶轮使用的情况,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一个侧面,公元前四千年,这地区的几座大都城,象古代世界有名的巴比伦,都采用了大量的砖来筑城,砖瓦是制陶业在建筑上的运用,普遍地烧造砖瓦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进步和繁荣。

印度是世界的文明古国之一。近五十年来,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很多古代城市文化遗址,这些城市文化遗址通称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遗址的材料表明,当时的生产力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制陶工艺也是这样,当时已普遍采用陶轮了。陶器上常饰有优美的图案和动植物的花纹,烧造得相当好,同时还发现一些坚硬的陶管和陶质的玩具,这表明陶器的应用已很广泛。

中国白瓷之源——唐代邢窑“盈”款精品瓷器欣赏


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五代(公元907~960年)时仍烧造。窑址位于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

邢窑创烧于北朝时期,主要生产日用产品的粗瓷,造型质朴大方,粗犷豪放,是典型的北方青瓷。

隋代时期的邢窑,生产规模已经相当成熟,器物的品种较丰富,邢窑白瓷为举世闻名的唐代邢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时已能烧制出具有高透影性能的细白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中国白瓷的“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此之前,许多专家普遍认为,薄胎透影瓷始于明永乐时期(当时欧洲称“中国白”),而邢窑隋代透影瓷的发现,将中国薄胎瓷创烧时间提前了近十个世纪。

邢窑白瓷陆羽《茶经评价:“邢瓷类银,越瓷类玉”。皮日休《茶瓯诗》写道:“邢窑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唐大中初年,有调音律官郭道源者,“善击瓯,率以越瓯、邢瓯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李肇<国史补>中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另外,从20世纪起,中外学者开始注意了对邢窑的研究。明清时代,中国出现了一些博古著作和陶瓷著作。如明曹昭著有《格古要论》、谷应泰著有《博物要览》,在这些著作中都提到唐代邢窑白瓷。

邢窑烧制瓷器的历史

早先在河北邢窑遗址内丘城关窑区发掘的8座早期窑炉和早期堆积层,这证明了邢窑烧制瓷器的历史可追溯至北朝时期,这也证明了内丘城关一带正是早期邢窑瓷器生产的重要区域。

邢窑是中国古代的制瓷窑场,以烧制白瓷著名,有“南青北白”的称谓。目前在河北内丘、临城、邢台、高邑四县广大范围内发现北朝至元代各时期的邢窑窑场遗址近30处。在邢窑诸窑址中,历史等原因造就了内丘城关窑场的核心地位,是邢窑考古发掘和研究的重点区域。1996年,内丘的邢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丘城关窑场以西关一带为中心,在西关村北、村西、村西北、村南等多处区域都发现有邢窑遗址,分别编号为“1—4”号。此次发掘地点就位于西关村南编号为“4”号窑区的建设控制地带内。邢窑考古队于今年5月上旬开始进行发掘,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出土遗迹有瓦棺葬1座、灰坑3座、窑炉遗迹8座。

这次发掘的8座窑炉遗迹可上推到隋或北朝,发现集中且保存完整,至少有3座尚存窑顶、烟囱,作为窑炉重要组成部分的窑门、火膛、窑床、窑壁等都基本保存完好。

其中4座窑炉环绕在一个不甚规则的工作场周围,共用一个窑前工作场地,这种多窑组合在一个工作场周围的做法为国内罕见,为研究邢窑早期窑炉开凿方法、窑炉结构、工作场地功能以及烧窑过程行为等提供了考古资料。

同时,在窑前工作场下层和发掘区西部都发现了较早期的堆积层。从出土遗物看,堆积层形成的年代可上推至北朝。

文物专家表示,邢窑烧制瓷器的历史一直被学界认为应早在北朝时期,但都是从零星出土物上得出的认识,没有相应的发掘地点和地层包括窑炉证据,这次发现的早期堆积层及早期窑炉正可填补此空白,也从而证明,此处乃至内丘城关一带正是早期邢窑瓷器生产的重要区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