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老古代瓷器 > 导航 >

梅江老行当:锔瓷器

梅江老行当:锔瓷器

老古代瓷器 青花老瓷器鉴别 宋老瓷器鉴别

2021-04-03

老古代瓷器。

锔瓷器,是指将打破的瓷器、玻璃器拼接回去的方法,主要方法是用金钢钻在瓷片的裂缝处两侧对称钻孔,但不钻穿,然后使用金属锔钉固定,锔好的瓷器甚至能盛汤不漏。

“赏花弄鸟,玩瓷藏玉”应该是旧时皇公贵族、纨绔子弟的日常生活场景,在赏玩中免不了会出现磕磕碰碰,不慎失手摔破现象,由此诞生了锔匠锔补,可用金、银、铜钉锔补修复原旧瓷器。据相关资料记载,这项工艺至少在16世纪中叶已相当普及,起源时间或许会更早,应该有上千年历史。在远离皇宫的旧时梅州之地虽然很少能见到此现象,但梅州是盛产瓷器的地方,如唐宋时期,就有梅县水车镇、畲江镇窑口出产的水车窑,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和东非地区。明清至现在,大埔高陂产的青花陶瓷也远近闻名。所以旧时梅州也相应诞生了锔瓷器这一行当。

在凌风东路悦目斋的店主饶伯介绍了锔瓷器的大致方法,锔瓷器跟在金饰品上镶宝石的原理相通。由于饶伯的曾祖父开金店,请有不少工人做工艺活,自小耳濡目染,天资聪颖的饶伯祖父便学会了锔瓷器这种绝活。饶伯也自然传承了技艺,他还拿出了当年家里留存的几件锔瓷器:锔盆、锔碗、锔缸、锔茶壶。

据饶伯介绍,锔瓷器最常用的工具是金钢钻、小铁锤和锔钉,金刚钻是锔瓷中最为关键的工具,古语云:“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由于瓷器的硬度非常高,除了钻石,各种金属钻头都无法在其上顺利打孔钻眼。常见的金刚钻大约是长10厘米,为手工打造的铁钻杆,钻杆中部套着一节毛笔管粗细的竹子外套,外套的两端用铁箍把竹外套和钻杆固定在一起,再在普通钻具的钻头部分用铜焊的方法镶上一颗极小的金刚石。锔钉则是自制的,一般为小黄铜钉,约10毫米长,另有些锔钉是按主人要求用金、银等锻制而成。操作时是在膝盖上蒙一块厚布,先用小刷子在碎瓷裂缝处刷干净,然后把碎片和残瓷对齐,用一根带钩的线绳把钩挂在瓷沿上,线绳从瓷底绕几圈把碎片固定住。接着用金钢钻在残瓷和碎片上钻出左右对称的小孔,再用小铁锤把锔钉嵌入小孔,以复原、固定好瓷器为准,外面抹上油灰后就算补好了。对于瓷器的残缺部分,则用银高温融化后补回,或用锡等材料镶嵌完好。当然,锔瓷器不仅要将残瓷修好,还要根据瓷器的实际状况,融入自己的艺术创造,使瓷器的“补丁”成为装饰品,比修补前更具特色。他说,锔瓷不是一种单用手就能做好的活儿,而是用心才能完成。

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即使器皿有了破损也很少有人会想到锔匠,锔瓷这一行当也就淹没在历史前行的潮流中了。作为梅州目前为数不多的会锔瓷器这一绝活的饶伯,现在仅是为自己和收藏界的朋友修补古旧瓷器时才用得上锔瓷器这一手艺,他所用的金刚钻还是当年他祖父留下来的。

taoci52.com编辑推荐

老瓷器可以怎样鉴别


中国的瓷器烧造历史相当悠久,各种各样的窑口遍布全国。现在古董收藏市场上流通的瓷器层出不穷,除了大量世代相传的藏品以及出土的古玩之外,还有不少伪作赝品。瓷器古玩圈有不少藏友都缺乏老瓷器鉴别的知识和眼光,今天就给大家讲讲鉴别老瓷器的一些方法吧!

一、比较常见的老瓷器做假方法有以旧底换新底。这是因为很多瓷器收藏爱好者们鉴别瓷器,都会从鉴别瓷器款识的真伪来下手,普遍认为瓷器的款识只要是真的,这件老器物就不会有假,也就不再考究别的地方,所以将旧底改换成新瓷器身上是一个比较好的做假方法,相应的关于这一点,购买者更不应该掉以轻心。做假者还常常磨掉年代比较近的瓷器底款,改成年代比较久远的名瓷款识,然后另外烧釉,因此我们在鉴别一件瓷器时,一定要认真观察瓷器底釉上的颜色和其他部位颜色是否一样。一般做得比较精细的很难辨别出真伪,只有用开碱水冲刷,去掉上面的灰尘,接口处的痕迹便会暴露出来。另外,新旧瓷器的釉色、器型、火光或多或少都有所不同,大家细心观察便可区分开来。

二、藏友们可以着重观察瓷器釉面的破泡,一件老瓷器定是历经岁月的风化,经过摩擦清洗之后,就会产生一定的破裂,通常可以看见釉面上层的破泡,如果损伤实在太大的话,就可以看到釉面中下层破泡。宋代瓷器上就会出现这个现象,并且十分难以仿制,要是破泡里有臭干黑或者黄水班的话,这件瓷器就一定是古瓷。另外,还有一种非常奇妙的冰裂破泡,气泡顶部呈放射性冰裂。这种气泡十分难以仿制,几乎不可能仿制出来。

三、如果老瓷器被长期封闭起来的话,它周围物体挥发的水汽会凝聚在它的器身上,因此这种老瓷器上面通常呈深黄色的水流痕,非常难以清洗掉。而若是仿品,这种水流痕就很容易清洗掉。

四、我们也可以通过声音判断老瓷器的真伪优劣,品相完好的瓷器的声音清脆绵长,经过修补的瓷器的声音低沉沙哑。若是鉴定瓷器的高手,凝神静气地听声音,就可以判断出瓷器的真伪。

瓷器 愈老弥珍


老窑瓷器指元以前的瓷器,最辉煌的时期在宋,以五大名窑为著名,有定、汝、官、哥、钧,被称为五大名窑,它们各有特点,争奇斗艳。早在明朝时期,当时的文人就已经定论出宋瓷是最为鼎盛。另外五大名窑都与皇家有关系,定窑专给皇帝提供生活用瓷,历来就价值非常高。在五大名窑里面,最好的应该是哥窑、官窑、汝窑、钧窑。它们可以真正表现出土与火的真谛,反映出的是一种烧造出来的窑变自然之美。例如钧窑,大规模烧造铜斑釉,给人一种斑斓璀璨的感觉,它有一种含蓄的美,是一种半钨光釉,汝窑、哥窑的釉面都是追求冰裂纹的效果,在器物造型上多仿青铜器,所以在审美上价值很高。

前两年市场追捧的是元青花,后来是彩瓷。当时,一件精美的汝窑瓷盘,才卖了80万,举牌的是一个非常有眼光的人,是某拍卖公司的老总,那么这件汝窑瓷盘在今天的拍卖市场价格将会翻几番。

从第一家拍卖公司的出现,人们的审美观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变化,起初大家都喜欢图案漂亮的,比如粉彩、五彩、青花,价格被哄抬的很快,当这些人冷静下来以后,才认识到陶瓷里面最漂亮的应该是颜色釉的瓷器。据明代的文献记载,当时最贵的三个品种不是青花瓷,而是红釉、蓝釉、白釉,当时都是文人品评,文化味浓、审美情趣高。

当今,人们逐渐冷静下来,才真正认识到宋瓷是陶瓷的最高峰。例如,前不久刚结束的拍卖,一件乾隆仿官窑的作品居然卖了400多万,这在以前都是很难想象的,就说明目前大家已经逐步认识。那么可以想象,如果是宋代真正的官窑,将是何等价值。

喜欢古陶瓷投资的朋友,不妨选择投资购买五大名窑的瓷器,因为这些瓷器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价值的。

老窑瓷 | 仿古瓷器巧识别


提起瓷器收藏,就不得不谈一下仿古瓷。近几年来,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对历代的仿古瓷有了一些认识。下面笔者就把这些小知识奉献出来,与大家分享。

识别仿古瓷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独到的眼力。你如果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便可以把仿古瓷和现代瓷区分开来。

一是要注意器物的造型。一般说来古瓷古朴,形制自然,并具有某个时代的风格特征,如康熙时代特有的器型观音瓶、棒槌瓶等。

二是要细看釉面光洁度。古瓷釉面往往很润泽,无现代瓷上的刺眼浮光。部分古瓷还有蛤蜊光。

三是要分析颜料。古瓷用料与仿古瓷不同。如康熙青花采用国产浙江颜料,色彩十分艳丽,具备了青花分五色的特点。

四是要看画功是否精致。古瓷釉面富有层次感,花卉、飞禽栩栩如生,带有时代韵味,形神兼备。如雍正时代的鸡翅凤、壮婴图等。

五是要掌握底足的特点。古瓷底足往往露胎,表面可见米黄色护釉胎,有自然磨损痕迹;底足相对规整,圈足圆滑。如康熙时代的“泥鳅背”和“糯米胎”尤为明显。而仿古瓷底足露胎松散,无护胎釉,过于规整,多为平足。

六是要识别落款的方式。不同朝代的官窑底足有不同的款识。如康熙和雍正时代大部分为六字楷书蓝款,也有少量的篆书红(蓝)款。

七是要借助高倍放大镜观察釉面气泡。真品古瓷气泡大小不一,间距较舒朗;而仿古瓷气泡一般细密,无自然风化的斑点,更无舒朗之感。

老瓷器收藏要注意什么?


老瓷器的收藏要注意瓷器品的年代鉴别-----

宋代景德镇影青瓷,以湖田窑为上,湘湖、黄泥头、瑶里等窑次之。湖田窑瓷器胎质细密,工艺精湛,釉色莹润,声响清脆,完整器物市场价格高昂,即便优质娃娃碗(7寸口径)价亦在万元左;此类上乘瓷器,残损者也价格不菲。包括景德镇湖田窑址博物馆在内的国内诸多博物馆,都对湖田窑上品残瓷备加呵护,即足以证明其收藏价值。湘湖、黄泥头等窑口,所产瓷器胎质粗拙,制作随意,声响沉闷,艺术价值在湖田窑基础上要大打折扣;即或是精品,也比湖田窑普通品种稍逊风采、湘洲、黄泥头窑等属平民产品主要生产窑口,产量相当大。

如宋元时期的皈依瓶,一般瓶、壶、罐、碗、盘等日用粗瓷,平民百姓墓葬中有大量出土,市场价格一直都不高,近几年因市场关系及收藏家收藏品位的提升,价格进而回落,收藏家花不了几个钱,就能在南昌滕王阁市场甚至在上海、杭州古玩市场中的江西人手里,收到较完美的有点意思的影青瓷。湘湖、黄泥头等窑口也生产一些赏瓶,如环耳瓶、贯耳瓶、玉壶春瓶、荷叶口瓶、大小油锤瓶、蒜头瓶,大都有缠技印花,有一定工艺价值,完整无缺的中小型器物,成对卖八百、千元,并不算贵。影青碗盘中,也有刻划花的,比印花的要贵、影青瓷中的素面无纹碗盘,南昌古玩市场一般售价十几元、几十元不等;极普通的,三五元一个也很多见,且少人问津。

元代景德镇窑影青瓷粗者较多,很少有北宋末南宋初那样的精细物.然枢府瓷、青花、釉里红是元代的独创,名贵而稀少。珍贵瓷器出土还是以江西为多。江西人也懂古瓷价格,偶尔有所见,索价均很高。这几种瓷器,即使破损,也有不少人肯出高价收藏。近两三年。景德镇有人能弄到元代枢府官窑遗址上的残件,将枢府瓷碗盘底足接上部新胎做旧,有的甚至达到形神兼备足以乱真的境界。此等器物最易蒙人,收藏家们‘检漏’走眼,损失就得以万元计了。景德镇还有人能往元青白釉瓷器注入釉里红,做工非常到位。由于是老胎,此类“元釉里红”也让不少收藏家走眼放血。在元代高档瓷充斥十场的情况下,收藏家们花心而追求元代高档瓷残片,也是有意义的,是有眼光的表现。

鉴赏家张浦生先生的儿子在南京以3000元得一元青花瓷片,竟喜之不胜,宝而珍之。去年六七月间笔者在南昌古玩市场亦见到元枢府残碗,然想杀价检漏很难,结果还是以高价收入囊中。在古玩市场只要够档次的古瓷,不管品相如何,终归有人认五清代青化瓷较明代有较大区别。乾隆之前青花瓷仍是景德镇瓷业主流,且制作精良,颇具收藏价值。乾隆之后青花瓷无论品质、釉色、工艺均远不及乾隆之前的产品;价格似乎也以此为界,有明显差异,无论官窑民窑一概如此。从文物市场与民间交易情况看,买卖双方往往为是否乾隆前后产品而争执不休。乾隆之后青花瓷的滑坡,使其后的古瓷价格亦难以提升。前几年江西不少人收藏大量乾隆以来普通青花碗盘,现在欲出手变现,但价格不理想,有的还要亏损一些,戏称被“套牢”。尤其是目前景德镇陶瓷艺人水平普遍提高,制作“乾隆古瓷”属小菜一碟,只需以略高于新瓷的价格都能买到,导致原先真正收藏了乾隆前后古瓷的收藏家的古瓷价格不能回升。陶侵仿古达到可以乱真或基本可以乱真的水平,使收藏家们感到迷悯和悲哀。但这是市场经济初期的必然,无人可以阻挡,收藏爱好者进入收藏圈时应当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用水鉴定老瓷器方法


用水鉴定老瓷器方法真的靠谱吗?一起来看看用水鉴定老瓷器的依据是什么?水泡试验法的依据是:古瓷器历经千百年,胎釉内已基本干透并充入空气。将瓷器泡入水中数分钟到一天时间,水的渗入会把空气挤出形成水泡。而新瓷则基本不会出水泡。

经过我对各种新老瓷试验,得出了如下初步结论:

一、本方法很适用于宋金代及以前的北方多数青瓷,如汝窑、官窑、南宋米黄釉哥窑、磁州窑,唐(辽)三彩。耀州窑大致也可判别。也就是说,对于烧成温度较低的瓷器,这个办法判别的效果较好。

二、本办法对于高温烧制的瓷器,如南方多数瓷器和北方的钧瓷,效果不明显。包括越窑、景德镇麻仓土和掺高岭土瓷器(露胎的可以大致判别)、龙泉窑。所以,多数明清瓷器尚不能用这种方法判别。

三、水泡试验法的关键,是要在容器内注水以后,放置一天,待水中自有气泡凝聚到容器壁以后,用抹布擦去气泡后再将被测瓷器浸入。否则,水中自有气泡会附着在瓷器上造成假象,致出现错误判断。

下面分瓷种简述:

1、汝窑:官汝器为保证天青釉色,降低了窑温而造成胎体生烧。玛瑙入釉又致使釉面容易老化。因此试验结果非常明显。第一图是老汝窑器,气泡又大又多又亮;第二图是新汝窑器,不出气泡;第三图是老的民汝窑,气泡大而亮,但是不多(民汝窑窑温较高,胎质密实)。

2、米黄釉哥窑:也属于瓷化程度不够者。但是新瓷烧制温度高,胎体致密。第一图是老哥窑器,第二图是新仿哥窑。

3、龙泉窑:泡了将近一天,才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气泡。原因是龙泉窑釉厚,黑胎的密实度较高。

4、定窑:烧成温度高达1300度。胎釉基本不渗水。所以仅在无釉处出现一点小水泡。

5、钧窑:第一图的元钧在露胎处才有气泡,第二图新仿宋钧也在底脚露胎处有气泡,甚至在釉面也出现了少量气泡(第三图)。

6、磁州窑:金代红釉气泡大而多,因没有磁州窑新品,没做新器试验。

7、建窑:宋代兔毫碗(第一图,碗内的铁毫已经全部剥落)一入水就布满气泡,而新仿品(第二图)则没有反应。

8、官窑:南宋官窑花觚,出的气泡不多,可能也是黑胎致密的原因。

9、这件仿北宋官窑的冰裂纹碗,我怎么看都是新品,可是也出了气泡:

结论:水泡试验法作为鉴定的辅助手段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不宜作为主要手段确定真赝。因为即使现代生烧的瓷器也会出水泡。如果所出水泡像水银泡一样,倒是可以考虑瓷器的古老性。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用水鉴定老瓷器方法”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明清老瓷器值多少钱


瓷器是很多人都喜欢收藏的藏品之一,不仅仅因为它的珍藏度高,更因为它的美观度高,艺术欣赏价值达,因而不少人都热衷于瓷器收藏,尤其是明清老瓷器更是深受欢迎。那么,明清老瓷器有什么特点?值多少钱呢?

明清老瓷器为何受追捧

在明朝时期,有几个时期是瓷器制作的分水岭,首先,明早期的永乐和宣德,也被收藏市场称为是永宣时期,这两个时期的瓷器非常受市场欢迎。这时候的瓷器特点是大气、高档,无论是胎体还是瓷都非常漂亮,尤其是成化瓷器,更是细腻中的细腻,绝对会让你感受到不一样的存在。

明清老瓷器除了官窑受追捧之外,民窑也是格外的出彩,这是很多朝代都没有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据业内人士分析,有三个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出现:

1、技术发展水平高

明清时期,瓷器水平非常高,各种优质瓷器更是不断烧制出来。即使是民窑也因为技艺的传承有了更好的发展,因而即使是民间私窑,烧制出来的瓷器也是备受市场喜爱,潜力非常大的。比如之前就有人曾收藏过一件明青花花卉纹碗,为民窑所制,其碗心和外壁都有青花花卉纹图案,釉色肥厚细腻,瓷器器型古朴,非常漂亮,市场价格极高。

2文艺发展水平高

明清时期,虽然出现很多历史波折,但是文化发展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华,此时的明清因为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很多方面都有了创新和发展,因而出现不少其他朝代没有的瓷器。民窑受这些因素影响,发展也是极快极好的。

3、经济发展水平高

都说中国古代最繁华的朝代是北宋,然北宋之后,明清虽然不及北宋繁华,经济水平也是不低的,尤其是一些作物的引进种植,让百姓在生活方面有了更好的提高,自然对日用瓷器的需求也增加了不少,推动了明清瓷器的发展。

明清老瓷器值多少钱?

2016年7越,清光绪民窑九桃瓷盖套盒一套,市场价格是2950000元;2017年1月,一件明朝五彩民窑花鸟婴戏小碗,市场成交价格是2150000元;同年五月,清民窑粉彩花鸟观音瓶,市场价格是2550000元;同年六月,明宣德民窑青花瓷套件,市场价格是2810000元......

从这些拍卖价格可以看出,明清时期的老瓷器,无论是民窑还是官窑,都是备受欢迎的。不过,因为官窑精品实在是太少了,收藏人数太多,所以,很多人不得不转而收藏民窑。可喜的是,民窑给大家带来的惊喜也是极大的。

瓷器带光 是新是老


收藏界有一句话,“瓷器看光”,那就是在鉴赏瓷器时,看瓷器的光泽度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行家看瓷器,看“光”就能知道瓷器的一些大体特征。那么“瓷器带光”,这到底是瓷器“新”还是“老”的特征呢?

首先,要弄清“瓷器带光,是新是旧”这个问题,就要明白瓷器的“光”究竟是个什么“光”。即使同为瓷器,所带的“光”也各有名号。按品类来说,有“贼光”、“宝光”、“玻璃光”等多种光泽,每种光泽所代表的含义也各有不同。以“贼光”为例,初出窑炉的新瓷器都带着这样的光,微浮、带润、优美,特别是从未开封的老瓷器,都带有此光泽,是鉴别瓷器新旧的重要特征。但是仅仅根据“贼光”来判定瓷器古旧,也是不完全可靠的,因为现代仿制瓷器成瓷年代近,也带有此光泽。

其次,虽说“瓷器带光”,有的是新有的是旧,且有的光泽还能够通过现代手段仿制。但是其中一种光,却是只有古瓷器有,那就是“宝光”。“宝光”是古瓷器中的优秀品质者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光泽,温润如凝脂、鲜丽而莹澈,是由于工艺的完善与极高的品质淬炼而成的,经住了时间的考验、人为的磨损,是现代仿制无法完成的。所以说如果“瓷器带宝光”,则是历史悠久的“旧”瓷器。

最后,瓷器之光多种多样,“瓷器带光”的基础上,最能辨别瓷器新与旧的光泽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宝光”外,还有一种就是“无光”。“无光”即是光泽黯淡,见之沉稳,反射不出较为明亮的光泽,所以被称之为“无光”,这样的瓷器一般被认为是古瓷器,因为年代久远且人为磨损。但是也应注意,有一部分新瓷,也会加之磨毛处理,用人为去除瓷器表面的浮光,虽也可称之为“无光”,却并非“旧瓷”而是“新瓷”。

除了上面所说的这几种光泽,还有如同玻璃一般透亮的光泽,时人称之为“玻璃釉”,是哥窑瓷器与景德镇部分瓷器的重要特征;还有明清彩瓷中常见的蛤蜊光,也是较难仿制的,是鉴别瓷器新旧的重要特征。同时,所谓“瓷器带光”,一种瓷器往往带有一两种光泽,如果光泽种类颇多,则可见此瓷器是“新”而非“旧”。

陶瓷文化:老窑瓷:宋代官窑瓷器特点


"李唐越器久称无,赵宋官窑珍以孤。色自粉青泯火气,纹犹鳝血裂冰肤"。这是清代乾隆皇帝对宋代官窑瓷的赞美诗。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对艺术十分爱好的帝王,他在位几十年曾写下了无数的对各种艺术品的赞美诗词,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从这首诗中,人们亦不难看出乾隆皇帝对宋代官窑瓷器的推崇之情。

传世甚少

官窑,属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继汝窑后为满足宋朝皇室特别是宋徽宗个人的艺术爱好,而在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设窑烧瓷的窑口,史称"汴京官窑",学术界又称为"旧官".宋代顾文荐的《负暄杂录》中曰:"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北宋官窑".

北宋官窑瓷器传世甚少,这是因为黄河古道在历史上曾有过多次改道,窑址均被淹没无存,实物也难以寻找之故,所以考古界无法考证,这对中国陶瓷发展史的研究是一件憾事。

而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宋朝皇室南迁,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也就是南宋初年,当时的南宋皇帝宋高宗便在京都又设官窑于修内司(即杭州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即杭州郊坛下官窑),这个时期烧造的瓷器则称为"南宋官",学术界又称之"新官".

南宋叶寘的《坦斋笔衡》中说道:"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釉色莹澈,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亦曰官窑,比旧窑大不侔矣。余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皆非官窑比,若谓旧越窑,不复见矣。"

古朴精致

官窑既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而且又是继汝窑后专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其器物形制和烧造工艺等与汝窑有不少共同之处。

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汝窑三足洗,其釉色很相近,就连风格也颇为类似。特别是釉色,北宋大观年间的瓷器,多釉色莹润,其中又以月白、粉青最为盛行,部分翠绿其次。但有不少器型多仿古,常见的仿古礼器有鬲式炉、簋式炉、鼎式炉、贯耳瓶、弦纹瓶、琮式瓶和各式尊等。其特点是,胎体较轻,以支钉烧制,色呈紫褐,釉面较厚,见冰裂纹大开片,底足露胎,呈铁黑色,沿口因釉层薄而呈浅紫色,俗称"紫口".

南宋官窑瓷器则造型古朴而精致,胎体同北宋官窑一样较薄,呈紫褐铁色,但釉层肥润,具有玉质感,其釉色多见淡雅的粉青色和米黄色,釉下见气泡,釉面见大开片,底足亦露胎,紫口铁足。但无论是北宋官窑也好,还是南宋官窑也好,学术界均统称其为"官窑",而且价值不菲。

器型多样

宋代官窑的器型丰富多样,除了上述所说的仿古礼器外,主要还有各式洗、瓶、壶、炉、盘、碗以及盏托、花盘、单柄杯和供器等,且多以釉色见长,特别是南宋官窑中修内司仿汴京官窑形制特征所烧造的瓷器,系采用澄泥,制作极其规整,并以釉质晶莹透澈而备受人们珍视。

《格古要论》说:"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色好者与汝窑相类;有黑土者谓之乌泥窑,伪者皆龙泉所烧者,无纹路。"《遵生八笺》也说:"官窑品格大抵与哥窑相同,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可见釉色、片纹、金线纹三者的有机结合,使之浑然一体,是官窑瓷器千百年来具有特殊艺术效果的根本,后人绝难仿造。难怪诸多文史资料中历代文人多有赞叹之词,就是清代乾隆皇帝对之也赞不绝口,赋诗以抒胸臆。

正因为官窑瓷器具有如此的精妙之处,因而其文物价值与经济价值都有着不俗的表现。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香港佳士得在一次春拍中推出的一件南宋"粉青色琮式瓶",最后以25.3万港元成交;而北京翰海秋拍会上推出的一件宋代官窑琮式瓶,更以902万元人民币成交,令人惊叹。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梅江老行当:锔瓷器》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梅江老行当:锔瓷器》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老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